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精神支柱

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精神支柱

口文化教育
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其精神支柱
吴永年
在印度文化这个体系里, 由于生存和
发展的条件与环境不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
的不同的多样文化
。如古吠陀文化, 达罗
比茶人文化, 雅利安人文化, 婆罗门文
化, 佛教文化, 印度教文化, 印度伊斯兰
文化等等。这些历史悠久
、复杂繁多的文
化同存于印度这个大的文化体系里, 是否
有共同的特点呢..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因
为世界上任何物体类群, 都由个性与共性
两个方面组成, 印度文化这个体系也不例
外。
那么支撑印度文化共同特点的精神支
柱又是什么呢.. 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又一
个问题。
一、印度文化的特点
概括印度文化的特点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

不过, 若对印度各种文化个性与特
点进行仔细的筛选研究, 可以确定为三方
面内容即以宗教为中心, 佛教文化在印度
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以诗代史三方面。
..
.. 以宗教为中心
印度的文学
、艺术、音乐、舞蹈、雕
刻都以宗教为中心, 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
都与宗教有关, 连政治法律的制定, 人的
道德观念的形成, 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
惯, 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为此, 世界学术界在研讨印度文化
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大家都
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宗教, 宗教融于印度文
化之中, 无宗教就不成其为印度文化。
在学术界也有人称印度的某些文学作
品为纯宗教文学作品。世人熟知的《五卷
书》这部闻名全球的寓言故事集, 也是宗
教人士为后代创造的, 字里行间流露出宗
教的情感, 宣扬的是宗教精神

印度伟大的民族英雄一圣雄甘地, 在
领导全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争取
民族独立的运动中, 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 也源于印度宗教思想的仁爱主
义, 他是从印度教的“ 坚持真理” 、“ 戒
杀” 和“ 自制” 的信条中衍生了非暴力思


圣雄甘地坚信非暴力思想的宗教道德
力量最终将使本质上热爱正义的英国殖民
者改正自己的错误。甘地始终认为, “ 政
治上一旦失去宗教也就失去了灵魂” 。他
运用宗教学说鼓动人民参加反英运动
。这
种由宗教思想激发起来的爱国热情, 牺牲
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其力量是无比巨大
的, 它迫使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放下武器,
同意印度独立。
..
..
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宜要地

我们如果分析研究印度的古、
现代戏
剧, 电影和音乐舞蹈等剧本, 不难发现一
个规律, 即大多以大团圆结尾
。而从内容
上分析都贯穿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
果报应的思想, 其中不时反映出仁爱互助
的精神。
实际上这是由于受了印

度佛教思
想的影响。所以在国内学术界也不乏有人

认为印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中的大
团圆结局是佛教从修养上强调了现实生活
中的宗教实践, 它不同于基督教仅劝导人
们消极地等待死后灵魂升天的悲观主义,
而是注重精学勤修。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实际上, 佛教这一思想的产生, 是在
与婆罗门教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斗争中发展
起来的。虽然, 婆罗门教不设庙宇, 不拜
偶像, 但是都派生出私人日常生活到国王
即位的一套非常繁琐的理论和祭神仪式,
婆罗门祭司被称为“ 人间之神” , 是知识
的垄断者和人间生活的指导者。
他们是人
上之人, 为第一种姓, 其余的则为第二、
三、四种姓, 种姓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生
活和在社会上的地位。
公元前.. 世纪, 作为
国王和武士的第二种姓刹帝利的力量不断
强大, 第三种姓吠舍也在商业活动中掌握
了大量的财富, 作为第四种姓的首陀罗和
排除在种姓之外的奴隶一贱民, 他们都对

婆罗门的傲慢和不劳而获强烈不满, 反对
婆罗门维护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佛教便
在这样的情况下, 应运而生。佛祖释边牟
尼反对婆罗门的种性制度, 强调梵我不
二, 苦身修行。主张四姓平等, 取消种姓
制度
。佛教便由此兴盛起来
。特别是在孔
雀王朝阿育王的倡导下, 佛教发展到了极
盛时期
。山于佛教的兴盛与发展, 随之而
来的是受佛教影响的文化繁荣起来
。无论
是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
雕刻、音
乐、舞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 都留下了
佛教的烙印, 即便是卷土重来的印度教
..亦称作新婆罗门教.. , 它也或多或少地
继承了佛教的宗旨。虽然它恢复了婆罗门
教的种姓制度, 但是, 佛教文化所形成的
特点, 它已无法改变, 只能保持现状或任
其发展下去。佛教的哲学, 印度教吸收
了, 佛教的仁爱牺牲精神
、因果关系、超
脱苦修、乐于施舍, 印度教也加以吸取。
所以, 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极为
重要的位置, 若要研究印度文化, 必须重
视研究佛教文化对印度文化的贡献和影
响。
..
.. 以诗代史
印度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诗代史。
众所周知, 印度人至今尚未写出一部完整
的属于全印度人民的历史书。目前印度最
权威的历史书是.. 高级印度史.. , 由.. ..
.. · 马字达、
..
·
.. · 赖乔杜里和卡利金
尔.. 达塔合著
。但是, 从全面整体的观念
来看这本书, 也还不是属于全印度的历史
书, 况且史料尚缺乏, 有不少是以传说和
神话为依据的, 有些地方也没有经过严格
的考证。那么, 印度为何写不出一本完整
的属于自己的历史书呢.. 这与古印度人善
于以诗代史有

关。由于印度独特的气候和
地理环境, 古印度人富于幻想, 爱作诗,
他们往往把古代历史上的大事记和英雄人
物加以改编, 并与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混
在一起, 写成一本本长诗加以传颂
。天长
日久, 致使后人分不清哪是诗哪是史了。
印度最为著名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
《摩诃婆罗多》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
为此, 世界学术界称这两部文学巨著是印
度的古代史书

经过学术界多年的考证,
《罗摩衍那》产生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
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诗中描写的人与
事都是那时代的人与事

例如, “ 诗中宣
扬的道德教条, 已经是封建社会的东西,
罗摩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他持以为生
的是农业, 而罗波那则代表没落奴隶主,
他以吃肉为生, 进行游牧活动。
从民族矛
盾来看, 罗摩皮肤是黑色的, 是原始印度
人的代表。而罗波那, 虽然名义上是一个
罗刹, 实际上是一个婆罗门, 他是外来雅
利安人的代表
。整个一部《罗摩衍那》歌
颂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而通过一夫一妻

制, 强调女子的贞节, 表现子作者对工位
继承的纯洁性的关心” 。.. 《摩诃婆罗多》
这部世界上最长的诗, 实际仁是描写古印
度工国.. 相当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
纷争的史实, 那个时代正是印度次大陆上
林立着为数众多的小王国, 大小工国为了
称雄一方, 你征我战。
所以, 国内外学者
都认为, 《摩词婆罗多》不是一部单纯的
史诗, 它反映了古印度很长一个时期内的
社会生活和思想面貌
。诗里不但有那个时
代的人与事的传说, 还有印度教的教规和
法典, 以及古印度哲学思想流派形成的记
载。另外, 诗中还有讲述治国之道, 包括
政治、法律、道德

风俗等也占了相当大
的篇幅。
所以, 印度学术界亦称《摩诃婆
罗多》是古印度的一部百科全书。
二、印度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
印度文化的核心是以宗教哲学为基
础, 道德、文学、政治
、艺术都是宗教的
附庸。
纵观印度文化发展史, 深入研究印度
文化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源自于
印度宗教哲学的三大精神支柱
。这三大精
神是仁爱和平精神, 超脱精神和强而不暴
的自我牺牲精神。
....
仁爱和平精神
印度文化的仁爱和平精神是从梵我不
二的哲学中推衍出来的
。在《布列哈奥义
书》中一对夫妇的问答足以说明问题。

吉纳瓦卡答复他妻子玛德丽问话说.. “ 丈
夫、妻子、儿子、婆罗门、刹帝利以至世
界万物, 一切众生, 都因自我而亲爱。”
因为世界万物都是从大我分化出来的小
我, 所以, 应该相亲相爱, 一视同仁, 而
且都具有梵性, 都蕴含着真善美

的德性。
因此, 非但人类要互相亲爱, 即使对飞禽
走兽、花卉树木, 也要有友爱精神。所
以, 不能杀生。印度教不杀牛, 是他们对
动物友爱精神的一个榜样。同时印度宗教
认为, 人解脱的过程, 也要牺牲小我, 以
超渡众生, 方得圆满结果。
释加牟尼虽然
否定了梵天的最高神地位, 但是, 他的修
行方式, 还是印度文化中的仁爱牺牲精
神, 而且把它发挥得更加光芒四射
。圣雄
甘地有一个巧妙的比喻.. “ 真理好像一枚
钱币, 一面印着真理, 一面印着爱, 这样
才可以到处流通” 。
这便是印度文化的仁爱和平精神

....
超脱精神
印度宗教哲学认为, “ 业” 为轮回之
因, 以致人死后不能归真, 顺受轮回之
苦, 为消除“ 业” 因, 只有不工作, 只有
出世一法
。因而静生沉思, 出家修道之风
日盛, 以至佛教兴起而达到了极点

这种
不慕名利、敝履公卿、
蔑视富贵
、远离尘
世的观念, 形成了印度人一种超脱精神。
但是, 这种精神有一定的破坏性, 也造成
了印度佛教由盛转衰, 最终导致消亡的一
个重要原因。
所以, 在《薄伽梵歌》里强
调了各阶级人用超脱的精神从事各种工
作, 这就健全了印度人的超脱精神, 不至
于大家都不劳动, 都去静修, 妨碍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为此, 先前的超脱精神逐渐
变成.. 不能热衷于自我的超脱, 要以超脱
的精神忘我地工作
。这便是一个印度人追
求的最高真理

于是就不会受“ 业” 的束
缚, 把出世的方法变为人世的方式, 而又
保持发扬了超脱精神。印度文学巨匠泰戈
尔称印度人的这种超脱精神是“ 完成了印
度精神的哲学理论和实际之完满阶段” 。
这便是印度文化的超脱精神

....
强而不撰的牺牲精神
在吠陀经典中, 竭力颂扬人的勇猛果
敢的自我牺牲精神
、强而不暴的美德
。南
印度诗人婆罗帝曾为《吠陀经》所记的大

无畏者作赞美诗.. “ 举国皆敌, 诽谤交
集, 珍宝散尽, 乞食求生, 友朋成仇, 毒
藏食中, 武器何凶, 万千来攻, 天崩地
裂, 突然现出。其虽如此, 我不知何为恐
怖, 我心至大极安息。” 这首诗在当今的
印度社会几乎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它歌
颂英雄面临强敌内奸, 不畏强暴
、无所畏
惧、勇于战斗
、敢于拚杀、
视死如归的大
无畏牺牲精神

这种精神在佛教兴盛时期
加人了仁爱牺牲精神后, 逐渐发展成“ 我
不人地狱, 谁人地狱” 的舍己救人的精

。在《薄伽梵歌》里又导向了非暴力主
义之路
。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把印度文化强而不暴的牺牲精神发展到最
为完善的顶峰。
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实际
上是印度文化

三大精神融合的结晶。
非暴
力抵抗本质是以爱的力量达到和平的目
的, 而非暴力主义要除私念、不急功近
利、用超脱的精神坚持真理, 永远不懈怠
地奋斗下去
。圣雄甘地认为, 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是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法宝。在与
英国殖民者斗争的过程中, 圣雄甘地自己
也曾.. 次人狱, .. .. 次绝食, 最终取得了胜


这强而不暴的牺牲精神也是印度人性
最完美的体现, 更是一些印度人追求真善
美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注释..
..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
卷.. .. 页。
.. 上接第.... 页..
呼唤新的伦理规范
终身教育的发展, 不仅要求构建与....
世纪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模式和体系, 不仅
只考虑智力开发, 而且应建立相应的新的
伦理规范, 倡导一种反映时代精神的, 新
型的“ 关心” 价值观, 提倡“ 学会关
心” 。首先要关心和树立儿童的自尊, 使
他们从生活的早期开始就建立起积极的自
我意识和对待周围环境的积极态度
。一种
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成
长至关重要
。同时, 关心和教育年轻一代
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 并
学会“ 关心他人” , “ 关心国家的社会

经济和生态利益” , “ 关心地球上的生存
条件” , 实现“ 从为私利而学习向为公共
利益而学习的转变” , 以巨大的历史责任
感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世纪的挑
战。
终身教育和教育哲学的发展, 引发了
越来越强烈的教育的彻底变革, 加速着教
育实践自我超越的步伐, 使人们对教育客
观规律的认识在新的领域达到新的水平

“ 人只有在不断超越他已经达到的水平
时, 才能找到他的天职和幸福
。新的认识
水平和新的活动领域是终身教育的源泉,
也是终身教育的结果” .. 姜有信、刘建国
编译.. 《论终身教育》, 第.... 页.. 。终身
教育和发展中的教育哲学不仅使教育领域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奇迹, 而且正在推动
着人类的自我意识、
自我发展、自我创
造、
自我完善的新飞跃, 并不断引导人类
更加自觉地开拓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