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_聂凤军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_聂凤军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_聂凤军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_聂凤军

中国的钼矿床成矿特点及矿床成因

钼矿资源 www555整理 一、资源状况 截至1996年底,我国已探明钼矿区222处,分布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钼的保有储量达到840.20万t,其中A+B+C级占储量的39.8%,为334.50万t,如以我国的工业储量(A+B+C级)与西方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我国低于美国(540万t,储量基础),而高于智利(250万t,储量基础),居世界第二。 图3.14.1示出了我国40多年来保有储量和工业储量(A+B+C级)增长状况。 图3.14.1中国钼矿保有储量增长曲线图 二、储量分布 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西北14.9%、华东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储量最多,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29.9%,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另外储量较多的省(区)还有:山东占6.7%、河北占6.6%、江西占4%、辽宁占3.7%、内蒙古占3.6%。以上8个省(区)合计储量占全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陕西、吉林三省就占56.5%。表3.14.4和示出了我国主要的钼矿床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表3.14.4中国钼矿主要产地一览表

图3.14.2 中国钼矿分布图

三、资源特点 我国钼矿探明储量虽多,但其品位与世界主要钼资源国美国和智利相比,显著偏低,多属低品位矿床。矿区平均品位小于0.1%的低品位矿床,其储量占总储量的65%,其中小于0.05%的占10%。中等品位(0.1%~0.2%)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30%,品位较富的(0.2%~0.3%)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4%,而品位大于0.3%的富矿储量只占总储量的1%。 我国钼矿虽然品位低,但伴生有益组分多,经济价值高。据统计,钼作为单一矿产的矿床,其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14%。作为主矿产,还伴生有其他有用组分的矿床,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与铜、钨、锡等金属共生和伴生的钼储量占全国钼储量的22%。 我国钼矿的第三个特点是规模大,并且多适合于露采。据统计,储量大于10万t的大型钼矿,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6%,储量在1~10万t的中型矿床,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0%。适合于露采的钼矿床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大型矿床大多可以露采,而且辉钼矿的颗粒往往比较粗大,属于易采易选型。 就矿石类型来看,在我国已探明的钼矿储量中,以便于利用的硫化钼矿石为主,其储量约占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9%,而不便利用的氧化钼矿石,混合钼矿石及类型不明的钼矿石只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 我国钼矿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地质工作程度比较高。经过地质工作达到勘探程度的储量占总保有储量的50.5%,达到详查程度的储量占41.8%,二者合计,详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储量占到我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2.3%。 钼矿资源地质特征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地质构造背景 构造位置 活动大陆板块边缘弧内侧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亲弧裂谷及大陆裂谷。 成矿环境成矿区域有较厚的陆壳,张性构造发育。矿床与钙碱质及次碱质酸性及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成矿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温(可高达500-600℃,晚阶段可降至240-250℃)。 含矿岩体 为具斑状结构的浅成-超浅成酸性小型(多<1km 2 )侵入体。其岩石类型多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多具有高硅、高碱的特征。岩体多呈岩株状及岩筒状。 成矿时代 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 同类型铜矿床及钼钨矿床、矽卡岩型钼钨及钼铁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钼的矿体多成环状、锅状、筒状、似层状、凸镜状、脉状产于岩体的上部、顶部、爆破角砾岩筒、接触带及裂隙带中。 矿石矿物组合主要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常可见黄铜矿、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等。常见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萤石、云母、黄玉等。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片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及网脉状构造。 围岩蚀变常见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等,并且有从中心向外依次分带规律,但因岩浆的多次侵入和多期次矿化、蚀变的叠加使蚀变分带复杂化。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的特征,在世界钼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 矿床实例 (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辽宁)蓝家沟、(北京)大庄科、(河南)南泥湖-三道庄、(美)Climax 、Henderson 、Redwell Basin 、(格陵兰)Malmbjerg 。 矿床成因 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和裂谷活动有关。当洋壳以较低的角度俯冲于有较厚陆壳的大陆板块边缘之下因俯冲减速或拆沉作用,或在大陆裂谷早期因镁铁质岩浆上升并释放热能,导致下地壳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流纹质岩浆(一般高硅富碱)。当此种岩浆侵位于大陆边缘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形成斑状酸性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引爆形成角砾岩筒。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活化和参与较晚阶段的成矿(图 1)。

蒙古OyuTolgoi斑岩铜金矿的勘查

第39卷 第1期2003年1月 地质与勘探GEOLO GY AND PROSPECTIN G Vol.39 No.1 January ,2003[收稿日期]2002-11-26;[修订日期]2002-12-05;[责任编辑]曲丽莉。 [第一作者简介]刘益康(1942年-),男,196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班,教授级高工,现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地质勘探工作。 专家论坛 蒙古Oyu Tolgoi 斑岩铜金矿的勘查 刘益康,徐叶兵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北京 100028) [摘 要]Oyu Tolgoi 斑岩型铜金矿床达世界级规模,正在大规模勘探中。矿床位于蒙古南戈壁沙 漠中,离中蒙边界80km 。矿床由西南部、南部、中部和远北部4个矿化区组成。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勘查历史、地质概况和4个矿化区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勘查该矿的方法可供在戈壁地区寻找隐伏半隐伏斑岩铜矿借鉴。 [关键词]斑岩铜金矿 勘查历史 中亚成矿带 蒙古 Oyu Tolgoi [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3)01-0001-04 斑岩铜矿是世界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常以矿床规模大,埋藏浅,品位较低但矿化分布均匀,矿石成分简单、易选及可供综合利用的矿产多为特征[1]。从全球范围来看,斑岩铜矿床常发育次生富集带,形成品位富的矿石,是开采的主要对象[2]。近两年来,加拿大 Ivanhoe Mines 公司在蒙古T urquoise Hill (Oyu T olgoi )斑岩铜金矿勘查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引起矿产勘查界的高度关注。该矿床离中蒙边界仅80km ,正在进一步勘探中,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勘探营地。笔者最近考察了该矿勘查现场,现将该矿床介绍如下。 1 勘查历史 Oyu Tolgoi 斑岩铜金矿勘查区中心位置位于东 经106°51′,北纬43°附近,在蒙古乌兰巴托近正南方向,中蒙边界北约80km 处。Oyu Tolgoi 项目确定了4个主要矿化区,即西南部区、南部区、中部区和远北部区,总计约6km 2,其中西南部区被作为首选勘查区,已施工的钻孔最多。截止到2002年9月18日,Ivanhoe Mines 公司在Oyu Tolgoi 项目区已施 工275个钻孔。已施工的钻孔结果表明,Oyu Tol 2goi 为一特大型斑岩铜金矿床。 Oyu Tolgoi 斑岩铜金矿床是由蒙古高级地质学 家G aramjav 首先发现的。澳大利亚BHP 公司亚洲勘探部Sergei Diakov 领导的一个踏勘组于1996年检查了该地区,1997年BHP 公司取得了勘查权,并且在该区开展了地质填图、水系和土壤沉积物测量、磁法和激发极化测量等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 上,BHP 公司打了23个钻孔,钻孔分布较零散,累计进尺3000多米,孔深最大的为270m ,见到了矿化。其中有两个孔结果较好,一个见矿长度26m ,平均Cu 品位0.86%,另一个见矿长度38m ,平均Cu 品位1.63%。 由于BHP 公司战略调整的原因,2000年5月,BHP 公司将包括Oyu Tolgoi 项目工作区在内的238km 2的勘查权区转让给了Ivanhoe Mines 公司。2000年6月,Ivanhoe Mines 公司开始开展反循环钻 进,至9月底,完成了109个孔,总计8828m 。反循环钻进最初的目标是验证BHP 公司已施工钻孔揭露的次生富集辉铜矿矿层。但通过大量的反循环钻进,却有意外的发现,许多孔的底部已打到了可工业利用的深部铜金矿化体。 2001年,Ivanhoe Mines 公司开始施工金刚石岩 心钻探,以查明项目区深部矿化潜力。位于Oyu Tolgoi 项目西南部区最东北部的O TD150孔-I 2vanhoe Mines 公司的发现孔,揭示了Oyu Tolgoi 斑 岩铜金矿深部矿化的情况。O TD150孔孔深590m ,从70至578m ,揭穿了508m 的矿体,金平均品 位1.17×10-6,铜平均品位0.81%,其中从188m 至466m ,总计278m 为富矿段,金平均品位1.60×10-6,铜平均品位1.02%,从而启动了Oyu Tolgoi 斑岩铜金矿大规模勘探的序幕。 2 地质概况 南戈壁地区邻近蒙古南部和南戈壁构造区的交

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

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 (1)与岩体的关系: 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如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 而斑岩体以小侵入体或次火山岩体产出,出露面积不大,一般小于1km2(如江西德兴朱砂红岩体0.02 km2),也有达十余平方公里的。 矿化多集中在岩体项部,岩体形态复杂,以岩株、岩筒状对成矿较有利,岩石常具有斑状结构,岩体内外伴有角砾岩带,有的矿化角砾岩筒是主要的开采对象。 岩体时代一般较年轻,典型的斑岩铜矿床从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尤以中新生代占绝对优势。 (2)围岩蚀变特征: 矿床的围岩蚀变很发育,蚀变范围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常具有明显的、有规律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带现象。多数情况自岩体中心向外可分为:(1)钾化带(钾质蚀变带);(2)石英绢云母化带;(3)泥化带(粘土化带);(4)青盘岩化带;上述四个带在一个矿床中不一定都存在,可以是其中某一两个带特别发育,围岩蚀变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可作为寻找斑岩铜矿的有效标志。金属矿化分布在岩体内或部分在岩体内,部分在岩体外,石英绢云母带常为主要的矿化带。 (3)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形态主要受各种复杂地质条件控制,如侵入体的形态、接触面的形状和产状、成矿前的裂隙构造及围岩蚀变等。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也有呈致密块状、角砾状的等等。矿石品位一般较低,但矿化均匀。矿化明显分带,片矿化向外为:Mo—Cu、Cu—Mo、Pb-Zn、Au。 (4)地质构造环境:岛弧,特别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浆弧环境钙碱系列的安山岩带有利于斑岩型铜矿的形成。矿床多分布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带相对隆起的一侧,一般为深-大断裂带及其上盘。 (5)成矿作用: 当岩浆侵位于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而形成斑状中酸性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隐爆形成角砾岩筒。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及硫活化并参与成矿。

15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山

15 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山 熊恒恒(长江大学地化10901 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中国钼矿床的四大基本类型和以前已经探明的主要的大型矿床:吉林黑山陕西金堆城河南南泥湖—三道庄辽宁杨家杖子陕西黄龙铺广东白石障和新发现的大别山东段的特大型矿床的一些主要特征,剖面图,储量等. 关键词钼矿床矿山 中国钼矿床不仅规模大,而且类型多。已探明的矿床包括有斑岩型、斑岩-夕卡岩型、夕卡岩型、脉型、沉积型等各种类型。 斑岩型钼矿床该类矿床又称细脉浸染型钼矿床,呈网脉状产在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近旁的围岩中。钼的主要成矿作用明显地晚于岩体的成矿作用,即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岩体一般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的容矿岩石可以是岩体,如吉林大黑山钼矿,矿化主要赋存于燕山期斜长花岗岩体内,有的矿床容矿岩石既可以是岩体,也包括近旁的围岩,如陕西金堆城钼矿,钼矿化发育于燕山期的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黑云母化和角闪岩化的细碧岩内;还有的矿床,其容矿岩石可以是爆破角砾岩筒,如北京大科庄钼矿。 (1)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过程中,由于围岩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的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结果铝硅酸盐围岩发育有角岩化,碳酸盐围岩发育了夕卡岩化。随之而来的成矿热流体活动,导致矿化叠加花岗岩类岩石、角岩化围岩和夕卡岩之上。典型代表有河南栾川的上房沟、三道庄等矿床。 斑岩型和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二类矿床合计储量占到了全国钼矿总储量的71%。 (2)夕卡岩型钼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及在外接触带沿层发育。硫化物的主要成矿作用一般晚于夕卡岩的形成,夕卡岩既可与钼成矿作用有一定的生成联系,而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又是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中除夕卡岩化外,还经常发育一系列的热液蚀变。矿体形态多样。如辽宁锦西杨家杖子钼矿,矿体大部分位于夕卡岩内。河南卢氏夜长坪、河北涞源大湾等也属于这种类型。该类矿床在我国居次要地位,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4%。 (3)脉型钼矿床这是由产在各种地质体裂隙中的含辉钼矿脉状矿体组成的矿床。脉旁经常发育有线型蚀变,矿脉可以是较宽的含矿脉体,也可以是细脉状矿石组成的脉带,脉旁蚀变岩经常形成浸染状矿石。矿脉的主要脉石矿物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石英脉,次为伟晶岩或石英岩脉及硫酸盐脉等。此类矿床意义不大,在已探明储量中仅占2.2%。典型矿床有:浙江青田石坪川、江西大余大龙山、河南嵩县黄水庵等。 (4)沉积型钼矿床按其产出地质体的岩石性质不同,可分为砂岩型及黑色(硫质、沥青质)页岩型两类。该类矿床意义不大,仅占已探明储量的0.68%。 中国钼矿典型矿床(区)案例 (一) 吉林大黑山钼矿

中国钼矿特征

中国钼矿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我国东部的钼、铜-钼、钼-钨等矿床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西部在三江地区的铜-钼矿床隶属三江褶皱系铜-钼成矿带(属古地中海成矿带)。根据钼矿床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及成矿特点,把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进一步划分成为四个成矿省:①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②东北海西褶皱系铜-钼成矿省;③扬子准地台铜-钼成矿省;④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业已查明,北缘的燕辽钼矿带和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钼矿带,它们约占全国已探明工业钼储量的60%以上,尤其是东秦岭钼矿带,钼矿总储量达360万t,共有钼(钨)矿床(点)46个,其中特大型矿床4个:金堆城钼矿、上房沟钼(铁)矿、南泥湖钼(钨)矿、三道庄钼(钨)矿;大型矿床4个:大石沟钼(铼)矿、石家湾钼矿、夜长坪钼钨矿、雷门沟钼矿;中型矿床有:南台钼钨矿、银家沟钼矿、秋树湾铜钼矿等等。区内东西向构造具有一级控制意义;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部位控制着岩群及矿带的分布,具有二级控制意义,成矿带内的大矿田或矿区等,均处在新华夏系或弧形构造与纬向构造斜接叠加部位,像金堆城、黄龙铺等矿区处于纬向构造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复合部位,栾川南泥湖矿田处在纬向构造与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叠加部位;低序次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控制着小岩体或矿体,具有三级控制意义。 西部三江印支褶皱系铜-钼成矿带。该区沿深断裂带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燕山-喜马拉雅早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和马厂箐斑岩-夕卡岩型钼(铜)矿床。 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就全世界而言,主要为中生代和新生代,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钼矿床约占世界上已探明钼总储量的90%左右。我国除少数铜(钼)矿床形成于古生代的海西期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期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铜(钼)矿床均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燕山期断裂构造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广泛发育所致。 二、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矿床模式

斑岩型铜矿床模式 地质构造背景 构造位置大陆板块钙碱性岩浆活动强烈的边缘火山岩浆深成弧及岛弧,深大断裂带附近。 成矿环境矿床的形成与板块俯冲过程中钙碱质中酸性岩浆的高侵位斑状 侵入体有关,矿床形成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中温。 含矿岩体为钙碱系列的小型(多<1km2)中性及中酸性复式岩体。岩石类型多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岩,可见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岩体形状为岩株状、岩筒状,可见岩墙状、脉状。 成矿时代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的板块俯冲时期,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脉状铅锌矿床及金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矿体产于斑岩体上部、边部及内外接触带附近。常见的矿体形态有柱状、筒状、板状(全岩矿化)分布于斑岩体的上部,呈环状产于岩体的边部或成脉状、凸镜状沿裂隙带分布。 矿石矿物组合常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及金银矿物等。常见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重晶石、绢云母及粘土矿物等。 从中心向上向外矿化从钼(铜)矿化→铜(钼)矿化→铅锌矿化→金矿化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他形及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从斑岩体中心向上、向外,矿石及矿化类型从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脉状 围岩蚀变从岩体中心向上、向外,蚀变类型从钾(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铜的矿化位于石英绢云母化带。(图28)

图28斑岩铜矿主要蚀变分带及国内外斑岩铜矿形成相对深度示意图(翟裕生等,1979)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在世界铜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具有规模大,品位低的特征。对世界各地208个矿床的统计结果见图29。 矿床实例(江西)德兴、(内蒙)白乃庙、(黑龙江)多宝山、(西藏)玉龙、(智利)El Salvador、(美)Bingham。 图29斑岩型铜矿床的吨位(A)和品位(B)(据Donad A.singer等人,1986) 矿床成因

西藏冲江大型斑岩铜钼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重中之重项目(No.200210200001). 作者简介:郑有业(1962-),男,教授,主要从事西藏高原基础地质、成矿预测及铜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E 2mail :zhyouy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0160412.html, 西藏冲江大型斑岩铜(钼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郑有业1,2,高顺宝2,程力军1,李国梁1,冯南平1,樊子珲1,张华平1,郭建慈1,张刚阳2  1.西藏地勘局,西藏拉萨850000 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冲江斑岩铜(金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造山带中寻找斑岩铜矿最先取得突破的一个大型矿床.矿化、蚀变具中心 式、面型分布特点,其中钾硅化带大体上与强铜矿化带相对应.根据ICPMS 测试、辉钼矿Re 2Os 及SHRIMP 锆石U 2Pb 测年结果,含矿斑岩高钾富碱过铝,强烈富集轻稀土(L REE/HREE 为8.56~23.1),无Eu 异常(平均1.001),具有微弱的负Ce 异常(平均0.84),微量元素显示Ⅰ型和A 型花岗岩的过渡特征,反映斑岩岩浆作用与拆沉作用及其伴生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矿床形成于中新世(14~16Ma )陆内造山体制向伸展走滑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关键词:冲江;大型斑岩铜矿床;新进展.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章编号:1000-2383(2004)03-0333-07 收稿日期:2004-03-15 Finding and Signif icances of Chongjiang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Aurum)Deposit ,Tibet ZHEN G Y ou 2ye 1,2,G AO Shun 2bao 2,CHEN G Li 2jun 1,L I Guo 2liang 1,FEN G Nan 2ping 1,FAN Zi 2hui 1,ZHAN G Hua 2ping 1,GUO Jian 2ci 1,ZHAN G G ang 2yang 2 1.Tibet B ureau of Geology and Mi neral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 hasa 850000,Chi na 2.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Chi 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 uhan 430074,Chi na Abstract :The Chongjiang copper deposit is a large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aurum )deposit found in Tibet in recent years.It is also the first one that has made great breakthrough during the process of looking for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G angdise oro 2genic belt.The deposit has the characters of circular and surfacing model in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belt.Cu mineralization is according to K 2Si alteration belt approximately.Methods such as ICPMS on the rocks with mineralization ,Re 2Os dating on molybdenite and U 2Pb dating on zircon ,were used in this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eralizin g porphyry enriches in K ,Na ,Al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L REE )with high L REE/HREE (8.56-23.1).The porphyry is normal in Eu (δEu =1.001),but weak negative abnormal in Ce (δCe =0.84),and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ional granite between type Ⅰand type A.Th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the magmatism related to asthenos pheric upwelling.The Chongjiang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aurum )deposit formed in 14-16Ma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extrusion and extension in orogenic belt.K ey w ords :Chongjiang ;large 2scal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new progress. 冈底斯东段斑岩铜矿带位于西藏中部,东至工布江达县,西至谢通门县,东西长约500km ,南北宽近50km.区域内成矿条件优越,是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矿产勘查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在中国地调局及西藏地勘局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在冈底斯东段地区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发现 第29卷第3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29 No.32004年5月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May 2004

安徽铜陵胡村铜钼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_吴亚飞

620 矿物学报 2013年 安徽铜陵胡村铜钼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吴亚飞,曾键年,李锦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胡村矿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中的一个大型层控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近年来深部勘探工程又在原有胡村铜矿床基础上新发现了深部岩体中发育的钼矿床。然而,对于该矿床中深部“层状硫化物”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主要有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常印佛等,1991;毛景文等,2004)和海西期喷流沉积—叠加改造成因(徐克勤等,1978;曾普胜,2002)这两种观点。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黄铁矿的矿物学及其微量元素特征研究对于认识矿床的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前人对胡村铜钼矿的研究工作侧重于矿床地质特征,此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从黄铁矿的微量、稀土元素出发,为探讨胡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机制提供地球化学证据。 1 矿区地质概述 胡村铜钼矿床位于狮子山矿田的南部,构造上处在青山背斜北东段的南东翼或朱村向斜的北西翼,区内发育近SN、NNW和NNE向断裂。地表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分水岭组,发育不同程度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胡村铜钼矿床分浅部和深部矿体两部分,浅部矿体见于地表以下300~600 m深度,矿体赋存于岩体与三叠系分水岭组至南陵湖组围岩的接触带上,呈不规则透镜状或薄板状,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深部矿床见于地表以下1000 m深度,发育于二叠系栖霞组地层、岩体及其接触带中。其中二叠系栖霞组地层中的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状平缓,厚度稳定,矿化以铜为主,部分层位发育钼矿化。发育于花岗闪长岩体中的矿化,在岩体南西侧主要发育铜矿化,北东侧邻近接触带处以铜矿化为主,往深部岩体内部仅见钼矿化。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辉钼矿,次为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少量毒砂、金银矿、辉铋矿等。矿石具自形—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和交代结构,脉状、浸染状构造。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此次采集的样品为胡村矿床深部层状矿体中的铜(铁)矿石,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细脉状构造。样品经过室内洗净晾干,挑选内部新鲜部位,粉碎到60~80目,通过人工重砂法从样品中分离出黄铁矿,再在双目镜下手工挑选出黄铁矿,纯度高于99%。然后送至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试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经重复样检测,分析精度优于5%,详细分析方法见刘亚轩等(2006)。 3 分析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验工作测试了黄铁矿中的42种元素,主要包括Co、Ni、Cr、Sc、Ga、Ti、Mn、Bi、Sn、Cu、Pb、Zn、Cd、Se、Mo、REE等,均以10-6形式给出绝对含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中亲铜和亲铁元素(Co、Ni、Cr、Se、Ti)的含量均不高,变化范围较小,其中Co的含量为(14.0~80.3)×10-6,Ni为(12.0~60)×10-6,Cr为(1.48~10.7)×10-6,Se为(19.7~22.5)×10-6,Ti为(12.7~36.0)×10-6。黄铁矿中的成矿元素(Cu、Pb、Zn、Mo)含量较高,Cu含量为(601~629)×10-6, Pb、Zn、Mo依次为(64.0~294)×10-6、(137~1658)×10-6、(0.28~1.68)×10-6,Au、Ag含量低且在检测限之下。 Co、 Ni与Fe属于同族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行为,Co、Ni常以类质同象的形式代替Fe而进入到黄铁矿中,Co/Ni比值常来用来探讨黄铁矿的形成环境和矿床成因。Bralia et al.(1979)在研究不同成因类型黄铁矿Co、Ni含量后认为,沉积黄铁矿的Co、Ni含量普遍较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030425) 作者简介:吴亚飞,男,1989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矿 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 E-mail:1007769152@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0160412.html, DOI:10.16461/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0160412.html,ki.1000-4734.2013.s2.196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第45卷第4期2009年7月地质与勘探GE OLOGY AND EXP LORATI O N Vol . 45No . 4 July, 2009 [收稿日期]2008-12-09; [修订日期]2009-06-01。[责任编辑]杨欣。 [基金项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类型及评价标志(编号:豫财建〔2007〕272号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白凤军(1964年— , 男, 1986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 获学士学位, 在读博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矿产勘查工作。①赵金洲, 白凤军, 黄传计. 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勘查选区研究报告, 2007. 地质?矿床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白凤军 1. 2 , 肖荣阁1, 刘国营 1. 2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100083; 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郑州450016 [摘要]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顺层产出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 呈似层状、透镜状

密集平行排列, 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两侧呈条带状蚀变, 钼矿化均伴随着钾长石化、强硅化和黄铁矿化, 远离石英脉则蚀变减弱, 矿化也随之减弱。石英脉可以划分三期, 早期无矿石英脉; 中期石英脉含有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构成石英脉型矿石。晚期属于石英-碳酸盐细脉, 无矿化。文章对三期石英脉分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 。C O 2 的沸腾和不混溶流体成矿, 成矿压力28×105~68×105 Pa, A r/K年龄1352195±27106M a 。根据上述分析, 矿床, 。 [矿床成因 ]. []A[文章编号]0495-5331(2009 04-0335-08 Ba i Feng 2jun, X i a o Rong 2ge, L i u Guo 2y i n g . Genesis of K -Feldspar -Quartz ve i n type m olybde 2nu m deposit i n Songx i a n coun ty, Henan[J].Geology and Explora ti on, 2009, 45(4 :355-342. 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是该区近几年发现的一种 新型矿床类型, 是一种以高温热液充填为主的矿床类型。2005年以来, 在豫西嵩县南部的外方山地区的中元古界火山岩中发现了一系列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 自西至东已经有凡台沟钼矿、纸房钼矿、土岭 村钼矿和大西沟钼矿等① , 是该区最重要的找矿突 破, 显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1] 。 1地质背景

中国铜金矿床的三角形分布趣谈

江苏地质,28(4),253—255,2004 中国铜(金)矿床的三角形分布趣谈 中国铜矿探明储量占世界铜储量基础的1211%,成为仅次于智利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铜资源国,黄金储量也跃居世界第四位。十分有趣的是中国铜矿和金矿的的绝大部分储量都集中在由中国三大斑岩铜矿,即黑龙江多宝山、江西德兴和西藏玉龙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线段上(图1)。下面就直角三角形ABC与中国铜、金矿床分布的密切和有趣的联系作一简单介绍。 图1 中国铜(金)矿三角形分布趣向图 12铜矿;22金矿;32角分线;42中线;52城市 1 直角三角形的端点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端点A为多宝山,B为德兴,C为玉龙。 ①3个端点矿床集中了中国铜矿探明储量的30%,其中德兴是特大型铜矿,玉龙是中国第一个储量超千万吨的铜矿带,多宝山是北方最大的铜矿床。 ②3个端点矿床成因类型均为斑岩铜矿。 ③3个端点矿床分别属于全球三大成矿带。多宝山处于古亚洲成矿带、德兴处于滨太平洋成矿带、玉龙则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上。

452江 苏 地 质 2004年 ④3个端点矿床分属于3个不同成矿期。多宝山为海西期成矿,德兴和玉龙分别形成于燕山期和喜山期。3个矿床形成时差约为2亿年,德兴成矿时间在两者中间。 ⑤3个端点铜矿都是重要的伴生金矿床。多宝山是特大型伴生金矿(Au储量大于50t)德兴铜矿的伴生金储量超过200t,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德兴九区铜硫矿和银山铅锌矿—铅硫矿亦为特大型和大型伴生金矿。此外,德兴金山是特大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在我国20个金储量超过50t的特大型金矿中德兴占了3个,成为仅次于胶东的全国金资源最集中的地区。玉龙是大型伴生金矿(Au储量大于20t)。 2 三角形的边 211 直角边AB 直角边AB北延是呼玛砂金区(1)。呼玛是我国砂金最重要产地,Au储量大于8t的大型砂金矿床有兴隆沟、吉龙沟、韩家园子和达拉罕等。 辽宁阜新排山楼(2)是构造蚀变岩型大型金矿。 辽宁盖县华铜(3)是大中型矽卡岩铜矿。 胶东金矿区(4)是全国金矿最集中地区。在混合岩化带花岗岩型金矿中,招远玲珑是特大型,乳山金青顶是大型金矿;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中,掖县新城、焦家、三山岛是3个特大型金矿,招远河东、河西、望儿山、大尹格庄及掖县上仓均是大型金矿。 山东五莲七宝山(5)是中型斑岩金铜矿床。 江苏宁镇地区铜矿(6)有安基山、铜山、九华山等中小型矽卡岩型或斑岩铜矿。该地区栖霞山碳酸盐岩型大型铅锌矿伴生金储量达到大型。 南京铜井(7)是中小型火山岩金铜矿。 安徽铜陵地区铜矿(8)。以矽卡岩型、层控或二者复合型为主。代表性铜矿有冬瓜山、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等,其中冬瓜山为大型伴生金矿,余为中型伴生金矿。马山金(硫)矿为大型金矿,天鹅抱蛋硫铁矿伴生金接近大型金矿标准。 江西铅山永平大型铜矿(9)为火山岩型。铅山天排山铜硫铁矿是大型伴生金矿。此外,永平铜矿向南即为贵溪冷水坑特大型火山岩型银矿,其伴生金储量接近特大型规模。 福建上杭紫金山大型火山岩型铜(金)矿(10)。 福建漳洲钟腾中型斑岩铜矿(11)。 2.2 直角边BC 江西九瑞地区铜矿(12)。成因类型为矽卡岩—斑岩型。九江城门山和瑞昌武山都是铜储量超百万吨的大型铜矿,其中前者是特大型,后者是大型伴生金矿。 湖北大冶—阳新地区铜金矿(13)。成因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次为斑岩型。大冶铜录山为大型铜矿和特大型伴生金矿、大冶鸡冠咀金铜矿和阳新鸡笼山金铜矿均为大型金矿、封山洞斑岩铜矿和石头咀铜铁矿为中型伴生金矿。 湖北嘉鱼蛇屋山(14)是我国最大的红土型大型金矿。 湖南平江黄金洞大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15)。 在BC线西端的金沙江东岸的四川白玉呷村大型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是中型伴生金矿。 包括端点B在内的BC线是我国最重要的伴生金分布线。 2.3 斜边AC线 青海玛沁德尔尼(16)是我国最大的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钴矿,也是大型伴生金矿。 甘肃兰州白银厂铜矿(17)是火山岩—沉积型大型铜矿和中型伴生金矿。内蒙古包头乌拉山(18)为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_张婷婷

2012年7月地球学报Jul. 2012 第33卷第4期: 654-662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Vol.33No.4: 654-66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0160412.html, www.地球学报.com 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 张婷婷1), 黄勇2), 唐晓倩3), 刘飞4)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成都 610081; 3)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 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摘要: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发现较早, 勘探工作也开展较早的大型铜金矿床, 是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代表性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 对该矿床的深入研究, 为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寻找“雄 村式”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总结雄村铜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 以该矿床的 地质描述模型为依据, 以矿区勘探资料为数据基础, 将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该矿床, 建立了雄村铜金矿的数字矿床模型, 充分展示了立体模型对地质体空间特征的有效表达, 实现了该矿床的 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同时, 将数字矿床模型与矿区的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数据结合, 开展多源信 息三维综合分析, 为矿区深部和外围三维定位定量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地质描述模型; 数字矿床模型;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P628.3; P618.4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75/cagsb.2012.04.25 The Digital Mineral Deposit Model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Xiongcun Cu-Au Deposit, Tibet ZHANG Ting-ting1), HUANG Yong2), TANG Xiao-qian3), LIU Fei4) 1) MLR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y and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2) Chengdu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hengdu, Sichuan 610081; 3)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Tectonics and Dynamics,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Abstract: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was found and explored earlier in the Gandise metallogenic belt, accumulating a wealth of data. It is a kind of typical island arc type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in this belt. A thorough study of this depo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cing the “Xiongcun type” deposits in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and used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to build its digital deposit model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to show the deposit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to manage the deposit visually and dynamicall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igital deposit model withthe large-scale aeromagnetic data could provide strong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172077)、国家973项目(编号: 2011CB403103)和青藏专项(编号: 1212011085529)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 2012-06-18; 改回日期: 2012-07-10。责任编辑: 张改侠。 第一作者简介: 张婷婷, 女, 1984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及矿产资源评价工作。通讯地址: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E-mail: yueztt@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0160412.html,。

钼矿基本状况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我国东部的钼、铜-钼、钼-钨等矿床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西部在三江地区的铜-钼矿床隶属三江褶皱系铜-钼成矿带(属古地中海成矿带)。根据钼矿床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及成矿特点,把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进一步划分成为四个成矿省:①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②东北海西褶皱系铜-钼成矿省;③扬子准地台铜-钼成矿省;④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业已查明,北缘的燕辽钼矿带和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钼矿带,它们约占全国已探明工业钼储量的60%以上,尤其是东秦岭钼矿带,钼矿总储量达360万t,共有钼(钨)矿床(点)46个,其中特大型矿床4个:金堆城钼矿、上房沟钼(铁)矿、南泥湖钼(钨)矿、三道庄钼(钨)矿;大型矿床4个:大石沟钼(铼)矿、石家湾钼矿、夜长坪钼钨矿、雷门沟钼矿;中型矿床有:南台钼钨矿、银家沟钼矿、秋树湾铜钼矿等等。区内东西向构造具有一级控制意义;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部位控制着岩群及矿带的分布,具有二级控制意义,成矿带内的大矿田或矿区等,均处在新华夏系或弧形构造与纬向构造斜接叠加部位,像金堆城、黄龙铺等矿区处于纬向构造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复合部位,栾川南泥湖矿田处在纬向构造与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叠加部位;低序次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控制着小岩体或矿体,具有三级控制意义。 西部三江印支褶皱系铜-钼成矿带。该区沿深断裂带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燕山-喜马拉雅早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和马厂箐斑岩-夕卡岩型钼(铜)矿床。 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就全世界而言,主要为中生代和新生代,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钼矿床约占世界上已探明钼总储量的90%左右。我国除少数铜(钼)矿床形成于古生代的海西期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期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铜(钼)矿床均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燕山期断裂构造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广泛发育所致。 二、矿床类型 我国钼矿床不仅规模大,而且类型多。已探明的矿床包括有斑岩型、斑岩-夕卡岩型、夕卡岩型、脉型、沉积型等各种类型。 斑岩型钼矿床该类矿床又称细脉浸染型钼矿床,呈网脉状产在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近旁的围岩中。钼的主要成矿作用明显地晚于岩体的成矿作用,即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岩体一般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的容矿岩石可以是岩体,如吉林大黑山钼矿,矿化主要赋存于燕山期斜长花岗岩体内,有的矿床容矿岩石既可以是岩体,也包括近旁的围岩,如陕西金堆城钼矿,钼矿化发育于燕山期的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黑云母化和角闪岩化的细碧岩内;还有的矿床,其容矿岩石可以是爆破角砾岩筒,如北京大科庄钼矿。 (1)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过程中,由于围岩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的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结果铝硅酸盐围岩发育有角岩化,碳酸盐围岩发育了夕卡岩化。随之而来的成矿热流体活动,导致矿化叠加花岗岩类岩石、角岩化围岩和夕卡岩之上。典型代表有河南栾川的上房沟、三道庄等矿床。 斑岩型和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二类矿床合计储量占到了全国钼矿总储量的71%。 (2)夕卡岩型钼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及在外接触带沿层发育。硫化物的主要成矿作用一般晚于夕卡岩的形成,夕卡岩既可与钼成矿作用有一定的生成联系,而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又是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中除夕卡岩化外,还经常发育一系列的热液蚀变。矿体形态多样。如辽宁锦西杨家杖子钼矿,矿体大部分位于夕卡岩内。河南卢氏夜长坪、河北涞源大湾等也属于这种类型。该类矿床在我国居次要地位,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4%。 (3)脉型钼矿床这是由产在各种地质体裂隙中的含辉钼矿脉状矿体组成的矿床。脉旁经常发育有线型蚀变,矿脉可以是较宽的含矿脉体,也可以是细脉状矿石组成的脉带,脉旁蚀变岩经常形成浸染状矿石。矿脉的主要脉石矿物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石英脉,次为伟晶岩或石英岩脉及硫酸盐脉等。此类矿床意义不大,在已探明储量中仅占2.2%。典型矿床有:浙江青田石坪川、江西大余大龙山、河南嵩县黄水庵等。 (4)沉积型钼矿床按其产出地质体的岩石性质不同,可分为砂岩型及黑色(硫质、沥青质)页岩型两类。该类矿床意义不大,仅占已探明储量的0.68%。 三、典型矿床(区) (一) 吉林大黑山钼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