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市政学考试复习资料——精华

现代市政学考试复习资料——精华

现代市政学考试复习资料——精华
现代市政学考试复习资料——精华

1、市政: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2、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

市政的主体——城市的城市行政机关;

市政的客体——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

市政的手段——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

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

2、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

3、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治安、秩序等多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发挥整体的功能。

4、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6.双重性。既要保证中央的权威和全国的利益,又要代表本市的利益。

3、市政学:是研究市政的科学,即研究城市国家政权机关(权力、行政和司法机关),特别是城市政府机构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

4、城市: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或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5、城市的特点:

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2)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6、城市形成的条件

城市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而出现的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的分离相对立。

7、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

特征:

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

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

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

2)中世纪城市阶段

特征:

城市的范围分布更为广泛;

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

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

特征: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

城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

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

(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8、中世纪城市的主要特征:

—是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

二是初步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三是对城市管理的法律条文开始产生;

四是生产以手工业为主,规模小、产量低、生产技术落后;

五是城市人口增长总的看很缓慢。

9、近代城市

所谓近代城市,是指从l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端到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所史时期的城市。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以蒸汽机发明、生产和推广应用为基础的城市工业迅速崛起,大工业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这就形成了近代城市。

10、近代城市的发展特征:

一是新产业的出现带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

二是近代城市出现了生产力、社会财富、规模企业、人口消费和城市建设规模的高度集中。

三是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中心。

四是城市的结构趋于合理化,功能趋于多样化,城市经济功能已成为城市结构的主体。

五是专业化分工协作产生了新的生产力。

六是近代城向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对立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也激化看城乡之间的矛盾。

七是随着城市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得到明显改善。11、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就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权机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各种先进的设施来实现对其它地区的统治和联系,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2、城市现代化:

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是建立在当代先进科技基础上,具有合理、优化的市政管理体系和城市产业结构,符合同国内外开展广泛经济、文化合作的需要,拥有先进齐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繁荣昌盛的文化教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众、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等。

13、人口城市化

城市现代化是指已有城市的一种未来发展趋势或者一种展望,而人口城市化则是全国总人口中现有乡村农业人口的一种发展趋势或者必然走向。

人口城市化简称“城市化”或“城镇化”。它是指乡村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14、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农村人口比重减小。

2,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和新兴城市的大量出现。

3,就业人口比重变化。

4,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15、人口城市化的原因:

1,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人口剧增。

迫使人们生产经营活动向集约化、聚集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利用效率,这就迫使大量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3,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

16、人口城市化的形式

从世界城市化的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城市化的进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1、集中性城市化形式。亦称点化形式。(社会活动由分散到集中)

2、分散性城市化形式。(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外扩散到乡村)

17、乡村城市化的趋势

(1)乡村城市化:

是特指在乡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作用,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型的过程。这是人口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2)乡村村城市化的标志:

其一,经济上实现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

其二,社会管理上实现高效化。

其三,思想观念上实现现代化。

其四,居住形式上实现集中化。

18、市政体制:是指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责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19、市政体制的内容

(1)市建制体制

(2)又称城市行政区划体制,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设市的标准

建制市通常称为“市”,建国以来,我国的设市标准作过多次调整。

第二、市的行政地位

市的行政地位是指在国家的行政区划级别中所处的等级和行政隶属关系。

第三、市的设置模式

市的设置模式是指建制市设置的空间组织模式。我国当前的城市设置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切块设市模式

(2)多中心组合模式

(3)整县改市模式

(4)市领导县的模式

20、市管县的弊端:

一是多余的环节和抽水机;

二是增加了编制和人员;

三是地县关系不清。

四是增加了行政成本。

21、市政职能与政府职能

(1)市政职能是政府职能在城市的体现

市政职能:是政府职能在市辖区域内的具体体现,它是整个国家政府职能的有机部分。因此,谈市政职能应弄清什么是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

(2)市政职能的涵义

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2、中国城市政府的基本职:

(1)规划职能——城市政府制定一定时期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蓝图的职能。(2)建设职能——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职能。

(3)管理职能——城市政府对城市各项事业进行规划、决策、监督、指挥等,包括决策管理、运营管理、效益管理、法制管理等。

22、市政职能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于联系:

(1)区别:

第一、职能主体不同——市政职能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职能的主体是城市。

第二、职能产生和形成的基础不同——城市职能是自然形成,具有客观性;市政职能带有人的因素,具有主观性。

第三、职能的存在与表现形式不同——市政职能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性必须与客观性相结合才能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市政职能必须根据客观存在的城市职能来决定其方向。

(2)联系:

1、城市职能决定着市场职能的方向;

2、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职能的发挥

3、市政职能与城市职能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4、城市职能是市政职能产生的前提和依据,它决定并制约着市政职能的方向;

5、市政职能则是城市职能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它指导并规范着城市职能,制约着它的发挥。

23、市政职能的分类

(1)按产生的时代划分: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

(2)按职能的作用方式:消极职能(防御性职能)和积极职能(建设性职能);(3)按职能的服务方向:内向职能和外向职能;

内向职能是指对城市政府的运营起支持作用的职能。

外向职能是指面向城市社会的职能。

(4)按职能作用领域: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25、现代市政职能

1、一般职能:是市政管理必须涉及的基本职能,如管理职能、经济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等;

2、专业职能:是政府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所履行的专业性职能,如城市的规划、交通管理、土地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职能。

26、影响市政职能的因素:

(1)市政职能体系取决于城市政府的行政地位

我国城市按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四类,即县级市、地级市、副省级市、省级市。(2)城市的职能取决于城市的特色与工作重点

我国城市的特点较为明显,如工业城市、港口城市、旅游城市等。

(3)经济政策的不同也导致市政职能的巨大差异

我国的城市按经济政策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和一般城市三种。

27、市政过程:

是指市政体系中的执政党、国家机构等市政主体围绕城市管里活动的运行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过程。

28、我国的市政决策主体

在我国最主要的市政决策主体是市委、市人民代表大会、市政府。

29、市政府决策的主要形式

1、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

2、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

3、市长办公会议

4、专题性会议

5、区、县长会议

30、市政决策过程

常委会的决策程序如下:

1.提出议题

2.通知会议内容

3.讨论议题并作出决定

4.决定的实施

31、市政的执行过程

(1)市政执行:是指城市人民政府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的过程。

(2)市政执行的五个基本环节:

第一、准备阶段

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人力的准备;思想动员;物质经费的筹备。

第二、市政执行的实施阶段

市政执行的发动;市政执行的强化。

强化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激励手段)

执行过程的协调与控制

协调——平衡各方面利益,理顺各方关系,使决策能顺利进行。

控制——防止执行结果偏离执行目标,保证目标的实现。

第三、市政执行的沟通

市政沟通的作用——关系协调、达成共识,实现目标。

市政沟通的形式(会议——信息的传递与思想的交流;文件、简报、报表及情况反映;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政策调整

32、市政的监督过程:

是指各监督主体对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履行行为与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的监察与督导的过程。

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

33、市政监督的类型:

市政监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市政监督主体有不同的监督方式,综合起来,可以将监督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

(1)外部监督

(1)政党监督。

(2)权力监督。

(3)司法监督。

(4)社会监督。

(2)内部监督

(1)上级监督。

(2)同级之间的监督。

(3)下级监督。

(4)审计监督。

(5)监察监督。

34、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各项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

35、城市规划特征:

(1)政策性——城市规划既关系到城市中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关系到城市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组织,涉及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部门。

(2)预见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发展要求。

(3)综合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由多种物质要素组成的系统。

(4)区域性——因地制宜。

36、城市规划的作用:

1.从城市建设上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

2.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

3.促进城市用地和建筑的效益

4.保障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水平。

37、城市规划制定的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

(2)经济原则

(3)安全原则

(4)社会原则

38、城市规划的内容:

三种类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39、城市规划的程序:(调查、搜集、分析城市基础资料;编制城市规划;审批三个阶段)

40、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的现状

具体表现在:

(1)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制度不统一,法律规定不明确

(2)管理机构和部门不统一,造成各自为政

(3)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效率不高

41、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变革趋势

(1)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

(2)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职责

(3)深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

新的投资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投资,

2)政府管制下的私人投资。

3)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

4)在政府允许的条件和范围内,完全由私人投资。

42、城市人口运动表现出的趋势:

(1)城市人口总量增长的趋势;

(2)城市人口老老龄化的趋势。

(3)城市人口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

(4)城市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43、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1)我国原有人口管理制度的特点:努力控制大中城市人口增长,特别着重严格户口管理,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限制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限制内地城市人口向沿海城市转移。

(2)原有城市人口管理的弊端

第一、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

第二、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三、延缓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第四、城市人口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44、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核心在于户籍改革。

(1)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

(2)实行居住地登记原则;

(3)实行公民住房、职业、收入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与政策控制相结合的户籍迁移政策。

(4)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

(5)实行大城市严格控制、中小城市适当放开、城镇全面放开的方针(6)建立科学合理的户籍登记内容为基础的户籍体系。

市政学试题

市政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市政理解为道路交通、卫生教育、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等市政工程和城市公用事业及其 管理,这属于(C ) A.城市政权说 B.城市行政说 C.城市事务说 D.城市政策说 2.以下属于狭义的市政主体的是( B ) A.中共市委 B.市政府 C.市人大 D.市政协 3.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 A ) A.农业发展 B.工业化 C.市场化 D.全球化 4.能够表明城市个性、区分城市界限的城市功能是( D ) A.共同功能 B.主导功能 C.综合功能 D.特殊功能 5.全国性中心城市市区人口一般在( D ) A.20万以上 B.50万以上 C.100万以上 D.500万以上 6.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指( A ) A.城市性质 B.城市规模 C.城市类型 D.城市环境 7.城市的部分企业和人口迁出城市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称为( B ) A.“门槛”成本 B.疏解成本 C.信息成本 D.外部成本 8.在我国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是( D ) A.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B.市政府 C.市政协 D.中共市委 9.英国各城市普遍实行的市政体制是(C ) A.议会市长制 B.市长议会制 C.市议会制 D.市经理制

10.在中共市委的领导作用中居于前提和基础地位的是( C ) A.政治领导 B.经济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11.我国城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 C ) A.民主集中制 B.集体负责制 C.行政首长负责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2.市民参政和城市政治与行政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D ) A.市民的文化构成 B.市民的人格构成 C.市民的价值构成 D.良好的市民素质 13.市民利益表达最为传统的方式是( A ) A.个人联系渠道 B.代理人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 D.市民监督渠道 14.城市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中心环节是( D ) A.社会职能 B.服务职能 C.建设职能 D.行政指导职能 15.世界城市规划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进行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践者是( B ) A.昂温 B.嘎纳尔 C.霍华德 D.格迪斯 16.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核心是( C ) A.开发计划 B.设施配套 C.综合开发 D.规划布局 17.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综合机构是( D ) A.市政管理委员会 B.公用事业管理局 C.市政工程管理局 D.城市建设委员会 18.我国环保部门建立了环境监测制度,制定了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环境监测网络, 其中又称为监视性监测的是( B ) A.经常性监测 B.污染源监测 C.事故性监测 D.研究性监测 19.我国的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类型,其法律依据是 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C.《城市绿化条例》 D.《大气污染防治法》

《市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知识

《市政学》复习重点知识资料A卷 一、名词解释 1、市政:是指国家在城市区域设置的国家政权机关,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整个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各种手段对城市及市民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市政主体:从广义上说,市政主体为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包括城市中的政党组织和各种国家机构。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4、城市市民:通常是指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的所有合法公民,是城市的主人,在城市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5、市政客体:从广义上说,市政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容,既包括市辖区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业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又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管理活动。 6、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7、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规城市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 8、市经理制:由市议会聘任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市经理,专门行使行政权,但并不是市长。 9、市长议会制:有独立的市政府与市议会,分别行使行政权于议决权,市长与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的地位。 10、市委员会制: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兼行市的议决全和行政权。: 11、城市行政说:指的是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 12、市政决策:是城市的政党组织集中选民的公共意志,把它们转化为城市代议机构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城市的行政机构或司法机构贯彻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对具体的行政事务或司法案件做出决定或判决,从而形成的处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一般规和具体意见。 13、市政职能:是受中央和上级政府领导的、由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城市行政区域国家机构、尤其是行政机构统治和管理社会的各项职责的总和。 14、市政执行:指城市人民政府以贯彻落实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的过程。 15、市政协调:指的是由不同的协调主体所承担的、在不同层次对市政参与者在城市的公共事务中的利益和行为进行协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过程。 16、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各项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 17、市政绩效:是城市政府为实现市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的总称。市政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市政绩效是一个多层次

《市政学》考核试卷

2018年秋《市政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 B ) A. 自然环境污染 B. 城市环境污染 C. 人工环境污染 D. 城市大气污染 2.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 B ) A. 政党组织 B. 行政机关 C. 社区组织 D. 立法机关 3.法国的城市普遍实行的市政体制是( C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 B. 市议会制 C. 议会市长制 D. 市长议会制 4.在我国,市政府中承担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的部门是( C ) A. 城市规划司 B. 城市土地管理局 C. 城市规划管理局 D. 国家建设部 5.我国城市主要的社会救济制度是( D ) A. 养老保险制度 B. 失业保险制度 C. 医疗保险制度 D.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我国城市居住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 A )年 A. 70 B. 60 C. 50 D. 40 7.下列各项,不属于市政的特点的是( C )这题是蒙的 A、政治性 B、动态性 C、独立性 D、历史性 8. 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 A ) A. 聚集性 B. 社会性 C. 经济性 D. 系统性 9.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 A ) A. 工业化 B. 农业发展 C. 第三产业发展 D. 市场化 10. 城市化的后续动力是( D ) A、工业化 B、市场化 C、农业的发展 D、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我国城市人口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BCD )这题是蒙的 A.城市人口总量增加B.城市人口老龄化C.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D.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E.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2. 我国城市教育基本制度主要有(ABCDE ) A.学校教育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 D.教育管理制度E.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 3、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有(ABCDE ) A.政企职责不分B.条块分割,城乡分割C.忽视市场作用 D.分配平均主义E.排斥非公有制经济 4、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可以把城市划分为( ABCE ) A.直辖市B.副省级市C.地级市D.副地级市E.县级市

《市政学》作业--答案

1.第 1 题 部分城市企业和人口迁出城市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2.第 2 题 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是() A.市人大与市政府的关系 B.共产党市委与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关系 C.市与区县的关系 D.市委与区县委之间的关系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3.第 3 题 我国实施的退休养老制度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优抚 C.社会保险 D.社会互助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4.第 4 题 经济区形成与否的标志和能否顺利运行的前提是() A.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B.经济中心 C.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D.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0.0 5.第 5 题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被称为() A.积极型城市 B.消极型城市 C.向心型城市 D.离心型城市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6.第 6 题 社会保障目标是() A.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 B.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 C.达到城市社会稳定 D.发展城市经济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7.第 10 题 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 A.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B.国家财力 C.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D.户籍制度改革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8.第 11 题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是() A.公众 B.市民 C.市委

最新市政学试题及答案

市政管理学试题及答 案

市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狭义的市政客体是城市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对象和内 容 1.经济管理 2.社会管理 3.行政管理 4.司法管理 2: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取决于() 1.人口规模 2.产业规模 3.城市经济建设的规模 4.教育规模 3:我国国家环境管理的基本法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水污染防治法》 3.《城市绿化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城市规模扩大引起交通拥挤、地价上涨,从而影响企业的营运效率,提高企业单位产品的成本,这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1.内部成本 2.外部成本

3.门槛成本 4.疏解成本 5:根据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广州市应划分为() 1.全国性中心城市 2.国际性中心城市 3.地区性中心城市 4.省区中心城市 6:西方发达国家市政职能的主要内容是() 1.经济职能 2.规划职能 3.公共服务职能 4.管理职能 7: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 1.郊区城市化 2.逆城市化 3.向心型城市化 4.过度城市化 8:我国实施的退休养老制度属于() 1.社会救助 2.社会优抚 3.社会保险 4.社会互助

9:我国的小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 1.10万以下 2.5万以下 3.25万以下 4.20万以下 10:由于人们从事某些专门的活动而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聚集区称为() 1.法定社区 2.自然社区 3.功能社区 4.公共社区 11: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是() 1.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 2.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 3.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 4.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 12:我国的大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 1.100万以上 2.50-100万 3.20?50万 4.20万以下

市政学考试重点,主观题答案

市政学: 考试题型:单选题15个,多选题5个,判断题10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题4个,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2个 名词解释: 市政:市政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市政。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域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 入乡村,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市政职能:城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是城市政府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 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是规范城市内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 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 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我国市政体制的主 要形式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制。 支柱产业: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加爱国统一战线的各政党的总称。中国目前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 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 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城市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按其居住地区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类,因此城市人口是相对于乡村人口而言的,它泛指居住 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城市人口既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也包 括来自其他城市和农村的暂住的流动人口。 市民素质:即市民的价值信仰、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因素复合而成的一种集体人格状态,或者是一个城市的居民,在其人格构成、社团构成和文化 构成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形成的整体人格倾向。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 城市环境:是与人类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相互作用的、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阳光等组成的自然资源和由建筑物、构成物等组成 的人工环境的复合体。 城市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通过组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 以保障的一项福利制度。

现代市政复习知识点

现代市政学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 1、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2、1909年晚晴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3、1911年,江苏省临时参议会制定了《江苏暂行市乡制》。 4、1954我国又颁布《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5、1982年,我国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地区制度,实行地市合并,采取市领 导县体制。 6、市政的内涵: (1)市政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 (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公共利益; (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7、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1912年设“市政厅”,1925年设“市”,拉开 了中国设市城市(建设市)设置和发展的序幕。 8、(1)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 小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20万以下的城市。 (2)2010年新的划分标准: 50万以下小城市 50---100万中等城市 100---300万大城市 300—1000万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巨型城市 9、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1)市长——议会制 (2)议会——市长制 (3)市议会制 (4)市委员会制 (5)市经理制 10、我国基层城市管理体制经历了以单位制为主到以街居制为主再向社区制转变 的历史过程。 11、在规划实践中,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经历了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转变。 12、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S.Y.马塔提出了“带形城市”理论。 13、1902年,英国记者霍华德修订并再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提出了 “田园城市”的理论。 14、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受“田园城市”理论的启示,提 出了“卫星城市”理论。 15、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42年出版了《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一书, 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市政学简答题重点

1、城市产生的条件。 答:(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2、市政的含义。 答:(1)市政的主体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 (2)市政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3)市政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 (4)市政的客体或对象是城市的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 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特点。 答:(1)自我管理。居民委员会的自我管理是指居是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2)自我教育。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没有行政强制权力,居民委员会主要依靠说服教育的方法展开工作。 (3)自我服务。居民委员会可以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4、市民参政的条件。 答:(1)透明的市政决策。(2)高素质的市民。(3)多元的参政途径。 5、中国各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1)积极参政议政,实行监督。 (2)发展社会主义。 (3)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4)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6、我国城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 答:(1)自愿参加、关爱他人、义务服务、不计报酬。 (2)城市志愿者组织的种类繁多。 (3)自愿行动是多元的,其中有短期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有辅助性质的工作岗位,也有负责独立领导的工作岗位。 7、市民参政的意义。 答:(1)市民参政是城市政治发展的重要容。 (2)市民参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3)市民参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保证。 8、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答:(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在的统一性。 (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9、市政体制的作用。 答:(1)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 (2)市政体制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 (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了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0、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 答:(1)市政体制形式多样化。 (2)政党通过竞选的方式参与市政体制。 (3)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相互制衡。 (4)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市县分离。 (5)存在大量利益集团。 11、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国家原有的市政体制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1)大都市区中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跨地区提供服务。

2017年10月自考00292市政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市政学试卷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约产生于C A.公元前2500年 B.公元前3000年 C.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4000年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B A.行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3.各学科对城市定义的表述中,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的是D A.地理学 B.统计学 C.城市社会学 D.城市经济学 4.近代市政发展开端于A A.1688年英国革命 B.1789年法国大革命 C·1835年英国通过《市团法案》D.1888年英国修订《地方政府组织法》 5.下列属于城市人民团体的是 A.市总工会 B.市基金会 C.市志愿者组织 D.市慈善总会 6.市政体制主要为议会市长制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英国 C.法国D.日本 7.下列属于直辖市的城市是B A.深圳 B.重庆 C.广州 D.南京 8.市政职能过程包括 A.市政决策、市政执行和市政反馈 B.市政决策、市政执行和市政控制 C.市政协调、市政执行和市政控制 D.市政预测、市政沟通和市政控制 9.城市化概念的提出者是 A.美国规划师佩里 B.西班牙工程师塞德 C.英国记者霍华德 D.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 10.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层面包括国家层面、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和.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

现代市政学 1.市政的含义: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2.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2)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 (5)双重性,市政要力求将国家整体利益和本市局部利益协调一致,其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 3.现代市政发展的趋势: (1.)市政问题复杂化(2)市政职能的变化 (3)政府的角色改变(4)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4.城市的发展阶段:(1)原始城市阶段(2)封建城市阶段 (3)近代城市阶(4)现代城市阶段 5.城市的含义:城市是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人口为主,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 济、地理概念。 6.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 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 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 意识上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 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 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5).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 现实支撑 8.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以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化带动为主的机制 (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的半城市化现象 (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 9.城乡一体化概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 10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1 )坚持与产业升级同步提高、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2 )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 (3).注重城市化内涵发展、坚持提高竞争力的原则 (4).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人居的绿色城市化原则

市政学作业及答案

单选题第1 题(2.0) 分一个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功能叠加上商业中心的功能后,不仅增强其工业中 心功能的能量,而且其商业中心功能的能量会迅速放大,被称为城市功能的( ) A、叠加性发展规律 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 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D 、功能升级增量规律 第 2 题(2.0) 分 城市政府用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进行管理称为( A、城市土地的经济管理 B、城市土地的行政管理 C、城市土地的法制管理 D 、城市土地的规划管 第 3 题(2.0) 分我国实施的退休养老制度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优抚C 、社会保险 D 、社会互助 第4 题(2.0) 分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为克服城市设施的瓶颈所需要的巨额投资称为城市 规模成本中的 () A、内部成本 B 、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 、疏解成本 第 5 题(2.0) 分 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属于(

) A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B 、单一市场制 C 、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 、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第 6 题 (2.0) 分 我国市政职能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A 、 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B 、 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C 、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D 、不断提高城市政府的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能力 第 7 题 (2.0) 分 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聚集区称为( A 、 法定社区 B 、 自然社区 C 、 功能社区 D 、公共社区 第 8 题 (2.0) 分 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 A 、 城市的GDP B 、 城市的国民收入 C 、 城市土地面积 D 、城市人口数量 第 9 题 (2.0) 分 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 A 、自然环境污染 B 、城市环境污染 C 、人工环境污染

市政学重点整理

一、简答题 1. “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2. 信息不对称及其不良影响 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能产生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不公平或者市场效率降低问题。 信息不对称的普遍性: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是广泛存在的。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是,有关信息在交易者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 ①逆向选择问题所谓“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②道德风险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3. 权力系统有哪些及其特征 特征: 1、政治性,市政的主体,主要是城市的城市行政机关,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 2、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 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对象) 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4. 城市基础设施应用模式有哪些 (1)完全市场化运营模式。 (2)半市场化运营模式。 (3)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模式。 5. “用脚投票”理论 “用脚投票”,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 核心思想是,只要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可以自由流动,城市之间的竞争就难以避免。 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与税负的组合时,展现了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 各个城市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必须加强与民间力量的合作,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以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 二、论述题(40) 1.中国房价高的原因 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完全市场化的期望值过高,给予房地产市场极大地扶持。房改以来,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完全市场化寄予了厚望,希望房子也能像其他商品一样通过市场化来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乎,政府对房地产业极尽所能进行大力扶持: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期间给予房产商贷款、个人购房贷款、土地使

全国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0292《市政学》历年真题含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市政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29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确定和划分城市的主要标准是( A ) A.城市人口规模 B.城市商业规模 C.城市面积大小 D.城市工业规模 2.城市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现在于其 ( C ) A.高度聚集性 B.经济性 C.开放性 D.系统性 3.在我国,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次单元是 ( A ) A.建制镇 B.建制县 C.村落 D. 社区 4.目前我国市民参与水、电等公用事业价格调整决策的主要方式是 ( C ) A.信访 B.参加社会团体 C.参加听证会 D.游行集会 5.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任期为每届 ( C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6. 日本各城市实行的市政体制是( B ) A. 市议会制 B.议会市长制 C.市长议会制 D.市委员会制 7.市政体制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取决于( A ) A.国家政体 B.生产力水平 C.民族习俗 D.历史传统 8.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政府开始大力推行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对公用事业采取( C ) A.垂直管理原则 B.直接管理原则 C.分类管理原则 D.间接管理原则 9. 城市复杂的社会生活结构决定了西方国家市政职能( B ) A.形式的法制性 B.内容的广泛性 C.导向的服务性 D. 实现方式的多样性 10.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是( A ) A.非农产业城市化 B. 地域城市化 C.经济城市化 D. 居民意识城市化 11.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属于城市化中的( D ) A. 集中性城市化 B.分散性城市化 C.低度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2015-2016)

市政学复习资料 1、随着市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城市管理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其发展的依据是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市政的科学管理又取决于市政的管理科学,这就是市政学,它也因此被称为城市现代化的“金钥匙”。P10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P10 3、城市群: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者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城市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称为城市群。P38 4、市政职能:是指狭义上的城市政府即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P68 5、市政职能的主要特征P68 (1)从历史变迁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 (2)从职能内容和实现方式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3)从城市地位表现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4)从城市发展的要求来看,市政职能具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6、市政体制内涵的具体理解P81 (1)市政体制的核心是权责配置问题。 (2)市政体制的特点:差异性、多样性、动态性。 (3)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市政体制是处理和规范城市内外各种关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表现形式,法制化是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是市政体制走向规范和成熟的标志。 7、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P85 (1)多数城市不辖区县,市县分离,建制性质单一 (2)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普遍拥有自治权力 (3)市政体制类型多样,形式灵活 (4)城市官员一般有市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5)大量利益集团和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参与作用 8、我国市政体制的特点P91 (1)城乡合治,建制性质双重 (2)不同建制,行政地位不一 (3)组织设置,结构形式同一 (4)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市政学作业--答案

1.第1题 部分城市企业和人口迁出城市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2题 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是() A.市人大与市政府的关系 B.共产党市委与xx的国家机构的关系 C.市与区县的关系 D.市委与区县委之间的关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3题 我国实施的退休xx制度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优抚 C.社会保险 D.社会互助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4题 经济区形成与否的标志和能否顺利运行的前提是() A.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B.经济中心 C.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D.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5题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被称为() A.积极型xx B.消极型xx C.向心型xx

D.离心型xx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6题 社会保障目标是() A.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 B.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 C.达到xx社会稳定 D.发展xx经济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10题 xx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 A.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B.国家财力 C.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D.户籍制度改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11题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是() A.公众 B.市民 C.市委 D.市长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9.第15题 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 A.低度城市化 B.过度城市化 C.过量城市化 D.积极性城市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16题

2019自考市政学章节考试重点六

2019自考市政学章节考试重点六 2019年4月报名已经开始,同学们可以开始准备2019年4月自考复习,下面是2019自考市政学章节考 试重点六,了解更多2019自考复习资料大全请锁定网,更有海量自考题库,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下载! 1城市功能的含义和类型 1.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 2.城市功能具有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 开放性; 3.城市功能的类型: 1)共同功能——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 2)特殊功能,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

3)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的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 4)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生产功能。 4.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是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行政区划。 2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 1.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一般规律 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出现了叠加性发展的趋势。 (1)城市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和贸易功能叠加,而后手工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叠加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城市的设置往往出于政治控制的目的。 (3)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市政学历年真题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市政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 A.政治性 B.动态性 C.综合性 D.历史性 2.在市政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中,强调和注重组织结构、法律制度等方面研究的是()A.回归分析 B.定量分析 C.动态研究 D.静态研究 3.后工业社会时期,决定城市功能的首要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资源 C.地理位置 D.经济发展水平 4.“中心地”理论揭示了一定区域内中心地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它的提出者是() A.维特鲁威 B.沙里宁 C.克里斯泰勒 D.滕尼斯 5.下列选项中,能够集中反映城市主要职能的是() A.城市规模 B.城市性质 C.城市结构 D.城市布局 6.一般地,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的城市,称为() A.特大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小城市

7.狭义的城市规模仅仅指城市的() A.用地规模 B.人口规模 C.生产力规模 D.消费力规模 8.下列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门槛”成本的是() A.城市居民为获得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而支付的费用 B.城市居民因为房租、房价的上升而额外支付的费用 C.政府为鼓励城市企业和居民迁出城市所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 D.政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修建地铁而投入的巨额资金 9.在我国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是() A.中共市委 B.市人民代表大会 C.市人民政府 D.市政治协商会议 10.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政府的() A.咨询机关 B.派出机关 C.执行机关 D.监督机关 11.在下列国家中,各城市普遍实行市议会制的是() A.法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12.下列市政体制中,市的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分设,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的是() A.市长议会制 B.议会市长制 C.市经理制 D.市议会制 13.在中共市委领导作用中处于前提和基础地位的是() 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经济领导 D.思想领导 14.我国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 A.民主集中制

市政学(00292)笔记

2010年版,主编孙亚忠-----市政学笔记绪论第一节市政的含义和特征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城市的特征:高度的聚集性,社会性,经济性,系统性,开放性,复杂性。 2.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早期城市阶段——史前到封建社会初期。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约于公元前3500,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富庶的平原地带。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城市功能单一。 2)中世纪城市阶段——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公元476年罗马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特征: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城市形成的途径开始多元化,数量增多;个别城市的规模日趋扩大,绝大多数规模小;城市发展缓慢,未能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3)近代城市阶段——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初,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猛增,规模扩张;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市集中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力,真正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关系对立;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4)现代城市阶段——20世纪初开始。特征: (1)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2)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3)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一、市政的含义 A、广义的市政其市政主体包括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指城市全部政治系统为了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B、中义的市政,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机关,指城市的国家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C、狭义的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D、中国的市政是指城市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属于广义的市政,其内涵有: 一,市政的主体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政党组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 二,市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三,市政的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经济,法律,行政,道德手段) 四,市政客体或对象是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城市道路,供水电气,绿化等) 2、市政的沿革A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市政---近代市政----现代市政 西欧大陆“城市自治”,是传统市政的发端。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1909年,清政府制定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管理组织的诞生。 1921年2月广州政府《广州市暂行条例》,广州成为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 二、市政的特征 1.公共性,市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其根本原则 2.历史性。 3.双重性,市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综合性,从内容看包括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对各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调控。 5.动态性,市政是一种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6.系统性,市政是同多系统,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有机系统。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292《市政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市政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是( A )绪论-63 A.聚集性 B.社会性 C.经济性 D.系统性 2.城市公益性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D )1-116 A.为全体大众服务 B.为残疾人服务 C.为组织内成员服务 D.为组织外的其他成员服务 3.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是( B )1-122 A.政府权力下放 B.政府权力向社会回归 C.人民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D.人民管理社会 4.日本各城市实行的市政体制是( C )2-133 A.市议会制 B.市长议会制 C.议会市长制 D.市委员会制 5.下列国家中实行市经理制的是( D )2-136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6.我国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机构对由上级任命或聘用的事务类官员实行( C )3-184 A.绩效评估制 B.首长责任制 C.任期目标责任制 D.全权责任制 7.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同企业之间不再保持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这属于我国市政职能改革中的( B )3-179 A.职能转移 B.职能撤销 C.职能增加 D.职能强化 8.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是( A )4-208 A.非农产业城市化 B.地域城市化 C.经济城市化 D.意识城市化 9.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研究的重点层面是( C )4-215 A.国家层面 B.乡镇层面 C.市县层面 D.省级行政区域层面 10.我国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则、编制程序、实施与修改都作了严格规定的法律是( D )5-218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