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适用年级

六年级

所需时间

(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3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而当今社会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使细胞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普通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后续单元的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就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单元包括“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个专题。专题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对刺激的反应,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专题二明晰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生长增大细胞体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实现由小长大,发育成一个功能健全的生物体。专题三在前两个专题综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构建多细胞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细胞的结构、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难点是练习制作临时装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解剖、分析讨论、比较、模型制作等方式,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绘制或者制作出细胞模型;说出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尝试用图解的形式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和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态度和认知,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

3.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和人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4.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

1.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学会绘制结构简图,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2.制作细胞模型,深化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拓展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2.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观点。

3.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4.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5.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6.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7.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8.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说明:设计几个能引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问题)

专题划分

(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专题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课时)

专题二: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课时)

专题三: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课时)

其中专题二中的调查白血病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所需课时

(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本专题使用2课时,每周3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目标:

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2.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专题问题设计

(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1.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2.只有一个细胞的草履虫是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

3.为什么说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的材料用具、草履虫等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问题引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是怎样的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按要求模仿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2.小组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实验成果,并交流实验心得。

3.绘制细胞结构简图识别细胞各结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教师总结。

4.尝试对比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异同。

5.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二分组实验:观察草履虫

问题引领:自然界中有的生物本身就是一个单细胞。只有一个细胞的草履虫是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呢?

1.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探究分析草履虫对食盐和肉汁的反应;

3.形成结论:单细胞的草履虫依靠一个细胞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等各项生命活动,更好的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活动三观看动画,阅读资料,进行分析:

问题引领: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也是由细胞完成的吗?为什么说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1.细胞各主要结构的功能

①观察物质进出细胞的动画,分析总结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

②比较细胞内的能量的变化,分别总结出叶绿体、线粒体——能量转化的作用;

③分析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理解细胞核的作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梳理归纳,形成共识: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拓展活动】制作细胞结构模型。

评价要点

(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1.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

①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熟练

②装片制作较好,并能观察到清晰物象

③善于合作,认真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2.绘制细胞简图

①绘图规范正确

②真实、科学性

3. 制作细胞结构模型

①模型能准确反映细胞的立体结构

②模型制作精良

专题二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所需课时

(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本专题使用1课时,每周3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概述生物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3.识别人物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训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认知。

2.在课堂活动中提高对生物学的兴趣。关注癌症、白血病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专题问题设计

(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1. 人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成熟的人体?

2. 细胞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就能形成完整的生物体吗?为什么?

3. 如果细胞只有分裂、生长,而没有分化,结果会怎样呢?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各种植物组织的永久装片、放大镜、番茄等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探究生物体是如何由小长大的

问题引领:人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成熟的人体?

1.观看视频:人的发育过程。

2.观察思考:动画演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3.尝试描述并形成结论:利用动植物细胞分裂的流程示意图阐释:细胞分裂过程是怎样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何不同?形成结论: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的过程。

4. .动画演示: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教师简单讲解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先复制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5动画演示:细胞生长过程——使细胞体积增大

6.归纳小结: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导致的。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稳定。

活动二要发育成一个功能健全的生物体,除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还需要什么?

问题引领:构成生物体的细胞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1.观察思考:

①借助放大镜、镊子、解剖针等工具进行观察番茄等;教师再利用显微投影将事先制作的临时装片进行演示,可以发现植物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引发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②利用动画演示和流程示意图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形成细胞分化的概念。

2. 再次利用装片,引导学生思考形成组织的概念。

3.尝试识别动植物体的不同组织,并解释各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结论: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

活动三知识拓展——研究性学习

问题引领:如果细胞只有分裂、生长,而没有分化,结果会怎样呢?

1.观察讨论:观看关于癌症的视频资料,了解癌症,了解癌症对于人体的危害。

2.布置研究性学习“调查白血病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

3.展示交流(两周后)

评价要点

(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1.识别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流程示意图

能利用示意图准确概述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

2. 识别动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①能识别动植物的基本组织

②能描述各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3.研究性学习

①能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②能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制成宣传手册

专题三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所需课时

(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本专题使用1课时,每周3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能力目标:

在观察、体验、探究等活动中,通过亲身的经历和感悟分析,锻炼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专题问题设计

(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1.人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胃的各部分结构在食物的消化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3. 当你打篮球时,身体各系统如何协调统一的?

4.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5. 果实的各部分结构分别起什么作用?

6. 同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呢?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放大镜、番茄、解剖针、镊子、教师先制作出芹菜叶和番茄的基本组织的临时装片等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细胞是如何构成人体的?

问题引领:人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胃的各部分结构在食物的消化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当你打篮球时,身体各系统如何协调统一的?

1. 活动:拼接消化系统模型。利用多媒体,将各消化器官按正确顺序拼接起来,组成完整的消化系统,讨论交流,形成系统概念。

2. 阅读教材,了解人体的八个系统。

3.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胃由哪些组织构成,深化组织和器官概念。

4.明确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回忆自己打篮球时的身体变化和感受,形成人体是统一整体的初步认识。

活动二细胞是如何构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的?

问题引领:绿色开花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果实的各部分结构分别起什么作用?

同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呢?

1.观察识别番茄的各种组织,思考这些组织是怎样构成器官的。讨论交流,形成器官概念。

2.观察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认识各器官,按功能区分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

3.明确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尝试判断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属于植物体的哪种器官?

利用马铃薯、莲藕、大豆、花生、甘蔗、葡萄、花菜、白菜、胡萝卜、甘薯等实图片,讨论交流。

5.归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小组讨论,设计概念图归纳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行比较。

评价要点

(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1.解剖观察番茄

①能利用工具,按一定次序观察

②能区分并表述各部位结构的特点

2. 拼接消化系统模型

能快速准确完成拼接并有较为合理的解释

3.设计概念图进行归纳比较

①能积极参与,相互合作。

②能正确完成概念图,准确区分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4.单元测试

测试成绩达到合格水平

初中生物《生物分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1、带7 年级上册课本, 2、调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活动。 教师:1、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准备实物展示:黑藻、铁线蕨、苔藓、瓜子、小麦、玉米、银杏、红叶石楠 3、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图片。动物图片 一、情景引入: 师:播放视频 师:建设美丽中国主要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保护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师:播放PPT 展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怎样能够了解这些生物认识它们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这就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回答分的标准)。 师:很好,其实大家把这些书分开的过程就是“分类”,想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了分类? 生:(图书馆、超市、学校……) 提问:分类有什么好处? 生:使我们更容易找到想要的东西,很方便。 师:对,我们对于书籍的分类也恩那个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请大家按你们分好的类将书有序的放入书包,今天回家后把自己书包里所有的书都分类整理,以便以后迅速的找到。 提问: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分类呢? 生:品种繁多的时候需要分类。 师:(展示生物种类数量)我们看到目前已知的生物种类已经达到了210 多万,这样的一个类群分类的必要性是非常紧迫的。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板书: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二、对植物进行分类 1、了解植物特征 师:好,我们了解了生物分类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尝试着给植物分类,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所带的植物,说说它们的特征及所属类群。刚才我们知道了分类要根据生物的特征,所以我们分类的第一步就是先要了解这些植物的特征。 关于植物部分的内容我们是在七年级上册学习过得,有些同学对部分植物可能不太熟悉了,现在给大家3 分钟时间,可以翻阅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来找找这些植物的特征,没有带书的同学,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帮助大家复习,可以看投影。我们待会请同学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里的六种植物他们的特征。 学生查阅资料 请学生介绍六种植物的特征。 2、尝试分类 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分类了,如果你是分类学家,你会怎么给这六种植物分类? 生:说自己的分类标准。 师:大家说的都对,在分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前,各国的植物学家也想大家一下按照自己的标准在进行分类,但是这样对于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是有限制的,所以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以后,人们就开始按照生物进化的角度进行分类。 师:我们来看书上给我们呈现的分类体系,大家现在尝试按照这样的体系,将这六种植物进行分类,最终看看这里的A---F 分别是以上那种植物。 学生开始分类 汇报结果 3、教师引导了解植物的分类体系(同时板书) 师:植物可以按照有无种子分为两类: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师:孢子植物可以根据根茎叶的有无分为三类藻类、苔藓、蕨类。(学生描述特征) 提问:种子植物又可以按照种子外有没有果皮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教师展示桃子和松的球果给学生说明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的情况。) 师:常见的裸子植物有哪些? 生:松、柏、杉、银杏、苏铁。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 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材料用具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观察时,可对照课本上的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讨论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答: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实验目的 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 实验材料 绿豆50粒,培养皿1个、吸水纸若干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内垫上4—5层吸水纸,洒上水让纸充分浸湿。在培养皿中均匀的放入50粒种子,再盖上两层吸水纸,放在通风阳光处。 2.每天要检查培养皿内纸的湿度,经常保持湿润,不能有干燥或水淹现象。 3.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将观察到萌发的种子数记录在表中,连续观察七天左右。实验结果 发芽率计算:50÷50×100%=100% 实验结论

本组实验结果发芽率为100%。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实验目的 观察根尖,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方法步骤 1、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 这就是根毛。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看看构成根尖的不同部位的 细胞有什么特点。 讨论 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说说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花的结构和类型 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2、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3、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4、尝试解剖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教学难点: 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 (1)体型较大的完全花、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白纸 (2)学生分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发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手段: 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讨论,看书自学,动手实验,及时练习落实知识,教师参与,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欣赏花的视频后,展示一株结果的番茄植株。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1、番茄花开花落,开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花为什么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花的结构 1、引导探究 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可以知道,一朵完整的花一般都具有以下结构: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填图 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填图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了解花的结构 师:现在大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你们能说出花的哪部分结构与果实有关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展示(完整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学生进行解剖一朵花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教案(全)

《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初中生物优质课 种子植物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优质课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公开课资料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辽宁省庄河市第十一初级中学孔凡久 1. 教学目标 1.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1.4.运用比较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1.5.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2.重点和难点 2.1.运用解剖和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 教材分析 本节重要讲述绿色植物中高等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种子植物。种子具有新植物的幼体——胚。种子植物分为两类,他们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的知识内容难度不大,而且能够观察到实物较多,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需要观察和操作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安排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种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种子植物的两类群。

学生对于动手实验的愿望非常强烈,愿意主动探索和未知的生物科学领域,但是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和方法还有待于提高。因此,教学时教师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手边的工具解剖收集到的植物种子,然后在按照教材中给出的观察方法和再次实验,得出结论,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完善和具备的科学素养。 本节立意于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种子的结构,从中理解种子做为繁殖器官所完成繁衍新一代的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教材注意了通过比较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以此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 4.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 课件(扫描或下载);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动态展示种子萌发时种子的结构的变化CAI课件[动画:玉米和豆类中、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

教资初中生物教案设计

教资初中生物教案设计 初二生物教学设计 课题:实验探究专题的复习 教材分析: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三方面,即知识性目标要求、技能性目标要求和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要求。其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是: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 根据《关于印发佛山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佛教考〔2007〕9号)的精神,生物学科被列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查科目。其中实验和探究部分并入有关的知识考查内容,约占20%。可见实验和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面临生物毕业考查,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对初一的知识已经遗忘了,而实验探究部分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老师有必要帮学生归纳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2、过程与方法: ◎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知道怎样提

出问题、找出变量,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等。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能根据探究课题作出假设、找出变量,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教学方法:归纳法、比较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分组分享教学法。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实验探究的信息。 教师:课前收集若干个实验探究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开展收集和整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测(见学案) 二、确定目标,筹划策略 依据学案中“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认定目标,在学生认定目标后提出要求、希望和必要的提示或鼓励。 【教学目标宛如路标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是教学的起点与落点,而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分步达成教学要求的基本方 式和多元互动过程,故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教材特点、《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其中,立足学生实际是关键,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

主题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主题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主题内容要求生物体 的结构 层次 细胞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Ⅱ 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Ⅱ多细胞生物体 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裂、分化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Ⅱ 绿色开花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Ⅰ网络导图 考点扫描 1.显微镜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 2.临时装片的制作、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分裂的过程、分化的意义 4.人体和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基本组织 5.生物体的器官、系统,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比较 考点梳理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及功能 (1)c和e的作用是放大物像。 (2)d的功能是调换物镜。 (3)调节光线强弱的是[f]遮光器和[g]反光镜。 (4)a与b的功能是调焦距。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图解见下页) c: 目镜 d: 转换器 e: 物镜 f: 遮光器 g: 反光镜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点睛】 显微镜 操作步骤七字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细调找物像。 看完低倍找高倍, 九退整理镜归箱。 二、构成动植物体的细胞 1.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滴生理盐水)→漱(清水漱口)→刮(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涂(把口腔上皮细胞涂到生理盐水中)→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 2.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滴清水)→撕(撕取内表皮)→展(展平内表皮)→盖(盖上盖玻片)→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_,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新)

教师姓名: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实验名称观察蚯蚓(书上9页)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实验器材 活蚯蚓(自备)、粗纸、棉球、放大镜。 实验步骤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注意观察它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节共有多少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右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将蚯蚓放在粗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4、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看看是否有黏液。 应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的腹部有小突起(刚毛),在玻璃板上爬行慢,在纸板上爬行快。 实验结论 了解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

教师姓名: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书上76页) 实验目的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器材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实验步骤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3、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4、用解剖针挑起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应观察到的现象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结论 认识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动物的运动》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本章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一个基础,学习有关动物运动系统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本质非常重要,同时可以巩固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1、在探究实验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模拟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重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及相互关系,需其他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 2、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概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动物生理方面的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

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强,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时期,以人体为例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的积极性会较高,便于学生接受。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两块硬纸板(或硬塑料板)、两根皮筋、剪刀、图钉(或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讲解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表现的如:捕食、求偶、迁徙等行为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是依靠哪些身体结构,它们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带着这些问号,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 三、新课教学: 1、运动系统的组成 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本48-49页,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并讨论完成讨论题。 学生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教师补充如下: 指导观察哺乳动物家兔和人的骨骼图,重点观察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 设疑: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结的? 学生思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型等的使用,能将细胞分裂这个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过程具体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细胞分裂与生命现象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染色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大象、小鼠。 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所组成的,那么,你能从细胞的角度来推测一下大象和小鼠体积差异如此大的原因吗?展示数据:大象和小鼠的细胞直径。 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到结论:生物体个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而不是细胞的大小。个体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那生物体是通过什么方式增加自己的细胞数量的呢? 引出课题: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设计意图】巧设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发问,使学生对问题的认知逐渐从现象到本质。 (二)细胞分裂过程 1.出示图片: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最终得到结论: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设计意图】对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整体感知。 2.出示图片并提问: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变化的?观察图片差异并找到正确答案。明确细胞在分裂的时候遗传物质是需要再复制一份的。 3.讲解物质准备期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明确物质准备期的变化,染色体复制实质上是DNA进行了复制。 4.出示细胞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细胞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内发生的变化。认真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染色体形态以及数量的变化。 5.出示植物细胞分裂完整视频。强化认识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以及数量的变化。 6.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模拟完成染色体的形态以及数量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视频、教具等教学资源,深入浅出,突破难点。 (三)细胞分裂的意义 1.由克隆羊“多莉”引出细胞分裂的意义。在教师引导下试着总结:细胞分裂使亲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2.由学生自身的变化引出细胞除了可以进行分裂之外还会生长。明确细胞生长就是细胞体积变大。 3.细胞能无限长大吗?出示表格。计算并总结规律,最终得到结论:随着细胞的生长,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比)变小,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度长大。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明确细胞分裂的意义。 (四)知识拓展 阅读教材“脱缰之马”──癌细胞。 【设计意图】关注细胞分裂与生命现象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先分裂,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分裂时平均分配进入两个新细胞;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花的结构和类型 教学目标: 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2、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3、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4、尝试解剖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教学难点: 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 (1)体型较大的完全花、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白纸 (2)学生分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发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手段: 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讨论,看书自学,动手实验,及时练习落实知识,教师参与,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欣赏花的视频后,展示一株结果的番茄植株。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1、番茄花开花落,开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花为什么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花的结构 1、引导探究 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可以知道,一朵完整的花一般都具有以下结构: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填图 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填图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了解花的结构 师:现在大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你们能说出花的哪部分结构与果实有关呢?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展示(完整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学生进行解剖一朵花 提醒学生实验时的注意以下问题: ①观察时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为什么?②你观察到了花的哪些结构?③请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点?④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⑤你认为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⑥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1)学生解剖的情况要做具体了解,解剖不规范的情况要更正; (2)对于有解剖单性花的学生也要作出解答; (3)学生的解剖方向若有不同(横剖和纵剖),都要作出相应的解释。 (4)对于各部分的功能先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总结; (5)花的主要部分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原因。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提问并总结: 1)、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检查:组织个别同学进行指图的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七年级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专题课标要求和复习建议 精题解析 例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⑴目镜15×,物镜10× ⑵目镜10×,物镜10× ⑶ 目镜15×,物镜25× ⑷ 目镜10×,物镜25× A ⑴⑵ B ⑷⑴ C ⑶⑵ D ⑶⑷ [解析] 选C ,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时,看见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⑵放大100倍,倍数最小,⑶放大375倍,倍数最大。 例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甲、乙、丙、丁、戊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右边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将细胞甲进行重点观察,下列A 、B 、C 、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节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玻片。 A .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 C .戊→甲→丁→丙→ 乙 。D .丁→戊→甲→丙

[解析]:应选C。将图1转换为图2,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且放大了,像变暗了。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视野中的细胞甲看上去是在左上方,实际观察的实物却是在玻片的右下方。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比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要小,应将细胞甲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心,才能再放大观察到,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正确操作是先移动玻片,使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中心,再调节光圈使光线暗些,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象调清晰。 例3、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 D 系统 [解析]选C,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在肌腹中还有血管和神经等,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具有收缩的功能,所以属于器官。 例4、下列结构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A洋葱叶B虎克观察到的细胞C肺癌细胞 D 洋葱鳞片叶的表皮 [解析]选D,植物的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上述选项中,A是植物的器官,B是不具有生命的细胞壁;C是动物细胞;D是由许多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保护内部幼嫩部分的功能,所以属于植物的保护组织。 典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要进行对光,首先要使几个结构成一条直线,这几个结构是()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C、物镜、光圈、目镜、镜座 D、物镜、目镜、转换器、平光镜 2、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光时,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C、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应微调细准焦螺旋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3、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 ×”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 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4、观察临时装片是,视野里出现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时,污点不能移动,那 么污点很可能在() A 反光镜上 B 目镜上C装片上D物镜上 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镊子缓慢地盖上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在口腔测壁上轻轻地刮取少量的细胞;④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⑤将所取材料均匀涂抹在一滴生理盐水的中央;⑥染色 A ④②①③⑤⑥B④②③⑤①⑥ C ④②③①⑥⑤ D ④①②③⑤⑥

《鱼》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

《鱼》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内容。内容上,鱼作为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也是第一个学习的类群,对于学生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非常重要。 教材在编排上从鲫鱼的骨骼图引入,引导学生对脊柱的概念有个初步的基本认识,再通过一幅对开页的大彩图,图文结合,介绍了鱼的多样性,使学生获得对鱼适于水中生活这一点有了直观、具体而形象的认识。而对于重点“鱼的主要特征”部分,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构建“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这一重要概念。教材同时注重情感价值观的渗透,通过提示用有颜色的蔬菜汁或果汁代替墨汁,巧妙地向学生灌输了“实验应尽可能减少对实验对象的伤害”这一理念;通过年画,从人类文化等精神层面进行阐述,使学生更加立体地看待其与人类的关系;通过介绍过度捕捞与污染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顺德号称“鱼米之乡”,鱼对于顺德人来说是最熟悉的生物,但大部分学生懂吃懂烹饪,却从未仔细观察。所以从学生最熟悉的美食入手,可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及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而同时,通过一年多的生物学习,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慢慢构建知识。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发现本节内容较多,而考虑到顺德学生对鱼比较熟悉,所以对“多种多样的鱼”这一内容进行了简单处理,而把重点放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鱼的运动和呼吸方式,从而总结出鱼的主要特征上。在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让学生在任务和问题的驱动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复习要点: 一.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的特征: 1.生活需要营养 ①植物吸收外界的H2O、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②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①动物出汗、排尿、呼出气体 ; ②植物通过落叶的形式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 5.能生长和繁殖 ①蘑菇等真菌——孢子 ②植物(高等—种子,低等—孢子) ③动物(卵生、胎生)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 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合作等) ②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温度、水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对环境表现出的相适合的现象。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2.适应的特征 ①普遍性: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骆驼刺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②相对性:生物适应它所生存的环境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上的适应, 并不是永久的,长期不变的。 3.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蚯蚓增加土壤肥力等。) 三.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关键:设计对照试验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即对照试验1.实验组和对照组2.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一样) 四、生态系统 定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人教版】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生物体的不断长大,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即细胞分裂。下列各项,不发生在植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是() A.遗传物质的复制 B.形成新的细胞壁 C.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D.细胞质被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详解】 A.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数量倍增,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也是一样的,C符合题意。 D.细胞分裂的过称为: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两个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①对光,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 ③放置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 ⑤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④③①②⑤【答案】B 【解析】 【分析】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详解】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一烫,然后依次进行观察,首先撕下最外面的一层表皮,然后看到里面肥厚多汁的果肉,若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丝丝白色的“筋络”。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撕下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肥厚多汁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C.白色“筋络”中有输导组织 D.白色“筋络”中有机械组织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详解】 番茄果实的表皮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表皮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 表皮以内的果肉储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B正确。 番茄内有一丝丝的白色“筋络”,这些“筋络” 是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C正确。 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白色“筋络”中也含有机械组织,D正确。【点睛】 把握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点是解答的关键。 4.在使用显微镜练习观察字母“e”的装片时,看到的物像应该是() A.e B.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详解】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在使用显微镜练习观察字母“e”的装片时,看到的物像是“e”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5.甲乙丙丁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叶的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分析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动物的运动--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docx

动物的运动 --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通过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和逻辑推理能力。 5.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6.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7.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观察图片,思考回答。复习旧知组织学生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观看视频,思考回答。识,引入新课。 2.播放“动物的运动方式” 视频,引导学生说出:不同动物 的运动方式不同,不同动物的运 动器官也不同。 3.设疑:动物是怎样通过 运动器官完成各种动作的呢? 今天,我们将以哺乳动物为例, 进行探究、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动 物的运动。

(一)以哺乳动物为例,认人体自身就识运动系统的组成是好的教学准课堂教学1.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屈进行活动体验,观察、备,通过自身的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感受、观 作有哪些结构参与?如果肘关察,获得感性知 节受伤了,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识。 作吗?如果相应的部位发生骨 折或肌肉拉伤了呢? 引导学生答出:哺乳动物的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肌肉和关 节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以观察实 都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物、讨论、交流 配合。的形式进行探究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学习,培养学生活动方案如下。究活动,完成思考题。的观察能力、合(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作能力和交流能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力以及学习兴 组成。小组讨论:骨在运动中起趣,提高课堂的 什么作用?有效性。 ( 2)取猪的关节,用两手 握住两侧骨使关节转动,了解关 节的灵活性,然后对照教材模式 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结构。 用镊子撕开关节囊,用手指触摸 关节软骨及腔内的液体,有什么培养学生 感觉?分析关节对运动的意义。的观察能力和交(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已流能力。 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别肌培养学生理 腹和肌腱。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论联系实际的能 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力。 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知识目标 (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

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 (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 (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 3 课时分配 2课时 4 教学设计思路(见表1) 表l 教学内容基本策略生态系统的概念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个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生态系统的组成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观察与思考”时,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播放有关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调节能力多,分析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 5 教学实施程序(见表2) 表2 教学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引出教学件展示蒙山森林公课题;园;提问:你看到蒙山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 秋季 第一学期 普通光学显微镜示意图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 七年级科学上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名 称 作 用 图 示 目 镜 接近眼睛的镜头 放大标本 和成像 说明: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 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 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关系 3、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 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 大而亮,细胞是小而多。 4、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 物 镜 接近玻片的镜头 镜 筒 上面装目镜,下面连转换器 转换器 上面装有1~3个倍数不同 的物镜,用于调换物镜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通光孔 在载物台中央,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光线强时,调小光圈;光线弱时,调大光圈) 反光镜 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 弱时,用凹面镜) 粗准焦 螺 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 的幅度大 调 节 焦 距 细准焦螺 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 的幅度小 镜 臂 提握显微镜的部位 镜 柱 支持镜身 镜 座 稳定镜身

二、有关显微镜与实验方面的知识: 三、玻片标本的种类与制作方法: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 秋季 第一学期 涂 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 血液涂片等 装 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起少量的材料制成的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等 四、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 构 功 能 图 示 细 胞 壁 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 胞 膜 紧贴于细胞壁内侧一层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楚) 细 胞 质 位于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具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又含有有机酸、糖类和色素等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 胞 核 位于细胞中,内含染色体,是细胞生命 活动的控制中心。具有储存、复制遗传物质(DNA ),与遗传有关,称为遗传信息库。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 构和功能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 成。功能:与植物细胞相对应的结构相同。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 区别 相 同 点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 不 同 点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在自然界中,除病毒外(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切生物体(包括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类 别 区 别 举 例 有 机 物 分子比较大、含有碳、易燃烧 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无 机 物 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不易燃烧 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 六、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同时, 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细胞里的有机物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