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2018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③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题中写作任务驱动如下:

思维驱动:首先要求对材料做分类,然后做选择,接着对所选的材料做辩证分析,辨清关系,做到有机关联。由此出发,紧紧围绕“扶贫”的核心,结合现实表达自己的思考。

(二)材料解读与选择

材料1:古语,讲“人穷就志短”,物质穷的恶果。

材料2:政策,讲“要主动脱贫致富”,扶贫的策略。

材料3:哲理,讲“精神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对贫穷的认知。

材料4:方针,讲“要精准扶贫,真扶贫”,扶贫的策略和手段。

材料5:认知:讲“物质贫乏会限制精神的高度”。对物质贫穷的认知。

在选用这些材料的时候,既可以正面运用,也可以反面使用。

(三)写作任务指令

题目中没有明确的任务指令,这需要写作者自我构建,当然需要根据选择来构建。

(四)立意

1、扶贫首扶志

2、扶贫更要扶智

3、我们都是贫穷者(我们都需要扶贫)

4、可以贫但不可以穷(人穷但不能志短)

5、物质精神两手抓,脱贫致富成坦途

6、政府精准扶贫,个人自立脱困

……

“对所选的材料做辩证分析,辨清关系,做到有机关联。紧紧围绕‘扶贫’的核心,结合现实表达自己的思考”,和陈老师主张的“考生应该清楚,在自由组合材料进行立意时,应该明确这几则材料的重心(不应该忽视“脱贫”这一核心),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果、主次等)”是协调的。

换言之,这个作文题要求一是围绕“脱贫(或扶贫)”来写,二是要从所选材料的辩证关系入手做思考。

与其补水,不若开源(55分)

今有一河将枯。法一:持续运水补给之。法二:为其开一补给水源。法一见效速而难久,而法二开其源头活水可保其长清,是谓:与其补水不止,勿宁助河开源。

这一智慧岂止适于自然?当下,扶贫为谓社会热门话题,各方出力,方法各异,都有成效。但余以为:增强扶贫的内生动力方为长远脱贫之计。

如何能增强内生动力呢?扶二者即可,志与智。扶志,使人产生内在觉悟,振奋精神,发力拼搏,一改丧颓顽气。扶智,使人拥有实在本领,掌握技能,能独立为自身与家人谋得收入。

坚持扶志与扶智,势必为贫困地区注入积极动力,摆脱“等米下锅”的依赖思想,从而提高扶贫的针对性,达到精准扶贫、真正脱贫的目的。我想:基于这样的长远之益,其必然会受到扶贫方的愈加重视和推广。

反之,有人言输血模式作用最大。何为输血?为贫困地区长期提供基本物资助其生存也。诚然,遭天灾人祸之地确实需要紧急的救助。这些援助对于人们短期内摆脱困难作用甚大,但不合理使用,或者过度使用均伤害甚大,甚至可能诱致贫困依赖症。不通过奋斗就有收获,如果这一思想被激发,如何能达到真正助人脱贫的目的?

管仲曾言:滥予之害,甚于饥荒。不正确第帮助他人害处甚大。不停地给那些贫困之地捐钱捐物,却没有帮助其养成脱贫之志,生成去贫之智,如何不令人心存忧虑?

滚滚长江东逝水,阅尽古今可明智。曾经的大秦帝国做法可鉴,对老弱者施以救助之余,培训其手工业技能,助其自给自足。英国尚未崛起时开福利院,收流浪儿童,在粥饭之余,培训其专业技能,鼓励其自谋职业,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之到来。反观德国,二战后,过于完善的福利使政府不堪重负,其本意在救助穷人脱贫,然而未料到却造成了一批坐等救济的懒汉,各国都在反思!

由此观之,助人脱贫莫若扶志与扶智。否则可能致(800自篇幅)使目的与效果相去甚远。

不只在扶贫方面,而且在社会的其他方面,我们亦得重视内生动力机制的重要性。外在的帮助可得一时之利,内在的强大方固根本之繁荣。难道我们的学习不是这样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这样吗?大国崛起之实现不是这样吗?而那些真正在内在方面立志求智而强大起来的人或民族,当值得历史尊重的眼光和掌声!

与其补水,不若开源;补水一时,开源万世。扶贫与求脱贫者当鉴之。

简评:

文章仅仅围绕“扶贫”的核心,抓住“扶志与扶智”来评析论证,从“补水”与“开源”(“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正反对比的角度来展开,逻辑比较清晰、严谨。内容也比较充实,管仲名言,大秦帝国,英国,德国。语言凝练,也比较有力量,注重整句的运用,比喻说理。基于扶贫而有所拓展,由个人到企业到民族国家的发展强大,强调“扶志与扶智”带来的内生动力的重要性。结构上也很完整,书写也很漂亮美观。

已智修己,以志兴邦(48分)

(标题,命题方式好,对偶显文采与气势,有大格局。但是似乎跑题了——脱离了脱贫或者扶

贫)

随着精准扶贫中作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有效扶贫,成为政府部门面临的关键难题,而十八大一来提出的“扶贫先扶智”“扶志又扶智”又为难题的确解提供了方向。不仅如此,其背后如冰山之重的思想本质则更改引起人们的重视,即已智修己,以志兴邦。

(本段从扶贫工作入题,开门见山,不错。但是“‘扶贫先扶智’‘扶志又扶智’”这个说法,逻辑上不能自恰。从“志”与“智”比较来看,正如作者在后文提到的,“志”才是第一位的,在下文中也应该先论“志”后论“智”。这一处可以这样改一下“‘扶贫先扶志’‘扶志又扶智’”。再有最后一句扯到其背后的思想本质是修己和兴邦,是不是有点远有点脱离了主题?)智慧是提高自我修养的核心力。

(既然谈扶贫,就该从“智慧”与“脱贫”的关系入手来说观点。)

有人曾说:“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的确如此,智力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为什么早年间中国的扶贫工作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究其本质是因为没有对“扶智”引起足够重视。不仅扶贫工作是如此,在教育工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智慧。”诚然,在当代社会,努力与追求上进比先天的智慧更为重要,但努力的结果不也是追求智力的提升吗?因此,在教育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均应重视孩子个体的智力培养,为其高自我修养提供与创造内驱力。

(这段谈智力的贫穷,即智力与贫穷的关系,从而讲“扶贫先扶智”。怎么就谈到教育上去了?而且“努力的结果不也是追求智力的提升吗”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努力的结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

没有智力,便谈不上用智慧创造财富,缺少了“扶贫先扶智”的决心,也就很难带领贫困户精准脱贫。但是是否有了足够的智力,就一定能带动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呢?显然并非如此,这也是国家强调“扶智先扶志”的道理了。

(这一段从谈“扶贫先扶智”到“扶贫先扶志”过渡,我的看法,不需要这样多的文字,一两句话即可。因此是一堆正确的废话。)

意志精神是带动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志的诠释不准确,扶贫先扶志的“志”是志向、志气,而不是意志精神。而且意志精神对社会的作用力是推动还是带动?)

十九大报告中,曾提出“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从小的个体方面来说,意志的塑成有利于人格与品质的塑造,对贫困户来说,个人对脱贫的积极性是成功迈向小康的第一步。而从大的方面来讲,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对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驱力。

(把意志精神再拉扯到人格品质、个人积极性以及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上去,逻辑也太厉害了。)

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儒学者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信念,而发展至今,“以志兴邦”更为这一理念平添了一种手段。“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正是重视智力与意志的培养,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800字篇幅)化,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最大程度的紧密结合,为中国这只雄鹰的腾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到此看出原因,就是要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不是治国理念,是个人人生追求,因此“以志兴邦”也就太生硬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讲的与“志”或者“智”有什么关系?)

智力的培养,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意志的培养,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石。

(这个权当是总结,终于回到扶贫上。但从顺序上讲,应先讲基石再讲保障。)

故言已智修己,造就个人发展之日月光华璀璨;

以志兴邦,塑成年轻中国之乾坤郎朗清清。

(这个结尾,从结构上来讲,不错,回应标题,卒章显志。但是“年轻中国”一说似乎不恰当,这两句话也经不住推敲。)

总评:

优点:1、书写漂亮,货卖一张皮。2、有两个并列的分论点,句式整体,结构表面上看很清晰。

3、有一些引经据典。

4、时不时说扶贫,让阅卷者觉得没有跑题。

缺点:1、逻辑太差,很多地方是生拉活扯。2、概念诠释错误。3、跑题,未能真正紧紧围绕“脱贫”来讲。4、内在结构混乱。5、语言啰嗦,表达上欠准确。

未央中国梦(47分)

(标题不错,大气,也有文采。)

“青灯为墙,旖旎为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是海子的憧憬;实现中华之伟大崛起,则是当代中华儿女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为此,民富、志富、智富缺一不可.

(引用海子的诗,不错,由此引出实现中国梦。但后面的结论太突兀,而且三者的并列不当。可以这样表述:“为此,国强、民富缺一不可。而民富,则需要财富、志富、智富三者齐备。”)走扶贫之路,启筑梦之航.

(以此为分论点,由扶贫切入,还是不错。后面两个分论点同样句式,构成明晰的层次和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筑建,需要全国人民和衷共济.最高领导人的脚印征踏了神州的大片土地,察贫困人民之艰辛.然后,立足于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思想得以普照.中国的扶贫工作浩浩荡荡地展开.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教育普及……中国梦进驻山乡,霓虹灯与油灯的距离正在缩小.

(这个部分还是较为精彩。有高度,也有具体点,语言也时有形象的地方。但推动教育普及一说是否恰当呢?)

鲁迅曾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中国已然迈出了最管的一步,民富,还远吗?

(这段话作为分论点一的总结,引用的鲁迅的话是什么意思?与扶贫的关系是什么?与中国梦的关系是什么?“中国已然卖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是什么?是敢于正视?抑或敢想、敢说敢做还是敢当?)

立中华之志,扬筑梦之帆.

(中华之志是什么?和扶贫的关系何在?)

古话说:“人穷志短”,但我认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同国王并不因丢了王冠而悲哀.脱贫工作亦有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观念.纵观古今,君可见屈原仰天高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君可见王勃“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在当代中国,精神富裕又为重要.王平岭先生在评价当代社会时曾说:“越来越多的人,像同一个人,像别人的复制品;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人生的流水线肥皂.”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是自我意识的缺失?还是高速社会的产物?倘若人人皆有志,人人皆有梦,又何惧没有万千大路通罗马?

(论证缺乏逻辑性。也未曾辨析“人穷”和“志短”的关系,再如“如同国王并不因丢了王冠而悲哀”究竟要表达什么?“纵观古今”一段引用屈原和王勃的诗句,是要表明什么?这和扶贫有何关系?这二人贫困吗?而且引用王平岭的这段话,跑题了,这段话是讲人缺少个性缺失自我,和志和扶贫有什么关系?)

启文明之志,破筑梦之浪。

(文明之志,是什么意思?本部分从内容上看是讲扶贫先扶智,志和智不是一回事情。并且,既然是筑梦之浪,破掉了又如何筑梦呢?这叫文不对题、以辞害意。)

有人云: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21世纪是属于知识与科技的时代,为顺应发展潮流,“中国智造”的旗帜已高举,但人才需失却是阻碍步伐的一大重要因素.五千年的传承,中国并不缺乏智力源泉,但中国也不能做历史的拾遗者.打破桎梏,求索创新,激活智力,圆梦中华.教育部门要使教育回归本位、滋养人才,个人也要开拓进取,发掘自我.惟此,于人于国,方得华枝月满.

(这段开头还是能够扣住扶智来谈。可是后面讲五千年的传承,纯粹是泛泛而谈,而且逻辑混乱。既然是智力源泉,就应该从中吸取营养,何来桎梏一说?都已经讲到了“圆梦中华”,这段该结束了,可为何又来两句教育要回归本位的言论?明显是写到这里,意思已经讲完,但字数不够,临时凑字数。)

扶贫、扶志、扶智.中国梦的盛放需要物质与精神的(800字篇幅)双重浇灌.三者并进,才能变“梦在远方”为“梦在脚下.”中国梦,我们在路上.

(终于过800子的线了。扶贫、扶志、扶智能够并列吗?双重浇灌和三者并进,没有讲清楚。这样表达可能清晰一些:中国梦的盛放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浇灌;财富、志富、智富三者并进,才能变“梦在远方”为“梦在脚下。”中国梦,我们在路上。)

总评:

优点:1、字儿漂亮,书写美观,有一张漂亮的脸蛋,看着舒服。2、主体部分并列式的结构,三个分论点句句式结构一致,单独成短,文章结构层次清晰明了。3、有不少来自中国古今的名言

名句引用,能够增添文采和书香味,体现较深厚的文化底蕴。4、基本能够围绕扶贫来讲。4、标题不错,看上去有大格局。

缺点:1、语言表达的清晰准确很欠缺。2、未能真正围绕扶贫去评析论证。3、引用材料多不能为主体服务,又跑题之嫌。。4、逻辑不能自恰。5、标点符号问题,句号(。)都写成了一点(.)。

无形的“穷”与志(47分)

(标题尚可。“穷”加上引号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指金钱上的贫穷会影响志向,而是精神上的贫穷,是知识上的贫穷,也是心理上的贫穷。这些贫穷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比财产上的贫穷更可怕。

(开篇直接引出话题,并对之做了自己的诠释,很不错。但是考生缺乏概念意识。金钱上的贫穷与财产上的贫穷都不是与精神上的贫穷的相对应的概念,应该用“物质上的贫穷”。“是精神上的贫穷,是知识上的贫穷”尚可,“也是心理上的贫穷”有点不对。)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一个真正有志向.梦想与抱负的人总会有一番成就。这类人可以是富人,可以是穷人,所以人穷志短的“穷”并非代表着金钱上的贫穷,而是其他方面的贫穷。

(“一个真正有志向.梦想与抱负的人总会有一番成就”的判断武断了。结尾一句,应该讲清楚是什么贫穷。)

精神是一个人生活的动力,一个没有思维没有想法的人,是碌碌无为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目标,没有奋斗精神,最终只能落得行尸走肉。凡是能成大事者,在心理上、精神上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送东阳马生序》中马生家贫不从致书以观,在天大寒时,借书抄写,手指不能屈伸也坚持忍冻,是他心中那份对学习的向往使他坚持下来;史光柱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但他没有被这生活上的艰难挡住前行的路,自学写作,出版了多部成名作,是他那向往光明的精神支撑着他;大禹治水,多年来三次经过家门也不曾耽搁一会儿回家看看妻儿,是为百姓造福的信念磨平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从古至今,我们都能看到那些有精神信仰的人,他们的志向都很远大,并且最终都能实现。

(这段问题很多:1、首先这一段有320字,太长。2、“在心理上、精神上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说法我第一次听说,心理上有明确奋斗目标是什么意思?心理健康?3、材料运用错误,“《送东阳马生序》中马生家贫不从致书以观”这个内容应该是“《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4、史光柱的材料,能够在试卷上就地取材,还是难能可贵,但用的不对呀,双目

失明并非贫困,“出版了多部成名作”的说法错误。5、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这一句就能凝练准确地讲清楚材料,但是偏偏要讲得又臭又长,而且这个材料和“志与贫”的话题无关。6、结尾的判断绝对化。)

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的贫乏.知识的贫乏。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是可悲的,他没有经过文字的熏陶,不能体会到某些真理名言。而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很难成就大事。“知识能够改变我美的命运。”这句话是每个学子再熟悉不过的了,现在的我们在学校学习知识,为的是有一天能够改变自己甚至改变这个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贫困地区的人为什么一直贫困,也一定程度上与知识灌溉的浅薄有关。他们没有接受知识来改变自己的思维,只知道安于现状,如农夫只知道耕耘,农妇只知道料理家务,他们对未来没有过多的憧憬。只有有一定的思维能,有一定的知识贮存在心中,才能更加地看透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有(800字篇幅)更好的认知,才能改变自己。

(这段问题也很多:1、文字有300字,太长,和上一段一起,两段就600多字了。2、“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是可悲的,他没有经过文字的熏陶,不能体会到某些真理名言。而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很难成就大事。”这一说法无逻辑、武断,且无知。时光倒回去40年,还是有不少人大字不识,但是知识不缺,认知水品很高。3、紧接着讲我们到学校学习,跑题了。4、贫困地区的人的分析,主观化了。)

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而这所说的“某样东西”更多的指的是精神上和知识上的一些认知,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当我们在这些方面不贫穷时,志向也就不再短了。

(这个结尾,用的材料还是不错。但结尾的力量感不够,也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哪怕是引人思考也行。)

总评:

优点:1、材料丰富。2、整体上能够围绕话题展开,大致没有跑题。3、观点还是比较明了。

缺点:1、书写上并不漂亮。2、标点符号乱用,错用。3、判断缺乏逻辑,绝对化。4、没有概念意识,同一概念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甚至有用错的地方。5、材料与观点不符,材料错误,张冠李戴。6、不会分段,300多字一段,相对于1000字内的考场作文而言太长。7、语言不准确,不凝练,有的地方啰嗦冗长。

2020高三名校作文模考“讲究方法-精准扶贫”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0高三名校作文模考“讲究方法,精准扶贫”原题解析 及优秀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综合考虑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给出的真实情境是有关扶贫的两幅漫画:第一幅漫画上,一个贫困户蹬着写有“扶贫措施”的三轮车艰难前行,三轮车上是一大堆包括“产业”“生态”“危改”“教育”等在内的金光闪闪的“致富大礼包”,尽管镇干部、工作队和村干部共同推车,贫困户还是累得满头大汗,摘不掉贫困户的帽子;另一幅漫画上是一个工作人员推着标有“精准扶贫”字样的车子,车上是满脸笑容的摘了贫困户帽子的贫困户们。两幅漫画形成对比,突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利好。考生要综合分析两幅漫画的内容,在对比、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脱离漫画内容的文章会被视为偏题或跑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题目要求“综合考虑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考生对两幅漫画中不同的脱贫措施进行比较权衡,不可只写一幅漫画,若只写其中一幅,另一幅漫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价值判断的限制。从两幅漫画内容来看,内容都是针对贫困户脱贫来说的,很显然,命题人肯定了第二幅漫画中“精准脱贫”的做法;但对于第一幅画,可以分析其做法的不合理,不可否认其初衷。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开放的。考生写作时可以从第一幅漫画切入,也可以从第二幅漫画切入,从第一幅漫画切入可以先批后立,从第二幅漫画切入可以先肯定后批驳。考生只要能综合两个方面辩证分析,突出“精准扶贫”政策好即可。 2.联想思考是自由的。联想要由材料的主要内容生发开来,可以运用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维方法,想到相关或相反的典型事例来加以佐证或对比,从而表达自己的认识;或是层层深入,揭示问题的根源,阐明扶贫需精准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给人以启迪。 3.文体是自由开放的。命题没有限制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写。但材料隐含着让考生做出分析评价的要求,所以更适合写成议论文。 解题 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国计民生,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考生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措施”“就业”“教育”“产业”等来分析。第一幅漫画中,政府扶贫的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少慢差废,尽管各基层干部全力帮助,却不能帮助贫困户脱贫。第二幅漫画中,因为采取“精准扶贫”措施,以一个基层干部之力却可以轻松帮助几个贫困户脱贫,比较之下,不难领会漫画的寓意。考生要运用理性思维分析问题,写自己对“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与感触,从而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精准扶贫政策好。 2.讲究方法,精准扶贫。 3.扶贫讲方法,精准最有效。 4.变“扶贫”为“精准扶贫”。 …… 偏题立意: 1.贫困户。(未抓准关键词) 2.脱贫路上。(理解偏颇,主题把握不准) 3.不打无准备之仗。(大而无当,意思浮泛) 4.科学的工作方法。(没有针对性,不知所云) 优秀范文 讲究方法,精准扶贫

《成都七中高2017届高三“三诊”模拟卷漫画作文》考场作文选(1)

《成都七中高2017届高三三诊模拟卷漫画作文》考场作文选 《成都七中高2017届高三三诊模拟卷漫画作文》考场作文选 【原题回放】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场作文】 【问题作文】 华而不实,皆为无用 近日,某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规定,成人通过诸如你笨得像头猪一类的话责骂孩子被算为违法行为。 我在想这究竟是立法界的新标杆,还是对少年儿童的保护达到的新高度,但思来想去只得一声长叹息——无用者罢。 你笨得像头猪我确定永远也不会有警察去排查你昨天是否对孩子说了这样的话,也永远不会有大人在法庭上将它拿出来作为呈堂证供,如此立法,无用功。 无用功做得太多,变会忘记自己本该做的事情。在中国,有无数的未成年人受到拐骗,伤害,被卷入各种丑闻。成为受害者。人们拍手称快的案件侦破鲜有发生。而对犯罪者量刑过轻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当引起一片叫骂声的,无数。 情理可恕但法理难容,成为了无数未成年人获罪之因。法理难容但情理可恕,却使无数不法分子至今仍然逍遥法外。我所听闻的强奸未成年人案件,没有一个罪犯被判处死刑。受害人无一例外都出自平民百姓家庭,这一类施害者有多位地方官员,地方官员执地方法律,地方法律治不了地方官员,法律失去应有威严、唏嘘。 此时若还出现你笨得像头猪如此法律,倘若不是笑话,那便是耍笑话人,笑话无知,麻木,愚昧的人。 华而不实,终为无用。法律无法给予未成年人足够的保护,当思之以当务之急,未成年人为祖国未来的生命力源泉,若不加以重视,此诚危机存亡之秋矣。 法律是严肃的,而你笨得像头猪这样哗众取宠的规定,究竟是在对无数未成你那人无法得到应有保护的漠视,还是逃避,以革新感,所谓的人性化来掩盖社会黑暗处最真实炽热的伤痛。 一国之兴,从立法始。只有正视问题,脚踏实地才能终见成效。华而不实,皆为无用。 为言语上个发条 倘若你的语句真是这样冷,在它的映照下,有人的心会结成冰。语言,以一种平凡而又坚定的姿态跳跃于社会与人的网格间,它像是难以控制的爆弹,轻轻一动也许危力无穷。控制好我们的言语,为其上的发条,是生活在世上必须的动作了。 鲁迅先生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说法,吉田修一拟无声为寂静的爆弹,沉默是最为震撼的语言。那出声呢?仔细看看声之形态,人们的结恶言语比无声更为惊人,控制不好,它就是可瞬间倾倒大厦的蚁洞般毁掉人。 控制言语,是控制避免伤害他人。《周易》曰:厚德载物。言语之迸发即是我们道德的外现,周恩来在外访他国时用其言语精炼反驳别人的讽刺却又不恶意中伤,这是他为语言上好的发条,该放即放,要收即收。

2018年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2018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③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题中写作任务驱动如下: 思维驱动:首先要求对材料做分类,然后做选择,接着对所选的材料做辩证分析,辨清关系,做到有机关联。由此出发,紧紧围绕“扶贫”的核心,结合现实表达自己的思考。 (二)材料解读与选择 材料1:古语,讲“人穷就志短”,物质穷的恶果。 材料2:政策,讲“要主动脱贫致富”,扶贫的策略。 材料3:哲理,讲“精神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对贫穷的认知。 材料4:方针,讲“要精准扶贫,真扶贫”,扶贫的策略和手段。 材料5:认知:讲“物质贫乏会限制精神的高度”。对物质贫穷的认知。 在选用这些材料的时候,既可以正面运用,也可以反面使用。 (三)写作任务指令 题目中没有明确的任务指令,这需要写作者自我构建,当然需要根据选择来构建。 (四)立意 1、扶贫首扶志 2、扶贫更要扶智 3、我们都是贫穷者(我们都需要扶贫)

4、可以贫但不可以穷(人穷但不能志短) 5、物质精神两手抓,脱贫致富成坦途 6、政府精准扶贫,个人自立脱困 …… “对所选的材料做辩证分析,辨清关系,做到有机关联。紧紧围绕‘扶贫’的核心,结合现实表达自己的思考”,和陈老师主张的“考生应该清楚,在自由组合材料进行立意时,应该明确这几则材料的重心(不应该忽视“脱贫”这一核心),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果、主次等)”是协调的。 换言之,这个作文题要求一是围绕“脱贫(或扶贫)”来写,二是要从所选材料的辩证关系入手做思考。 与其补水,不若开源(55分) 今有一河将枯。法一:持续运水补给之。法二:为其开一补给水源。法一见效速而难久,而法二开其源头活水可保其长清,是谓:与其补水不止,勿宁助河开源。 这一智慧岂止适于自然?当下,扶贫为谓社会热门话题,各方出力,方法各异,都有成效。但余以为:增强扶贫的内生动力方为长远脱贫之计。 如何能增强内生动力呢?扶二者即可,志与智。扶志,使人产生内在觉悟,振奋精神,发力拼搏,一改丧颓顽气。扶智,使人拥有实在本领,掌握技能,能独立为自身与家人谋得收入。 坚持扶志与扶智,势必为贫困地区注入积极动力,摆脱“等米下锅”的依赖思想,从而提高扶贫的针对性,达到精准扶贫、真正脱贫的目的。我想:基于这样的长远之益,其必然会受到扶贫方的愈加重视和推广。 反之,有人言输血模式作用最大。何为输血?为贫困地区长期提供基本物资助其生存也。诚然,遭天灾人祸之地确实需要紧急的救助。这些援助对于人们短期内摆脱困难作用甚大,但不合理使用,或者过度使用均伤害甚大,甚至可能诱致贫困依赖症。不通过奋斗就有收获,如果这一思想被激发,如何能达到真正助人脱贫的目的? 管仲曾言:滥予之害,甚于饥荒。不正确第帮助他人害处甚大。不停地给那些贫困之地捐钱捐物,却没有帮助其养成脱贫之志,生成去贫之智,如何不令人心存忧虑? 滚滚长江东逝水,阅尽古今可明智。曾经的大秦帝国做法可鉴,对老弱者施以救助之余,培训其手工业技能,助其自给自足。英国尚未崛起时开福利院,收流浪儿童,在粥饭之余,培训其专业技能,鼓励其自谋职业,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之到来。反观德国,二战后,过于完善的福利使政府不堪重负,其本意在救助穷人脱贫,然而未料到却造成了一批坐等救济的懒汉,各国都在反思! 由此观之,助人脱贫莫若扶志与扶智。否则可能致(800自篇幅)使目的与效果相去甚远。

精准扶贫作文

精准扶贫我知道 最近一段时间,“精准扶贫”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上。走在街头巷尾,我听到、看到最多的就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有怎样的“魅力”?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向爸爸提了出来。爸爸笑着说:“你跟我回一趟老家,就知道了!” 四月三日,爸爸带我回老家上坟祭祖。一路上,“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三到村三到户,帮民兴助民富”、“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好多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为沿途的农村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我用心揣摩着这些标语的含义,隐隐约约懂得了:肯定是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好日子! 看到我不停念叨着墙头标语,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实行的一项惠民政策。具体体现为:下山入川,移民搬迁拔穷根;贴息贷款,扶持发展谋富路;资金帮困,支持上学跳农门……我听了,心情无比振奋:这下子,老家的面貌一定会大变样! 我们沿着武威著名的金色大道去老家。过了黄花滩,我马上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只见金色大道两旁,矗立着大片整齐崭新的瓦房,朱红色屋顶,洁白的墙壁,像小别墅。一座一座的小院连成一大片,看上去壮观极了。大片蓝色的养殖棚正沐浴着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仿佛看到,大棚里面正活跃着成百上千的羊羔,沐浴着阳光,茁壮的成长…… 爸爸告诉我,这里是古浪新开发的移民点。党和政府为了彻底解决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让山区百姓移民搬迁到这个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房子由政府出资修好,还给每家每户修了养殖暖棚,用来发展养殖业,切实帮助山

区移民发家致富。还给移民区的孩子们修建了学校和幼儿园,山区的孩子再也不用摸黑跑好远崎岖的山路去学校了,他们在优越舒适的环境里中学习和生活,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幸福! 到了老家,一见面,伯父就笑呵呵地给我们介绍情况。他说,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除了移民搬迁,还给每家每户发放贴息贷款,让他们自主创业;为学生发放学费和生活补助,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多的四五千,少的好几百,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我听了,忍不住插话:“这下,您们的日子比我们还要好!”伯父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返回的路上,一座二层小楼赫然矗立,看上去特别气派。爸爸说,那是村委会,里面有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室,院子里还有健身器材,乒乓球案等。农闲时节,移民区的人们可以坐在这里,像城里人那样读书、娱乐、健身,体验那种高雅的生活。我听了,心里羡慕不已。心想:精准扶贫就是好,不但扶物质上的贫,还要扶精神上的贫,真正扶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车子疾驶而过,车窗外闪过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村庄,“为民新村”、“利民新村”、“圆梦新村”、“幸福小区”、“感恩新村”等,每个村庄名字寓意深刻,使我再次感受到了国家对山区父老乡亲深深的关怀。这些普通的名字,同时也凝聚着千万百姓对国家帮扶政策的感恩之情,更让我为有这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路的所见所闻,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精准扶贫这个惠农政策的真实含义,它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带去了温暖,让更多老百姓走向了幸福之路,使得他们和城里人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共浴阳光,幸福生活!这次老家之行,也让我对国家政策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长大后为祖国奉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精修订

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 写作指导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8成都一诊“精准扶贫”作文写作指导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③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题中写作任务驱动如下: 思维驱动:首先要求对材料做分类,然后做选择,接着对所选的材料做辩证分析,辨清关系,做到有机关联。由此出发,紧紧围绕“扶贫”的核心,结合现实表达自己的思考。 (二)材料解读与选择 材料1:古语,讲“人穷就志短”,物质穷的恶果。 材料2:政策,讲“要主动脱贫致富”,扶贫的策略。 材料3:哲理,讲“精神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对贫穷的认知。 材料4:方针,讲“要精准扶贫,真扶贫”,扶贫的策略和手段。 材料5:认知:讲“物质贫乏会限制精神的高度”。对物质贫穷的认知。 在选用这些材料的时候,既可以正面运用,也可以反面使用。 (三)写作任务指令 题目中没有明确的任务指令,这需要写作者自我构建,当然需要根据选择来构建。 (四)立意 1、扶贫首扶志 2、扶贫更要扶智 3、我们都是贫穷者(我们都需要扶贫) 4、可以贫但不可以穷(人穷但不能志短)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金题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 热点直击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11月,领袖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2018年,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意在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2018年,“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中国农民丰收节”“全面小康”“农村电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业品牌推进年”“农业文化遗产”“乡风文明”等成为中央农村政策的关键词。 ②领袖在多个场合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在故乡的沃土上施展才华、挥洒汗水;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服务乡亲、无怨无悔。2018年有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 ③领袖不到16岁插队到梁家河,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情谊。他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作文解析

成都市高2017届“三诊”作文解析(“书法”与“键盘族”) 及考场作文选 成都市高2017届“三诊”作文分析 四川省新津中学王贞鹏 【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书者,著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曾经,写得一手好 字是很多人的梦想,在文明的薪火相传中,书法更作为一门艺术,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在今天,无论是研墨润笔,或者拿硬笔书写,在很多时候都 已经可遇而不可求。相反,在键盘上敲打、在手机上按压,已经成了大多数的“常态”“失写症”成为了“键盘族”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首先,说一下打脸的事,我认为成都高2017届“三诊”一定会考漫画作文,“三诊”前,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说“三诊”考漫画作文的几率为100%。结果,考了这样的材料作文,把我的脸

打得稀烂。看来,成都七中“三诊”模拟考试作文的导向性在本次考试没奏效,这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 其次,来谈谈作文的立意。本次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主要讲“手写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特色”,言外之意,书写很重要,坚持书更重要,出题者偏向于此。第二段主要写“当下,键盘手患失写症”的尴尬,出题者对现代科技对传统文明的扼杀和异化颇有微词。综合两段,站在材料之上来看,主要讲传统文明VS现代科技,如何利用好现代科技更好地传承传统文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故此,在我看来,本次作文立意有三个角度。 1、力挺书写角度:坚持书写习惯,传承中华文明; 2、批判现代科技的角度:勿让现代科技阻碍书写文明,勿让现代科技对书写文明的异化; 3、综合书写和科技角度:科技文明有何罪?关键在现代人要保持书写的习惯。 从出题者潜意识来看,前两种立意最好,当然,第三种也可以,辩证思考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成都市2014级“三诊”作文审题立意参考 成都市石室中学陈庆烈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书者,著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曾经,写得一手好字是很多人的梦想,在文明的薪火相传中,书法更作为一门艺术,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2017年成都一诊作文题解析

2017年成都一诊作文题解析 四、写作(6 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 00字的文章。(6 0分) ①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 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②2016年1 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4 0米深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奇迹却没有发生,孩子不幸已无生命体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焱——石室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成都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作文试题,以两则新闻为作文材料,要求学生就材料谈谈自己的思考。其作文材料的选用充分体现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关心社会、思考现实的命题思想,作文题型则保持了全国高考作文意在突出学生分析问题,理性思辨能力考查的命题形式。 对于本届高三学生来讲,“一诊”作文的难度应该不大。 “一诊”作文提供了两则材料,分别简述了2012年8月、2016年11月2个幼小的孩子不幸坠入深井,虽经大力营救但最终遇难的事件,要求学生就“材料引发的思考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 从立意来讲,本作文属于多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不能只从一则材料而必须综合两则材料进行审题和立意,所提炼的作文观点,不仅要体现正确的“三观”,还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两则材料的整体理解和概括。从写法来讲,本作文应当是以“任务驱动型”的“时评文”为优选。学生采用“时评文”的写法,更能够使文章紧扣具体的事件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传达自己的真实思考和情感,更能够使文章展现认识深刻、言之有物,逻辑周全、有条有理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就本次作文试题来看,一下的立意的角度可做参考:

2018年成都三诊作文“故乡远去如何安顿心灵”阅卷选录

2018年成都三诊作文“故乡远去如何安顿心灵”阅卷选录 1 我身在故乡,我便珍惜在这里的每时每刻。如此,便是今后远走他乡,亦无遗憾。冯骥才先生正是这样做的。他珍惜故乡中的民间文化,他更是执着地守护着他自己以及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故乡的传统文化。 2 进入新环境,我们便学着去了解它,去接受它,去把它变成能寄托自己心灵的地方。这样便无所谓乡愁了,因为故乡就在你的脚下。 3 守护乡愁,方可处处皆故里;传承文化,方可五湖皆家国。 4 乡愁与根性 5 弃医从文的鲁迅看到自己故国人民麻木不堪的模样便用文学来唤醒人的思想从而拯救国家, 6 有情深者,将故乡放于心中,让它成为心灵的慰藉,于繁华世间,守住心灵的净土,使自己在花花世界不迷失,使故乡成为信仰和力量。 7 有开明者将故乡放下,把牵动自己愁思的故乡放下,将自己融入新世界,于他乡寻找心中的安稳,少愁而逍遥。 8 寄乡愁于未来 9 故乡之愁,源之于心而寄之未来也。 10 动车设计师梁建英为了得到更多经验,出国调查。但在国外,他并没有被外面的世界蒙蔽双眼,而是走走停停,不忘初心。心怀故乡,走走停停,不忘初心。 11 他们选择了暂时压制心中的思念,在新事物中寻找快乐,让快乐取代心中的乡愁,使自己生活得更好。 12 倘若莘莘学子在明亮的教室里只有愁思,倘若授课的老师的逻辑与知识全被乡愁取代,倘若……那么乡愁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13 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乡愁:经过压制在心中发酵的乡愁,诱发出的归心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14 只要我们能压制乡愁,将心思放于当下,那么我们收获的绝不只是能安放心灵的乡土,更是使更多人不再承受乡愁之苦的道路。 15 他们也将自己拼搏的经历说给乡人听,在乡人中得到安慰。 16 故乡应还是原来的味道,让归来的游子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17 很多人身在故乡,却再也感受不到故乡,这种乡愁才是最无奈的。 18 铁犁在与旋耕机的斗争中败下阵来,镰刀在与收割机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各种古老的作坊在现代工业面前毫无胜算。。 19 一代文人顾炎武的故乡千灯有着许许多多的状元郎,这与千灯人骨子里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他们都会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 20 正是因为乡愁,钱学森放弃了丰富的物质生活,选择了跟随自己心身向往的精神生活。 21 为了净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也可以看出乡愁力量的强大。 22 因为乡愁,记忆得以保留;因为乡愁,幸福得以延续。 23 带领乡人撸起袖子加油干,获得成功,这是给故乡的最好礼物。 24 饮一壶乡愁 25 摩托车救火队的产生,油纸伞的传承,黄糖的远销国外……无论老少,不管男女,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记住乡愁。饮下一壶乡愁后,他们再也不愿离开故乡,甘与故乡同进退。 26 大学生村干部、留学归华的学子,他们都饮下过乡愁,无法忍受乡愁的折磨,归来,让故乡更美。 27 他们并不是抛弃了故乡,而是带着故乡赠予他们的乡愁去拼搏。 28 从古至今,由背井离乡而孕育出的乡愁散布华夏大地。 29 每当我们面临困境时,顺着乡愁,打开那尘封的快乐,呼吸战胜困难的勇气。 30 留住乡愁,不仅是个人的目标,也是国家的目标。 31 故乡有一种净化人心的魔力。 32 这世上也只有乡愁能激起一方波澜,荡在游子的心头。 33 我们要早日学成,以回故乡,不让思念如波涌出。 34 乡愁的包围能让我们静下心来,不会浮躁,就像天地间只剩我一人般安静,我能融进去。 35 忘记心中愁,何处不成欢。 36 哭哭泣泣,如待嫁的女子,这不是故乡母亲所希望看到的。故乡母亲希望看到的定是一个意气风发、开心快乐度过每一天的游子。 37 那里储存过我的快乐与难过,储存过我的汗水与眼泪。正是这些汇成乡愁,使我在异地他乡的小家叹息不已,使我在寒冷雨夜泪湿床头。 38 忘掉这种忧愁,我们需要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博大胸怀;我们需要的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宁静内心,我们需要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抱负。 39 若能如少年毛泽东一般在闹市读书,找到心灵的寄托,拥有远大的目标,乡愁便会从我们心灵中隐去。 40 他们敢于为国奉献,是因为他们早已放下乡愁,是因为他们知道故乡是中国。 41 我愿撷那一缕最美、最温暖的乡愁萦绕心间。 42 人的一生,注定有颠沛流离,何不让它来得更有意义:纵使换来乡愁萦绕心间,那又何妨! 43 故乡是温暖的枕头,累了就抱一抱吧。 44 乡愁让远方的人心系亲人、故乡、国家,将民族联系在一起,让国家矗立。 45 人虽在远方,但内心还是充满乡愁,言行中发扬着父辈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不断传承中宏扬,影响着后世。 46 太过系故土,以致足不出乡,会没落了志向,会让自己一生平庸无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人,应该出去走走,为新时代的更美而付出自己的那一份。 47 每逢除夕,他们还是回来了,因为一直心系故土;年后出去,心有不舍却不回头,因为有志,志在远方。 48 放下乡愁,不是放弃乡愁。 49 不要忘记你的故乡,你的后盾,正如士兵永远不会忘将他的武器抛弃。 50 乡愁里的从前慢 51 我从木心先生对从前的理解中读到了丝丝乡愁穿膛而过,留下些许苍白。 52 人们意识乡村的意义,对村落保护的措施得到实施,留住了乡愁。 53 乡愁在心,砥砺前行。 54 许多人因留恋故土心怀希望而实现了自己一生的伟大理想。 55 故乡不可能养活我们一辈子,步入社会潮流是我们必走的人生路。 56 世界这么大,看看就该回去了。家是永远的栖息之地。心灵疲倦,购买一张返程票,终点是家,票价不过是时间。 57 以时间为轮,载着心灵回到家中,享受难得的舒适。心灵休息够了,再背着行囊前行。。 58 远去的是故乡,生出的是乡愁。 59 心怀乡愁,使它安静地睡在心中某个位置。 60 护好心中的乡愁,传承中国特有的文明。因为乡愁,回归故土,带回好的资源,发展乡村,鲜活乡村文化,多彩中国文明。 61 远离故乡,将心灵沉于底,让自己不断积淀,而后有所作为。这边是我对乡愁的理解。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成都市“一诊”作文(“深井救人”)参考例文四篇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成都市一诊作文(深井救人)参考例文四篇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成都市一诊作文(深井救人)参考例文四篇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 成都市一诊作文(深井救人)参考例文四篇 【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 00字的文章。(6 0分) 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 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2016年1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4 0米深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奇迹却没有发生,孩子不幸已无生命体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大批挖掘机救男童,行动远胜于说风凉话 11月6日上午,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一名6岁男童不慎掉落到约40米深的枯井。11月9日凌晨,蠡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吴素杰在救援现场称,有500名救援人员及140余台车辆在现场。其中一些人员和车辆邻县。救援行动接受社会捐款超过10万元人民币,社会各界捐赠食物、生活用品、药品等物资2400多件,捐助柴油13吨。 类似的全民救援行动确实不多见,因为一起男童不慎落井的意外,当地部门动用大批挖掘机救人,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是噱头。热议可以,但请带着善意。人命关天,不计代价的救援才能彰显大爱。 少数围观者持有的值不值的论调,是缺乏人道关怀的。不管是不是噱头,救人是最基本的人道考量。挖掘机昼夜不停地工作,正是基于最原始的善心。在此次救援行动中,众多社会资源的同时联动——媒体、消防部门、宣传部门、普通民众……都在全力付出,缺少其中任何一环,救援行动都不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旁观者没有必要深究是否有炒作之嫌,救援行动能否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舆论场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但凡有爱心范本或者文明事例出现,总有质疑者站出来。不可否认,剖析真相确实需要质疑。不过,相比质疑,更重要的是善意的解读。解读某个事件,首先需要以严密的逻辑理性评价,避免陷入习惯性批判。 基于个人主观的认知经验,很多人容易将80多台挖掘机救人视为小题大作。可若放在实际情境中,人的生命是无法用价值论衡量的。相比于看热闹说风凉话,实际行动才更具价值。在意外和灾难中,个人所体验到的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才让救援显得如此重要。灾难无情人有情,绝非简单的煽情。 深井救人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11月10日深夜11点多,长达107小时的生死救援,走到了终点,奇迹并没有发生。深井之下的小聪聪被救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小学脱贫攻坚作文600字(最新)

我的家乡在者东镇樟盆村。在我的印象中,家乡是贫穷落后的地方: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穿过村子,干季车子路过灰尘白土,雨季道路泥泞不堪,人们出行很不方便。村子里的人们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院子也是土地板;那里一下雨就满地烂泥,一出门就踩的满脚是烂泥。环境卫生也非常的糟糕,村子里、路边到处是垃圾,有的人家还没有厕所,随地大小便…… 今年暑假,我回到家乡,发现家乡变了样:公路变了,从镇到村,从村到组,到人家,都铺通了水泥路,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出行也方便多了。房子也变了,低矮的土坯房变成了砖房和楼房,院子也铺成了水泥地板。环境卫生也进行了整治,村子里建起了垃圾池,人们把垃圾都放在垃圾池里。没有厕所的人家也建起了厕所,人们也不在随地大小便了。在这短短两年内,家乡的人们走出了过去的困境,开始了新的生活。 村里还建起了活动室:一间漂亮的房子,宽阔的操场,高高的围墙,还有公共厕所,四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在活动室的四周,一到晚上,路灯照亮了活动广场;平时村民们在这里开会,节日里来这里娱乐。 光缆线架到了家乡,宽带网进入了农村家庭。有的人家里也增添了电脑、WLAN 等新的电器。 变了!变了!公路变好了,住房改善了,环境变美了。我问爸爸:“在这短短的两年中我们的家乡为什么变化那么大呢?”爸爸说:“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我们的家乡。” 我想,在新时代党的好政策下,在家乡人民的辛勤劳动中,我的家乡会变得更加的美丽,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的幸福美好。不久的将来,家乡会变成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我爱我的家乡! 25日,霁雨初晴。在脱贫户范生华的果园里,500株柑橘迎风而立,郁郁葱葱的叶片间挂满了绿油油的幼果。他穿梭其中,仔细为每一棵果树剪去多余的夏梢。 范生华是三明市永安小陶镇双竹村村民。2014年以来,镇里帮助他种植柑橘,镇农业技术人员定期技术指导,2016年,他凭果园增收12000余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 小陶镇生态条件优越,早年,村民种植水稻为生,一年忙到头收入还很低。近年来,镇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柑橘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XX年成都市“三诊”优秀作文:有一种竞争叫急功近利

XX年成都市“三诊”优秀作文:有一种竞争 叫急功近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XX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水作文】有一种竞争叫急功近利 钢琴大师格拉芙曼的话引发人深深思索…… 是的,国人太强调竞争,一个“太”字形象地描绘出国人急切的心态;“尤其要争”是这种心态的一种延续;绝大多数的家长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强调竞争而让孩子苦不堪言。 毫无疑问,竞争是必要的,争做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又有几人能不卷入竞争呢?幼儿园的孩子与小伙伴竞争谁获得的小红星多,小学的孩子要比

拼谁背的诗文多,初中的孩子要竞争谁的分数多,高中各校要竞争谁的升学率高……因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标语深入人心,所以各类培训班如过江之鲫;因为太多人相信“没有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所以“争”就甚嚣尘上进而让人疲于奔命。 毫不否认,在竞争中赢得的确可以暂时获得认可;然而,又有几人能够长期维持的位置?就算是你在某个方面能维持较为长久的,但,你的内心深处真的就快乐吗?也毫不否认竞争中获得会让你光彩夺目,但这只能是我们追求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结果;倘若我们把这样的结果当成目标来追求,那这种追求会让你精疲力竭苦不堪言,那这样的追求又有什么值得提倡的呢? 陈鹤琴先生有一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这句话只能作为教师的自勉而不能作为对教师的要求;倘若,教师以此为自勉,我们应该对这类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倘若这作为对教师的要求,那这就是一把枷锁让教师喘不过气;同理,我们强调竞争的精神,也重视争;但,我们只能用“争”的精神来自勉;当这种精神用以自勉时,其难能可贵甚至相当崇高;倘若把“争”作为目的,那它同样会成为枷锁而让我们苦不堪言。 过分“争”是很可怕的,人不可能天天过着打鸡血的日子。从小以竞争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知识灌输也是

2019届高三毕业班成都一诊考试语文作文

陈庆烈:成都市2016级高中“一诊”作文简析(审题立意参考) 原创:陈庆烈国韵与作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 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 ——青年演员罗海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审析 这是一道由多个相关联的名句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其命题形式与2017年全国卷Ⅱ卷、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相似。对于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步骤一般分三步: 第一步,分析每个句子含义,提取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寻找契合点; 第三步,找准立意角度,确定中心思想。 第一步:弄清每个句子含义,提取关键词。这里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材料中每句话的内涵和范围,即这句话是谈什么方面的问题,原句的观点是什么。第一句话“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是说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谈的是“爱国”“奉献”方面的问题(关键词“爱国”“奉献”),当国家有难时,或者为了国家利益,革命先驱敢于牺牲自己一切,这是此句的主要意思。第二句话“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反映出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责任担当,从这句话可以提炼出“奉献”“责任”“担当”等关键词。第三句话是青年演员罗海琼在接受《华商晨报》记者采访时

说的一句话,当时记者问罗海琼:你现在很幸福吧?你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罗海琼回答道:是的,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心里很满足。每个人幸福的标准都不一样,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就是最幸福的事了。这句话,表达了青年一代的幸福观和人生追求,他们追求的是“简单平凡”,关注的是“亲情”的温馨幸福。可以提取“平凡”“家庭”“亲情”等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寻找契合点。这三个句子,看似无关,实则有着内在联系。三句话,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人生追求。秋瑾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牺牲时年仅32岁。她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人生追求是“为国献身”。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因此,他的人生追求是“为全人类做奉献”。这两种人生追求都是崇高伟大的。正是有了这些革命先驱和科学家的爱国奉献,责任担当,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美满生活。那么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关注“身边最亲近的人”,让他们“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也是一种朴素的人生追求。不过,我们还可以推想,当今青年人是否都应该像罗海琼一样,仅关心“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就行了呢?青年人到底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追求呢?……由此可见,这道题的三句话是一个闭合的话题体系,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近、相关或相反)。 第三步,找准立意角度,确定中心思想。题干中要求考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考生可以选其中某一句话来立意,或者任选其中两句话来立意,或者综合三句话来立意。但这道题与2017年全国Ⅱ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命题者没有明确告诉考生,要以其中“两三句为立意基础”,而是说“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因此,最佳角度是综合三则材料内容立意。如果单向理解某一则材料并侧重于某则材料而进行写作,显然消减了材料的整体性。当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立意,行文时都应该“融合”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

关于精准扶贫的作文:精准扶贫到俺村_优秀作文

关于精准扶贫的作文:精准扶贫到俺村翟彩媛 我的家乡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原来这里地势不平,道路不通,自从两年前南阳市政协的领导们在这儿驻村扶贫,我们这里可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吧,高大整齐的楼房,宽阔的柏油公路,明亮的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的小车,还有运载农产品的农用车来往穿棱,公路在这里纵横交错。路上,“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落实十九大精神,引领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党心所向民心所望”……好多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为沿途的农村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晚上,新建的村部,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我的家乡黄土嘴。 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里总是会油然出一种自豪感.看着那四通八达的道路,粉刷一新的房子总会使我感慨万分.联想到以前的情景,房子东偏西倒,街道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路边垃圾满天飞,让我寸步难行。人们出门坐的车也只不过是三轮摩托,往上一坐四面透风。可现在不同了,柏油公路修到村口,垃圾污水处理进了农户.以前一户户参差不齐破烂不堪的小房子变成现在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以前屈指可数的三轮摩托变成一辆辆崭新的小轿车.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大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大街.扶贫林果基地里,扶贫企业车间里,整齐的香菇棚里,人们都在紧张、快乐地忙碌着。一到赶集就更热闹了.那农贸市

场人来人往挤得水泄不通,农民运来自家的苹果、桔子、梨……水果区里的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那家禽肉类鸡鸭鹅的叫声像唱起一首首丰收的赞歌悦耳动听.香菇黒木儿各种土特产、菜市蔬菜样样都有,好一片繁荣的景象呀! 对了,昨天南阳市政协的领导们带着礼物又来到村里,向今年的脱贫户发放新年礼物—-每家一台大液晶电视,你看,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我妈和另外两位阿姨被评为“好媳妇”,还有两位阿姨被评为“好女儿”,领导们给她们戴上大红花,我妈还讲话了呢!她们每个人得到了1000块的红包呢!会场里热闹非凡,掌声不断…… 精准扶贫这两年,变化可真大,我们村也过上了城里的生活,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使家乡明天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2015新作文:2015成都市“三诊”作文(看图作文“乌鸦喝水)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

2015新作文:2015成都市“三诊”作文(看图作文“乌鸦喝水) 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2015新作文 2015成都市“三诊”作文(看图作文“乌鸦喝水) 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伊索寓言》中的那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的小石子,它想出办法来了——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进了瓶子里。瓶子里的水位渐渐升高,乌鸦终于喝着水了。”这则故事旨在告诫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善于想办法,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的。而这篇作文所提供的漫画材料,正是脱胎

于这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但是翻出了新意:一只挥汗如雨不停地朝瓶里衔着石子的乌鸦忽然发现,身边的另一只乌鸦正优哉游哉地将一根吸管探入水中喝水。大为惊讶的它冲着那只用吸管喝水的乌鸦叫道:“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要写好这篇作文,第一步便是读懂这则漫画。在《伊索寓言》中,那只通过衔石子投入水中而喝到了水的乌鸦正是一位富有创意的智者形象。在别的乌鸦对那半瓶水无计可施只能依依惜别的时候,是它想到了借石子来提高水位,进而轻松喝水的方法。应该说这在当时也正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办法,这一方法本无先例,其他乌鸦也未曾想到。但是,当这一方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千年之后,它便成了一种“套路”,成了一条束缚乌鸦们思维的绳索,而当出现更新鲜、更省力的喝水方法的时候,因循守旧者势必要指责那些“不按套路出牌”者的创意了。所以,这幅漫画正是要告诉人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伍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模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生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而且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劳永逸。“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真理:一旦“前浪”一味坐享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