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余心声

余心声

余心声:论大旱中屹立的贵州精神

作者:余心声文章来源:贵州日报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10-5-4

清明时节,黔中大地仍未“雨纷纷”。

旱魔,无情地从夏秋肆虐到冬春,央视气象预报云图上那一片让人揪心的赤红,曾久久定格在云贵高原。

在我省抗旱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来了!他深入黔西南州察看旱情、指导救灾,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耳闻目睹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艰苦奋斗、智斗旱魔、绝地逢生的感人事迹后,总理动情地指出: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

精辟的概括、透彻的揭示!深深地拨动了贵州人的心弦,引起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激励和鼓舞着我省人民战胜灾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信心和斗志。

冷洞村的事迹,只是贵州抗旱救灾的一个缩影。

放眼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大灾中巍然屹立的贵州精神,正在喷涌、升腾、激荡。从黔北到黔南,从黔东到黔西,一幕幕众志成城、共御大旱的壮阔场景纷然呈现,一桩桩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层出不穷,一个个生动鲜活、平凡而高大的英雄人物卓然挺立。

“绝不能让一个群众没有水喝,也绝不让一个群众没有粮吃!”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定承诺。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日夜奋战、挥汗如雨的身影;哪里情况危急,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火速驰援、奋不顾身的英姿。在大街小巷、在乡村道路、在田间地头,一支支“抗旱轻骑”、“民兵突击队”、“巾帼抗旱服务队”繁忙穿梭,打水井、修水池、截潜流、掏山泉、保苗床……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奋起自救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们忘不了那一个个坚守抗争、奋不顾身的救灾英雄:朱昌国,带领群众科学抗旱保住了村民的“钱袋子”;陈小二,为保障供水设备不停转数十天坚守在山壁;毛明举,奋力扑打山林烈焰不幸坠下悬崖;成名尧,为群众运水浇地数月过度劳累倒下;还有谢光学、安作成、何礼强……他们精神的光芒映照出共产党员的本色,让人抑制不住对他们高山仰止般的崇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上下一心,共克时艰。4000万英雄的贵州儿女,用热血、汗水和智慧,用贵州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抗旱救灾的***壮歌。

精神,是从一个人成长中、一个集体发展中、一个民族传承中凝炼出来,并支撑其不断延续的特有活力。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民族更不能失掉精神。马拉松比赛临近终点时,精疲力竭的运动员主要靠的是精神支撑跑完赛程;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士气更旺的一方往往获得最后胜利;人类向极限挑战的每一次超越,精神力量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水奔流,蜿蜒曲折,不遇险滩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越是困难,越需要有斗志;越是艰苦,越需要有韧劲;越是大灾大难,越需要精神支撑。正是因为有了贵州精神,自古至今,面对艰苦的客观条件,贵州儿女从不怨天尤人,下定改天换地创造幸福的决心,凭借自强不息、勇创出路的志气,积跬步而致千里、汇小流而成江河,使这片土地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何一种精神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产生的历史与现实根源。拉开历史的长焦与广角,我们不难发现,一代又一代的贵州人树雄心、立壮志、图发展,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演绎着贵州精神嬗变的轨迹。

在古代恶劣的环境中,奢香夫人不畏艰难,率领各族同胞“伐薪焚石”、“凿山刊木”,开“龙场九驿”,打通了贵州与周边三省连接的驿道;葛镜矢志不渝,倾尽家资三次建桥,立下“桥不成兮镜不死”的豪迈誓言,在贵州建成了与赵州桥媲美的葛镜桥,留下了“义垂千古”的壮举。

在红军转战贵州的长征途中,一桩桩烛照千秋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这块红土地上,播撒了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火种,留下了超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财富,提供了汲取不尽的精神动力。

在火热的“三线建设”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贵州儿女的行列,扎根大山、毕生奉献,青丝化白雪,血汗写艰辛,为贵州建起了较先进的工业体系,铸就了宝贵的“三线建设”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贵州人的精神更加高扬。1978年,顶云公社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超前的探索生发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在20多年的不懈探索中,孕育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大关人劈石造田、改造山河,催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巧干”的大关精神;在2008年抗击历史罕见的雪凝灾害中,全省上下形成了“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患难相助、和衷共济”的抗雪凝精神……这些精神挺起了贵州人的脊梁,凝聚成不断激励全省人民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

正是在与一个个困难、一次次灾害的碰撞中,贵州儿女不断生发出新的精神资源和磅礴的精神力量,成就了战胜恶劣环境的坚毅品格。正是世世代代贵州人的不懈追求、传承弘扬,不断丰富着贵州精神的内涵,在这次抗旱救灾中升华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

永不退缩”的新时期贵州精神。

十六个字贵州精神,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契合时代、引领发展,句句寓意深刻、意境层层递进。

“不怕困难”,体现了贵州人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志气。贵州是“山的世界”、“喀斯特的王国”。大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也造成了闭塞阻隔;喀斯特地貌构造了神奇美境,也形成了脆弱生态。一部贵州史,就是一部贵州人民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历史。千百年来,贵州各族人民在重重大山中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养成了直面困难的坦然心态和敢于担当的勇气豪情,性格中禀赋着大山一般的刚毅笃实,血脉里蕴含了抗压耐劳的基因。“莽苍深处,歌舞之乡”,天性乐观的贵州人,从“苦”中刨食、在“苦”中成长、唱“苦”中欢歌,千难吓不倒,万苦压不垮。

“艰苦奋斗”,体现了贵州人在艰苦环境中干事创业的干劲和闯劲。贵州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快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但贵州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始终坚信“别人能干成的事我也能”。与大关村、则戎乡一样,无数生活在深山区、石漠区的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劈千古石,抠万年土,建米粮川,创造了一个个“绝地逢生”的奇迹。

“攻坚克难”,体现了贵州人敢打硬仗、善克难关的胆略和智慧。面对重重险阻,贵州人总是坚信“没有淌不过的河,没有翻不过的山”。凭着这份执着信念,我们攻下了改革发展中的一道道难关、赶走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啃下了别人认为啃不下的一块块“硬骨头”,全力打好西电东送、交通水利、扶贫开发、退耕还林、“两基”攻坚等一场场硬仗,提前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有勇又有谋、有胆更有识,从抗击雪凝灾害中发起的“绿丝带行动”,到这次抗大旱中冷洞人创造的土法滴灌,无不折射出贵州人从来都是攻坚克难的“好手”。

“永不退缩”,体现了贵州人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恒心和意志。“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贵州人面对筑路架桥的艰险

余心声:论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作者:余心声文章来源:贵州日报点击数:113 更新时间:2009-12-22 一

当丰收的馨香溢满黔中大地、欢庆新中国60华诞和贵州解放60周年的喜悦之情还萦绕在人们心头之际,当3900多万贵州儿女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迈上新征程的时候,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郑重提出了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政治任务。

这是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部署,是对我省面临的新形势和干部队伍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是总结经验、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推进富民兴黔事业的深谋远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贵州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面对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战略目标,面对征途中可能会遇到的“拦路虎”,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已成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紧迫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部队伍,就是我省发展之“器”。拥有一支素质高、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好的政策才能落实,好的机遇才能抓住,好的愿景才会化为贵州17万平方公里河山间的美丽画卷。

素质是什么?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能力,是人的知识、智力、德行、心理、责任等多方面的聚合。素质体现着人的内涵、品位和个性,内在导向着人生的路径和生命的轨迹。一个人,素质不同,其生存状态、生活品质、人生境界就不同;一个团队,素质差异,其精神面貌、战斗能力、工作成效就不一样。

干部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干部的理想情操、理论水平、道德涵养、科学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上,反映在干部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中,折射于干部的决策能力、统筹能力、应对能力等各个方面。

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而全面的锻造过程,需要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实践历练,不断丰富其内涵、充实其底蕴、磨砺其品格、升华其境界。

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必须着力提高干部的理想情操、理论水平、道德涵养、科学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

理想情操是干部综合素质的首要之义。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气、神。古今中外,举凡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理想如灯塔,情操似阳光。对自己的人生、对贵州的发展有理想、有追求,我们的干部就会“小我”之中更有“大我”,获得干事创业的不竭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一个干部,只有做到理论上清醒坚定,才能做到政治上方向明确、信念上矢志不渝、品行上言行一致;只有学而有思、学而有行,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判断形势才有洞察力、分析问题有穿透力、处置复杂局面有驾驭力、解决问题有决断力。

思想道德是干部综合素质的灵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

备,以德为先”。“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自古而今,人们都以道德为做人、为官、立业之本。“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对于干部来讲,其心正,百邪不侵;其言正,一呼百应;其行正,众望所归;其果正,人竞效之。雪凝灾害中,李彬、欧光权、赵祖虎、陈斌、吴声海、武德顺等身先士卒的好干部,成为贵州干部的道德楷模、贵州人干事创业的精神标杆。全省干部无不以其为榜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保持高尚品德。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当代干部综合素质的关键构件。一位哲人曾经说:“没有科学,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缺乏科学精神是可悲的,缺失人文精神则是可怕的。科学素养包含了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作风。今天,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需求,谁拥有高端的知识、前沿的信息、前瞻的理念,谁就拥有核心竞争力、占据发展制高点。人文素养则包含了人们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修养和综合运用能力,外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和情操。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我们能否具备“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气度和坚强意志的重要前提。

身心素质是人的其他所有素质的载体。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七十三岁还畅游长江,强健的体魄使他承担起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肩负着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重任的我省干部队伍,同样离不开强健的身体。而强健的生理素质如果“装配”了优良的心理素质,必将如虎添翼,令人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刚毅自控、志强智睿;无论顺逆,不离大道;无论晴雨,终身向阳。

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必须着力强化干部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智者贵于乘时。机遇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机遇意识强不强,能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是衡量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机遇不常有,稍纵即逝,抓住它、用好它,可以实现超常规发展,反之就会延缓发展。强化机遇意识,必须要有善于预测和识别机遇的敏锐,要有创造机遇的智慧,要有抓住机遇的勇气,更要有用好机遇的能力。抓机遇要有“抢滩”精神,看准的事要果断决策、快速启动,雷厉风行、奋力拼抢。机遇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怜悯懒汉懦夫。当前,我们面临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挑战中蕴含的更多机遇,面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面临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一

轮发展机遇,能否抓住和利用好这些机遇,是对我省干部队伍素质与能力的现实考验和检验。

责任意识是人们心灵深处一种责无旁贷的心理定势。一个干部的岗位意味着一份责任,任其职就要尽其责,就要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缺乏责任意识,就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作风飘浮;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就会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我们的干部要时时刻刻不忘使命,不忘自己承担的职责、怎样履行好职责;要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敷衍塞责,逃避责任;要责权一致,不能遇到权力往怀揽,遇到责任往外推。责任意识来自对党的宗旨的正确理解,来自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来自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来自对人生的领悟。改变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现状,不仅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更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自我加压、负重拼搏,在主动承担更多责任中贡献更大力量,推动贵州科学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进化之源。缺少创新意识,必然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强化创新意识,要求我们的工作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表面化、常态化。要勇于消除思想禁锢,转换思维方式,打破路径依赖,破解体制束缚,把知识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创新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强化创新意识,更要求我们要有胆识,“胆”是决策与干事的勇气和决心,“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只有胆识兼备,才能创新得法、创新有为。

“团结就是力量”,诠释了合作的真谛。合作是一种能力,是干部的基本素质。在现代社会组织中,只有每个成员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才能形成前进的合力,才会使组织有应变力、发展力、持久力,才能实现自身功能的最大化。芸芸众生路艰辛,难得几时创业同。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是机遇,值得珍视和呵护。为政要谋事不谋人,在理解中共事;补台不拆台,在工作中互补;尽职不专断,在用权中自戒;争强不争功,在荣誉上谦让;争气不斗气,在和谐中进取。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有与人为善的可贵品格,有处事不惊的风度涵养,有忍辱负重的风骨风范。上下之间、同级之间,要多关心、多支持、多谦让、多沟通、多信任、多宽容。有长处互相学习,有短处互相补台,有难处互相关心,有错处互相提醒,能干事能共事才能最终干成事。

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必须着力提升干部的决策能力、统筹能力和应对能力。

正确的决策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决策。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正确的决策从科学中来、从民主中来、从群智中来。我们的干部要有“空杯精神”和“归零心态”,不断学习,多一点“自以为非”,少一点自以为是,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既集思广益,又相对集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统筹兼顾是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必要前提。通过统揽各方资源、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各种关系,可以使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结构合理,形成合力,减少内耗,相互促进。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在总揽全局中谋划局部,在着眼未来中抓好当前。既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又做好群众急需和受益的事。

提高应对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影响或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回顾已往事件,教训惨痛、发人深省。有的干部事前无防范,遇事惊慌,呆若木鸡;有的干部仓促应付,措施失当,激化事态;有的干部只顾政绩,搪塞掩盖,最后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此等等,说明我们一些干部明显缺乏处置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准备,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要有科学的途径和方法,在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用人导向、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学习培训既是一种工作需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年来,通过大规模教育培训,我省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功,干部培训便捷、经济、有效,必须将其摆到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位置,长期坚持。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锻炼是所大学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要建立和完善干部实践锻炼制度,规范干部“上挂”、“下挂”和横向交流锻炼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

键岗位锻炼,让干部“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在改革中学习改革、在发展中学习发展”,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是风标、是导向。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对干部队伍的素质培养和作风养成起着导向作用。导向不对,用人失策,必然导致严重后果。要重用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决不使用那些政治动摇、缺失信念、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投机钻营的人。要像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说的那样:对千里马型干部不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让实干者无悔;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让公正者无畏;对智囊型干部不嫉妒,让谏言者无虑。破除“论资排辈”、“身份偏见”、“文凭等级”等狭隘观念,让更多的优秀干部走上重要岗位。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制度和环境是干部队伍人才辈出、群贤毕至的重要保证。好的制度和环境似沃土、似阳光、似雨露,能让好的苗子长成参天大树。要按照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完善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干部管理机制、干部交流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大力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良好氛围和健康机制,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作用。

充满挑战而又硕果累累的一年即将过去,令人期待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

2010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端之年,也是我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抢抓机遇,实施重点突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一年。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牢牢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必将乘势而上,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任重道远!取决于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否有信心去担当、有勇气去面对、有素质去践行。

时不我待!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从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好迎接

新机遇新挑战的充分准备。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在全省各级干部的带领和广大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可爱的贵州、美丽的家园将会更加多彩。

让城管“学会跑”,深意在于保持克制

作者:苏影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09-11-6 11月2日,广州市城管局局长在做客某节目时向城管队员提出建议,在对流动摊贩执法时,遇到对方人数较多,违法场面难以控制,多方教育无效时,城管人员应学会“跑”,即先行离开,保持克制,不与摊贩发生正面冲突,避免“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文明执法。目前,学会“跑”这项“管城经”已成为城管队员培训内容之一。“跑”是为避免与流动摊贩发生正面冲突,其目的在于成为“亲民城管”。(据11月3日《信息时报》)

城管与摊贩的矛盾,当前在很多城市都经常出现。“亲民城管”在这种氛围内提出来,工作思路至少是值得肯定的。《信息时报》的评论就认为,这番发言中隐含的意思与过去那种强制性的城管执法已经有了些许差别。这个差别就是城管自身的定位,已经从管理者转型为服务者。城管服务的内容与事项,更多的是一种城市管理服务,而不是用暴力手段做其他的事情。就如我们小区的物业一样,管理之责,更多的是服务之力。

城管执法需要秉持文明的底线,确保不发生冲突,不激化矛盾,是城管执法的前提。因此,《西安晚报》的评论文章也主张,避免与流动摊贩发生正面冲突,这看似回避问题的做法,却未尝不是城管执法理念与境界的提升。

执法又不是去“打架”

管与被管,本身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一对矛盾。不过,城管部门似乎更应该反思下自己以往的执法方式。《新京报》评论认为,城管与摊贩的矛盾纵然和摊贩流动性强、不易管理有关,何尝又不与常有不当执法现象发生有关?前一阵,上海发生的城管“钓鱼”执法事件,便是一个例子。《新快报》也认为,城管之所以“名声不好”,就是因为过于重视工作的强制功能,而疏忽了调解功能。城管找上摊贩,本来应该是纠正摊贩的违规行为的,而不是去打架的,不与摊贩发生正面冲突,本应是城管的执法前提。但在粗暴和简单执法的惯性思维影响下,城管每次执法时似乎都是要去战斗一般。如此怎么不会引起冲突?

也别“妖魔化”小贩

不过,主动撤离有困难的“执法现场”就算是“亲民”了吗?《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文章指出,现实执法中,纵然有城管被小商小贩伤害的事实,那毕竟也是极其个别的现象,远远没有普遍到抵抗城管执法的地步。而这项“管城经”似乎在公众传达一种潜意识:小商小贩猛于虎,管不了总可以躲得起吧!因此,这番言论不仅不亲民,反而有以“自我矮化”的形式“妖魔化”小商小贩的嫌疑。而且,亲民者,是应该与民接近、甚或就在民众中间,呈现出来的是与民休戚相关的精神。

事情不妙,“哗”地全跑,《东方早报》分析说,这种执法方式是不是“亲民”还得再斟酌。《北京晚报》也提出,广州既然是要打造“亲民城管”,那更是要鱼水一家亲才上道。城管队员们都跑了,还怎么亲民呢?这里面的相悖之处,不知该做何解。

《燕赵都市报》的评论批评说,如果确如城管所说存在“违法现场”,那么作为城市管理执法者的城管人员,一跑了之,任由违法继续,则就不仅仅有损执法者和政府部门形象与威严,更关乎懈怠渎职与不作为的问题。

因此,消除二者矛盾,一个关键就在于城管部门应该积极转变执法思路,而不是消极应对,用一个“跑”来解决。

城市应学会包容

我们似乎一直在关注如何消弭城管与摊贩的矛盾,有点在当“事后诸葛亮”的感觉。为什么不更进一步,消除矛盾产生的土壤呢?二者的矛盾,本质上折射的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深层困惑。一方面,楼价泡沫化已经越来越拒绝传统和低端,挤压包括摊贩在内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不少打工者、城市的下岗工人及无业人员等社会底层群体游离于政策关注之外,不得不选择一种低廉的生活方式来维持生计;还有的就是,即使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人们,也不全是大款,很可能是房奴,他们的需求本身就是小贩赶不走的生存基础。这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僵局,才是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应该为社会底层群体做出相应的规划,如建设摆摊的地方。不一定非得要是大市场,几个便民服务点,或许就能解决很大的

问题。广州日前在天河区兴华街道办进行摆摊的一场试验,让流动摊贩摆摊拥有“合法”的地盘,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仅仅试行了三天,但“试验”无疑值得肯定。

只要城市有对多样生活的包容性,建设政策对底层群体有足够的关注度,就能建立一个各行其道而且有序的城市环境,也就没有现在让各方头痛的矛盾了。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是个重大信号

作者:胡倩茹文章来源:人民网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09-9-29 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适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去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逆势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其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将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积极贡献。

《规划》提出了到2011年末文化产业发展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五个“进一步”的目标,即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围绕这一目标,《规划》提出在当前要着重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和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等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振奋人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落实好《规划》,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大力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推动文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和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打造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场。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落实好《规划》,要靠政策的大力推动。要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地区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我们有理由相信,《规划》付诸实施,必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时代赋予了重大机遇,我们要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余心声:论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2009-08-26 08:23作者:余心声手机看新民网

扎扎实实改善环境、提升竞争力,从而赢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机,上海、深圳、苏州……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颗颗璀璨明珠,莫不因此放射夺目光芒。这一历程,与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一直以来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努力密不可分,也更印证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

前不久,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大力推进我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环境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营造良好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要在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大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这是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准确把握我省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环境立省”战略的具体落实,是站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高度,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明确要求。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全会精神上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当今,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发展环境,已成为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生产要素是流动的。哪里发展环境好,“梧桐树”长势喜人,哪里就对各种资源吸引力强,就能聚集更多资本、技术、人才,就会持续“有凤来仪”,迎来“百鸟争鸣”。

可以说,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环境则起着催化剂作用。环境越好,发展越快;反之,则越慢。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决定发展;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

只有明媚的阳光才能哺育争奇斗艳的百花,只有宽松的氛围才能催生卓尔不群的思想。同样,只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在贵州高原涌流,让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勃勃的活力。

发展环境,是影响发展的各种物质条件和人文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

硬环境,是区位、是交通、是能源、是资源、是生态……是影响发展的一切外部物质条件;软环境,是政策、是服务、是效率、是公正、是秩序……是影响发展的所有人文社会因素。

硬环境与软环境,本身也同为发展的内容。硬环境是发展的基础,软环境是发展的关键。当硬环境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软环境之优劣,就会对经济发展进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样的硬环境,匹配不同的软环境,综合环境质量便相迥异。谁能营造更好的软环境,谁的硬环境就能加快改善,优势就能得到更充分发挥。软环境不尽如人意,硬环境建设就会受到拖累,硬环境优势就会被打折扣。

在硬环境还不很完善的情况下,软环境尤显重要。硬件不足软件补。我们在以后来居上的态势,超常规地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同时,更应重视软环境建设。

实践一再证明,公有制经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国家安全,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民众生计、关系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发展的生力军。二者比翼齐飞、双轮驱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势不可挡、一路笑傲。

放眼神州,一个普遍现象是:举凡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人民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几乎都是非公有制经济比较活跃、非公有制经济占当地生产总值比重较高的地区。

毋庸置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大发展;不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就难以做大做强全省经济;只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加快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更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环境经济、政策经济,兴衰皆在于环境。环境对非公有制经济,就像阳光对生命体一样宝贵。

扎扎实实改善环境、提升竞争力,从而赢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机,上海、深圳、苏州……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颗颗璀璨明珠,莫不因此放射夺目光芒。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一瓶小小贵州辣椒酱的辉煌,折射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由小逐渐变大、由弱逐渐走强的历程。

这一历程,与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一直以来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努力密不可分,也更印证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上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创建“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率先大胆探索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到90年代省委、省政府推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五不限”政策;从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我省经济的突破口”,到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出台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从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生态立省”战略,进而提升为“环境立省”战略,我省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发展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思路更为清晰,措施日益有力。

――改善硬环境

我省紧抓各种机遇,强力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跨越发展,水利建设高歌猛进。随着以贵阳为中心,连接全省各市(州、地)、周边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的快速通道加快形成,我省将再次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硬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优化软环境

全省上下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出台优惠政策、改善法制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成效明显。“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及“四在农家”、“整脏治乱”、“满意在贵州”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使贵州的文化影响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多彩贵州”、“生态贵州”、“信用贵州”……日渐成为人们对贵州的新认知。

“有一点阳光就会灿烂,有一点土壤就会发芽”。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造就了老干妈、神奇、百灵、益佰、同济堂、华城科技等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非公有制企业。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我省竞争性行业主力军,壮大了全省经济总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推动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营造环境,我们已经尝到“甜头”。

纵比的成绩,不能遮蔽我省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与发达省份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2008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4%,而云南为38.5%,陕西为47%,四川为51.3%,江西为53%,湖南为56%,重庆为57%,全国平均为65%,沿海发达省份则普遍在80%以上。

数据的对比,引人深省,催人奋进,昭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营造,尚大有可为,须奋力而为。

我省深处内陆,山岭纵横,过去长时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经济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欠账不少。硬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尤显突出。主要表现为:

有的职能部门存在“疑私、防私、怕私”的思想倾向,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冷淡消极、瞻前顾后,“设高门槛”、“装玻璃门”。

有的职能部门执法观念陈旧,“官”、“管”意识严重,在如何管住、卡住上办法多,在呵护、扶持上用心少,在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上措施欠缺。

有的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缺乏责任心、主动性,衙门习气十足,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推诿、塞责等现象。

有的不讲诚信,只“承诺”不“践诺”,说了就算做了,引进来了就算交差,个别的甚至“开门招商、关门诈商”,令投资者心寒。

有的为政不廉,徇私枉法,把公权当特权,把企业当“唐僧肉”,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

上述现象虽属少数,但如同带刺的篱笆墙,隔离了党委、政府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地方信誉,给发展环境造成道道硬伤。

各级党委、政府倘不下硬功夫实现软环境大改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绝非危言耸听!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思想要先行。思想认识上种种障碍的破除,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我们需要牢固树立发展至上的理念。在“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是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环境就是抓吸引力、竞争力和生产力”等认识上,应形成高度一致。

我们需要牢固树立平等相待的理念。非歧视待遇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以平等的条件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用法律、政策上的平等保护形成经济上的平等竞争,各种所有制经济就能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悉心服务的理念。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对非公有制企业,多支持少干预,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设卡,多协调少掣肘。

我们还需要牢固树立不拘一格的理念。提倡开动脑筋做加法,反对思想僵化做减法。只要是法律、法规无禁止性规定的事情,就要鼓励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公正的法治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发展环境的营造,重在多管齐下、综合推进。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安全、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难掀全民创业之潮。必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废、改、立,完善法律体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执法,减少行政干预,严格收费纪律,严控各类检查,严禁“吃拿卡要”;必须重拳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挠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

政策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前提,政策不优,环境难优;政策不活,经济难活;政策有多开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会有多顺畅。我们要按照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的要求,抓紧出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消除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打破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在国企和外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格局,取消歧视性限制规定,破除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凡是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国企的扶持措施,都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以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平等市场主体的地位。

舆论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激励政策,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贡献,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消顾虑、强信心,理直气壮创造财富,使全社会形成重商、亲商、爱商、惠商、护商的氛围,形成时时、处处、人人都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要有硬举措、敢于动真格,确保思想认识、领导力量、工作责任、政策措施、纪律约束“五到位”。

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不断形成改善发展环境的新思路、开辟新空间,出实招、见实效。

抓环境建设,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本部门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敢于、善于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朋友,为他们排忧解难,亲自过问、迅速处理重要投诉,决不推诿。

环境建设涉及面广,相关部门需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各级党政领导抓、纪检监察部门查、企业和群众评、新闻媒体等监督的工作机制。要明确责任机构、责任人,使环境建设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要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使环境建设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环境建设的好政策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要狠抓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做到政令统一、令行禁止,消除“肠梗阻”,取信于民、取信于商。

对破坏软环境的行为,无论涉及到哪个部门、涉及到谁,都要“谁碰谁触电”、严肃追究责任,并曝光典型案件,达到查一案、规范一线、教育一面的目的。

非一朝一夕之事,当只争朝夕而为。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路在脚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越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越需要加强环境建设,努力实现促进环境优化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无缝契合。

一个创造源泉涌流、活力迸发的发展环境,将使贵州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沃土、干事创业者的乐园,呈现万商云集、万众创业的繁荣图景。

我们信心百倍期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A181 余心声:论迎挑战抢机遇促发展作者:恶面书痴分类:时政提交日期:2009-5-19 15:38:00 | 访问量:152 一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冲击着中国,考验着贵州。

贵州,正处在加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在这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需要智慧和胆量,需要志气和信心,需要化“危”为“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迎挑战、抢机遇、促发展,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睿智之策,吹响了这场世纪大考中贵州最响亮的号角。

危机仍在加剧,并向实体经济蔓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一些优势产业受到冲击,工业经济增长压力加大,部分行业经营困难;经济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解决“三农”问题难度增加;农村和城市部分居民收入增幅放缓,生活遇到困难;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亟需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2009)

年,将是我们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为困难、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

“挑战确实严峻,机遇依然存在。”经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经济波动困难时期,常常也是各种生产力要素重新组合、产业重新布局的时期。古人云,物无不变,变无不通。“危”与“机”这对客观存在着的矛盾,既相互对应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键看如何把握。只有迎难而上,正确应对,我们才能不失时机,化“危”为“机”。

迎挑战,我们充满信心。

信心来自于中央对国内外形势冷静而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这是我们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战胜困难、促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信心来自于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发展阶段和态势的准确把握。2008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取得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性进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发展条件的加快改善,我省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

信心来自于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凝聚起的巨大力量。学习实践活动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力量大凝聚,深化了对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以及如何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促进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并付诸行动,必将有力地推动贵州大发展。

信心来自于全省各族人民热爱贵州、建设贵州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多彩贵州”、“满意在贵州”等活动,贵州人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特别是经过2008年战胜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的洗礼,“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已成为当代贵州人的品格特质。我们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情感更强烈,斗志更旺盛,信心更坚定。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多一分信心,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就多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多一条化危为机的出路,就能够从危机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抢机遇,我们正逢其时。

中央明确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给贵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措施得力,多年来制约我省发展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就有望提前突破,一批多年来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将得到落实,一批关键工程将加快实施,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将获得更强有力的支撑。

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给贵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在许多方面给我们造成了“倒逼”机制,促使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只要我们牢牢抓住中央制定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机遇,用好中央关于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就能够加快我省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