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南陆军讲武堂解析

云南陆军讲武堂解析

云南陆军讲武堂解析
云南陆军讲武堂解析

云南陆军讲武堂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林文俏

摘要

人们只知道黄埔军校大门彩楼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副对联原来是挂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大门。只不过改了几个字:“行往他处”原是“另找他路”,“勿入斯门”原是“莫入此门” 。

昆明翠湖,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而得其名。它没有北京昆明湖那种雍容尊贵,没有杭州西子湖那份绰约风姿,它实实在在就是一个居民休闲的普通公园。虽然园居闹市,被尘嚣围绕,但以碧波柳堤之隔,仍然为昆明居民保持着一隅清幽,一份闲适。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由于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又名“九龙池”。翠湖是孕育昆明历史文化的摇篮。元代有菜海秀水,明朝设湖畔贡院,康熙置平西新府。聂耳为它创作了民族管弦乐曲《翠湖春晓》。当今翠湖有两个景观最吸引人,一是荷花,二是红嘴鸥。前者在夏日绽放吐妍,后者在冬天翩然而至。红嘴鸥白翅翩翩,红嘴点点;它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近30年来也曾飞入中国的其他城市,却只与昆明结缘。尤其以翠湖最多。但是,过去翠湖最美的景观却是山茶花。“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 昆明的年轻人已没有几个知道杨朔的经典散文《茶花赋》了。

2012年春节,又一个“彩云落到湖岸”的日子,“红嘴鸥翩然而至”的季节。我和妻子沿着昆明翠湖西路,走到翠湖公园西侧。一栋庄重恢弘的二层走马式转角正方形四合院建筑映入眼帘:人字青瓦的屋顶,圆拱纹饰的门窗,透视着典雅;门楼高大雄伟,大门黑色铁栅,折射出威严;中式长廊,法式廊柱,两者合璧堪称完美;尤其那墙,一看见就会使人想到“最是橙黄”。那“最是橙黄”是寓意着崇高尊贵?民主自由?人间朝霞?天国晨曦?还是兼而有之?历史从没给出过答案,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这里几个月前迎接过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建筑大门却没有刻意修饰,它斑驳而锈旧,使人一来到门口,就感受着一股血火交织的历史烟云扑面而来。

这栋建筑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它是我妻子外公、民国云南省代主席、民国上将胡瑛的母校。它被称做“民国的将校摇篮”。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个解放军元帅,缅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韩国首任总理李范奭。还有12个省长,43位上将,133位中将和141位少将。朱德在他的《辛亥革命回忆》中,把云南陆军讲武堂比喻为“革命熔炉”。讲武堂毕业生是辛亥革命云南重九起义军的核心力量,以讲武堂毕业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抗日战争中战绩辉煌。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云南陆军讲武堂。

我曾在昆明工作了12年,翠湖是我每年都要去几次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脚步和无法忘却的记忆:一月观鸥,四月赏柳;长堤漫步,湖心泛舟;朋友聚会,同学叙旧……但记忆里唯独没有陆军讲武堂。因为那时的讲武堂不是现在的模样。1980年,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决定利用讲武堂旧址建设昆明市青少年宫。后任昆明日报社总编辑的孙学敏作为筹备组工作人员,被派进入讲武堂对其财产、房产、住户情况以及房屋的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孙学敏后来著文对当时的讲武堂做了如下描述:

“讲武堂主体建筑四合院,当时无论东楼、北楼、西楼、南楼,共住了上百户人家。全部烧蜂窝煤。下午的时候,家家户户各自为政,生火做饭,浓烟滚滚,活像一个大厨房。私接的电线密如蛛网,有的已严重老化。当时在讲武堂的内操场,共有南北向四幢仓库。仓库里边堆满了各种扫把、铲子、碗、盘子、罐子、绳子、箱子。拉货的大车从门洞里出出进进,仓库的所有者是日杂公司、供销社、农展馆等,这里成为全省各种物资堆积和分流的集散地。”

历史即使暂时被忘却,也无法磨灭。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讲武堂建成百年庆典之际,正式挂牌成为历史博物馆。拂去历史尘埃后几经修复,云南陆军讲武堂展露出我现在所看到的模样。但是其面积比过去却大大缩小了。它原来的地域非常宽广,面积有七万多平方米,是现有面积的约两倍。现今昆明面积恐怕比清末扩大几倍了。把现在的昆明市缩小几倍,再把现在的讲武堂扩大两倍,绘在一张地图上,你会知道当年的云南讲武堂是何等寥廓!

朱德当年是怎么考入讲武堂的呢?1909年,时叫朱建德的朱德离开四川仪陇家乡,与其好友敬容,经过70多天的长途跋涉,来到昆明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以寻找救国的道路。敬容在考试之前跟在昆明的亲戚见了面,得知云南陆军讲武堂只招云南籍学生,自己报考填了云南籍却忘告知朱德。尽管成绩不如朱德,敬容被录取了,朱德却榜上无名。又过两三周,讲武堂因急需人才进行第二次补招。朱德看见消息,吸取了教训,选了一个没人报的地方---“云南临安府蒙自县”,并改名“朱德”。报到那一天,因口音问题被点名者发现了。这时,来了个长官模样的人,将其上下打量了一番,一声“交由我处理”带走了朱德。听闻朱德一番祖籍云南,现在四川仪陇的说法,告诉他“珍惜机会、好好学习”,便留下了他。此人就是当时讲武堂的监督,后来的总办(校长)李根源。当时,他正在为同盟会物色优秀人才,机敏的朱德正是他需要的。

在昆明陆军讲武堂的展览馆内至今仍收藏着一本毕业证,这本毕业证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讲武堂收藏的唯一一本毕业证书,这就是叶剑英的毕业证。

广东客家人叶剑英怎么会到昆明读军校呢?原来,1916年,孙中山为贮备将来征战天下的人才,捎信给唐继尧建议:打破云南陆军讲武堂主要招收云南人的陋规,到南洋招募华侨学员,最好同时招收越南、朝鲜学员。唐继尧立即派特派员陈觉民到马来亚怡堡一带宣慰华侨,招募学兵。当时,为了谋生,叶剑英(时叫叶宜伟)到马来西亚投奔他的伯父。华侨子弟报名参加考试的有六七十人,叶剑英顺利地通过考试,成为讲武堂12期学员。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叶剑英十分兴奋。他在给弟弟道英的信中,满怀激情地写道:“当今天下混乱,乃英雄吐气之时。有胆识、有军事技能者为前驱,有文才、有谋略者为后盾。”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由原来的“叶宜伟”改为“叶剑英”。讲武堂有个日本教官,精于劈刀技

术,他自认为全校无敌。叶剑英邀日本教官比武,经过激烈的较量,终于击败了日本教官。

1948年8月大韩民国政府在成立文告中对88位大韩民国建国勋章受赏者申谢,唐继尧是其中少有的外国人之一。从没到过韩国的唐继尧怎么会获得韩国建国勋章? 2005年韩国MBC电视台记者道破秘密:“民国初期曾有一批韩国军人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接受训练,其中一人后来成为韩国军队的缔造者和韩国首任总理,他的名字叫李范奭。”李范奭1916年秋入学云南陆军讲武堂,时唐继尧任云南督军兼省长,而胡瑛已从讲武堂毕业5年,当上了黔军团长。

人们只知道黄埔军校大门彩楼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副对联原来是挂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大门。只不过改了几个字:“行往他处”原是“另找他路”,“勿入斯门”原是“莫入此门” 。至于黄埔军校4大兵科主要教官均来自云南陆军讲武堂,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也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教官李烈钧极力推荐,就更少有人知道了。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时特别邀请云南陆军讲武堂协助办学。原因一是经过辛亥革命和护国首义及靖国护法战争,民主革命思想和以爱国主义为宗旨的“讲武精神”,已成为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风;二是作为当时一所最进步、最新式的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已经开办了15年,并在四川、贵州、广东等地多处设立了分校,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官;三是这所军校师生指挥的滇军,两进广东,在讨伐陈炯明、消灭龙济光等广东军阀和地方封建势力的战斗中,在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拱卫军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如张开儒、方声涛、范石生等,坚决拥护共和。其中张开儒、方声涛分别被任命为广东革命军政府的陆军总长和广州卫戍司令,更是给孙中山留下了“极佳印象”。黄埔军校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引入教官,沿用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关于入学必须接受的“养成教育”,在机构设置、精神教育和管理、训练等各个方面也都吸取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很多有益的做法。蔡锷当年为云南陆军讲武堂所撰写的《曾(国藩)胡(林翼)治兵语录》,也被引入到黄埔军校的教学之中,教官和学员人手一册。[page]

中国边陲的昆明,为何会办起如此恢弘的陆军讲武堂?它与清末新军有关。

甲午战后,清廷痛感八旗绿营不可救药,防军练军也不堪重用,打破原有的窠臼,仿照西法编练“新军”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1894年底,前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受膺重命,在天津新农镇练就新军10营,号“定武军”。正当胡燏棻要大展

拳脚之时,清廷却将之调任津卢铁路督办,改由袁世凯接办。袁上任后将“定武军”改名“新建陆军”。计划在全国编36镇(相当于师)。至1911年辛亥革命为止,实际只勉强练成陆军14镇以及18个混成协(相当于旅),外加禁卫军2协。由于云南地处边陲,介于当时英、法两国侵略势力之间,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清朝统治者就把第一批“新军”建立在云南。云南新军编制为第十九镇(辖第37、第38协),官兵总计为10900人。这就是滇军前身。清朝云南驻军在编练新军之前,不同时期称绿营、练勇、防军、巡防队,是朝廷的经制之师。云南在编练新军同时,全省巡防队也改为营制,共62个营。第19镇与云南巡防营官兵总计约3.5万人。有了兵就需要军官,1908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堃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

包括胡瑛在内的一些云南讲武堂学员是云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生。清末创办的优级师范学堂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师范院校,其毕业生可以以举人的资格录用做官当吏,至少也可做中学教师。为何还要从军呢?这要从清末的社会阶层体系嬗变和流动谈起。

传统中国社会是“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士”居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兵则连居其列的资格也够不上。对于士大夫而言,如果触怒皇权,那么除死刑外,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充军”。可是在清末,传统社会阶层体系逐渐发生嬗变和多元的流动。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尚武救国”

成为共识,从军成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年轻人新的选择。另外,袁世凯规定士兵粗通文意者,口粮照头目例,那就是起薪5两白银。如果可以做到了步兵营文案,月薪可以达到22两白银。李宗仁回忆当时桂林的物价,一碗叉烧面不过十文,而一两白银至少可兑换制钱一千四五百文。据李宗仁回忆,仅建立一年的广西陆军小学堂系官费学堂,学费全免,学生膳食、服装、靴鞋、书籍、文具等均为免费,每月尚有津贴零用。上述原因导致清末知识分子从军热。官宦子弟、学人士子以从军为“进身之途”,商家贾人也“弃贾从军,以酬平生之志。”作为传统社会精英和四民之首的“士”,也开始向“兵”阶层流动。这种流动打破了“士、农、工、商”的四民传统社会阶层划分形式和“兵民分治”的传统社会阶层结构模式。军人角色开始由社会边缘走向中心。

对这种嬗变和流动,当时的学者多给予肯定。严复提出“兵农工商”作为国家社会的基本组织构成。梁启超主张近代社会结构应有兵一席之地。他根据近代西方社会的角色架构得出结论:“凡国之民都为五等,曰士,曰农,曰工,曰商,

曰兵。”文笔一向清雅的周作人也在《绍兴公报》上发文专论“军人之尊贵”。蒋梦麟在回忆录《西潮》中则有更深刻的记述。原来他是看不起军人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一旦受军阀控制,必定要形成割据的局面,晚唐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教训。俗语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因此大家都瞧不起军人。我们有个牢不可破的观念,认为当兵的都是坏人。可鄙可怕而且可憎。”

但清末蒋梦麟笔锋急转:

“最要紧的是救中国--北方由陆路来的和东南由海道来的强敌都得应付。那么,怎么办?赶快建立一支装备现代武器的现代化军队吧!士兵必须训练有素,而且精忠报国。我们怎么可以瞧不起军人呢?他们是保卫国土的英雄,是中国的救星,有了他们,中国才可以免受西方列强的分割。鄙视他们,千万不可以---我们必须提高军人的地位,尊敬他们,甚至崇拜他们。不然谁又肯当兵?”

史料对清末的从军热做了详细记载:

1896年张之洞在鄂开设武备学堂,学员“专选文武举贡生员及文监生、文武候补、候选员弁,以及官绅世家子弟之有志向学者”,学生以一百二十名为额。招生消息公布半月后,学生兹计陆续报名投考为数已计四千。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讲述到1907年他投考广西陆军小学堂。报考者千余人,录取却只有一百四十人。发榜后,李宗仁为第131名,但其在入学日竟因迟到十分钟而被校方取消资格。次年,李宗仁再次投考,这次录取名额不变而考生增至三千余人,竞争更加激烈。这一次,李宗仁名列前茅,由此也开启了一代名将的从戎生涯。蒋介石投考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时,浙江的名额是4O名,但其中28名已经规定由浙江武备学堂、随营学堂及弁目学堂保送,只剩下12名可以公开招考,然而报考者却有1700多名。

“风潮滚滚,感觉那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神州大陆奇男子,携手去从军。凭着团结力,旋转新乾坤!哪怕它欧风美雨,来势颇凶狠!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民!中华男儿,要凭那双手撑苍穹。睡狮昨天,醒狮今日,一夫振臂万夫雄!长江大河,翘首昆仑风虎云龙,泱泱大国气多宏!黄帝之裔天骄子,红日正当中!”

这是李根源亲自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写的《校歌》。云南陆军讲武堂先后有过2l位总办(校长),其中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是李根源。留学日本的李根源是同盟会成立首次开会的37个签名人之一。

对李根源,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等称他为“国老”,黎元洪视其为现代“王猛、谢安”,郭沫若敬称他为“天下第一大老”,周恩来称他为“同行”。1963年春节,周恩来总理来举行春节招待会,邀请在北京的70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出席。李根源坐了首席,同桌的有刘少奇、陈毅等,周恩来在祝酒词中说道:“今天在这里,在座的还有两位‘总理’,一位是印老(李根源字印泉),一位是翁老(翁文灏),所以我算是后生了……”。李根源的“总理”其实只做过一天。那天是1923年6月12日。当时,直系军阀曹锟指使其党羽采用各种手段对黎元洪“逼宫”。黎元洪于6月12日下午下令准张绍曾辞职,由李根源代理国务总理。黎元洪的命令已经盖了印,照理说已经生效。但是,直系军阀控制的印铸局没有把命令发出去。13 日黎元洪离开北京南下,车到天津为直隶省长王承斌扣留。黎元洪被迫交出了总统印信,并签署了辞职声明[18]。李根源还做过蔡锷大汉军政府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北洋政府农商总长。

做过那么多大官,李根源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却是在他所任的最小的职务---云南讲武堂总办任上。1909年李根源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前夕,忽然收到当时护理云贵总督沈秉堃的电报,希望他回国以后,立即回到云南,将委以重任。1909年8月29日,李根源回到昆明,第二天晚上就被委任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相当于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步兵科教官,负责筹措学校的开办事宜。他为讲武堂选择校址,建筑校舍,设计规章,制定科目,招生开学。他大量聘用具有日本陆军士官毕业生资格的同盟会员及具有革命思想的人土到校任教。全校教官41人,同盟会员有17人,革命分子11人,倾向革命者8人。早期教官中,

初中作文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 在昆明的历史上,曾有两所神奇的学校,它们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历史地位。一所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另一所是闻名中外的西南联合大学。它们一“武”一“文”,双璧璀璨,使昆明这座边地古城成为那个时代热血男儿最向往的地方。 当我翻阅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的历史时,我就想起我的故乡,想起另一所著名军校,它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提起它,我便肃然起敬。事实上,当黄埔军校于1924年成立的时候,云南陆军讲武堂已有15年的历史了。那时,云南陆军讲武堂已招收了18期学员,它的优秀师生在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的“重九起义”和护国、护法战争中,功勋卓著,使得学校声名远扬,鼓舞了决心从军的中国青年,一些外国学子也慕名而来。当广州黄埔军校成立时,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应邀前往援助建校。据记载,在黄埔军校成立时的7人领导小组中,就有讲武堂教官王柏龄、何应钦、林振雄,他们分别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教务总长、总教官和管理部主任,成了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时的左膀右臂。当时,由讲武堂派出的教官,几乎占了黄埔军校的“半壁江山”。讲武堂的这些教官和毕业生把云南的成功教学经验带到了黄埔军校,甚至还把蔡锷为讲武堂编

写的军事教材《曾胡治兵语录》带入黄埔军校,作为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后来人们说,黄埔军校是培养将军的摇篮,而云南陆军讲武堂则是黄埔军校的摇篮。 19世纪末,风雨中飘摇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曾掀起“洋务运动”,推行“新政”。其中最重视的一项是仿照西法编练“新军”。由于云南地处边陲,介于当时英、法两国侵略势力之间,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清朝统治者就把第一批“新军”建立在云南。为了培养大批新型军官,云贵总督沈秉堃和锡良于1906年两次奏请清政府,获准创办一所新型的陆军学堂,即云南陆军讲武堂。1907年,李根源从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后被电调回云南,投入了筹备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工作。这是讲武堂历史上值得记忆的一个重要细节:一大批留日士官学校的进步学生,如唐继尧、顾品珍、李烈钧、罗佩金、庾恩旸、谢妆翼、李鸿祥、张子贞、孙永安、叶成林、刘祖武、刘法坤、李万祥、吴广仁等等,在日本曾跟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加入过同盟会,此时全被李根源吸纳进了讲武堂。 讲武堂开办之初,军事训练基本搬用日本军校“尚武”的教育内容,以军事学科为主,普通学科为辅,学制3年。学堂对学员进行刻苦训练,严格管理。学堂还要求学员对老百姓一定要和善礼貌,严禁扰民害民。当时,有一个名叫常绍群的学员,有一次在昆明晓东街“福顺居”吃饭,结账时

陆军讲武堂观后感

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心得 管理学院会计学赵哲为迎接建党90周年,2011年6月12日,我们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全体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昆明的陆军讲武堂。这次的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参观讲武堂旧址缅怀革命先烈,参观结束后我们还将与新党员一起重温入党宣誓词。其实我虽然早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当时由预备党员转正后却错过了宣誓这一重要的“洗礼”,今天终于可以将这一心愿了却,所以从进入讲武堂的大门的那一刻开始,我便是怀着无比的敬仰和期待的心情。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为了培养军校教官,经过多年筹办和试办在1935年建立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历时十年之久。走进讲武堂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米黄色砖木的四合院二层建筑:中间是宽阔的操场,在这里回荡着军人的豪情壮志,眺望远去的硝烟,感受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缅怀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立下功绩的军校师生,我们思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学校的制度和作风是仿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纪律非常严格,每天上课6 小时,上操2小时,早晨有体操和跑步,晚上还有自习,而且夜间有紧急集合的训练。由于课程较为完善、教学严格、纪律要求高,使得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生的质量在当时与其它军事学堂相比,高出一筹。 走进二楼,首先看到的是还原的医务室,在这里我知道了云南白药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运发明的。然后还有学校的宿舍,一张张干净的床铺整齐的排列着,接着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员即经过。还没走近时,我们远远的听到慷慨激昂的演说,走近终于看到,那是在滇缅铁路通车时,讲武学员在车站发起的爱国演讲,在热血沸腾的演讲中,全场40多个人,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全部都在聚精会神的观看静静的聆听,直到结束。接着又参观了革命时的云南革命路线以及主要领导人物的生平实事。 跟随者讲解员的脚步,聆听她详细的解说,通过大量的史料展品,有历史照片、军事器械、纸质文物资料、生活用品、证章、纪念币、逼真的战争模拟现场,还记载了各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从陆军讲武堂出来以后,大家都感触良深,这次参观不仅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更让我们仿佛亲身领略了云南陆军反抗侵略和压迫,为争取生存权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历史,感受了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盖世功勋。中华民族正处腾飞之际,中国人面对世界,仰望天空,感受到的是摆脱旧社会、打开经济之窗、进行改革开放的兴奋和动力,同时又面临着随时接受世界强国挑战、反对强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捍卫国家安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党员要始终保持“中国精神”,继承先烈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用生命培育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更加深入和深刻的了解了革命先辈为中国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也被革命先辈英勇不屈、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所震撼和感染。

观云南陆军讲武堂有感

观云南陆军讲武堂有感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讲武堂学员多为崇尚革命的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里。这其中就有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立下盖世功勋的开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同志;有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而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将军;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战时期率领国军第六十军浴血台儿庄重创日军、打出国威的卢汉将军;还有在辽沈战役中为争取长春和平解放,积极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

《传奇英雄白乙化》观后感

《传奇英雄—白乙化》观后感 近日观看了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专题片《难忘初心》第四集《传奇英雄-白乙化》,深受感动。 白乙化,人称“小白龙”,1911年6月11日,白乙化出生在辽阳县石谷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1928年,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 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进步书刊,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白乙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白乙化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他返回辽阳,组织抗日义勇军,率部转战辽西、热北、锦西,连战连捷,得绰号"小白龙"。 1933年,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32军骗入冷口缴械。他含愤复回北平中国大学读书。 1935年,曾获得过中国大学学士学位,12月9日,白乙化参与组织了"一二·九"学生运动,被称为运动中的"虎将"。他奋勇当先,积极组织同学集会、游行。 1936年2月,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的学生抗日大会上,他发表演讲,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东北,会后遭逮捕。在监狱里,他继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组织难友同反动派斗争。 1936年夏出狱后,他奉党的指示赴绥西东北垦区工作,历任中

共绥西特委委员、中共垦区工委书记、垦区特委书记。 1937年10月,领导垦区农民大暴动,组织抗日先锋队并任队长。 1939年春,他率领抗日先锋队从内蒙来到平西,与冀东大暴动的抗日联军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任副司令员,经过白乙化对部队严格认真的整训使这个纪律松弛、战斗力差的部队素质大为增强。在这期间,他指挥了沿河战斗,击溃日军大岛大队。 1940年1月,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改编后他即率部参加了粉碎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10路围攻的战役,屡创日军,并在东胡林阻击战中击落敌机1架。4月,部队进军平北,路经沙塘沟,伏击日军,歼敌三百余名,声震平北,十团到平北不过九个月,就对日伪作战百余次,开辟了丰(丰宁)、滦(滦平)、密(密云)抗日根据地,协助地方组建了丰滦密联合县,使我军有了立脚之地。9月至11月,白乙化及时返回内线,寻机打击撤退之敌,一举歼灭日军哲田中队,取得了这次反"扫荡"的胜利。他指挥十团粉碎了日伪军对丰滦密的大"扫荡",并在反"扫荡"中率部开辟新区,使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由初创时的4个区一下发展到8个区。 1941年2月4日,伪满道田讨伐队170余人沿白河向根据地进犯,白乙化率部在密云县马营西山与敌人激战,毙、俘敌117人,保卫了根据地。但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白乙化被日军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0岁。 英雄已世,但他的英雄事迹在延庆地区流传至今,并将永远流传

陆军讲武堂报告

关于陆军讲武堂的实践报告 前言 社会实践参与者: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全体学生 实践主题:增强爱国精神,树木远大目标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云南陆军讲武堂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苍竹寒露挂,凝眸听蛙喧,苍穹孤寂寥,万物争轩辉,缕缕温和的阳光洒向大地,迎着轻轻的微风,迈着矫健的步伐,行径在那幽静深远的长廊,深邃与神秘泛着星光闪烁着曾经的金戈铁马,泛黄的墙壁上刻画了当年的战火烟硝,轻抚于那沉旧的铁门,激荡起内心的蓬勃,历史的沉寂在此点燃,革命的意志将流芳百世。 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

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今天遗址尚存,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 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在辛亥云南起义和护国运动中,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云南的革命党人深受鼓舞,蔡锷、李根源

著名讲武堂及军校毕业之民国高级将领

著名讲武堂及军校毕业之民国高级将领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日本于明治维新后的1874年创办的一所培养陆军军事人才的学校。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战败后,清政府开始创练新式陆军,深感军事人才缺乏,于是,开始向日本派选军事留学生。留学生先要在预备学校即振武学校学习一年到一年半,然后到军队实习半年到一年,才有资格入读士官学校,学制为一年到一年半。这些“士官生”回国后,便成为清朝新军的军官以及各地讲武堂的教官。在民国期间, 他们更是北洋军和国民革命军的重要将领。 于珍(8期)、马晓军、王俊、王风清(5期)、王永泉(4期)、王廷祯(1期)、王汝勤(3期)、王金钰(9期)、王树常、王柏龄、王毓文、方声涛、方鼎英、孔庚(6期)、尹昌衡(6期)、卢金山(3期)、卢香亭、叶荃、曲同丰(3期)、朱绶光、许崇智(2期)、汤恩伯(18期)、刘斐、孙传芳、孙定超(肄业)、杜锡钧、杨飞霞、杨澄源(11期)、李伯庚、李明灏(13期)、李烈钧、李根源、吴光新(3期)、吴思豫、哈汉章(2期)、谷正伦(11期)、邹作华(12期)、何成濬、何应钦、何柱国、何海清(4期)、陈仪、陈宦、陈倬、陈文运(3期)、陈嘉佑、张轸、张子贞(8期)、张开儒、张凤翙(6期)、张岚峰、张树元(3期)、张諝行(8期)、张湘泽、张翼鹏(5期)、欧阳武、周骏(6期)、周文炳(3期)、周荫人(6期)、周道刚(3期)、罗广文(20期)、罗佩金、赵又新(6期)、赵恒惕(6期)、胡谦、胡三余、胡景伊(3期)、姜登选(5期)、宫邦铎(3期)、洪士奇(21期)、姚以价(6期)、贺耀祖、顾品珍(6期)、贾德耀(3期)、钱大钧、徐树铮、郭宗汾(14期)、唐星、唐在礼(1期)、唐继尧、黄国梁、黄慕松、阎锡山、韩麟春、蒋方震、蒋作宾、蒋雁行(1期)、蒋尊簋(3期)、傅良佐(3期)、程潜(6期)、蓝天蔚、戢翼翘、蔡锷、蔡文治、潘矩楹(3期)、魏邦平、魏宗翰、日本其他军校或学校:方振武、邓泰中、朱绍良、刘士毅、刘仲荻、李明扬、余际唐、但懋辛、沈鸿烈、陈其美、周亚卫、竺鸣涛、胡景翼、贺奎、聂宪藩、郭希鹏、黄兴、蒋介石、谢刚哲、葛敬恩、熊克武、 美国西点军校:王赓、孙立人、温应星; 美国诺威治军校:何浩若; 美国寇提斯飞行学校:陈庆云、张惠长;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等:林遵、温树德、曾以鼎; 法国圣西尔军校:唐豸; 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萨镇冰; 英国炮工通军校:龚愚; 比利时皇家军校:黄大伟; 北洋武备学堂

国民革命军六十军,云南讲武堂军歌

滇军六十军军歌 安娥词冼星海曲5·5 6 5|5 3 2 1|3 3 2 1·3|5—|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 5 6 5 3 2|2·1 6.|3 1 5 3 1|2·3 5 0| 走偏了崇山峻岭,到了抗敌的战场。 i·5 30|6·5 30|i·i 3 5 3|6·3 5 0| 兄弟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 i·5 30|6·5 30|ii 5 3 5|2·3 5 0| 发扬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5 5 5 6 6|ii·i|2 2 2|i·3|5 5—| 不能让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 5 5 5 6 6|i·i 3 5 5|6·5 3 2|1-| 不能让敌机在我们的领空翱翔。 i-|5·3|5·6 5 3|1·3|5-|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1 2 3·2|5 6|6 5 3|2·3 5 0|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1-|5·3|5·6 5 3|1·3 5|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1 2|3·2|5 6|6 5 3|2·3|50-|i0|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云南陆军讲武堂校歌 李根源词周良沛曲0 5|5·6|i·6|5—|3 2 3| 风潮滚滚,感觉 中华男儿,要凭 5-|5·5 5·6|5 0|2 5|3 2| 那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 那双手撑苍穹,睡狮昨 1-|2 5|2 5|3 2|1—| 万,互相奋起作长城。 天,醒狮今日。 ii|1 3|3·2|i-|5 5| 神州大陆奇男子,携手 一夫振臂万夫雄。长江 6 6|5-|3 2|5-|3 2| 去从军。但凭着团结 大河,巍巍昆 1-|2 5|3 2|1-|1 0| 力,旋转新乾坤。 仑,风虎云龙。

云南陆军讲武堂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 云南陆军讲武堂 “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今天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清朝末年,清王朝为挽救垂亡的封建统治地位,镇压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开始效仿西方,建立新式陆军,兴办军事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始建于1907年,1909年正式开学,1928年结束。原武备学堂总办高尔登任总办(校长),李根源任监督(教育长),学生分甲、乙、丙三班,设步、骑、炮、工4个兵科。甲班学生来源于清朝新军驻滇部队19镇的营、连、排级军官,要求除毕业于日本人军官学校及军官学堂外,均需入堂受训;乙班学生从巡防营的营、连、排级军官中抽调有一定文化者进行;丙班学生招收16-22岁的普通中学毕业生。云南陆军讲武堂至1928年为止,共招收学生4000多人。 云南陆军讲武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讲武堂的教职员工基本上由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员担任,学校各兵科科长、执事官、各班班长基本上是同盟会会员。同盟会在讲武堂建立了秘密组织,在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扩大同盟会组织。讲武堂的学生中有几位成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其中有丙班的学员朱德、12期华侨学生叶剑英、17期学生崔庸健等。 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 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 朱德铜像

烈火军校观后感范文5篇

烈火军校观后感范文5篇 导语:《烈火军校》讲述善良正义的少女谢襄代兄从军,女扮男装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与玩世不恭的富家子顾燕帧和冷静沉稳的沈君山成为同学并渐渐发展为并肩作战的战友。这里给大家分享烈火军校观后感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烈火军校观后感范文1由欢娱影视打造,白鹿、许凯、刘润南等新生代青年演员主演的《烈火军校》临近尾声,精彩升级。剧中刘润南饰演的“李文忠”一角,原本贱怂搞事让人又爱又恨,却在遇见花店女孩安雯后秒变温柔脸。而最新更新的剧集中,李文忠则在关键时刻蜕变成为热血青年,令网友感叹不断。 在最新几集的剧情当中,小傲娇李文忠也终于盼来了感情戏。在邂逅失忆症花店少女安雯之后,性格完全转变。频繁搭讪渴望寻求记忆点,甚至做起了护花使者,制止了欲占安雯便宜的人等等。对于这样一个前期搞事不怕麻烦大的叛逆公子哥,竟然也做起了除暴安良的正义少年,让一众网友惊呼“这简直就是大灰狼被小白兔制服的甜宠童话爱情”,对未来的剧情发展也是十分期待。 而在最新的预告中,刘润南饰演的“李文忠”即将下线。安雯在李文忠墓碑前落泪一幕势必会赚一波观众的眼泪,“中文”CP,美好又短暂! 刘润南在《烈火军校》诠释的李文忠这一角色,是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对比在《维和步兵营》中“戈睿”的痞子形象,此次《烈火军校》中刘润南无论是表演层面或者对人物的理解把控,都更为饱满。不仅是恋爱前后,还有在整个成长历程上的蜕变。从张扬跋扈的公子哥到英勇牺牲的热血士兵。随着剧情的发展,刘润南在角色的诠释上也不断提升。 《烈火军校》即将收官,李文忠一形象也将下线,不过由刘润南出演的新剧《太古神王》、《庆余年》和《斗罗大陆》也会陆续上线,不知道未来剧集中会不会给刘润南安排新的感情线,来慰藉“中文”CP的意难平,可以期待一下刘润南在新剧中的精彩表现。 烈火军校观后感范文2由于正担任总制片人、艺术总监,惠楷栋执导,白鹿、许凯、李程彬、吴佳怡领衔主演,正在热播的《烈火军校》本周正式进入收官剧情周。这部年代剧从播出到现在,一直以其轻松有趣的剧情,风趣新颖的人设点燃了众多网友的追剧热情,热度和多方数据也随着剧情越来越精彩而一路持续升高。本周将会迎来《烈火军校》的会员大结局收官,矛盾集中、爆发紧张刺激的主线剧情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观众们期待已久的主角们最终的情感走向,在本周都将给出最后的答案。 烈火七子上周顺利成团,并经历了首轮集体协同作战,谢襄(白鹿饰)、顾燕帧(许凯饰)、沈君山(李程彬饰)、纪瑾(王一哲饰)、李文忠(刘润南饰)、黄松(刘思博饰)和朱彦霖(蒙恩饰)七人配合默契,有惊无险地成功完成任务顺利回到学校;但接下来织田显荣(高雨儿饰)也因此开始了疯狂报复,并和霍小玉(刘敏饰)进行了第一轮正面较量;谢襄为了救谭小珺(张鑫饰)乔装潜入日本驻军研究所,成功救出小珺和一位带着秘密的人质,却也因此惹来了杀生之祸。 另一边沈君山知道了谢襄的女生身份,开始了不动声色的攻势;曲曼婷(吴佳怡饰)再次示爱顾燕帧被拒,两人关系降到冰点;帧襄cp在打打闹闹中感情也在升温,但是却也因为沈君山的介入产生了误会,还处于暧昧时期的帧襄也是在上周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情感危机。 上周谢襄从研究所中救出来的神秘人质带出了关于石墨矿的秘密,本周围绕石墨矿的争夺战也正式开始,烈火七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共同作战。由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后续一系列针对烈火军校师生的阴谋,明处或暗处的敌人也将一一浮出水面,织田显荣为了得到石墨矿也愈加嚣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经历了丧母之痛的承瑞贝勒(尹正饰)为了阻止织田显荣也有意帮助沈听白(洪尧饰)拿下石墨矿,但承瑞贝勒的善意却将使他遭到更加疯狂的报复,贝勒一家的命运会走向何处?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烈火军校师生、沈听白、霍小玉等等这些不

观讲武堂之感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 命熔 炉”。 南陆军讲 武堂这块 地方,不 仅紧靠着 昆明城内 中心一颗 耀眼的明 珠—翠湖,而且还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地。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一百年来,沉静在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墙灰瓦建筑群边的翠湖水,不但见证了中国社会由清朝末年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历史巨变,而且更

记住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曾经用生命与鲜血谱写的那段 辉煌历史篇章胜旅游之地。 1915年12月,袁世凯妄图开历史倒车称帝复辟。在中国继续朝辛亥革命开辟的共和之路前进,还是重新退回到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的大是大非面前,云南陆军讲武堂官兵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和含糊。同年12月25日,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为代表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在昆明打响了讨伐袁逆的第一枪,发动了震撼全国的护国运动,使袁世凯恢复帝制的企图化为泡影。毫 无疑问,护国运动的胜利,为云南陆军讲武堂铸造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客观上它也提高了云南在中国的地位;护国运动成了云南人的骄傲,也成了云南最光亮的名片之一。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人们记忆中很有价值的一个事件。 护国战争结束后,云南陆军讲武堂官兵中的相当一批人,被当时的北洋政府授予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共百余人之多。朱德、叶剑英后来成了人民解放军元帅、新中国

陆军讲武堂观后感

陆军讲武堂观后感 2019年*月*日,借劳动节假日,我和我的小伙伴相约****,去参观了**陆军讲武堂,了解了它的历史作用以及出现的背景。 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的翠湖留不住我的身影,杨柳低垂,微风和拘的景色也留不住我的目光,怀着对 __敬畏,对人民英雄的尊敬,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我踏进了陆军讲武堂,开启了与 __交谈,开启了与红色文化的交谈。 陆军讲武堂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 __元帅的朱德,称**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

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 辛亥革命后,**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陆军讲武堂改为**陆军讲武学校。以**陆军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护法战争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报考求学。 1930年龙云在讲武学校成立滇军教导团,龙自兼团长,除步、骑、炮、工四兵科外,增设宪兵、经理、交通三个区队以培养专业军官。教导团共办三期。至此,**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讲武堂师生在后来的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中国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

陆军讲武堂实践报告

陆军讲武堂实践报告 2013年12月17日上午,刚融完雪的昆明特别的冷,还好有一丝太阳照耀大地,我们就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出发前往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学习。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走进二楼,首先看到的是还原的医务室,在这里我知道了云南白药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运发明的。然后还有学校的宿舍,一张张干净的床铺整齐的排列着,接着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员即经过。还没走近时,我们远远的听到慷慨激昂的演说,走近终于看到,那是在滇缅铁路通车时,讲武学员在车站发起的爱国演讲,在热血沸腾的演讲中,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全部都在聚精会神的观看静静的聆听,直到结束。接着又参观了革命时的云南革命路线以及主要领导人物的生平实事。跟随者讲解员的脚步,聆听她详细的解说,通过大量的史料展品,有历史照片、军事器械、纸质文物资料、生活用品、证章、纪念币、逼真的战争模拟现场,还记载了各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

从陆军讲武堂出来以后,大家都感触良深,这次参观不仅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更让我们仿佛亲身领略了云南陆军反抗侵略和压迫,为争取生存权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历史,感受了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盖世功勋。中华民族正处腾飞之际,中国人面对世界,仰望天空,感受到的是摆脱旧社会、打开经济之窗、进行改革开放的兴奋和动力,同时又面临着随时接受世界强国挑战、反对强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捍卫国家安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压力,继承先烈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用生命培育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更加深入和深刻的了解了革命先辈为中国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 历程,也被革命先辈英勇不屈、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所震撼和感染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

云南陆军讲武堂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云南陆军讲武堂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云南陆军讲武堂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收集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家好!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 ___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

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 马转角楼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 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 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 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 ___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好!陆军讲武堂,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公园旁边,有一幢 很大的老四合院,这就是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云 南陆军讲武堂与北洋讲武堂(天津)和东北讲武堂(奉天,今沈阳)一道,

云南陆军讲武堂解析

云南陆军讲武堂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林文俏 摘要 人们只知道黄埔军校大门彩楼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副对联原来是挂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大门。只不过改了几个字:“行往他处”原是“另找他路”,“勿入斯门”原是“莫入此门” 。 一 昆明翠湖,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而得其名。它没有北京昆明湖那种雍容尊贵,没有杭州西子湖那份绰约风姿,它实实在在就是一个居民休闲的普通公园。虽然园居闹市,被尘嚣围绕,但以碧波柳堤之隔,仍然为昆明居民保持着一隅清幽,一份闲适。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由于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又名“九龙池”。翠湖是孕育昆明历史文化的摇篮。元代有菜海秀水,明朝设湖畔贡院,康熙置平西新府。聂耳为它创作了民族管弦乐曲《翠湖春晓》。当今翠湖有两个景观最吸引人,一是荷花,二是红嘴鸥。前者在夏日绽放吐妍,后者在冬天翩然而至。红嘴鸥白翅翩翩,红嘴点点;它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近30年来也曾飞入中国的其他城市,却只与昆明结缘。尤其以翠湖最多。但是,过去翠湖最美的景观却是山茶花。“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 昆明的年轻人已没有几个知道杨朔的经典散文《茶花赋》了。

2012年春节,又一个“彩云落到湖岸”的日子,“红嘴鸥翩然而至”的季节。我和妻子沿着昆明翠湖西路,走到翠湖公园西侧。一栋庄重恢弘的二层走马式转角正方形四合院建筑映入眼帘:人字青瓦的屋顶,圆拱纹饰的门窗,透视着典雅;门楼高大雄伟,大门黑色铁栅,折射出威严;中式长廊,法式廊柱,两者合璧堪称完美;尤其那墙,一看见就会使人想到“最是橙黄”。那“最是橙黄”是寓意着崇高尊贵?民主自由?人间朝霞?天国晨曦?还是兼而有之?历史从没给出过答案,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这里几个月前迎接过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建筑大门却没有刻意修饰,它斑驳而锈旧,使人一来到门口,就感受着一股血火交织的历史烟云扑面而来。 这栋建筑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它是我妻子外公、民国云南省代主席、民国上将胡瑛的母校。它被称做“民国的将校摇篮”。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个解放军元帅,缅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韩国首任总理李范奭。还有12个省长,43位上将,133位中将和141位少将。朱德在他的《辛亥革命回忆》中,把云南陆军讲武堂比喻为“革命熔炉”。讲武堂毕业生是辛亥革命云南重九起义军的核心力量,以讲武堂毕业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抗日战争中战绩辉煌。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云南陆军讲武堂。 我曾在昆明工作了12年,翠湖是我每年都要去几次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脚步和无法忘却的记忆:一月观鸥,四月赏柳;长堤漫步,湖心泛舟;朋友聚会,同学叙旧……但记忆里唯独没有陆军讲武堂。因为那时的讲武堂不是现在的模样。1980年,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决定利用讲武堂旧址建设昆明市青少年宫。后任昆明日报社总编辑的孙学敏作为筹备组工作人员,被派进入讲武堂对其财产、房产、住户情况以及房屋的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孙学敏后来著文对当时的讲武堂做了如下描述: “讲武堂主体建筑四合院,当时无论东楼、北楼、西楼、南楼,共住了上百户人家。全部烧蜂窝煤。下午的时候,家家户户各自为政,生火做饭,浓烟滚滚,活像一个大厨房。私接的电线密如蛛网,有的已严重老化。当时在讲武堂的内操场,共有南北向四幢仓库。仓库里边堆满了各种扫把、铲子、碗、盘子、罐子、绳子、箱子。拉货的大车从门洞里出出进进,仓库的所有者是日杂公司、供销社、农展馆等,这里成为全省各种物资堆积和分流的集散地。”

云南讲武堂观后感

云南讲武堂观后感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在风和日丽,西伯利亚红嘴鸥 来越冬的翠湖湖畔,它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 米黄色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从高处俯视,成一个 方形的四合院,面积万平方米。那宽宽的练兵场,仿佛在向 人们娓娓讲述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在民- 国时期曾培育出我国许多位高级将领,那里人才济济,将星闪耀,朱德曾经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我沿着参观路线参观了课堂、宿舍等。当我站在操场边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昔日的学员们、军官们操练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他们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心情格外地激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 米,宽13 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 米、宽10 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 观看了介绍以后,我对云南陆

军讲武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 年,至1928 年共办19 期,毕业学员达4000 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 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 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篮,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 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 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育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中外领导人员:“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 个镇(师)。 1909 年2 月,云南官兵总计约万人。开设陆军学院培训教官 便成当务之急,云南当权者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这批人中,同盟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李根源、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讲武堂师生中,除了威名显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元帅朱德、叶剑英外,尚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主席的唐继尧、胡若愚、金汉鼎、胡瑛、龙云、卢汉, 曾任贵州省省长 精品文档

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3篇(完整版)

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3篇 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3篇 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范文1: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

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范文2: 陆军讲武堂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公园旁边,有一幢很大的老四合院,这就是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北洋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一道,并称为中国近代三大讲武堂,是为维护清朝统治而成立的。但从这里却走出了一批在云南辛亥光复起义、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都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将领: 龙云、卢汉、白族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而第3期的朱德、第12期的叶剑英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元帅。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一行来到昆明时,专程到这里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朱德军事生涯和革命生涯的起点。 朱德的女儿朱敏曾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披露,朱德曾激动地说: 这是我寻找多年的地方! 又说: 我一心一意投入讲武堂的工作和生活,从来没有这样拼命干过。我知道我终于踏上了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在展厅的一幅照片

云南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

云南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 云南陆军讲武堂,又称昆明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 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导游会介绍陆军讲武堂的特色给游客知道。下面 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昆明陆军讲武堂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范文1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 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 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 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 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 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 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 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 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 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 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陆军讲武堂导游词范文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