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qqq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qqq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qqq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qqq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

【摘要】感官评定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差别试验(Difference Test)、阈值试验(Threshold Test)、分析或描述试验(Analysis or Description Test)和消费者试验(Consumer Test).描述性检验是所有感官分析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运用描述性检验,可以得到有关食品感官特征的最详细的资料,可用于鉴别配方和加工方式的变化,寻找所有感官品质中对消费者喜好和接受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消费者试验是由顾客根据各人的爱好对食品进行评判。生产食品的最终目的是使食品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消费者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态度。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向社会介绍新产品、进行预测等。由于消费者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个人的爱好、偏食习惯、感官敏感性等情况都不一致,故要求试验形式尽可能简单、明了、易行。使得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而且要保证

本文主要介绍了描述性分析的主要程序和实验方法、产品主要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员语言规范化培训、品质剖析试验表的设计、试验的组织开展和品质剖析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实验室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集中地点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家用测试评分法、定性消费者测试之问卷调查等等。

关键词:

1.描述性检验

1.1简介

描述试验是对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进行比较,给出较为准确的描述。描述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描述试验有颜色和外表描述、风味描述、质构描述和定量描述。其主要用途有: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鉴别产品间的差别;质量控制;为仪器检验提供感官数据;提供产品特性的永久记录;监测产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等。

描述性检验是所有感官分析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运用描述性检验,可以得到有关食品感官特征的最详细的资料,用于鉴别配方和加工方式的变化且能精确分析一系列不同产品感官之间具体差异、贮藏条件及获得它们化学性质和感官特征之间相关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寻找所有感官品质中对消费者喜好和接受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所以,很多产品感官评定都需采用描述性分析。

1.2描述性检验的主要程序

在描述分析方法中,评价员需要有招募、筛选、培训以及维护的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环节,为了确保能够找到产品的差异和结果的可重复性,需要对评价员进行严格的训练经过训练的评价员,要求形成共同的感官语言和具有利用标准参比样准确判断样品的感官属性强度

的能力,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要求评价员判断的正确率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1] 经过训练的评价元对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进行比较,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然后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1.3.描述性分析的实验方法

进行描述检验有多种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两个大类。定性分析主要有风味剖面:定量分析包括质构剖面、定量描述性分析(QDA)、蛛网分析和自由选择剖面等。[2]

1.3.1风味剖面

风味剖面是一种定性描述性分析方法,只考虑产品整体风味和个别能鉴别出来风味,再对这些风味强度进行估计。评价产品时,4~6位专业评价员经讨论达成一致,组织者将结果记录下即可。鉴于风味剖面局限性,现在~般不单独采用这种方法对食品进行感官评价,而是与其它方法或仪器相结合使用。

1.3.2质构剖面

质地剖面是从食品机械性、几何性质等对食品进行描述,各属性定义一般由评定小组商讨决定,各属性所采用参照样品标度则根据文献或国标确定。此外,在质地剖面时,所有评价员在培训和实际评价时所用样品都必须相同,包括样品准备、呈递顺序等。质地剖面已广泛应用于谷物面包、大米、饼干和肉类等多种食品感官评定。

1.3.3定量描述性分析(QDA)

定量描述性分析弥补风味剖面和质地剖面不足,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3.3.1建立对产品所有属性进行评价词汇表

在QDA培训中,评价员必须建立产品各方面属性词汇表,包括外观、风味、质构,对产品进行全面感官分析。

1.3.3.2适用于所有产品

据文献报道,QDA已用于各种食品。Ghosh等采用QDA评价发酵食品感官属性,评价员要评价颜色、外形、风味、质构、发酵食品总酸度和可接受性等属性。

1.3.3.3评价员数量和培训都有严格要求

QDA一般聘用lO~12位评价员,在正式评价前须经严格培训。评价员要通过标准气味、口感、颜色及记忆力、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测试,在实际评价产品前,又经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参与到感官评定中。

1.3.3.4利用定量标度和重复试验

对于QDA,定量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使用一个适当标度尺和重复评价来确定评价员重复性好坏。一般采用能直观反映评价员对感官强度感受直线标度尺,从左至右强度逐渐增强,评价员在直线上相应位置作出标记,以代表自己对产品强度评价。

1.3.3.5具有系统数据分析模型

在QDA数据分析时,最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方差分析法(AVOVA)。

1.3.4蛛网描述性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在风味剖面和质地剖面基础上形成的,其所具有特点:

1.3.4.1属性词汇标准化

与ODA方法相似的是,该法也要求评价员建立某些特定种类产品描述性词汇表,当词汇表形成后,对于同类产品都可使用相同术语。据文献报道,蛛网描述性分析中属性词汇比QDA 中词汇更专业。

1.3.4.2评价结果数字化

蛛网描述性培训评价员在评价样品时,采用“15酣标度尺上,有固定3~5个标准参照样确定强度值,所有评价员对标度使用必须完全一致,所以使蛛网描述性分析数据结果是完全数字化。综合比较,蛛网描述性分析主要优点在于,得出结论很精确,及指定属性强度标准参照样品固定不变,所以可得到较为客观数据。但蛛网描述性分析法也存在很多缺点,如对所有属性和对应标准参照样强度都要十分熟悉,以确保最后评价一致性,所以培训时间长。

1.4产品主要评价指标的确定

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经分析。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如图1所示。首先对食品样品分类。然后对该类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确定。选择描述词或相关术语描述、定义产品的感官特性,使用适合的标度对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确定各种感官特性在食品感官品质总体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最后通过文献和试验

研究建立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3]

1.5评价员语言规范化培训

描述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使用的语言可分为三种:日常用语、书面语和科学语言。

在进行描述性分析的时候,尽管有时候选用的评价员是普通的消费者,但一定要使用科学的语言或感官评定小组共同约定使用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因此,在进行描述检验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描述语言进行规范化,在评价小组内部达成共识。

除了进行语言规范外,进行描述性分析时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培训评级员,使其对所使用的每一个词汇所代表的确切感官特征有正确的认识。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对每一种感受词汇使用标样进行界定。

在进行培训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不同浓度的标样对其进行定量描述的培训。评价员在熟悉了标准样品后,就可以对所需描述的样品进行某种特性的的定量描述。

除了可以对样品的各感官品质进行直接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外,另一种定量描述的方法是采用扣分的方式。可以从产品的外观缺陷、质构缺陷以及风味缺陷入手,减去相应的分数,得到各品质的评分。这种方法尤其是用于评价一些风味上有较大差异,或者风味差异不能决定其优劣的产品上,有些产品的诱人之处就在于其变化性,因此,可以通过缺陷鉴别来进行评分。

描述分析的评价员一般是需要经过培训的,培训后,评价员进行实际的描述分析,从描述分析的结果可以对评价员的评价水平做出判断。如图(2)所示,A评价员评价的结果与整个评价小组的评价结果在顺序上刚好相反,B评价员评价的结果与整个评价小组的平均值的趋势是一致的,虽然斜率有所差异,但不影响其作为评价员参加评价小组。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放弃评价员A的评价结果,只对其他评价员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图(2)描述分析评价员的筛选

1.6品质剖析试验表的设计

1.6.1QDA试验的适用情况

①当感官试验中不仅需要对样品的风味、质构等剖点的描述分析,而且需要将特性量化描述时,可以使用定量描述分析实验。

②QDA试验不仅适用于单个样品,对于一系列样品也适用,甚至更适合于多样本间的比较分析。

③用于比较样品之间要样品有一定关联性,不能只比较数值,或者网状图的大小。

1.6.2 QDA试验程序

①培训(包括描述词汇的建立和讨论)

②样品的品评(独立进行)

③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图

④得出相应的结论

1.6.3 QDA试验设计

①样品信息的收集、整理(类别、数量、主要感官特性、规格、包装等信息)

②试验委托人的需求

③参评人员的情况

④感官特性的梳理,词汇库的梳理(感官特性的选择控制在六个以内,特性强度点控制在五个或七个,过多会增加绘图的困难,而且参加QDA评定的人员一般较少,评定点过多会增大误差)

⑤制定记分卡(需要统计的数据有:样品名称、各特性的得分)

⑥开始评定。实验组织人员可参与评定。

1.6.4 QDA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样品特征品质图(如图(3))是QDA分析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对于QDA试验结果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就是绘制蛛网图(如图(4))

图(3)(左)样品特征品质图和图(4)(右)蛛网图

在绘制蛛网图进行结果处理的时候,就是要根据所评价的感官品质值先得到一组同点相交的直线,每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就代表一个评价指标,距离原点越近,表示该品质的强度越低。将评价小组对各品质分析后得到的各品质的强度在蛛网图上相应的品质线上用点进行标记,然后连接各点就得到了如上图所示的一个样品的品质图。

采用这种蛛网图,可以对样品的单个品质及整体感官进行比较,若其中的一个是要得到的优质样品,则可以通过比较两图形差异的大小来判断哪一个样品与它更接近,或得到要改进的品质究竟是哪几项。

2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Consumer Sensory Evaluation)

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实验室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集中地点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家用测试评分法、定性消费者测试之问卷调查等等。

2.1简介

2.1.1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感官评定通常包括分析型感官评定和偏好型感官评定两种。分析型感官评定主要是将经过筛选、培训过的专业评价员视为“分析仪器”。对产品的感官属性进行客观评价;偏好型感官评定。也称为普通消费者测试。主要是让普通消费者表达他们对产品的主观喜好性,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消费者测试包括了焦点小组座谈会、投射测试等,而定量型则分为9点喜好度检验、5点购买意向标度检验、刚好标度检验(iust—about —right)、偏好排序检验和成对偏好检验等。

2.1.2进行消费者感官测试的主要目的包括:

进行偏好性检验时,直接让消费者比较两种产品(可以是针对新开发产品和现有产品、配方改良前后的产品以及两种市场竞品等)、选出其更为喜欢的产品。通过偏好检验,可预测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同时能分析得出消费者对所比较的两种产品的接受度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从而确定产品未来的市场走向,为新品上市、配方改良、赶超竞品等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

2.1.3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的优缺点

从表面上看,偏好性检验操作简单,结果也明确显示某种产品更受消费者喜欢的比率.但其方法的有效性是以消费者在测试中能正确反映自己的感受为前提的。只有这一前提成立.经统计处理的数据才有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测试中,被测试者往往会受测试问卷的影响,在测试中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消费者的心理已经假定这两个产品之间是有差异的,这是一种心理学暗示,消费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敏感度或认为是一种实验需求,在偏好检验中一定要表示出自己存在偏好,所以他们的答案是对偏好检验的实验本身做出的一种回应。其次,结合差别检验中塞斯通模型(消费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对相同产品进行评价时,所感受到的强度也会有差异),消费者的T—criteria(消费者大脑中定义的有差异的产品之间

存在的差异大小,是一个范围值)比较小,所以当他们大脑中输入的这两个产品的感官信息超出他们定义的,T—criteria时.就会认为这两个产品不同,从而给出偏好。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简单地采用一般偏好性检验对真实消费进行预测将会受到质疑。[4]

2.1.4消费者感官测试不包括以下的内容:

①消费者是否会购买该产品

②品牌因素

③价格因素

2.2消费者测试中评价员的筛选

2.2.1消费者测试中测试样本的筛选标准

选择的测试人群的代表性对消费者调查结果的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确定了潜在人群后,调查的人员应尽可能的涉及不同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宗教信仰等,被调查人群要是该产品的潜在消费者。

2.2.2消费测试中评价员筛选使用的问卷

除了对评价员进行筛选以外,进行消费者感观测试时还应尽可能选择与消费者日常进食被测样品的环境条件尽可能接近的场地开展调查。

2.5定性消费者测试之问卷调查

消费者感官测试可分为:消费者偏好性测试和消费者接受性测试两种

2.5.1消费者偏好性测试

消费者偏好性测试是让消费者在两个或多个样品中选择自己最偏爱的一种

2.5.1.1成对偏好检验

消费者偏好性测试通常采用如下图所示的问卷

在问卷中可以设置没有偏好性这个选项(No preferance),也可以不设置,但一般来说会设立没有偏好性这个选项。若不设置的话,很多消费者会在自己没有偏好性时,强迫自己作出有偏好的选择

2.5.1.3成对非必选偏好检验

2.5.1.3排序偏好检验

2.5.2 消费者接受性调查

消费者接受性调查通常是采用线性标度的方法,让评价员在线性标度问卷上标出自己对某一产品的接受程度。

2.5.2.1消费者接受性测试中的“just right”scale

Just right 的意思就是刚刚好。在进行消费者接受性实验时,可以让消费者对某一感官品质强度不同的样品进行接受性测试,从中得到消费者普遍接受的该感官品质的强度值。具体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左图是将多次实验的结果记录在以物理强度为横坐标,just right 标度为纵坐标的二维坐标上,将各实验结果连线就得到了just right 所对应的物理强度值

需要指出的是,测定得到的just right 数值与参与评价的样品的物理强度范围有很大的关系当测试样品的整体物理强度偏低时,测定得到的just right数值也就偏低,同样当总体强度偏高时,测定得到的just right数值也就偏高。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人往往倾向于将所受到的刺激的中间值作为可能的just right。

3决定偏好性的主要因素:Driver of liking

Driver of liking 是偏好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相结合建立的一种感观分析数据处理方式。

描述性分析得到对各样品的不同品质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后,可以通过绘制蛛网图来对多样品的多品质进行比较。但是否样品的蛛网图与标样的蛛网图形状越接近就越应该受到欢迎呢?实际的情况是,有些样品与标样在某些品质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但其接受性与标样类似,而有些样品只在某一品质上与样品有很小的差异就导致其接受性大受影响。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某些感官指标是影响产品总体接受性的关键因素,有些指标对接受性的影响不大。

Driver of liking 分析就是要发现对影响产品接受性最显著的感官指标。

偏好型检验也称接受度检验、消费者检验或情感检验。所谓的偏好型检验

就是指对某个产品的喜爱程度或者偏爱程度进行测量。它通常是在产品的评估

过程中尾随在差别型检验和描述分析型检验(通过这两种测试可以减少特定候

选产品的数目)之后进行。

偏好型检验的执行要优先于市场调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

①偏好型检验一般采用编码的产品来进行,而不是采用有商标的产品;而市场研究最经常的是采用有商标的产品来进行。②在偏好型检验中,研究者要确定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 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 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 T ) 3、由于感觉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时,应由浓气味→淡气味。( F ) 4、人类基本的味觉就是酸、甜、苦、辣。( F ) 四、选择题: 1、最容易产生疲劳的是( C )。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2、食品的外观性状,如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等靠( A )来评价。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 B )产生的。 A、对比现象 B、疲劳现象 C、掩蔽现象 D、拮抗现象 4、评价食品的质地要靠( D )来完成。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5、味觉感受器就是( B )。 A、舌尖 B、味蕾 C、舌面 D、舌根 6、靠嗅觉评价的物质必需具有( B )。 A、一定的温度 B、挥发性及可溶性 C、旋光性和异构性 D、脆性和弹性 7、当食盐水浓度高于0.13%时就能被准确地品尝出咸味,则0.13%称为食盐水的( B )。 A、察觉阈 B、识别阈 C、极限阈 D、差别阈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1. 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 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 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 人作为仪器的特点( 也为缺陷) : 1) 不稳定性 2) 人容易受到干扰 4. 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 如何克服避免): 1) 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 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 之间 3) 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 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 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 项目目标的确定 2) 实验目标的确定 3) 样品的筛选 4) 实验设计 5) 实验的实施 6) 分析数据 7) 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填空题: 1、 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 视觉、 __听觉 __、 _嗅觉 、 _味觉_、 __触觉 2、 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 _ __酸 __、 _ _甜___、 __苦__、 ___咸_。 3、 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 __音调 __ “曰. _、 __音量 ___、 _ _持续性 ___。 三、 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 ( 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 ( T ) 3、 由于感觉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时,应由浓气味一淡气味 ( F ) 4、 人类基本的味觉就是酸、甜、苦、辣。 ( F ) 四、选择题: 1、 最容易产生疲劳的是( C )。 A 、视觉 B 、味觉 C 、嗅觉 D 、触觉 2、 食品的外观性状,如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等靠 ( A )来评价。 A 、视觉 B 、味觉 C 、嗅觉 D 、触觉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 B )产生的。 A 、对比现象B 、疲劳现象 C 、掩蔽现象 D 、拮抗现象 4、评价食品的质地要靠( D )来完成。 A 、视觉 B 、味觉 C 、嗅觉 D 、触觉 5、味觉感受器就是( B )。 A 、舌尖 B 、味雷 C 、舌面 D 、舌根 6、靠嗅觉评价的物质必需具有( B )。 A 、一定的温度 B 、挥发性及可溶性 C 、旋光性和异构性 D 、脆性和弹性 7、当食盐水浓度高于 0.13%时就能被准确地品尝出咸味, 则 0.13%称为食盐水的 ( B )。 A 、察觉阈 B 、识别阈C 、极限阈 D 、差别阈 五、简答题: 1、简述食品的感官因素分别有哪些? 外观;气味;均匀性和质地;风味;声音 a ) 均匀性和质地: 黏稠性: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 如

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感官检验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感官鉴评的定义 2、感觉阈 3、绝对阈 4、范氏实验 5、啜食实验 6、感觉疲劳 7、二、三点实验法 8、三点实验法 9、顺位实验法 10、描述实验法 二、问答题 1、心理对感觉的影响,并详细说明, 2、选择食品感官鉴评候选人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详细说明。 3、在食品感官鉴评人员筛选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详细说明。 4、详细说明感官鉴评的环境条件, 5、掌握几个描述分析的语言及特点,如果汁、火腿肠、牛奶(鲜)、面包、奶粉等。 答案如下: 一、 1、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

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感觉阈:a、是指从刚能引起至刚好不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b、感官(受体) 接受的上下限对最小变化的敏感程度。(ab任选一个作答) 3、绝对阈:是适足以引起感官反应的单一刺激能量的强度。(上下限、觉察阈) 4、范氏实验:通过舌头来感觉气味,使用啜食技术,用于食品的香味识别。 5、 6、感觉疲劳:由于受到连续和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降低。 7、 二、三点实验法 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 同。要求鉴评员熟悉对照样品之后,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三点检验法,也称一-二点检验法。 呈送顺序有:RAAB, RABA(其中A为参照样)。 8、三点实验法 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 其它两样品或哪两个样品相似的检查方法称为三点试验法,也称三角试验法。 呈送顺序有:ABA、AAB、ABB、 BAA、 BAB、BBA。 9、顺位实验法:比较多个样品,按照某一品质的大小、强弱进行排序的试验 方法。 10、描述实验法:有一组合格的感官评价人员对产品提供定性、定量描述的感觉检验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所有感官都要参与描述活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二、 1、a、对比增强b、对比减弱c、变调现象d、相乘作用e、阻碍作用 2、(1)兴趣。兴趣是挑选候选人员的前提条件。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

食品感官分析 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 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 变。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24.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5.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6.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 27.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28.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 29.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 30.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 31.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 32.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 地不同而变化。 33.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34.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 35.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 36.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 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37.二-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鉴评 员挑选出哪个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检验方法。 38.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单个样品的检验方法。

食品感官分析

食品感官分析 第一章概述 1.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3.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4.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5. 食品感官分析的适用范围:食品的评比、消费者的择食、开发新产品。 第二章感觉的基础 1. 感觉是生物(包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能,是外部世界通过机械能、辐射能或化学刺激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后,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印象和(或)反应。 2. 感官通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①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②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③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④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⑤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3. 感觉阈值是指刚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各种感觉的感觉阈分为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4. 绝对阈: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值。 5. 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或者是最小可察觉差别水平( JND)。 6. 影响感觉的因素: 1) 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现象、阻碍现象。 2) 温度对感觉的影响: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25?30)C 的范围内。 3) 年龄与生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阈值都在升高,敏感程度下降,对食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变 化。另外,人的生理周期对事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敏感度。 7. 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当一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该感官就会产生疲劳现象。 第三章食品感官分析的环境条件 1.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应达到的要求: I 一般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交通便利的地区,周围不应有外来气味或噪声。 II 功能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III 试验区内的环境要求:这里专指试验区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室温、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程度。(1) 试验区内的微气候:①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眩右。②换气 速度: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③空气的纯净度:检验区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 (2) 光线和照明: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 ,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 (3) 颜色:检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应为中性色,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 噪声:检验期间应控制噪声,推荐使用防噪声装置。 2.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中隔挡的数目一般为5?10个,但不得少于3个。 3. 样品制备的要求: (1) 均一性:所谓均一性就是指所制备的样品的各项特性均应完全一致,包括每份样品的量、颜色、外观、形态、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

. 食品感官分析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2. 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3.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8.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12. 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13. 变。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14. 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15.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17. 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18.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20.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21. 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22. 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23.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24.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25.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26. 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27.(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28. 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29. 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30. 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31. 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32. 地不同而变化。 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33.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34.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35. 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36.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二-37.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 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 (一)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如核桃的核仁变质所产生的酸败而有哈喇味,西瓜变质会带有馊昧等。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在鉴别食品的异味时,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食品气味鉴别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在鉴别前禁止吸烟。 (三)味觉鉴别法 感官鉴别中的味觉对于辨别食品品质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味觉器官不但能品尝到食品的滋味如何,而且对于食品中极轻微的变化也能敏感地察觉。如做好的米饭存放到尚未变馊时,其味道即有相应的改变。味觉器官的敏感性与食品的温度有关,在进行食品的滋味鉴别时,最好使食品处在20℃~45℃之间,以免温度的变化会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在进行感官评价时,应当按照刺激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最后鉴别味道强烈的食品。在进行大量样品鉴别时,中间必须休息,每鉴别一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 (四)触觉鉴别法 凭借触觉来鉴别食品的膨、松、软、硬、弹性(稠度),以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也是常用的感官鉴别方法之一。例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常常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或腐败;评价动物油脂的品质时,常须鉴别其稠度等。在感官测定食品的硬度(稠度)时,要求温度应在15℃~20℃之间,因为温度的升降会影响到食品状态的改变。 二、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适用范围 凡是作为食品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食物,其质量优劣与真伪评价,都适用于感官鉴别。而且食品的

食品感官检验总结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资料 第一章:食品感官检测 1,感官评价: 国标: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根据美国食品科技专家学会(IFT),感官评价(sensory evaluation)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感知到的食品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唤起:指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以使偏见因素最小; 测量(measure):指通过采集数据在产品和人感知之间建立起合理的、特定的联系;分析(analyze)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解释(interpret):指对结果的解释,它是基于数据、分析所做出的合理判断; 特点①:不一致性: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感觉差异,对同一事物 有不同反应; ②不稳定性: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其感觉也有差异; ③易受干扰;其影响因素有心情、时间、环境、周遭状况、过去经历、对所测项目熟悉程度。 4,感官检验的一般任务:①项目目标的确定;②实验目标的确定;③样品的筛选;④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人员培训、问卷;⑤设计、样品准备和呈送、数据分析方法; ⑥实验实施;⑦分析数据;⑧解释结果。 第二章:人类的感官及反应 1,感官因素:(一)、外观包括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 ~ 颜色:是一种涉及物理及心理因素的现象,是给人最快、

最强的第一感觉;Munsell颜色系统的基本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大小和形状:指食品的长度、厚度、宽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等; ~表面质地:指表面特性,如光泽/暗淡,粗糙/平滑,干 燥/湿润软/硬酥脆/发艮等 ~透明度:指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浑浊度或透明度以及肉眼 可见的颗粒存在情况 ~充气情况:指充气饮料/酒类倾倒时产气的情况,可通过专门的仪器测试。 (二)、气味/香气/香味: 挥发性成分进入鼻腔并被嗅觉系统捕获时,就感觉到了气味; ?? 感官检验中,食物的气味通常叫香气。化妆品和香水的气味则叫香味; ?? 食物的香气是通过口中的嗅觉系统感知到的; Eg: 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甜香味、腐腥味 (三)均匀性和质地:要用嘴来获得,但不是味觉和化学体验,包括黏稠性(同质的牛顿流体)、均匀性(非牛顿流体或非同质的液体和半固体)和质地(固体或半固体);黏度:液体在某种力(如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不同物质的黏度差异很大,如水、某些胶体物质等; 均匀性:指果汁、糖浆、调味酱、化妆品等的混合状况; 质地:定义有多种,如对压力的反应,可被当作机械性能,通过手指舌上腭或唇上肌肉的动感感应来测定,如硬度、黏着性、聚合性、弹性、黏性等。 (四)、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包括香气、味道、化学感觉因素等; 香气:由口腔中的食品逸出的挥发性成分所引起的通过鼻腔获得的嗅觉感受; 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所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味觉感受; 三叉神经感:也叫化学感觉,是口腔和鼻腔黏膜内的神经末端所感知到的刺激感或侵入感。 (五)、声音:听觉系统感受到的食品发出的声响,包括音调、音量、持续性; Eg:食品清脆的咯吱咯吱声。 2,人的感觉因素:(一)视觉、(二)触觉、(三)味觉、(四)嗅觉、(五)听觉、(六)三叉神经的风味功能因素、(七)感官的相互作用、(八)阈值及阈值以上的感受 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类神经系统反映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殊功能,是大脑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及外界和自身变化情况的一种认知。 感觉阈(Sensation Threshold ):感官或感受器所能接受刺激变化的上下限,以及在这个范围内对最微小变化产生感觉的灵敏度。分为绝对阈和差别阈。 察觉阈(Detection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也叫刺激阈,但通常直接称之为阈值。 差别阈(Difference Threshold):指感官所能接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会随一些因素而变化。 (一)、强调味觉:(重点掌握) 味觉的产生是口腔内味蕾对味道刺激的感觉 味觉是一种化学感觉,涉及到味蕾对溶解在水、油或唾液中刺激的辨别。味觉是由味蕾感受到的; 味蕾:味觉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表面、上颚的粘液中和喉咙周围,由大约30~50个细胞成簇聚集而成,味觉感受器就分布在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 可溶性呈味物质→味蕾(味细胞)→感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 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 变。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24.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5.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6.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 27.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28.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 29.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 30.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 31.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 32.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 地不同而变化。 33.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34.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 35.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 36.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 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37.二-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鉴评 员挑选出哪个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检验方法。 38.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单个样品的检验方法。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令狐采学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 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 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二、填空题: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T )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内容

实验一阈值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三种基本味酸、甜、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掌握标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三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三种基本味的识别;基本味觉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标度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每位学生品尝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人的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氯化钠、柠檬酸、蔗糖; (2)样品制备 储备液:蔗糖32g/L、氯化钠3g/L、柠檬酸0.5g/L,分别配制各种溶液,于室温下保存; 样品液:三种基本味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蔗糖0.4、0.8、1.6g/100mL;氯化钠0.08、0.16、0.32g/100mL;柠檬酸0.02、0.04、0.08g/100mL。 (3)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1-1与表1-2中。 表1-1 味觉测定 姓名地点 样品编号未知样酸味咸味甜味

表1-2 阈值测定 姓名地点未知甜味酸味咸味样品编号 记录 注:○无味;×察觉阈;××识别阈; ×××识别不同浓度,随识别浓度递增,增加×数。 五、思考题 1.实验环境对品评实验有何种影响? 2.影响个人嗅觉和味觉的因素有哪些?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评价员不要相互商量评价结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二感官差别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方法,熟悉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制定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比较所给定三个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的甜度,并排序; 3.使用标度,估定三个样品的甜度; 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每个人分别记录品尝结果,将样品按照甜度强度排列顺序;按照12人/组分组,统计各组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2)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2-1与表2-2中。 表2-1 三种饼干甜度评定 姓名班级学号 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样品编号783 931 657 甜度顺序 估定甜度

食品感官评价 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 绪论 1、感官评价的应用: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产品开发、风味营销、消费嗜好 2、感官评价的概念: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第一章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础 1、感觉、感官的定义及特点。 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刺激感官后,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特点:①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但不局限于此; ②感觉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③感觉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④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即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特点:①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的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2、感觉的类型: 物理变化引起的感觉:视、听、触 化学变化引起的感觉:味、嗅 3、感觉阈。 感觉阈值: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是通过许多次试验得出的。 绝对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差别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阈下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下限,低于下限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上限,高于上限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4、Weber 定律:(刺激强度) (差别阈值)韦伯分数)I I K ?=( 5、感觉疲劳(适应现象)。 现象: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原因: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疲劳; 结果: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

食品感官检验

感官品质内涵:感官品质(主观客观)、营养品质(化学分析)、加工品质(仪器测定)、卫生品质、贮藏品质。感官品质类型,按应用目的分:分析性和嗜好型;按检验目的分: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描述性检验。进行感官检验的目的:理化分析不如感官检验简单实用,一般的理化分析达不到感官的灵敏度,用感官可以感知但是理化性能不明了,还没有合理的理化检验。 绪论 感官评价: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性质的一种方法。三大支柱:统计学,心理学,生理学。现状:评价员不具备检验资格,无正规感官分析实验室,检测条件和环境不符合检测要求,检测方法不规范,样品未按照规定制备,主观因素影响大,检验结果未进行数据统计,报告不规范用于不准确。 人的感官及反应 1、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感觉的特征: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物理化学变化非常敏感具体变现为:一种感官只能识别一种刺激,只有刺激在一定量的范围内才会对感官其作用,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感官会产品疲劳现象(适应现象)灵敏度会降低,心里作用对感官有影响,不同感官在接受刺激时会相互影响。 2、感觉的敏感性: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分辨能力。可通过训练强化获得特别的发展。 3、感觉阈:指刚好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范围的强度范围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绝对感觉阈:以使人的感官产生一种感觉的某种刺激最低刺激为下限,以引起人同感感觉消失的某种刺激胃上限,上下限之间的刺激强度范围值。察觉阈值(识别阈值):对刚刚能引起明确感觉的最小刺激。极限阈值:刚好引起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差别阈值: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随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4、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大小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5、视觉:视觉受体接受外界光波辐射。 6、味觉: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味感受体进行刺激产生的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味蕾是最重要的为感受器,味的受体在味蕾有孔的顶端存在着许多长2微米的微丝其使得呈味物质能迅速的被吸附,不均匀分布在舌头的味觉乳头上。 7、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1疲劳现象:同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会产生品老现象即敏感性下降。感官疲劳产生越快敏感度恢复越快,持续强刺激使敏感性下降微弱持续作用使敏感性增强。2对比现象: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其实两个刺激量都未变化只是心里作用,提高了两个刺激的差别反应,实验中应避免对比现象。3协同效应(相乘作用):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4拮抗效应(阻碍作用):因一种刺激的存在导致另一种刺激强度减弱或消失的现象。5掩蔽现象: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的刺激,降低了某种刺激的强度。6变调现象:当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啊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 8、影响感觉的因素:温度:热菜在60~65℃;冷菜10~15℃时品评较为适宜;饼干糕点等室温较好。甜酸味最佳感觉温度35~50℃;咸味18~35℃;苦味10℃。年龄:随年龄增加,感觉阈值增加,敏感度下降,对食物嗜好有很大改变。温度对四种基本味道影响:甜味阈值17~35内下降,超过37回升;咸味、苦味17~42内上升;酸味变化不大。介质:呈味物质只有在溶解状态下才能扩散到味觉感受器产生味觉;介质的粘度上升,味道辨别能力下降;介质性质降低呈味物质的溶解性或抑制呈味物质的释放,油脂既降低呈味物质的扩散速度,又抑制呈味物质的溶解性。身体状态:患病时可能导致失味、味觉迟钝或变味;饥饿状态下提高味觉灵敏性,在上午11:30达到最高,进食后1h敏感性下降,降低程度与所食用的热量有关。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进行评价最好;缺乏睡眠能提高酸味阈值,咸甜不影响。性别、年龄:60岁以上4种味觉敏感性下降,60以下无明显改变;苦味男女一样,咸甜女性较敏感,酸味男性敏感(要求实验人员的选取男女均匀,且同一实验每次人员固定。 9、品味技巧:一点点的吸入口中,并使其滑动接触舌的各个部位,样品不得吞咽(缺)。10、嗅觉1功能特性:敏感性、强度辨别能力、性质辨别能力和混合物抑制等。敏感性是指人类具有觉察许多极低浓度气味的能力,甚至超过化学分析仪器方法测定的灵敏度。嗅觉的适宜刺激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嗅觉细胞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当嗅球等中枢系统由于气味的刺激陷入负反馈状态时,感觉受到抑制,气味感消失,对气味产生适应性。2嗅觉特性:嗅觉疲劳:有一定疲劳时间,产生疲劳过程中,嗅觉阈增大。相互作用: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消失;变为不可辨认特征(混合后无气味);失掉了某种气味;形成了一种新的气味;保存部分原有气味又同时产生新气味。气味掩盖:用一种气味去改变或遮盖另一种不愉快的气味,遮盖剂、包埋剂(β-环状糊精)。相对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室设计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室设计 一、实验室类型-分析研究型实验室 企业和研究机构用于对食品原料、产品等的感官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并指导产品配方、工艺的确定或改进等。 图1 分析研究型实验室平面示意图 传送窗(带推拉板)水龙头、漱口池 注:①照明灯(白色)②隔板③小桌 图2 食品感官评定用分隔室外型 评定室的布局如图1。A办公讨论区:品评人员进行讨论和训练的场所 B品评试验区:品评人员进行品评试验的场所,送样人员送上样品后,品评人员进行品评和记录、打分。C 样品准备区: 样品预处理包括制备、分装、称量、编号等在样品准备区进行。 D 仪器分析区:理化和人工智能感官分析类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上功能区是比 较齐全的划分,公司可以根据实验室准备样品的不同适当删减。企业里的感官评定实验室一般设在质量部,与理化检验室同一层,因此D功能区可以省略。A功能区也可以省略。B和C是必须的。 二、实验室的要求 1、评定室的要求 评定室的总要求是能保证参加评定人员集中精力,情绪稳定,不受或者尽量少受外来或者内部的干扰,为了保持室内安静,位置宜避开较大的门厅、电梯口、主要楼道等,此外可以制定一些制度保证感官评定室的安静状态。有适当的照明和室内颜色,

以免对色泽的判断失真,一般照明灯光采用白色,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建议采用灰色或毛面白色。 2、评定室的座位安排 一般企业安排15~20个座位(也可以更少,目前找到最少是5个座位的,对应品评室总面积16-20平方米),最理想的是建立永久性的分隔室,安排在靠墙一面,一边设为入口,一边设为出口,这样品评人员不会看到样品准备区。 3、评审用分隔室和小桌 分隔室大小的示意图如图2。工作台长最少为0.9m,宽0.6m,如果要添加其他设备时,工作台尺寸应相应加大。工作台上应配备漱口用的清水和吐液用的容器,如果条件许可(评审实验室基本都有),最好每个座位上装有漱口池和水龙头。椅子一般采用可升降的圆椅,可旋转,不带轮子。分隔室应有自己的照明,用于观看样品,同时在评定有色样品,特别是在评定芳香、质地等时,可用一定的彩色光来掩盖由于样品本身的色泽不一而造成的误差。所以分隔室内应装有不同色彩的灯,并具有光调节器,以备应用时选用(非特殊样品的感官评定可不做要求,仅准备日光灯或白炽灯即可,对于需要评定样品外观和色泽的试验,需要增加实验区的光亮,使样品表面光亮达到1000lx为宜)。分隔室前面设置传送窗,可以是左右或者上下推拉式的,方便样品递送。隔板的高度应至少超过工作台0.3m,也可以延伸至天花板,但要保证空气流通。分隔室的壁均应用塑料面,抛光,颜色为灰色。隔墙采用木板,不应具有挥发性气味,不应用涂有气味的清漆,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 4、评定室的气味及气候的控制 室内温湿度有一定要求,评定室一般设在朝北的房间,避免阳光直射,温度保持在20±2℃,湿度一般60%-75%。为了控制评定室的气味,希望评定室有一定正压,使其气味能够及时排出。对于一些有挥发性气味的产品,需要有换气装置,换气速度为每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另外评定室的材料和设备要求无味、易清洗,要注意选用无气味的清洁剂。 (除了上述比较理想的感官评定室布置外,有时也可以采用临时性的布置。这种情况下,评定室没有专门的评定隔间,仅在圆桌或者方桌上放置临时的活动隔板将评定人员隔开。按这种方式,普通实验室经过整理后也可以暂时作为感官评定室。) 以下是感官评定员的要求: 感官评定员的类型: 1、消费型:未经过品评训练的消费者 2、试验分析型:具有一定经验,甚至经过一定品评训练的人员 (1)无经验型:未经过筛选和训练 (2)经验型:经过筛选并具有一定差别分辨能力的感官品评试验人员 (3)训练型:从经验型品评员中进一步筛选和训练后的感官品评试验人员。 (4)专家型:专门从事产品质量评估和控制的人员。 感官评定员的要求: 1、兴趣:认识意义,理解重要性 2、健康:五官感觉正常,无过敏史,年龄一般20-50岁 3、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感觉和产品特性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4、准时出席:保证测试的时间性和试验的完整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