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公开课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公开课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公开课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公开课

走进古诗词大观园

江西省瑞金市古海涛

课前:疯狂背古诗(配乐)

一、直接导入,紧扣主题(2分钟)

导语: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 ,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当孩童牙牙学语时,就能摇头晃脑地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静听)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大观园,去采撷珍珠,欣赏画卷,聆听乐曲(板书客厅,略微弧形)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点明课题,直接进入学习,明确学习的内容。】二、整体复习,分类梳理(10分)

师: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今天我们就复习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在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教材里,收录了近70首古诗词,有的为烘托单元主题以“精读课文”出现,有的为拓展单元主题以“日积月累”呈现。一节课要复习70首古诗词,看起来不太可能。。

那么,如何既准确又快速地记忆所有的古诗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生1:我记忆古诗的方法是多读几篇结合注释背诵。

师:其他同学呢?

生2:理解诗意来记忆。

师:其他同学还有吗?

师:其他同学还想分享吗?

生3:多读几篇,头脑中想象诗的画面来记忆。

生4: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来记忆

师:有这么多的好方法,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复习古诗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课件出示古诗复习法:分类整理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

1、体裁分类:今天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分类整理,科学记忆”(板书)”来复习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说不定还能超额完成任务呢。想不想挑战一下?下面请大家拿出老师刚才发下来的“古诗词汇总”,我们来根据这个诗歌体裁给它们分分类。第一组同学找“写景诗”,用“√”在诗题前标起来;第二组同学找“咏物诗”,用“△”标起来;第三组“叙事诗○”;第四组“说理诗※”……,同桌分工合作,快速浏览,一人从前往后看,一人从后往前看,这样又快又准。(师: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

汇报分类结果(对于汇报过程中的分歧先不管)。

同学们发现没有,在分类过程中,有些诗既属于“写景诗”,又是“说理诗”,如《凉州词》;有的诗既叙事,又写景,还说理,如《游园不值》。

2、情感分类:“我诗写我心”,无数诗词之所以能禁受岁月的洗礼而历久弥新,不仅仅因为古人遣词造句工于匠心,更因为每一字每一句都寄托着作者或悲或喜的情。从“情”的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把这些诗分为哪几类呢?

生:爱国诗、思乡诗、友情诗

3、自主分类(以朝代来划分,以作者来划分,按季节分)

三、走进诗歌,分类学习。

(一)诗中有画

大自然当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石都是一幅美妙的画,就让我们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中美丽的景色。想一想诗人都写了哪些美景呢?(大自然中有哪些景?)

生: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月雨雪山水树木 .....

师:大自然美景数不胜数,老师也简单找了几类同学们看课件出示诗中景:山水、花草树木、日月、雨雪

师:分组找出:一、二组找山水诗句:三、四组找花草树木诗句:

五、六找组日月诗句:七、八组找雨雪的诗句。简单记一个或两个字看到这个字就能想到诗句。

生1:我们组找的雨雪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初乃发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生:我们组是花草树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生:我们组找的是日月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师:还想说呢,你们太滔滔不绝了快成诗人了。老师也找了几句看大屏幕。

生:读课件出示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师:我们大自然当中的景色太美了,让我们陶醉。

(二)画中有诗

苏轼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我们将进入第二关游戏,要求:每组派一个学生代表作答,老师解说画面描绘内容,然后派出的代表说出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别忘了诗题和作者及朝代,只要你想到了,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背,其他同学认真听,背错了给他掌声以示鼓励,背对了大家跟他一起背一遍。

(三)诗中有情

(古诗词中不但有景有物更有情,有些诗人把自己的那种相思别恨,喜怒哀乐,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情感都化作了一首首充满情意的诗词歌赋。同学们想一想诗人表达了那些情感让我们进入今天第二环节诗中的情,想想诗人又表达了哪些情感。)

生:思乡的情、爱国的情、怀才不遇悲愤的情、爱国的情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对大自然美景充满喜爱的情。

师: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好多爱国志士你知道的爱国诗人有哪些呢?生:我知道屈原、李清照、陆游、杜甫、文天祥、龚自珍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位爱国诗人,看到这些诗人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句吗?

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其他同学还想说吗?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这些爱国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他们的爱国情更是让我们感

动但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异国的游子们把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也融入到了诗中,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下面来挑战一下老师的填空题。

生:1、对于王安石来说乡愁就是那吹绿了江南岸的()。

2、对于张籍来说乡愁就是那一封写了又拆的家书()。

师:谁能用老师的句式,把你知道的思想乡诗句表述出来吗?

生: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乡愁就是那在寒风朔雪中难圆的梦,诗句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生:对于王维来说乡愁就是那众人登高,唯我漂泊。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对于秦观来说乡愁是那漫天飞舞的花朵和落下的细雨。诗句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真挚的爱国情浓浓的思乡意让我们感动,也有一些诗句表达友间深情厚谊的,你知道这样的诗题有哪些吗?

生:《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

(四)诗中有理

师:诗中不仅有优美的景、浓浓的情,有些诗句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知道这样的诗句有哪些吗?谈论交流一下并说说它们蕴含怎样的道理?)生:我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肤浅的,我想深刻去理解就要付之行动。

师:意思是实践出真知。

师:其他同学谁还想说?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要全面认识事物,要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四、韵味诵读,古诗新唱。

师: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优美的诗文,我们要读出它的韵律,读出它的情感,你能选一首来读给大家听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诗朗诵请同学们欣赏。

要求:听完后模仿或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读出诗的情感与韵律感受诗歌的美。

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咏柳》、《别董大》

生:《水调歌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诗中的景,情,理融为一体不仅是一幅美妙的画,更是一曲动听的歌,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中的歌。

课件出示:宋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

五、活用古诗,学以致用

师:诗中里的句子还有好多好多希望同学们用心收集整理。如果我们在生活、写作时运用古诗词得恰当,更可以起到点睛的效果。下面进行“活用古诗”抢答竞赛,男生女生PK.

(一)诗词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则扣10分,大家可要注意啦!生:读题:

1 、夜深了,老师还在灯下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句诗()。

2、昨天是爷爷的生日,大家祝福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道:您是()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的笑了。

3、昨天下午,王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过来了,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很快揭开了这道题,这真是()。

(二)诗词赠言: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名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段临别赠言。(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静听)

1、自由写

2、交流

(三)巧填诗眼

出示瑞金家乡的一组图片,让学生填词。

总结:刚才同学们又一次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一首首古诗就像一幅幅画 ,多姿多彩,意境优美;像一曲曲歌,美妙动听,渺渺回荡;又像是一座大观园,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我们今天也只不过是欣赏了这“大观园”的一角。同学们,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那就将古诗词学习延伸到课外吧!

六、我的作业我做主

1、分类整理一下今天所学古诗。

2、给父母读一读,唱一唱自己喜欢的古诗。

师:通过你们这节课的表现,我觉得你们有诗一样的秀气、灵气,送你们两句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老师相信更好的诗歌也许会在你的笔下产生!

下课。

板书:走进古诗词大观园

分类整理科学记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诗中有理

诵读写唱活用古诗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21 古诗三首 课堂教学实录

21、《三首古诗》课堂教学实录 《出塞》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课前热身:古诗新唱教学过程: 一、巧设背景介绍——知人论世解诗境 师: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在边塞诗中,你知道哪些? 生:(自由发言) 师:王昌龄的《出塞》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详了,谁能亮开嗓子,美美地吟诵一遍? 生:(读古诗) 师:提到边塞,你想到哪些?(生畅所欲言) 师:说着说着,老师想了解边塞,走进边塞的心情是越来越迫切了,让我们穿越

时空,走进这烽火连连的战场。关于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有谁与大家分享?(生根据课前资料相互交流) 二、精于字词推敲——细读文本品诗意 师: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这就是征人们的生活!他们不由得发出感叹(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轻轻地读一读,看看这两句诗中哪个词最牵动你的心,牵动你魂? 生1:明月。师:是啊,明月从来都是思念的代名词——明月夜夜照边关,征人哪夜不思乡啊!请你仰起头,来表达你的思念之情吧!(生读)生2:关,边关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连春风都不能到达的边关,也阻隔了家人的一切消息,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请你代征人诉说内心的委屈吧!生读诗句生3:长师:从秦朝,到汉朝,到诗人所在的唐朝,一千多年的历史啊!透过这个“长”字,你仿佛看到些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个性朗读生4:未师:一个“未”字,饱含了多少辛酸与失望啊!师:听着听着,我们的心越发变得——生1:沉重生2:凄凉生3:悲哀师::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人未还,心相系。同学们,当征人们经历了战争的生死考验,幸存下来,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只可惜--------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这是多少人的愿望?这征人不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是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征人们的愿望啊! (配乐朗读)让我们把目光转到秦朝,征人们苦守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着——(生读) 几十年过去了,一样的边关,一样的明月,晋朝的士兵和亲人们无时不在哀怨着--------(生读)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

《咏柳》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春姑娘已悄悄来倒了我们的校园,看──(出示校园春景图)。 生:欣赏。 师:怎么样?欣赏了美丽的校园后你想说点有什么吗? 生:春天是温暖的。 生:春天是生机勃勃的。…… 师:是呀,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优秀诗、文。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就被柳树的的美所陶醉了,写下了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出示课题《咏柳》)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咏柳》。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课件出示诗歌) 生:歌颂,赞美柳树。 师:那么,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是大诗人李白的好朋友。 生:是伟大的诗人。 师:看来,大家对这首诗已了解了不少,接下来请大家在已有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用美丽的校园春景来感受引入咏柳,让学生更自然的进入诗的境界。) 生:读,做记号。 生: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能力? 生:有表情的朗读。 师: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如果声音再柔和些就更美了。谁还想再读一读?愿意一起读的就一起来。 生:尽情朗读。 师: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生:我读懂了“碧玉”,它是绿色的玉,用来比喻柳树颜 色翠绿。 生:写出了柳树生机勃勃的特点。 师: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师:还读懂了哪些? 生:明白了“绿丝绦” 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生:我读懂了“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师: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学生用赞美的语气齐读。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通过交流朗读来品味柳树的美丽,体会三个比喻句的精妙。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 生:开始写。 师:配乐 师:谁先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春景图? 生:在河边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嫩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

《古诗三首》 课堂实录

《古诗三首》精彩片段 师:谁来读一读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题目?(生读《江南春》。) 师:由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江南。 生:我想到了江南的景色非常美丽。 生:我想到了江南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生:我想到了山上的小树披上了嫩绿的颜色,遍野的油菜花全部开了,金黄金黄的。” 师:哦,在你心目中,江南的春天是这样的美。是吗?还有发表的吗?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杜牧的作品,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将它读正确读流利。(生开始读。) 师:有人说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这样一首诗把标点符号,题目都算进去,总共的字数是——35。可是,这35个字组成的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练,意思很丰富,你能读懂多少呢?它里面的一个词可能要用一句话来解释。下面请你试着解释解释。(生自学,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师:现在我们来看,题目不用解释了,剩下的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都可以来说。 生:在南朝的时候大约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生:五百座的。 生:在南朝修建的几百座寺庙中还有多少座存在在这烟雨之中呢? 师:你说的是几百座,他说的是大约四百八十座…… 生:大批佛教寺院。 生:这四百八十寺不是真的这么多,是夸张。 师:其实也不是夸张,是虚指。据我掌握的资料表明,南朝时候建造了五百多座寺院,这里的480其实是大概的数字。所以刚才有同学用大约,有同学用大批,有同学用几百,这些都是可以的。 师:那么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意思是? 生:在南朝的时候,大约建造了480座寺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朝的意思吗? 生:一个朝代。 师:南朝是一个朝代。

师:是什么时候的一个朝代呀? 生:宋、齐、梁、陈。 师:对,宋、齐、梁、陈这四个王朝总称南朝。现在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干吗要说南朝呢? 生:干吗不叫北朝呢? 师:是呀,为什么呢? 师出示资料: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南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南朝。 师:读完,你明白为什么是南朝了吗? 生:是因为这些朝代都是在长江以南。 师:大家都懂了吗?现在,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诗是精练的语言,就南朝这个词语就有这么丰富的意思,这是精练呀。咱们一起来读读这精练的句子。 生:南朝四百八十寺。 生:最后一句我来解释。有多少楼台存在在这烟雨中。 师:楼台是指什么?(生说不上来,示意和上句联系起来理解。) 师:楼是——楼房。 师:楼是楼阁,台是亭台,联系上面的寺院,其实楼台就是指——寺院。 师:整句意思是? 生:长江以南的寺院存在过,过了这么多年。 生:烟雨中就是说没有了。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寺院都没有了,可春天依然存在! 师:我看到过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这么多的寺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另一种是说有多少座寺院隐没在烟雨中。两种解释,你赞成那一种?选哪一种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理由。大家来看,我们将诗的下面两行理解了,那上面两行你理解吗? 师:上面的两行中有什么不懂吗? 生:酒旗风不懂。 师:酒旗与风分开来解释。酒旗是什么意思。(大家乱说,气氛有些乱。)师:以前啊,酒家门前都挂一面旗帜,上面写这酒字,大家看书上有图呢!看一看。酒旗其实是一个招牌。它是用布头做的,看到这样的旗帜,我们就知道这里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古诗两首春日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古诗两首春日人教版 新课标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春日》。指黑板上的板书。 先复习一下第一首诗,谁能背给大家听,指名背古诗《咏柳》,至少找三个同学背诵,小天,娄丹,万港,江南。一起背。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咏柳》这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咏柳》这首古诗主要是通过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我们现在看看第二首古诗《春日》又是写什么的? 打开课本,翻到第6页,做好读书的姿势,大声朗读这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师:看屏幕,出示古诗《春日》。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小天,贺晴,万港。读得字正腔圆,大家一起读一遍。 师:感觉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生:我感觉这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色彩的。因为里面有一个词——万紫千红。 生:我认为除了写春天的色彩,还写了东风。 生:其实这首诗就是描写春天美景的。

老师:你们说的都对,下面我们就仔细品味品味,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美景的。 师:先看题目——春日。找同学读题目,一起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春日就是春天。 生:题目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师:在春天里干什么呢?我们看第一句。屏幕出示。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找三个同学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胜日寻芳泗水滨。 师:看看书上的注释,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和桌友交流一下。 谁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出去游玩。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到泗水滨去游玩。 老师:理解古诗要灵活,想象一下,这个好日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 学生:风和日丽的一天。 学生:艳阳高照的一个春天。 学生:春暖花开的日子。 学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一个春天。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实录《古诗三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共选用了《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三首古诗。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描写西湖美丽景色的古诗。 二、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是描写夏日西湖美丽景色和独特风光的诗,两首诗的作者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西湖美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刻画出西湖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美,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能背诵。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从老师诵读曾经学习过的描写西湖景色的文章入手,即注重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古诗教学轻讲解、重朗诵、帮扶理解会意境的理念,突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

过两首诗的对比学习,力求从写作的角度给学生一点开启,此外,本课教学还注重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面更广,阅读的量更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力求达到融会贯通学语文的境界。 五、教学流程 (一)回顾已学,导入新课。 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秋意,也没有雪。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桅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师:老师刚才朗读的这段文字美不美?谁还记得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篇文章? 生:《西湖的绿》。 师:对,作者正是抓住绿这一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对于西湖,你都有哪些了解? 生:简介西湖。(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课堂实录

《绝句》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诗的乐园,一起品味古诗吧!(课件出示课题“古诗两首”,生读) 师: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望庐山瀑布》,你们会背吗?(两名学生背诵古诗) 师:背得真好!我们也一起来背一背吧!(全班齐背) 师:大家真棒!昨天我们还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谁能把它说出来? A生:知诗人。 B生:解诗题。 C生:明诗意。 D生:悟诗情。(师相应板书,生齐读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 生:绝句。(师板书,生书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 生:杜甫。 师:哪为小朋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杜甫呢? 生:杜甫是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生:杜甫是李白的好朋友,湖北人。

生:...... 师:你们了解得真多!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去认识杜甫吧!(师课件出示有关杜甫资料) 师:你们知道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此诗的吗?(师简介杜甫写此诗的背景) 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诗人,接下来我们应该是...... 生:解诗题。 师:是的。谁会来解释一下这首诗题目的意思。(生一片茫然)是啊,我们没办法给这首诗的题目解释。因为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古诗的体裁主要有两种:绝句和律诗。在古代,一首诗中有四句的被称为绝句,八句的被称为律诗。(师相应板书“绝句”“律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判断一下它们是绝句还是律诗。(师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望庐山瀑布》是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律诗。 【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师:(师课件出示整首古诗古诗内容)这首诗里面藏着许多生字,哪位小朋友能够请出她们的拼音朋友?(一生带读,师出示拼音)师:读得真好!谁能来给这些生字宝宝交交朋友? A生:鹭,白鹭。 B生:岭,山岭。 C生:含,包含。 D生:泊,停泊。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1.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绝句》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 二、通读 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 2 整体感受诗歌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生:香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 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生:读以上两句 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读出来 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 四、拓展 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 1、略读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片段实录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片段实录 《绝句》教学片段实录 ◆感受春之美。(教学重点)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你能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吗? 生1:温暖的阳光、柔和的阳光。 生2:温暖的春风、轻柔的春风。 生3:五颜六色的花、火红的花。 生4:绿油油的草、嫩嫩的草。 生5:活泼的燕子、可爱的鸳鸯。 生6:湿软的泥土、暖和的沙滩。 生7:秀丽的江山。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诗中写道—— 生:迟日江山(丽)。 师:诗中有美景,还有气味呢,你闻到了吗? 生:香。春风花草(香)。 师:美丽如画的春天景色,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它

们都是谁? 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小燕子在做什么? 生:飞。 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衔泥来筑巢。春天,气温升高,大地解冻,泥土湿软,小燕子衔泥来垒窝。 师:鸳鸯在做什么? 生:睡觉。 师:看图,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生:春天阳光温暖,照耀着大地,沙滩也变得温暖起来,在暖暖的沙滩上,鸳鸯在休息,春风吹拂,像温柔的手抚摸着它们,鸳鸯静静地睡着了。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又是那样的自然和谐。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生读全诗。 赏析: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进入学习,学生在诗中画中寻找景物,感受春天景物的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景物的形态,在头脑中绘成动态的图画,从色彩、味道、感受、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感知春天的美不是单一的,是有色彩的,有生命的,有触觉的,有味道的。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产

《古诗两首》张立军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张立军教学实录 打破常规改革教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张立军 评析: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康静涵 一、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部分学生在学前就有接触。就本课而言,有学习第一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

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如,第二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在教学中,对“含”字的理解要走几个回合。“含”的本意是包含,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义,教师要帮助学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认识。根据图画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从而升华对“含”的认识。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学生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及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10古诗三首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学习古诗,理解诗意,有什么好方法? 生1:借助注释。 生2:结合插图。 生3:查找资料。 生4:反复诵读。 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用这些方法理解《马诗》的诗意。 师:请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生:在燕山大漠中,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的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 师:大家在汇报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要想走近诗人,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我们还需要透过文字,发挥想象,深入领会。 师:(出示课件)这茫茫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上托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沙如雪”“月似钩”,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比喻。 师: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描述。) 师:“大漠”“燕山”是古时候的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那里挥洒。所以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如果有一匹骏马在这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那该是多么威武豪迈啊!可现实却恰恰相反。我们来读后两句。

(生朗读后两句。) 师:仔细品读,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师: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你是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 生1:这是一匹纵横疆场、威武的战马,我是从“金络脑”一词看出来的。 生2:这是一匹轻捷矫健的战马,我是从“快走”一词看出来的。 师:这匹马受到重用了吗?你是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没有。“何当”一词说明特别期待,还没有受到重用。 师:其实,这是诗人内心的希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生:感慨、期盼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建功立业。 师:所以他才发出这样的感叹,谁来读读这两句? (生朗读后两句。) 赏析:在理解古诗的意思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在深入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语,想象画面,走入情境,感受诗人的心境,进一步体会诗人希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从字面到内在含义,从简单知道到理解情感,由表及里地学习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两首游子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两首游子吟人教版 一、谈话激趣,引入正题 师: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尤其到了唐朝古诗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猜猜唐诗大概有几首? 生:300首。 师:差远了,300首是唐诗中的精华,唐诗还有很多。 生:800首 师:太少了,使劲往上猜。 生:1万首。 师:猜得还不够,告诉你们整理出来的唐诗大概有四万多首。 生发出一片惊叹声) 师:1992年,香港举行了“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公众调查,你们猜哪一首会名列榜首? 生齐答:是《xx》. 师:对,是《游子吟》,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研究它,(板书课题:游子吟)注意“吟”右半部是“今”不是“令”。 (点评:猜诗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情绪,拓展认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多媒体出示全诗) 师: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 (两名学生先后读诗,基本读正确,但字音不饱满。)

师:每个字都读得很正确,谁能够读得更加自信,底气更足,充满自信地读,老师也来试试。 (xx题目,再指名读,效果不错。) 师:经过五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今天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对这首诗有哪些了解? 生:这首诗讴歌了伟大的xx。 师:你透过字眼读懂了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了不起。 生:诗人孟郊,唐朝诗人,字东野,唐代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人,孟郊出生寒微,……(学生拿着资料介绍了很多) 师: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 生:从网上了解到的。 师:介绍得很详细,不过今后介绍的时候,不要全盘照搬,要选取主要的资料稍加整理一下再介绍给同学们,同学们才能听得更清楚、明白。 学生出现一阵沉默) 师:知诗人,解诗题,是理解古诗的第一步,谁知道诗题的意思?生:我知道题目的意思,“游子”指出门远行的人,“吟”是吟诵、吟咏的意思,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我们还学过相关题材的诗— 生接:《暮xx》《石灰吟》。 生:我知道“意恐”的意思是心里担心、害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课文下面的注释知道的。 师: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精)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文本分析: 《浪淘沙》描写了黄河源远流长、波涛汹涌的雄伟气势,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感情。这首诗开篇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接着用神话传说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加形象化,给全诗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秀美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神往,同时又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朋友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读懂字、词是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前提。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声、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自学诗意为前提,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写2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3.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分析每首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5.揣摩诗歌语言,掌握想象、情景交融等写法。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景物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课三首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浪淘沙》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浪淘沙》的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

2014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古诗两首海南南昌杨佳慧四下 9:21 师:长安白米贵久居实不易的故事。看到的是哪首诗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白居易古诗特点。他写了..... 今天学习 生: 师:一个故事,读一读这个故事。。。(见照片) 生:每人读一段。 师:在读划开。声调有高有低的变化就是抑扬顿挫,你带着大家再读一次 生:接读 师:我也想跟你们读,我都一段,你们读一段。。。 生:接读。。。你看。。。。 师: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20个字就概括了。把这首诗都给同桌听,同桌互相纠正字音。池上 生:读 师:再读,这次读出明显的节奏 生:读 师:我检查检查,谁来试试 生:个人读 师:看来这样读书容易了,提高难度读读。。PPT 生:小池() 师:再加高难度 生:填空 师:读书最高境界心到。。心到\眼到\口到。。你的心和作者心交融才能都好,你们就是白居易,看到这样的小娃娃偷采莲藕,却不知道自己的踪迹,你会怎么读 生:读 师:字音小艇 生:再读 师:你看他读出的声音静悄悄的,不忍心打扰偷采白莲的小娃 生:再读 师:你们以同龄人目光朗读这首古诗的,轻快。这首是是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无法考证,假如白居易是七八十岁时写的应该怎么读? 生:读 师:年级有了,但上气不接下气 生:读 师:又是力气不足的老爷爷 生:读 师:满是对小孩的喜爱,我来起头,小娃撑小艇 生:接读 师:是不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经历会对不同作品读出感情。以后可以尝试。回顾刚才小故事,女同学读一句古诗,男同学读一段故事。 生:读 师:你们发现了故事和古诗之间的练习马 生:一句有一句的意思。古诗是故事的缩写,故事是古诗的拓展,从字数上的对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21古诗三首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挖掘典故,感悟情怀(教学重点) 师:项羽是秦朝末年出名的起义军领袖,曾率领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 师:在诗中,诗人李清照用了一个字直接表达了对项羽的情感,我们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找出来,到底是哪个字呢? 生:思。 师: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谁能用诗句来回答?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项羽这位乱世英雄,一生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其中《霸王别姬》被拍成了电影,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霸王别姬》片段。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纷纷发言) 师:好一个“不肯过江东”!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逃生的,可是他不愿苟且偷生,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壮烈。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概,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来,咱们一起来赞颂项羽:齐读古诗。 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怯懦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回到民不聊生的北宋末年!

课件展示: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掳走徽、钦二帝,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却临阵逃跑。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辱,同时南宋统治者逃跑妥协的行为也使李清照愤怒,于是在行至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壮烈,写下了这首诗。师: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诗人李清照用诗句借古讽今,让我们大声齐诵《夏日绝句》! 赏析:《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的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借用典故,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5上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所见》课堂实录 海安县城东镇南屏小学付小娟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描写乡村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诗吗?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生: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一首小诗再现了可爱的孩子。 师:我国古代出了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来研读一首描写乡村儿童的诗,板书《所见》。 [设计意图:用鼓励的口吻,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理解诗题,进入诗境 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生:所看到的景象。 师:是的,没错。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师:读题。 生:所见。 师: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师: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 师:指名读,检查反馈。 生:读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师:诗人见到什么?听到什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请你欣赏文中的插图),谁来说说事情发生在什么季节?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孩?途中的景色如何? 生:可以看出是夏天。 生:这个小孩很悠闲,坐在牛背上呢,也很可爱。 生:从图中可见那儿的景色很美,让人心旷神怡,那个小孩在欣赏景物呢。 师:因为诗人也被这美景陶醉了,为了抒发他对牧童的喜爱和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所以写下了《所见》这首诗想让大家来分享他的愉悦。 [设计意图:看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师:结合文中的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意思。 生: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生:我知道“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其实黄牛是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师:说说“振”“樾”的意思。 生:振是振动的意思。 师:能告诉我诗中指什么振动?生:歌声。 生:樾是指树荫。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3《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3古诗三首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精彩画面(教学重点) 师: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那一个夜晚? 生:我想用“美妙”来形容那一个夜晚。 师:你是透过哪些词语想象到画面的呢? 生:从“地白”一词,我仿佛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地上仿佛有一汪清澈透明的水,树的影子照在地上,随风微微摇动。 师:多美的想象啊!抓住关键词语,加上丰富的想象,优美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用美读的方式读给我们听。 (生读古诗第一、二句。) 师:你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那一个夜晚? 生:我想用“静谧”来形容。读到“树栖鸦”这个词,我仿佛听到乌鸦一开始被明亮的月色所惊动,扑棱棱地展翅欲飞。刚开始声音喧闹,逐渐逐渐声音低落下来,最后终于没有声音。“树栖鸦”这个词既从侧面写了月色皎洁明亮,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师:请你通过朗读,读出这份静谧之感。 (生读古诗第一、二句。) 师:谁还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一个夜晚? 生:这是个清香的夜晚。“湿桂花”这个词,我仿佛闻到庭院中弥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 师:这样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我想象到:夜已经深了,露水很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真是意境悠远,请读出这种美感。 (生声情并茂地读古诗第一、二句。)

师:再读一读后两句,你还感受到了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生:那是个孤寂伤感的夜晚。 师:你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说一说你想象到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在望;夜已经深了,诗人仍在望。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那是诗人思念亲人的孤寂伤感之情。 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读第三、四句。) 师:平日里你有没有过和亲人分别的感受?在这圆月之际,你有过亲人不在身边的感受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1:我有过这种感受。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很长时间见不到他,我很想他…… 师: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生读完,已泪流满面。) 生2:我的妈妈在外地打工,好久才回一次家,我很想她…… 师:你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 (生有感情地读。) 师:(配乐)那个中秋的夜晚,月光如水,鸟儿也渐渐入睡—— 生:(齐)中庭地白树栖鸦。 师:夜深了,露水更重了,但桂花的香味依然沁人心脾—— 生:(齐)冷露无声湿桂花。 师: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亲人,这浓浓的愁思啊,到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 实录)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点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首、记”的字形

教具课文插图。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资料,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教师可视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2、看图说话。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解课题,自读古诗 1、借助拼音读课题。注意“赠”、“景”是后鼻音。书空“刘”字。 2、说说题目的意思。 3、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请大家小声读诗,注意读准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21 古诗三首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挖掘典故,感悟情怀(教学重点) 师:项羽是秦朝末年著名的起义军领袖,曾率领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 师:在诗中,诗人李清照用了一个字直接表达了对项羽的情感,我们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找出来,到底是哪个字呢? 生:思。 师: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谁能用诗句来回答?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项羽这位乱世英雄,一生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其中《霸王别姬》被拍成了电影,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霸王别姬》片段。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纷纷发言) 师:好一个“不肯过江东”!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逃生的,可是他不愿苟且偷生,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壮烈。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概,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来,咱们一起来赞颂项羽:齐读古诗。

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回到民不聊生的北宋末年! 课件展示: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掳走徽、钦二帝,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却临阵逃跑。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同时南宋统治者逃跑妥协的行为也使李清照愤慨,于是在行至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了这首诗。 师: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诗人李清照用诗句借古讽今,让我们大声齐诵《夏日绝句》! 赏析:《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的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借用典故,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教育资料】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_北师大版学习专用

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课堂实录 师:现在是春天,我们来吟诵一首赞颂春天的诗,谁来? 生:《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师:非常好,非常有韵味儿,把诗的感觉读出来了。谁再来? 生:《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他背得非常有音乐感,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生齐背)“二月春风似剪刀”,能不能说成“二月春风似菜刀”啊?(生笑)生:我想不能吧,一来,菜刀不是用来剪东西的,不是用来把叶子裁漂亮的,二来用在诗里也俗了点。 师:是的,换成菜刀不精致,没有韵味儿,太俗了,不雅气,不雅致,对不对?那么“二月春风似剪刀”里有个“剪“字,“不知细叶谁裁出”里有个“裁”字,合在一起就是? 生:“裁剪”。 师:对,你看精致不精致? 生:精致。 师:由裁剪,我们还能联想到春姑娘,对不对?我们再把这首诗来读一读。(生读) 师:古诗的韵味,同学们朗读的韵味,让我们的教室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节课,我们来读两首古诗。石灰,是一种矿物,它的颜色是——(生:白的)对,清洁的白色,纯洁的白色。梅花是一种植物,

它的气味是——(生:清香)是啊,淡淡的清香,暗暗浮动的清香。课文预习了,诗人笔下的石灰、墨梅,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诗人王冕把墨梅比作自己,就是说要把自己写下的东西流传给后代。 生:我觉得于谦写石灰也是写自己,表达了自己肯为国效忠,不怕牺牲的精神。 师:嗯,两位同学都说到了诗人,我们喜欢刘谦,更要喜欢谁呀?(生:于谦)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谁还来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你们是什么印象? 生:我读懂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诗人两袖清风、为官清廉。 师: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这两个词语用得好。老师还想知道,这两首诗已经会背了的同学举手。(生举手)这么多啊。好,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谁愿意来读一读两首古诗,先读第一首古诗。 (生有感情朗读) 师: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 生:一般般吧。 师:太谦虚啦,岂止一般般啊。(生笑)一字不错,字字响亮,字正腔圆,给他掌声。(生鼓掌)谁还来读? (生有感情朗读) 师:哎呀,读得真好,有停有顿,有静有动,诗的感觉给她读出来了,我们班同学读书水平都挺高的。同学们,这首诗中有一个生字,哪一个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