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用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应用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应用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应用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用MINITAB软件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用MINITAB软件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质量部陈志明 摘要数据分析在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活动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数据的质量又取决于测量系统的能力。本文以空调公司平衡型量热计空调系统性能测试平台的“GR&R”研究为例,介绍用MINITAB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据分析MINITAB软件测量系统分析(MSA) 一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测量系统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过程。理想的测量系统在每次使用时应只产生正确的测量结果:与一个标准值相符。而事实上,理想的测量系几乎是不存在的:用一把校准好的卡尺,不同的人测量同一件零件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低质量的测量系统产生的测量结果往往本身就有较大的偏差,从而可能掩盖被分析过程的偏差,这种结果用于质量验证、质量改进和过程控制分析显然是不恰当的。 测量系统的质量经常使用其测得数据的统计特性来确定,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也就说测量系统产生的偏差只能是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应由于特殊原因导致。 测量系统分析就是用统计的方法分析测量系统所测数据的统计特性,而确定其质量水平。通常,我们用下述五个指标来评价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它们是: 1)偏倚: 测量观察平均值与该零部件采用精密仪器测量的标准平均值的差值; 2)线性:表征量具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别; 3)稳定性:表征测量系统对于给定的零部件或标准件随时间变化系统便倚中的总偏差量,与通常意义上的统计稳定性是有区别的; 4)重复性:指同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数据)的偏差。 5)再现性: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偏差。 通常,前三种指标用于评价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后两种指标用于评价测量系统的精确性。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对设备的校准等比如参照ISO9000或ISO/TS16949关于测量系统的相关要求在体系上对测量系统进行维护、监控。也就是说,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偏倚、线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后进行校准后可以解决其准确性问题,工程上通常用测量系统的精确性亦即其重复性和再现性来研究其统计特性,就是通常所说的“GR&R研究”。 二测量系统分析流程及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通常需要根据测量过程的可重复性(破坏性或非破坏性)、测量结果性质(记数型数据或计量型数据)、待测单元的数量大小、过程的成本、仪器或量具的状态及测量过程输出的重要性等因素来确定分析的方法和流程。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空调公司系统性能测试平台(量热计平衡室)的分析结合笔者对测量系统分析的了解做简要介绍,详细方法可参阅本文的参考文献(1)。 测量系统分析步骤: 1.验证“量具(gage)”的校准; 2.选择工件和测量者执行测量; 3.用MINITAB软件进行数据评估; 4.分析数据,解释结果,得出结论; 5.检查是否有不合格的测量单位,制定长期量具保持/改进计划。 量具必须经过校准且才处在正常状态,没有经过校准或者已经过了校准期限的量具是处于不正常状态的,其测量所得数据不能用于测量系统分析。 为保证数据的统计独立性,视测量过程的时间、费用等因素,一般随机选择代表整个过程的10件工

MSA测量系统分析步骤和应用

1.什么是MSA 1.1 测量系统:指被测试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及操作人员的集合,是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1.2 量具:指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或不合格的装置。 1.3 测量系统的分辨率: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也称为分辨力)。 特别提醒:单独一个测量仪器不是测量系统,如一把卡尺、一台电子称等。 2.测量系统的作用 2.1 评估测量系统误差的大小,是否能被客户接受。 2.2 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异是否受控。 2.3 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值是否能被客户接受。 2.4 评估几种不同测量系统的优劣。通过MSA评估,找到测量系统改善的着力点,确定是进行人员培训,还是调整测量方法或调整仪器。 第一份X-R图显示过程正常,分辨力0.001,第二份X-R图显示过程不正常,分辨力0.01。虽然这是针对同一制程,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从以上数据来看,第二份控制图的测量系统分辨力太低,导致虚发报警。因此可以推断出,做SPC的前提是MSA必须合格,虚发报警导致成本过高。

3.MSA评估的仪器和责任人员 3.1 测量系统一般由仪校人员或品质部的负责人来主导,由参与检测或试验人员来测量,以提供测量数值。不可以由品质部领导或仪校人员来测量和提供数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测量人员不可知道自己上次测量结果和别人测量结果,要保证盲测。MSA要识别的误差是测量人员、设备、环境、方法、标准值导致的误差,品质部领导和仪校人员一般不亲自测量产品,所以分析他们的测量数据基本没有价值。 3.2 MSA分析的范围来自控制计划所有的测量系统,包括计量性、计数性。 3.3 破坏性的测量系统现在一般不做分析,除非客户有特殊要求,如盐雾试验测量系统。 特别提醒:MSA分析的包括控制计划中所有测量系统,而不仅仅是测量特殊特性的测量系统。 4.MSA专业术语解释 4.1 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或称偏移(BIAS),是指测量值与相对真值之间的差异。真值是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找到的相对真值。准确度值也称为偏倚值,一般说来要求其越小越好。在MSA中,一般分析偏倚值和稳定性值4.2 精密度(Precision)

Minitab软件说明

增加一点介绍 Minitab 终于开始有了中文版了,看母语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据发布会上说,除了具有比老版本更多的统计功能外,MINITAB 15包含了50个增强功能。如 产品名称用户数 Qty 价格 升级价格 Users Price Upgrade Price Minitab 15版单机版 (Minitab 15版永久许可) 1 12,500 5,200 计算菜单 新添40多函数: 文字处理,计算工作日,排列,组合,等 增加几何与负二项分布 改进产生指示变量的对话窗 数据与工作表 给列设定公式 新日期/时间格式

货币与百分比格式 在工作表内多次消除/重做 文件输入/输出 给项目文件加密码 提供更多输入/输出文件格式 更快,更容易的从Excel复制/粘贴 联接样本数据文件夹 基本统计量 单样本Poisson分布率的检验与置信区间双样本Poisson分布率的检验与置信区间单样本方差估计 众数 实验设计 选择最优因子实验设计 改进的响应优化器 响应曲面设计可包含更多因子 半正态效应图 控制图

编辑控制图上的单个点 显示所有阶段的控制线和中线的值 选择用不同的符号与线段显示所有控制图 质量工具 1类型量具研究 创建量具研究工作表 量具研究—计算量具错误分类概率 按属性抽样验收 按变量抽样验收 把Johnson变换加到个体分布函数标识指令 能力分析—给子组标准差和整体标准差的估计提供不同无偏常量较正选择 时间序列 高清晰度互相关图 帮助文件 补充方法与公式内容并改善对它的显示 改进词汇索引表 完善StatGuide 提供更多的样本数据

用户自定义 创建适合自己公司使用的对话窗,用minitab指令做分析 在自己公司研发的软件中调用minitab指令 可是俺用来用去,好象核心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不知道是否是俺会用的功能太少了?多嘴一句,据说JMP也出了中文版,哪位大哥如果有给小弟留个言! 在国外的crack翻腾了一个早上终于找到了破解,已经在压缩包里面了,覆盖源文件即可,不过我使用的时候微点提醒我有危险,为了使用,我暂时添加为了信任程序,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估计可能是破解机制导致的,不过大家还是小心,如果是敏感的机器上还是建议不要用了吧,出了问题俺可不负责,不要骂我提供木马。

MINITAB软件入门

MINITAB软件入门 《MINITAB软件入门:最易学实用的统计分析教程》是minitab软件(中文版)的入门书,也是非统计专业大学生学习使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敲门砖。《MINITAB软件入门:最易学实用的统计分析教程》主要介绍了使用minitab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可靠性、类别变量(属性数据)分析、过程控制以及图表分析等内容。书中详述了如何通过minitab软件方便地实施多种实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同时控制两类错误的概率条件下选取最小样本量的方法、随机效应的方差分析、最佳子集回归、广义logistic回归模型的求解、多重对应分析、寿命回归等。为了适应非统计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书先以通俗的文笔介绍每种统计方法,然后讲述用软件实施统计方法的要领,再通过实例演示实施统计方法的步骤,最后通过练习题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由于本书避免理论推导,所用的中文版minitab软件通过菜单发布指令,避免遇到生僻的统计专业的英文术语,学习起来更为方便。 《MINITAB软件入门:最易学实用的统计分析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农、医和部分文科(例如经济管理类)的本专科大学生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实际工作者使用统计方法的工具书,同时还可以作为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参考书和继续教育用书。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预备知识 1.1 统计基础知识回顾 1.1.1 总体与样本

1.1.2 常用分布 1.2 minitab功能简介 1.2.1 minitab简介 1.2.2 注意事项 1.3 数据管理功能 1.3.1 生成工作表 1.3.2 数据菜单功能举例 1.3.3 计算菜单的部分功能 1.4 minitab的简单统计功能 1.5 关于minitab教程和协助 1.5.1 \教程"的用法 1.5.2 \协助"的用法 小结 练习题 第二章参数估计 2.1 正态总体均值的估计 2.1.1 已知方差对均值的估计 2.1.2 未知方差时单总体均值的估计 2.1.3 双总体均值差的估计(方差相等)2.1.4 双总体均值差的估计(方差不相等)2.2 正态总体方差的估计 2.2.1 单总体方差估计 2.2.2 连续非正态总体方差的估计 2.3 比率的估计 2.3.1 单比率估计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 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 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 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GR&R。 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计量型与计数型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用具体的连续的数值来表述,这样的测量系

MSA测量系统分析与结果解释

量具R&R 研究(交叉): 摘要: 每次测量过程结果时都会发现某些变异。产生这样的变异的变异源有两个:一是任何按照过程制造的部件都会存在差别,二是任何测量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重复测量同一部件不一定会产生同样的测量结果。 使用量具R&R 可以确定测量产生的变异性中哪一部分是由测量系统本身引起的。测量系统变异性包括由量具本身和操作员之间的变异性引起的变异。 此方法适用于非破坏性试验。当满足下列假定条件时它也可用于进行破坏性实验: (1)同一批内的所有部件都极为相似,以至于可以认为是同一种部件; (2)所有操作员都测量同一批部件。 可使用方差分析法、均值和R 法进行交叉量具R&R 研究。其中使用均值和R 法时计算更为简单,而方差分析法则更为准确。 在进行量具R&R 研究时,测量应按随机顺序进行,所选部件在可能的响应范围内提供了代表性样本,这一点非常重要。 1.1.1 数据说明 选择了十个表示过程变异预期极差的部件。由三名操作员按照随机顺序测量每个部件的厚度,每个部件测量两次。 1.1.2 方差分析法与均值-R 法的比较 由于利用控制图进行计算比较简单,因而首先产生了均值-R 法。但是,在某些方面方差分析法更为准确: (1)利用方差分析法可以研究操作员和部件之间会产生哪些交互作用,而均值-R 法却不同。 (2)利用方差分析法所用的方差分量对变异性进行的估计比使用均值-R 法的极差进行估计更准确。 1.1.3 量具R&R 的破坏性实验 量具R&R 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查看同一个操作员或多个操作员对同一个部件的重复测量结果是否相似。如果要进行破坏性实验,则无法进行重复测量。 要对破坏性测试应用Minitab 的量具R&R 研究,则需要假定某些部件“完全相同”,可视为同一个部件。如果假定是合理的,则可将同一批产品中的部件当作同一个部件。 如果上述情形满足该条件,则可以根据部件具体的测试方法选择使用交叉量具R&R 研究或嵌套量具R&R 研究。 如果每个操作员都要对每批部件进行检验,则使用交叉量具R&R 研究比较适合。 如果仅由一名操作员检验每批部件,则可使用嵌套量具R&R 研究。 2. 方差分析法 包含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 通过双因子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可以知道两个不同水平的因子是否可产生不同的响应变量平均值。 双因子方差分析表中列出了以下产生变异性的变异源: (1)部件,它表示由于测量不同的部件而产生的变异性。 (2)操作员,它表示由于进行测量的操作员不同而产生的变异性。 (3)操作员*部件,它表示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员和部件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变异性。如果操作员*部件项的p 值大于0.25,方差分析将在无交互作用项的情况下重新运行。 (4)误差或重复性,它表示在测量过程中不是由部件、操作员或者操作员与部件交互作用产生的变异性。

基于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基于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1.测量系统分析的研究 1.1.基本概念 数据是测量的结果,“测量”是指确定实体或系统的量值大小为目标的一整套作业。 所谓测量系统分析,是指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了解测量系统中的各个波动源, 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给出本测量系统是否合乎使用要求的明确判断。 测量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准确性(accuracy)和精确性(precision), 通常由偏倚(bias)和波动(variation)等统计指标来表征。偏倚用来表示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质量特性基准值(真值)之差, 其中基准值可通过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进行若干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波动表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结果分布的分散程度,常用测量结果的标准差σ或过程波动VP表示。波动也可称为变异。 1.2.测量系统波动的主要来源 过程波动的主要来源以及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图1.测量系统波动来源 1.3.重复性&再现性 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在尽可能相同的、恒定不变的测量条件下, 对同一测量对象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此时测量值的波动称为重复性, 记为VE。重复性误差的产生只能是由测量仪器本身的固有波动引起的。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也称为复现性或重现性,是指在各种可能变化的测量条件下, 同一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记为V A。最普遍出现的重要的再现性是操作人员的变化对测量系统一致性的影响,特别是由不同的人员使用同样的测量仪器对同一测量对象测量时的波动要小。 1.4.测量系统分析的依据 通常用分辨力、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评价测量系统的优劣, 并用它们控制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波动, 以使测量获得数据准确可靠。 一般说来, 测量系统的分辨力应达到(即在数值上不大于)过程总波动的(6倍的过程标准差)的1 /10, 或容差(USL-LSL)的1 /10。 在评价测量系统性能时,通常采用如下标准: P/TV或P/T≤10%,测量系统系统波动很小; 10%<P/TV或P/T≤20%,测量系统波动较小; 20%<P/TV或P/T≤30%,测量系统可接受; P/TV或P/T>30%,测量系统波动较大,必须改进; 可区分类别数反映测量系统的分辨力,应≥5。 P:测量系统的波动R&R;R&R =((EV)2 +(AV)2)1/2 TV:总波动;(TV)2 =(PV)2 +(AV)2 +(EV)2 (TV为总波动;PV为测量对象间的波动;(AV)2+(EV)2为量具

应用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应用Minitab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以及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通过测量系统分析,控制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波动,以便获得准确且精确的测量数据。1.3 重复性和再现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在尽可能相同的、恒定不变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测量对象 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此时测量值的波动称为重复性,记为VE。重复性误差的产生只能是由测量仪器本身的同有波动引起的。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也称为复现性或重现性,是指在各种可能变化的测量条件下, 同一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记为VA。其中,最普遍出现的重要 的再现性是操作人员的变化对测量系统一致性的影响,即不同的操作人员用相同的仪器测量对同一测量对象进行测量时产生的波动。好的测量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再现性,特别是由不同的人员使用同样的测量仪器对同一测量对象测量时的波动要小。1.4 测量系统分析的前提通常用分辨力、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评价测量系统的优劣,并用它们控制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波动,以使测量获得数据准确可靠。一般说来,测量系统的分辨力应达到(即在数值上不大于)过程总波动的(6倍的过程标准差)的1/10,或容差(USL-LSL)的 1/10。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指在其量程范围内偏倚是基准值的线性函数。对于 通常的测量方法,一般,当测量基准值较小时(量程较低的地方),测量偏倚会 较小;当测量基准值较大(量程较高的地方)时,测量偏倚会较大。线性就是要 求这些偏倚量与其测量基准值呈线性关系。为了衡量偏倚总的变化程度,引入了线性度(记为L)的概念,其量纲与Y量纲相同。其定义是过程总波动与该线 性方程斜率的绝对值的乘积,即它表明在过程总波动的范围内测量值的偏倚波动(不是偏倚本身)的范围。当然,线性度越小则测量系统越好。稳定性通常是 某个系统的计量特性随时间保持恒定的能力。一个可使用的测量系统必须具备

考研复试前如何准备英语听力和口语

复试高分必备:考研复试前如何准备英语听力和口语 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是研究生复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起研究生初试中英语取消听力,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考查放到复试中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分值要记入总分,考生对英语口语和听力一定要认真准备。推荐>> 1、听说能力涉及专业问题 英语的复试基本围绕听力和口语展开。研究生复试的英语部分一般是由学校的公共英语或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室来考核。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复试成功的保证。复试中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考查比较多,有时候也会涉及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导师也大都比较在意自己弟子的英语水平。自我感觉上线的考生要开始温习自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了。 2、听力准备要提前预热 据了解,英语听力部分,大多数学校都以现有的成型考试为参考。考生在准备听力复试的过程中,对于现有的成熟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一定要重视,比如六级听力、托福听力和雅思听力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六级、托福或雅思听力的试题。如果觉得做题太枯燥,收听一下英语新闻,看看迪斯尼的动画片,也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另外,听英语广播和看英语电影也是提高英语听力口语的好方法,在参加复试前这段有限的时间里要尽快熟悉与考试相近的内容。考生大都考过六级听力,并不陌生,而托福听力又是四六级听力命题的基础,熟悉了四六级和托福听力;英语复试问题就不算太大。总之,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要赶快做点预热的准备,主要是做点听力题,找找做题的节奏和感觉。 3、口语测试准备好话题 对口语的考查,各个学校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标准和流程,甚至规定了每个老师发问的方式和时间;有的只是面试老师的自由发挥,成绩也基本上由面试老师主观判定。不管面试是否严格控制,徐老师都要提醒考生们对认真准备下面几个问题:一是自我介绍,如自己来自什么地方,毕业学校,所学专业,业余喜好,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二是做好用英语讲解自己专业的准备。口语测试时老师有可能要求你就本专业展开话题,考查你用英语讲解陌生概念的能力。因此考生对此要有所准备,先用笔头组织这些问题的要点,然后再以这些词组织语言。在阅读专业文献时,也要多积累一些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当然提问的问题不可能难度太高,比如What is business management?In your opinion,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business management等一些简单的提问。(编辑:Meliza)外资急行军,招聘最看重经验和外语能力,学好商务英语,成就高薪职位!要不你也来试试看?

测量系统分析全集

测量系统分析(MSA) 目录 通用测量系统指南 - 引言、目的和术语 -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评价测量系统的程序

- 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 - 测量系统的分析 - 测量系统研究的预备 -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 1.稳定性分析方法 2.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方法 3. 线性分析方法 - 量具特性曲线 - 计数型量具研究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 MSA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的特性 ◆测量: -通过把零件与已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出该零件有多少单位的过程。 -有数值与标准测量单位 -是测量过程的结果 测量数据的质量 ◆基准值 -确定比较的基准

- 关于理解“测量的准确性”专门重要 - 能够在实验条件下,使用更准确的仪器以建立准确的测量来获得 测量数据的质量 ◆ 高质量 - 关于某特性,测量接近基准值 ◆ 低质量 - 关于某特性,测量远离基准值 过程 ◆ ★人 ★装置★ ★方法★环境 输入 过程/系统过程模式 质量循环中的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必须具有的性能 ◆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操纵中 ◆测量系统的变差小于制造过程的变差 ◆测量系统的变差小于规定极限或同意的公差 ◆测量变差小于过程变差或公差带中较小者 ◆测量最大(最坏)变差小于过程变差或公差带中较小者 定义 ◆量具 -用来猎取测量的任何设备 ◆测量系统 - 用来给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及其他设备、软件和操作人员的集合 ◆公差 -零件特性同意的变差 ◆受控 - 变差在过程中表现稳定且可预测 ◆不受控 -所有专门缘故的变差都不能消除 -有点超出操纵图的操纵限,或点在操纵限内呈非随机分布形状 受控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