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微课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微课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微课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微课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微课教案

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揭示成语寓意。能够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懂得像青蛙那样坐在井中看天是不对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小鸟、青蛙图片,课件。

可是准备: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PPT)复习生字,读词语。

二、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PPT)指名朗读第一段:师问: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地方?利用PPT讲解井沿的位置(举一反三:碗沿、河沿)(2)分段朗读2-7段,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

3、整体感悟,第2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

(1)看课件练读第一次对话。(出示PPT指名对读)通过读文知道了什么?

(2)看课件感悟第二次对话。(出示PPT,男女对读)

1、通过朗读第二次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师问: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板书:无边无际)

3、学习“无边无际”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PPT展示图片)指名朗读小鸟的话(读出劝告的语气)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板书:井口)所以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解释大话)指名朗读青蛙的话(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5、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为什么小鸟说的对?(PPT出示小鸟飞过的地方)(板书:见多识广)

(3)感悟第三次对话。(出示PPT)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找:小鸟和青蛙说话时都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他俩笑的含义相同吗?

2、同桌进行讨论。讲讲他们为什么会笑?说明了什么?再帮青蛙找找它还有什么错呀?(板书:自以为是)

3、同桌分角色朗读,师指导朗读对话。

三、理解寓意、扩展活动

1、现在同学们再看题目,“坐井观天”形容什么样的人?(目

光短浅并且自以为是的人)

2、如果青蛙此时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PPT 展示)

四、指导书写

1、认读“信”、“蛙”两个字。(出示PPT)

2、观察它们的整体结构和要注意的笔画,指名生说。

3、师范写,生练写。

五、总结全文

指名看板书总结,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不补充。

《坐井观天》评课稿

《坐井观天》评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卢老师的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课前准备充分 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实物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井沿”、“无边无际”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识字教学也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教师通过故事的讲述开始课堂,用直观、形象的版画及课件理解“井沿”,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在井的什么位置,从而明确“井沿”的具体位置。在学习“沿”“际”“信”时先让学生找找哪些字和它是朋友,然后让学生采用编顺口溜,加一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无边无际”一词的教学也是别有用心,在理解了“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 三、以读为主,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卢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领悟文本蕴涵的深刻含义。 四、创设了实践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让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让他们把书卷起来看天花板。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了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的原因。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做了一个假设: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说谈些什么?从而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这样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总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语文课,老师使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注意说话方式。让课堂短短的40分钟,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无尽的回味,乃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这节课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知识。

《坐井观天》微课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微课教学设计 课题:坐井观天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单位:登封市石道乡中心小学 执教者:姚伟红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表演读,读出它们各自的语气。 2、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第4—7自然段,围绕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品读课文,读出青蛙和小鸟各自的语气。 难点:了解动物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理解寓意,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法、学法: “读中悟,悟中读”是我突破重难点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中采用简笔画、贴图、做实验、讲故事、表演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读、想、说、做,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运用谈话、质疑、想象、拓展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同样的天,动物们看到的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一起去探个究竟。 2、板书课题、解题。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领悟。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的形式来争论天的大小,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 1、那么青蛙和小鸟都说天有多大呢?请我们的同学再次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给自己的读书进行评价打分。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12.坐井观天(15)

《坐井观天》微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样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重点: 1.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明确他们争论的问题。 难点: 1.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 2.续编第四次对话。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青蛙和小鸟头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师:说一说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什么位置吗? 师:坐在井里的青蛙和落在井沿的小鸟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特别激烈,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 二、课文讲解 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59页,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找一找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用“______”画出小鸟说的话, 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生说,并读出第一次对话) 2.师:请同学们观察问号,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再请同学们读一读。(2-3名同学读) 3.读出小鸟说的话。师:“一百多里”有多远?说明了什么?教师举例:一圈操场400米,一百里有125圈,说明了小鸟飞得很远。 4.师:青蛙和小鸟的争执还在继续,谁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5.什么叫“大话”。(吹牛,不切实际的话)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没有边际,看不到尽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6.理解了对话内容,请同桌分角色试读小鸟对话。(学生练读)教师请学生戴头饰有感情朗读,读出青蛙和小鸟的心情。 7.师:在第二次对话之后,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他们说了什么?全班一起读第三次对话。分角色试读他们的语气。 三、难点讲解 1.师: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呢?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先看看屏幕上的这片蓝

教研活动《坐井观天》听课评课稿(2020)

教研活动《坐井观天》听课评课稿(2020) 今天有幸聆听了刘丹老师的《坐井观天》,感受颇深,获益不少。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这是一堂扎实、有效的,平实又本真的课。下面我就从项目性评价阐述一下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孔老师能根据关键要素: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和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搭设了两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不一样呢?第二个是语言训练平台,你认为谁说得对呢?那你能帮小鸟劝劝青蛙吗?这两个平台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搭

设的。第一个平台是从教学内容出发的,为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会读疑问句和感叹句;第二个平台是让学生从交流中理解寓意,知道要全面看问题。 二、学生能根据教师所搭设的平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如识字教学就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课伊始,教师就通过故事的讲述,用直观、形象的版画理解“井沿”,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在井的什么位置,从而明确“井沿”的具体位置,然后教师拓展“碗的边呢?(碗沿)小河的边呢?(河沿)”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沿”的意思,然后再学习生字,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一些。再如:对于“无边无际”一词的教学也是别有用心,在理解了“无边

无际”意思是,孔老师扩展学生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还有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师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不仅能很好的理解“井沿”“无边无际”词句的意思,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交互。师生交互和谐,生生交互热烈。师生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收获,在读中训练语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同时发挥导学的功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要求来读书,读的有目的、有内容、有体验。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听评课记录

《坐井观天》听评课记录 林珍:高老师这堂课,是一堂很成功的课。说成功,主要体现在教师导得有方,学生学得主动,读书读得深入。师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满教学全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得十分融洽。由于教师启发、诱导得法,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高老师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柳爱娜: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教师要给学生有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张老师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对暂时不懂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提问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教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就是读书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衣晓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导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 从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始终注意“导”,始终注意听取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断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拟人句教学 设计思想: 初步掌握拟人的知识,能判断拟人句,尝试写拟人句。 教学分析: 拟人句手法在作文中经常需要运用,它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对于富有人格特征的事物以及动植物都十分喜爱,易于接受。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关春天的文章,就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特点,学生特别喜爱。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拟人句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 2、知道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形式有三种:把植物拟人化、把动物拟人化、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3、能够区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4、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学习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区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修辞手

法写句子、写片段。 2、教学难点: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微视频教学 1、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概念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修辞手法——拟人。我们学会了它,就可以使我们的文章写得生动有趣了。那什么是拟人手法呢?让我们来读下面的句子: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桃花笑红了脸。 笋芽儿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对了,句子中把春雨、桃花、笋芽儿当作我们人来写了,给它们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感情。春雨成了美丽的姑娘,还会弹乐曲;桃花拥有了人一样红润的脸庞;笋芽儿也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地开口说话了。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是不是觉得很生动,很有趣呢?这样的句子就是拟人句了。定义: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2、拟人手法的三种运用形式 师:那什么事物都可以进行拟人化呢?拟人手法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三种: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租船微课教案

租船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西安市滨河荣华实验小学魏慧娟 课题: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至少”问题和“最多”问题解题方法。 教法:引导自学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淘气和笑笑去公园划船,他们遇到难题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探究新知,出示自学指导: (一)难题一: 1.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图片,认真读图,小朋友们,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2.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3、精讲点拨: 教师问:我们怎么样去解决以上这个数学问题呢? (1)帮助学生理解“限乘四人”的意思 (2)列式:22÷4=5(条)……2(人)

(3)教师问,5条是最终的计算结果吗?剩余的2人该怎么办呢?理解“至少”的意思。 .......应该还要为剩余的2人租一条船,列式: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二)难题二 他们租好了船,又遇到第二个难题了。 1.课件出示课本第11页图片。 2.独立思考,每条船每小时租金9元,有30元钱,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 3、精讲点拨 (1)每小时的租金一样,我们也可以用除法解决。 列式:30÷9=3(小时)……3(元) (2)老师反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上面的3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划4小时,并讲解关于“最多”问题的解答。 三、比一比,总结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至少”问题:进1法,“最多”问题:去尾法。 四、巩固练习: 1.每个塑料袋能装8个苹果,有26个苹果,至少需要多少个塑料袋? 2.有19颗扣子,每件衣服钉5颗扣子,最多能钉几件衣服?

亡羊补牢评课稿

亡羊补牢评课稿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亡羊补牢》评课稿 (兴义市延安路小学副校长、省特级教师、贵州省小学语文任保平名师工作室成员邓家英)根据贵州省小学语文任保平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暨观课、评课、议课活动安排,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我于3月4日专注认真地观看了廖传敏老师执教的《亡羊补牢》视频。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廖老师在上新课前采取了谈话导入法,三幅情境图描述了《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学生已学过的三个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并且让学生明白学习寓言故事的三个要求:一是会读故事;二是会讲故事;三是明白道理。而在学习这个寓言故事时,她也是一步步按这三个要求落实的。在教学中,廖老师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认读;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寻找近义词,如“街坊”;在探究中体会文字背后的心情,如“赶紧”等;结合词语复述寓言故事等,而这些环节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地读记背,而是随“课”的深入而要求逐步提高,很不错,现将廖老师的这堂课点评如下: 一、亮点多多: 1.执教教师的内在素质强 从年龄上讲,廖老师虽然年轻,但她在课堂中的表现却比较沉稳、老练,语言干练,课堂驾驭能力比较强,能关注学生课堂中的活动、问题的生成,能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她殷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远程录播”这类新生事物率先学习运用,点赞! 2.“互联网+教育”不是梦 先进的直录播教室不仅为学校开展现场观课、评课提供先进的硬件设施,增强观课评课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网上转播,还能实现异地观、评课的交流和研讨,加大了课堂的开放性,提高了资源共享的高效性。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将在教室内现场教学的实情自动录制下来,将视频直接推送到校内多媒

二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系列微课--认识图形 数角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2--6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角的概念的体会。 2、借助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认识的活动经验,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通过数角活动,学生理解数角的有序性,并能正确数出图形中角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图形中角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引言:同学们,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大家都比较熟悉,一个图形里面有几个角相信同学们也都数的比较清楚,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数角就成了一个难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2、师:角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师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所示图形。 师:在这个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呢?你 是怎样数的?

3、师:同学们很聪明,接下来大家看看在这个图形中有几个角呢?(课件图形1、2、3。学生数完后教师课件演示,图形3不演示,学生数完教师确认后在括号里出示正确答案) 4、师: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学生回答。 师小结数角的方法:注意数的有序性,先数出基础角,再数出由2个基础角合起来的角,再数由3个基础角合起来的角,依次类推。 5、练习。 课件出示图形:图形发生了变化,让它复杂一些,你还能快速数出它的个数吗?(学生数角并汇报) 6、总结回顾:数角的个数一定要注意数的有序性,这样不仅快速而且准确。

数图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7--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中,激发对图形研究的 好奇心。 2、通过数图形的个数,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 展学生的智力。 3、能够正确数出图形中各种图形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图形中各种图形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平行四边形纸。 教学过程: 师:假如你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你怎样向大家来介绍你自己! 师:同学们对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图形的基本特征来做游戏,看谁最会动脑。 课件出示图形:在这样的图形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分别有几个?(学生数图形并汇报) 课件演示数图形的过程。(师讲解数的方法:有序性) 课件出示第二个图形(着重讲解) 师:在这个图形中又有一些有长方形,看似简单的图形,你们能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吗?(学生数图形)学生汇报后师讲解并演示方法:这个图形的组成有一定的规

《坐井观天》微型课稿

《坐井观天》微型课稿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观天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天?你是在什么地方看的?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蓝……) 2、补充板书:井 在井里看天有经历过吗?相信大家都不会有。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把书卷起来当做井,透过卷筒看天,跟平时看到的一样吗? 3、板书:坐 这个词语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 请大家齐读课题,这是个寓言故事。 到底是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读课文去探索答案。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愿意读第一自然段的请读,这个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 青蛙——井底 小鸟——井沿 (在图中指出井沿,理解“井沿”这个词语,也就是井边。) 2、青蛙和小鸟在谈论什么问题?板书:天有多大? 这个寓言故事中有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一问一答属于一次对话,现在大家用自己熟练的方法再读故事,找找它们的几次对话,并标出

来。 你找到了几次对话?(三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小鸟怎么说?它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无边无际. (注意“际”是舌面音,要读标准) (1)“无边无际”是个四字词语,除了可以形容天大之外,生活中还有什么无边无际?海洋无边无际、沙漠无边无际、森林无边无际…… (2)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它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飞了一百多里)(3)师引导:是呀,小鸟自由地飞翔在蓝天的怀抱中,它飞呀飞,它会 飞过高山 ..……就这样飞了一百多里,累 ..,飞过大河 ..,飞过平原 ..,飞过湖泊 得口都渴了,怪不得小鸟说天那么大呢。在这一路上它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这么多见闻,它真是见多识广。 (4)请你用心的把小鸟的话读给大家听,为了表现天的大,在读时可以强调一下“一百多里”这个词。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板书:井口大(1)青蛙的观点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它的理由是什么?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2)在井里看天的青蛙肯定不赞同小鸟的说法,所以它这样说:“别说大话了!” 你能给“大话”换个说法吗?(“吹牛”这个词语挺合适的)(3)因为有自己的理由,所以青蛙也显得特别自信,请你来读。 自由读青蛙的话,可以加手势。

二年级《坐井观天》评课稿

二年级《坐井观天》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二年级《坐井观天》评课稿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想通过青蛙和小鸟之间的三次对话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要鼠目寸光,要目光长远;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或者意见;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做能够观整个天空的小鸟。 王老师从齐读课题出发,看似直接导入,实际上是动画激趣,通过看与课文相符的FLASH动画理解课题,熟悉课文。之后王老师从画面定格的地方进行深入挖掘启迪,从了解井出发,为之后青蛙和小鸟奠基。接着进行了主人公的位置定位,这样就可以开始“表演”了。整个过程我觉得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朗读的教导真实有效,浑然天成。例如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青蛙问:“你从哪儿来呀?”不仅强调是什么句子,而且强调语气。小鸟问:“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从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出发,感受小鸟的累与渴。还有一个教师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出发,体会内容,深究复原当时情境。 2.重点词语的理解与生活紧密结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3.训练说话井然有序,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王老师秉承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课文的讲解控制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让生造句给予看图说话这个阶梯,生即使刚开始不理解,看到图后就会有话可说。 建议:“青蛙在小鸟的建议下,终于跳出了井底,看到了好多美的东西。续编青蛙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和“坐井观

天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对调,效果会更加。坐井观天是个完整的故事,完整的故事必然有完整的寓意。在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坐井观天的意思和体现了什么样的人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人为割裂。之后的续编故事应该属于思维和说话的拓展练习。 这是我的几点想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跪跳起》评课稿

《跪跳起》评课稿 教学内容:技巧—跪跳起教学对象:三年级 总体来说,本节课条理清晰,节奏明快,体现了方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烈,积极主动性较高。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一堂有趣而又有实效的好课。在教学设计上很花心思,教学过程非常扎实有效,教学效果明显。方老师对这个教材的把握和理解非常到位,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非常合理。方老师在兴趣激发和分层教学方面做得尤为突出。整节课方老师教学组织严密,让学生练习的密度大,同时对学生的练习不断提出目标和要求,教学效果显著。 一、运动技能有效性分析 这节课的跪跳起动作在三年级属于技术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也比较枯燥,方老师通过设计跑点游戏、辅助性准备操和游戏活动,为教跪跳起练习做铺垫,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层层深入,由易到难,逐步导入,所有活动开展都围绕重难点开展,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运动的乐趣。 在体能和技能的合理分配上,方老师选取了主要锻炼上肢和协调的攀爬练习来与跪跳起动作搭配,比较合理。但在量的分配上,体能攀爬上的练习所占的比例偏少了一点。 在教学过程和目标的和谐统一方面,方老师做得比较好。整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开展。 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方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学

习主体地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学生主体和方老师主导的关系上,方老师处理的较好,能够做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练习,对学生的练习能进行及时的点拨。 二、教学亮点描述 1.引导方面衔接非常自然、有趣。方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游戏“看谁先到点”—→垫上操—→各种垫上跳—→技能学习—→翻越障碍——结束部分。这整一个的流程中,垫上操结合后面的跪跳起动作方老师进行了有趣有效的创编,在引导到各种各种的垫上跳,这个过程有自我的挑战,比一比,在一步步到后面的技能教学……整个非常流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很成功。 2.器材的巧妙运用。本节课主要利用的器材就是大垫子,而方老师在整个过程把大垫子充分合理的运用了起来,利用率非常高。通过垫子不同摆放来解决课的重难点,进行分层教学,在课中得以很好地分解难度,突破重点。垫子的摆放上做到了简单有效。 3.有效的分层。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制定有针对性地、能满足各层次学生需求的分层目标,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方老师在这节课中很重视这个问题,在环节目标预设时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足了空间,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并尽可能地在老师的帮助下挑战新的难度,这一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发了学生特别是弱势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生成性教学细节分析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微课教学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微课教学设计 南屿中心小学程秀敏 教学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 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发现水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等不同形态,并体会关键动词的用法。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水”,板书: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是什么》,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一)激趣引出“水娃娃”,学习水变成汽和云的过程。 师:下面有请我们的水娃娃,板书简笔画水。 我们的水娃娃可是个大魔术师,它会变魔术呢你们愿意当水娃娃吗(愿意)现在,我们都是魔术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水都变成了什么?还可以提出问题。

生:我会变,变成了……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汽,并配以简笔画。 生:我是怎么变成汽的? 生:需要太阳帮助。 师:板书简笔画太阳。 生:变成的云有什么不同? 生:有时候白云 有时候乌云 有时候霞 欣赏多种云的图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课堂练习: 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说句子。 (二)云的变化过程。 师:云遇到什么才会变?板书风的简笔画。 师:孩子们,课文第二自然段就写了这些变化,请你们小组合作认真读读这一段话,看看云都变成了什么? 师:小组合作学习了课文,那一小组来汇报一下云都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雨、雹子、雪,板书并配以相应的简笔画。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优秀评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10月18日听了孟老师的《坐井观天》一课,我认为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老师问题引读,学生思后释疑 如:上课伊始,导入新课后老师提出的疑问“故事中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因为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蓝天、草原、大海……教师再因势利

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多种形式朗读,明白文中道理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孟老师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同时让同学们透过窗户看窗外景色范围,再想想在室外看到的景色范围,使学生明白青蛙会把天有多大弄错的原因之一是:目光狭小,所见有限。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点也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字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正确也是导致青蛙弄错的原因之二是不听别人劝告。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四、随文识字写字教学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上课伊始,教师就通过故事的讲述,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书空。接着问学生文中有几个角色,师板书出“小鸟和青蛙”引导学生学习“蛙”字时,师让学生分别自己的识记方法,学生说出换一换方法,为了让学生加强记忆并区别形近字,孟老师课件出示与“蛙”形近的几个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读。随着课文的学习的深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微课教学设计 南屿中心小学程秀敏 教学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 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发现水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等不同形态,并体会关键动词的用法。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水”,板书: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是什么》,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一)激趣引出“水娃娃”,学习水变成汽和云的过程。 师:下面有请我们的水娃娃,板书简笔画水。 我们的水娃娃可是个大魔术师,它会变魔术呢?你们愿意当水娃娃吗?(愿意)现在,我们都是魔术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水都变成了什么?还可以提出问题。 生:我会变,变成了……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汽,并配以简笔画。 生:我是怎么变成汽的? 生:需要太阳帮助。 师:板书简笔画太阳。

生:变成的云有什么不同? 生:有时候白云 有时候乌云 有时候霞 欣赏多种云的图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课堂练习: 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说句子。 (二)云的变化过程。 师:云遇到什么才会变?板书风的简笔画。 师:孩子们,课文第二自然段就写了这些变化,请你们小组合作认真读读这一段话,看看云都变成了什么? 师:小组合作学习了课文,那一小组来汇报一下云都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雨、雹子、雪,板书并配以相应的简笔画。 师:雨雹子雪分别是怎样回到地上的,找出相应的动作词。(落打飘)小组合作读,加动作。 课堂练习: 填空:雨从空中( )下来 雹子从空中( )下来 雪从空中( )下来 板书:落打飘 师:画箭号演示水变化过程。 你看,雨、雹子、雪从云里下来后,又将变回水的模样。(师在板书上往“水”的方向添上”“←”)水啊,就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变化着。现在,你明白雪为什么能化成云,云里为什么会落下雨了吧!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于是我在教学中把孩子们变成魔术师,让他们变魔术,增加

坐井观天》评课稿

坐井观天》评课稿 听周老师教的《坐井观天》这一堂生动有趣的阅读课,收获很多,下面我简要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致力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为若干问题的层次,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2、创设了实践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这一堂生动有趣的阅读课,收获很多,下面我简要地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致力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为若干问题的层次,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2、创设了实践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让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让他们把书卷起来看天花板。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了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的原因,这样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3、以读为主,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周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领悟文本蕴涵的深刻含义。 总之,整堂课周老师始终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发言都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始终积极的投入学习,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微课揠苗助长

附件2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韩素君学科语文教龄20 微课名称揠苗助长视频长度7分20秒录制时间2017年6月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知识点描述明白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从中说明什么道理呢?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什么是寓言故事 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实验型□练习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探究学习型□其他类型 适用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启发学生质疑、朗读、表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创新,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使课件真正成为师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的乐园。 因为本课是一则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准备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5秒)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能从中悟出故事的道 理,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5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5-8分钟) 第一部分内容: 什么是寓言故事?举例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就是借助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起源于民间,最 早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中国古代寓言起源于殷商,萌发于春秋,形 成于战国,与印度寓言、古希腊寓言并成为世界寓言三大源流。如狐假 虎威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等。 90 秒 第二部分内容: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60 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

《坐井观天》评课稿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听了刘老师的《坐井观天》一课,我认为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老师问题引读,学生思后释疑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蓝天、草原、大海……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随文识字写字教学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通过故事的讲述,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书空。接着问学生文中有几个角色,师板书出“小鸟和青蛙”引导学生学习“蛙”字时,师让学生分别自己的识记方法,学生说出换一换方法,为了让学生加强记忆并区别形近字,孟老师课件出示与“蛙”形近的几个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读。随着课文的学习的深入在学习其余三个字时,老师指导学生读文用不同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的话,然后老师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并把要学的生字标成红色,引起学生注意,如在学习“沿”时,首先让学生明白小鸟在井的什么位置,帮助学生理解“井沿”,从而明确“井沿”的具体位置。然后让学生说说识记方法,并对易错的地方进行重点指导,并让学生练习而写字,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课所要认识并会写的字。 总之,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微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 微课教案 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揭示成语寓意。能够分角色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懂得像青蛙那样坐在井中看天是不对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小鸟、青蛙图片,课件。 可是准备: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PPT)复习生字,读词语。 二、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PPT)指名朗读第一段:师问:青蛙和小鸟 各在什么地方?利用PPT讲解井沿的位置(举一反三:碗沿、河沿)

(2)分段朗读2-7段,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 3、整体感悟,第2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 (1)看课件练读第一次对话。(出示PPT指名对读)通过读文知道了什么? (2)看课件感悟第二次对话。(出示PPT,男女对读) 1、通过朗读第二次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师问: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板书:无边无际) 3、学习“无边无际”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用无边无际来 形容?(PPT展示图片)指名朗读小鸟的话(读出劝告的语气)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板书:井口)所以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解释大话)指名朗读青蛙的话(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5、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为什么小鸟说的对?(PPT出示小鸟飞过的地方)(板书:见多识广) (3)感悟第三次对话。(出示PPT)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找:小鸟和青蛙说话时 都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他俩笑的含义相同吗? 2、同桌进行讨论。讲讲他们为什么会笑?说明了什么?

小学语文_《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读好小乌和青蛙的对话;。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的寓意,明白“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包括课文插图、动画、微课等);青蛙、小鸟的贴图。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拍手读。 2、学生读。 3、指名答,出示青蛙。 板书课题:12课《坐井观天》,齐读课题,伸手跟老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认读。 1、双手端起课本,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要求。 2、指认自然段。 3、我会认。 师:老师把这节课的生字宝宝和他们的好朋友都请到了大屏幕上你能认识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师:自己带拼音读一读;小老师领读,小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读一遍。(三位小老师领读) (2)小火车认读。师:老师已经把生字宝宝的朋友请回家,只留生字宝宝在屏幕上,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认读,小火车从哪里开?(读对了,全班一起像他这样读;读错了,老师范读,

学生再读。) (3)师:看来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同学们你们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 生1:读拼音。生2:加一加。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方法,我们这些字里就有两个字很像,谁能找出来? 生:渴和喝。 师指字认读,引导生组词认读。 师:老师还有其他方法,请大家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左边偏旁不同,右边相同。(师引导左边部首不同表声旁,右边表意相同。 )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顺口溜帮助同学们认读“渴了想到水,喝水要用口”。引生朗读记忆。 2、我会写。 (1)师:我们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谁能来介绍一下这个字?(课件出示:“渴”。)(2)师引导生介绍字的读音、部首、结构及注意事项等。生跟着课件书空笔顺。师范写“渴”字。(提醒哪一笔要怎么写)下面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背直、足安。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 (3)课件出示:“喝”。引生观察“口”要写下。 师带领生书空笔顺;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巡视。 师:现在请大家在书上的田字格里先描红,再自己写两遍,写的时候要注意姿势、记住:三个一,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看看谁是班上的小小书法家。 师巡视指导,表扬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 (4)同学互评:同位交换课本,在你同位写的较好的字下面打上一个小小的对号,对他表示鼓励。 (5)识字复习游戏:帮助小青蛙过河,让他回到我们的课文中。师出示字,生抢答。 三、品读释疑。 1.师:我们的小青蛙已经回到我们的大屏幕上了,这节课它还有一个好朋友,它是谁?生:小鸟。 师:小鸟已经来了,可是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它落在哪了呢?课本上说小鸟的位置在哪?生:读课文,指名井沿。 生上台贴小鸟。师引导生井的边周都可以,引生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