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表

五代世系表:

后梁(907——923)

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1)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晃(又名朱温)

生卒:852——912.6 61岁在位:907.4——912.6

年号:开平(907.4——911.4)乾化(911.5——912)

被子朱友珪(次子)杀

(2)后梁郢王朱友珪

生卒:?——913.2 ?岁在位:912.6——913.2

年号:凤历(913.1——913.2)自杀

(3)后梁末帝朱友贞(朱友珪三弟)

生卒:888——923.10 36岁在位:913.2——923.10

年号:乾化(913.2——915.10)乾化(915.11——921.4)龙德(921.5——923.10)自杀后唐灭后梁后梁亡

后唐(923——936)

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1)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生卒:885——926.4 42岁在位:923.4——926.4

年号:同光(923.4——926.4)国乱被射杀

(2)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又名李亶)(兄)

生卒:866——933.11 68岁在位:926.4——933.11

年号:天成(926.4——929.1)长兴(930.2——933.11)

(3)后唐闵帝李从厚(子)

生卒:914——933.4 20岁在位:933.12——934.4

年号:应顺(934.1——934.4)被废杀

(4)后唐末帝李从珂(李从厚之弟)

生卒:886——936.11(闰) 51岁在位:934.4——936.11(闰)

年号:清泰(934.4——936.11[闰] 国亡自焚后晋灭后唐后唐亡后晋(936——946)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1)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生卒:892——942.6 51岁在位:936.11——942.6

年号:天福(936.11——942.6)

(2)后晋出帝石重贵(侄)

生卒:914——964 51岁在位:942.6——946.12

年号:天福(942.6——944.6)开运(944.7——946.12)

出降,为契丹所虏契丹灭后晋后晋亡

后汉(947——950)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1)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生卒:895——948.1 54岁在位:947.2——948.1

年号:天福(947.2——947.12)乾祐(948)

(2)后汉隐皇帝刘承祐(子)

生卒:931——950 20岁在位:948.2——950.11

年号:乾祐(949——950)被乱军所杀

(3)后汉湘阴公刘赟(堂弟)

生卒:?——951 ?岁在位:950.11——950.12

年号:乾祐(950)

被俘,于次年被杀后周灭后汉后汉亡

后周(951——960)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1)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生卒:904——954.1 51岁在位:951.1——954.1 3年

年号:广顺(951——953)显德(953)

(2)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侄,收为养子)

生卒:921——959.6 39岁在位:954.1——959.6 5年

年号:显德(955——959.6)

(3)后周恭皇帝柴宗训(子)

生卒:953——973 21岁在位:959.6——960.1 8个月年号:显德(959.6——960.1)

禅位,被封郑王北宋灭后周后周亡

十国世系表:

吴(公元902——937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

(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

生卒:852——905.12 54岁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

(2)吴烈祖景帝杨渥(长子)

生卒:886——908.5 23岁在位:905.12——908.5 年号:天祐(906——908)

(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二弟)

生卒:897——920.5 在位:908.5——920.5

年号:天祐(909——919)武义(919——921)

(4)吴睿帝杨溥(弟)

生卒:901——938 38岁在位:920.5——937.10 年号:武义(921)顺义(921——927)

乾贞(927——929)大和(929——935)

天祚(935——937)

废,于次年死南唐灭吴吴亡

前蜀(公元903——92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前蜀高祖王建

生卒:847——918.6 72岁在位:891——918.6

于907年9月建国

年号:天复(907)武成(908——910)

永平(911——915)通正(916)

天汉(917)光天(918)

(2)前蜀后主王衍(少子)

生卒:886——926.4 41岁在位:918.6——925.11

年号:乾德(919——924)咸康(925)

被废后唐灭前蜀前蜀亡

楚(公元907——951年)

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

(1)楚武穆王马殷

生卒:852——930 79岁在位:896——930.11

于927年6月建国

(2)楚衡阳王马希声(子)

生卒:898——932.7 35岁在位:930.11——932.7 2年(3)楚文昭王马希范(弟)

生卒:899——947.4 49岁在位:932.7——947.4 (4)楚废王马希广(弟)

生卒:?——950.12 ?岁在位:947.4——950.12

马希萼夺位,杀之

(5)楚恭孝王马希萼(兄)

生卒:?——951.11 ?岁在位:950.12——951.11

马希崇夺位,杀之

(6)楚王马希崇(弟)

生卒:?岁在位:947.4——950.12

降南唐南唐灭楚楚亡

吴越(公元893——978年)

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

(1)吴越武肃王钱镠

生卒:852——932.3 81岁在位:893——932.3

于907年5月建国

年号:天祐(907)天宝(908——923)

宝大(924——925)宝正(926——931)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子)

生卒:887——941.8 55岁在位:932.3——941.8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子)

生卒:928——947.6 20岁在位:941.9——947.6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弟)

生卒:929——973 45岁在位:947.6 被废(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弟)

生卒:929——988 60岁在位:947.6——978.8

北宋灭吴越吴越亡

闽(公元893——945年)

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

(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

生卒:862——925.12 64岁在位:907——925.12

于909年4月建国

(2)闽嗣王王延翰(子)

生卒:?——926.12 ?岁在位:925.12——926.12 (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弟)

生卒:?——935.10 ?岁在位:926.12——935.10

于933年称帝

年号:龙启(933——934)永和(935)被杀

(4)闽康宗王昶(子)

生卒:?——939.7[闰] ?岁在位:935.10——939.7[闰] 年号:通文(936——939)被杀

(5)闽景宗王延曦(叔)

生卒:?——944.3 ?岁在位:939.7[闰]——943.2 年号:永隆(939——944)废,于次年被杀

(6)闽殷德帝王延政(弟)

年号:天德(943——945)南唐灭闽闽亡

南汉(公元917——971年)

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

(1)南汉高祖刘龚

生卒:889——942.4 54岁在位:911——942.4

于917年7月建国

年号:乾亨(917——925)白龙(925——928)大有(928——942)(2)南汉殇帝刘玢(子)

生卒:920——943.3 44岁在位:942.4——943.3

年号:光天(942——943)被杀

(3)南汉中宗刘晟(弟)

生卒:920——958.8 59岁在位:943.3——958.8

年号:应乾(943)乾和(943——958)

(4)南汉后主刘怅(子)

生卒:943——980 38岁在位:958.8——971.2

年号:大宝(958——971)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

荆南(公元924——963年)

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

(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生卒:858——928.12 71岁在位:907——928.12

于924年3月建国

(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子)

生卒:891——948.10 21岁在位:928.12——948.10

(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子)

生卒:920——960.8 41岁在位:948.11——960.8

(4)荆南王高保勖(弟)

生卒:924——962.11 39岁在位:960.8——962.11

(5)荆南高继冲(侄)

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

后蜀(公元925——96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后蜀高祖孟知祥

生卒:874——934.7 72岁在位:925——934.7 9年

于934年1月建国年号:明德(934)

(2)后蜀后主孟昶(子)

生卒:919——965 47岁在位:934.7——965.1 31年年号:明德(935——937)广政(938——965)

降北宋北宋灭后蜀后蜀亡

南唐(公元903——925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

(1)南唐烈祖李昪

生卒:888——943.3 56岁在位:937.10——943.3 6年年号:升元(937——943)

(2)南唐元宗李璟(子)

生卒:916——961.7 46岁在位:943.3——961.7 18年年号:保大(943——957)中兴(958)交泰(958)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

(3)南唐后主李煜(子)

生卒:937——978 46岁在位:961.7——975.11 15年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北宋灭南唐南唐亡

北汉(公元951——979年)

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

(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

生卒:895——954.11 60岁在位:951.1——954.11 4年年号:乾祐(951——954)

(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子)

生卒:926——968.7 43岁在位:954.11——968.7 14年

年号:乾祐(955——956)天会(957——968)

(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养子)

生卒:935——968.9 34岁在位:968.7——968.9 2个月被刺杀(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弟)

生卒:?——约992 ?岁在位:968.9——979.5 11年

年号:天会(969——973)广运(974——979)

降北宋北宋灭北汉北汉亡

中国古代皇帝顺序列表大全

秦赵氏 [4] [5] (皇帝之名由此始)始皇帝讳政 二世皇帝讳胡亥 三世皇帝讳子婴 汉刘氏 太祖高皇帝讳邦 孝惠皇帝讳盈 太宗孝文皇帝讳恒 高宗孝景皇帝讳启 世宗孝武皇帝讳彻 孝昭皇帝讳弗陵 中宗孝宣皇帝讳询 高宗孝元皇帝讳奭 统宗孝成皇帝讳骜 孝哀皇帝讳欣 元宗孝平皇帝讳衎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 肃宗孝章皇帝讳炟 穆宗孝和皇帝讳肇 孝殇皇帝讳隆 恭宗孝安皇帝讳祜 敬宗孝顺皇帝讳保 孝冲皇帝讳炳 孝质皇帝讳纘 威宗孝桓皇帝讳志 孝灵皇帝讳宏 孝献皇帝讳协 魏曹氏 太祖武皇帝讳操 祖文皇帝讳丕 烈祖明皇帝讳叡 邵陵县公讳芳 高贵乡公讳髦 元皇帝讳奂 蜀汉刘氏 昭烈皇帝讳备 孝怀皇帝讳禅 吴 高祖武烈皇帝讳坚 世宗桓皇帝讳策 太祖大皇帝讳权 会稽王讳亮 景皇帝讳休

末皇帝讳晧 晋司马氏 太祖高皇帝讳懿世宗景皇帝讳师 太宗文皇帝讳昭世祖武皇帝讳炎孝惠皇帝讳衷 孝怀皇帝讳炽 孝湣皇帝讳邺 中宗元皇帝讳睿 肃宗明皇帝讳绍 显宗成皇帝讳衍 康皇帝讳岳 孝宗穆皇帝讳聃 哀皇帝讳丕 废皇帝讳奕 太宗简文皇帝讳昱烈宗孝武皇帝讳曜安皇帝讳德宗 恭皇帝讳德文 南朝 宋刘氏 高祖武皇帝讳裕 少帝讳义符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前废帝讳子业 太宗明皇帝讳彧 後废帝讳昱 顺皇帝讳准 南朝 齐萧氏 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南齐世祖武皇帝讳赜前废帝讳昭业 後废帝讳昭文 高宗明皇帝讳鸾 炀皇帝讳宝卷 和皇帝讳宝融 南朝 梁萧氏 高祖武皇帝讳衍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元皇帝讳绎

敬皇帝讳方智 南朝 陈陈氏 高祖武皇帝讳霸先 世祖文皇帝讳蒨 废帝讳伯宗 高宗孝宣皇帝讳顼 後主讳叔宝 隋杨氏 高祖文皇帝讳坚 炀皇帝讳广 恭皇帝讳侑 唐李氏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讳曌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讳适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讳纯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 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讳湛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 昭宣光烈孝皇帝讳祝 宋赵氏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讳恒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讳曙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讳煦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讳桓

中国朝代年历表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2-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

汉朝皇帝世系图

汉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202-前 195 汉惠 帝 齐悼惠王 刘肥 前 221-前 189 刘盈 前 210前 195前 188 后少 帝 城阳景王 刘章 前 200-前 177 前少帝 ?-前 188-前 184 刘弘 前 192前 184前 180 梁共 城阳恭王 刘喜 ?-前 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 127 汉武帝 刘彻 前 157-前 141前 87 王 刘买 ?-前 136 梁平 王 刘襄 ?-前 96 梁贞 海昏侯 城阳敬王 刘义 ?-前 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悼皇考 刘外 刘进 前 113-前 91 刘贺 前 92前 74前 59 王 刘毋 伤 ?-前 85 汉景帝 刘启 前 188-前 157前 141 梁孝 王 刘武 ?-前 144 汉文帝 刘恒 前 202前 180前 157 高后吕雉
昌邑哀 城阳顷王 刘延 ?-前 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 128-前 91 王 刘髆 ?-前 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 94-前 87-前 74

梁敬 城阳惠王 刘武 ?-前 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 91-前 74-前 49 王 刘定 国 ?-前 45 梁夷 汉元帝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刘奭 前 75-前 49-前 33 楚孝王 刘嚣 ?-前 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 20 王 刘遂 ?-前 39
汉成 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刘秀 前 6-25-57 刘骜 前 51前 33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 27-前 7前1 严乡侯 广戚侯 刘显 刘信 ?-7 恭皇 刘康 ?-前 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 8 广戚炀 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 前 4
梁荒 王 刘嘉 ?-前 24
式节侯 刘宪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平帝 刘衎 前 9-前 1-6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 5 济北 惠王 刘寿 ? -120 北乡 刘雄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永 ? -25-2 7 刘纡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 5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 5 汉顺帝 刘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侯 刘懿 ? -125
勃海孝王 刘鸿
刘弘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帝王(907年-960年) 五代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后梁 907年-923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 907年-912年开平 907年-911年乾化 911年-912年末帝朱瑱 913年-923年乾化 913年-915年贞明 915年-921年龙德 921年-923年后唐 923年-936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923年-926年同光 923年-926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 926年-933年天成 926年-930年长兴 930年-933年闵帝李从厚 933年-934年应顺 933年-934年 末帝李从珂 934年-936年清泰 934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7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936年-942年天福 936年-942年 少帝石重贵 942年-947年天福 942年-944年开运 944年-947年后汉 947年-950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947年-948年天福 947年乾祐 948年 隐皇帝刘承祐 948年-950年乾祐 948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951年-954年广顺 951年-954年显德 954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 954年-959年显德 954年-959年 恭皇帝柴宗训 959年-960年显德 959年-960年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武肃钱镠 904年-932年天宝 908年-923年宝大 923年-925年 宝正 925年-932年 世宗文穆钱元瓘 932年-941年无 成宗忠献钱佐 941年-947年无

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格模板

精心整理 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 夏世系表(约公元前21—16世纪,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约公元前16—11世纪,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 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 辛(纣) 西周世系表武王(发)燮)—孝王东周世系表平王(宜臼)王(壬臣)东周世系表元王(仁)威烈王(午)嵬)—桓公(惠公(秦世系表(始皇帝(政)西汉世系表高帝(太祖,彻)—昭帝()—孺子(东汉世系表光武帝(恭宗,祜)王,辩)三国世系表(一)魏国(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吴国(公元222---280年,孙姓)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 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 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公元317---420年,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 —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

—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公元420---589年) (一)宋(公元420---479年,刘姓)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 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 于萧道成) (二)齐(公元479---520年,萧姓)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 —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梁(公元502---557年,萧姓)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 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陈(公元557---589年,陈姓)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 )—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世祖,焘) 元宏) )—安定王(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 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2

XX历代皇帝世系表(XX 清) 一、xx 历史朝代歌 夏后XXXX东周,XXXX收。XX东汉XX,西晋东晋兼XX。匈奴羯氏XXXX,XX 代北后称雄。XXXX是南朝,北魏XX称北朝。北周灭齐传于XX,XX又灭XX再统一。随灭XX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XX 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XX。 五代XX汉周,宋朝XXXX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XX北宋消。南宋偏安在XX,XX 兴起国号元。 灭XXXX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XX初起号后金。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XX。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07 年)历三帝,共统治建 15年 都: XX (今XXXX 市XX)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 221年——公元前 210 年)在位十二年 秦二世胡亥(公园前 209年——公元前 207 年)在位三年 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 206年——公元 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 214年 建都: XX (今 xxxx ) xx 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 179年——公元前 157 年)在位二十三年 年号: 、/. I —[ 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 156年——公元前 141 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 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 140年——公元前 87 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 86 年——公元前 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 汉高后吕雉(公元前 (注: 206 年——公元前 194 年——公元前 187 年——公元前 195 年)在位十二年 188 年)在位七年 180 年)在位八年

中国历代王朝表

中国历代王朝表 皇帝、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周)、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明、清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 【共7帝立国491年】 第一代黄帝姬轩辕第九代舜帝姬姚重华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共19王立国440年】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共31王立国662年】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共37王立国879年】 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大周王朝之东周BC770—BC256年首都洛邑(河南洛阳) 第13任平王姬宜臼BC770—BC720年在位51年【春秋时代开始】 第26任敬王姬匄BC519—BC476年在位44年【春秋时代BC770-BC476共295年】 第27任元王姬仁BC475—BC469年在位7年【战国时代开始】 第31任考王姬嵬BC440—BC426年在位15年【迁都洛阳西,失去天子国地位成为小国】 第37任赧王姬延BC314—BC256年在位59年 大秦王朝BC221—BC206年首都咸阳(陕西西安) 共2帝3传立国15年 第1任秦始皇帝嬴政BC246—BC209年在位37年【秦王政26年庚辰BC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第一次统一全国,称始皇帝.】 第3任三世皇帝秦王嬴子婴BC207年在位数月 西楚王朝BC206—BC202年首都彭城(江苏铜山) 【共1王立国5年】 第1任西楚霸王项羽BC206—BC202年在位5年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共15帝立国215年】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共1帝立国15年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史朝代表我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时间 原始社会 170 万年前—前 2070 年 奴隶社会 夏前 2070 年—前 1500 年 商前 1500 年—前 1046 年 周 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 东周 春秋前 770 年—前 476 年 封建社会 战国前 475 年—前 221 年 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前 221 年—前 207 年 汉西汉(新)前 202—8 年( 8—23 年) 东汉 25 —220 年 三国 魏220 — 265 年 蜀 221 —263 年 吴222— 280 年 西晋 265 —316 年 十六国 东晋 317 —420 年

十六国 304 —439 年 南北朝 南朝 宋420 — 479 年 齐479 —502 年 梁502 —557 年 陈 557 —589 年 北朝 北魏 386 —534 年 东魏 534 —550 年 北齐 550 —577 年 西魏 535 —557 年 北周 557 —581 年 隋581 — 618 年 唐 618 —907 年 五代 后梁 907 —923 年 后唐 923 —936 年 后晋 936 —946 年 后汉 947 —950 年 后周 951--960年 十国 902 —979 年 辽916 —1125 年 北宋 960 —1127 年 南宋 1127 —1279 年 西夏 1038 —1227 年 金1115 — 1234 年 元 1271 — 1368 年 明 1368 — 1644 年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 1840 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1841 — 1912 年 中华民国 1912 — 1949 年 社会主义社会 夏 约前 21 世纪——前 16 后汉947—— 950世纪 十 约前 16 世纪——前 11 世 商国后周951—— 960 纪 西周前 11 世纪——前 771十国④902—— 979 周 东周前 700——前 256 宋 南宋960—— 1127春秋时代前 770——前 476北宋1127—— 1279战国时代①前 475——前 221辽907—— 1125秦前 221——前 206西夏1032—— 1227 汉西汉②前 202——公元 23金1115—— 1234东汉25—— 220元1279—— 1368

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神灵之一,也是人类进化史中的始父者。那么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创始时期最早的王,他的生辰八字因为历史悠久无处考证。伏羲姓凤,是燧人氏的儿子。根据历史材料史记的记载伏羲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伏羲生于上古时期的成纪,成纪应该是在上古时期的旧石器时代。 成纪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是上古时期的中后期,伏羲曾在成纪时代生活过,传说伏羲是中国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民族的医药始祖。伏羲也是人首蛇身,伏羲是和自己的妹妹女娲结婚生儿育女,他们的后代慢慢演化后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模样。 在历史史料记载当中有关伏羲的记载,说伏羲能够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推算出将要发生的事情。伏羲还发明了占卜八卦,占卜八卦后来被后人延续至今,伏羲还发明了文字,代替了以物记事的笨方法。据说我们现在用的捕鱼方法也是伏羲时代发明的,伏羲根据蜘蛛网捕食的原理发明了捕鱼网。伏羲和女娲在那个时代还发明了瑟,瑟是一种乐器。伏羲利用瑟作曲,这也是现代音乐的初形。 伏羲时代是人类刚刚起源的时代,伏羲为了繁衍生息和自己的同胞妹妹结婚,生下人类。伏羲在这个时代创造出很多方法都成为了第

一次,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笨,但是在伏羲时代已经是最先进的了。伏羲的发明创造还很多,上面说的只是如今被后人所利用比较频繁的方法。伏羲时代是人类刚刚起源的时代,伏羲在那个时代为人类的进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伏羲真的存在吗伏羲真的存在吗?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神灵之一,也是人类进化史中的始父者。他和自己的同胞妹妹女娲结婚生子繁衍了人类。伏羲真的存不存在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关于伏羲的传说却渊源流长至今。人们对伏羲的存在信以为真,有好多地方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这一天拜祭伏羲。 据历史资料史记的记载,伏羲姓凤,母亲是燧人失氏,我们中华民族当中三黄五帝的天帝之一,降生在上古时期的成纪,那个时代是旧石器时期的中晚期。相传伏羲生下来时为人头蛇身,十分丑陋吓人。伏羲丑陋的外表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传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最早被称为王的人,伏羲和女娲生儿育女之后,为了给孩子治病发明了医药,在历史当中伏羲对医药的贡献非常大,后人称他为医药鼻祖。伏羲还根据蜘蛛通过蜘蛛网捕捉小动物的方法中,得出用渔网捕鱼的方法。渔网捕鱼法一直延续至今。 在史记的记载中说道,伏羲至纯厚,创作易八卦。这句话肯定了伏羲对历史的作用,在学者眼里伏羲是存在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有很多人在研究伏羲,通过考古和对上古时期各族部落的研究,发现伏羲是被中华民族的炎帝和黄帝所拜祭的。 上面所说只是从客观上讲述了伏羲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说实话

历史年代世系表汇总

夏(约前2070—前1600)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柕槐芒 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前期(前1600—前1300) 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商后期(前1300—前1075) 商王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盘庚(迁殷后)前1300 50 小辛 小乙前1251 武丁前1250 59 祖庚前1191 44 祖甲 廪辛 康丁前1148 武乙前1147 35 文丁前1112 11 帝乙前1101 26 帝辛(纣)前1075 30 西周(前1046—前771)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武王姬发前1046 4 成王姬诵前1042 22 康王姬钊前1020 25 昭王姬瑕前995 19 穆王姬满前976 55 共王姬繄扈前922 23 懿王姬囏前899 8 考王姬辟方前891 6 夷王姬燮前885 8 厉王姬胡前877 37 共和周定公、召穆公前841 14 宣王姬静前827 46 幽王姬宫涅前781 11 东周(前770—前256)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平王姬宜臼前770 51 桓王姬林前719 23 庄王姬佗前696 15 釐王姬胡齐前681 5 惠王姬阆前676 25

襄王姬郑前651 33 顷王姬壬臣前618 6 匡王姬班前612 6 定王姬瑜前606 21 简王姬夷前585 14 灵王姬泄心前571 27 景王姬贵前544 25 悼王姬猛前520 1 敬王姬匄前519 44 元王姬仁前475 7 贞定王姬介前468 28 哀王姬去疾前441 1 思王姬叔前441 1 考王姬嵬前440 15 威烈王姬午前425 24 安王姬骄前401 26 烈王姬喜前375 7 显王姬扁前368 48 慎靓王姬定前320 6 赧王姬延前314 59 秦世系表(?—前206) 庙号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西周秦嬴不详不详秦侯不详不详公伯不详不详秦仲前844 23 东周 (春秋时代)秦庄王前821 44 秦襄王前777 12 秦文公前765 51 秦宁公前715 13 秦出公前703 7 秦武公前697 21 秦德公前677 3 秦宣公前675 13 秦成公前663 3 秦穆公前659 40 秦康公前620 13 秦共公前608 6 秦桓公前603 27 秦景公前576 40 秦哀公前536 36 秦惠公前500 10 秦悼公前490 14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1(1)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上古——周) 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共统治466年 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夏始于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 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 制社会。夏朝姒姓。 宗神夏禹姒文命(黄帝的玄孙)在位45年 夏启姒启在位29年 太康在位29年 仲康在位13年 相在位28年 寒浞(亲信,篡权)在位40年 少康在位21年 杼在位17年 槐在位44年 芒在位18年

泄在位21年 不降在位59年 扃在位21年 胤甲(又名廑)在位21年 孔甲在位31年 皋在位11年 发在位11年 夏桀姒履癸在位52年 商朝(约公元前1674—公元前1117年)共统治557年,历三十帝。 建都:朝歌,又名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庙号/谥号年号姓名在位 商太祖汤子天乙 30年 商代王太乙子以跌 1年 商哀王外丙子胜 2年 商懿王仲壬子庸 4年 商太宗太甲子至 12年 商昭王沃丁子绚 29年 商宣王太庚子辩 25年 商元王雍已子密 13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11年 商思王外壬子发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9年 商穆王祖乙子藤 19年 商桓王祖辛子旦 16年 商僖王沃甲子逾 5年 商庄王祖丁子新 9年 商顷王南庚子更 6年 商悼王阳甲子和 7年 商世祖盘庚子旬 42年 商章王小辛子颂 3年 商惠王小乙子敛 10年 商高宗武丁子昭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11年 商世宗祖甲子载 33年 商甲宗廪辛子先 4年 商康祖庚丁子嚣 8年 商武祖武乙子瞿 35年 商匡王文丁子托 13年 商德王帝乙子羡 21年 商纣王帝辛子寿 30年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 —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 —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 —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 —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 —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 —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 —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 —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 —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 —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 —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 —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 —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 —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 —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 —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 —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 —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 —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 —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 —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 —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 —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 —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 —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 —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远古弘农谭氏家族世系探索《序言》

遠古弘農譚氏家族世系探索 《序言》 【中國姓氏來源傳說】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眾多的大國;中國人的姓氏傳承是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多年),就有了姓。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過程來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傳說和文獻中出現的“氏”有不少,最早的是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中國最早的“姓”就產生在伏羲時代,“風”是中國的第一個姓,這個時期一個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領是倉頡,他創造了文字,替代結繩記事。女媧氏之後為神農氏即炎帝,炎帝其後為薑姓。黃帝姓公孫,名軒轅,黃帝所在部落的稱呼叫有熊氏,黃帝稱帝位後統治了中原大地。黃帝有25子,得姓有12個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這12個姓事實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兒子因沒有實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據考證,中國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黃兩帝之後。炎黃兩帝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無論你我他同姓一家親,都有一個共同的根。 歷來以為中國人先有姓後有氏,事實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關係也在變化。夏、商、周的時期,人們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地、爵位、官職,或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轉變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

中國傳統家譜早有記載;家譜是人類以血緣為核心親緣關係的投影記錄,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人類遺傳規律科學。按這條遺傳規律明確規定不同姓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氏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姓氏文化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 據史書記載: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例: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 據考古學資料記載;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有女旁;如:薑、姚、姒、姬、媧、婢、妊、妃、好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有“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在神話裏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夏: (前2070—前1600),禹(姒文命)始建国,亡于商。姒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帝禹建立夏朝时所定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帝禹迁都;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帝启迁都…… 1、夏禹45年 2、帝启2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 6、少康21年 7、帝杼17年;

8、帝槐44年9、帝芒l8年lO、帝泄21年l1、不降59年; l2、帝扃2l年l3、帝廑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 皋l1年; l6、帝发l1年17、履癸52年。商: 商王朝(前1600—前1046),高祖太武王成汤(子履)灭夏建立王朝; 世祖文成王盘庚(子旬)迁殷后又称为殷朝(前1300—前1046),亡于周。 其实在之前的几百年,子契因为随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 从此商先后作为虞、夏的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成为商朝。商朝首都也特别多,这里说商王朝建立以后的三个著名都城: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高祖太武王成汤迁都; 殷(今河南安阳):世祖文成王盘庚迁都; 朝歌(沬,今河南淇县),武祖烈王武乙迁都。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 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 1.西周王朝(前1046—前771),武王(姬发)灭商建立王朝,结束于犬戎。 在此之前,后稷姬弃被虞舜封于邰,作为虞、夏、商的诸侯国。 此后,一度改国号豳(邠,今陕西郴县),至太王(文王的父亲)时期才改国号周。 周在成为王朝之前也数次迁都,灭商后以镐京(西都宗周,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为首都。 不久,成王(姬诵)又以洛邑(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陪都。 2.东周王朝(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迁国,亡于秦。 东周起先以陪都王城(洛邑/河南,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首都; 后来,又以成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为都城,实际上两座城都在今天的洛阳内。西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一、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 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 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秦——清) 一、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随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梁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历三帝,共统治15年 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公园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214年 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十二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汉高后吕雉(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八年(注:吕雉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五年 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六年 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六年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五年 年号:元始 汉孺子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三年 年号:居摄、初始 新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十四年 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在位三年 年号:更始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十三帝,共统治196年 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 年号:永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