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党情省情市情简介

一、国情简介

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7.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贸易额约10亿美元;到2009年,我国日均贸易额就达70亿美元,60年间我国年贸易额猛增2500倍。如今,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8.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依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9.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高中毛入学率达74%,初中毛入学率达98.5%。小学净入学率达99.5%。文盲率降至6.67%;2008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57万人。

10. 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GDP的1.52%,比1991年提高0.8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大量涌现。

1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经过60年建设,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全国每千人拥有亿元,卫生院床位数为0.15张,2008年未达到2.8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二、党情

通过从一大到十八大90多年的发展脉络,便可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发展变化。

一大1921.07.23上海

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确定党的纲领: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12名代表来自七个地方,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二大 1922.07.16 上海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两步走”计划;通过第一部《党章》。

三大 1923.06 广州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共同合作统一战线。

四大 1925.01 上海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 1927.04 武汉

同年8月在汉口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六大 1928.06 莫斯科

集中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遵义会议 1935.01 遵义

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七大 1945.04 延安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府报告,总结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七届二中全会 1949.03 西柏坡

标志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提出党的建设为题,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八大 1956.09 北京

做出把党和国家的中心由革命转到建设上来,指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九大 1969.04 北京

提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错误理论。

十大 1973.08 北京

十一大 1977.08 北京

宣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次年12月召开了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把党的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

十二大 1982.09 北京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速度推向全国。

十三大 1987.1 北京

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本路线。

十四大 1992.1 北京

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1997.09 北京

收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住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十六大 2002.11 北京

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愿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十七大 2007.1 北京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2012.11.8北京

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推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贵州省省情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2009年常住总人口为3900万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内陆省份。

近年,贵州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4593.97亿元人民币,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贵州逐步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第二三产业带动逐步的改变,形成了以电力、煤炭、饮料、烟草、医药等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以旅游业、科技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电信产业等为重点的服务业体系。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99.86亿元,增长29.0%。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5.5%,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4.8%。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

费品零售额1206.82亿元,增长19.0%;住宿业11.68亿元,增长16.6%;餐饮业141.50亿元,增长15.2%。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进口总额12.19亿美元,增长28.5%;出口总额19.19亿美元增长41.3%。全年新投外商投资企业37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24亿美元,增长97.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20亿美元,增长60%。

四、贵阳市市情

贵阳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名“林城”、“筑城”。

贵阳市土地总面积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全市辖六区一市三县,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为396.79万人。

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2.6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52.05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68.98亿元。贵阳市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每年财政支出中涉及民生的支出都占50%以上,“贵阳避暑季”生态旅游品牌效应凸显,生态型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产业生态化格局渐显。三次产业结构为5.5:44.6:49.9,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三年高于第二产业,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贵阳市地处东经106° 07′ 至107°17 ′,北纬26°11′至26°55′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15.3℃,与地球平均气温接近,适宜人类居住与多种植物生长,贵阳凉爽的气候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2007年8月,中国气象学专家组向贵阳颁发了“中国避暑之都”匾额。

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5%,形成了峰林、溶沟、峡谷、溶洞为一体的绚丽景象,是名符其实的公园城市,从花溪、天河潭、南江峡谷到息烽温泉,到处是景点,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森林覆盖率达41.78%,已经形成“森林围城、森林绿城、森林护城、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态大格局。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的高覆盖率使贵阳市空气含氧量充沛,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5%以上,总长达374公里,总面积达228.51万亩的一环林带和二环林带,就像环绕在贵阳周边的两条绿色项链;而城市周边的几个森林公园和正在建设中的林带主题公园,就像点缀在项链上的珍珠,环城林带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磷、煤等50多种。其中铝土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开阳磷矿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清镇煤炭储量大。

贵阳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等51个民族,这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长期以来,贵阳市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多民族生态文化,形成了五彩缤纷、

百花齐放的民族文化“大观园”。

2007年底,贵阳市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确定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战略目标: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

为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制定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这是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贵阳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和检测办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6个方面来衡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成效。

贵阳市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突出位置,保护“两湖一库”,实施“畅通工程”、打击“两抢一盗”,纵深推进“三创一办”,件件关乎群众生活,与此同时,贵阳通过实施“绿色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四大工程来美化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风貌得以充分体现。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总抓手下,贵阳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保护青山绿水,着力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完善法规制度,成效明显,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明显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创新体制机制去的明显效果。2009年6月,国家环保部将贵阳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国情省情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BAT”,指(ACD )等领军企业。 A.阿里巴巴 C、百度 D、腾讯 新型城镇化提出”三个一亿”是指到2020年要实现(ABD )。 A、一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B、一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C、一亿人口在东部地区城镇化 D、一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指的是( ABDE )。 A、工业化 B、信息化 C、产业化 D、城镇化 E、农业现代化 城市发展需要依靠( A )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A、改革、科技和文化我国要以( )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B、城市群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 )方向转变。 A、智能、绿色、健康、安全“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 )战略。 D、军民融合发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 )。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 )的新型城镇化。 D、以人为核心“十三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C、全部摘帽 大力推行(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C、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三五”时期,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 )发展。 A、分享经济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 )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A、优进优出 2015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 )。 C、生理学或医学奖

陕西事业编考试之陕西省省情汇总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 1.中华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2.陕西地形的总特点:南北高中部低。 3.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 4.关中盆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5.太白山旳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山花岗岩”。1986年7月,太白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 6.终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7.化龙山,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有“生物物种基因库”之称。 8.2006年4月5日,米仓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陕西省内湖泊很少,其中,最大的是神木县的红碱淖。 10.陕西省的土地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川地,沙地,沼泽等六大类。 11.陕北蕴藏优质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关中有煤,钼,金,非金属建材,地热等矿产。 陕南产出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 12. 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13.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14.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5.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16 .陕西省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国家级风景区5处:华山风景区,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宝鸡天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 17.陕西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18.2011年10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公告,决定分别授予汉中市留坝县等25个县区,西安市户县甘河镇等16个乡镇,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草碧村等8个村“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19.陕西已形成以机械,电子,纺织,医药,化工,食品等为主体的门类较全,基础较好的工业体系。 20.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谷子,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烤烟,茶叶等。 21.陕西果业的”四大宝“:苹果,酥梨,猕猴桃,红枣。 22.油料是陕西省第二大经济作物。 23.兴平,武功,杨凌,岐山等地是著名的大蒜产区。 24.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25.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26.陕西民间艺术有陕北民歌,秧歌,安塞腰鼓,华县皮影,剪纸,凤翔泥塑,大荔面花,户县农民画,合阳提线木偶等,其中秦腔,长安古乐等51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全国民间绘画之乡“户县,安塞,洛川,旬邑,宜君,延川。 ”民间剪纸之乡“:定边,靖边富县,洛川,旬邑,安塞。”民间艺术之乡“:安塞,洛川,宜川,凤翔,千阳县南塞乡,合阳县甘井乡。 28.自元代设行省起,陕西的治所一直设在现在的西安市。 29.陕西省目前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0个县,3个县级市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7个。榆林市面积最大,铜川市面积最小。 30.2006年5月,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女巡按》在新中国成立后由著名剧作家田汉创编为13场京剧《谢瑶环》。 花鼓传统剧《夫妻观灯》,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花鼓新剧《月亮光光》在2002年陕西

01-张家界市情简介(通用版)-

01-张家界市情简介(通用版): 张家界市情简介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1988年5月因旅游建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慈利、桑植两县,以及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张家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9533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 张家界集“六区”于一身。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28%,其中土家族约占66.43%,白族约占6.45%、苗族约占1.62%,民族文化浓郁独特,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30多项,桑植民歌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是革命老区和贺龙元帅的故乡。市域曾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四个区县均为国家一级“苏区”,先后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其中红军2万多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6万多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贺龙元帅的故乡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张家界属武陵山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四个区县均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核心区域。张家界是生态功能区。张家界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8%,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6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8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10,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张家界是知名旅游区。全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等级旅游区16家,包括5A级2家),其中武陵源风景区217.4平方公里石英砂岩峰林世界绝版,被世界地貌组织命名为“张家界地貌”。全市现有各类宾馆酒店客栈1862家(其中星级酒店38家),床位12万张。张家界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潜力的地区。张家界享有世界级旅游资源,且位于即将建设的安张衡和正在建设的黔张常、张吉怀高铁十字交汇处,境内枝柳铁路贯穿东西,拥有长张高速、张花高速、张桑高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国际航空口岸,资源、生态、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全省旅游龙头,张家界正在加快推进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航空、高铁、高速、磁浮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搭建更高层次发展平台,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努力在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中发挥龙头作用。特别是通过多年积蓄动能,全市经济社会已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发展潜力不断显现,内在动力更加强劲,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谋取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现实条。 张家界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六张烫金的名片”,是

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时间的长期性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概况介绍 南昌与武汉、长沙的相对位置 南昌市行政区划:仍在调整变化 备注: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 南昌市省外、省内交通示意图 三、2013年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4年计划完成 2515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四大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收入为16137元,月

均约1345元。总体上,南昌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优化。去年南昌市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0元,家庭用品、教育文化、居住等支出增长较快,而食品、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增长不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健身、休闲娱乐和外出观光来丰富生活,带动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市民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120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团体旅游、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幅在三成及以上。 据核算,2013年GDP超500亿元县区1个,为南昌县,完成500.06亿元;超过400亿元县区3个,为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分别完成444.52亿元、406.30亿元、404.13亿元。尤其要指出的是,2013年南昌市商贸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13.5%,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贸广场等综合体相继开业;旅游业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增长25.2%,接待国内外游客3171.4万人次,增长25%。 预计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营运中心等五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和总部经济五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三年累计投资达到6000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到2016年达到8000亿元。用活用好我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商业特色街及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等。重点实施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江西银燕昌西南物流中心、天虹华中区总部大厦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 四、南昌商业概况 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1、南昌商业宏观环境 A、近年南昌GDP 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B、南昌人口 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

陕西省省情省貌试题分析

1. 陕北民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ABC) A 信天游 B 小调 C 榆林小曲 D 山歌 2. 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ABCD) A 篇幅短小 B 即兴创作 C 一般为两句体结构 D 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 3.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ABCD) A 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B 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C 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D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民间传统舞蹈,又称(ABCD) A 扭秧歌 B 闹秧歌 C 闹阳歌 D 闹社火、闹红火 5.凤翔彩绘泥塑主要有三大类型:(ABC) A 泥玩具 B 挂片 C 立人(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人物造像) D 日常生活用品 6.商洛花鼓(ABCD) A 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 B 表演得最突出特点是“跳”和“舞” C 传统剧《夫妻观灯》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 D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陕南民歌是陕南秦巴山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ABCD)

A 紫阳民歌是其代表 B “情歌”占有绝大部分 C 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 D 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 8. 新时期以来,陕西省影视制作实力逐步增强,先后推出了在全国反映强烈的热播电视剧(ABC)。 A 《激情燃烧的岁月》 B 《西安事变》 C 《保卫延安》 D 《亮剑》 9.陕西从元代设行省起,治所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西安(AC) A 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 B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 C 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 D 常住人口500多万 1. 2008年陕西省自然环境状况有了明显变化,其中(ABCD) A 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了51个 B 自然保护区达到了10个 C 10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全部超过300天 D 10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平均达到321.4天 2.陕西省确立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是(BCD) A 轻纺、餐饮 B 旅游、果业 C 能源化工、国防科技 D 高新技术、畜牧业 3. “一线两带”是指(ABC) A 以西安为中心 B 以陇海铁路线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 C 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

宿迁市情简介-江苏

宿迁市情简介 宿迁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现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和洋河新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分别列江苏省第4位和第6位,素有“苏北水城、绿色家园、生态氧吧、长寿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称号。 宿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境内发现的长臂猿化石是亚洲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下草湾文化遗址”是目前江苏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公元前113年,古泗水国在此建都,历时132年。秦代设置下相县,唐代改称宿迁县。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抗金名将刘世勋、晚清民族英雄杨泗洪、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等都生长于这片热土。 宿迁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驰名中外的“名酒之乡”、“杨树之乡”和“花木之乡”。洋河、双沟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名酒和四个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的地级市。全市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26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50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8%,素有“绿海之都”的美誉。水域面积350余万亩,年产优质水产品25万吨,螃

蟹产量居全国第一。花卉苗木面积45余万亩,是江苏四大花木主产区之一。 宿迁生态优良、风光秀美,是一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项王故里古朴庄重,三台山生态时尚,洪泽湖、骆马湖烟波浩淼,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淡水湖的地级市,被世人誉为“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总面积23.5千公顷的洪泽湖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宿迁区位独特、交通便达,位于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京沪、宁宿徐、宿新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5国道、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宿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淮安涟水机场近在咫尺;连接京沪高铁的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架起了宿迁通向海内外的桥梁。 建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和新一轮扶持苏北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务实苦干,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8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6.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江苏前列。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 “东渡扬帆福地,创新创业良港”。张家港市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是长江南岸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原名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双山岛旅游度假区,15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25.31万、其中户籍人口92.66万。 张家港市位于长三角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融入“上海半小时城市圈”。全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00多家,其中沙钢集团连续七年入围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总数位列苏州县市第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类县市前三甲。张家港市人文历史厚重,距今8000年历史的东山村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古黄泗浦是1200多年唐代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近年来,全市上下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文明城市“四连冠”盛名远播,累计荣获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国际卫生港、全国文明城市等20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是全国“全面、协调、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 张家港市重视人才发展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加快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才政策,自主引进培育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专家14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02名,苏州“姑苏计划”人才156名,先后资助领军人才(团队)500多个,不断加大人才投入,积极营造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扶持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人才发展环境。 虚怀以待天下客,携手同行创未来。我们真诚地欢迎各地高校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张家港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和我们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续写精彩篇章!

陕西社区考试陕西省省情练习题(带答案)汇总

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陕西省情知识试题一 判断题(在下列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不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X‖。) 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部。(X)( 黄河中游,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2.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 3.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美称。( ) 4.陕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5.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6.丹江不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7.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是指泾河:.―渭‖是指渭河,其―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出现于西安市高陵县境内。 8.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 9.陕西省的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陕西果业的―四大宝‖。( ) 10.陕西横跨黄河、苌江两大流域,全省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不缺水的省份。( ) 11.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 1世纪起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000多年。( ) 12.陕西的文物宝藏极为丰富,文物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全国第一。( ) 13.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城垣建筑。( ) 1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建于唐朝。( ) 15.陕西省目前设10个省辖市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70个县和24个市辖区, 16.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明代起改名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 17.在陕西省辖市中,榆林市面积最大,超过4.3万平方千米;西安市人口最多,超过830万。( ) 18.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代的民间歌舞,因周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 19.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 20.―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腰鼓为突出。( ) 21.陕北秧歌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其中绥德地区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 22.商洛花鼓在民间也叫花鼓子、地蹦子,突出特点是―跳‖和―舞‖。因此,商洛花鼓的表演也叫―跳花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党情省情市情简介 一、国情简介 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7.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贸易额约10亿美元;到2009年,我国日均贸易额就达70亿美元,60年间我国年贸易额猛增2500倍。如今,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8.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依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9.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高中毛入学率达74%,初中毛入学率达98.5%。小学净入学率达99.5%。文盲率降至6.67%;2008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57万人。 10. 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GDP的1.52%,比1991年提高0.8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大量涌现。

陕西省情+地情市情

综合介绍 【位置面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气候】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

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人口统计】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口14万人,其中男性1933.9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828.1万人,占48.59%,性别比为105.7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8.64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3.32万人,死亡率为6.21‰。城镇人口1583.8万人,占42.1%;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7.75%,15-64岁人口占73.28%,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7%。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自然增长率为4.08‰。 【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陕西省事业单位省情试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陕西省情知识试题一 判断题 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部。 ( ) 2.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 ) 3.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美称。( ) 4.陕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 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5.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6.丹江不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7.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是指泾河,渭是指渭河,其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出现于西安市高陵县境内。 8.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 ) 9.陕西省的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陕西果业的四大宝。( ) 10.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不缺水的省份。( ) 11.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 1世纪起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 时间长达1000多年。 ( ) 12.陕西的文物宝藏极为丰富,文物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全国第一。( ) 13.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城垣建筑。( ) 1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建于唐朝。( ) 15.陕西省目前设10个省辖市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80个县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 政单位107个。( ) 16.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明代起改名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 17.在陕西省辖市中,榆林市面积最大,超过4.3万平方千米;西安市人口最多,超过830万。( ) 18.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代的民间歌舞,因周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 腔由此而得名。( ) 19.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 20.―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腰鼓为突出。( ) 21.陕北秧歌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其中 绥德地区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 ) 22.商洛花鼓在民间也叫花鼓子、地蹦子,突出特点是跳和舞。因此,商洛花鼓的表演也叫跳花鼓或舞花鼓。( ) 23.陕南民歌多有川楚之风,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 ( ) 24.关中道情是陕西皮影戏的剧种,以华县为正宗,盛行于整个关中 25.凤翔彩色泥塑被当地人称为泥货,是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 26.陕西商洛地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 然宝库。 27.陕西科教优势明显,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安是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之寸。 28.陕西省规划到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要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 人民币。( ) 29. 2008年秋季学期起,陕西省已全部免除了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 30.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是陕西省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位居西部前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多项选择 1 关中盆地是陕西省的精华之地,它东起潼关港口,西至宝鸡峡,( ) A 东西长约360千米 B 是陕西省人口分布最稠密地区 C 被称为八百里秦川 D 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2 华山被称为西岳,( ) A 位于宝鸡市眉县境内 B 海拔2160米,是陕西省的最高山峰 C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美称 D 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太白山位于秦岭北麓,( ) A 在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 B 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为山西省第一高山峰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据中国赣州网,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辖2区1市15县,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8.5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34.2万、占总人口的79.1%;共有283个乡镇、3460个行政村。市树为榕树,市花为金边瑞香。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门、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四省边际区域最大的4C级民用机场,通达北京等国内50多个重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占全省1/4;铁路营运里程364公里。 二是文明久远灿烂。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民国时期蒋经国主政赣南(1939年3月至1945年7月)长达6年。赣州是“江南宋城”,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郁孤台以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声名远播;至今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江西四大名窑—七里镇古窑址,泽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被誉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赣州是“客家摇篮”,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千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奇葩;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三是革命历史辉煌。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闪光足迹。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赣州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其中兴国籍将军56名,兴国被誉为“将军县”。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深刻阐述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是资源禀赋独特。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称。黑钨储量居世界第一;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富含高价值的铽、镝、铕、钇等中重稀土元素。被誉为“世界橙乡”,脐橙种植面积183万亩,为世界最大;年产量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 五是生态环境良好。年平均气温19.3度、降雨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县自然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在党校《国情教育》学习,通过各位授课老师多侧面、多角度讲解,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国情教育》课程的开设十分有必要,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我们平时工作的指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国情教育》这门课是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整体上说,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前进道路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面临着一些制约和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一方面是一个奇迹,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口压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国家未富而人口老化的现象。三是三农压力。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扶助三农改善三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环境压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局部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到科学发展。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

龙岩市情介绍

地理 承接沿海拓展腹地 龙岩与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距厦门仅142公里,是离厦门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 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龙岩市与全省、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的全面对接。预计2011年年底建成通车的龙厦高铁,将进一步拉近龙岩与厦门、泉州、漳州的空间距离,实现“一小时通勤圈”。 龙岩作为承接沿海、拓展腹地的枢纽城市,对厦泉漳沿海城市的延伸发展作用明显。尤其是连接在京广线上的赣龙厦铁路通车后,通过龙岩的转换,沿海城市可以通过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好地向内陆发展,寻找更多商机。 龙岩作为一个山区地市,土地和资源优势明显,为厦门等沿海城市产业转换,提供了空间上的保障;龙岩也可以依托沿海城市,加强对台交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 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基础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为龙岩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赢得良好先机。龙岩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龙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过去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了23%。 龙岩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重点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重点发展机械、钢铁、铜等十个产业,重点培育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三个产业,使得龙岩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 另外,龙岩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把闽粤赣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对外贸易成果丰硕,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新的形势下,龙岩市将“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龙岩的重要战略举措,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龙岩已经初步构建起以百亿产业、百亿园区和一批领军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机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的立体交通体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域城市和小城镇的三级城市体系。这些都为龙岩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提供了经济保障。

贵州省情精简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的影响: 有利:(1)大气降水比较丰富(2)光、热、水基本同季(3)立体气候明显(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 不利:(1)山高坡陡,降水流失较快,利用十分困难(2)“倒春寒”“秋绵雨”等自然灾害“地无三里平”对贵州的影响: 有利:(1)多种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类型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2)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3)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电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体系 不利:(1)自然生态比较脆弱(2)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3)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 贵州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贵州的优势是资源优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坚持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原则,避免掠夺开发和过度开发,以免造成资源的枯竭和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应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以保持喀斯特地貌的生态平衡,同时要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由于封闭,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能转化为商品,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社会财富。封闭原因:(1)“地无三里平”的山区自然条件(2)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2008年同1949年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亿元发展到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发展到88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元。 发展潜力巨大:(1)具有生物、能源、矿产、旅游、气候、文化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一定优势(2)贵州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3)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性调整,使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