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8—20题。(9分)

1938年的较量

郭凯冰

宫本傍晚进门的时候,天一阁的裱糊匠汤文刚把民国十八年日本人血洗济南府的事讲给年幼的儿子。听人打门,知道是保长说的人来,把儿子推回后院,开门迎客。

宫本穿一长袍马褂,面相斯文,手中托一黄绢包起的卷轴,见汤文开门,鞠一躬。

汤文跟在客人身后。这个斯文的背影,让他感受到隐隐的杀气。

宫本不落坐,环厅踱来踱去,看墙上字画。汤文牵一下嘴角。好东西谁家挂在厅里,再说,这年月,还给你小日本留着?

?听说府上世代裱画,可当真??宫本说一口文绉绉的福建官话。

?是。我汤家有祖训,男不读书为官,故传一裱糊手艺,赖以糊口。?汤文落座,安静回答。

?汤先生过谦。济南府人都知道汤先生颇通古字画鉴赏,怎会是一裱画匠??宫本摆手,一绺小胡子下的嘴角翘起。汤文感觉那手臂像一把日本战刀,扬起落下都干脆。

?过奖了。我汤家在济南府居住多年,全赖大伙提携,混些许薄名,有口饭吃罢了。??汤先生不要自谦。近日鄙人偶得一画,来府上是请先生指教的。?

宫本毕恭毕敬将卷轴放在八仙桌上,慢慢打开。

汤文身子哆嗦一下,站起,复坐下稳住——桌面上,赫然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宫本侧脸,审视汤文表情,示意近前观赏。汤文懒懒站起,含笑俯身细看。

一个钟头过去,门外两个日本兵踱来踱去。厅里,宫本和汤文依然俯在画前。

?汤先生,画可是真的??宫本意识到汤文已经看完,抬头问。

汤文笑笑:?宫本先生,恕汤某眼拙,实在辨不出真伪。?

宫本眉头一皱,眼中电光一闪,战刀样的手臂猛然扬起又缓缓落下:?汤先生不愿将真象告诉鄙人??

汤文沉吟一番,作无可奈何状:?不,宫本先生,汤某只是不愿打扰先生雅兴。我看先生表情,必认定画是真迹,汤某说假,先生会信?再说,这画逶迤壮观,定为名家所绘,即使假的,若先生喜欢,赏心悦目,作真品藏之,又有何妨??

宫本听完,离开八仙桌,在屋里急速踱几圈,站定在汤文面前:?汤先生,实不相瞒,此画是前几年你们的皇帝溥仪去东北之时从故宫带出,在长春送我们少佐转交天皇的。此次鄙人奉命来中原,其实就是找人鉴定真伪。你们中国,此画赝品太多了。?说完,重新落座。

汤文微笑:?既然宫本先生如实相告,我也就实话实说。自此画出世,受徽宗皇帝喜爱,用瘦金体题‘清明上河图’并盖上双龙小印,就有历代名家争相临摹,故赝品颇多。真迹藏于皇宫,虽偶有流落民间之时,一旦世道太平,朝廷即悬赏搜寻缴入皇宫,见真迹之人并不为多。加之此画是巨幅长卷,所绘人物五百多个,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多艘,房屋众多,结构严密,临摹非一朝一夕可成。由此,赝品笔法精湛者不少,毫无差错者却无。?听完汤文一席话,宫本沉吟好久:?先生果为饱学之士,宫本佩服。不知汤先生如何知晓此画秘密,可否赐教如何看出为赝品??

汤文悠然叹一声:?我祖上本御用画师,素喜此画,以身份之便,常观之忘食,且时有临摹。因一宫廷政变,怕此画落入叛臣之手,故将之藏于御沟石缝内。谁料当夜天降暴雨,沟内水涨,淹及石缝,待到雨停水退,画已尽毁。祖上悔之不已,逃离宫廷流落民间,并立下家规,男不入朝为官享受俸禄,女不入宫为妃亲近帝王。?见宫本张大嘴,汤文继续道,

?先生不要失望,此画确有真迹。张择端本一爱国之人,靖康之耻后流落南方。每念及故园,痛恨金狗,彻夜难眠,于是重新绘制一幅,流落南方。清时被一高官得到,后高官获罪处死,家产尽没入宫,此画复收入宫中。可先生此画确非真迹。?

汤文伸手指?市区街景?部分四个掷榖子人道:?先生看桌面上榖子,掷出两颗为六点,有一颗尚在旋转。以先生想来,此掷榖子之人希望自己几点呢??

宫本不假思索:?六点!?

?对,此人定然希望如此。耍钱人皆为急功近利之徒,此时定会在口中狂喊。先生细观此人口型,他喊的可是此数??

宫本张开嘴巴:?六……?汤文如释重负般笑笑,抬手拭额:?先生以为,此画是真是假??

宫本满面颓丧。沉吟片刻,见汤文作势要为他收起画幅,不耐烦挥手:?天皇索要真品,假画又有何用。既然先生熟知真迹,又是画师之后,鄙人请先生细观此画,找出其中错处标之,可好??说完,细眯了双眼,看定汤文。

汤文作为难状笑笑,片刻方说:?既然先生抬爱,汤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实在力不从心,怕耽误大事。我勉力为之吧。?

宫本走了,留下一日本兵,立在汤文正屋门外。夜晚,又有一对日本兵驻进了院子。

第二天,天已大亮,日本兵还不见汤文出门,进屋察看,汤文竟没了踪影。

后来济南府的说书人快嘴张编了评书,在听雨轩道出真相:那宅院本是一官宦的后院,家道中落,这后院就卖给了汤文。寝室中有一地道通到后街,是防备兵乱修的。那《清明上河图》竟是真的。张择端画的上河是现在河南开封府,开封府人喊?六?,本就是嘬口音,可宫本有点福建口音,福建口音的?六?是张着嘴巴喊。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答:

19.下面两句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复杂的情绪,请任选一句说出你的感受。(2分)

A.汤文身子哆嗦一下,站起,复坐下稳住——桌面上,赫然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B.宫本眉头一皱,眼中电光一闪,战刀样的手臂猛然扬起又缓缓落下。

答:

20.读了这篇文章,汤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50字左右。)(5分)

答:

(一)(共9分)

18.汤文用智慧保全了国宝清明上河图并顺利脱身的故事。

(共2分,保全清明上河图1分,顺利脱身1分)

19. A. “哆嗦一下”写出汤文看到《清明上河图》的激动、兴奋。“复坐下稳住”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以此来迷惑宫本。

B.“眉头一皱”、“眼中电光一闪”写出宫本听到汤文辨不出真伪的回答后的恼怒,“猛然扬起”到“缓缓落下”,反映出宫本瞬间经历了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强忍住内心的恼怒而假装平和。

(共2分,两种情绪,每种各1分)

20.(共5分,结合内容2分,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2018西城期末

(二)阅读《寻找木头里的声音》,完成22—24题。(共10分)

寻找木头里的声音

牛放

木头里一定是藏有声音的,一个懂得木头的人能够发现那些藏匿的声音。

音乐家是解读声音的高手,他们可以将散落在木质里的声音编织成音乐,像引导清泉一样让木质里储存的声音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让那些大地生命、森林鸟语、天空流云经久不衰地穿越时空,流进人们的耳朵。

而要想找到木头里的天籁之声,需要既懂得木头又懂得音乐的人,何夕瑞就是这样一个人。

何夕瑞1945年生于重庆荣昌县。他的母亲是音乐教师,早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父亲是南京金陵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何夕瑞继承了父母的基因而颇有音乐天赋,识谱、拉琴,只要稍加指点,便能掌握八九分。他12岁时,父母双双被划成了右派分子,命运发生了转折。他13岁当了给人挑送东西的?挑夫?,16岁时,正式叩头拜师成了木匠学徒。何夕瑞天资过人,生就是块当木匠的料。一年后,他的手艺竟然超过了所有的师兄弟,成为师傅最看重的徒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厂里的文艺演出做了一把二胡,结果这把琴竟成了厂里的宝贝,谁拉都夸琴的音色好,这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正是这个机缘,改变了何夕瑞。木头与声音结合的魅力,让他如醉如痴。此后,他迷上了制作乐器,而他决定这样干了,九头牛也拉不回头。

1979年,34岁的何夕瑞带着自制的小提琴来到四川音乐学院,恭敬地恳请内行鉴定他的?成果?。他踌躇满志,自制的小提琴在小城荣昌已经是名闻遐迩了,他更希望这把琴可以登上音乐学府的大雅之堂。然而,教授的话泼了他一头冷水。?这明明是板胡的声音,?教授拉了何夕瑞的琴后说,?不是模仿就能制作小提琴的,一个好的制琴师是在音乐的灵感中获得制琴的技巧。?这番话对于信心十足的何夕瑞来说既是当头打击,又是明路的指引。百折不挠的何夕瑞看到的是后者。他心中堵塞很久的暗渠仿佛一下子被凿通了。

从此他走路睡觉都在想着他的?琴事?,这个初中未毕业的木匠,一边自学乐理、乐器、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等知识,一边继续探索着制琴技术。他渐渐发现,制琴的木材选择至关重要,而木材材质的好坏,与其生长的土壤、气候、海拔以及树种都密不可分。他越是往深里钻研越是感到事情艰难,也越是被深深吸引。

(A)何夕瑞,一个中国乡镇的木匠,在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中迈着坚定的步子。他无数次去到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原始森林里,在高山沟谷之间仔细寻找他认为的优质木材——那种藏匿着万千美妙音律的优质木材。1997年7月他去西藏找木材,在杳无人烟的阿里地区寻找了32天,最后因?弹尽粮绝?困于山中,差点把命丢在藏北。那些经过千辛万苦弄回家的木材是他的宝贝,家里没有谁敢随便动。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将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叮叮当当,哗哗啦啦,又是锯又是敲,什么工具都用,什么声响都有……设计、制作、失败,再设计、再制作、再失败。木材、时间在他的坚忍中消耗和流失。他的信念也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失败的锤炼。

何夕瑞吃尽苦头,终于发现了木头藏匿声音的种种奥妙,终于透彻地掌握了制作小提琴的要领,并完全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这时,他发现自己追求的并不止于此,他要制造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国小提琴?。何夕瑞认为西方的小提琴体型是西方少女的胴体,宽肩、丰乳,个性张扬;而中国的小提琴应该是唐朝的少妇,削肩、蜂腰、肥臀,含蓄温婉,性格内敛。但是小提琴一旦改变原来固有的造型,声音也势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想将造型与声音完美融合,无疑是个世界难题!因此,中国式的小提琴也许是这位木匠的非分之想罢了。但他生性就是一个善于给自己出难题的人。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这个重庆荣昌木匠研制的中国小提琴?何氏三圆琴?诞生了。这把有着显著中国特色的?中国小提琴?,震惊了世界。2011年4月30日,何夕瑞迎来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邀请,他研究自制的?何氏三圆琴?走进了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专场演奏结束后,现场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传达出了所有听众的称赞与享受音乐饕餮的满足。专家们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琴的音色如同散发着橡木味的陈年葡萄酒般沁人心脾,从低音到高音,清澈透明,无一杂音,特别是高位音,声如珠玑。?

好一个(B)何木匠!

一次偶然的拜访,我看到何木匠的院子里堆积了很多木头,知道这些木头都是他从遥远的森林中寻觅来的,甚至每一根都可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年届七十的何木匠一定不愿意让这些蕴藏着无数美妙声音的木头永远沉睡,他想用他那双灵巧的手将那些酣睡的声音唤醒。然而这些木头却让我为何木匠担心,如果他将它们全部制做成琴的话,一定会被累死许多次的。我看着一天天老起来的何木匠,心中不由为他祈愿:老命只有一条,千万不能硬拼。

(C)何大爷,您还是慢慢来吧!

(选自《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集》,有删改)

22.为了寻找木头里的声音,成为好的制琴师,何夕瑞做出了哪些努力?(3分)

答:

23.对人物称呼的变化,往往与记叙的内容相匹配,也往往表达作者不同的情感。请仿照

示例,分析不同的称呼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A.何夕瑞:他在找木头和制琴过程中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用这个称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尊重之情。

B.何木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何大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文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以下是百度百科中“何夕瑞”词条。

何夕瑞,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提琴制造专业特聘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硕

士生导师。美国环球弦乐协会贵宾会员。荣获"巴渝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有人认为这一内容应该写入文中,有人认为不应该。请你结合词条内容和原文,谈

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二)(共10分)

22.答案要点:学习音乐知识;进山寻找木头;研制“何氏三圆琴”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3.答案示例:

B何木匠:他以木匠身份经过不懈努力制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用这个称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叹之情;

C何大爷:他年界七十还坚持制琴,用这个称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心疼和祈愿,希望他慢下脚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共4分,每空2分,内容1分,情感分析1分。)

24.答案示例一:

我认为词条内容应该写入文中。理由是本文写何夕瑞一生追求做一个好的制琴师,不

断进取,精益求精,创造了“中国小提琴”,被世界认可;材料中所谈到的他获得的头衔、

称号和荣誉都是他成就的体现,是世人对他的认可,这一内容对文章有补充作用,所以

应该写入文中。

答案示例二:

我认为词条内容不应该写入文中。理由是本文是围绕“寻找木头里的声音”来写的,通过写木匠何夕瑞一生痴迷做琴的故事,表现他为理想执着追求以及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工匠精神;材料中所说他获得的各种头衔和称号不是他追求的目标,此内容对表现文章中心没有作用,所以不应该写入文中。

(3分,判断不占分,理由中涉及文章内容1分,材料内容1分,谈出两者之间的关系1分。)2018海淀期末

(二)阅读《换面》,完成16-18题。(共10分)

换面

夏艳平

母亲连着喊了几声连生,没听到应答,就走出门来,大着声朝着对面竹林里喊。一声刚喊出,脆嫩的回声就小鸟般扑楞着从竹林里飞过来,接着,钻出一个泥猴似的少年来。

连生只穿了一条短裤,手里握着一只蝉,蝉鸣悠扬,走一路叫一路。

母亲顺手在连生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说,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整天疯玩,真是一个脏猴儿!我去打盆水,洗干净了,帮我做点正经事去。

母亲将一个装了麦子的提箩交给连生。连生惊喜地问,要换面?母亲点了点头。连生一把提起那个装了麦子的提箩,围着母亲打了两个转,边转边喊,换面哟,有面吃哟。母亲说,二婶家也要换呢,你一起带去换了。

夏日的午后,日头正毒着呢。连生两只手提着两个提箩,只好把蝉埋在麦子里。蝉很狡猾,不时地从麦子里探出头来,然后,一点一点地往上爬。连生哪会让它的阴谋得逞,待它差不多要爬出来时,就放下提箩,又将其埋进麦子里,让蝉白费了努力。

连生与蝉游戏着,一个人的路也走出了许多的滋味。

途中有一段田埂路,很窄,连生走得很谨慎,蝉趁机爬到了麦子上。连生有些急了,但又不敢放下提箩。蝉哪会放过这一良机,?吱?的一声飞到对面田边的一棵大柳树上去了。

连生本想放下提箩,再去把蝉捉回来,但怕耽误了换面,对着大柳树看了一阵,还是转身走了。

面房也就二里多的路程,很快就到了。牵面的是一个跛腿老头,人称二先生。

二先生牵的面,细如丝,白如霜,又劲道,煮出来,一根一根的,很好吃。二先生人品好,老少无欺,从不短人斤两。有了二先生,当地人就多了一道口福。人说,吃了二先生牵的面,寡淡的日子都平添了几分滋味。

连生一进门,慈眉善目的二先生就招呼说,连生,你来换面呀?看把你热的,快坐下来凉一下。说着,将一个大蒲扇递给连生。连生说,嗯,我二婶家也要换。

二先生称好了面,对连生说,天太热了,你凉一下再走吧。连生说,不嘞,我要回去了。

连生心里惦记着那只飞走的蝉呢。

连生提着两提箩面,感觉比来时还轻快,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那棵大柳树下。树上有好几只蝉在叫。听到蝉叫声,连生就有点走不动了,放下提箩朝着树上看。

连生听出,刚才那只飞走的蝉也正在使着劲叫呢,那叫声格外悠长,格外响亮。连生的心跳加快了,猫了腰就往树上爬,朝着那只飞走的蝉悄悄地爬去,突然手一扑,捉住了那只蝉,满心欢喜。

连生是不会让蝉再次逃走的,他用一根细麻绳,一头系住蝉,一头系在提箩上,蝉就只能在提箩周围打转转。

连生高兴地站起身,看了一眼两个提箩,心不由一紧:提箩里的面好像少了。他记得,从面房出来时,两只提箩都是满满的,这下都变得浅浅的,特别是二婶家那个暗花提箩,好像浅得更厉害些。

莫不是有人趁我上树捉蝉的时候,把面偷走了?连生又看了看四周,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连生有些急了,自家的面少了还好说,顶多挨母亲一顿骂,二婶家的面少了就不好说了,二婶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我可不能对不起二婶啊。

连生看了看自家的提箩,又看了看二婶家的提箩,然后弯下腰,从自家提箩里拿出一挂面来,放进二婶家的提箩里。二婶家提箩里的面,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而自家提箩里的面浅了。

那是一大碗面呢!连生记得,有天晚上,母亲煮了面,他觉得很好吃,就多吃了一碗。他吃完面,发现母亲的碗里没面了,最后,母亲只喝了一点面汤。为此,他责怪了自己好多天。这下,又无端少了一碗面,到时肯定又会少了母亲的。那不行!

连生弯下腰,把刚放进二婶家提箩里的那挂面,又拿出来重新放进自家的提箩里。可目光触到二婶家的提箩时,他一下子懵了,二婶家提箩里的面,少得他不敢看了。他连忙扭过脖子,但脸上发起烧来,心也跳得急了,像做了贼一般。

连生把那挂面又放进了二婶家的提箩里。可看了自家的提箩,他又心痛了。他想将那挂面重新拿回来,可手伸了几次,还是缩了回来。

此时,那只蝉因麻绳的拉拽,不停地鸣叫着,连生听得有些心烦,就解开麻绳,放了那只蝉。

母亲收工回来,见他像个蔫茄子,有些惊讶,问,你不舒服?连生不答,母亲疑惑地看着连生。这时,隔壁的二婶提着那箩面过来了,手里还捏着一杆小秤。二婶说,嫂子,二先生的面称错了。

母亲一惊,称错了?不会吧,二先生的秤向来称得准。二婶笑了笑,说,这次称得不准了。母亲看了一眼连生,又转过头来看二婶,问,少了多少?二婶说,不是少了,是多了,多半斤多呢,我回家提起那箩面时,觉得沉沉的,比我装的麦子还重,一称,还真的是重了。

母亲接过二婶手中的秤,也把自家那箩面称了一下。一称,母亲的脸就阴了,说,少了,少了半斤多呢。怎么会这样?

母亲和二婶一齐把目光转向连生。此时,连生的情绪明显地好了。看到情绪好转的连生,母亲的心情也好了,跟儿子比起来,多半斤面少半斤面太小菜了。

不过,母亲还是想问个清楚明白,连生就把路上的事说了。听连生说完,母亲和二婶都大笑起来。

连生更疑惑了,问,提箩里的面怎么看着比原来浅了呢?母亲说,我的傻儿子,你提着撞来撞去的,原来的空隙就撞没了,看着就浅了。

连生一下子跳起来朝门外跑去,一直跑到了那片竹林里。二婶在后面喊,连生,晚上在我家吃面呀。

没听到回声,只听到竹林那边,传来一片悠扬的蝉鸣。

(选文有删改)

16.小说结构精巧,在记述连生换面的过程中,“蝉”始终贯穿于情节的发展中。阅读小说,在下面横线处补全内容。(2分)

(1)连生竹林捉蝉,母亲唤回连生换面。

(2)①,连生惦记换面未追。

(3)连生上树捉蝉,②。

(4)③,烦躁不已放了鸣蝉。

(5)④,跑进竹林畅听蝉鸣。

17.小说多处写到悠扬的蝉鸣,分析结尾画横线处写蝉鸣的作用。(2分)

答:

18. 这篇小说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意让我们体会到了浓郁的人性美。请结合小说内容,并联

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谈谈你的感受。(150—200字)(6分)

答:

(二)

16.答案:①蝉儿趁机飞走②下树发现箩里面少③连生来回倒腾面

④连生知晓原委(2分。每空0.5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以悠扬的蝉鸣衬托出连生内心的轻松愉悦;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意境;与前文悠扬的蝉鸣相呼应,使行文圆融自然。(2分。第一点必答;后两点答对其中一点即给满分)

18. 角度:(1)连生:连生对母亲,连生对二婶;(2)母亲:母亲对连生,母亲对二婶;(3)二婶:二婶对连生,二婶对二先生;(4)二先生:二先生对连生,二先生对乡亲。

(本题6分。自选角度,结合小说概括人与人之间的相关内容,分析出体现的人性美,3分;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谈感受,3分)

2018朝阳期末

(一)阅读《都是英雄》,完成16-18题。(共8分)

都是英雄

①那天晚上,钟仁为了救一个横穿马路的老人,被一辆疾驰的卡车撞飞,失去了右腿。钟仁一夜之间成了英雄,可妈妈却老泪纵横:“你还不到30岁,为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头,值吗?”

②虽然失去一条腿让钟仁痛不欲生,他再不能像以前一样东奔西走跑销售,可钟仁认为救下一命还是值得的。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那个被救的老人从出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目击者说,那个老人60多岁,可是当时天黑,谁也没看清他的模样,再加上大家都忙着救钟仁,他就不声不响地从众人眼前消失了。

③一个月过去了,老人还是没有露面。妈妈气愤地说:“要想道谢早就谢了,估计他再也不会站出来了!”

④可事情却出现了转机。那天下午,一位拎着保健品的老者敲开了家门:“我姓程,我就是你救下的那个人……谢谢你,孩子,让你受委屈了!我担心太多——一直不敢来看你。”

⑤钟仁理解程大爷的苦衷:程大爷有他的顾虑,今天他能出现在这儿,就说明我没白救他一回。钟仁需要的只是那声感谢。不想,妈妈却一下哭了出来:“这么年轻就没了一条腿,以后日子可怎么过?要是你儿子,你心不心疼?”程大爷低下了头,钟仁看到两颗大大的水滴落到了老人的手背上,心里一暖。

⑥“孩子,都是我的错。”程大爷抬起头,递来一张银行卡,“这是我所有的积蓄,6万元,给你。”钟仁心里又是一暖,妈妈的脸色也明显缓和多了。钟仁没有接钱,一个老人攒钱不容易,况且社会捐款已经不少。争执中,还是妈妈把银行卡放进程大爷的兜里:“今天您能来,我们就知足了。如果有空,就常来看看钟仁吧。”

⑦从此,程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看钟仁,陪他聊天、下棋。在他的帮助下,钟仁做起了网购,身体也康复得很好。当记者再来采访时,善良的钟仁让记者只报道了被救老人知恩图报的新闻,隐去了姓名。

⑧一切很圆满,直到有一天,门铃再次响起。一个同程大爷年龄相仿的老人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对不起呀,孩子,我才是那个被你救了的人,是我自私,今天我是特意来向你道谢的!”

⑨钟仁和妈妈彻底愣住了:开始没人承认,现在却又多出了一个。老人见状,便讲起了当日的情形。他姓杜,刚刚退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那天晚上过马路时分了神,多亏钟仁出手相救才躲过一劫。本来杜大爷想一起去医院,可他怕钟仁就此讹他的钱,便趁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溜回了家。其实他的心一直悬着,可又鼓不足勇气去承认,直到看到那篇报道。他不知道程大爷是出于什么目的,可程大爷的行为却让杜大爷最终下定决心来到钟仁家道歉。

⑩疑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程大爷身上:“您到底是谁?”

11程大爷思考良久,说:“孩子,你能陪我下盘棋吗?”当钟仁吃了程大爷手里最后一○

颗棋子时,程大爷已泪流满面:十年前,程大爷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一天晚上,他刚和程大爷杀了一盘棋,接到同学电话便出了门。路上,当他看到三名男子劫持一个女孩便出手相救,最后倒在歹徒的刀下。程大爷没想到那是他和儿子的最后一盘棋。虽说后来儿子被授予了“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可程大爷始终不能释怀,因为那个被救的女孩一直没有露面说过一句谢谢。

12“其实,只要她打来一个电话我就安慰了,就算是给地下的儿子一个交代。”可这个电话成了程大爷最漫长的等待。

13“我确实骗了你,你救的不是我,我也根本不认识你,但我懂得你的感受。你那么年

轻,我想让你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因为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帮你就是帮我自己。当你释然的时候,我也一样。”

(有删改)16.文章标题为“都是英雄”,你认为文中哪些人是英雄?请分别写出他们的英雄事迹。(3分)

答: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程大爷和钟仁是“最熟悉的陌生人”。(3分)

答:

18.请就文中人物的描写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理解人物形象有什么帮助。(3分)

问题:

说明:

(一)(共8分)

16. 答案示例:钟仁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老人,失去了右腿仍心怀善良,令人钦佩;程大爷假冒被救老人感谢钟仁,帮钟仁走出内心困境,令人钦佩;程大爷的儿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救助被劫持的女孩,令人钦佩。

(共3分。每点1分)

17. 答案示例:程大爷和钟仁互不相识,但程大爷和钟仁都遭受痛苦,且未能收到被救者的感谢,有相同的心理感受。(2分)

18. 答案示例:

问题:文章为什么细致描写程大爷听到钟妈妈的质问后低头流泪的样子?

说明:此处描写更突出了程大爷的善良。程大爷流泪其实是因为想到了儿子的经历,但他为了帮助钟仁,内心痛苦却不反驳。

(3分。问题1分,说明2分)

2018丰台期末

(一)阅读《老秦》,完成第14~16题。(共9分)

老秦

赵明宇

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山东人老秦就骑着自行车,驮着唧唧叫的小鸡雏,吆喝着来村里卖小鸡了。

老秦的自行车后座两侧挎着两摞子竹筐,竹筐分成一层又一层,每层都挤满了毛茸茸的小鸡雏。老秦拖着长腔的吆喝声更好听:“卖小——鸡儿——哩哟嗬,卖小鸡哩哟——”声音洪亮得像铜铃,有金钟玉磬的质感,很有穿透力,十里外都能听得到。吆喝声的中间戛然

而止,然后再继续后面的“卖小鸡哩哟——”,尾音悠长,听得人们心里痒痒的,争相模仿,却学不来。麻叔噪门大,学山东老秦吆喝,像驴叫。用麻婶子的话说,老秦是男高音,那也叫功夫。

老秦说话山东口音,家是山东什么地方的?不知道,也没人问,大家只是叫他老秦。每年春天,老秦如约而至,把自行车停在村口,先吆喝几声,然后把一筐又一筐的小鸡雏卸下来,掏出一把泡好的小米撒给小鸡雏,小鸡雏便会蜂拥着争抢着啄食。

听到老秦的吆喝,村里的女人们就坐不住了,走出家门,挑选小鸡雏。

买老秦的小鸡雏是不用交付现金的,只需要在老秦的红塑料皮本子上写当家人的名字,等到秋后,小鸡雏长大了,下蛋了,老秦才会来收钱。老秦在村口喊一嗓子,买过小鸡雏的人家就会把钱送过来,老秦核对一下,勾去一个个名字。麻婶子每年都要除二十个小鸡雏,在老秦的红皮塑料本上写麻叔的大名,到秋后卖掉两只公鸡,就足够还老秦的账了。

麻婶子最看不惯的是刁嫂。刁嫂人也刁,那年赊小鸡,她在老秦的本子上写的是假名字,老秦秋后要账,村里人都说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找不到这个人,这笔账就成了死账。麻婶子看不惯,说这是谁给咱村抹黑啊?把人丢到山东去了。老秦倒是很大气,说算了算了,没这二十个小鸡钱,我也穷不了。麻婶子说,你别急着走,等一会儿,我帮你要回来。

麻婶子就去找刁嫂,指着她院子里的鸡,说你家的鸡长得不小了,下蛋了吧?从哪里买的呢?刁嫂就红了脸,把钱拿了出来。麻婶子给老秦赔笑,说这一家赊了你的小鸡雏,你的本子上记的是他家孩子的名字,孩子小,名字没叫起来呢,也难怪别人不知道。

老秦千恩万谢。麻婶子说,大兄弟,你也没背着锅,没带着灶,中午在我家吃饭。这一年,麻婶子照例赊了二十只小鸡雏。秋风一吹,小鸡雏就长大了,有几只公鸡,还有几只母鸡。母鸡的脸蛋红红的,大概是快要下蛋了。麻婶子卖了两只公鸡,凑够了钱,放在盐罐子下面,准备着老秦来收账。

过了九月九,老秦没来,又过了十月一,老秦还没来,麻婶子的二闺女要坐月子了,麻婶子去伺候月子,这一去就是好多天呢。临走,麻婶子叮嘱麻叔,你听着点,哪一天山东老秦来了,你把钱还给老秦。麻叔点点头,麻婶子才离开家。

麻婶子伺候完闺女,回到家,做饭的时候看到钱还在盐罐子底下压着,就问麻叔,老秦没来?麻叔说,没来。麻婶子就有些疑惑了,嘴里嘟囔着说,这个老秦,咋不要钱了呢?

麻叔说,村里人都没给他钱呢,咱还能给他送到山东去?又不是咱自己,慌什么慌。那就再等等吧。有一次孙子要学费,没钱,麻叔说先把老秦的小鸡钱用上。麻婶子说那可不行,说不定你前脚把钱拿走,老秦后脚来了,到时候手里没钱,不抓瞎?总不能让老秦为了咱这几块钱再从山东跑一趟吧?

也是也是。麻叔拉着孙子另想办法了。

下雪了,老秦还没来。

腊月二十三,阴冷,小北风打着旋儿。村头来了一个年轻人,说话山东口音,说是老秦的儿子,来收账的。麻婶子手里捏着钱,从家里出来,仔细端详,年轻人的眉眼挺像老秦,手里拿着眼熟的红塑料皮本子。大家围上来,问老秦为什么没来,年轻人的眼圈儿红红的,说,俺爹得了脑血栓,偏瘫了。

大家听了,唏嘘感叹,说起老秦的好来。麻婶子心里咯噔一下,说,孩子,一会儿收完账,到家里暖和暖和,婶子给你烙饼,炒鸡蛋。年轻人笑了笑,说,谢了,谢了,婶,我还急着赶回去呢。麻婶子说,再急也得吃饭,你先忙活,婶子给你做饭去。婶子说不定哪天去山东,到了你家门口,你不让婶子吃你的饭?

麻婶子做好了饭,出来喊年轻人,年轻人正在犯愁。麻婶子说,是不是又有人报了假名?年轻人说,不是不是,是多出来三十块钱,不知道是谁多给的。

多了?多了就多了呗。

那可不行,该多少就是多少,我怎么能多要大家的钱呢!年轻人急得直转團,说,我爹跟你们打交道多少年了,我可不能坏了我爹的名声。

年轻人很着急,扯着嗓子喊:谁多给钱了?谁多给俺钱了?

这声音,让麻婶子想到了春天里,老秦的吆喝。

14.小说塑造了老秦、麻婶子、老秦的儿子等人物形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具体分析其性格特点。(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小说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论语》中多处提到“信”。下列与“信”相关的语句,最适合用来评价村民与老秦父子之间关系的一则是(2分)

A.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

B.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D.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听说市里要举办“最美乡村”评选活动,村民们都跃跃欲试。请你根据小说内容,为他们设计一句参评宣传语。(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共9分)

14.(3分)评分说明:选择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点(1分);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分)

15.(3分)答案要点:老秦儿子的喊声(“谁多给俺钱了”),体现了他的诚信;麻婶子由此想起了当年老秦的诚信善良;表达出诚信善良的品质正在传承,含蓄地点明了小说的主题。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共3分)(1)(2分)D

(2)(1分)答案示例:不变是信义,醇美在人情

评分说明:能体现“淳朴、善良、诚信”即可。

2018石景山期末

(二)阅读《沙漠中的饭店》,完成第16–18题。(共9分)

沙漠中的饭店

三毛

①做家庭主妇,第一便是下厨房。我一向对做家事十分痛恨,但对煮菜却是十分有兴趣,几只洋葱,几片肉,一炒变出一个菜来,我很欣赏这种艺术。

②母亲在台湾,知道我婚后因为荷西工作的关系,要到大荒漠地区的非洲去,十二分的心痛,但是因为钱是荷西赚,我只有跟了饭票走,毫无选择的余地。婚后开厨不久,我们吃的全部是西菜。后来家中航空包裹飞来接济,我收到大批粉丝、紫菜、冬菇、生力面、猪肉干等珍贵食品,我乐得爱不释手,加上欧洲女友寄来罐头酱油。我的家庭?中国饭店?马上开张,可惜食客只有一个不付钱的。(后来上门来要吃的朋友可是排长龙啊!)

③其实母亲寄来的东西,要开?中国饭店?实在是不够,好在荷西没有去过台湾,他看看我这个?大厨?神气活现,对我也生起信心来了。

④第一道菜是?粉丝煮鸡汤?。荷西下班回来总是大叫:?快开饭啊,要饿死啦!?白白被他爱了那么多年,回来只知道叫开饭,对太太却是正眼也不瞧一下,我这?黄脸婆?倒是做得放心。话说第一道菜是粉丝煮鸡汤,他喝了一口问我:?咦,什么东西?中国细面吗???你岳母万里迢迢替你寄细面来?不是的。??是什么嘛?再给我一点,很好吃。?我用筷子挑起一根粉丝:?这个啊,叫做‘雨’。??雨??他一呆。?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荷西还是呆呆地、研究性地看看我,又去看看盆内的?雨?,然后说:?你当我是白痴??我不置可否。?你还要不要??回答我:?吹牛大王,我还要。?以后他常吃?春雨?,到现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

⑤第二次吃粉丝是做?蚂蚁上树?,将粉丝在平底锅内一炸,再洒上绞碎的肉和汁。荷西下班回来一向是饿的,咬了一大口粉丝:?什么东西?好像是白色的毛线,又好像是塑胶的???都不是,是你钓鱼的那种尼龙线,中国人加工变成白白软软的了。?我回答他。他又吃了一口,莞尔一笑,口里说着:?怪名堂真多,如果我们真开饭店,这个菜可卖个好价钱,乖乖!?那天他吃了好多尼龙加工白线。第三次吃粉丝,是夹在东北人的?合子饼?内与菠菜和肉绞得很碎当饼馅。他说:?这个小饼里面你撒了鲨鱼的翅膀对不对?我听说这种东西很贵,难怪你只放了一点点。?我笑得躺在地上。?以后这只很贵的鱼翅膀,请妈妈不要买了,我要去信谢谢妈妈。?我大乐,回答他:?快去写,我来译信,哈哈!?

⑥有一天他快下班了,我趁他忘了看猪肉干,赶快将藏好的猪肉干用剪刀剪成小小的方块,放在瓶子里,然后藏在毯子里面。恰好那天他鼻子不通,睡觉时要用毛毯,我一时间忘了我的宝贝,自在一旁看那第一千遍《水浒传》。他躺在床上,手里拿个瓶子,左看右看,我一抬头,哗,不得了,?所罗门王宝藏?被他发现了,赶快去抢,口里叫着:?这不是你吃的,是药,是中药。??我鼻子不通,正好吃中药。?他早塞了一大把放在口中,我气极了,又不能叫他吐出来,只好不响了。?怪甜的,是什么??我没好气地回答他:?喉片,给咳嗽的人顺喉头的。??肉做的喉片?我是白痴??第二天醒来,发觉他偷了大半瓶去送同事们吃,从那天起,只要是他同事,看见我都假装咳嗽,想再骗猪肉干吃。

⑦中国东西快吃完了,我的?中国饭店?也舍不得出菜了,西菜又开始上桌。荷西下班来,看见我居然在做牛排,很意外,又高兴,大叫:?要半生的。马铃薯也炸了吗??连给他吃了三天牛排,他却好似没有胃口,切一块就不吃了。?是不是工作太累了?要不要去睡一下再起来吃???不是生病,是吃得不好。?我一听唬一下跳起来。?吃得不好?吃得不好?你知道牛排多少钱一斤???不是的,太太,想吃‘雨’,还是岳母寄来的菜好。??好啦,中国饭店一星期开张两次,如何?你要多久下一次‘雨’??

⑧有一天荷西回来对我说:?了不得,今天大老板叫我去。??加你薪水??我眼睛一亮。?不是。?我一把抓住他,指甲掐到他肉里去。?不是?完了,你给开除了?天啊,我们——??别抓我嘛,神经兮兮的,你听我讲,大老板说,我们公司谁都被请过到我家吃饭,就是他们夫妇不请,他在等你请他吃中国菜。??大老板要我做菜?不干不干,不请他,请同事工友我都乐意,请上司吃饭未免太没有骨气,我这个人啊,还谈些气节……?我正要大大宣扬中国人的所谓骨气,又讲不明白,再一接触到荷西的面部表情,这个骨气只好哽在喉咙里啦!

⑨第二日他问我:?喂,我们有没有笋???家里筷子那么多,不都是笋吗??他白了我一眼。?大老板说要吃笋片炒冬菇。?乖乖,真是见过世面的老板,不要小看外国人。?好,明天晚上请他们夫妇来吃饭,没问题,笋会长出来的。?荷西含情脉脉地望了我一眼,婚后他第一次如情人一样地望着我,使我受宠若惊。

⑩第二天晚上,我先做好三道菜,用文火热着,布置了有蜡炬的桌子,桌子铺了白色的桌布,又加了一块红的铺成斜角,十分美丽。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不但菜是色香味俱全,我这个太太也打扮得十分干净,居然还穿了长裙子。饭后老板夫妇上车时特别对我说:?如果公共关系室将来有缺,希望你也来参加工作,做公司的一份子。?我眼睛一亮。这全是?笋片炒冬菇?的功劳。

?送走老板,夜已深了,我赶忙脱下长裙,换上牛仔裤,头发用橡皮筋一绑,大力洗

碗洗盆,重做灰姑娘状使我身心自由。荷西十分满意,在我背后问:?喂,这个‘笋片炒冬菇’真好吃,你哪里弄来的笋??我一面洗碗,一面问他:?什么笋???今天晚上做的笋片啊!?我哈哈大笑:?哦,你是说小黄瓜炒冬菇吗???什么,你,你,你骗了我不算,还敢骗老板???我没有骗他,这是他一生吃到最好的一次‘嫩笋片炒冬菇’,是他自己说的。?

?荷西将我一把抱起来,肥皂水洒了他一头一胡子,口里大叫:?万岁,万岁,你是

那只猴子,那只七十二变的,叫什么,什么……?我拍了一下他的头,?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次不要忘了。?

16.本文选入试卷时删去了开头部分,请说说你是否认可这样的删改,以及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3分)

我的先生很可惜是一个外国人。这样来称呼自己的先生不免有排外的味道,但是因为语言和风俗在各国之间确有大不相同之处,我们的婚姻生活也实在有许多无法共通的地方。

当初决定下嫁给荷西时,我明白地告诉他,我们不但国籍不同,个性也不相同,将来婚后可能会吵架甚至打架。他回答我:?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于是我们认识七年之后终于结婚了。

我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但是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在,

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荷西当时对我说:?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好,大丈夫的论调,我十分安慰。做荷西的太太,语言将就他。可怜的外国人,?人?和?入?这两个字教了他那么多遍,他还是分不清,我只有讲他的话。

闲话不说……

答:

17.文中“中国饭店”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中国烹饪本身。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

分)答:

18.请针对这篇文章的特色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并简述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3分)答:

(二)(共9分)

16.答案示例一:我认可这样的删改。本文以《沙漠中的饭店》为题,作者通过讲述

如何借助中国饮食文化,将贫乏的沙漠生活过得趣味盎然。原文的

开头部分用较多笔墨介绍“我”和丈夫荷西的婚姻状况,正如作者

所说属于“闲话”,因此删去能够迅速入题,使行文更简洁,主要

内容更突出。

答案示例二:我不认可这样的删改。原文的开头部分介绍“我”和丈夫荷西的婚

姻状况,看似是“闲笔”,但从中能够反映夫妻二人文化背景的差

异,正是这些差异所造成的矛盾,才使平凡的一日三餐充满了波折

和情趣。如果删去,容易使读者只关注于饮食和情节本身,忽略对

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层思考。

(3分)

17.答案示例:文中“我”向荷西解释什么是粉丝时,说粉丝是“被冻住的春雨”“钓

鱼线”“鱼翅”,这些玩笑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使经过中国烹饪“花样”

处理的食材在荷西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眼中充满了神奇的魔力,也使

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生活情趣。(3分)

18.答案示例:问题:作者借生活琐事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思考:文中琐屑甚至有些艰苦的日常生活,在热爱生活、充满浪漫想

象的作者笔下焕发着迷人的传奇色彩,跳动着生活的快乐音符。

(共3分。问题1分,思考2分)

2018大兴期末

(二)阅读《京胡制作的“大工匠”》,完成14~16题。(共10分)

京胡制作的“大工匠”

鲍丹禾

①1790年,为给八十八岁的乾隆皇帝祝寿,原在南方的三庆、四喜、合春、春台四大

徽班陆续进京演出,由此诞生了国粹京剧。人们看到的京剧,往往是五尺高台,伶人徘徊,唱尽人生百态。或是风花雪月,或是爱恨情仇,那些华丽的唱词,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不过,京剧之所以如此精彩,与一样乐器分不开,这件乐器就是京胡。唱腔再优美,也离不开伴奏,虽然优秀的演员也可以清唱,但是缺了伴奏,京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都大打折扣。

②京胡看似简单,结构上无非是担子、筒子、琴轴和蛇皮几样,但若想让简简单单的京胡不仅品相完美,还能奏出让人心醉的音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老家在辽宁海城、人称?关东唐?的唐群师傅恰是这样一位能让二者得兼的制琴高手。

③老唐二十年前跨入制琴这行的时候已届不惑之年。他年轻时爱好京剧,会拉胡琴,但是对制琴完全没有接触。因为夫人单大姐擅长程派青衣,所以两人一商量,干脆放弃了之前做得挺好的生意,一个唱戏,一个制琴,全身心投入到京剧这行里来了。

④从小,老唐的动手能力就极强,所以无师自通地做一把京胡对他来说不是难事,但是能把京胡做出来,并不意味着就做成功了,直到他遇见著名的制琴大师董玉光先生。董先生是北京民族乐器厂的创始人之一,京城赫赫有名的制琴大师。头次见面,老唐拿了8把亲手制作的京胡让董先生看,董先生夸他琴制得不错,但是也指出了担子在弯度、斜度、干燥程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寥寥数语,让老唐很是受益。

⑤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唐明白,得到制琴界高人的点拨已经殊为可贵,更多的功夫得靠自己。

⑥天生的悟性加上着了魔似的钻研,让老唐的制琴技艺突飞猛进。单大姐说,有一阵,老唐经常半夜来了灵感,立即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做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三四年的时间,老唐人好琴好的名声已经在北京的京剧圈里传开了。

⑦每一个制琴师都有自己的制琴理念,老唐也不例外。京胡由福建闽侯一带天然的紫竹制作而成,由于每一根竹子都各不相同,所以无论是外观还是音色,从来就没有一模一样的两把京胡。老唐说,担子和筒子的搭配合理最为关键,而如何搭配,则全凭经验。通过一次次实践,老唐对于担子和筒子搭配以及担子的斜度处理都有自己心可意会的体悟。制作京胡,担子和筒子都得烤干,而烤担子和烤筒子很有学问。不但讲究火候,且要烤多次才能成功。稍不注意,不是烤炸了就是还没烤到位。这些刚制琴时常常遇到的难题,在有心人老唐这里都被一一化解。

⑧虽然是纯手工制作,却一样要讲科学依据。老唐为了测试筒子上蒙的蛇皮的振动频率,甚至请航天部门的物理学专家帮他做实验。单就这一点,老唐钻研的劲头就可见一斑。

⑨京胡的音色讲究?酥脆亮厚?,老唐说酥音最难做。所谓酥音,就是拉出来的声音不刺耳,特别好听。经过多年的摸索,老唐能把新琴做出老琴一般悦耳的酥音,让无数拉琴的人为之叫好。

⑩制琴二十年,老唐练就了几个绝活儿,一个是修复百年老琴,现在京城许多著名琴师的老琴一旦要修,都想着找他。修老琴极难,因为老琴历经多年风霜,竹子很脆,一不小心就可能折断,不过老唐的妙手却能将其修旧如旧;一个是?拿死弯儿?——京胡担子的头部弯曲了,他居然能用?独门绝技?给正过来,若非我亲眼所见,实在觉得难以置信。

?一把京胡好不好,最终还得专业院团的琴师来检验。随着名声日隆,著名琴师王福隆、迟彦春等人与老唐都成了好朋友。一天,王福隆给老唐打来电话,让他晚上收看电视。原来,在当晚直播的京剧演出中,王福隆用老唐制作的一把?黑老虎?在伴奏。老唐看着电视里的画面,心中很是温暖。

?这些年,老唐花在京胡制作上的钱可不是小数目。单大姐说,家里的钱都投到买担子、制京胡上了,连买房的钱都投进去了。老唐家的柜子里堆满了各种品类的担子,?花脸??黑老虎??罗汉?,不一而足。那么多的担子起码够制十年的京胡了。其实单大姐特别支持老唐。老唐笑道,要不是有夫人这样一个坚强后盾,自己也没法儿踏踏实实研究出那么多绝活儿。

?老唐做琴,靠的就是一股韧劲和不懈的创新。虽然现在好多人慕名而来,甚至出高价买?关东唐?的琴,不过当初选择干这行的时候,老唐可不是为了挣钱,纯粹是出于内心的喜欢。对京剧艺术的感悟,让他对长不过咫尺的京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成为一个精益求精的制琴?大工匠?。

17.阅读文章③-?段,围绕老唐成为制琴高手的经历,将下面横线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3分)

老唐首先有对京剧的爱好,然后①,凭借天生的悟性和②,并且③,最终成为“制琴高手”。

18.有同学认为文章开头没必要对京剧进行详细的描写,删去更好,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老唐看着电视里的画面,心中很是温暖”。(2分)

答:

20.请你针对本文的标题“京胡制作的‘大工匠’”设计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你阅读本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3分)

问题:①

说明:②

(二)(10分)

17.答案示例:①有高人的点拨②不断地钻研实践③有家人的支持(3分)

18.答案示例一:同意,全文围绕着老唐如何成为京胡制作的“大工匠”展开的叙述,这段描写与老唐工匠精神的主题无关,可以删去。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京剧的精彩表演与京胡密不可分,京胡对京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且这段描写与文章结尾“对京剧艺术的感悟让他对长不过咫尺的京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成为一个精益求精的制琴‘大工匠’”相呼应,老唐对京剧艺术的感悟,加深了他对京胡的理解,使他成为一个制琴“大工匠”,所以不能删去。(2分)

19.答案示例:老唐看到著名琴师王福隆用自己制作的一把“黑老虎”伴奏,这是对自己制

琴技艺的认可,因而感到自豪与欣慰;他再次见到凝结着自己心血的“黑老虎”出现在电视画面里,因而感到亲切与激动。(2分)

20.答案示例:①作者为何不用“制琴老唐”为题?②这个问题有助于我理解作者刻画老唐专注严谨的人物形象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分,问题2分,说明1分)

2018房山期末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9—22题。(12分)

1964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卫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

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一段就会被雪坞住。我们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就在我们又一次下车推车的时候,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正惊疑、猜测时,纳西族老乡急喊:?快、快赶紧上车,是一群狼。?

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

但是很不幸,车轮只是在原地空转,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

①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个个都象小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

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纳西族老乡一手夺下小吴的抢,比较沉着地高声道:?不能开枪,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钻进树林,狼群会把车胎咬坏,把我们围起来,然后狼会嚎叫召集来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

他接着说:?狼饿疯了,它们是在找吃的,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大脑似乎已经不会思考问题。听老乡这样说,我们毫不犹豫,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往下丢了一部分。

狼群眼都红了,兴奋地大吼着扑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着,刚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

老乡继续命令道:?再丢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约50斤肉品又飞出了后车门,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净净!吃完后8只狼整齐地坐下,盯着后车门。

这时,我们几人各个屏气息声,紧张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令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乡又发话道:?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想保命就别心疼这些东西了!?

此时,除了紧张、害怕还有羞愤!作为战士,我们是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物资的,哪怕牺牲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车被坞到雪地里出不来,只能被困在车里;我们的子弹是极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唤来,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我们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迟疑片刻,谁也没有说什么,忍痛将车上所有的肉品,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

8只狼又是一顿大嚼。②吃完了肉,它们还试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但没有吃。③这时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经滚圆,先前暴戾凶恶的目光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其余7只狼没动。片刻,那只狼带着狼群朝树林钻去……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不一会儿,8只狼钻出松林,嘴里叼着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

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树枝帮我们垫起轮胎,让我们的车开出雪窝。我激动地大笑起来,……哈……哈……,刚笑了两声,另外一个战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这突兀的笑声惊毛了狼。

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但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呢,赶快发动车,?车启动了,但是没走两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先往车轮下垫树枝,然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十来次。最后一次,汽车顺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

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乡说:?靠前面的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

19.选文前半部分写了我们三次给狼群扔食物,请按照要求填写下面表格。(4分)

20.读完上面的选文后,三(1)班的同学们围绕文章的主题展开了讨论,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你认同

..哪一种?并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甲】如果你能真心的善待动物,它们也一定会和你友好相处的。

【乙】给在你看来带有恶意的对手一条生路,就是给自己一条生路。

【丙】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应该反思自身。

我认同。

理由是。

21.阅读划线句①②③,写出你从中得到的两条结论。(2分)

结论一:。

结论二:。

22.文中的小分队听从老乡的指挥顺利脱险了。如果你是小分队中的一员,请把脱险后你对那位老乡说的话写出来。(3分)

答: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9—22题。(12分)

20.选择【乙】,理由能围绕文章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评分说明:共3分,选择正确1分,理由符合要求2分。选择【甲】的,其中“如果你能真心的善待动物”与选文内容不符,错误的理解了我们小分队三次扔给狼群食物的初衷——自己活命;选择【丙】的,“我们反思自身”是带给读者的思考,不是选文内容揭示的主题,选文中也未提及我们不懂得感恩。)

21.

结论一:狼吃饱了后,不再对食物感兴趣,并不贪婪。

结论二:狼尾随人,只是想寻觅食物,对人类并非带有恶意(敌意)。

(评分说明:共2分,每个结论1分)

22.要点:1.感谢他恰当给力的指挥 2.称赞他生活经验的丰富 3.表达自己要多学习的愿望。

(评分说明: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018顺义期末

(二)阅读当代作家毕淑敏的散文《呵护心灵》,完成12-14题(共10分)

呵护心灵

毕淑敏

那一年我17岁,在西藏雪域的高原部队当卫生兵,具体工作是做化验员。

雪山上的条件很差,没有电,许多医学仪器都不能用。化验血的时候,只有凭着眼睛和手做试验,既辛苦,也不易准确。

一天,一个小战士拿了一张化验单找我,要求做一项很特别的检查。医生怀疑他得了一种很古怪的病,这个试验可以最后确诊。

试验的做法是:先把病人的血抽出来,快速分离出血清。然后在56摄氏度的情形下,加温30分钟。再用这种血清做试验,就可以得出结果来了。

我去找开化验单的医生,说,这个试验我做不了。

医生问:为什么?

我说,你想啊,整整半个小时,要求56摄氏度分毫不差。要是有电暖箱,当然简单了。机器的指针旋钮一应俱全,把温度和时间定死,一按电钮,就开始加温。时间到,红色指示灯就亮了,大功告成。但是没有电,你就抓瞎没办法。我又不能像个老母鸡似的把血标本揣在身上加温。就算我乐意干,人的体温也不到56摄氏度啊。

医生说,化验员,想想办法吧。要是没有这个化验的结果,一切治疗都是盲人摸象。

我是一个好心加耳朵软的女孩。听了医生的话,本着对病人负责的精神,仔细琢磨了半天,想出一个笨法子,就答应了医生的请求。

那个战士的胳膊比红蓝铅笔粗不了多少,抽血的时候面色惨白,好像是把他的骨髓吸出来了。

前面的步骤都很顺利,我开始对血清加热。

我点燃一盏古老的印度油灯,青烟缭绕如丝,好像有童话从雪亮的玻璃罩子里飘出。柔和的茄蓝色火焰吐出稀薄的热度,将高原严寒的空气炙出些微的温暖。我特意做了一个铁架子,支在油灯的上方。架子上安放一只盛水的烧杯,杯里斜插一根水温计,红色的汞柱好像一条冬眠的小蛇,随着水温的渐渐升高而舒展身躯。

当烧杯水温到达56摄氏度的时候,我手疾眼快地把盛着血清的试管放入水中,然后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温度计。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就把油灯向铁架子的边缘移动。当水温略有下降的趋势,就把火焰向烧杯的中心移去,像一个烘烤面包的大师傅,精心保持着血清温度的恒定……

说实话,这个活儿真是乏味透顶。凝然不动的玻璃器皿,枯燥单调的搬移油灯,好像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