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_图文(精)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_图文(精)

第七章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第二节洪积相

第三节河流相

第四节湖泊相

第五节三角洲相

第六节海岸沉积相

第七节碳酸盐岩相

沉积相研究意义及工作思路

沉积学是地学中的基础学科,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矿产领域,尤其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几个事实:

a.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油气,99.9%储存在沉积岩中,当然,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受控于沉积相。

b. 盆地或区域物源分析、沉积相研究,可掌握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的分布及其空间组合→预测有利探区。

c. 我国经50年勘探,在老区易找大中型构造油藏的基本已找到,

现在多为难找的、复杂的隐蔽油气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岩性油气藏,岩性油藏在哪里?—→都直接取决于岩性的分布、规模、特征等→受控于沉积相。

d. 用现有资料,作出相对最好的预测:

如第一口探井钻遇5.6m油砂(图

非地质人员眼中:仅仅是5.6m油砂

沉积学工作者眼中:① 5.6m油砂;②是河流相-曲流河砂体;③油层呈条带状;④油层宽度约800-1500m;⑤砂体可能呈北东向延伸;⑥下口探井应在该井北东向1.5km 处。

沉积相工作方法

?野外剖面观察

?钻井岩心观察

?室内单井沉积相剖面分析

?室内井间沉积相对比

?室内地震相分析

?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将今论古”的原则和比较地质学研究方法

一、相标志

是指沉积岩所具有的那些能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环境参数,沉积过程的各种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岩石的成分、结构

2、岩石的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交错层理反映水动力条件

3、古生物、包括遗迹化石。

4、地球化学组成。

5、岩石的几何形态。

6、岩石的纵向序列,即相序。

7、岩石的电性,地球物理测井。

8、岩石的地震响应。

二、相模式

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相模式可作为立体图、平面图、剖面图、相序图和表格等形式来表示。在沉积相的研究中,相模式可起到标准、指南、预测和解释的作用。

环境的概念是指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单元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一、沉积环境及沉积环境的组成要素

1、沉积环境: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

2、沉积环境的组成要素(条件、参数:

1构造条件:包括大地构造条件和所处的沉积盆地的位置。

2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貌单元、动植物发育情况等。

3气候条件:包括温、湿度条件等。

4沉积介质的物理条件:包括介质的类型、运动方式和动能大小。

5沉积介质的地球化学条件:包括介质的的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

含盐度等。

二、沉积相的概念

1、沉积相(简称相:可理解为:

“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沉积岩

特征的总和”。

2、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

3、生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生物学特征。

?现代沉积相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研究沉积物(岩的形成过程及发生此过程的环境。

三、沉积环境识别标志及沉积相分析简介:沉积环境识别标志(相标志:

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物(岩特征包括,岩石、古生物、地化特征的这些要素是相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的标志

沉积相分析:对沉积物形成环境的分析

(一、常见沉积环境识别标志及分析

1、岩石学标志分析:

岩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沉积构造

沉积岩结构

2、古生物与古生态标志

3、地球化学标志

4、相序递变(沉积层序变化

相序递变(相序:沉积相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

相序递变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

它是相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5、砂体分布及形态标志

(二其它沉积环境识别标志及分析

测井曲线及地震相标志

区域背景、构造背景分析

2、沉积相划分:

1可按沉积环境划分,且有级别之分:

一级相---相组如大陆相组;

二级相----相如海陆过渡相组三角洲相

三级相----亚相如海陆过渡相组三角洲相三角洲平原亚相;

四级相----微相如大陆相组河流相河漫滩亚相河漫沼泽微相 2沉积相还可按岩性划分之后,再按沉积环境划分:

陆源碎屑岩相

碳酸盐岩相

五、恢复重建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

沉积相模式的概念:

各沉积环境或相在空间上(三度空间的演化和分布规律的总结。可理解为:沉积环境中各种沉

积特征(相特征的全面总结。

沉积相模式的建立依据:

相律(相序递变律为基础,现代沉积为依据,经大量的现代与古代研究的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展和演变加以高度规律性的概括与比较,得出的沉积相在空间上的空间组合形式。

在一连续地层剖面中出现的沉积相排列称为相序

沉积相模式在古代沉积环境识别上(沉积相研究的应用思路:

记住相模式--实际观察、分析相标志等---与相模式进行比较---沉积

环境--应用于实际(预测沙体和布井等

?以上工作由点---面,得出一个地区不同时代古环境的分布或沉积相的分布(以图件和文字表示。?反映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古地理面貌和沉积物分布的一种图件称为岩相古地理图或沉积相图

第二节山麓--洪积扇(冲积扇一、概述

?洪积扇: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出现季节性暴雨时,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出口处,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的半圆锥形沉积体。

?冲积扇:

泛指山区河流携带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出口处,碎屑物堆积形成的半圆锥形或扇形沉积体。

二、冲积扇沉积作用类型

(一泥石流沉积--冲积扇沉积的主体

泥石流:山区发生的,泥、砂、砾与水混合而成的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搬运的高密度流体。

泥石流沉积特点:常出现在冲积扇根部。形态为:长舌状。沉积物为: 泥、砾、沙,粗碎屑分布不均,成分复杂;砾石分选、磨圆差;

杂基支撑;沉积体内成层性不明显,多呈块状

(二辫状河道沉积

辫状河道沉积特点: 出现在冲积扇中部、也可发育在根部;沙体平面形态为辫状,纵剖面为长条形,横剖面为透镜状;沉积物为:砾沙;具大型斜层理及明显的切割--充填构造,常见洪积层理。

(三片流(漫流沉积

片流(漫流沉积特点:

分布于扇末端及辫状河道之间,呈片状,沉积物较细--粉沙或泥,具水平层理

(四筛余沉积(筛积

筛余沉积(筛积特点:

多分布于扇中部,由次棱角状粗块砾石组成;分选较好;粒间主要由砂粒物;颗粒支撑;岩体呈块状,无明显成层界限

三、冲积扇的一般特点

1、岩石一般为红色,可见盐类(石膏、方解石等 (干旱气候下;

2、岩石粒度差别大,主要由沙、砾级碎屑物,可有漂砾级(>64cm或含有机质的粉沙、泥质物;无海相生

物化石;

3、层理一般不发育,可见粒序层理和交错层理;

4、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亚相

–由扇根至扇端相特征:

–扇根靠近山口,多为混杂砾岩或含砾泥岩,杂乱块状构造和–洪积层理。由粒级变化而微显平行层理,但无明显层面。–扇中为辫状河发育区,见大型的多层序的交错层理和洪积层–理,砂层厚度变薄。

–扇端主要为洪水漫沉积的砂、粉砂、泥质沉积物,可见波状–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砂层厚度变薄。

5、物源充足时,形成向上变粗变厚的相序

6、平面相组合:物源区残积、坡积物相--扇--沉积区冲积平原或湖海区

7、砂体平面上为扇形、横剖面为透镜状,纵剖面为顶面下凹的透镜型

沉积体系形态特征:单个冲积扇的平面形态成扇形,在垂向辐射方向的横剖面上是上凸的。而在平行辐射方向的纵向剖面上是下凹的楔形体。

思考:进积型冲积扇和退积型冲积扇垂向层序?

冲积扇相特点(鉴别标志

1、冲积扇相的岩性差别很大,以砾岩、砂砾

岩和砂岩为主,夹有粉砂岩和泥岩。有时夹有碳酸

盐岩和盐类矿物。

2、粒度粗,分选不好,大小混杂,磨圆差。

3、一般层理发育程度较差,因其属于间歇性

急流成因。但有时具有垂向上粗细频繁交替的成层性。

4、岩石多为红色。因其经常暴露于大气中氧化。

5、冲积扇相中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

四、冲积扇相与油气的关系

冲积扇沉积环境是陆上的充氧环境,所以它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因此不是生油的环境。

但冲积扇相中的砂砾岩、粗砂岩有可能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我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中就有冲积扇砂、砾岩储集层形成的油藏。扇中的含砾砂岩胶结疏松、孔隙性、渗透性好,成为有效的产层。

第三节河流相

一、概述

二、河流相的一般特征

浅谈塔里木托云盆地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浅谈塔里木托云盆地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托云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内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了了解托云地区的沉积环境,通过整理文献、走访调查、归纳总结等方法,对盆地的地理环境、地层特点和聚煤规律进行分析。托云盆地的煤层发育不太稳定,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还是可以总结a出一定的规律。希望通过以下总结,给以后的采煤工作带来方便。 标签:托云盆地沉积环境聚煤规律 托运盆地位于新疆自治区的乌恰县,西邻阿赖山,东北连接萨拉依盆地,它属于塔里木盆地北面的褶皱带。这里迄今为止还未有人进行过全面的勘察,直到2002年这里才被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评估并填绘出1:5万的地质图。但是这里但现在为止仍未取得显著地搜寻和开采成效,地质工作者仍需进行努力的探索。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以煤炭消费为主体的地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这时保障煤炭的充足供应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煤炭的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而且一些大型煤矿的开采已经面临枯竭。这时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来勘探和开采更多的煤炭,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形势下,西北地区就成为未来矿产开发的重要目的地。 2托云盆地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2.1基本地貌 托运盆地处于天山山系、昆仑山系和塔里木板块的交汇地带,构造基本走向是西北。 盆地及周边是晚白垩纪-老第三纪形成的岩浆岩,包含玄武岩、碱玄岩等多种岩石类型。这里泥岩与灰色砂砾岩互层,还有夹炭质的泥岩、薄煤及煤层,岩性呈灰绿色,厚度在1500米以内,并且含有一定的瓣鳃类和大量的植物化石。中新世乌恰群、侏罗纪地层等在这里都有分布。 2.2地层概述 盆地结构可分为基底和盖层,基底是古生代以前的基底,主要有千枚岩和元古界绢云母石英片岩组成;盖层由古、中、新生代地层构成。盆地内未发现可靠的三叠系,老地层之上只覆合有早、中侏罗世的灰绿色地层。这种特征可能与这里曾受到天山和印支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回隆,受到风化侵蚀有关。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 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相分析的方法、流程 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单井剖面相分析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分析

盆地地层格架的建立 一、地层的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按形成方式,可分为垂向加积作用和侧向加积作用两种。 1、古隆起区和古凹陷区分析 沉积物在介质中自上而下的堆积过程,它是以沉积物“雨”降落方式堆积沉积物的,沉积层是垂向上加积的。 大洋环境、大型湖盆、封闭海盆、泻湖和爆发型火山沉积、浊积岩、风暴岩、洪泛岩、宇宙尘堆积、风成黄土等是垂向加积的。 垂向加积作用形成的地层具有以下特征: (1) 未发生倒转的地层,总是上新下老。 (2) 连续延伸的相同属性的岩层界面必然是等时面。 (3) 地层的相变不服从瓦尔特相律。 2. 侧向加积作用 沉积物沿搬运方向的堆积,它所形成的原始沉积层是斜的, 即等时面是倾斜的,如曲流河道迁移过程中边滩向凸岸方向加 积、三角洲前缘向海方向的加积、沙坝向海推进。 滨岸沉积在海平面上升时形成的向岸方向的侧向加积; 生物建隆在它的筑积速度和海平面上升幅度均衡时为垂向加 积; 而当海平面上升幅度小于筑积速度时就会出现侧向加积。 侧向加积作用形成的地层具有如下特征: (1)未经构造变动和未发生例转的地层序列,其沉积层是原始倾斜的,即其等时面是原始倾斜的,因此这种斜列的沉积层不符合地层叠覆律。 (2)在大范围内连续延伸的相同属性岩层或岩性界面,其穿时性是绝对的,等时性是相对的。 (3)地层的相变符合瓦尔特相律。

3.海进、海退与地层的形成 海进、海退是地层形成的主要动力过程。不同地史时期,不同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层记录,其重要特征是:若地层层序连续,相序必然连续,相的时空结构服从瓦尔特相律,如果相同属性的岩相界面在斜交和垂直海岸线方向上必定是穿时的,如美国西南部寒武系和华北南部河南、河北一带早古生代的三山子组白云岩均是著名的穿时岩石地层单位。 二、地层对比与地层格架的建立 地层对比是确定不同地点的不同剖面的地层特征和地层位置相当。按地层的不同的属性建立了不同的地层单位,故有不同地层单位的对比,如生物、岩性、年代、磁性、地震反射特征等。 地层格架是指区域性岩石地层的时空有序排列形式,它可以用一定的几何图形表示。分为空间格架和时间格架。 空间格架(岩石地层格架)反映岩石地层序列的结构和空间排列特征、是沉积盆地分析和沉积地层及沉积层控矿产分布规律预测的基础; 年代地层格架是解释性的格架。 建立区域地层格架,必须了解地层序列内基本不整合界限单位的发育特征,包括其划分、时空分布情况、垂向叠覆及其内部岩石地层的结构、形态、相互关系、侧向堆积规律等。 建立区域地层格架的要点: 1. 区域不整合面的识别与追索 (1)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几何关系 (2)古风化壳标志 (3)岩性、岩相标志 (4)不整合的剥蚀标志 (5)地层缺失和古生物带的缺失 2. 凝缩段的追索与识别 3.特殊形态岩石单位的填图 4. 遥感图象解译 5. 沉积序列垂向变化研究 6. 地层时代研究 7. 地层格架的建立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期中考试

| | | | | | | |装| | | | |订| | | | | |线| | | | | | | | | 防灾科技学院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沉积环境沉积相试卷(A)标准答案与评分细则使用班级1250131、1250132、1250133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15 分。) 1、具有颗粒结构的碳酸盐岩,由( )、( )、 ( )、( )等四种结构组分组成 2、()是辫状河最突出的特征 3、构造成因的湖泊可进一步分为() 、()、()三个基本类型 4、粒度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 )、( ) 5、沉积岩原始物质是形成沉积岩的物质基础,其来源有四种,即( )、( )、( )、( )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基性斜长石的风化稳定性比酸性斜长石低,因此在沉积岩中,基性斜长石很少见到() 2.在沉积学范畴中牵引流是最常见的 ()3.平行层理是低能或静水环境的标志之一()4.邓哈姆(Dunham)的石灰岩分类基本上是一个三端元的分类()5.河流相的二元结构是一个逆粒序() 三、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瓦尔特相律 2、楔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 3、鸟眼构造 4、急流、缓流、层流、紊流 5、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三角洲的分类

| | | | | | | |装| | | | |订| | | | | |线| | | | 2、简述冲积扇相沉积模式 3、简述湖泊相沉积模式 4、简述砂岩的分类及其所代表的沉积环境 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比较曲流河和辫状河垂向序列的特点 2、论述河控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和沉积序列

总结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

总结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指示标志 资勘111 宋杰 摘要:判别沉积环境涉及很多反面的知识。沉积环境分析是对具指示环境的成因标志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与沉积模式进行比较,从 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成因标志是指具有成因意义、能 反映其形成条件的各种特征。概括起来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的 3个方面标志。 关键词:沉积环境沉积构造地球化学标志生物标志 正文:沉积构造是相判别最重要的依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因此,沉积环境分析中特别强调沉积构造的观察与描述。此外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还包括地球化学标志、生物标志和粒度标志等。 一、沉积构造标志 根据其形成时间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与次生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 根据沉积构造的成因性质可分为三类: 1、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2、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3、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原生)。其包括:层面构造(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等)、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均匀层理、复合层理等)、准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构造等。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 属于次生沉积构造。其包括:结晶构造(鸟眼构造、示顶构造、晶痕)、压溶构造(缝合线构造)、增生与交代构造(结合构造、葡萄状构造)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形成的构造(原生)。其包括:生物遗迹构造与生物生长构造等。 二、物理化学标志 沉积地球化学在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元素地球化学和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两个方面。 三、生物标志 生物化石不仅可以用来鉴定地层的地质年代,而且是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根据对现代沉积环境中生物的观察,生物群的分布及其生态特点严格受环境控制,在一定的沉积环境内均有与之相对应的特殊生物组合。因此,利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的组合面貌和生态特特征可以分析其环境的盐度、古水深、底层性质和海水浊度等。 四、粒度标志 沉积物的颗粒大小称为粒度。粒度分布特征可以反映沉积介质的流体力学性质和能量,故是判断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的重要物理标

沉积盆地分析

第一章绪论 1、盆地的概念 盆地具有三重涵义,即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 地貌盆地”是地理学术语,指四周被自然高地围限的地形上的洼地,包括大陆上区域分布的无覆水的洼地,如四川盆地等,也包括覆水的小型的冰碛湖到大型的大洋盆地。 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长期发生构造沉降,并接受沉积或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如果板块或断块在剪切作用下发生沿板块或断块边界走向的滑移,这时在垂直于板块或断块边界的剖面上表现出来的变形并不造成地壳的伸展或缩短。这种变形称为走滑变形。在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统称为走滑盆地。 2、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的区分 “沉积盆地”亦指同沉积盆地:即沉积与盆地的下沉是同时的,表现为岩相带的走向、古水流方向与盆地的形状、构造一致,沉积层的厚度愈向盆地边缘愈薄——盆地边界是沉积边界,往往有盆地边缘相,如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构造盆地”亦称沉积后盆地:由于后期构造运动产生的、具有盆地形态的一种向斜构造,与沉积作用无关,其岩相带的走向、古水流的方向等与盆地的现存构造及地貌无关,说明后来形成的盆地是构造运动发生改造的结果。 第二章板块构造与盆地分类 3、岩石圈组成及界面,大洋和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 地壳在横向上是极不均一的。可分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两种类型。 洋壳厚度较薄,一般为5-10km (不包括海水厚度)。 大洋地壳:大洋地壳的结构比较一致,从上到下可分为3层:层1-沉积层;层2-玄武岩层;层3-大洋层(变辉长岩);大洋层以下进入上地幔。洋壳的物质成分主要相当于基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陆壳大,约为2.8-2.9 g/cm3。 大陆地壳:陆壳厚度较大,平均厚度约33km,在某些高山地区可厚达70km,在较薄的地方仅25km左右。大陆地壳的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很强的不均一性,总体上看,由上向下亦可分为3层: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陆壳的物质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洋壳小,约为2.7-2.8g/cm3。 4、板块边界类型 根据相邻板块的相对运动状态,板块的边界类型也可以分为三类: 1)离散边界:离散边界是指板块发生相背运动,导致大陆破裂、离散漂移至海底扩张;随着地幔物质上涌,在大洋中脊两侧不断形成新的洋壳,将最早形成的洋壳推向两侧,在两侧大陆边缘形成被动大陆边缘。典型的离散边界是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系。 2)汇聚边界洋包括 ①陆俯冲边界(山弧-海沟型或安第斯型,主要见于太平洋与南美大陆边缘) ②洋-洋俯冲边界(岛弧-海沟型,主要见于西北太平洋边缘)密度大而厚度薄的大洋板块通常俯冲在大陆板块或另一个大洋板块之下 ③陆-陆碰撞边界:密度基本相同的两个大陆板汇聚,发生碰撞造山 3)转换边界:相邻板块的走滑运动形成转换断层,它是在板块离散和汇聚运动中期转换位移作用的岩石圈尺度的断层 The Wilson Cycle

沉积学与盆地分析

沉积学与盆地分析的新理论与方法 沉积学是地质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沉积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沉积物和沉积作用,包括研究未曾石化和已经石化的天然沉积物及自然环境中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沉积学作为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与流体力学和地层古生物学密切相关,与物理学、化学、海洋学、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建筑学也有重要联系。 沉积学作为地质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在过去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沉积学研究不仅涉及像地球岩石圈演化这样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如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和铁、锰铝铅锌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港建设、河道疏浚、谁看防淤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解决。 1沉积环境及其演化 1.1碳酸盐和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体系 近年来,混合沉积机制研究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海平面变化对混合沉积体系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在潮坪、潮缘和浅海滨岸带,海平面变化对混合沉积环境影响最大,可以形成广泛的混合沉积;在平坦的碳酸盐台地,海平面上升可使沉积速率增大,造成混合沉积发育,而海平面下降则导致台地浅水区缩小和台地顶部暴露,减少了混合沉积体系的机率出现;在碳酸盐缓坡,无论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缓坡中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混合沉积。 (2)构造升降通过控制盆地类型、物源区、沉积区的分布形态以及物源供给量来控制混合沉积,对活动大陆边缘混合沉积体系的影响尤其明显。此外,风暴流、浊流及等深流等突发事件作用,通过对原有沉积物的改造和实现跨环境搬运、再沉积而形成浅海-盆地相混合沉积;气候通过冰期-间冰期的变化影响海平面的变化和物源的供给控制混合沉积体系。 1.2事件沉积学 事件沉积学是从“灾变论”复活、发展而形成的边缘学科。风暴、不整合、季纹泥沉积、洪泛面以及大洋缺氧等事件是一系列区域性甚至洲际性事件,而磁极倒转、气候突变、构造巨变、星球撞击(陨击)、凝灰/火山灰沉降、海平面上升、

琼东南盆地沉积环境及物源演变特征

万方数据

第4期邵磊等:琼东南盆地沉积环境及物源演变特征549 笔者拟采用微体古生物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琼东南盆地渐新世一中新世地层的沉积环境及物源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石油地质特性。 2材料及方法 采用微体古生物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取自琼东南盆地7口探井渐新统一中新统590个岩心及岩屑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图1)。微体古生物分析主要采用钙质超微化石、浮游及底栖有孔虫和孢粉藻类分析,涉及样品主要为盆地西部的崖城组和盆地东部的陵水组一三亚组。在沉积地球化学分析中,稀土元素(REE)由于性质稳定,相对较少受到沉积作用的改造,在沉积盆地研究中能更好地用来分析母岩的变迁演化,是沉积盆地分析母岩变迁演化的有力工具[11|。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的样品均被压碎至200目以下,然后在高温炉中保持680℃恒温2h,以剔除有机质及沉积物内黏土矿物中的结晶水,用HF+HNO,混合酸进行分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VGX7ICP-MS)测试。样品处理过程中。每30个样品加一个空白样、一个重复样和两个标准样,最后样品测试结果都根据标样数据进行校正,精度由空白样及重复样控制,分析工作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分析方法详见参考文献[123。 图1研究区和样品位置 Fig.1Locationofthesamplesandthestudiedarea 3沉积环境演化 琼东南盆地自始新世开始较大规模接受沉积,沉积环境受古地形控制,以洪积~河流相为主。盆地何时开始接受海侵,一直存在争议。针对该问题重点开展了以微体古生物为手段的古生态学研究,在YCl3—1一a2井约300m连续取心揭示的崖城组可以看到,在崖三段下部(4055.9rrl)产有大量PDzypDd沱fe口Ps—poritesspp.,Pozy户odiis户。一£P5spp.等淡水蕨类孢子以及裸子、被子植物花粉,未发现典型海相藻类,综合 考虑为淡水环境。到3890.13ITI处出现大量如Im- pletosphaeridiumsp.,Spiniferitesspp.等海相浮游藻类化石,但是,钙质超微化石及有孔虫均未产出,也未发现淡水属种。由于在海陆过渡带不利于钙质超微化石及有孔虫化石的保存,结合该段沉积的连续性以及潮汐沉积构造极为发育等特点。认为本区崖三段沉积环境是从淡水滨岸环境逐步演化为滨浅海环境。同样,在与YCl3—1一a2井相邻的YCl3—1—2井崖三段中也未见到沟鞭藻孢囊等海相藻类,而在同区的YCl9—1—1井崖三段顶部样品中开始出现大量海相沟鞭藻孢囊,可以认定琼东南盆地西部在崖三段早期为近岸过渡环境。崖三段晚期开始发生明显海侵,而在崖城组之下的始新世则发育有淡水湖相沉积。 渐新世早期海水可能从东西两个方向进入琼东南盆地。形成东西两个浅海区,中间有滨海相和剥蚀区将其分隔开来。从YC8—2—1井的崖二段发育高浓度值的沟鞭藻孢囊,以及崖城组一段(3377.9m)包含smallReticulofenestra,Cyclicargolitnusabisectus,Cyclicargolitnusfloridanus,Coccolithusmiopelagi—CUS以及Coccolithuspelagicus等钙质超微化石来看,崖北凹陷西侧的水深此时已经达到外陆棚的海湾环境。陵水一乐东凹陷北部发育滨岸平原一滨海体系,南部断层下降盘发育滨海一低位扇体系;在陵水凹陷北部和东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松南一宝岛凹陷除发育滨海相边缘相带外,以浅海相沉积为主[1州。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形成于裂陷晚期,当时古湖消亡,大规模海侵行将开始,普遍存在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在不同地区沉积环境及物质输送能力的不同,导致有机质物源和输入量的差异甚大。有利烃源条件应在于能形成含煤地层的沼泽环境,因为其有丰富的陆生植物补充源。使得有机质能够高度集中堆积。有机屑浓度指标在YCl3-1-2井崖三段显示极高值,指示这里的崖三段显然形成于与众不同的条件下,是陆源有机物异常丰富的沼泽环境。所以,崖城组的富气源岩应与含煤地层发育有关,滨海沼泽沉积环境是崖城组时期最有利于烃源岩形成的环境。 渐新世晚期全区发生海侵,海水从东、西两个方向进入盆地,继承崖城期的海侵方向。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层序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中央凹陷带以及北礁凹陷主要为浅海相沉积,东南部为滨海相沉积。在LS4—2—1井、ST24—1-1井、BDl9-2-2井和BD20-1-1井发育大量沟鞭藻孢囊以及海相微体古生物化石,说明 此时琼东南盆地已经完全进入海相沉积环境。在陵水万方数据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_图文(精)

第七章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第二节洪积相 第三节河流相 第四节湖泊相 第五节三角洲相 第六节海岸沉积相 第七节碳酸盐岩相 沉积相研究意义及工作思路 沉积学是地学中的基础学科,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矿产领域,尤其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几个事实: a.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油气,99.9%储存在沉积岩中,当然,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受控于沉积相。 b. 盆地或区域物源分析、沉积相研究,可掌握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的分布及其空间组合→预测有利探区。 c. 我国经50年勘探,在老区易找大中型构造油藏的基本已找到,

现在多为难找的、复杂的隐蔽油气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岩性油气藏,岩性油藏在哪里?—→都直接取决于岩性的分布、规模、特征等→受控于沉积相。 d. 用现有资料,作出相对最好的预测: 如第一口探井钻遇5.6m油砂(图 非地质人员眼中:仅仅是5.6m油砂 沉积学工作者眼中:① 5.6m油砂;②是河流相-曲流河砂体;③油层呈条带状;④油层宽度约800-1500m;⑤砂体可能呈北东向延伸;⑥下口探井应在该井北东向1.5km 处。 沉积相工作方法 ?野外剖面观察 ?钻井岩心观察 ?室内单井沉积相剖面分析 ?室内井间沉积相对比 ?室内地震相分析 ?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将今论古”的原则和比较地质学研究方法 一、相标志 是指沉积岩所具有的那些能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环境参数,沉积过程的各种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岩石的成分、结构

2、岩石的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交错层理反映水动力条件

王永贵-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王永贵1 ,李义民2 ,陈宗颜3 ,刘丽芬4 ,安 勇4 ,康 琴1 ,任万英1 ,马国珍 5 (11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 810012;21青海省地质基础施工总公司,西宁 810012; 31青海师范大学,西宁 810012;41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西宁 810012; 51青海省国土资源勘察项目管理中心,西宁 810001) 摘要:文章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ZK 2号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古气候替代指标———色度,应用数理统计和时 间序列的方法,从色度L 3、a 3、b 3 在整个钻孔剖面的变化曲线上,找出特征值,再参照年代数据,划分出不同水平的色度 变化区间,揭示了柴达木盆地第四纪以来高分辨率古环境演变规律。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地质;色度;沉积环境演化 中图分类号:P534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665(2009)0120128205 收稿日期:2008204209;修订日期:2008207211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 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200210400001)作者简介:王永贵(1962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研究工作。 E 2mail :qhsddy wy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5372105.html, 柴达木盆地内第四纪地层沉积速率快、沉积厚度巨大,详细记录了早更新世以来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柴达木盆地的演化与盆地盐湖资源的形成与开发一直是柴达木盆地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因此,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研究不仅迎合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倾向,而且对盆地盐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1 自然地理概况 柴达木盆地的经纬度范围为90°00′~99°20′E ,34°40′~39°20′N 。盆地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 临青海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四周高山环抱,为封闭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西北有阿尔金山,东北有祁连山,南为昆仑山,东为鄂拉山。盆地中部的赛什腾山、阿木尼克山等山体将盆地分割为苏干湖、马海、德令哈等众多次级盆地,形成了盆中有盆、盆盆相连的特殊地貌景观。宏观上盆地为不规则菱形的大型山间盆地,从盆地周边山区到湖盆中心依次发育极高山、高山、丘陵、山前洪积平原、冲洪积平原、冲湖积平原和湖积平原,沼泽、盐沼及湖沼等迭置在冲湖积平原和湖积 平原之上,构成独特的地貌分带特征。最高点位于布 喀达板峰(海拔6377m ),最低点位于达布逊湖南缘(海拔2676m )(图1)。 盆地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且多风沙,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53~4177℃,极端最高气温在察尔汗达3515℃,极端最低气温在冷湖达-3413℃;盆地年降水量16109~189173mm ,东南部都兰最高,西部冷湖最低,并随海拔高度和经度的增加而增大,降水多集中在 4~10月份,占年降水量的87%~94%[1] ;盆地年蒸发量1973162~3183104mm ,东南部低,西部冷湖最高,并随海拔高度的增高和经度的增加而降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都兰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155倍,冷湖高达 198倍[1] 。 盆地内水系属内陆水系,主要有那陵格勒河、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巴音郭勒河、塔塔陵河等大小河流79 条,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132177m 3 Πs ,径流量41178×108m 3Πa ,多数河流河水在山前平原区入渗补给地下水,至细土平原带地下水又大量泄出地表形成泉集河,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次相互转化。盆地内共有大小湖泊63个,其中平原湖泊48个,山区湖泊15个;淡水湖泊 16个(平原区只有1个),面积47619km 2 ,其余均为微 咸—盐湖,且以盐湖居多,总面积149018km 2 。 2 第四纪地质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盆地平原区,面积广,厚度大,成因复杂,主要有冲积、洪积、沼泽堆积、湖积、化学沉积、风积、冰碛及冰水沉积等。第四系厚度水平方向变化很大:盆地西部的雁列式隆起带、老

沉积环境于沉积相 4

《沉积环境沉积相》读书报告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班级:七班 姓名:米尔格巴依·吾那依 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一、沉积环境的概念 “沉积环境这个术语技沉积学的意义通常是指沉积作用进行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地球表面不同的部分所发生的自然作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都是不问的,因此可特地球表面区分为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每一个单元即构成一种自然地理环境。暴露在地表的各种地质体,从遭受风化、剥蚀、搬运到沉积形成各种沉积物,自始至终都是在各种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虽然沉积作用也受地质构造控制,而已这种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但地质构造作用总是通过改变自然地理条件间接地对沉积作用和沉积过程施加影响。所谓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地貌、气候、动植物、水深、水温、水动力和水化学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地貌特点对限定各类环境的范围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人们习惯地根据地貌单元来划分沉积环境。例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滨海环境、生物礁环境、海底扇环境等。 二、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学中的“相”或“沉积相是地质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然而也是—‘个长期有争议的概念。在地质学发展的早期,“相”这个术语就被丹麦学者斯丹诺引入列地质文献中来了。当时斯丹诺只是从地层学的意义上用“相”来表示“时期”和“阶段”。最早赋于“相”以沉积学含义的是瑞士学者格列斯利。当时格列斯利在研究瑞士西北部休罗纪地层时,发现该地层在岩性和古生物面貌方面有极大的变化。于是,格列斯利就用“相”来描述这种变化。他认为地层单位的“相”或“象”的种种变化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岩性相似的地层单位必然具有相同的古生物组合;另—‘点是不同岩性的地层单位不可能具有同一属种的生物群。然而,后来的他质学家在用“相”这个术语时却发生了混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指地层的岩石类型,如“砂老相”、“灰岩相”等;有的指岩石的成因作用类型,如“浊积岩相”、“生物礁相”等;有的指沉积环境,如“河流相”、“滨海相”等,还有的与构造环境联系起来,如“磨拉石相”、“复理石相”等,而将“相”作为地层学中的一个地层单位来应用的观点则很少有人再使用了。由于“相”这个术语的含义比较混乱,有人曾主张在使用“相”的术语时,“只要明确指出这个词的含义,那末,64B’这个术语的各种用法都是可行的”。 近些年来,随着沉积学飞速的发展,人们对“相”的认识也逐渐趋向统一。当前国内外地质界多数人的认识是把“相”或沉积相看作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进行着一定的沉积作用.并形成一定的沉积组合。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各种特点,必然会在这些沉积产物中留下某些记录。这些记录芒要表现为岩石组分、几何形态、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等方面的差异。所以“相”应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规律综合(。根据这个定义,“相”与“环境’’不是同一的概念。“环境”是条件、原因,而“相”是环境中诸作用的产物、结果。塞利曾用简暗的图解明确地表示出“环境”和“相”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表1—1) 据上所述,“相”或“沉积相”对恢复古环境来说,应是一种解释性的术语。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或者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备和特征件的标志没有暴露,“相”的类型gZ法确定;或者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对同一现象常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在确定“相’絮型时常出现意见分歧。为此,曾有人主张引入“岩相”和”生物相’’两个术语为描述意义的相(呐,用以表示沉积岩体中可观察到的特征。“岩相’P5表示岩石综合待征的岩石单位,“生物相”则是表示生物持征的岩石单位。前者如“交错层砂岩相”、“纹层状泥灰岩相”等;后者如“笔石页岩相”、“壳相”等。作者认为,如将“岩

沉积盆地分析

沉积盆地分析 沉积盆地是由各种沉积及构造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包括格架和各级构成单位的整体系统, 其演化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变化显示了有序性, 如充填序列和构造序列, 并受控于多重地质因素相互作用的地球动力系统。沉积盆地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正由于地质学领域多学科的最新进展而成为一种较为完整的认识系统和方法体系。 一、盆地分析主要内容 盆地研究领域的下列重要进展正在推动着较完整的盆地分析科学系统的形成:(1)层序地层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体系分析、旋回和事件地层分析等为盆地充填研究带来了新的概念体系与方法;(2)构造一地层分析使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的关系更为密切地结合起来;(3)盆地的形成机制与主要类型盆地的动力学模型, 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则提供了重要支柱;(4)盆地热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新技术;(5)盆地模拟技术;(6)盆地演化与地球深部背景和板块相互作用的关系;(7)盆地演化过程中油气的形成、运移与聚集以及成矿作用的关系。沉积盆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盆地作为一个基本研究单元,进行整体解剖和综合分析。这种旨在阐明沉积环境和气候环境,了解各地层单元形成时的沉积条件和它们之间的古地理关系,探讨构造作用对盆地成因、盆地形成期的构造格架和现今构造轮廓所施加的影响。这种方法正符合系统中具体分析结构怎样决定系统功能的原则。油气的形成、演化与现今存在的形式,是整个盆地演化过程中各结构要素间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故整体性研究对含油气盆地分析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等基础观测资料, 可对盆地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分析:沉积分析、层序地层分析、构造分析、能量场与流体系统分析、背景分析。 (一)沉积分析 通过能源盆地分析的多年实践可将主要参数概括为四类:(1)沉积参数包括盆地充填的岩性特征、充填序列、沉积体系的配置等;(2)构造参数包括盆地构造架、地层厚度和分布、古构造运动面、低级别同生构造的类型和配置、充填期后形变特征等;(3)热过程参数包括同期和准同期岩浆活动,反映热历史的各项指标,如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的变化和矿物包体测温等;(4)成矿作用参数包括矿体的质量和数量参数,以煤盆地分析为例,主要煤体分带性和煤质分带性。在上述各项参数中沉积参数常常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因为沉积充填乃是盆地的实体, 沉积环境是各种矿产形成的最直接控制因素。 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层序地层学方法的出现,使得在盆地研究中能快速地识别不整合间断面及其相应的整合面,并追踪层序界面,划分各级层序地层单元,并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沉积体系域及沉积体系的类型和分布,并重建各个时期盆地的古地理环境和沉积体系的分布。 对于中国东部北、中新生代断陷型含煤和含油气盆地分析中,发现盆地的演化阶段具有明显的共性,一般存在个阶段,作者按演化阶段划分成因地层单元,并通过追索和编图,重建了沉积体系域。这阶段是初始充填阶段,以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占优势,明显分化阶段,盆地中心形成浅水湖,周缘形成浅水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最大水进阶段,或称大湖阶段,湖面扩大,并逐渐转化为深水湖, 冲积沉积体系缩小, 湖相沉积中水下重力流广泛发育, 最好的生油岩形成于此阶段快速充填阶段, 由于构造背景的变化, 源区的上升,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快速进积, 深水湖泊不再存在全面淤浅阶段, 在盆地中形成平坦的洪泛平原或洼地, 有的地区发育网结河道, 本阶段为最好的聚煤时期, 许多数十亿吨和百亿吨级煤盆地的主煤层皆形成于此阶段, 如胜利、霍林河、伊敏等盆地, 结束充填阶段, 处于区域总体上升背景,冲积沉积体系再次回春, 但发育时期短暂。盆地构造背景的研究表明, 上述沉积充填演化取决于构造体制的变化, 即古构造应力场由右旋张扭向左旋压扭的转化, 前一体制下形成了总体水进程阶段一, 而后几依制下造成了总体水退过程, 直到结束充填。上述个演化阶段沉积体系域的恢复为找煤和油气曾起了重要作用, 多次成功地进行了预测。 (二)层序地层分析 盆地的地层格架是盆地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它是指沉积盆地的外部和内部几何形态以及组成盆地的层的堆积性质。概括地说, 地层格架不仅指盆地的固体几何形态和盆地所包含的地层单元或单元序列的固体几何形态, 而且涉及到单个地层单元的性质, 最终体现了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林大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读书报告 一.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环境: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称为沉积环境。 沉积相: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以又在该环境中所形的沉积岩(物)特征综合。完整的、准确的沉积相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反映沉积岩的特征,二是揭示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侯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沉积岩(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成分、颜色、结构等)、古生物特征(古生物种属和生态)。 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大陆环境、海洋环境与海陆过渡环境。大陆环境又可分为沙漠、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海洋环境又可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海陆过渡环境可分为三角洲、泻湖等。 同理,沉积相也将可分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这三大类型。 二.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相标志 1 .沉积构造标志 (1)沉积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沉积环境(相)分析:对指示环境的标志进行分析,与沉积环境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 成因标志:指具有成因意义,能反映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各种特征。包括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古生态、接触关系、沉积序列(剖面)以及沉积岩体的形态分布等,但概括起来可归属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方面标志。沉积构造:由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结构的不均一性而形成的岩石宏观特征。其规模一般较大,多在野外露头上及岩芯中可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 根据其形成时间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 根据沉积构造的成因性质可分为三类: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原生)。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 属于次生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形成的构造(原生)。

沉积相名词解释

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2、沉积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沉积环境。 3、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环境是原因,相是结果。 相包含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不等同于环境,也不同于地层。 4、沉积环境与沉积岩特征的关系:沉积环境是沉积岩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沉积岩特征是 沉积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5、沃尔索相律:(相序连续性原理、相序递变规律):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 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6、相模式的表现形式:1)直观模式2)事实模式3)静态模式4)动态模式5)比拟实验模式 6)数学模式 7、沉积体系: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 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其基本单元是相。 8、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 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9、冲积扇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 件。 10、泥石流和筛状沉积主要在扇根,扇中到扇端主要是河道沉积与漫流沉积。 11、从扇根到扇端,粒度由粗到细,厚度由厚到薄 12、冲积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沉积速率、盆地沉降速率的变化,使冲积扇体发生进积、退 积或侧向移动 13、分叉参数:在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沙坝的数目。(单河道≤1,多河道>1) 14、弯曲度: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低弯度河≤1.5或1.3,高弯度河>1.5 ) 15、湖泊: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集的地域。是陆上沉积物堆积的重要场 所,同时也是化学沉淀的主要场所。 16、湖成三角洲: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流速降低,水流携带的沉积物便在河口处堆积下来, 形成平面上呈三角形或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的沉积体。湖成三角洲形成过程中河流起主导作用。 17、在湖泊沉积体中,湖成三角洲的砂体最为发育,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18、从盆地边缘至湖盆中央,沉积相序大致依次为冲积扇、河流—湖成三角洲、滨浅湖、半 深湖、深湖和重力流。 19、碎屑湖泊相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 20、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21、河流流量和输砂量是形成三角洲的物质基础。 22、河控三角洲: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 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 23、鸟足状三角洲(舌形或长形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建 设型三角洲 24、根据扇三角洲的影响因素,将它划分为湖泊扇三角洲、波浪改造的扇三角洲和潮汐改造的扇三角洲 25、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26、潮位:潮汐引起海面水位的垂直升降。 27、潮流:潮汐引起海面水位的水平移动。 28、海流:由地球重力场或海水温度、盐度分布不均产生密度梯度而引起的海水流动。 29、陆棚(大陆架):平均坡度0.1°,绝大部分水深在200m以内,平均133m。30、大陆坡

沉积环境沉积相

一 沉积环境:沉积学研究的沉积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 沉积相:沉积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的特征的综合 沉积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在对一定环境中的现代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沉积相的发育、演变加以高度概括,归纳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包括沉积体的空间形态、岩性组合、沉积结构、生物特征、动力状况、构造背景等要素。) ——对特定沉积环境和某种沉积作用(沉积体系)的全面概括,称为沉积模式。 沉积序列:沉积相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 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 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的依次变化与横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 层流:是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的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的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紊流:是一种充满了漩涡的急湍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雷诺数:Re=惯性力/粘滞力=ρvd/μ,表示惯性力与粘滞力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1左右,层流型无背流尾迹,1~40,规则背流尾迹,>40,紊流不规则背流尾迹) 缓流:Fr<1,在明渠中水流中受到干扰微波后,若干扰微波既能顺水流方向朝下游传播,又能逆水流方向朝上游传播,流水的性质为缓流。 急流:Fr>1,在明渠中水流中受到干扰微波后,向下游的流速大于向上游传播的波速,此时不可能有向上游移动的波,流水的性质为急流。 弗劳德数:Fr=惯性力/重力=v2/lg,表示惯性力与重力关系的一个数值,(=1临界流) 重力流:由大小不一的碎屑物质与流体形成的高度混合的高密度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使混合的流体整体搬运。 牵引流:是指带动碎屑作牵引运动的流体,搬运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流体作用在沉积物上的推力(牵引力),推力主要取决于流速,推力愈大则能搬运的沉积物颗粒愈大。 二是负荷力(或称载荷力),主要取决于流量,负荷力愈大则能搬运的沉积物数量就愈多。 二 沉积物的来源: ①陆源物质——母岩风化产物 ②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 ③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 ④宇宙源物质——陨石

水动力指数方法及其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22卷第2期煤炭学报Vol.22N o.2 1997年4月JOURNAL OF CH INA COAL SOCIETY A pr.1997 水动力指数方法及其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邹艳荣蔡玉兰 (中国地质大学)(黑龙江矿业学院) 摘要以粒度为基础,提出了水动力指数以反映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应用趋势面分析将长期地质过程和短期地质过程分离,结合测井曲线类型识别出方盛区内不同成因单位沉积环境在二维空间的配置.研究区东北部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浅湖,而西南部则以深水湖泊和扇三角洲占优势.实践证明,水动力指数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水动力指数趋势面分析沉积环境 中图分类号P512.2 煤的形成与分布明显受古环境的控制.因而一切有助于描述、了解和预测主要沉积单元的外部几何形态和内部特征的方法和理论都是有益的[1].碎屑沉积物颗粒大小与水流速度、流量、介质条件等有关.现代沉积环境,可以取得水流速度、水介质等条件的参数进行较精确的数值模拟[2].对于古环境这些参数的获取则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但碎屑岩的粒度与碎屑沉积物的搬运营力、搬运距离有关,其组成受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控制(J. A.Udden,1914).因此,沉积过程分析以及古环境的重建等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与粒度有关的资料,它已成为沉积环境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参数之一. 1研究方法 碎屑颗粒的粒径是水动力的函数,颗粒大小是碎屑分类的基础,也是反映介质搬运能力、速率和距源区远近的标志[3].在粒度划分标准中,Udden-Wentworth标准是以2的幂数表示.此种分级随粒度变细而变小,划分精度高,且反映了尤尔斯特隆图解等所揭示的砾、砂、粘土的水动力条件,分级十分有 规律,便于资料处理[4].参照Udden-Wentworth标准,将第i点水动力指数定义为I i=E m j=1P i j d j(i= 1,2,,,n),其中,P ij为第i点第j种岩性在研究段中所占的百分比;d j为第j种岩性所代表的水动力强度;m为研究段中碎屑岩岩性类别总数;n为研究段中样点总数.d的取值为2的幂,依岩石粒度大小而变化,本项研究中泥岩取1,粉砂岩取2,中砂岩取4,以此类推,以反映其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 在相同的地质时期内,同一沉积环境下水动力条件相近,长时期的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使水动力指数有规律分布,短时期的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将构成局部的干扰.趋势面分析能有效地将趋势部分和局部因素分离,因而得出水动力指数分布的趋势和短期扰动,达到分离主要地质过程和次要地质过程的目的. 2应用实例 方盛区位于三江盆地南缘、黑龙江省宝清县境内,面积约150km2,为小型半地堑盆地.含煤地层收稿日期:1996-08-3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