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语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北语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美国语言学家()于1952年提出了“话语分析”的概念。

A.韩礼德

B.哈里斯

C.奥斯汀

D.格赖斯

答案:B

2.是科学研究中,也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A.观察法

B.经验总结法

C.调查法

D.文献研究法

答案:A

3.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是()。

A.刺激-反应论

B.先天论

C.认知论

D.语言功能论

答案:D

4.语言学和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

A.内容和目的

B.方法和途径

C.过程与结果

D.起点和终点

答案:A

5.教材编写的直接理论依据是()。

A.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B.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C.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

D.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答案:B

6.语言以()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

A.语音

B.语义

C. 语法

D.词汇

7.成绩测试和诊断测试要求有较高的什么效度()。

A.表面效度

8.内容效度

C.共时效度

D.预示效度

8.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则是从()以后开始的。

A.新中国成立

B.改革开放

C.十七大

D. 2000年

9.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是()以前。

A.青春期

B.中年

C.青年

D.更年期

10.()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

A.语法翻译法

B.交际法

C.认知法

D.自觉实践法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韩礼德把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

A.信息功能

B.观念功能

C. 交际功能

D.话语功能

答案:BCD

2.设立于初创阶段的对外汉语教育机构包括()。

A.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B.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C.中国语文专修学校

D.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3.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有()。

A.掌握工具

B.升学

C.深造

D.研究

4.钟根《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实践性原则

B.直接性原则

C.学以致用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是().

A.学习者

B.教师

C.学习内容

D.学习方法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表达形式完全靠意合的手法来实现。

2.语言是言语的表现形式。

3.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也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4.十年初创阶段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了个好头,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5.中介语是固定不变的。

6.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

7.交际法最著名的教材是《新概念英语》

8.文化休克是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调整阶段

9.中介语不是一种语言系统.

10.德智体美统一协调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高目的。

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2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平时进行的小测验是下列哪种测试类型()。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

2.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和迁移理论。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学说

D.格式塔心理学

3.研究发现,97%的永久性语言障碍都是由()受损伤引起的。

A.左半球

B.右半球

C.前脑

D.后脑

4.马建忠的()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A.《马氏文通》

B.《新著国语文法》

C.《语言学概论》

D.《语言论》

5.英国语言教育家韦斯特创立了()。

A.阅读法

B.直接法

C.情景法

D.认知法

6.广义的()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A.第一语言

B.母语

C. 外语

D.第二语言

7.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和中介语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是()。

A.对比分析法

8.相关分析法

C.偏误分析法

D.话语分析法

9.先天论的代表人物是()。

A.乔姆斯基

8.奥斯古德

C.索绪尔

D.桑代克

9.把对比分析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来,始于40年代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10.对外汉语教育的核心部分是()

A.对外汉语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C.语言学理论

D.中国文化教学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表现在()。

A.语法方面

B.语音方面

C.词汇方面

D.文字方面

2.代表性的教学过程模式有()。

A.传授式

B.活动式

C.发现式

D.发展式

3.教学内容通过()等形式体现。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课程

D.教材

4.下列哪些方面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

A.规范的语言

B.内容的编排符合教学规律

C.反应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

D.题材多样化

5.在建构学科理论框架阶段在教学法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两个原则。

A.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B.学以致用

C.因材施教

D.交际性原则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

3.观察法是本学科用得最多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常用于介绍或评述某一学术问题。

5.翻译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6.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7.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

8.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是由语言学家决定的。

9.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记忆力是大有潜力的。

10.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遗忘四个基本环节。

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3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国力鼎盛,经济、文化、教育发达,是我国古代培养外国留学生的鼎盛时期。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汉字形体中具有组字能力的结构单位是()。

A.笔画

B.部首

C.部件

D.笔顺

3.被称做“现代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法是()。

A.视听法

B.认知法

C.阅读法

D.自觉实践法

4.从拉多1957年发表()算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

A.学生偏误的意义

B.中介语

C.跨文化语言学

D.论第二语言习得

5.人的神经系统、大脑、发音器官是语言的()基础。

A.生物

B.心理

C.物理

D.社会

6.对具体课程所制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A.教学设计

B.课程纲要

C.教学大纲

D.教材

7.()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

A.大脑

8.前脑

C.中脑

D.后脑

8.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且影响较大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是()。

A.视听法

8.阅读法

C.听说法

D.情景法

9.刺激一反应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基础。

A.行为主义

B.本能主义

C. 刺激主义

D.人本主义

10.教育学和心理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

A.内容和目的

B.方法和途径

C.过程与结果

D.起点和终点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下列不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的是()。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想学习

2.影响测试效度的因素有()。

A.测试目的不明确

B.命题方面的技术性问题

C.组织管理方面

D.考生素质

3.对比分析的步骤是()。

A.描写

B.选择

C. 对比

D.预测

4.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哪三条原则()。

A.语言的

B.全面的

C.交际的

D.对外的

5.以下属于人本派教学法的是()。

A.团体语言学习法

B.默教法

C.全身反应法

D.暗示法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对外汉语教学与第一语言的教学是相同的。

2.第一位到国外教授中国语文的专家是王力先生。

3.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5.实践表明,冲动型的学习者易于较快地取得小的进步。

6.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是其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7.个案研究是一种适合于语言教师使用的研究方法。

8.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没有什么作用。

9.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10.对外汉语教学原则不是凭空确定的,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从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外语,非本族语和第二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

A.主要语言

B.次要语言

C.首选语言

D.必备语言

2.语言作为人类的()工具是其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A.交际

B.表达

C.沟通

D.协调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是()。

A.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B.苏联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日本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D.朝鲜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4.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用得最多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经验总结法

C.调查法

D.文献研究法

5.80年代初,()提出了总体设计的理论。

A.吕必松

B.刘珣

C.王还

D.朱德熙

6.()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A.汉语

B.英语

C.俄语

D.法语

7.最普遍、最根本、最具有通用性的方法是()。

A.哲学方法

B.方法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8.交际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8.结构主义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9.科学研究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是()。

A.实验方法

B.调查研究

C.问卷调查

D.访谈

10.常用于介绍或评述某一学术问题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经验总结法

C. 调查法

D.文献研究法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交际法的代表人物有()。

A.威尔金斯

B.亚历山大

C.威多森

D.范埃克

2.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是()。

A.教师

B. 学生

C.教材

D.教学法

3.广义的教材除了教科书外还包括()以及各种教学音像资料等。

A.教学参考书

B.讲义

C.讲授提纲

D.图标

4.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目的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

A.教育原理

B.教育实践

C.教育过程

D.教育方法5.下列不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的是()。

A.多种辨别学习

B.概念学习

C.原理学习

D.解决问题的学习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2.话语分析法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和中介语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3.从实践出发,为实践服务,这是学科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方向。

4.在1978年以前的28年中,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已经开始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

5.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6.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多类型、多层次、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趋向于科学化的课程体系。

7.视听法也叫“整体结构法”。

8.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在我国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确认。

9.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10.语言习得的效果在任何年龄段都是一样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一) 绪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英文直译是“the teaching of Chinese to fore ers”。 1978年在北京召开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王力 实际上这(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 研究。 ——朱德熙 如果教外语是一门学科,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科。 ——王还1983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 式诞生。 1984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 新的学科。”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及其命 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 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 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 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7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语言教育问 题座谈会”。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一)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1.初创阶段(1950年—1961年) 特点: (1)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注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本国人进行的母语文教学区别开来,摸索一条第二语言教学的路子。 (2)很多著名语言学家如吕叔湘、周祖谟、朱德熙等先生在初创阶段就亲自参加这项工作,使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有着雄厚的研究汉语语言学的实力,也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语言学家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好传统。 (3)二次大战期间协助赵元任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主持“军队特别训练课程中文部”,用听说法进行汉语教学工作的邓懿先生,和40年代末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过三年汉语教学的王还先生,都作为组织者和骨干教师参加了初期的教学工作,这又使得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有可能借鉴、吸取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好经验和新成果。 2.巩固阶段(1962年—1966年) 3.恢复阶段(1972年—1977年) (二)确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 1.建构理论框架阶段(80年代) 特点: 第一,在对外汉语教学界逐渐形成了科学研究之风,在研究课题的涉及面和参加者的广泛性方面都是空前的。 第二,本阶段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开始了对外汉语教学客观的、系统的研究,逐步建构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框架。 第三,在这一阶段中,以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教学研究所和北京语言学院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为基地,开展了本学科首 批重大课题的研究,并陆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取得了一些不仅在 对外汉语教学界而且在语言学界和语言教育界,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 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绪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一、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则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 另一种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外语。 2、母语和外语 是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母语=第一语言? 外语第二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是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4、目的语 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选择“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目的语”填在括号内: 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正在学习汉语。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苗寨出生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汉语。苗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结论: 以上概念从不同角度提出,它们之间存在: 1、交叉现象 2、模糊现象 母语本族语 第二语言外语

北语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18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美国语言学家()于1952年提出了“话语分析”的概念。 A.韩礼德 B.哈里斯 C.奥斯汀 D.格赖斯 答案:B 2.是科学研究中,也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A.观察法 B.经验总结法 C.调查法 D.文献研究法 答案:A 3.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是()。 A.刺激-反应论 B.先天论 C.认知论 D.语言功能论 答案:D 4.语言学和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 A.内容和目的 B.方法和途径 C.过程与结果 D.起点和终点 答案:A 5.教材编写的直接理论依据是()。 A.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B.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C.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 D.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答案:B 6.语言以()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 A.语音 B.语义

C. 语法 D.词汇 7.成绩测试和诊断测试要求有较高的什么效度()。 A.表面效度 8.内容效度 C.共时效度 D.预示效度 8.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则是从()以后开始的。 A.新中国成立 B.改革开放 C.十七大 D. 2000年 9.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是()以前。 A.青春期 B.中年 C.青年 D.更年期 10.()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 A.语法翻译法 B.交际法 C.认知法 D.自觉实践法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韩礼德把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 A.信息功能 B.观念功能 C. 交际功能 D.话语功能 答案:BCD 2.设立于初创阶段的对外汉语教育机构包括()。 A.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B.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C.中国语文专修学校 D.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内容等;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将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属于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主要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教学活动的主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以及研究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 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可由基础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三个部分组成。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 知识要点: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建国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情况。 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 知识要点:国家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三、本章学时数:6学时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及异同,以及主要的第二汉语教学流派。

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作为今后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法的参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知识要点: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知识要点:四种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三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 知识要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及文化学的关系。 三、本章学时数:8学时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教材的评估和选用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等,测试的类别、内容和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和评估; 掌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程序和技巧以及如何设计试卷。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 知识要点:什么是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评估和选用原则 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评估原则和选用原则。 第三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 (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 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 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 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开始了汉语教学节目。 f. 1966年,文革,教学停顿。 1971年,北语被撤消。 ③恢复阶段(70’s初—70’s后期) a. 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首先接受200名坦桑尼亚、赞比亚学生。 b. 1972年10月,北语恢复,1973年秋开始接受留学生。 ④蓬勃发展阶段(70’s末至今) a. 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b. 现在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c. 20世纪70’s下半期开始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98年选择) 学历教育:1975年,北语试办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对象);1986年,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知识点汇总,做个参考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 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加我,一二九八三六七零四五。 第二章 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 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 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 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 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 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进修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非学历教育。③汉语短期教学,属非学历教育。④汉语速成教学,属非学历教育。P4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定义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赵金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的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陆俭明论及对外汉语研究的建议:“研究工作应仅仅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做基础研究,其次需要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出各种门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 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套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目录 初印说明 (1) 《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者按 (2) 绪论 (3) 第一章语言 (7) 第—节什么是语言 (7) 第二节语言与文化 (17) 第二章语言学习 (27) 第一节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 (27) 第二节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形成过程 (35) 第三节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 (39) 第四节中介语和汉语中介语研究 (49) 第三章语言教学 (53) 第—节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53) 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 (59) 第三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 (66) 第四节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 (72) 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83) 第一节总体设计 (83) 第二节教材编写 (94) 第三节课堂教学 (105) 第四节语言测试 (115) 第五章语言要素教学 (130) 第一节语音和语音教学 (130) 第二节词汇和词汇教学 (143) 第三节语法和语法教学 (156) 第四节汉字和汉字教学 (182) 第六章言语技能训练 (193) 第一节听力训练 (194) 第二节口头表达训练 (201) 第三节阅读训练 (210) 第四节笔头表达训练 (218)

初印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是作者199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讲课的讲稿,曾以打印稿发给学生作为教材。打印稿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匆匆草就的,文字粗糙,结构不够严密,内容详略不均,观点和表述也有前后不尽一致的情况,后来打算修改成书,并获批准列入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科研规划项目,书名定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在修改的过程中,《汉语学习》杂志刘明章主编表示愿先在该杂志连载,《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辑部得知后,建议不要舍近求远,便决定从1992年第2期开始仍以“讲义”的形式在《世界汉语教学》上连续发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读者广泛征求意见,以便在正式出版前再作一次系统修改。到1996年第2期为止已发完前六章。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最近要求把在杂志上发表过的章节汇集成册,先在内部印行,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读参考书之一,因为时间紧迫,只能把原稿粗略地通读一遍,对文字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稍作加工,结构和内容未作任何变动。按原计划还有“言语交际技能训练”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两章,将争取尽快完稿,并在今年最后两期载完。借这次内部印行的机会,再一次真诚地希望广大读

对外汉语概论·填空·选择·简答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简答题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性质使其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A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B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3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P21) 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找出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纠错。 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⑥集中、强化的教学,课程集中、课时密集、内容多、速度快,班级规模小。 4试从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方面来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优势和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1)语音方面 ①汉语语音采用的因素较少,只用了32个因素,其中元音因素10个,辅音因素22 个。而英语采用了48个因素,比汉语多了16个。 ②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规律性强。(由一个元音或由一元音加一个辅音构 成的音节特别多;音节中辅音不能相连,而且辅音出现的位置固定,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或结尾) ③同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占优势的语言相比,汉语音节中乐音比较多,形成了它所特 有的显著的音乐性。 ④汉语音节的声母和韵母之间的配合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有助于学习并掌握普通话音 节的正确读音 ⑤汉语中有400多个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也只有1300多个,英语的单音节形成就 有几万种。 (2)词汇方面 ①汉语的词是以双音节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单音节的,音节少,便于记忆。 ②汉语在构词上以词根复合法,词根加词根就能构成一个词,且词义与构词的语素义 密切相关,便于理解并掌握词的意义。 ③常用词语的使用频率较高。 ④汉语中的词缀量较少,但很能产,又具有很强的词性类化规律,因此可以根据词缀 的类化规律来判断词性。

对外汉语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语言——母语 ①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②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第一个语言往往是他的母语。特殊情况下,第一语言不一定就是母语。 ③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概念相对,是根据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别的。 母语与外语概念相对,是国家的界限区别的。 第二语言——外语 ①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通常一个 人的第二语言就是他的外语。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②一般情况下,外语是人们的第二语言。 特殊情况下,第二语言也不一定是外语。 ③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概念相对,是根据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别的。 母语与外语概念相对,是国家的界限区别的。 双语和多语现象: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的现象。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称为目的语。 第一语言教学:是指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之后有意识的继续学习第一语言而在学校里进行的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二语言教学:是与第一语言教学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对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人所进行的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在学校环境里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既能指在中国进行的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即对外汉语教学;也能指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而且还包括与之性质大体相同的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语言能力: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该概念。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所谓的内部因素主要指:(1)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学习者和教师;(2)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即所教授的目的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3)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和实践。所谓外部因素是指一些基础学科,特别是与本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以及其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 1、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可以看作是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或叫做支撑理论。 2、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其中,应用研究是指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和师资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本族语就使本民族的语言。通常可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民族以外的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学科的性质: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同于语言学教学。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基础阶段的学生占大多数)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母语和目的语、汉语间的对比) 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6、集中强化教学小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分为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理论基础(提供依据和支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语言学、文化学—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教育学、心理学—作用于方法和途径。学科理论 A基础理论: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习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学科研究方法。 B:应用理论(四大环节、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等)。教学实践 是教学理论服务的对象,也是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 对外汉语1.初创阶段(1)1950年7月在北京成立了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最早)1958年,(2)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2,巩固阶段(1)1962年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是对外汉语教学进入巩固阶段的标志。(2)教材《基础汉语》、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1981年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是第一部吸收功能法的教材。 语言的基本特征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的知识,欢迎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名词解释 教学模式: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提炼,既可以从丰富的极爱哦学实践中通过理论概括而成,也可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架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下列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的四个方面。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料哦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已经构成的教学习同种增加了新的元素,由此所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多媒体教学。 过度泛化:学习者对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的规则学习不全面,把该规则当做该语言项目的同一形式,而忽视了其他形式或用法。 综合课:第二语言教学的主干课型,它结合语言要素、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语用规则,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习者进行全面地、综合地语言技能训练。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一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p58)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综合课2、专项技能课3、转向目标课4、语言知识课5、翻译课6、其他课程。(参考刘本P300)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P60) 1、综合课的技能培养取向 2、专项技能课的微化训练倾向 3、各类课程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 4、课程的活动化倾向 5、课程的教材一体化倾向 6、课程的规范化倾向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P62) 课程规范:对可成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课程本体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即课堂教学,是指课程的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和课程测试等过程。 课程规范主要包括:1、对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2、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的规范3、对课程内容的规范4、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5、对测试的规范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 一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50—60年代初)。这个阶段的教学法指导思想上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倾向,侧重从语言规律出发,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以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为中心,

教材以因素和语法为纲,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学。这个阶段另一特点是,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第二阶段:体现实践性教学原则的教学法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初) 教学内容侧重语言的听说训练,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归纳法,注重“精讲多练”。“相对直接法”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教学法形式。 第三阶段:深化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70初—80初)这一阶段教学法受到语言交际观念影响。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实践的交际性含义,提出了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的主张。针对学生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这一时期教学法具有听说法烙印。(P114下)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广泛吸收和引进了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试验和自觉地归纳,教学法呈现出多种并举、丰富多彩的态势。表现在:1、结构与功能结合的教学法(P116)2、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3、教与学结合的教学法4、科学综合的教学法三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的趋势 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到20世纪末是一个从单一模式走向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趋势(P119):1、理论研究的并进化2、教学法形态的模式化3、语言材料的语篇化4、语法教学的强势化5、教学的活动化和任务化6、教学的立体化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巧(P121) 第三节语言技能训练(P132)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本科)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也是外国语学院院级平台课。本课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学类型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为后续专业课程(课程设计与教材教法、语言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等)夯实了基础;并结合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有所侧重,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二)课程目标 1.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所涉及的诸多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熟悉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学类型以及教学研究等,以提高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修养。 2.力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并肩负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外友谊和文化交流的重任。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适当的课堂分组讨论和练习、课外作业、教学视频制作等。通过课堂观摩与实践教学,加深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除了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育背景、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内容以外,本课程将贯穿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结合学生的专业见习,对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并肩负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外友谊和文化交流的重任。 具体要求: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1.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不同含义所包含的不同任务和内容; 3.把握本学科的体系和结构; 4.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二)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 5.要求学生掌握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6.了解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7.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8.了解并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 9.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的构成,明白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 10.着重掌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四)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 11.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阶段划分的依据、各阶段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原则的制定。 (五)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 12.学生能理解和熟练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各种课型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课堂练习等基本技能。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发展概况: 一、对外汉语的发展历史与学科地位的确立: 1、1950年,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成立于清华大学; 1951年正式开课,有33名欧洲留学生。“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邓懿、王还等为任课老师。 2、1960年北京开始接收非洲留学生。 3、第一位到国外教授中国语文的专家是朱德熙。 4、1965年为承担2000名越南学生的汉语课,开展了培训班,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5、1978年,对外汉语教育确立了学科地位; 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8年,该研究会独立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为吕必松。 6、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是:1965年出版的《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 7、80年代提出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 90年代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高度重视语言习得的研究与教学理论的丰富。 8、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是1984年6月成立的“语言教学研究所”。 9、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 二、学科特点: 1、性质:对外汉语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既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也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学特点: 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集中、强化、短期、速成的教学;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结构”是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功能”是指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节中能完成的交际任务。“文化”是指语言教学范围里的文化,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影响到交际的语言文化因素以及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4、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关系: (1)对外汉语教学和母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同,进行母语教学时学生已具备了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语言知识、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的教学,以及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好的品德、情操、提高文学修养、审美能力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绝大部分是从发音、字母开始,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即母语教学。(2)、学习者在获得母语时,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心理和社会习惯已经形成。对外汉语教学时,新的思想意识、文化现象的接受和理解就会有难度,甚至产生障碍和冲突。 5、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第一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即在文化上的可行性,在情景中的得体性和实现性。 三、对外汉语的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过度泛化(过度概括) 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 2、文化休克(文化震荡症) “文化震荡症”也叫“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 不接触当地人和当地文化;采取不理智的行动;离开这一文化环境 3、洋泾浜化假说 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文化适应假说 假说在社会与心理距离太大的情况下,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就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形成洋泾浜化,即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也不一定能习得目的语。 4、中介语 1969Selinker塞林克 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的特点

A. 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系统,可以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B. 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地向目的语靠拢。 C.中介语中存在偏误,但也有正确的部分。 D.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和顽固性。 “僵化”或“化石化”(fossilization) 语音 5、偏误 (1)失误(mistake):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 甲——乙无规律,可马上改正不反映 (2)偏误(error):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 汉英V+’s 分类: (1)整体性偏误(global):句式语序 局部性偏误(local errors):助词冠词误用 (2)语内偏误: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 语际偏误:由第一语言的干扰造成 (3) 理解偏误(重)/表达偏误(轻)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 3教材选用的原则 4语言测试的种类 5语言测试的效度 6语言测试的信度 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对比分析 (1).对比分析 (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偏误分析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含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 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酿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记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根本上说,它是门新兴的边沿交叉学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