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方案25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方案25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方案25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方案25

呼图壁县职业中等技术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专业

建设方案

呼图壁县职业中等技术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发展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我县的教育需求以及乌昌地区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前景制定本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1、行业背景

乌昌地区全力打造,包括石油化工、煤电、机电设备、加工制造、粮油食品的新兴工业园区,这些企业的设备的运行、售后服务、维修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人才。

2、人才需求

随着我区以及县域经济和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合格机电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根据我县人力资源部门的预测,每年需要机电应用型人才600人左右。

二、专业建设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本专业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1+1+1”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初见规模

学校现已建有PLC、电工技术、电工电子等11个实训室,与企业签订的校外实习基地5个,可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与就业。

3、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本专业现有一名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 12专任教师, 8兼职教师,组成23人的教师队伍。

二、专业建设思路目标

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本位,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

四、、建设内容

1)、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继续完善“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入“项目+任务+现场”三个环节:第1学年“学”的课堂学习;第2学年“做”,以“项目+任务”方式的校内技能实训,并安排为期一个月的以“任务+现场”跟岗见习;第3学年“练”,即安排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以“现场”教学为方式,进行双重考核。

2、课程体系建设

2.3课程内容改革与教材建设

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组建课程改革小组,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革,制定核心课程标准,对项目提出要求,完善设计,实现技能课程的“学、做、练”一体化,实践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和立体化的考核方式。

重点建设《电工技能训练》、《智能化楼宇》、《PLC可编程控制器》、《工厂供电》、《电工作业》等5门核心课程,到2014年底,完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建成12门专业主干课程多媒体课件库。

3、“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4、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实习生考核、管理办法、安全预案等方面形成共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制度。

5、新增实训室

5.5、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编写《顶岗实习工作任务书》,使学生实习和学习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到2014年校外实训基地达到 16个,可接纳学生达到 600人/年。

6、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

总结成果,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共享性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提供给校内外学习者,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广泛开展仿真实训教学,主要包括维修电工仿真实训、电气自动化仿真实训、PLC仿真实训等。

7、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企业参与综合评价的机制,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体制;根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的评价标准,三项综合得出学生的最终评价成绩。

8、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利用本专业师资力量、实训中心条件和优质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广泛开展面向企业的职工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

五、资金的预算与进度计划

1、资金的预算(单位:万)

2、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12年)

按照重点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教学标准;完成实训实习工作任务书编写;完成部分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任务;建立重点专业网络平台。

第二阶段(2013年)

根据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完成核心课程学习情境项目设计,形成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完成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网页建设。

第三阶段(2014年)

完成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系统和教学管理制度;与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企业或相关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活动。进一步更新完善专业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网页。评估课程体系运行效果,提出修订方案。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专业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及实施。

2、制度保障

按照学校的相关制度的要求,对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切实保证项目建设规范有序进行,确保项目按期建成。

七、预期效果

通过两年的建设,完善以“订单”培养为主、跟岗见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双证书”为基本质量标准,建立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立三项综合的考核方式,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成与岗位技能训练要求相适应,建设高标准校专业实训中心;建成一批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以优质的设备、师资、课程等资源,建设共享性教学资源库。为本地区工农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职工在岗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师资培训等,面向本地区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培养企业急需的合格的中初级技术工人。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编码: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前言 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 一、专业名称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1. 培养目标 2. 人才规格 五、课程(项目)体系 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 七、教学进程安排 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 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 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 (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 (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

(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六)机械维修技术 (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直至2010年预测本市以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年需求量在1万人以上,这为学校继续扩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规模、建设天津市专业领域一流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终结版201609119)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 二、入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 学制三年,按照第一年宽基础,第二年重专业,第三年选方向(升学或就业)的思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半年;毕业后直接升学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与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 六、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知识要求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刀具知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结构。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车工、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等基本技能。 (8)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9)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10)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11)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12)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13)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14)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15)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16)掌握安全知识。 (17)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18)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19)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20)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21)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2、职业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 1)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2)具备较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机电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对电机进行控制。 4)能够应用PLC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5)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维修技术的专业能力。 6)具备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 7)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并具有诊断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 8)具备机电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9)具备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 10)核心能力:具有机电设备与产品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电信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电信运营商近几年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客户的移动数据流量需求迅猛增长,数据流量收入已超过点对点短信,成为拉动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的现实。在3G的全业务市场竞争环境下,急需根据竞争情况和客户需求,加快实现流量的实时计费和提醒,优化数据流量资费体系,降低套餐内外的资费水平差距,提高精细化营销能力,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大幅度降低流量投诉。这就催生了对流量大数据分析的需要,大数据依赖于成熟的技术方案,应用的关键在于业务层面,因此大数据在运营商中应用中催生了很多商业机会, 同时运营商现有的系统架构在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和机会面前遇到了问题。 商业机会 改善用户体验 ?分析用户行为,改进产品设计; ?通过用户爱好分析,进行及时、精准的业务推荐和客户关怀; 优化网络质量 ?分析流量、流量变化,调整资源配置; ?分析网络日志,进行网络优化和故障定位; ?合理给各类业务分配带宽及优先级等; 助力市场决策 ?通过业务、资源、财务等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快速准确确定公司管理和市场竞争策略;?基于用户的职业、年龄、LBS等信息提供精准营销手段; 业务创新 ?在确保用户隐私不被侵犯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企业盈利; ?精确了解与预测用户的需求的变化趋势,为未来研发提供方向和指导; 面临问题 系统分散建设,难以实现资源和应用共享 ?经营分析、信令监测、综合网络分析、不良信息监测、上网日志留存等大数据系统垂直建设较多,另外很多省分公司的系统建设存在重复建设、应用重 复开发、各类专家资源无法共享等情况; 数据分散存储,标准化程度低

?各大数据系统数据模型不统一,跨系统综合分析困难; ?统一管理难度较高; 以OLTP为核心的传统架构,难以满足新业务发展要求 ?多采用高端架构建设(类IOE),成本极高; ?仅具备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无法支持飞速增长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处理; ?对高速增长的数据,传统架构很难满足存储需求; 大部分业务只对内提供服务,未能有效地进行成规模商业利用 ?如何建立商业模式? ?如何解决用户隐私保护问题? 方案架构 针对电信运营商大数据管理总体系统框架分为四层, 分别是物理层,数据成,模型层应用层, 数据层是整个运营商大数据管理的核心部分,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应用层 模型层 数据层 物理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1300) 编制人:熊如贵 审核人:黄剑锋 审批人:陈香生 修订时间:2019年4月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1.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见表1-1) 表1-1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2.职业范围(见表1-2) 表1-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段面向职业范围

五、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机电行业,能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具备制造类企业设备的维护、检修、管理、销售服务等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生产、服务一线中等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熟练掌握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 (3)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精神;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能利用网络查找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6)了解机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 (7) 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能收集、查阅工业机器人技术资料,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规范记录和存档; (8) 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

2、专业能力 (1)了解机械基础知识,能正确识读较简单机械零件和装配图; (2)会进行常用机床的检测性操作或能进行较简单零件加工的能力; (3)了解典型机电设备工作原理,熟悉其基本结构; (4) 熟悉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会维修简单的故障; (5) 会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 (6) 具有组装和调试典型机电设备的能力; (7) 具有安装典型机电设备和维修简单故障的能力; (8)能熟练操作工业机器人进行各种作业; (9)能熟练处理工业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动作要求; (10)能根据工艺要求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 (11)对工业机器人的动作误差能够调试调整; (12)能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作站(至少二种),能排除简单电气和机械故障; (13) 具有创新精神,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见表1-3) 表1-3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段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与要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调研报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调研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调研报告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目录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开展,我校于2011年7月积极申报,于2013年4月成功申报成为陕西省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2013年5月,我校示范校项目工作正式启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也随之展开建设工作,计划通过2年的努力,以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机械制造、机电产品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常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等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为宗旨,走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地区职业教育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工作。尽管陕西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还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制造业基地,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在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先进制造设备、优质制造型企业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但其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较落后的生产状态,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在企业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我省大多数企业现在已经认识到高效率、高精度、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引进相应先进的设备,引进优秀的机电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必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而这些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采用传统模式培养优秀机电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借助示范校项目建设的春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建设和研究,寻找到一条高效、科学的、优质的培养机电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之路。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机械工业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业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 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 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 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 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 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 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 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 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 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 2.1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 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

3-4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5年度建设总结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5年度建设总结 日照市农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5年度建设总结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于2002年被批准为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下面将2015年度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设概况 (一)专业发展历程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设于1996年,200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2008年进行订单式培养,成立三利冠名班。 2010年被学校设为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二)专业建设条件 经过两年的建设,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60名,专业课教师36名,文化课教师24名,教学班级30个,在校生1889人。建有功能完备机电技术应用实训车间4个,实验实习室46口,校外顶岗实习基地38个。 (三)建设目标 两年来,我们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积极主动进行广泛调研,明确一个目标,建设示范专业;围绕两个标准,围绕《建设方案》、《任务书》;遵循三大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教学规律;建设四个满意:建设“四满意”(学校、企业、老师、学生)的改革发展示范专业,依托集团化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二、建设思路 根据建设的内容,首先通过聘请专家组成建设小组,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对毕业生进行回访,确定岗位群,形成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体系,进行

师资队伍培养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建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做好准备工作。 三、建设过程与成果 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我系将两年建设任务的预期成果细分为84项,安排了详细的建设进度,全系参与,截至目前,84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确定改革方案 成立了由2名企业技术骨干,1名专业负责人,2名机电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的专业建设小组。确定了调研方案。 1)完成了调研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最终形成符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教学计划; 2)进行调研对象:1是部分企业三利集团、海信集团、海尔集团,上海通用五菱,;2是部分毕业学生。 3)确定调研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查询 4)整合调研资料:通过头脑风暴法、归纳法、演绎法、文件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研访谈法6种方法形成调研成果。 2、具体实施过程: 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了企业调研,经过对有关企业、职业中介以及毕业生的回访得到调研结果,依据调研结果确定培养目标,岗位群。依据岗位群确定核心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依据职业成长规律转换学习领域课程并转化为理实一体化课

IDC-电信行业解决方案

走出IDC的密雾-亲密接触之后的诉说 范式篇之一:HP IDC---电信行业解决方案 范式篇之一:HP IDC---电信行业解决方案 新技术的迅速采用和应用的迅猛发展,推动电信行业蓬勃发展。惠普公司一直密切关注电信行业的发展,并与电信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参与管理和维护日益复杂的电信网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能够提供包括从电信级设备到系统整体设计,以及运营维护的全面解决方案。HP已有数十次大型IDC建设的实践,业务范围从行业应用到企业应用一直到客户端应用。其电信行业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中国电信、网通的建设中。 一、方案简介 该系统建设目的是为xSP及企业提供网上应用基础平台,包括Internet接入、IP/域名的申请、网络管理、主机管理、安全管理、报表系统等。对于IDC运行商来说还包括客户管理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机房管理、工单管理、系统操作管理、用户服务系统及报表系统等一系列办公自动化系统。预装应用软件包括:惠普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惠普统一消息系统。 二、体系结构 数据中心的体系结构包括以下四部分: 1.传输和接入网络 设备主要由HP的合作伙伴提供,由HP网络服务事业部网络设计专家负责设计及实施。该层次化模型网络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分发层和接入层。核心层形成主干网(骨干网),提供高性能、无阻塞高速通道。分发层形成主干接入网,提供到高速主干的接入。而接入层则提供对用户接入的接口,可比作一般公路。这样整个网络就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由于使用了层次化模型,形成了开放的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网络设备的有效性。例如路由协议“RIP”,采用层次化模型后,在网络出现故障时路由可以迅速地收敛,而不采用层次化模型,路由收敛会很慢,甚至无法收敛导致网络不通。 可靠性也在系统设计时得到加强。电源的冗余、模块的冗余、设备的冗余、线路的冗余、处理器的冗余、协议的冗余处理等共同构成了网络的可靠性。 可扩展性是指网络升级或改造的方便和稳定性,也由于使用层次模型得到了体现。使用层次化模型,当增加一个节点时,只须在相应的层增加一个网络设备即可,加上地址和命名的层次化设计就使之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不影响其他部分的网络。 可管理性体现在故障诊断和网络维护的简易性上。使用层次化模型,使网络抽象化后,能方便地定位故障所在。 安全性几乎是所有敏感数据的网络管理人员都关心的问题。层次化模型本身能从网络的层面实现安全性。层次化模型将性能和安全检测合理地进行了搭配。在各个网络层次采用不同的安全控制机制和技术。清晰地划分地址、数据流和用户应用,体现了安全性的实现。 2.网络和系统管理 系统采用HP的Openview作为管理数据中心服务体系的平台和基本架构。HP的Openview 提供了网络服务、Web服务和应用服务管理功能。 采用网络和系统管理确保网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操作性能满足要求并使各系统达到最佳效果,并且采用集成化的网络系统管理系统将所有的监督和控制功能集中在一起。 3.应用及业务服务系统

浅谈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

浅谈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 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 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 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 引言: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计算机为主要 特征的自动化技术。如果说机械系统处理的对象是运动、力、物质和能量,电子 系统处理的对象是信息和知识,则机电一体化系统不仅有处理能量和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1.机电技术应用的内容含义 1.1机器的构造及工作原料 生产机器的构造一般都是由主体部位的发动机、曲柄连杆、配气、起动、传动、行驶、转向、制动等构成,要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必须从其主体部位改善 性能、减轻质重和提高运转精度等方面考虑。而传统机器产品一般以钢铁材料为主,已经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要想改进机器的效率不但要从结构上加以 改进,还应该多考虑利用非传统钢铁材料为主的生产概念,如用非金属复合材料,或者更高层次的金属材料。当机器主体重量减轻了,方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功率的 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 1.2提高弱电控制线路 提高弱电控制线路关键在于提高部件间的综合性能,可从电机、传感器、信 息处理设备、软件等方面进行提高。 驱动机最为广泛使用的是电机,但其工作效率及响应速度还存在着诸多间题。我们面对此类问题要更为全面的发展新型的驱动单位,如驱动单元中装了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等多位一机的伺服驱动单元。传感器的问题集 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目前,对外部信息传感器 来说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微型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主要设备,大 大推进了机电技术应用与微电子学的进步。为进一步发展机电技术应用,必须提 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准确性、快速性等特点,最大程度的提高处理速度, 并解决好抗干扰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与信息处理设备进去通信时,必须规范数据传递的格式,采用同一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后续 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流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除低开发成本、开发高速传 递方式,以便解决日后更为大容量化的机器运作能力。 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 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 2.1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及阶段性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需求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职业教育要适应的发展和需求,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技能,和社会接轨。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学校教学设备的现状,要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 (1)能熟练操作各类常见机床; (2)具有对机床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具备车工、数控中级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具备一定的解决机床疑难杂症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调整专业设置,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按照市场和企业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依据我校机电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我们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全面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即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2、构建课程体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与本校的具体条件,本专业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车工工艺与技能、数控技术等课程列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发。通过这些主要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本着基于工作岗位模块化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特点重新构建课程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囊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 一、专业开设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得以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愈来愈多的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向非农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了顺利的承接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国家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到了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 顾名思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培养大批学有所长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伊犁州已成为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基地,现已有数十家国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入驻伊犁,专业技能人才每年缺口达万人以上。 我们的企业从全局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其原因,一是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二是缺乏大量真正经过系统的机电技术学习培训的专业的技术工人。专业人才的匮乏,不仅制约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对内地、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都造成诸多困扰。据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机械电子加工业的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技能人才。而从现实情况调查来看,机械电子加工业目前缺额最大的不是从事规模设计、产品研发的高端人才,也不是从事经营和行政管理的中级技术人才,而是占岗位需求量90%左右的只需中专学历的技能型人才,即蓝领工人。 综上所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大批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机修工、制图员、数控操作员的任务势在必行。 二、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1、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专业的技术工人。 机电行业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龙头,其产品门类多,涉及的领域广,使用的技术复杂而先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机电生产和服务企业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机电产品的加工和销

安恒信息电信行业IDC安全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安恒信息电信行业I DC安全增值服务解 决方案

电信行业IDC安全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金融网上交易、政府电子政务、企业门户网站等各类基于HTML文件格式的信息共享平台越发完善,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而WEB服务方式在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针对WEB业务的攻击亦在迅猛增长,类似网页被篡改或者网站被入侵等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不但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形象和信誉,有时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一般应用安全威胁分为信息篡改、拒绝服务攻击、信息泄露三类。 1.信息篡改 组织对外服务应用系统作为“组织形象”的标志之一,常常是一些不法分子的重点攻击对象。尤其是大型门户网站一旦被篡改(加入一些敏感的显性内容),常常会引发较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政治事件。 另外一种篡改方式是网页挂马:网页内容表面上没有任何异常,却可能被偷偷的挂上了木马程序。网页挂马虽然未必会给网站带来直接损害,但却会给浏览网站的用户带来损失。更重要的是,政府网站一旦被挂马,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将会受到打击,最终给电子政务的普及带来重大影响。

1.拒绝服务攻击 对企业、公众提供在线服务,已经成为组织对外服务应用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些服务一旦受到拒绝服务攻击而瘫痪、终止,对业务的正常运转必然造成极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1.信息泄露 在线业务系统中,总是需要保存一些企业、公众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涉及到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一旦泄露,会造成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受损,可能会给单位带来严重的法律纠纷。 除此之外,在IDC特定的环境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被监听、被窃取、被破坏等风险,最终导致信息篡改、信息泄露等;也容易遭受ARP欺骗、IP欺骗等网络层的攻击,导致业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公众信誉度。 由于中国IDC行业特有的业务模式,导致其网络安全需求不一致,这使得目前IDC机房网络安全出现以下情况:某些IDC用户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措施,最好的状态是部署了网络防火墙,同时在其服务器上安装了杀毒软件。但是,仅仅是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不能对SQL注入、跨站脚本、网页篡改、信息泄露、拒绝服务攻击等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安全风险进行防护。 另外,IDC用户对于突发攻击事件没有做任何的应急措施,这导致当攻击事件发生时,IDC用户无法及时地阻断攻击,恢复系统,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而有效的安全应急响应措施能够在恶意攻击事件发生时,及时地阻断攻击,恢复系统,事后追根溯源,发现安全弱点,并进行安全加固,提高IDC用户网络安全水平,以及用户信誉度。 安全需求分析 WEB应用系统直接面向Internet,以WEB应用系统为跳板入侵服务器甚至控制整个内网系统的攻击行为已成为最普遍的攻击手段。据Gartner的最新调查,目前75%以上的攻击行为都基于WEB应用层面而非网络层面;同时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WEB站点都相当脆弱,易受攻击。 不少电信行业网站接入客户(IDC用户和专线用户)已经意识到,针对WEB应用系统进行相应的安全评估、安全防护在保障网站的正常运行方面不可或缺。一般来说,对于网站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本身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网站接入客户通常会选择以下三种方式,保证对外服务网站的正常运营:1.技术型用户 投入大量财力,自行购买和部署权威有效的安全评估和防护产品;投入大量人力,建立专门的安全部门和机构,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流程和策略,自行进行信息安全管理; 1.支持型用户 自行购买和部署部分权威有效的WEB应用安全防护产品;同时聘请第三方专业安全服务提供商,定期进行WEB应用安全评估、应急响应、安全培训等服务; 1.外包型用户

电信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篇(上册)

政企客户经理 电信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篇(上册) 1、通信网概念——交换设备:交换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和分配。 2、通信网拓朴结构主要有五种形式:网状网、星型网、复合网、环型网、总线型网。 3、本地网网络结构——目前,PSTN网络能提供三类业务:基本电话业务、增值业务和非话业务。 4、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系统模型:OSI把计算机网络在功能上分为七个层次,每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上一层可以利用下一层的功能提供的服务,直到最高的应用层,为应用进程使用网络环境交换信息提供服务。(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5、DDN的概念——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是采用数字信道来传输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网。用户到网络的连接线路,即用户环路的传输也是数字的。 6、A TM业务等级——目前ATM网络可为用户开放的业务等级包括:恒定比特率(SBR,Constant Bit Rate)业务,实时可变比特率(RT-VBR,Real-Time Variable Bit Rate)业务、非实时可变比特率(NRT-VBR,Non-Realtime Variable Bit Rate)业务、非限定比特率(UBR,Unlimited Bit Rate)业务。 7、CN2——CN2主要承载3G、软交换、企业网全球互连、重要的Vnet应用业务等。目前,CN2网络定位是为重点政企客户提供差异化的VPN 类专网业务以及专线接入业务,从而为重点政企客户提供差异化、高品质、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MPLS VPN业务。 8、软交换网络中的主要设备:软交换网络主要包软交换、信令网关、中继网关、接入网关、媒体资源服务器、IAD及智能终端等。 9、XDSL接入方式——pppoE虚拟拨号方式接入:pppoE是唯一可以在以太网上支持点到点连接、而不需要中间IP协议栈的协议。 10、无线局域网——(1)、WLAN系统由网络适配器(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P Access Point)两部分组成。无线局域网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上网的终端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经济节约、易于扩展。(2)、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等可移动设备进行快速网络连接。11、宽带认证方式:目前主要的认证手段有pppoE、DHCP+WEB 和IEEE 802.1x等三种方式。pppoE是传统PSTN窄带拨号接入技术在宽带接入技术的延伸,采用PPP协议的好处是:成熟,便于实现,可以支持多协议,容易与ISP设施配合,支持加密、认证、记账等功能。目前已经被大量应用于ADSL接入。 12、电信支撑网知识:一个完整的电话网除了有以传递电话信息为主的业务网外,还需要有若干个用以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路功能,提高网路服务质量的支撑网络。支撑网中传递相应的监测和控制信号。支撑网包括同步网、公共信道信令网、管理网等。 13、电信新技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英语:3rd-generation,3G),是指以CDMA2000为代表的,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目前3G存在四种国际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能提供多种业务,提供话音、可变速率的数据、活动视频会话等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2)、3G技术的主要特点:①、高速率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②、传输速率能按需分配。(3)、3G技术的主要技术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各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采用的无线接口标准。 14、EPON的技术特点与应用方式:EPON技术是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纤网络,在二层采用以太网封装和传送的一种技术。 15、EPON组网应用——(1)、整网解决方案(集团客户):一般位于独立办公楼层,可能有多台PC机同时上网需求,对带宽需求较高。有语音、传真、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等需求。这种集团客户包括小型公司、医院、酒店等。可以考虑配置独立光纤,入户后通过LAN Switch接内部终端。此种方式为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2)、光纤到户(FTTH)解决方案:FTTH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三网合一(triple-play)的业务接入。最基本的三网合一的组网应用是指,数据业务、语音业务、视频业务通过同一种介质同时进行传输。这样既可以提高用户线路的带宽利用率,也能节省设备和线路的投入成本。 16、VOIP基本结构及呼叫过程:VOIP网络主要由主、被叫接入终端;主叫网关、网守;被叫网关、网守组成。 17、VOIP的关键技术:VOIP的关键技术包括:信令技术、编码技术、实时传输技术、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等。 18、快带以太网——100BASE-T的物理层:100BASE-T和10BADE-T的区别在物理层标准和网络设计方面。100BASE-T 的物理层包含三种媒体选项:100BASE-TX、100BASE-FX和100BADE-T4。 19、NA T地址转换:(1)、地址转换,又称地址代理,用来实现私有网络地址与公有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2)、地址转换:当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因特网或与外部网络的主机通信时,需要用到地址转换。 20、服务器——网络的功能服务器:(1)、WWW(web)服务器:提供基于浏览器的WWW信息浏览和资源访问的服务。(2)、DNS服务器:提供形象的“域名”与抽象的“IP”地址之间的转换服务。(3)、DHCP服务器:提供TCP/IP协议的自动配置与管理服务。(4)、打印服务器:至少应当有一台或多台物理打印设备与之相连,它负责接受来自客户机的打印服务请求,并进行打印作业的队列管理,控制实际的物理打印设备的打印输出。(5)、通信和远程访问服务器:负责网络客户之间的通信联系、共享通信设备的管理,以及控制网络客户的远程登录和访问等。 21、网络管理模型——SNMP模型:SNMP体系结构模型是一系列网络管理系统(NMS)和被管网络元素(NE)的集合。 22、本地电话业务:(1)、灵通无绳:支持灵通无绳电话功能的小灵通在室外可作为普通小灵通使用,在室内,则可作为室内固话的无绳子机使用。(2)、超级无绳:超级无绳,即一号双机,是指业务用户的固定电话终端和小灵通终端(可能包括多个固定电话终端或小灵通终端)拥有同一个号码。作为主叫时在被叫方显示的是同一个号码,作为被叫时则按同振或顺振方式振铃。超级无绳的功能有:①、外呼同号,同号的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可以同时向外呼叫,其通话相互独立互不影响;②、同号的固定电话和小灵通之间可互相拨叫;③、来电同时振铃或者顺序振铃。(3)程控新功能:①、呼叫转移:呼叫转移分为国内和国际两种形式。可根据用户需要,可选择设置为无条件转移、无应答转移、遇忙转移等多种功能。 ②、遇忙回叫:使用该产品,当用户拨叫对方电话遇忙时,可以挂机等候,不用再拨号,一旦对方电话空闲,即能自动回叫接通。 23、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Centrex):(1)、业务描述: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Centrex),通常称为“汇线通”业务。该业务是建立在中国电信公

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发表时间:2018-05-16T11:41:57.5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作者:陈利用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功能设计有了更多的需求和要求,这一情况也促成了许多现代技术的高度融合的趋势。 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功能设计有了更多的需求和要求,这一情况也促成了许多现代技术的高度融合的趋势。以机电工程技术为例,与过去相比,许多新的技术形式已经慢慢渗透,形成了广泛的专业交叉和对接,其中,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渗透最为成功。目前的信息化社会,所有工业和民用领域,计算机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机电一体化就是机电工程技术计算机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这造成了机械工业整个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工业生产从机械电气化逐步迈入了机电一体化的阶段。本文从我国机电工程发展现状入手,深入讨论了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和解决措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自动化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机电一体化化技术是对目前广泛采用的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更高级别,这是一种将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控制技术等进行完美整合的产物。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计算机是整个的核心,系统完成的所有功能都需要计算机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计算支持。不妨这样理解,机械系统处理运动和力,以及物质和能量;电子系统处理信息和知识;而机电一体化系统将两种功能有机融合,实现了更智能更复杂的机电工程自动处理功能,其意义可谓重大。 1 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概述 1.1 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现状 国内的机电工程发展经历了初始的缓慢发展阶段,到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此时,国内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光学技术、机器精密设备仪器等多领域技术的交叉发展,更给机电工程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并促进了微机电一体化以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共同进步。同时,得益于世界机电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机电工程拥有了完备的技术及理论支持,自行研发出大量集成电路等技术手段,有力地拓展了机电工程的发展空间。 (1)运行模式发生转变 过去的机电工程功能的实现只是通过单一的电子控制加机械执行的技术,而在目前的技术和需求条件下,高新技术的强力介入,支持并带动了机电工程的迅速升级,充分融合了其他先进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包括光电技术和控制技术等,通过多技术的充分融合运用,使得机电工程功能健全化、形态多元化、作用智能化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些更为先进和更能强大的实用技术已经逐步形成,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向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化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一种革命性的潮流。机电工程信息化程度逐步深入,也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各项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也更多地被应用于机电工程的设计和升级中,进一步丰富了机电工程自动化的设计选择,提升了实际的功能的发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衍化出一些与机电工程相关的分支学科,机电工程也因此受益匪浅,坚定不移地走向智能化、专业化、稳定化的发展道路。 (3)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 因为整个机电工程系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才出现的,无论何时,其设计和发展也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事实也是如此,机电工程的整个发展历程也一直以人为发展核心,新技术的引入更是为了强化这种理念,注重对人类需要和要求的满足,一些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电工程行业,促进了机电工程的人本化发展的充分实现,也为其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1.2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含义 (1)机器构造及其加工原料 用于生产的机电设备其构造组成大多是由机器主体部位的发动机、曲柄连杆、配气、起动、传动、行驶、转向、制动等部分,在实际的运行状态要提升机器的运行效率,必须从改善其主体部位性能、减轻设备质重并提高运转精度等方面加以考虑。对于传统机器产品来说,其通常以钢铁材料为主要加工对象,因此,传统机电设备已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果想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设备结构上改进,二是从加工非传统钢铁材料的生产能力。当设备的主体重量减轻,才可以获得最大化的驱动系统功率,降低不必要的多余能量消耗,进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2)弱电控制线路的系统提升 弱电控制线路可以被有效提升的关键之处在于改善部件间的整体综合性能,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从设备电机、传感器、信息处理设备、软件等方面进行提高。驱动设备最主要采用的是电机,但电机的工作效率及其响应速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要发展全面的新型的驱动设备,比如考虑在驱动单元中加装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等多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传感器的实际问题主要存在于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等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磁不必要的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 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开发使用。微型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主要设备,大大推进了机电技术应用的发展级别。为进一步发展机电技术应用,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准确性、快速性等特点,最大程度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好抗干扰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与信息处理设备进去通信时,必须规范数据传递的格式,采用同一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后续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流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除低开发成本、开发高速传递方式,以便解决日后更为大容量化的机器运作能力。 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软件是系统的灵魂,机电一体化系统要实现什么功能怎么实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