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合社区资源 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例

整合社区资源 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例

整合社区资源 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例
整合社区资源 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例

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以淮海社区为例

淮海街道社区学校顾凌云

提纲

一、对社区教育和社区资源的认识

(一)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二)对社区资源的认识

(三)社区教育和社区资源之间的关系

二、依托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搭建社区网络资源

1、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主阵地,探索淮海社区教育

2、以居委教学点为分支与居民互动,把社区教育深入到基层

3、以淮海社区文化中心为舞台,举行各类文化活动

(二)协调学校资源

1、开放学校资源

2、建立学校志愿者队伍

(三)整合公共资源

1、通过淮海中路街道图书馆建立读书会

2、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活动基地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转变思路,跳出社区教育的狭隘框框

(二)资源联动,互补共享

内容提要

社区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发展的有效方法,立足点是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和社区文化因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去激励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社区参与意识,并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

社区资源指的是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社区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内各类资源尤其是能够发挥教育影响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支持和帮助,社区教育部门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使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之间形成了一体化教育体系。

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主阵地,探索淮海社区教育。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其次,应该考虑突出学校和地方特色。开放学校资源。建立学校志愿者队伍。从师资力量方面来说,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职工作人员或教师;另一方面,各社区教育中心、工作站要积极寻觅各领域的人才、专家,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整合公共资源。通过淮海中路街道图书馆建立读书会。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活动基地。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关键是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和公共资源这三大资源立体多元整合、协调起来,真正实现资源联动,互补共享。

关键词:整合社区资源社区教育淮海社区学校文化中心

居委会教学点师资力量专职教师志愿者

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以淮海社区为例

一、对社区教育和社区资源的认识

(一)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和建立,人们正由“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社区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在一个学习型社区,孩子要学习,成人也要学习,孩子要受教育,成人也要受教育。现代社区对社区成员发生的教育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区中教育系统的教育影响;一类是社区中非教育系统的教育影响。所谓社区教育系统的教育影响,主要是指社区教育实体对社区成员所施加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或者从另一角度说,就是社区成员在社区教育实体中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受到的影响(如社区学校组织的“迎世博外语培训”,“百万家庭学礼仪”等);所谓社区中非教育系统的教育影响,指的是社区生活中或社区各种活动中对社区成员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如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陶冶了社区人的道德情操,开展社区科普活动普及了社区人的科学知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等等)。前者可说是狭义的社区教育,后者可说是广义的社区教育。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社区教育是一个满足社区发展和居民教育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反映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要求,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程性的特点。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发展的有效方法,立足点是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和社区文化因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去激励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社区参与意识,并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社区教育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对社区资源的认识

社区资源指的是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社区教育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这里包括对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个特定历史发展时期有亲身的体会或者感受的关键人上,也包括学生家长)、“事件资源”(这里主要指的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个事件、活动,或是一种行为)、“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物理环境和人为物质环境等)、“物力资源”(这里指的是社区里那些可以使用的工具或物晶,例如社区图书馆、家居住宅、交通工具、文字音像制品、传统工艺等)。显然,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的就在于打破学校和社区的隔阂,使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围墙由“有形”成“无形”,从而增强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及地方特色。

社区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各具特色;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不同,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自然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社区教育资源必然会有所区别。(三)社区教育和社区资源之间的关系

社区资源是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精神资源等。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内各类资源尤其是能够发挥教育影响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但仅仅有了这些资源并不意味其教育功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社区教育部门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使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之间形成一体化教育体

系时,才能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教育价值。社区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就是指学校、社区在取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的情况下,对社区内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协调,使之促进社区居民的学习。只有有效地协调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并进行优化整合,才能使社区教育有效运作形成一种整体的“教育合力”,为社区发展服务。整合社区资源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基础。

二、依托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搭建社区网络资源

1、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主阵地,探索淮海社区教育

淮海中路社区(街道)是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域之一。辖区内坐落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石库门典型建筑——“尚贤坊”、沪上天台宗代表——“法藏讲寺”,也拥有着堪称现代时尚地标的“新天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曙光医院为社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淮海公园、太平湖为社区带来了绿色的生态环境,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特色资源。

为了适应社区居民不同需求,卢湾教育局在马当小区357弄购置了校舍作为淮海社区教育工作站的办公地和主要教学点。近年来,淮海街道已把学习型社区创建纳入引领社区全面建设的“幸福淮海工程”,着力构建学习型社区网络,进一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为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推进“幸福淮海工程”不断努力。近年来,街道社区学校通过努力,和“民革”卢湾区委合作,使淮海社区学校拥有了更广的社会资源。如为了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针对辖区内2所中学、4所小学和4所有幼儿园,社区学校与周边学校紧密配合精心组织暑、寒假助学班,解家长后顾之忧。

为了提高民众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首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其次,应该考虑突出学校和地方特色。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观察力,尽可能发现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也要征求社区人士的建议,做到博采众长;还要考虑投入的时间是不是与学生的收获成正比,会不会得不偿失。

2、以居委教学点为分支与居民互动,把社区教育深入到基层

社区建设正在快速的发展着,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社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与方式,这要求我们每一个社区教育工作者将科学与发展融入到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居委会作为基层居民区中的一个自治组织,在创建学习型居民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淮海街道淮海中路社区(街道)辖区东起西藏南路,西至重庆南路,南起建国东路,北至金陵东路,地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6月,户籍人口98798人,实有人口115032人。现有19个居委会和一个新天地社工站。淮海社区学校为了推行学习型社区建设,在办好社区学校开设各类课程的同时,积极建立居民区教学点网络。各居委根据小区居民需求,开设有法制类、艺术类、时事类等学习小组,使小区内有学习兴趣又年迈体弱者不出小区就能参与相关学习。目前社区的各个居委绝大部分都有各自活动室,但限于客观条件,大小不一,设施也有差异,可将地域较近的几个居委组成一个“块”,选择“块”中条件较好的居委活动室,适当增大它的作用,包括把社区学校的个别课程下放到居委中来完成,如讲座,观看录象等,这样既可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到学习和活动中来,又可方便老年学员就近参与学习活动。各居民区教学点坚持以居民区居民精神需求和不断提高居民素质为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新思想、科学文化、劳动技能等,有效调动一切资源,在居民区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从而使居民区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大目标。学习型居民区教学点的创建与探索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样才能使此工作不断发展。

3、以淮海社区文化中心为舞台,举行各类文化活动

淮海社区文化中心建筑面积3583平方米,室内面积3069平方米,屋顶运动场514平

方米。淮海社区文化中心共有五个层面,23项活动项目。

多年来,淮海文化活动中心正以其独到的资源优势吸引着社区居民,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了五大功能作用:

规范导向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指导辐射功能,以社区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有效影响、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选择。

陶冶教育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教育培训功能,激发社区居民自觉追求真、善、美,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沟通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对团队团体的孵化培育功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间的交往和互动,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休闲娱乐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的服务载体及资金整合功能,把人们引导到追求更加全面、和谐的生存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中。

凝聚吸引功能。文化中心开展的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等方式,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协调学校资源

1、开放学校场地资源

所谓学校资源社会共享,是指社会机构和个人以学习为目的,对学校的设施设备、教育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室和校舍场馆等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就是说,学校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向社会各界开放。学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资源,拥有大批专门人才和大量门类齐全、规格不等的教育设施。这些场馆设施除了用于教学之外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供开发,应有计划的向社会开放。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国家投入到群众中的教育经费极为有限。研究和利用学校资源,对于高效、有序地开展社区活动,增加学校资源的利用程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充分利用所在区域内的各类学校的场地、设备。例如中小学校的操场、乒乓房、健身房、阅览室等,在双休日、假期都是闲置的,如果把它们进行整合,达成共享,为居民健身及开展文体团队恬动提供方便,这样既可弥补社区教育中场地欠缺的不足,也可让这些设施物尽其用,充分体现它的使用价值。

2、建立学校志愿者队伍

从师资力量方面来说,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职工作人员或教师;另一方面,各社区教育中心、工作站要积极寻觅各领域的人才、专家,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平时可以根据课程开设、活动举办情况,随时预约。同时也要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志愿者应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的补充,他们热心社区教育,关心社区教育,作为政府部门和社区教育机构要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在社区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潜能,既可以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也可协助居委开展各项工作,所以,应建立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志愿活动与志愿服务是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核心之一,能否因地制宜、各取所长地设定志愿服务项目,彰显志愿服务特色,牢牢把握社区居民物质、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需求,是志愿队伍能否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统一,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按照这个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区居民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越来越需要精神、文化以及心里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希望志愿活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与服务范围,提升志愿服务层次与志愿服务品质。例如:学校志愿者在淮海社区学校的协调下利用文体宣传志愿小分队组建腰鼓、秧歌、合唱、书法等文艺队,并大力动员社区居民参加,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志愿活动,在拓宽志

愿服务内容、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整体文化体育水平,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亲和力,丰富了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三)整合公共资源

1、通过淮海中路街道图书馆建立读书会

淮海中路街道图书馆。坐落于马当路349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楼,总面积305平方米,内设成人阅览、成人外借、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即全国共享工程)四大部分,成人阅览室设有座位50席,少儿阅览室30席,电子阅览室10席,东方信息苑40席,共计130席。

图书馆总藏书量:20103册。2006年入藏新书:成人馆4485册,少儿馆483册,共计

4968册。

街道图书馆与市、区图书馆三级联网,一卡通用。每周开放49小时,年终无休。利用这一公共资源,读书会成员以社区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知识分子为主体,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围绕“社会形势热点、街道工作重点、老年生活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读书活动。在街道层面还有各界人士读书会,残联读书会等组织,社区读书小组更细化为退休党员读书小组、老干部读书小组以及楼组长读书小组。为适应文化层次差异,有些小区还成了读报小组。特别是街道党建理论研究小组、老龄问题研究小组、文艺创作组,还有老少结队共读指导小组等的成立与发展,对社区读书活动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淮海街道组织群众广泛开展社区群众性读书活动,着力拓展读书会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是“社会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学习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读书学习,老同志们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增添了生活乐趣,更提升了“求知明理,奉献社区”的精神境界。有些成为可爱的上海老伯伯;有些成为“不在编的居委干事”;有些成为关心弱势群体献爱心活动的带头人;有些成为群众性团队的核心骨干;有些成为崇尚科学揭批邪教的前哨战士;有些成为小区忠诚可靠的义务治安员;有些成为失足青少年的热心帮教老师;有些成为党的理论政策的积极宣传员。大家身体力行,发挥余热,团结合作,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和行为使人可敬可佩。

2、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活动基地

红色资源渗透着深厚的优秀历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巨大成就的艰难历程,折射出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时代精神。红色资源拥有诉说过去、传承未来的实际功效。在青少年教育方面,通过从红色资源的学习中接受红色资源中的先进性因子,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图强、不畏艰险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这些红色精神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外化为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具体实践。在青少年德育中实施红色资源教育,使红色文化不断得到传承,直接促进了革命传统优势的创新,这对于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德育基地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在德育中有效实施红色资源教育,必须与红色基地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拓展发挥红色资源的德育优势。社区学校应积极主动和红色资源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沟通联系,共同磋商建设红色资源实践、学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努力为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的条件。各类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等,都是建设德育基地的好场所。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将这些场所对全社会免费开放,使学生能更好地深入实地,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也要在拓展教育主题、丰富利用形式、挖掘精神内涵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对红色资源基地的利用率。通过红色基地建设,社区德育中实施红色资源教育就有了坚定的平台和实践基础。淮海社区具备很多优秀的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这些优秀的红色资源都是对社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传承红色文化的很好的样板。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转变思路,跳出社区教育的狭隘框框

目前,我国在学校教育改革以及社区建设过程中,虽然已越来越关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不少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还仅仅是一些比较零星的沟通,与学校教育目标、与社区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民众对社区教育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民众对社区教育认识上的局限性特别是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的主动性不够。从参与活动的人数和人员的结构来看,参与人员主要是社区闲散人员,包括学龄前儿童和离退休老人。这主要还是居民观念的问题,多数人仍认为教育是政府的事情,他们只是被动参与。靠政府推进,在短时期内会有一定的效用,但没有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就很难形成一种氛围。目前,应该说主管部门还是比较注重社区教育,投入也较之以往多,但总体而言,远跟不上社区教育开展的需求,特别是设备、场地等硬件方面的投入。目前,社区教育的形式多以宣传栏、文体娱乐活动、讲座等形式出现,而且因为缺少场地和设备,经常就是在广场、社区会议室,甚至是在某个小区道路上开展活动。由于设备投入不足,某些活动无法全面开展。

社区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覆盖性,要形成“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局面,在社区教育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应对社区教育资源进一步挖掘和整合,而社区教育的社会性也要求社区教育要立足于现有的各级各类社会教育资源,转变思路,跳出框框,争取提供更多的、更方便的学习机会,努力为各类人群的成员提供学习的可能。

(二)资源联动,互补共享

在资源的收集下,根据较完整的资源梳理、分类,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运用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科学、综合的分析,寻找突破口,实施有效的资源整合,协调资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将有限的资源最大效率地发挥作用。

首先形成学校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逐步扩大到街道、社区、居委领域。可以充分利用活动中心的资源,以及调动学校、家庭的资源。社区学校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淮海社区学校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力军,广大居民是我们的服务主要对象。因此,通过20个居委会,深入到家庭是社区学校的主体工作。淮海社区学校必须牢牢地扎根于20个居委会和每家每户,同时逐步建立20个居委会的教学点,形成淮海社区教育的网络体系。虽然社区经费有限,但需要将有限的资金最大效率地用于社区教育发展中,立体多元整合、协调社区资源开展各项活动。人是最大的无限的资源,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社区教育永恒的主题。关键是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和公共资源这三大资源立体多元整合、协调起来,真正实现资源联动,互补共享。

参考文献:1淮海街道年鉴

2 < <社区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探析>> 来源:中华论文联盟作者未知

新版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实验 ——以XXX社区为例 结题报告 一、背景与意义: 社区教育是一个满足社区发展和居民教育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反映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要求,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程性的特点。其立足点是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和社区文化因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去激励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社区参与意识,并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 社区资源指的是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精神资源等。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内各类资源尤其是能够发挥教育影响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但仅仅有了这些资源并不意味其教育功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社区教育部门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使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之间形成一体化教育体系时,才能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教育价值。只有有效地协调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并进行优化整合,才能使社区教育有效运作形成一种整体的“教育合力”,为社区发展服务。 整合社区资源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基础。充分利用和发展好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阶层和谐;有利于促进社区稳

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践与探索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运作与管理机制,在目前深化社区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标: 通过开发、共享、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培养2至3个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有不同受众群体的品质课堂,形成社区浓郁的教育培训氛围。 三、实验内容: (一)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创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相结合的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充分挖掘社区内具有某一方面专场和权威的精英资源,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兼职教师信息库,同时整合热衷社区建设、具有社区意识和公益精神的志愿者资源,使更多的人成为社区教育的后备力量,扩大社区教育的广泛参与度。 (二)整合社区组织资源,打造一个集社区居委会、民办非企业、民间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为一体的社区教育资源交流互动平台。 通过各类组织机构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大力开展系列培训、活动等项目,将有特色、有特点的市民教育渗透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使社区教育普及化、常态化、规范化,逐步提升居民的综合素养。 四、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不同需求,并以此为据设计实验活动。

社区教育及其意义

1、什么是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一个大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是涵盖了除学历教育以外所有教育内容的教育;是满足从生命孕育到长逝的人生历程中的教育;它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教育;它是通过机关和街道在社区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中来实现的教育。对于我们各个部门工作来讲,社区教育也是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的各部门工作都离不开的教育。 社区教育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建设,提升整体人文环境的教育。2、社区教育的意义? 发展社区教育,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心理身体素质,提高社区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把社区教育工作摆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位 置。 社区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来源:长宁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时间:2010-05-11 查看次数:3599 一、社区教育的目的是: (1)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2)逐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生存技能、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3)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与文明程度; (4)形成与提高整个社区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 (5)服务与促进社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社区教育的意义: (1)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物质平台。目前社区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可以弥补普通国民教育体系不足,最终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与普通国民教育

体系有机结合,建立合乎人类理性的大教育体系,真正地完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通过社区教育,实现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为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打下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就狭义的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而言,一个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同样也离不开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没有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推而广之,那么整个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发展社区教育可以为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社区教育正是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发展理念。使全社会的所有成员终身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这样就奠定了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基本建成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全社会大多数成员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充分享有终身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学习型社会也就水到渠成。 (4)发展社区教育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简而言之,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人文基础与政治基础。这三者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人文基础又具体表现为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倘若没有良好的社区教育,没有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的保障,那么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就无从谈起,建设和谐社会就会出现断层,因而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依托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教育亮点

依托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教育亮点 花木街道牡丹四居委 牡丹四居委的社区教育工作历年来在上级政府和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牡丹分社区管理中心的关心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紧紧围绕“绿色、环保、健康”主题,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社区中人文荟萃和资源优势,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特色,拓展社区教育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社区教育活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曾先后荣获上海市一级居委会、05版市级文明小区、浦东新区民主与法治示范居委会、浦东新区科普示范居委会等称号。 作为居委会的一个形象窗口,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始终把社区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措施上得力,推动了我居委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我们的社区教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彰显特色: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牡丹四居委紧邻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大,居民户数多,社区教育工作量广、面大,这对我们的宣教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从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夯实基础入手,狠抓组织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基础条件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秉承“教育形成合力,条线工作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行专人负责、分头管理。 近年来,我们通过宣传、咨询等方式确认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对社区内的各类资源进行协调,并建立与社区外资源的广泛合作;对辖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进行摸底整合,组成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市民学校的师资队伍;安排专人负责黑板报、宣传画廊的管理,制定居委会教学点课程和培训计划;建立、规范社区教育档案,整合社区教育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围绕辖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开展每一阶段工作,营造学科学、讲文明、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居委活动经常、居民参与广泛 居委会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向居民们宣传各类政策法规、文明礼仪知识、健康生活理念知识等。近年来,我们利用辖区的教育资源和场所,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我们在寒暑假

社区教育五年发展目标

社区教育现代化五年发展目标 (2012-2016) 为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社区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努力创造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学习型社区”创建步伐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结合我社区实际,现制定本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工作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把社区教育站办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居民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群众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的阵地。 二、发展目标 1、社区居民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实现居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英语、计算机应用普及率大幅度上升;普遍开展文明市民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封建迷信活动,居民群众尊老爱幼,团结和睦,互帮互助,文明礼貌,展现江宁社区居民蓬勃向上的良好风气。

2、文明建设、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 增强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塑造家庭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营造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的文化氛围,使社区文明建设深入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各种文体设施,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3、社区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通过现代化社区教育站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居民树立现代科学的生活观念,引导大家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社区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的组织机构、网络和设施,面向社区居民积极开展便民利民、帮困救助、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2012年:初建阶段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创建现代化社区教育站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社区教育日常工作,由工作站专职人员担任办公室主任,社区各部门共同参与,相关部门、社区教育机构协同配合,双向互动,团结协作。自上而下全面构筑创建网络,实行工作站站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分

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24237)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小学杨卫东 引子 东台市弶港镇小学是一所濒临黄海的农村小学,这里的学生绝大多数为渔民的后代,他们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家乡就是大海,大海就是家乡,得天独厚的湿地,桅杆林立的渔港,飘渺远去的船帆,远足与野炊过的沙滩,都给他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遐想…… 一、背景与规划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纲要》同时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领导班子敏锐地感受到,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课程,其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我校地处黄海之滨,不仅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还有辽阔秀美的滩涂湿地。走向“校本”,开发和利用富有特色的社区资源,让教学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不仅适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必将成为学校走向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一大亮点。 二、探索与实践 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利用渔港社区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抓手,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通盘安排实施步骤,精心设计,规范运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把社区资源引入教师视野,让教师率先走进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我们把转变教师的观念放在研究活动的首要位置。 1、针对课程特点,开展师资培训。 我们参照专著《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结合东台市教育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意见,连续举办理论讲座,同时印发了《“研究性学习”与新的教学理念》等多种资料。通过学习,教师们深入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把握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关系,对如何编制实施方案,怎样启动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等有了全面地了解,对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2、定期座谈交流,汇集选题素材。 我校教职员工,大多是本地出生,不少教师曾有过海洋生产的经历,对社区资源有

社区教育中心发展规划2

社区教育中心发展规划 (08年-12年) 根据街道社区教育总体规划,社区教育中心作为社区教育的龙头,必须发挥它的主阵地作用,发展社区教育中心也就必然重要,特制定本规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基层社区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体目标: 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辐射带动24个社区市民学校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使社区成员及时更新学习观念、增强学习需求,积极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的学习型社区;整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开设各种类型的社区学校和相应课程,积极构建以终身学习为标志的社会教育体系,为社区居民和新市民提供广泛多样的学习机会,使全区公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把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成为硬件、软件全面提高的教育培训基地。具体目标任务: 组织管理建设 (一)管理体制 1、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有符合本地实际和创新特色的社区教育理念。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2、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运行机制 1、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是社区教育中心的上一级领导部门。 2、建立健全的社区教育管理网络,管理机构运行正常,指导有力。 4、社区教育中心每年组织召开由各市民学校参加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和总结全年教育工作。 基础能力建设 (一)载体建设 1、积极完善区域社区教育网络,形成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各类社区学校、成人学校、社区市民学校为主体,以中小学、幼儿园为依托,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手段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 2、社区教育中心实行“四独立”建设,发展有长远的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社区教育中按照省市规范化要求积极创建。 (二)课程开发 1、开发和建设一批满足社区居民学习、生活、工作需求的教育课程资源。 2、组织编写符合居民需要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知识读本或宣传资料,并对社区居民免费发放。 (三)设施标准 1、逐年投入总计约200万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建筑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 2、专用教室不少于10个。 3、建有计算机教室,计算机不少于80台。

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摘要]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社区活动是指在社区内为幼儿设置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具有地域性和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如何通过社区活动来培养幼儿社会情感?首先,要注意社会情感的差异性。其次,还要注重社区活动的层次性。最后要注意情感需要的时机性。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社区活动社会情感 “叮铃、叮铃------”有人大叫:“幼儿园着火了,--------”教室里顿时孩子们有的哭,有的叫,害怕的看着老师。教室外浓烟滚滚,消防车“呜、呜------”得响着。然而在老师沉着冷静地指挥疏散下幼儿有序、安全地离开了每间教室。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我园通过家长联系的消防队进行的一次消防演习。此外,我们还带幼儿去参观了消防队,看到了消防员是怎样穿消防服的,如何翻越障碍,用哪些工具去灭火的以及了解了各种防火的知识。那么,像这样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开展的活动还有很多,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园是怎样充分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 首先,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

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 幼儿园社区活动是指在社区内为幼儿设置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具有地域性和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挖掘周围环境潜力,开展幼儿园社区活动 美国幼儿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方式,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等等,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幼儿需要学习。”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学习的意义所在,而其中也包括了幼儿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达到社会认知这一目的。那么,我园地处开发区许多大型的企事业集团以及许多环境幽雅的住宅小区的周围,周围环境对我们的社区教育非常有利。旺旺集团、百事可乐、妙脆角集团;21世纪花园、江南文书苑-------都是我们开展社区教育的优良场所。 当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旺旺食品厂,看见宽阔的厂房,自动化的流水线,制作孩子们所熟悉的食品以及牛奶的过程,使幼儿感受到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并逐渐学会把看世界的着眼点从自己的家、自己的幼儿园转移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从而培养了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现代化小区—江南文书苑,环境幽雅,各种花草树木以及喷泉;设施先进,网球场、游泳池、休闲广场、垃圾分类箱一一具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互相交谈,共同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知识,开阔眼界。 我们利用的这些社区资源,孩子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孩子们获得了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孩子们的情感

学校社区教育工作计划报告(新订版)

学校社区教育工作计划报告(新 订版) Report on the work plan of school community education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学校社区教育工作计划报告(新订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贯彻落实上级组织有关社区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化管理,努力构建全民终生学习氛围,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提升,为加快**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xx年—20xx年)。 2、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倡导团队精神。营造以法治校、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身作则的良好校园氛围。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加速教师适应岗

位步伐,全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4、牢固树立品牌兴校战略,发掘学校现有优质资源,突出自身办学优势,加大投入与开发形成亮点。 5、加强外部联系、内部沟通,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6、积极联合兄弟学校组建社区教育联盟。 三、具体任务 1、集全校智慧、请教育局、安阳街道领导指导,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使学校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好、更快,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学校将通过全员参与,聘请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一个结合实际、紧跟时代、富有远见的发展规划。 2、 学校内部管理 (1)坚持依法治校,加快完善学校制度化建设步伐。认真执行和不断完善《**社区学校工作制度》、《**社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社区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社区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等有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升社区居民素质-教育文档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升社区居民素质 摘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让社区成员共享,以社区教育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教育中。市民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使社区教育走入居民生活,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拓宽社区居民受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引导居民改变陋习,学习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从整体上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起因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是指将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加以重 新组合,实现全社区的共享。整合后的资源,应尽可能的和社区全体居民需求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社区教育中心,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全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提高社区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的有效方法。实现社区教育全民化,是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它可以确立、整合、生成、实践社区的教育观,是提升居民素质创新走向实践的一种探索。 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为了建立开放而富有创造性的新课程、新课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区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回归社会的一个必经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也有助于提高居民文明素养,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改变人们旧的传统观念,扩大社区全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途径和场所。

当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改革的浪潮正向纵深推进,社区教育成为提升社区居民素质的突破口。提高全民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首先需要构建更加开放的社区全民教育体系,而要建立更加开放的社区全民教育体系就必须将社区内的所有教育资源整 合起来,扩展延伸社区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社区教育、居民素质等问题,一直不断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思索,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中涉及社区教育、居民素质的领域不断拓宽,人们逐渐加深了对社区教育内涵的理解,在以往的社会教育基础上,更加关注以全体居民为对象的社区教育,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社区教育,关注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效。并提出了以“提升文明社区建设水平,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生活质量、挖掘个人发展潜能”的社会发展目标,不断摸索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和方法,逐步构建起从婴儿到老年、从家庭到社会的终身化络,为最终实现社区教育社会化、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狮山街道馨泰社区所在地――苏州高新区是开发较早的地区,是教育文化先进社区,有小学、幼儿园、苏州图书馆馨泰分馆、索山公园、社区市民学校、数字影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馆、敬老院、武警部队等;就人而言,社区内不仅有众多的热心于教育的志士仁人和热切关注学校教育的家长。而且还有

关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石练中心成技校兰火庆内容摘要:遂昌县作为浙江省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因社区教育投入相对较少,起步较晚,各项教育资源整合相对欠缺,成技校社区教育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更为薄弱。因此,我们农村社区教育需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公益事业单位及民间团体协会、基层组织作用,根据各乡镇成人创业、就业需求,量体裁衣,创建具有遂昌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长效发展。本文结合石练中心成技校近几年组织社区教育的模式和成效,就如何发展社区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创业就业教育模式 一、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巩固社区教育实施基础 遂昌县系浙江省偏远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起步较晚,教育硬件和软件设施薄弱,如单靠社区学校自有软件和硬件配备不能满足社区教育中开展各类技术人员培训的需求,为此,必须打破社区教育资源单位和部门的所有制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推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社区教育硬件资源对本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行汇总,作为进行教育培训活动的选用资源,并与涉及单位沟通联系,实现资源面向社会开放。 2、整合社区教育软件资源一是整合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以社区成人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为核心,汇总当地各类专门人才建立兼职教师

队伍人才库,选聘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员作为社区成人教育中的备用师资,为区域内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提供必备的师资支撑。二是整合课程资源,根据社区成员的需要,灵活自主地建构相应的课程,开发符合学员需要的乡土学习资源。 石练中心成技校是近几年成立较晚的社区教育学校,起步晚,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但这并未影响到该校为社区举办各类专业技术性强的培训班,如该校不具备单独开办电工班的师资和培训专用设备,就聘用遂昌县职业中等学校专任高级教师任授课老师,租用该学校的电工教室,先后成功举办了初级、中级两期电工培训班。在开办盆景制作等培训班时,因无适合学员的课程资源,石练中心成技校便和聘用的盆景制作老师一起,根据学员的学习需要,为学员定制了一套通俗易掌握课程并汇编了相应的教材。 二、发挥社会多边力量的作用,形成社区教育合力 公益事业单位和各种民间组织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体之一,并逐渐成为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 1、发挥公益事业单位如医院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指导社区居民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石练中心成技校在今年举办的一系列保健知识培训当中,就聘请了人民医院、地方卫生院专业的医生组成宣讲团,分别在石练、焦滩、龙洋等乡镇为当地的中老年朋友送上了实用的保健知识讲座。宣讲团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健康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摘要: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更加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延伸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满足了课程改革的这种要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学校课程要实现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应以课标为依据,精心整合课程内容;把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整合学习方式;打破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状况,课程结构从学科本位转变为整合课程。这样做带来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学习途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关键词:课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向纵深推进,课程改革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构建更加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要建立更加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就必须将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延伸学校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指学校课程与社区资源和社区需求相结合,发挥学校的特色,利用社区资源,提高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实现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理想。确立整合、生成、实践的课程观,是教育创新走向实践的一种形式。 学科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开放而富有创造性的新课程、新课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回归社会的一个必经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有助于课程最终形成学生的个体经验,提高学科课程的达成度,提高育人质量,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念,使社区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

重庆市中山路小学所在地──重庆市北碚区是教育文化名区,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就物而言,有公园、电影院、文化馆、体育场、自然博物馆、图书馆、历史文化遗址、英烈纪念园、西南师范大学、敬老院、武警部队等;就人而言,社区内不仅有众多的热心于教育的志士仁人和热切关注学校教育的家长,而且还有许多有技术的能工巧匠、先进模范、知名人士。这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山路小学从2002年上期开始进行“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中,这项研究使学校的课程改革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 (一)以课标为依据,精心整合课程内容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应以课标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以提高学科课程的达成度为落脚点,精心选择内容进行整合。 目前我们使用的学科教材是修订过的新教材,呈现的信息都是为达到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组织的现成信息。但是,教材上的信息还是十分有限的。在科学技术、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给予学生的信息量应该远远超过教材的内容,应该为学生建立更为广泛的信息系统。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树立大课程观,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科课程进行补充、变革。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个多样化的实践天地,需要将课程相关要素进行整理、选择、组合、协调,促进各要素优势互补,发挥重组效应。因此,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必须精心选择能整合的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社区资

2020社区教育工作年度计划

2020社区教育工作年度计划 本文是关于2020社区教育工作年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20xx社区教育工作年度计划(一) 20xx年道认真宣传落实xx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九届五次会议“做好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公共教育资源逐步向社区开放,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依靠社会广大居民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发扬区域特色,加强学习型街的建设,做好我街社区教育工作,为争创全区教育示范街制定20xx年社区工作计划。 一、完善、健全适应社区教育工作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主任、各科室及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的强大的社区教育领导班子,建立街道社区教育为主体,社区居委会为分校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社区管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发展社区教育发展 20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理念在我国兴起,主要是以集中引进和学习西方的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理论,学习发达国家发展社区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为主;90年代以后,我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自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要求以来,教育部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2001年11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明确了我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确定了28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3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进一步扩大到61个,基本覆盖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许多省级、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分别确定了一批省级和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至2008年5月,全国的社区教育实验区已扩大到108个。 我国的教育专家厉以贤教授对社区发展给出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定义:社区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与组织的行动过程,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运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社区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措施,同时也需要社区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因素,人与人的因素,是人的培养发展和教育①。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提高个人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寻求教育载体和学习途径的要求上也更进一步,要求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加方便、更加灵活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现代工作节奏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途径越来越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同时,由于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区越来越集中,于是,社区教育的发展被提上了日程。由于社区教育能够渗透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从而成为实施终身教育最合适的载体。 社区教育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已经实现由自发向自觉,由无序向有序的发展,其地位日渐提高。然而,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整合社区资源 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例

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以淮海社区为例 淮海街道社区学校顾凌云 提纲 一、对社区教育和社区资源的认识 (一)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二)对社区资源的认识 (三)社区教育和社区资源之间的关系 二、依托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搭建社区网络资源 1、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主阵地,探索淮海社区教育 2、以居委教学点为分支与居民互动,把社区教育深入到基层 3、以淮海社区文化中心为舞台,举行各类文化活动 (二)协调学校资源 1、开放学校资源 2、建立学校志愿者队伍 (三)整合公共资源 1、通过淮海中路街道图书馆建立读书会 2、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活动基地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一)转变思路,跳出社区教育的狭隘框框

(二)资源联动,互补共享 内容提要 社区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发展的有效方法,立足点是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和社区文化因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去激励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社区参与意识,并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 社区资源指的是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社区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内各类资源尤其是能够发挥教育影响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支持和帮助,社区教育部门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使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之间形成了一体化教育体系。 以淮海社区学校为主阵地,探索淮海社区教育。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其次,应该考虑突出学校和地方特色。开放学校资源。建立学校志愿者队伍。从师资力量方面来说,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职工作人员或教师;另一方面,各社区教育中心、工作站要积极寻觅各领域的人才、专家,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整合公共资源。通过淮海中路街道图书馆建立读书会。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活动基地。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关键是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和公共资源这三大资源立体多元整合、协调起来,真正实现资源联动,互补共享。 关键词:整合社区资源社区教育淮海社区学校文化中心 居委会教学点师资力量专职教师志愿者

社区教育五年发展目标(2013-2017)

xxx社区教育五年发展目标 (2013-2017) 为提高我镇的文化教育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社区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努力创造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学习型社区”创建步伐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结合我镇社区实际,现制定本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工作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把社区教育站办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居民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群众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的阵地。 二、发展目标 1、社区居民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实现居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英语、计算机应用普及率大幅度上升;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明居民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封建迷信活动,居民群众尊老爱幼,团结和睦,互帮互助,文明礼貌,展现郑楼社区居民蓬勃向上的良好风气。 2、文明建设、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 增强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塑造家庭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营造人人学习,

处处学习的文化氛围,使社区文明建设深入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各种文体设施,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3、社区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通过现代化社区教育站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居民树立现代科学的生活观念,引导大家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社区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的组织机构、网络和设施,面向社区居民积极开展便民利民、帮困救助、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2013年:初建阶段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创建现代化社区教育站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社区教育日常工作,由工作站专职人员担任办公室主任,社区各部门共同参与,相关部门、社区教育机构协同配合,双向互动,团结协作。自上而下全面构筑创建网络,实行工作站站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分头抓、社区组织机构一起抓的运作机制,努力形成学习型社区建设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 2、调查教育现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从居民基本状况、学习设施、学习情况、学习成果和学习特色等五方面内容,深入调查了解,基本掌握社区居民文化学习的现状。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

第49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7月 Vo l .49 No .4Journal o f Huazho ng N or mal U nive rsity (H uma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 )Jul . 2010 收稿日期 2010-03-02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招标项目“农村高等教育资源整 合研究”(Z C322006002)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刘 尧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 社区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态。人类社会最早 (原始)的教育形态实质上是一种社区教育。从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社区教育大致经历了非组织形态和组织形态两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了孕育、自觉组织、实体化和实验四个时期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也面临许多发展困惑,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的改革。 关键词 社区教育;发展特色;社区教育统筹规划;社区教育规范化;社区教育资源优化 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不同的社会,人类都在处理自身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本文从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探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社区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社区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态。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社会最早(原始)的 教育模式与教育形态实质上是一种社区教育。从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社区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① (一)非组织形态发展阶段 1.原始形态的社区教育。原始初民在部落式的流动游牧社区生活中接受广义的、原生态的社区生活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据我国典籍记载:相传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熟食”、“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有巢民教民“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入育”。② 可见,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从其萌芽伊始就表现为教育与社区生活的结合;只不过这种“结合”是非形式、非制度、非组织化的“原始结合”。这是一种原生态的广义社区教育。随着环境生活的 变迁,这一阶段的社区教育缓慢地由以狩猎、采集为主的非定居生活式旧石器时代社区教育,向以饲养、种植为主的半定居生活式新石器时代社区教育演进。 2.自然形态的社区教育。大约自公元前800年至18世纪中叶,农业经济日益地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经济,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形成了定居性生活社区。农业经济是自然经济,定居性农业社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生活社区。人类原本多缘、复杂的部落氏族关系,逐渐地凸显为依据血缘、地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宗族乡亲关系并被人为地置于各种人群关系之首,而由人们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则担负起了生产和社会等多种职能,成为社区构成的基本单位。这时的社区教育主要是通过生产劳动、家族生活和社区成员人际交往、乡规民约,以及师徒(父子)相传等自然形式,使社区成员习得一点读写算的初步文化知识与生产劳动的简单技能,并且在潜移默化的社区生活过程中,接受社会伦理意识并养成社会行为习惯。 (二)组织形态发展阶段 1.制度形态的社区教育。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人类逐步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化大生产促进了城市化运动,各工业国家的绝大多数农村自然社区衍变为城市社区,对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于是自然性社区教育逐渐地向着制度化、形式化、组织化社区教育 143

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计划

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x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转型升级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从园区街道建设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社区教育事 业的创新发展,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园区街道的文化教育软实 力和综合竞争力,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理念,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发展的广度,深化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努力追求与实践目标开放、项目实用、受众广泛、特色凸显的京泰路 社区教育,全力打造教育事业繁荣、文化特色鲜明、软硬实力较强的东部新城。 二、主要工作 (一)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1.以社区市民学校为主要阵地,以社区居民迫切需要为出发点,自下而上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各社区市民学校及相关部门,在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需要的基础上,按从业人员年继续教育培训率不低于50%的要求设计申报培训项目。园区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办公室汇总,并对基层培训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2.办好市民大讲堂,精心组织京泰市民大讲堂系列讲座。 3.努力促进社区教育向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社区管理与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市民教育活动,实现社区各类教育资源的统筹、衔接、沟通,基 本构建园区街道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实现全方位覆盖的社区教育体系;实现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的终身学习氛围。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 1.健全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建立由园区街道主任任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由分管社区教育的副主任、社区教育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社区共建单位负责人、辖区学校、单位主要领导及聘 任教师为成员的“京泰路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委员会领导小组实行半年度例会制度。社区 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教育学校内,由社区学校校长任主任,具体负责 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研究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等;推进规划的落实,对社区教育进行指导、联系、服务,组织培训社区教育的有关人员等。 2.完善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利用社区教育学校资源,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教育培训在多功能、服务型、开放式,特别是在提高居民素质教育开发上,发挥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加强协调和统筹, 指导组织社区文化教育培训,编写教材,协助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实施对文明市民学校(各社区文化技 术学校)的组织指导,实行基层社区教育工作月报制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