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清史与宋元史_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明清史与宋元史_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明清史与宋元史_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明清史与宋元史_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收稿日期] 2007-06-30

[作者简介] 赵世瑜(1959-),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① 参见拙文:《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② 关于这个问题,葛兆光已经注意到了,他说:“在过去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里面,大家经常把‘唐宋’放在一起讨

论”。他认为,无论是注意到唐宋制度的接续性,还是注意到二者的变化,都造成了把“唐宋”视为一个历史时段的看法。他主张把注意力从“唐宋”转移到“宋明”,从关注“创造性思想”到关注“妥协性思想”,从关注精英学术到关

注“一般知识”,从关注理念的确立到关注它的社会实践,从而达致思想史畛域的打破(《“唐宋”抑或“宋明”———思

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视域转变的意义》,见葛氏著:《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134页)。具有同样关怀的还有朱鸿林,他在《传记、文书与宋元明思想史研究》一文中,批评这一时段思想史研究以关注精英人物和高深理念为主,讨论比较宏观而粗线条,忽略士人的事功追求与实践,而后者又要

求思想史研究与政治史、社会史、制度史的结合(《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1-226

页)。从思想史角度把宋与明连接起来似乎阻碍较少,因为“宋明理学”是个基本上被公认的概念。换句话说,是

“理学”把宋和明连接起来的。但抛开思想史呢?值得注意的是李治安的《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一文(《

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他不仅将元与明前期相联系,而且从五大方面论证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独特性,表现了他突破王朝体系和重新评估这一阶段历史地位的意识。当然,他未涉及宋代。

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

赵世瑜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以往中国史研究过于拘泥王朝体系或其他概念体系,并以此区分学科领域和研究

问题,忽略了对划分学科领域的这些概念体系进行反思和检讨,也忽略对历史时期之间连续性的探讨。事实上,对于某些问题,我们会更关注它们向此后的延伸;而面对另一些问题时,我们则可能更注意它们向此前的溯源。事件史的研究者比较容易把问题的解决放在一个较短的时段内,但从社会史的视角提出问题的研究者则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关键词] 明清史;宋元史;史学史;社会史 [中图分类号] K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209(2007)0520087209

问题的探讨本来是从思考明清史与近代史这两个概念开始的①,因为这两个时段虽然相互连接,但对近50年来学术研究的意义却非常不同,前者被视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末期,后者则被视为一个新历史阶段的开端。这本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由此我们可以说,明清史不仅与秦汉史同属一个历

史时段(“

封建社会史”),甚至与先秦史也同属一个历史时段(古代史),然而对于具体的研究者来说,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在做同样的事情。

今人一般认为,反思明清史与近代史之关系是很自然的,论者多谈及打通1840年的意义,强调前后时段的联系,如美国学者常从16世纪即明代中后期开始讨论中国社会的新变化,而这种变化一直

贯穿下来,直至进入20世纪。但即使是近年以来,

国内也很少有人讨论明清史与宋元史之间的关系②,或许人们认为,这两个时段本来就是衔接的,因为并没有出现某个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志,把一个王朝区分开来;或许人们认为宋元史与明清史虽然衔接,但界限却似乎清清楚楚。

问题的确如此吗?

一、问题的提出:“宋元明变迁”是否可能

在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人们以往习惯于把“唐宋”连用,而比较少说“宋元”,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比如先秦、秦汉、隋唐,这些都好理解,因为秦朝和隋朝统治时

7

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203期)

间都很短,而且在制度上都分别与汉朝和唐朝有关系,所以可以被看作同一个时期。按这样下来应该是宋元,然后是明清。但在概念上,我们不怎么把宋元连用,在研究的专业方向上,要么是宋史,要么是元史,学者的研究主题也很少有以宋元为时间段的。实际上,这些用法都有其内在逻辑,对研究思路、问题意识影响也很大,只是我们觉得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理所当然的,不必去反思的。邓小南在两年前总结宋史研究的新进展时,将“长时段的探索”列为首项,其中提到“学界以宋元乃至宋元明为研究段落的讨论也逐渐增多”,但并没有提到国内学者的具体研究。她的看法是,“宋元明”的概念是将宋视为一系列新发展的开端,而代表则是《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一书①。

美国学者史乐民(Paul J akov Smit h )和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 )主编的这部论文集的确提出

了类似的问题,当然他们这个变迁时期的起点并不是笼统的“宋代”,而明确是指南宋的建立,从而与“唐宋变革期”所牵涉的北宋相区别。他们认为,在这个时期的两端有两个有很大变化、很大发展的时期,一个是日本学者提出的“唐宋变革期”,另一个是西方学者的所谓“帝制晚期”或“早期现代”,而中间这个时段,即12世纪初到15世纪末,或南宋到明中叶这一段被忽视了或被贬低了。他们主张这是一个独特的历史阶段,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历史过

渡,可以被称为“宋元明变迁”

[1](P1-2)

① 《宋史研究通讯》2004年第2期。的确如邓文所说,以“宋元”为时间期概念的论文比以前有很大增加,如杨果:

《宋元时期江汉-洞庭平原聚落的变迁及其环境因素》(《武汉大学历史学集刊》第1辑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6期)、王赛时:《宋金元时期山东盐业的生产与开发》(《盐业史研究》2005年第4期)、左鹏:

《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等等,但这些文章都没有提及为何选择“宋元”为研究的时间段的

理由。我猜想,选题的原因或者只是在于该主题在“宋元”的前后的情况已有人论及,或者是因为这些研究多为区域性研究,而“宋元”恰好是这个区域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或者只是随意性的选择。特别是这些文章几乎都没有考虑“宋元”与明代的联系,因此多半还是从王朝体系的角度出发的。② 比如伊懋可的《中国历史的模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

作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并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两大“变迁”之间的关系,后者尤其认为明中后期以降的变迁是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是量上的,也是质上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主要经济动力始自宋代,或者认为明清的发展是唐宋发展的继续②。无论如何,作者似乎主要是反对把这个阶段

看作是“黑暗时代”(dark ages ),力图证明这近四个世纪的变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的发展进程中都有利于唐宋变革的趋势向明清延伸[2](P6)。

已有论者对此书的努力表示不满。罗祎楠认

为,该书并未超过郝若贝(Robert Hartwell )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他既质疑了唐宋以来国家控制力减弱而地方精英力量增强的观点,也质疑了以江南的区域性发展作为整个中国历史发展之代表的做法,顺便也对区域性研究表示了审慎的保留态度[3](P710-713)

。但二者有一个也许不太明显的区

别,即郝若贝讨论的时间范围是750年到1550年

[4](P365-442),大约从唐代安史之乱到明嘉靖“庚戌

之变”前后,而《宋元明变迁》一书却是以南宋为起

点的。这说明,南北宋之交被该书编者视为一个重要的断裂点,或者至少是“唐宋变革期”的终点,从此以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郝若贝似乎是把唐中叶以后看成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历史序列。对这个区别,评论者并不关心。

用“宋元明变迁”来表述的从南宋到明中叶是否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历史发展阶段呢?

这个问题固然对本文的主旨十分重要,但我们还是要把它留待后论。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即试图观察宋元明之连续性的学者,大多是从对唐宋的思考历时性地向下推演他们的思考,与之相较,很少有关注明清史的学者向上回溯宋元的历史及其与明清的关系。这可能是历史叙事的习惯使然,虽然人们对历史的回顾是逆时序的,但讲述历史又必须是顺时序的,逆时序的逻辑很容易使叙事变得混乱。

但原因也可能不仅如此。在王朝史的叙事中,元朝与宋朝是截然对立的,这不仅是因为元灭亡了南宋,本质上还是因为元是蒙古人的政权,与南宋的汉人政权不同,所以元末民变以“贫极江南,富夸塞北”相号召,而实际上此时期在贫富方面这两个地区正好可以调过来概括。同样因为这个原因,明朝与元朝也是截然断裂的。葛兆光已经提到,虽然已有研究说明,元明之间并无民族革命之色彩,倡导华夷之防是明中叶以后边患日大的结果,但还是可以看出明太祖建国后重建汉人传统的努力[5]

(P125)

。事实确乎如此。一方面我们的确看到元明

8

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203期)

之间的许多制度上的连续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样看到朱元璋在反复强调“一反胡元之政”,无论他在礼制建设还是重典治国的问题上,元朝的弊政始终是他挂在嘴边的靶子。这种现象不仅不自相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延续元朝的制度是为了统治初期的稳固,强调自己推翻元朝的合法性也是为了统治的稳固。此外,革命史叙事也为这一界限的划分推波助澜———元朝是被元末农民战争倾覆的,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应该不同于旧王朝,这样的改朝换代与军阀混战造就的新王朝是不同的。

假如,讨论“唐宋”同时也需要关注“宋明”的话,讨论“明清”是否也需要关注“宋元”呢?关注“宋明”是否只是更容易在思想史的脉络上寻找逻辑呢?以及,前面已经问到的,“宋元明变迁”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时段呢?

二、但曰“唐宋”,不论“宋元”:

对历史时段概念的反思

葛兆光前文开篇便说:“‘唐宋’仿佛早已成为一个关于历史时段的固定词汇。”他“随意举一些例子”,讨论唐宋之变化的,在中国有傅斯年,在日本有内藤湖南[5](P109),都是20世纪初的事情,而“明清”的连用,亦可想而知,因为清朝到20世纪初才寿终正寝。仔细想想,这样把不同的王朝连用看作一个历史时期,究竟是在怎样的一种语境下形成的呢?它究竟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认识?

① 如陈寿:《三国志》卷十四,《魏书》一四:“远览典志,近观秦汉,虽官名改易,职司不同,至于崇上抑下,显明分例,其

致一也”(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30页);再如《晋书》卷十八,《志》第八,第535页:“自此以降,暨于秦汉,乃复以

孟冬为岁首”;又如同书卷二十,《志》第十,第644页:“自秦汉已来,废一娶九女之制,近世无复继室之礼,先妻卒则更娶”,等等,都是在讲秦汉在制度方面是一致的。

索诸文献,将不同王朝连用,历时已久。《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有“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的说法;《大戴礼记?礼察第四十六》亦有“人主胡不承殷周秦事以观之乎”句,但这些似乎只是把历代简单连用,表示过去的时间,而不是特定的历史时段的组合。《汉书?谷永传》云:“则商周不易姓而迭兴,三正不变改而更用。夏商之将亡也,行道之人皆知之。”

[6](P3458)

又同书:“虞夏商周,孔

纂其业。”[6](P4244)《晋书?礼志》:“臣闻礼典轨度,

丰杀随时,虞夏商周,咸不相袭,盖有由也。”

[7]

(P613)

都是类似的用法。但在唐令狐德 修之《周

书》中,以王朝组合为特定时段的用法便有出现:“史

臣曰:昔贤之议者,咸云以周建五等,历载八百;秦立郡县,二世而亡。虽得失之迹可寻,是非之理互起,而因循莫变,复古未闻。……五等之制,行于商周之

前;郡县之设,始于秦汉之后”[8](P209)

。“商周”和

“秦汉”这两个时期就其不同体制而言,各自有了共性,因此有了各自结合为一个历史时段的理由。

“秦汉”这个概念,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还基本上没有出现,应该是作者身处其间的缘故,但在班固的《汉书》中便已多次出现,如卷二十九,“近察秦汉以来,河决曹、卫之域”;卷三十六,“向乃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卷六十二,“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卷九十一,“秦汉之制,列侯封君食租税,岁率户二百”,等等[6](P1696,1950,2723,3686)。这说明在班固的时代,虽然“秦汉”还有表示“前代”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含义,但也逐渐被视为具有共性的同一个历史时段,特别是制度上的共性,被后人加以沿用时所着意强调①。“隋唐”的概念也颇类此,在宋代文献中就已频繁连用,如“自周之衰,道与世降;秦汉、隋唐之君,见闻单狭”,秦汉与隋唐这两个概念已并列表示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段[9](P511)。如前所述,这与秦和隋比较短命,而在制度上汉、唐与之承继关系较深是直接关联的。在这期间,“魏晋”、“六朝”也是逐渐固定之时段概念,不赘论。

但无论“秦汉”还是“隋唐”,由于其成就的辉煌和延续之长,“汉”和“唐”都居于主要的地位,“秦”和“隋”都是附属,因此“汉唐”也往往构成一个历史时段的称谓。而在唐以后,唐代的重要地位一直得到承认,因此,即在宋代,“唐宋”这个合称就已出现于文献之中,譬如有詹δ《唐宋遗史》、僧仁赞《唐宋类诗》等书[10](P5095,5402),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中亦有“爰自秦汉以至唐宋,礼乐兵刑之制,赋敛选举之规……虽其终不能以尽同,而其初亦不能

以遽异”[11](《自序》)句。但这个词真正得到大书特

书显然是在明代,因为朱元璋不断强调自己与“唐宋”的继承关系,而力图与元划清界线。如吴元年朱元璋命中书省定律令时,“上以唐宋皆有成律断狱,惟元不仿古制,取一时所行之事为条格,胥吏易

9

8赵世瑜 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为奸弊”[12](卷二十六)

;再如洪武三年“诏定公侯仪,从礼部尚书陶凯考,定以唐宋之制为准”

[12](卷五十九)

;又如洪武四年“礼部奏:临濠宗庙宜如唐宋同

堂异室之制”[12](卷六十),等等,不胜枚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明代文献中,“宋元”并提时多用作此前的一般时间概念,类似于“前代”,而极少把它们当作在制度或文化传统上同质的两个朝代。如永乐五年,“昔宋元之时,安南逆

命,兴兵讨之,皆无成绩。今之此举,实逾古人”[12](卷六十八)

;宣德十年,“房山民言其县北七十里有龙

潭,历宋元以来,祷雨辄应”[13](卷五)

;嘉靖五年,“因取唐虞至宋元人君事迹可为法戒者”

[14](卷六十九)

,等。清代文献中也大体类此,由于在它的前面

又多了一个明代,所以在表前代之意时,往往“宋元明”连称。由此可见,民国以后对中国历史时段的把握,是以以前历代的习惯性用法为基础的,而历代的习惯性用法,除了表前代之意外,一是出自对不同朝代之制度与文化一致性的认识,二是出自与本朝统治合法性的关联。

① 《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十四,“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二”,景泰三年三月庚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卒。

……尝欲修正《宋史》,请于朝,许其自修,未就而卒”。

为什么但曰唐宋而不曰宋元、甚至也不曰元明呢?前曾述及也是人所共知的一个原因就是唐宋通常都被视为中原汉人建立的王朝,而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有其特殊性,与前与后都较少制度上的承继性,所以既不能和宋连用,也不好和明连用。我们知道有“汉承秦制”、“宋承唐制”或“清承明制”,但却没多听说有“元承宋制”或“明承元制”,尽管这种制度上的承继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见呢?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知道,本朝修前朝的历史,既是表明本朝是前朝的合法继承者,也是表明对前朝合法性的承认。《宋史》是元朝修的,也具有同样的意味。但是与两宋同时存在的政权,先后还有辽、夏、金。元朝所接续的,在中原政权的意义上是宋,但在草原帝国的意义上和族群的意义上却是辽、金。所以元朝修正史,还有《辽史》和《金史》,说明它是承认这两个政权的正统性的,承认与它们的继承关系。

元朝建立之初准备修史的时候,还引起了一场较大的争论。

初,世祖立国史院,首命王鹗修辽、金二

史。宋亡,又命史臣修通三史。延祐末,国史院编修官袁桷请购求辽、金、宋遗事,从之。然义例未定,有欲如《晋书》例,以宋为本纪而辽、金为载记者;或又谓辽立国先于宋五十年,宋南渡后尝称臣于金,以为不可;又有待制王理者,著《三史正统论》,欲以辽、金为《北史》,建隆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一

时士论不决。

[15](P1152)最后还是在顺帝至正三年三月“诏厘为三史,而各统其所统”。其顺序是《辽史》、《金史》,最后才是《宋史》,说明元朝是把它和草原帝国的承继性看得要比与中原王朝的承继性更重的。这样,怎么可能会有“元承宋制”的说法呢?

对这种态度,明代人当然很不满意。正统十三年时,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上书说:

窃观宋、辽、金三史,成于前元至正间。当时秉国大臣皆辽、金族类,不以正统归宋,遂分裂为三,而以辽、金加于宋首,不惬人心,不协公论。初修之际,言者虽多,卒莫能改。至今越百年,凡有志史学、正纲常者,未尝不掩卷愤叹也。盖宋承中华之统,礼乐教化之隆,衣冠文物之盛,仁义忠厚之风,三代以降之所仅见。不幸辽、金二虏迭扰其间,后虽南渡,而天命人心,实所归附;盛德弘纲,难以泯没。元儒陈 修《通鉴续编》,既正其统;而三史全书,尚仍其旧,况《宋史》文字繁复,板本复毁,当厘正传布,不可或缓。钦惟皇上负大有为之资,承列圣之统,日御经筵,屡命儒臣讲论宋史,以资治道,宋之明君贤臣事迹,何幸晦于昔而显于今乎!乞敕翰林文学老成之臣一人,同臣于南京选文职官有学识者三四人,共加论述,以成有

宋一代全书。

[13](卷一百六十五)

但是皇帝似乎不太重视,回复说你就自己修好了。周叙无可奈何,过了几年就死了①。无独有偶,嘉靖年间有个福建莆田人叫柯维骐,也以为这非常不妥。“《宋史》与《辽》、《金》二史,旧分三书,维骐乃合之为一,以辽、金附之,而列二王于本纪。褒贬去取,义例严整,阅二十年而始成,名之曰《宋史新

编》”[16](P7367)

,重新建构了宋朝的正朔。

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203期)

同样,元明史也是较少见的概念,明不与元相连,主要是明人的态度所致,但却与清相连,所以“明清史”这个说法是司空见惯的。虽然“明清”这个说法主要出现于民国以降,那时人们的族群正统观念已有很大改变,但还是应该到此前的历史语境中去寻找线索。明朝之前的朝代和之后的朝代都是北方民族建立的,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一个比较近的语境是“近代史观”意义上的,由于晚清史的“意义”在于为衰落和被动挨打找原因,这个落后的责任就要归诸明清,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产生,但又没有发展起来,以至落后于西方列强,明清两朝就成为代表落后的难兄难弟。另一个比较远的语境是,与明朝总是强调与元朝的对立不同,清朝总是强调与明朝的继承关系。其实无论是不讲“明承元制”,还是大谈“清承明制”,前后政权之间的制度既有承继,也有创新,关键要看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①。

① 人们常说“听其言而观其行”,意即考量实际行动比仅凭口说更重要,这当然不错;不过问题也还需要反过来看,即

我们知道实际上其行动并不像说的那样,但为何还要这样说?这个考量应该同样重要:一方面是行为文本与口述文本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是文本与语境之间的张力。②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叙论”中说:“李唐传世将三百年,而杨隋享国为日至短,两朝之典章制度传授因袭

几无不同,故可视为一体,并举合论,此不待烦言而解者。……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岀三

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北)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页。

由于满洲入主中原以及剃发变衣冠这类举措,满汉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被加以渲染,而缓和这种紧张关系成为前几代清朝皇帝的重要工作。最典型的就是雍正皇帝因“曾静投书案”而撰写的《大义觉迷录》,其中说:

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臣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更殊视?……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今之臣民,若果有先世受明高爵厚禄,不忘明德者,正当感戴本朝为明复仇之深恩,不应更有异说也。……今昌平诸陵,禁止樵采,设户看守,每岁遣官致祭。圣祖屡次南巡,皆亲谒孝陵奠

酹,实自古所未有之盛典,朕又继承圣志,封明

后以侯爵,许其致祭明代陵寝,虽夏、商、周之所以处胜国之后,无以加矣。若逆贼果心念前明,更当感切肺腑,梦寐之中,惟本朝崇奉,而犹云“内中国而外夷狄乎”?[17](P2)

这都是在批评汉人强调夷夏之别,表明自己是不分彼此,天下一家的。清朝皇帝后来表彰史可法这类抗清人士,把清初投降满洲的一些汉人列为贰臣,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所以无论明与清之间有怎样的不同,主流意识形态却在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统治者不断重申清朝并非从明朝手中,而是从灭亡明朝的“流寇”手中夺取天下,就是竭力缓和清与明的对立,这与明对元的态度迥然有别。

无论如何,这些概念、用法都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正统性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人们有意识地去强调甲朝和乙朝的连续性,同时又强调丙朝和丁朝之间断裂性的结果。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今天究竟应该如何看?到底甲和乙在哪些方面是断裂的,在哪些方面是接续的?我们反思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过去人们经常强调的是断裂,是“汤武革命”之类,而他强调的是接续②。为什么过去人们认为是断裂呢?还是因为西晋以后到隋唐之间的这一段是异族统治,过去叫“五胡乱华”,“正统”的历史学家要把他们的活动从历史中抹去,所以传统的时段概念叫“汉魏六朝”,叫“汉唐”,北方民族的历史就不见踪影了,甚至可能存在认为只有唐才是汉的继承者这样的潜意识。为什么陈寅恪能这样看?因为他不是从政治的关怀,而是从文化、社会的关怀来审视政治史和制度史的。这就是我所谓社会史视角或者文化史视角的意思。

三、以明清为中心:

像关注民国那样关注宋元

回到我们在第一节末提出的问题:讨论明清,必然要关注宋元。因为讨论明中叶以后的变化,已经与此后四百多年的历史连接起来,从那时直到民

1

9赵世瑜 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国的发展,已被视为一个连续体[18](P206),但人们很少从明中叶进行回溯性的思考。

宋元史与明清史之间的张力没有明清史与近代史之间那么大,但当我们一旦除了政权更迭之类问题之外去关注其他问题的时候,这个连续性问题也会变得特别重要,就是说,我们关注的那些问题本身往往不是随着王朝建立而出现、又随着王朝灭亡而结束的,而可能是一直不断的。这就是布罗代尔所提倡的:历史学家不仅应该关注那些旋兴旋灭的东西,还应该重视那些一直在发挥作用的东西,就是一种长时段的考量。具体起来,说到宋元和明清的关系,这里面需要注意的一是族群关系问题,二是制度的连续性问题。

《宋元明变迁》一书的作者为什么以南宋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时段的起点?这以后有怎样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又怎样与明清的历史连接起来?该书的作者特别强调江南的发展,理由是江南是中国惟一免受战争破坏的地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宋元明变迁思考为向江南的地方化,因为江南表现了唐宋变革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走向”[1] (P8)。我理解作者的意思并非像评论者以为的那样,试图以江南一隅代表整个中国,而是说唐宋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江南地位的凸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正如陈正祥所论,这个过程由“永嘉南渡”启动,经“安史之乱”后的推进,至“靖康之变”后形成定局[19](P3-5),南宋偏安的压力更促成了东南沿海的发展,使其渐成中国最发达区域,次第由中部到西部,发展水平渐低,这一格局在明清时期已几与今日无差。讨论江南和作为时代起点的南宋,意义即在于此。

由此,江南地位的凸显与农牧关系的紧张化产生了直接的关系。该书之所以强调南宋的开端意义,在于强调草原帝国或游牧政权南下扩张的影响。在五代与北宋时期,契丹、西夏和金先后在北方与宋对峙,最后金灭宋,这其后一方面可依中原政权的立场将其理解为南宋与金划江而治,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北方民族的政权将华北变成了它版图的一部分。显然,两宋统治者都无力解决这样一种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金解决了一部分,元朝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据有原来宋、金的版图,而且据有了西南的大理,与青藏政权的关系

也更密切。在这个意义上说,不完全是元继承了宋的正统,更毋宁说元缔造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具有草原帝国意义的中国。更为重要的是,元把这份遗产留给了明,只是这份家业在明的手中有所萎缩,而到清才得以发扬光大。

在这个问题上,北京或许是个很好的例子。众所周知,所谓北京成为都城的历史,是从辽南京或者金中都开始的,也许辽南京只是雏形,因为它只是契丹人同等的几个都城之一,不具有至高的地位,而金中都则不同,随后就是蒙古人的元大都。但也许很少有人反过来想,没有这些北方的草原民族,没有契丹、女真、蒙古的强盛,究竟还会不会有北京?也许北京就永远是被称为燕、蓟或者幽州的北方边城。甚至明朝在永乐以后亦以北京为都城,也是拜元朝所赐,因为没有蒙古的问题,也就不会有“塞王”守边,不会有燕王建邸于此,当然也没有这个都城的基础。而所有人都应该清楚,北京成为帝国都城给近八百年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所以,我把这件事称为近八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化。草原民族造就的都城,其影响绝不仅在于对华北乃至更南部的影响,还在于这些民族的生存空间在更西、更北之处。这就是把这一变迁时期的开端定于两宋之交、并一直延伸入明的道理所在。有论者以为《宋元明变迁》一书的编者“忽视了北部中国的情况”,虽意在强调对中国北方的研究亟待加强,但恰恰没有意识到这正是这一时段在北方的历史脉络,认识北方在这一时段的某种连续性,并不需要与讨论江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路数同出一辙。同时,如前所述,理解此时期江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并形成经济-文化繁荣的核心区域,离开草原民族“南下牧马”,恐怕也会失之偏颇。

在以前的研究中,我已经提到金元以来华北的多族群杂居状态与脍炙人口的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关系[20]。也曾简略地提到过另一个相关问题,即所谓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一般解释,是说穆斯林到一地之后,为了宗教生活的方便,要建造清真寺,而后来的穆斯林移民就都围绕清真寺而居。其实,这种说法只对“小聚居”提出了解释,而并未涉及“大分散”;即使是“小聚居”,恐怕也是先有了一定的聚居的穆斯林,才有可能建造清真寺,因为没有谁统计过某地穆斯林在人口聚居数量达到什么程度时才开始建造清

2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203期)

真寺的。也有笼统地说是统治者的“同化”政策造

成了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但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

① 《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学生书局1987年版。

② 如中统四年“以宋忽儿、灭黑及沙只回回鹰坊等兵戍商州、蓝田诸隘”(见《元史》卷五,《世祖本纪》,第90页)。又

如至元十八年“括回回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即开封———引者)屯田”(《元史》卷十一,《世祖本纪》,第232

页);二十七年“给滕竭儿回回屯田三千户牛、种”(《元史》卷十六,《世祖本纪》,第333页)。

③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八十八,洪武二十一年二月丁卯条记,“凡归附鞑靼官军皆令入居内地,仍隶各卫所编伍,每

丁男月给米一石”。④ 《重修礼拜寺记》、《重修清真礼拜寺记》,碑在定州清真寺内正殿两侧廊下。⑤ 参见余振贵、雷晓静编:《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书中录文及标点讹误甚多,引用时需核

对原碑。⑥ 博士生丁慧倩正在进行这些地方回民家族的研究,应该可以揭示更多的历史细节。

已有一些学者正确地指出,这种分布状态是与元代的回回军驻防有直接关系的,而元代军事制度的许多重要方面又为明代所继承。元朝实行军户制度,军为世袭,所谓“天下既平,尝为军者,定入尺籍伍符,不可更易。……病死戍所者,百日外役次丁;死阵者,复一年。贫不能役,则聚而一之,曰合并;贫甚者、老无子者,落其籍。户绝者,别以民补

之”[21](P2508)。另有卫所制度,亦为明代承袭,已为于志嘉等学者详细论证①。由于在蒙古西征过程中西域诸国降附较早,在蒙古军队中回回军的比例相当大,并在以后的征服战争中陆续分驻各地,

甚至在当地进行屯田②。军队驻防的特点,加之军

户的世袭,就决定了这些回回人在版图之内,必然是“大分散,小聚居”的。除了军队以外,东来的回回主要是商人和工匠,他们则大多居于城市,职业特点也造成聚居的特点,其余零散的移民就不多了。延祐七年“课回回散居郡县者,户岁输包银二

两”[21](P601);又天历二年下令“回回人户与民均当差役”[21](P728),似乎是说以前由于东来回回人都具有特定的职业而一般不纳民赋,不征民役。

明初军队的几个重要来源之一便是归附军,即

投降明朝的元军。他们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建制,被置于新的都司卫所之内。原来元军中相对集中的回回军户自然也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状态,进入明军的体系③。今河北定州清真寺存元至正八年碑记说:“回回之人遍天下,而此地尤多。……今近而京城,远而诸路,其寺万余”。此寺之重修,正是统领中山府兵马的都督普颜帖睦儿首倡,其部下指挥、千户、百户等共同捐资而成,所谓“并谕教之同志者各出资以营治之”。到了明弘治年间,武平伯陈勋“诣寺拜谒”,希望扩建此寺,与“州

钦差都司张公”商量,后者说“渠与教众谋已数年,而材未充”等等,显然这两位武官都是穆斯林,在他们努力下,该寺再次得到重修。陈勋之弟陈熹后袭伯爵并掌后军都督府,在清真寺重修后“移檄定州卫,命择郡之谨厚有学者三人以领其事”,说明这个清真寺应该属于定州卫的穆斯林④。这是因为明

代“达官达舍多安置真、保、河间等府”[22](P259)

从目前见到的清真寺明代碑刻来看,有相当大的数量与卫所有关。北京牛街礼拜寺明万历碑文

中记载了成化年间都指挥使詹畀请皇帝题寺名之事,该碑题名都是在京及外地卫所军官;东四清真寺明正统年间碑文记载了后军都督府同知陈某修寺的经过;宣府在明代本为军事体制,该地之清真寺亦属卫所无疑,其嘉靖碑记为万全都司的一个庠生撰写;大同与宣府类似,其天启重修碑记也记载了成化年间都指挥使王信、杨义以及后来都督詹升武、前述之武平伯陈勋、万历时总兵马某、副总兵麻某等再修的详细过程,等等⑤。在许多回民的墓志、墓碑和族谱中,有自称祖先在明初来自南京上元县二郎岗的(如河北沧州某姓),也有自称是跟随明代藩王来此地就藩的(如山西长治某姓)⑥,这些如果属实的话,应该也属卫所系统。这些元、明的卫所军士或者军户穆斯林不仅因宗教信仰而聚居,更因军队驻防体制而聚居,同样也因为这样的原因而造成大范围的分散状态。但随着他们逐渐转变成普通的民户,这样一个因素就被淡忘了。

其他例子也可以说明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由于五代时幽云十六州就被割让给契丹,随后女真逐渐统治了整个北方,华北社会不仅经常处于战乱之中,而且辽、金政权对地方也不可能具有与唐宋政权同样力度的有效控制,经常借助地方势豪进行间接的或相对松散的控制。蒙古将金打到黄河以南后,也授予这些地方势豪“元帅”、“总管”等名号,允许他们自辟僚佐,世代相袭,故称为“世侯”,直至至

3

9赵世瑜 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元元年忽必烈罢诸侯世守①。这说明一批地方势豪曾利用这种纷乱的、分权的(de -cent ralized )状态长期存在,甚至得到发展②。如山西代州杨氏自称为宋代州刺史杨业(族谱中置为二世)的后代,世居马峪,在其十一世杨德的时候就“在闾里,有不决难事,必委公裁断焉”,时在金初。至金末时其十四世杨友、杨山趁乱而起,杨友先被蒙古封为“行元帅、左监军兼坚代永定军节度使同知”,后又升为“龙虎卫上将军,镇河东北路雁门留属兼坚代永定

军节度使,左领军行元帅”

③,他的儿子思忠也任振武军节度使,思难任征行千户;杨山的儿子思温则任代州管民官,思恭任代州达鲁花赤。

① 《元史》卷五,《世祖本纪》,第101页:“始罢诸侯世守,立迁转法。”亦有将此事系于至元四年者。

② 即如:“世祖以前,草昧初开,其豪长鸠集荒残,能自成一旅即置为帅,如崞县之崞山军、五台之清凉军,皆有节度,

仍金官制,与坚、代之永定军皆一时权宜,至建设路府而军号并各矣”(光绪《代州志》卷一,“职官表”

)。③ 《龙虎卫上将军镇河东北路雁门留属兼坚代永定军节度使左领军行元帅杨公讳友碑记》见新修《杨氏族谱》卷七,“艺文”,第156页。内部印行。④ 《元帅杨公讳友茔碑志》,新修《杨氏族谱》卷七,“艺文”,第158-159页。内部印行。

⑤ 赵鹤鸣撰:《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元天历己巳)。内部印行。

⑥ 道光《杨氏族谱?新修族谱叙》提到:“汉唐谱牒,无以复考,爰及有元十七世院判怀玉公起而修之。”⑦ 《赠雁门杨无敌宗嗣匾叙》,碑存鹿蹄涧杨家祠堂。内部印行。⑧ 关于代州杨氏宗族,可参见韩朝建硕士论文《边塞与宗族———宋金以降代州的权势变动和文化认同》,北京师范大

学,2007年。⑨ 代县郝庄《董氏家谱》,《创建祠堂募缘序》,传抄本。⑩ 关于闻喜宗族的情况,可详见王绍欣的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根据她的研究,尽管元明之际的社会动

荡不免对闻喜的地方秩序有所冲击,但此时的闻喜仍是一个以土著居民为主的定居社会,外来人口的徙入并未根本改变这里旧有的人群构成格局。元明易代之前生息于闻喜的诸多姓氏,其中大部分的发展脉络还是在元明鼎革之后得以传承延续。

就在杨友的时代,他开始了宗族建设,

“建影堂一所,碑楼祭亭各一座……附茔地八十亩”

④。到元中后期杨怀玉时,“尊祖敬宗,建祠堂于鹿蹄涧村。上溯远祖之所自,以及祖父皆塑像,各立冢

碑”

⑤,甚至可能也修了族谱⑥,至少以泰定年间所立“弘农宗族图碑”的形式,将世系宗支确立下来。虽然元末明初杨氏家族同样遭到了冲击,但子孙传承不绝若线,成为明嘉靖年间再度进行宗族建设的渊源,以至他们可以自豪地说,“可见……殆非土断

白籍之人家也”

⑦,即以自己是土著居民为荣⑧。由此至今,杨氏一直繁衍不绝。

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如晋南闻喜董氏,“本

族聚居西董(今名郝庄)数十百年,世代绵远,莫详厥始。而远祖之传独见于金之大定,迨元季明初,户祖之名,先祖之谱,始历世可传,自后孙枝蕃衍,

族姓蔚兴。”

⑨之所以本族可以清楚地溯源至金,是因为有金大定十一年刻石的《董氏宗派图》存世,当然世系变得清晰可辨还是由于明初的户籍编制⑩。在闻喜,金元之际也存在着华北普遍存在的世侯势

力,这些世侯交结名士,在某种意义上形成北方文化的传承[23](P104-141)

。这展示了跨越王朝政权

的地方政治力量,以及这些政治力量与北方民族政

权的特殊关系。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反映出华北基层社会结构不同于华南的一些特性。一方面是一些汉人大族在金元动荡之际,力图使自己的宗族得以自保并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进入中原的北方族群需要在动荡结束后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这些问题都是在金元时期出现,而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如果说“北京”的出现是在中国造就了一个“北方”的政治中心,因而导致政治中心与经济文化中心的分离及其一系列后果,那么回回的问题、北方宗族的问题等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离开元明的历史情势、国家体制等因素,也无法解释清楚。《宋元明变迁》一书的作者注意到这一时期的政治连续性。他们认为,尽管以往的研究专注于某一朝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但对跨朝代的国家与其政治精英之间关系的演化过程却知之甚少。但他们也承认该书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描述和一致的看法[1](P19,21)。从以上的例子和学界已有的成果来看,这种国家与地方政治精英的关系显然受制于南宋-金时期开始的南北异制,而后者又在元代被承袭下来,并由于前述政治中心与经济-文化中心的分离而得到强固。从那时起,南方士人与北方士人对于国家的态度就是不一样的,反之亦然。从大量民间文献出发,可以看到地方社会对局势变化和国家政策的不同因应,前者会因自己面临的问题不同,而发明创造一套独特的体制,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对待某些大一统的制度,或以“狐假虎威”的方式利用这些大一统制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一统制度的力量。同时,这些独特的地

4

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203期)

方体制在不同朝代也会保持相对的连续性。

我们没能确定明中后期是否可以作为这个“变迁”阶段的下限。显然,明中后期是一个巨大变化的时期,反映“正嘉”或“隆万”时期风气大变的材料不胜枚举,商业经济出现繁荣,士绅地位空前提高,社会流动性增大,政府控制松弛等,这些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假如我们想到,这一“变迁”时段的起点之所以被设定于南宋,是因为农牧关系发生了转折并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基本体制的话,到明中后期,这个问题脉络是否终止了呢?除了前面说的这些新变化以外,是否这个问题脉络还一直延伸入清并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呢?

我们所需要的只能是在不同的问题意识支配下的更深入、细致和系统的研究。现在,研究明清历史者经常把目光投向民国时期,特别是治晚清史者,并不因民国的建立标志着帝制与共和制之间的截然对立而忽视它们之间的连续性。事实上,这种连续性也存在于宋元与明清之间,当注意某些问题时,我们会更关注它们向此后的延伸;而当我们关注另一些问题时,则可能更注意它们向此前的溯源。事件史的研究者比较容易把问题的解决放在一个较短的时段内,但从社会史的视角提出问题的研究者则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参考文献]

[1]SMIT H P J ,G L A HN R.The Song -Yuan -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EL V IN M.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M ].Stan 2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唐研究:第11卷[J ].荣新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

[4]HAR TWELL R.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750-1550[J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82,42(2):365-442.[5]葛兆光.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M ].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7]房玄龄,等1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8]

令狐德

,等1周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1.

[9]宋大诏令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62.[10]脱脱,等1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7.[11]马端临.文献通考[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明太祖实录[M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13]明英宗实录[M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14]明世宗实录[M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15]毕沅.续资治通鉴[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张廷玉,等1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17]胤禛.大义觉迷录[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18]〔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 ].林同奇译1北京:中

华书局,2002.

[19]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3.

[20]赵世瑜.祖先记忆、国家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

大槐树传说解析[J ].历史研究,2006,(1).

[21]宋濂,等1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22]皇明九边考:卷六?三关镇疆域考[M ].魏焕辑.台北:

台湾华文书局,1969.

[23]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M ].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4.

(责任编辑 蒋重跃 责任校对 侯珂 宋媛)

Studies of Ming -Q ing vs.Song -Yu an History :

From Historiographical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y Perspectives

ZHAO Shi -yu

(School of History ,BNU ,Beijing 100875,China )

Abstract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were always confined to the f ramework of dynastic or other conceptual models which have shaped the divisions of the disciplinary fields and the topics of research.They have ignored giving a sec 2ond thought or a re -examination of these models ,and hence overlooked the continuity characteristic between historical peri 2ods.In fact ,we ar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forward extension for some issues while with the backward tracing for some others.The former researchers tend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within a comparatively short period ,but questions posed f rom the social history demands a wider view.

K ey w ords :Ming -Qing History study ;Song -Yuan History study ;historiographic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5

9赵世瑜 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可贵之处。学习这一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学生自读、圈点。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借助小黑板把学生说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在这些学习梳理的过程中,我只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最后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学生在对第五小节的充分朗读感悟之后,对这个问题都能很好的作出回答,学生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当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学习第五小节时,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是为之后延伸到人物宋庆龄身上作铺垫的。讲到宋庆龄不舍得这样的两棵樟树,再讲到人们也喜欢樟树,进而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由此让学生感悟樟树的品质,进而过渡讲到宋庆龄这个人,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可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我还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宋庆龄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竭尽全力。补充了这些课外的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课后的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 整篇课文内容非常简单,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课后再反思这篇课文,我觉得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如此简单的文本上,因为本身课文没有一点的难度,而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以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或者可以设置一个说话情境:如小明的爸爸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和樟树合了影。回去之后拿给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问爸爸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爸爸就说……这样既可以写出樟树蓬勃、可贵的一面,又可以写出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品行。这一教学环节还力求引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升华主题,深化中心。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3课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 1.(2015?北京文综?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解析】朝鲜来华使者认为“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说明他们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①正确;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并未超越理学范畴,心学承认“理”的存在,只是求理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在内心中领悟,故②错误;王阳明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朱熹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二者观点明显不同,故③正确;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叛逆,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5?浙江文综?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思想主张 【解析】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故①正确;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故②正确;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故③正确;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水”,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5?山东文综?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微观运行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微观运行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微观运行。2014年司法考试复习正在进行中,法理学是司法考试复习的重点,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法的微观运行的讲义,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渊源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权利与义务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价值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本质 1.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法关系。特点:①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②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③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的分类 (3)法律关系主体:我国: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

①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一般权利能力: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它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解除。 特殊权利能力:后者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 ②行为能力: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两者的关系:权利能力是前提,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但是,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 ③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法人一经依法成立,就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但是,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有限的。并且,法人一经依法撤销,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就同时消灭。 (4)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与义务的区别:所属领域(现实、可能),针对主体(特定、不特定),法的效力(个别、普遍)。 (5)法律关系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 ①物:A.法律认可;B.人类认识控制;C.经济价值;D.独立性。 例外:(私人禁止)公共或国家专有之物、文物、军事设施与武器、危害人类之物 ②人身:一定范围内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人身部分、监护权)。例外: A.活人整个身体; B.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活动。 ③精神产品:智力成果或无形财产。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习题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习题 基础过关 1.看拼音写词语。 cū zhuàng chóu mìbǎo chí sìjì cháng qīng péng péng bó bó ( ) ( ) ( ) ( ) ( ) chóng jìng zhān yǎng jì niàn fán yǎn hòu dài zhī kū yè luò ( )( ) ( ) ( ) ( ) 2.组词。 稠()般()纪()做() 绸()搬()记()作() 综合训练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择一组关联词语造句。 (1)()樟树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2)()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怕它一天。 (3)()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那么蓬蓬勃勃。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深刻()成功() 拒绝()稠密()永久() 拓展应用 樟树赞 上海宋庆龄故居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荫凉很大的两棵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曲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可它们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原来是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樟树。这是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1.第四段括号中应填的词语是() (真的可能难保也许大概)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材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全文共六个小节,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一至三节,讲上海宋庆龄故居庭院里有两棵樟树。第二段是四、五两节,具体描写了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第三段是最后一节,讲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记念。 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

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课前自主预习检查预习情况课堂上小组交流、展示:樟树外形美、樟树内在美、人树相同处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书读百遍——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贵有疑——“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可以从标点、词语、句子、内容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 3.文贵自得——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4、我的收获: (1)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树”? (2)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舍不得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自然段中的句子、词语进行体会。 (3)关于宋庆龄的资料和故事。 (4)宋庆龄跟樟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课堂展示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二、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

《元史宋子贞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宋子贞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宋子贞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元史宋子贞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 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招置幕府,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先是,实每令人请事于朝,托近倚奏决,不经中书,因与丞相耶律楚材有违言。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太宗四年,实戍黄陵,金人悉力来攻。与战不利,敌劳颇张, 曹、濮以南皆震。有自敌中逃归者,言金兵且大至,人情汹惧。子贞请于实,斩扬言者首以令诸城,境内乃安。 汴梁既下,饥民北徙,俄殍盈道。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见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材多于他镇。 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略定,事多草创。行台所统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或擢自将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从政。甚者专以掊克秉敛为能,官吏相与为贫私以病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命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惰,奖廉勤,官府始

有纪纲,民得苏息。东平将校,占民为部由户,谓之脚寨,擅其赋役,凡四百所。子贞请罢归州县。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请于朝,授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作新庙学,延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致生徒几百人,出粟赡之,俾习经艺。每季程试,必亲临之。齐鲁儒风,为之一变。 岁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贞至祺,问以方略。对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入觐,拜右三部尚书。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李璮叛,据济南,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璮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擒璮。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贡举。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帝颇悔用子贞晚。 三年十一月,恳辞,乃得请。特敕中书,凡有大事,即其家访问。子贞私居,每闻朝廷事不便,必封疏上奏,爱君忧国,不以进退异其心。卒年八^一。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吏相与为贪私以病民病坑害B .延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延邀请C .俾习经艺俾使D .特畏死尔特特别5 .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宋子贞有治国才能的一组是(3分)()①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②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③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惰,奖廉勤④时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

三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主张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以增强学生对古人道德情操的感性认识。通过设置情景,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受先代哲人睿智的哲理思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感受理学家们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难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主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提供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宋明时期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人生主张。 教师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理学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利用成语故事“程门立雪”来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江南春绝句》和泰山红门宫图片。 江南春绝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设问:这种情景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概括: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儒家学说互相吸收、融合,从东晋到隋唐时期,形成了三教并行的局面。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儒学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佛教、道教的教义和儒家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 ——宋元闯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2.(2017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宋太祖即位之初,就下令修葺祠宇,绘先圣先贤像,自撰像赞,书于孔子、颜渊的座端,令文臣分撰余赞。又屡次亲临祭祀。他常对他的臣下说:“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宋太祖这些举动的目的在于( ) A.提高武臣文化修养 B.减少自身地位威胁 C.丰富百姓思想生活 D.重建儒学思想体系 3.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 )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②农田水利法③市易法④征收算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7北京东城二模)下列选项中符合元朝史实的是( ) A.汉字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B.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已奠定 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 D.汲取西方科技成果的农书出版 6.(2017清华附中月考)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据材料判断宋朝( )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税总量超过农税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商业发展不受监管 7.(2018北京西城五校联盟)在王安石变法中,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措施是( ) A. 市易法 B.青苗法 C.均输法 D.免役法 8.(2017北京朝阳期中)这是某位同学在学习儒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制作的示意图。其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9.(2016北京顺义期末统一测试)在中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作者塑造了很多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内涵应包括( )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 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18清华大学中学生能力标准测试)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曾说过,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 )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概念的争议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 的概念的争议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概念的争议宋光明讲义:法的概念的争议。法的概念的争议是法理学的重要考点,考生应当重点复习,小编将这一考点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三个基本要素:内容的正确性、权威性制定、法的实效 【例题·不定项】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分析法学认为法律和道德没有什么联系,权威性制定是法的概念的唯一要素 B.传统自然法学认为制定法不是法律 C.在阿列克西看来,实证主义法的概念和传统自然法的概念都有问题 D.法的实效是法社会学和分析法学都认可的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分析法学的权威性制定是法的概念的首要要素,而非唯一。 选项B说法错误。传统的自然法学认为符合道德的法为法律,而制定法包括符合道德的法,也包括不符合道德的法。 【例题·不定项】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3-1-88) A.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B.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法律敎育网 C.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自然法学 D.仅根据社会实效性要素,并不能将实证主义法学派、非实证主义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比如社会法学派)在法定义上的观点区别开来【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法实证主义者以下列两个要素定义法的概念: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非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的区分是,前者坚持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除了权威性制定要素和社会实效性要素,必须要以内容正确性为定义要素。而对于实证主义来说,则不包括后者要求的内容正确性。非实证主义包括传统自然法学和第三条道路。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年《元史·宋子贞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宋子贞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 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招置幕府,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先是,实每令人请事于朝,托近倚奏决,不经中书,因与丞相耶律楚材有违言。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太宗四年,实戍黄陵,金人悉力来攻。与战不利,敌劳颇张,曹、濮以南皆震。有自敌中逃归者,言金兵且大至,人情汹惧。子贞请于实,斩扬言者首以令诸城,境内乃安。 汴梁既下,饥民北徙,俄殍盈道。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见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材多于他镇。

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略定,事多草创。行台所统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或擢自将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从政。甚者专以掊克秉敛为能,官吏相与为贫私以病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命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惰,奖廉勤,官府始有纪纲,民得苏息。东平将校,占民为部由户,谓之脚寨,擅其赋役,凡四百所。子贞请罢归州县。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请于朝,授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作新庙学,延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致生徒几百人,出粟赡之,俾习经艺。每季程试,必亲临之。齐鲁儒风,为之一变。 岁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贞至祺,问以方略。对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入觐,拜右三部尚书。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李璮叛,据济南,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璮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擒璮。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贡举。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帝颇悔用子贞晚。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宋元时期》课后练习题

高中历史《宋元时期》课后练习题 1.(2019·辽宁大石桥二中月考)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A.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D.政府官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纸币最初是在民间富商之间使用流通,后来政府参与管理,最终成为了法定的货币。这说明纸币在流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重要,故选A项。材料中明确说明最初是为了交易方便而进行的首创,随后管理权交予政府,而不是由富户大贾操纵,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地方发行货币的权力,C项错误;D项“彻底避免纠纷”说法绝对化,故排除。 2.(2018·石家庄一中期末)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A.说明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 B.体现了宋代商品贸易有所退化 C.使得宋代商品市场得到拓展 D.体现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主要阐释的是交换方式的变化,而“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不能全面概括变化,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宋代商品贸易高度繁荣,而不是有所退化,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由“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到“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的交换方式及内容的变化可得出宋代商品市场得到了拓展,故C项正确;通过贸易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出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故D项排除。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概念的争议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概念的争议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司考宋光明法理学讲义:法的概念的争议 宋光明讲义:法的概念的争议。法的概念的争议是法理学的重要考点,考生应当重点复习,小编将这一考点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三个基本要素:内容的正确性、权威性制定、法的实效 【例题·不定项】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分析法学认为法律和道德没有什么联系,权威性制定是法的概念的唯一要素 B.传统自然法学认为制定法不是法律 C.在阿列克西看来,实证主义法的概念和传统自然法的概念都有问题

D.法的实效是法社会学和分析法学都认可的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分析法学的权威性制定是法的概念的首要要素,而非唯一。 选项B说法错误。传统的自然法学认为符合道德的法为法律,而制定法包括符合道德的法,也包括不符合道德的法。 【例题·不定项】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3-1-88) A.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B.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法律敎育网 C.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自然法学 D.仅根据社会实效性要素,并不能将实证主义法学派、非实证主义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比如社会法学派)在法定义上的观点区别开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法实证主义者以下列两个要素定义法的概念: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非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的区分是,前者坚持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除了权威性制定要素和社会实效性要素,必须要以内容正确性为定义要素。而对于实证主义来说,则不包括后者要求的内容正确性。非实证主义包括传统自然法学和第三条道路。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公开课)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导入 1、(板书“宋庆龄故居”)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座位于上海市的建筑(出示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知道这就是(宋庆龄故居)正音:后鼻音(宋庆龄) 2、在这里有两棵树,是什么树呢?这就是──揭题(板书“的樟树”)齐读两遍课题。 3、齐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周恩来劝宋庆龄搬家,但宋庆龄不肯,这是为什么呢?(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二、品读课文,感受樟树的生命力 过渡: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两棵樟树。 出示课件(一棵樟树) 1、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读第4小节(自读)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蓬蓬勃勃(板书) 什么叫蓬蓬勃勃?(形容非常繁荣、旺盛) 总结:蓬蓬勃勃写出了樟树长得非常茂盛。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好,齐读。 3.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樟树蓬蓬勃勃的? A.第一句话“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这里写了樟树的什么?(枝干)枝干有什么特点?(粗壮)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还有什么特点?(伸得远远的)你也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对啊,这些词语让我们看到了郁郁葱葱,枝干粗壮的樟树,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这种特点。 B .还从哪里感受到?第二句 你看到了樟树的什么?(叶子很多) 稠密是什么意思?(树叶很多很密。) 你还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绿得发亮→颜色健康,多健康的树叶。” 齐读:这是两棵枝繁叶茂,充满活力的樟树,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C .你还从哪里看出?第三句“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樟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四季常青 四季常青从文中哪里看出?(无论……总……)点击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关联句。 齐读拓展:多么顽强的樟树啊,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啊!它们还会在怎样的环境与条件下显示它们的蓬蓬勃勃,你还能用这句话来说一说吗?可以从天气、季节、环境等方面思考。 无论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不管条件多么恶劣,不论有多大的磨难,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4. 这么多地方都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这就是生命力顽强的樟树,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句话。 5、这是两棵______________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强化训练-宋元时期试题及答案解析

训练3宋元时期 一、选择题 1.(2017·安徽黄山一模,5)陈恕(宋代)为三司使,“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条陈利害”。熙宁年间,“其议财也,则商贾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而登政事堂”。这些做法反映当时() A.社会等级秩序弱化 B.政府决策关注民意 C.主要税源发生变化 D.抑商政策趋于废弛 2.(2017·广西桂林、百色、崇左一调,26)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宋真宗想了解经济发展的具体数字,在多次询问后,宰相李沆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给了真宗。材料反映了() A.宋代政治危机日益加深 B.宋代行政机构效率低下 C.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D.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 3.(2017·河南洛阳一模,4)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 (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茸修先圣庙” (3)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 A.注重“以文治国” B.中央集权加强 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深远 4.(2017·广东湛江一模,26)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站着的老妇双手忙着引线团,疲惫而沧桑的脸上体现出体谅和爱抚,身上穿着补丁累累的破烂衣服,坐着的村妇一边怀抱婴儿哺乳一边摇轮。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民众生活安宁富足 B.作者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C.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D.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5.(2017·贵州毕节一模,25)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6.(2017·安徽淮南一模,27)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7.(2017·重庆一模,26)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 8.(2017·贵州遵义二模,27)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造诣非常高,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考试方式非常特殊,他亲自出题,就是一句诗,让大家画出来。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考查众位考生。材料反映了() A.宋朝绘画繁荣得益于科举制度和绘画结合在一起

厚大图书勘误合集word版

厚大图书勘误合集 《宋光明讲理论》 第181页下半部分,“光明点睛”“2、撤职案的提案权主体是一府两院主任会议,以及1/10以上常委。(天星司考)”将“1/10”改为“1/5”。《宋光明理论题库》第100页,138题的答案应当是:AB。理论法学新增讲义立法法部分有勘误,具体见附图红色字体部分。 《殷敏三国题库》 (1)第181题,答案为BDE;(2)第255题,答案为BCD。 《李晗解商经》 票据法 1.P65 2010/3/29正确答案为BC 选项C正确。丁向乙公司出具担保函的行为不是票据担保,只是承担民法上的担保责任,按照民法担保责任承担的规则,乙公司应先向甲公司行使追索权,不能得到清偿时方能向丁追偿。 由于本题目出题存在瑕疵,作为单项选择题目,只能选择最正确的一项B,(天星司考)考生只需掌握知识点即可。 2.P66 2010/3/76

本题题干存在瑕疵,本题若为转账支票,甲提示银行付款后就应当支付,不应在3个月后在行要求支付支票金额,题干与实务中不符,考生不必纠结本题设置为支票,只需对知识点掌握即可。 海商法 P82 2012/3/76正确答案为CD 选项A错误。《海商法》第22条规定:“下列各项海事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一)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根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二)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三)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四)海难救助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五)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第23条规定:“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所列各项海事请求,依照顺序受偿。但是,第(四)项海事请求,后于第(一)项至第(三)项发生的,应当先于第(一)项至第(三)项受偿。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二)、(三)、(五)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不分先后,同时受偿;不足受偿的,按照比例受偿。第(四)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后发生的先受偿。”A选项错误,(天星司考)因为,一般情况下,按照顺序受偿,海难救助费用在人身伤亡赔偿请求之后受偿。只有海难救助后于人身伤亡赔偿发生的,那么先赔偿海难救助费用。 劳动合同法 P120 2012/1/96正确答案为ACD

《宋辽金元史讲稿》的听课笔记还未寻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17513721.html, 《宋辽金元史讲稿》的听课笔记还未寻见 作者:柴念东 来源:《博览群书》2016年第12期 《宋辽金元史讲稿》是柴德赓(1908—1970)先生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任教时的讲义手稿。1946年至1952年,柴先生在辅仁大学任课时的讲稿有两种:《清代学术思想史》和《宋辽金元史》。前者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邱居里两位先生整理出版,后者即为此册。 柴德赓先生于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在陈援庵先生的指导下,立志以宋史为研究方向,他在青年时代用力最勤的就是《宋史》。虽然当时家境贫寒,又要鞠养儿女,但他还是节衣缩食,买下了老同文本《宋史》一百册,用以攻读。 柴德赓先生在陈援老的教诲下,加之自身的勤勉,在史学上有很大进益。家中藏书也逐渐宏富,“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仅《宋史》就有两部。从目前整理遗稿的情况来看,他最初买下的《宋史》一直带在身边,尽管抗战期间全家流离中原、辗转西南,越秦岭、穿蜀道、渡川江、入白沙,性命堪虞,但《宋史》未尝须臾离也。1970年柴德赓先生于苏州尹山湖农 场不幸去世,在处理遗书时,夫人陈璧子先生考虑到子女中并无攻读史学者,遂将生前遗留书籍先后捐赠,计五千余帙,唯独一套点校过、附带有大量批注的《宋史》交与了次子柴邦衡留作纪念。 柴德赓先生与宋史的因缘之深也若此。然而,他的宋代专门史研究成果并不多,仅1941 年有一篇《宋宦官参预军事考》发表于《辅仁学志》。1949年后,由于工作和历次运动的关系,他的主要研究精力偏向清代学术史及苏州地方史,直到协助陈援老点校《新五代史》才又重新做宋代专门史研究。在整理遗稿时,我们发现他有许多宋史研究的计划,但都因世事变迁而未付诸实行。他在“文革”中的一份自我检查的笔记中,曾列举自己学术研究的排序,宋史居首,清代学术思想史次之。可见,他一生最钟爱的还是宋史研究。时也命也,真可谓壮志未酬。他的宋史教学成果则体现在此册《宋辽金元史讲稿》中,该讲义成稿时间为1946年,时值抗战胜利,百废方兴,学界气象一新。讲稿侧重点是两宋的军事史,从这个角度认识宋代兴亡及后续朝代更迭,这或许是他有鉴于抗战之艰辛而为之。 此册讲稿为手稿,提纲挈领,个别内容的顺序及编排衔接不上。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后学者研读柴先生讲稿的精髓。柴德赓先生讲课时必定加入大量史实、掌故,使内容丰富起来。《清代学术史讲义》就是一个例子,讲稿配上李瑚先生的笔记,生动活泼,而《宋辽金元史讲稿》的听课笔记迄今未寻见,实为憾事。 柴德赓先生在书法上也有成就,特别是行草小楷有米元章的骨架兼董玄宰的流畅,到抗战胜利后书已成格,潇洒自如,颇得陈援老的赞誉,这更激励他临池不辍。此册讲稿正是他书法大进后的成果,展读此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此书之付梓,一为缅怀前修,一为启迪后来。谨对商务印书馆致以诚挚的谢忱!

高考历史冲刺必备资料之通史梳理——宋元时期

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 ■ 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2.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 3.宋元时期的制瓷、丝织和棉纺织业。 4.宋元时期的商业经济。 5.宋朝的理学和心学。 6.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7.宋元时期的文学和书画成就。 ■ 1.考点分布 ■ 2.命题规律 近三年来各地高考卷对宋元史考查考点主要为元朝行省制、宋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王安石变法、宋朝的手工业和商业、宋朝的艺术和思想等,试题考查能力要求多面,尤其重视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历史事实非常熟悉,能够顺利进行迁移运用;其次,命题注重拓展史料范围,要求考生对史料的性质和价值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在考查非选择题时往往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系。 3.考向预测 (1)选官制度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概况。 (2)宋元时期的城市管理措施与效果。 (3)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和政府的海洋战略。 (4)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落差及其原因分析。 ■ 1.整体上:宋元时期处于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这一阶段各项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政治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新发展时期。

(1)由分裂走向统一:元朝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中央集权发展:北宋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3)君主专制加强:宋朝设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3.经济上:是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1)农业:稻麦轮作制标志着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大发展,棉纺织业兴起,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3)商业:城市商业发展,商业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打破;国内商业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外贸易发展,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农村商业发展,草市发展,市镇兴起。 4.文化上:是古代中华文明绽放光彩的成熟时期。 (1)思想上: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即理学,完成了儒家思想的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 (2)科技上: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广泛应用在军事上,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3)文艺上:宋词、元曲各领风骚,书法绘画成就巨大。 ■ 一、政治文明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北宋:清除武人专权和割据势力。 ①措施:A.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B.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C.财政上:地方赋税的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②影响:A.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B.消极: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设计理念]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故居庭院的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外形和可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长青,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贵之处——能永保香气,显示出樟树的品质。由此让人想到樟树的主人,表达出了人们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因此文章在写法上有借物喻人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依据这一理念,本课设计通过激发、引领阅读期待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品味、体验,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初步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及体现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2、辅助课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3、情感目标:课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树。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复习生字词。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圈一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屏示第4小节。 (读后交流)“蓬蓬勃勃”理解含义。(屏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3.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 A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B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C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中的“四季常青” 4.指导用“无论……总是……”说话 5、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你能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6指导用“只要……就……”说话 7.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与其他树木比较) 三、展示资料,品味人物。 1.、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了解了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2、宋庆龄的故居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3.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知识和故事(课件) 4.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同桌可以讨论讨论,你读出了宋庆龄和樟树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了吗? 5.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到一些国内外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 6.现在小组讨论探究一下,人们来到故居,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 四、拓展延伸,悟写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