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文医德故事

古文医德故事

古文医德故事
古文医德故事

2006-11-14

2.良医救人

【原文】范公讳彬①,家世业医,事陈英王为判太医令②。常揭家资以蓄良药,积米谷。人有孤等疾病者寓之于家,以给毡粥③救疗……活千余人,名重当世。

后有人扣门急请曰:“家有妇人卒暴血崩如注④,面色稍青。”公闻之,遽往;出门而王使人至,曰:“宫中贵人⑥,有发寒热者,召公看之。”曰:、“此病不急,今人家命存顷刻,我且教彼,不久便来。”中使⑦怒曰:“人臣之礼安得如此!君⑧欲救他命,不教尔命耳阶”公曰:“我固有罪,亦无奈何!人若不救,死在顷刻,无所望也!小臣⑨之命,望在主上⑩,幸得免死,余罪甘当。”遂去救治,其人果活。

少顷,来见王。王责之,免冠○11谢罪,敷析真心○12。王喜曰:“汝真良医,既有善艺,又有仁心。以恤我赤子○13,诚副余望○14也!”

(选自明·黎澄《南翁梦录》)

【注释】

①范公讳彬:即范彬。公,对男子的尊称。讳,古时对尊长不直称其名,故曰讳。

②太医令:医官职称。掌管医药的行政长官。事,侍奉。

③毡粥:稠粥。

④如注:好象流水。

⑤速往:急忙前去。

⑥贵人:妃嫔的称号,皇后之下即称贵人。

⑦中使:皇宫之中受役使的人,指宦官。

⑧君:对人的尊称。

⑨小臣:封建官吏和百姓对君主的谦卑自称。

⑩主上:主,指一国,或一家之主。上,指皇上。此指陈英王。

○11免冠:脱帽。古人去冠表示谢罪。

○12敷析真心:解释心里的真实想法。

○13恤我赤子:怜悯我的黎民百姓。

○14诚副余望也:正符合我的希望啊。

6.徐灵胎恫瘝在抱

【原文】徐灵胎①云: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切夜,邻里惨闻。医治五年,家资荡尽。秀东欲自缢②。其母曰:“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③念。我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欲赴水,其戚怜之,引来就医。

余曰:“此病瘀血留带经络也。”……因留于家,用针灸熨榻④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其人感谢不置⑸。余曰:“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功。今人必欲一剂见效,三剂不验,则易他医。子独始终相信,我之知己也,能无感乎”

(选自清·徐大椿《洄溪医案》)【注释】

①徐灵胎(1693-1771年):名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治学渊博,一生批阅医书约千余种,堪称一代医学大师。著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难经经释》、《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医贯砭》、《慎疾色言》、《洄溪医案》等。

②缢(益):吊死,勒死。

④熨(畏)搨(即拓字):药敷、按摩。

⑤不置:不停地。

⑥子:第一人称“你”,亦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

9.大黄先生

【原文】我邑唐介庵①先生,抱性慈厚②,于医学深究南阳之旨③,各家亦能探讨,中年后以用大黄著名。凡士大夫④与穷巷僻乡⑥,遇有热结不解者,必延唐大黄焉,于是乎先生之字,竟为大黄之名掩矣。先生遇表证则汗之,应则补之,寒则温之,亦何尝执大黄而疗人之疾哉乃人遇欲下之证,延先生耳,非先生之偏用大黄也。

先生之品,堪师堪拜⑥。遇贫苦有疾,邀一次,下日自来,数里之内不坐船。尝佩纸笔墨砚暨一囊钱,诊视后,随取写方,不待假诸那也。”……尝见一家,深秋尚眠竹簟⑦,曰:“不宜,盍⑧勿易草席”答言乏钱。先生归,令一价⑨持席往。又一邻人手艺

营生,积银十两,常置卧所。一日忽不见,遂病,医药终无效。先生知其情,袖银如数,诊脉时潜里于枕席间⑩。病人一旦○11复得,喜悦而病瘥。后皆知先生所为,纠而还之,终无德色○12。

(选自黄退庵○13《友渔斋医话》○14)【注释】

①唐介庵:今浙江省嘉善县人,清代乾、嘉年间名医。因善用大黄,誉因“大黄先生”。

②抱性慈厚:胸怀仁慈,性情厚道。

③深究南阳之旨:精深研究张仲景《伤寒论》、《金匾要略》的医学宗旨。南阳,系张仲景的籍贯,故以地名南阳

为张仲景的代称。

④士大夫:古代对官僚阶层的泛称,也指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

⑤穷巷僻乡;僻巷及荒凉偏远的地方。

⑥堪师堪拜:既可为人之师,又应受人崇拜。

⑦竹簟(diàn店):竹席。

⑧盍(hé何):同“何”。

⑨价(jiè介):旧时被遣送东西或转达事情的人称“价”。

⑩潜置于枕席间:暗地放在枕头底下。

○11一旦:一天早晨。

○12终无德色:始终没有让人感恩报德的神色。

○13黄退庵:即黄凯钧(1750-年),浙江省嘉善县人,生于乾隆十八年,十九岁时弃儒业医。积四十年之经验,著《友渔斋医话》传世。

○14《友渔斋医话》:黄凯钧著,全书八卷。目分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抄,证治指南,药笼小品。言简意赅,切合实用。

10.梵僧施医

【原文】永贞①年,有东市富翁王布知之女,年十四五,忠鼻孔各随②息肉,如皂芙子,其根细扣麻丝,长寸许,触之痛入心髓。其父破钱数百万,治之不差。

忽一日,有梵僧③乞食,因问布知:“君女有异疾吾能治之。”布喜,即就治。僧随取白色药④吹鼻孔,少顷摘去之,出黄水,都无所苦:偿之百金,不受而去。

(选自唐·段成式⑥《酉阳杂俎》⑥)【注释】

①永贞:唐顺宗李诵的年号,公元805年,年号永贞。

③梵(fàn饭)僧:清静的和尚。梵,清静之意。

④白色药:白色的药面。古人治鼻息肉,有用白矾、硼砂二味研面者,其色白。

⑤段成式:(-863年)唐·文学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家于荆州,少藏书甚富,博文强记,撰有《酉阳杂俎》。

⑥《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或叙秘藏、或叙异事,分类记载,体例类似张华《博物志》。

12.狄梁公走马医赘沈

【原文】狄梁公①性闲医药②,尤妙针术。显庆⑧中,应制入关④。路由华州⑥⑧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⑦。狄梁公引髻遥望⑧,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赞⑨,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筋。或触之,酸痛刻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目睛翻白,痛楚危急,顷刻将绝。,恻然⑩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11亲属叩颡○12祈请,即辇○13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针寸许,仍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14之。公速出针,而赘疣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15物奉而。公笑曰:“吾哀尔病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16耳,吾非鬻技者○17也。”不顾而去焉。

(选自唐·薛用弱○18《集异记》○19)【注释】

①狄梁公:即狄仁杰(607-700年),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初任并州都府法曹、大理承。武则天时,任地官侍郎、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曾废除江南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员四祠。亦曾请天后还政,劝止造大佛像。其为官廉正,威识过人,以不畏权势而著称。

②性闲医药:爱好研究医术方药。闲,通娴。

③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公元656-661年,年号显庆。

④应制入关:奉皇帝诏令前往函谷关。制,制诏,即皇帝诏书。关,指河南函谷关。

⑤华州:今陕西省东南部华县。

⑥(huánhuì环会):环绕市区的围墙。

⑦如堵:象一堵墙。

⑧引辔遥望:牵住马的绮绳在远处观望。

⑨鼻端生赘(zhuì坠):在鼻尖正中生一赘疣。

⑩恻(cè侧)然:悲伤、伤痛的样子。

○11洎(jì记):及的意思。

○12叩颡(sǎng嗓):磕头,连续拜两次。颡,额。一说以手加额为叩颡。

○13辇(niǎn碾):车子。

○14颔之:点头。

○15嫌(jian兼):质地细密的丝绢。

○16急病行志:急人之病痛,行己之志愿。

○17吾非鬻(yù育)技者:我不是卖技术求钱的人。

⑩薛用弱:字仲胜,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传奇小说《集异记》。长庆(821-824年)年间,任光州刺使。

⑩《集异记》:薛用弱著,共十六则,多记隋唐两代奇闻轶事,间杂文人轶事。

14.良医风范

【原文】李医者,忘其名,抚州①人,医道大行。崇仁县②有富民病,诣郡③邀李治之。约病愈当以钱五百贯④为谢,李拯疗⑤旬日不少差,乃渴⑥病者之子求去,谕⑦以别呼医。且曰:“临川⑧他医不可用,独王生⑨可耳。”时王、李名相甲乙⑩,皆良医也。病者家亦以李久留不效,喜其辞。

李归未半,道逢王医,李以曲折○11告。王曰:“兄扰不能治,吾伎⑩出兄下远甚,今往无益,不如俱归。”李曰:“不然,吾得其脉甚精,处药甚当,然主人疾不愈者,自度运穷○13,不当得谢钱尔。故告辞。公但一往,吾所用药今尚有之,以与公,只以此治之必愈。”

王素敬重李,如其戒○14,即具病悉○15。用李药微易汤,使三日有瘳○16。富家以五百缗○17谢遣之。

王不敢独擅○18,今进其半。李力辞曰:“吾不应得此!故主人病不愈,今之所以愈,公力也,吾何功公治疾,而吾受谢,必不可。”王不能强。

(选自宋·洪迈○19《夷坚志》○20)【注释】

①抚州:今称市,在江西省东北部。

②崇仁县:在江西省抚州市西南。

③诣郡:到城里。诣(yì义),到。郡,古代行政区域。

④五百贯:即五百吊或五百串铜制钱币。此钱中有方孔备穿绳用,用绳穿一千文铜钱称为一贯。古代穿钱的绳子也叫贯。

⑤拯疗:援救,治疗。

⑥谒(yè夜):进见。此指告诉。

⑦谕(yo予):吩咐或告诉。古时上告下称谕。

⑧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⑨生:旧指读书人。

⑩甲乙:次第相等。

○11曲折:指复杂的治疗过程。

○12伎:才能。伎,同技。

○13自度运穷:自己估计运气不好。

○14戒:劝告。

○15即具病悉:于是了解全部病情。

○16疹(chōu抽):病愈。

○17缗(mín民):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一千文称为一缗。

○18擅:此指处理。

19洪迈: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绍兴举进士,○

官至端明殿大学士。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医卜星算,尤熟宋代掌故。撰《容斋随笔》五集、《夷坚志》、《唐人绝句》等。

○20《夷坚志》:同○19。

22.龙蟠橘井

【原文】苏耽①,桂阳②人也,汉文帝⑧时得道,人称苏仙。公早丧所怙④,乡里以仁孝著闻,

宅在郡城东北,距县治百余里。公与毋共食,母曰:“无⑤。”公即辍筯⑥,起身取钱而去。须臾以至。毋曰:“何所得来”公曰:“县市。”母曰:“去县道往返百余里,项刻而至,汝欺我也!”公

曰:买鲜时,见舅氏,约明日至。”次日,舅果至。

一日,云间仅卫降宅⑦。公语母曰:一某受命仙篆⑧,当违色养⑨。”母日:“我何存活”盘留。母需饮食,扣小盘,需钱帛扣大盘,所需皆立至。

又语毋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能疗。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一枚,饮之立愈。”后果然,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

(选自汉·刘向⑩《列仙传》○11)【注释】

①苏耽(dān丹):今湖南郴(chēn琛)州人,生于西汉文帝时期。为人虔诚,品德高尚,孝敬母亲,后人誉为神仙。因提出橘叶和井水治病,造成医学史上有名的“橘井泉香”这一典故。现在郴州市内尚有橘井,是后人为纪念苏耽所建。

②桂阳:郡名,今湖南省郴州市一带,包括耒(lěi垒)阳以南和广东英德以北地区。

③汉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名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

④早丧所怙(hù户):早年死了父亲。

⑤(zhǎ眨):指经过腌制的鱼类食品。

⑥辍筯(chāo绰zhù住):放下筷子。

⑦云间仪卫降宅:天上的仪仗队从空中降落苏氏住宅。

⑧某受命仙篆:我接受了上天的命令,名字已载入神仙薄籍。簿籍叫篆,记载天上官吏姓名的素书。

⑨当违色养:必将离开家庭,不能承欢奉养老人了。

⑩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名更生,字子正,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之四世孙。治《春秋谷粱传》,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11《列仙传》:二卷,旧题汉刘向撰,系后人伪托,实为东汉人所作。内容记载赤松子等神仙故事七十则,晋后据此书宣扬神仙故事,文人亦多引为典实。

25.病入膏育

【原文】晋景公①疾病,求医于秦②。秦伯③使医缓为之④。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⑤,曰:“彼良医也。俱伤我,焉逃之⑥”其一曰:“居肓⑦之上,膏⑧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选自《左传》⑨)【注释】

①晋景公:即晋君,姬姓,名獳(nòu耨),周成王之弟叔虞之后。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昏庸无道,于鲁成公八年,听信庄姬谗言,杀掉无罪的大夫赵同和赵括。

②秦:指秦国,春秋时期建都于雍,占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

③秦伯.:指秦桓公,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公元前603-前577年在位。

④使医缓为之:派医缓给晋景公治病。医指职业,缓是名字,姓不详。为,治。之,指晋景公之病。

⑤为二竖子:变作两个儿童。

⑥焉逃之:在哪里躲避好呢

⑦肓(huāng荒):人体心脏与隔膜之间。

⑧膏:指人体心尖脂肪。膏育,即心下膈上。

⑨《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一部名著。因记载缓、和二医的怡病故事,所以它成为医史的宝贵资料。

28.堤萦上书

【原文】太仓公①者,齐太仓长②,临淄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③,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④,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⑤。传黄帝、扁鹤之脉书⑧,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⑦,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文帝四年⑧,中人上书言意⑨,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⑩,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11!”于是少女缇萦○12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13,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14,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15,终不可得。安愿入身为官婢○16,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17,此岁中亦除肉刑法○18。

(选自《史记·仓公列传》○19)【注释】

①太仓公(公元前216一前104年):即淳于意,因任齐国太仓长,人们尊称为太仓公。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汉著名医学家,我国最早的医案创始人。

②太仓长:官名,主管国家仓库的官员,又称太仓令。

③高后八年: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难执政的第八年,即公元前180年。

④公乘阳庆:公乘,爵名,汉制第八爵日公乘,犹言可坐公家的车子。阳庆是人名。元里,当时乡里名。

⑤更悉以禁方予之:指阳庆将全部秘方传给淳于意。

⑥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传给《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及《扁鹊内外经》。

⑦左右行游诸侯:指东奔西走,出入各诸侯国家,忙于诊务。

⑧文帝四年:即汉文帝刘恒执政的第四年,即公元前176年。又据《汉书·邢法志》及《汉书·文帝纪》记载,淳于意被捕应为汉文帝十三年,即公元前167年。

⑨中人上书言意:在朝廷中任职的人上书汉文帝,状告淳于意。中人,指朝廷中有权势的近臣。

⑩长安:西汉首都,今西安市。传(zhuòn转),传车,古代驿站里专用的交通车辆。

○11缓急无可使者:关键时刻,没有一个能出面办事的。缓急,复词偏义,指紧急、关键时刻。

○12少女缇萦(tíyíng提营):淳于意最小的女儿,名缇萦。她聪明机智,大胆上书,使其父罪得释,并感动皇帝废除几种肉刑。缇萦功泽后世,堪称巾帼英雄。史学家班固赞叹说:“百男何愦愦,不如一堤萦。”

○13齐中称其廉平:齐国人民称颂他为官清正,办事公平。

○14而刑者不可复续:并且,受了肉刑的人,他们的足趾、鼻子、不可能重新生长。此刑,指古代割鼻、刺字、剁左右足趾等肉邢。言外之意,这种残酷刑法不应继续使用。

○15其道莫由:指无路可走。

○16宫脾:宫府的奴脾,即奴隶。

○17上悲其意:汉文帝很同情缇萦提出的意见。上,指皇上,此指汉文帝。

○18此岁中亦除肉刑法:这一年里,特为宣布废除黥(qIng情,在脸上刺字)、劓(yì义,割鼻子、剁左右足趾)等肉刑法。

○19《史记》: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撰,计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首尾三千年

左右。其中“本纪”叙历代帝王政迹,“世家”记王侯将相历史,“列传”是不同类型、不同阶无的人物传记。

中国古代名人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的小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时机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习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习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

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亲密,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沉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

故事大全-医德 精品

医德 淄川,蒲松龄的故乡,坐落在今山东省第二大高峰鲁山脚下。 这里丘陵起伏,群山环抱,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很适宜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 在淄川的东南部,有一个村叫月牙村,这里山清水秀,不但村名好听,而且人长得也漂亮。 话说解放前这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主人叫李皓,三十多岁,高挑个儿,四方大脸,浓眉大眼,是典型的善良人家之后,妻子张氏更是娇媚俊俏,善良能干,他们可算是郎才女貌。 同乡亲们一样,他们也是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 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已九岁了,小女刚满两岁,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春天,其子小杏林腿上起了一个狼癍疮,有点化脓了,疼得直哭。 李皓就带着小杏林,到离村有十几里路外的一个村庄去看。 据说那里有一个老中医,专门看这种病。 在那里,老中医抬眼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礼物,略微问了一下病情,就叫手下把浓给挤了出来,随后把药给上上了,说是过几天再来。 回来后小杏林一点好转也没有,反而疼得越狠了,肿得也越厉害了。 无奈,过几天带着礼物再去,老中医同样先看看礼物,再给下药,回来同样不管事。 就这样来回折腾了五、六趟,直到老中医认为礼物够多了,他才真正给你下药治病呢。 其实,这种病下一次药就够了,他非得让你跑上五、六趟,把钱全部花上,你说可恶不可恶。 这件事后,李皓越想越觉得老中医也太缺德了,他这是认为老百姓缺少医药知识,在有意识的糊弄老百姓,赚昧心钱。 山区里一直缺医少药的,现在这十里八村的只有这么一个医生,得坑害多少老百姓啊。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外出学医,将来好给乡亲们解除痛苦。

妻子张氏坚决支持丈夫想学医的想法,没过几天就送丈夫远去了。 李皓不知经过了多少曲折,最后在离家几百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安顿下来了。 这里有一户行医人家,一家人心地善良,李皓在那里除了帮着干些杂活以外,就是勤勤恳恳,夜以继日的跟着老师学习些中医知识。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他就基本上能够独立看病了。 思乡心切,老先生又把家传的几个中医秘方传授给了他,把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办法一一教给了他,他就告别了老先生,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回来后他没有急着给人看病,他到山上采集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按照老先生教的,进行比对、熬制,熬好的中药自己先喝,有时妻子主动替他试喝,制出来的膏药自己先贴,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试帖,直到自己认为很放心了,才渐渐得给周围的乡亲们看病。 乡亲们有点头疼脑热的,从他这里包上点药,回去熬熬喝了就好了。 身上长个疖子疮啊什么的,来他这里,他把浓给挤出来,用纸把药卷好捻起来,慢慢的续到疖子里边,把早已熬制好的膏药用火烤一烤,慢慢的揭开,趁热贴到疮口上,很快疖子就会慢慢的消肿。 过几天,再把膏药揭下,把纸捻子抽出来,在疮口处再敷上点药,再重新贴上一块膏药,疮口很快就会痊愈的。 这样一来,李皓的名声越来越大,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喜欢到他这里来看看。 他看病从来不收钱的,药是从山上采来的,膏药是自己熬制的,就是为乡亲们图个方便。 自己有地,种的粮食尽够吃的,根本不用再收钱。 可是这样病人来的多了,地里的活也就真有点顾不大上了,乡亲们就偷偷的帮着他干,宁愿自己的晚种晚收几天,也先给他种上,先给他收了。 为此,他甚是过意不去,他就更加钻研到他的中医研究中去了,就是为了更好的报答乡亲们。 有一天,从外边来了两个年轻人,怪里怪气的,声称自己有腿伤,说是自己在上山砍柴的时候砍的,李皓打开一看,已经有点腐烂了,就赶紧把他们的烂肉清除掉,里边用上药,外边再把膏药贴上,然后给他抓了点消肿的草药,两个人

医德的重要性

高尚的医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xxx,是B超科的,今天,是我们第四个医师节的节日,由于医院领导的重视,很荣幸,我得以站在这演讲台上。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高尚的医德。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何为医德?从事医疗活动中行为人的道德也。华佗的广施人道不分贵贱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医德典范。作为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医疗的权利及对医疗的渴求,不论职位高低、贫富贵贱都一律平等对待,医疗行为自始至终认真、规范,这就是医德的基本原则。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品德低下的医务人员得以投机取巧,非法牟利,蒙人害人。虽然同类事件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存在,但出现在医疗行业这一关乎人命的特殊行业中,则更是引起大众的切齿痛恨并群起而攻之。这类现象说它比比皆是是确是有些夸张,但确十分值得关注,尤其是医务工作者本身,更应引起反省。 诚然,医院离不开经营,为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赢利,但特殊行业有特殊的职责,那就是救死扶伤。虽然医务人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对金钱和利益的欲望,但医务人员的特殊职责使人们不能不对这一特殊群体提出特殊的期待。作为医务人员,是否可以这样问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我的从医行为,是否服务于患者?是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综合素质?我为医院创造了什么?难道只是榨取

患者金钱的工具吗? 我们的服务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民"这个概念。所以大力加强当今医疗行业中的医德医风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以病人为中心",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精神。如果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就能在患者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个人利益;在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顾全大局,妥善解决,表现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包容与谦虚,维护医院和职业的名誉与道德。 医务人员要把病人与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己所欲施于人。这句话说来容易,做时难。换位思考是解决的好途径,不是自已认为怎样就怎样,需要病人怎样就怎样,还要更多的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想一想。一个微笑可以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一个问好可以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一个解答可以让病人轻松的离开医院。 再有,就是医务工作者不但要专研医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而且在工作中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医德医风演讲稿精湛的医术对病人就是一个福音;滥芋充数的医者会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如果你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你就要"永无止境"的学习,叶天士的谦虚好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叶天土以虚心好学著称,即便是他成名以后也是这样。为了学到知识,他曾改名换姓,拜一位姓刘的名医为师;他也曾煞费苦心,乔装打扮成穷人模样拜老僧学艺,学成后方才披露姓名。尽管叶天士名气很大,但他从不矜夸,十分谦逊。在治病中,常请别的内行医生帮忙,碰上自己治不好的病,也不逞强,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对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治愈他母亲疾病的一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 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 商朝前1600-1100 汤盘庚→殷 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 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 /洛邑 战国前475-221 //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 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 新朝 8-23 王莽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丕洛阳 蜀 221-263 刘备成都 吴 229-280 孙权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 304-439 // 南北朝 420-581 // 隋朝 581-618 杨坚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 宋朝北宋 960-1127 赵匡胤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国学×参考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篇一: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龙源期刊网 .cn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文理导航· 阅读与作文》2013 年第 05 期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 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 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 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唐伯虎 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 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 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 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 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篇二: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 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 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 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 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 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 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 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 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 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 1 / 13

古文医德故事

2006-11-14 2.良医救人 【原文】范公讳彬①,家世业医,事陈英王为判太医令②。常揭家资以蓄良药,积米谷。人有孤等疾病者寓之于家,以给毡粥③救疗……活千余人,名重当世。 后有人扣门急请曰:“家有妇人卒暴血崩如注④,面色稍青。”公闻之,遽往;出门而王使人至,曰:“宫中贵人⑥,有发寒热者,召公看之。”曰:、“此病不急,今人家命存顷刻,我且教彼,不久便来。”中使⑦怒曰:“人臣之礼安得如此!君⑧欲救他命,不教尔命耳阶”公曰:“我固有罪,亦无奈何!人若不救,死在顷刻,无所望也!小臣⑨之命,望在主上⑩,幸得免死,余罪甘当。”遂去救治,其人果活。 少顷,来见王。王责之,免冠○11谢罪,敷析真心○12。王喜曰:“汝真良医,既有善艺,又有仁心。以恤我赤子○13,诚副余望○14也!” (选自明·黎澄《南翁梦录》) 【注释】 ①范公讳彬:即范彬。公,对男子的尊称。讳,古时对尊长不直称其名,故曰讳。 ②太医令:医官职称。掌管医药的行政长官。事,侍奉。 ③毡粥:稠粥。 ④如注:好象流水。 ⑤速往:急忙前去。 ⑥贵人:妃嫔的称号,皇后之下即称贵人。 ⑦中使:皇宫之中受役使的人,指宦官。 ⑧君:对人的尊称。 ⑨小臣:封建官吏和百姓对君主的谦卑自称。 ⑩主上:主,指一国,或一家之主。上,指皇上。此指陈英王。 ○11免冠:脱帽。古人去冠表示谢罪。 ○12敷析真心:解释心里的真实想法。 ○13恤我赤子:怜悯我的黎民百姓。 ○14诚副余望也:正符合我的希望啊。 6.徐灵胎恫瘝在抱 【原文】徐灵胎①云: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切夜,邻里惨闻。医治五年,家资荡尽。秀东欲自缢②。其母曰:“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③念。我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欲赴水,其戚怜之,引来就医。 余曰:“此病瘀血留带经络也。”……因留于家,用针灸熨榻④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其人感谢不置⑸。余曰:“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功。今人必欲一剂见效,三剂不验,则易他医。子独始终相信,我之知己也,能无感乎?” (选自清·徐大椿《洄溪医案》)【注释】 ①徐灵胎(1693-1771年):名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治学渊博,一生批阅医书约千余种,堪称一代医学大师。著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难经经释》、《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医贯砭》、《慎疾色言》、《洄溪医案》等。 ②缢(益):吊死,勒死。

正方:医生的医术比医德更重要

医生职业有来是因为有艺术,没艺术即没医生,没医生又何来医德一说,因此医德比医生更重要。 正方:医生的医德比医术更重要 医生:医生,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 医术:医术,指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医治方法,医疗技术。 医德:医德就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 更重要 对方总结陈词: 1、对方辩友提到医术是基础,医德是建立在医术之上的,称要先具备医术才能谈医德.我想对方辩友显然是不清楚此次我们谈论的是医德和医术谁更重要,前提应该是医德和医术都具有相当的水准,这样医德的提高不是更重要吗?对方称医术是基础,是本末倒置。那我想问对方,我们先学做人,还是先学医术?当然是先成人,再成才,德是立人之本,人才人才首先是人,之后是才,医术之于医德不是同样的道理吗?还记得刚刚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还没有学习医术之前,我们就已经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了吗?(德更重要,医德不仅仅局限为职业道德,已经升华为道德,作为人,先应有道德。才能学好医术)(德是智之根,智是德之果, 德是地基,智是地基之上的高楼,地基之不存,楼将安附傿?) 2、“对方认为:医术能治病救人而医德不能,认为医德是空中楼阁”。我想对方辩友这样的观点未免太片面了,我们说医德更重要,不等于我们不谈医术,要知道医德高尚的医生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地提高医术,这也是医德的重要内容。而一个空有医术,没有医德的医生,有再好的医术,在关键时刻,只顾自己的利益安危,却不去救人,他能完成治病救人的使命吗?可以举非典时期的例子。 3、对方认为:可以通过制度规范来约束医生的行为,所以医德并不起重要作用了。这更是大错特错(要知道制度和法律规范也属于医德规范体系,法律和制度是道德的最低级体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但是依靠法律、制度的约束永远是不够的,占主导的永远是医生自身的品德的养成,比如社会上,有法律就够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倡道德呢?)

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 岳飞[宋](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医德医风个人小结10篇(优秀版)

《医德医风个人小结》 医德医风个人小结(一): 医德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医风是指整个医护行业里应当具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医德医风的好坏反映了社会风气好坏的,因此,杜绝行业不正之风也就成为了各家医院常抓不懈的问题。做为医疗战线上的同行,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我们彼此熟悉对方的工作内涵,而且,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使病人康复是我们自身价值的最终体现。从参加工作起,我就一向在外科临床工作,在平凡而琐碎的护理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18年的工作经历,见证了我的成长过程,也诠释了最经典的一句话,如果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能够决定生命的宽度。鉴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在我的岗位上从未发生过红包之说,我所听到、得到最多的是病人和家属的亲口道谢声。我曾为病人送过饭,捐过款,护理病人时尽职尽责。其实,有些工作是别人能看到的,有些工作是别人看不到的。别人对我的工作评价是认真,我就针对认真来说说我的工作。谁都明白,护士岗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能够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但有时是要分质量的。这时候,工作细节尤为重要。就比如说,在测完病人的血压后帮病人把衣袖整理好;在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如果看到病人正在吃饭,我总是让他先吃饭后输液或者病人要求先去入厕后输液,对于这些,我一向持理解的态度,没有丝毫的怨言或表情上的不愉快。输液时,我都要征求病人的意思,是愿意输在左手还是右手;输完液后,我会及时把输液架拉到床头,以方便病人上下床活动,病房看上去也整齐。对于术后的病人,除了常规的饮食、活动方面的讲解外,必要时协助病人下床,指导术后第一次排小便。 手术科室,手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司空见惯,而对于病人来说,或许有些病人还是第一次,她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忙和心理支持。我们明白,生病的日子,是一个人心理比较敏感、脆弱的时候,如果给一个微笑,一份指导和关注,相信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给予的。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科室,我是护理岗中唯一的女党员,在言语,行为方面我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我担任质控护士,消毒监控方面,如果我自己做不好,我又如何去监督别人的工作。我一向认为行动胜过所有的语言,也最有说服力。在工作中,彼此了解的机会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十多年来,我唯一最值得骄傲的一点是坚持了无菌观念,无论夏天天气多热,值夜班大半夜做治疗时,我都没有忘记随时戴口罩,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医德医风个人小结(二): 医德医风个人工作小结

医德评价个人总结

篇一:2013年个人医德总结 2013年个人医德总结 本人在2013年度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同时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能做到一视同仁,为病人保守医密,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秘密。与同事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在业务方面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在医院、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而且在工作态度、医患沟通技巧、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摆正主人翁的心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自己多累,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沟通,争取将两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每天掌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2、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避免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遇到不懂的问题勇于向上级医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作为一名新医生,戒骄戒躁,精神饱满,不断学习。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建言出力谋求医院更大的发展是义不荣辞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明年的工作量能够再上新高。 总结2013年,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各项工作完成地较为圆满,但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以后的工作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与其它先进同事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篇二:医德医风个人考评总结 医德医风个人考评总结 半年以来,本人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卫生行业纪律“八不准”》、《安徽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试行)》等内容,使我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白衣天使的智慧和力量。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不好,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 本人在行医过程中,我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关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 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医学如何进步,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仍将是我们医务人员终身奉行的最高准则,也是我们要时刻铭记于心的行为的标杆!半年以来,思想上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为人民服务是关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

七岁儿童中国传统历史故事全集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七岁儿童中国传统历史故事全集,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七岁儿童中国传统历史故事全集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最快捷方法。下面就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传统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传统历史故事一 晋文公称霸后,曾经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便与晋国签订了友好盟约。接着,郑国又与秦国签订了盟约,秦国派三个秦国将军带兵驻守在郑国。两年后,晋文公病死了,一心想扩大势力的秦穆公心想:“现在攻打郑国,晋国一定不会出兵援助,这正是攻打郑国的好时机啊!”于是,他派孟明视率领军队与驻守在郑国的兵将里应外合,攻打郑国。 当秦兵进入郑国时,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人拦住他们的去路。孟明视问道:“你是谁啊?”此人回答说:“我叫弦高,是郑国派来的使臣。”孟明视心里非常纳闷:“攻打郑国这么机密的事,他怎么会知道呢?”那个自称使臣的弦高继续说道:“我

们国君知道你们将路过此地,便派我给你们送来一份薄礼。”说完,他就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收下礼物后,孟明视对部下说:“我们本来是想偷袭郑国,没想到他们早有所准备,我们还是撤军吧。” 其实弦高只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在回家途中正好遇到了秦军,并发现了他们即将偷袭郑国。当时赶回郑国报信一定来不及,于是他急中生智,一面冒充使者稳住秦军,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报告消息。 郑国的国君收到消息后,连忙派人去查看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他们正在做战前准备。郑国国君对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将军下了逐客令:“你们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已经无力供养你们了,还是请回吧。” 驻守秦国的三个将军知道泄露了秘密,只好连夜离开了郑国。 弦高智退秦军,充分显示了他的聪明机智和勇敢。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弦高学习,机智地处理问题。 中国传统历史故事二 秦王嬴政一心想统一中原,所以不断派兵攻打列国。他带兵拆散了燕、赵两国的同盟关系,占领了赵国的都城,还夺去了燕国的大片土地,并把燕太子丹留在秦国当人质。后来,太子丹悄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大全:吴均上策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大全:吴均上策 齐朝的吴均写的文章充满着慷慨激昂情调。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在 台城时,朝廷请吴均出谋抵敌,他吓得不知怎么回答,开口就说: “我的主意,赶快投降是上策。”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 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1]。其诗清新,且多 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 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 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 《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 十卷等;他又是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 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 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 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 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 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 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很多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 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 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 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 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

[2018医德医风个人总结]2018年医院医德医风心得体会【三篇】

[2018医德医风个人总结]2018年医院医德医风心得体会【三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个人工作总结】 【导语】所谓医德指的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而医风则说的是整个医护行业里应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医生的一切作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生命。这是由XX提供的三篇医德医风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来查阅。 医德医风心得体会一: 医德医风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不仅关系着病人的疾病与痛苦,也是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古人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指的就是医生,就要有仁爱之心,要聪明,要廉洁淳朴忠良。

广大医务人员站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一直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负面的效应,比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计较个人利益使得一些医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转变,在履行自己岗位的职责上有所偏离,对病人诊疗不认真,缺乏责任心,服务意识不强,行医不廉,收受红包,为了完成创收任务,开大处方,用昂贵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生的形象,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使医患关系日趋严峻,随着医改的深入,医德医风建设面临更多的问题,南京儿童医院的徐宝宝事件,仙桃市医院左右不分手术开错部位的事件,以及发生在本院的拆线门事件,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正之风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虽然这是少部分人的事情,但是加上媒体的渲染、医闹的参与,使医患之间互相不信任,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对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最终影响的还是老

百姓自己的身体健康。所谓未行医而先学德,这都需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活动,推广法律知识和教育,保护患者也保护医务工作者自己。 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和医疗器械,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把二者融为一体,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医疗卫生系统才能的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应该明白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高生产力,创收益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作风建设问题,而且还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国务院、卫生部多次召开会议,学习白求恩、赵学芳等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模范事迹,此次医德医风学习活动中,市卫生局还组织我们参观了白求恩同志的纪念馆,馆内展示了白求恩同志当年的生活的照片和工作的医疗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doc资料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 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一 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李清照又识字显文,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 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天日子。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李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她又是大宫儿

的夫人,金兵打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啊!” 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篆子:“安易卦馆”。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她又一端详,觉得这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意思, 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汇集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汇集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本文由点梦时刻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6685050.html, 倾情奉献,更有详情请访问点梦时刻) 设计、旅行、影视、摄影、科技、音乐、艺术、人文、出版、饮食、漫画游戏

医德医风先进典型事迹

申报内江市“德”耀甜城典型人物材料 在医院,有着这样一位医生,以他博爱的胸怀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以他精湛的医术为无数个患者换回了光明。他,就是我市知名的眼科青年专家、眼科主任某某。 某某,男,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某某医院眼科主任,眼科副主任医师。2000年大学本科毕业,医学学士;同年7月分配到XX医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至今;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攻读眼科学研究生,2005年获得眼科医学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省康复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内江市伤残鉴定评审专家,内江市医学会理事。 出生寒门立志从医 38岁的XX出生于简阳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对于医生都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年少的他认为,救死扶伤,为病人减轻痛苦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于是他立志要当一名医生,而且要当一名好医生。 2000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XX来到了XX医院,这个优秀人才汇聚的高地,让他不断成长。为了提高专业技能,他天天泡在病房里,主动要求跟随上级医师一起上台,常常是整日整夜地守护着病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手术和治疗,成为科室业务技术骨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过

去了,他早已在医院同年资医生中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情系一院甘于奉献 2005年,XX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获眼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他一再回绝了导师给他提供留在大城市大医院的工作机会,也放弃了其他地区级三级医院向其提供高薪的优厚物质条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到了对他有“培育之恩”的XX医院。 研究生毕业回医院后,他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一线工作,成了医院里有名的工作狂人,在他的日程表上从没有休息二字,对他而言工作几乎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深知,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光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必须还要练就一身过硬的业务技能。为了做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玻璃体切割手术,他常常在动物眼睛上练习手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屠夫,跟他们请求、商量,一次又一次在早上5点过赶到菜市场,自带工具去取来猪眼睛,反复练习。有心人天不负,现在的他,该两项手术技术已经相当的精湛了。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XX一步一步走的踏踏实实。2009年,他被聘任为眼科主任,33岁的他成为了当时医院里最年轻的临床一线科室主任。 医技精湛医德高尚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他勇于探索、刻苦专研,在临床疑难杂症的诊治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脚踏实地、以勤补拙,成功掌握各种眼科复杂手术,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近视激光手术、复杂白内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