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四 涡轮叶栅流场显示实验

实验四 涡轮叶栅流场显示实验

实验四 涡轮叶栅流场显示实验
实验四 涡轮叶栅流场显示实验

成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叶轮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12042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四涡轮叶栅流场显示实验

4.1实验目的

1、熟悉流动显示的实验方法,掌握通过实验观察来帮助认识流动机理这一重要的科研方法;

2、认识涡轮叶栅内复杂的非定常流动现象。

4.2实验内容

1、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中间叶高通道内的非定常流场,认识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压力面、吸力面附近以及通道中部的流动特点;

2、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中间叶高叶片尾迹的非定常流场,认识不同攻角下涡轮叶片尾迹的流动特点;

3、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涡轮端壁区二次流的非定常流场,认识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端壁区前缘马蹄涡、通道涡、端壁附面层、叶背附面层、角区流动等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非定常特点;

4、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涡轮端壁泄漏流的非定常流场,认识涡轮叶栅存在叶尖径向间隙后不同攻角下叶栅端壁泄漏流、泄漏涡、前缘马蹄涡、通道涡、端壁附面层、叶背附面层、角区流动等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非定常特点,帮助理解涡轮内的流动现象。

4.3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方法

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流动显示技术,跟随性好、分辨率高,既可作定性观察又能作定量测量,适用于湍流、旋涡等非定常流动和紊流脉动的研究。氢气泡法应用水的电解原理,在水中通上电流使其电解,在阴阳极分别产生氢气泡和氧气泡,由于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

氢气泡数量多, 氢气泡的体积可以比氧气泡小得多,所以利用氢气泡作为示踪粒子来显示流场。用极细的导线作为阴极布置在被观察流场的上游,阳极则可以为任意形状置于下游被观察流场之后的水中。由此可通过产生的氢气泡来显示流场内的流动情况。阴极导线一般采用铂丝、钨丝、铜丝或不锈钢丝制作,为了避免对流场造成过大的影响,并使氢气泡尽可能小,其直径多为0.1~0.02mm,工作电压为10~100V,产生的氢气泡直径约为金属丝直径的一半。氢气泡随水流运动,如果用光源照亮被观测截面,则氢气泡呈现白色,便可以观察到水流中氢气泡的绕流情况,并可用于照相记录。

图4-1是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显示的涡轮平面叶栅在25?攻角下距端壁2%叶高的非定常流场。可以较清楚地观测到,前缘马蹄涡存在多涡结构,马蹄涡在压力面和吸力面的两个分支在叶栅通道端区发生相互干扰,压力面分支的涡脚可以作用在端区吸力面的后部,发生涡-附面层干扰,叶栅通道内的端区流动呈现复杂的非定常性。

图4-1 涡轮平面叶栅25?攻角下距端壁2%叶高的非定常流场

若将阴极金属丝垂直布置于来流方向,并加上周期性脉冲电压,沿金属丝便周期性产生一排排氢气泡,其间隔宽度由脉冲间隔决定,而氢气泡线的宽度则由脉冲宽度决定,这就是所谓的氢气泡时间线法。它可以方便地显示局部速度剖面或边界层的速度型,可以作为定量分析,也可以用来定性的研究流场的不均匀度。

本次实验是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在水槽中显示涡轮叶栅内的复杂流动现象。

4.3实验设备

1、回流式水槽

图4.2水槽平面图

水槽为上下循环的闭式结构,全长6.8米,分为四个部分:加速段,回流段,整流段和实验段。其中水槽上层工作段长3000mm,宽700mm,高550mm;实验段长1000mm,宽700mm,高500mm(约数,视水位而定)。

水槽以叶轮机驱动水循环,来流速度在0~0.12m/s内连续可调。

2、电机电源及调压器

电机带动叶轮机转动,叶轮转动使水槽内水流循环流动。通过调压器调节改变电机转速,进而改变流速。本实验所使用的直流电机采用的为北京市微电机总厂生产的SYL-50型永磁直流力矩电动机。其最大负载为30V,最大额定电流为2.8A,最大转速为140rpm。稳压电源:输出电压0~50V,输出电流0~5A。

调压变压器:天津电子仪器厂生产的TDGC-0.5/0.5型调压变压器:最大容量0.5KV,频率为50Hz,最大电流为2A,调压范围为0~25V。实验采用的电机电源控制电压为15V,测得水的流速约为0.0993m/s。

3、电解电源

电解电源输出高频脉冲电压,使水电解发泡。本实验采用天津电子仪器厂生产的XD5型超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电解电源,输出电压 0~100V,输出频率 0~。实验时根据需要调节输出频率和电压值。

1000H

Z

4、电解电极

实验中利用铂丝或铜丝作为阴极,石墨作为阳极。阴极布置在被观察流场的上游,阳极则置于下游被观察流场之后的水中。

5、光源

用灯光照亮被测流场中需要观察的区域,其余部分应尽量保持黑暗,以免影响观测效果。最好采用片光源。本实验采用便携式冷光手电两支,灯泡为25V 冷光灯泡,并分别以灯架支撑。

6、涡轮叶栅模型

涡轮叶栅模型由四片有机玻璃叶片组成,叶片弦长104mm,叶片弯角66°,相对栅距0.78,展弦比1.101。弦长雷诺数约为11000。

7、多媒体图像系统(计算机,摄像机,图像采集卡)

利用摄像机拍摄被观测流场,记录流动图像,通过图像采集卡,进入计算机,以备后续的仔细研究。

4.4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位置放置铂丝,连接信号发生器(注意电源正负极)

2、放置实验件

3、依次打开稳压电源(12-14伏)和信号发生器

4、打开光源(要同铂丝同等高度,注意保持水平),对准实验段

5、观测流动现象,进行实验

6、依次关闭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和光源。

4.5实验结果与分析:

观察到涡轮叶删压力面,吸力面及通道中部,尾迹区的流动特点与二次流,泄露流的相互作用,影响的特点,分析原因如下:

叶背分离:在逆区梯度下,叶背附面层分离

泄露流:叶盆静压低于叶盆静压,导致叶盆高静压气流经叶尖潜流至叶背,产生泄露流

通道涡:叶盆高静压气流经过轮毂环壁的附面层流向叶背并卷起通道涡总是成对出现

尾迹及尾迹回流区:上下小面附面层在后续汇合而产生尾迹,在后续汇合处叶盆附面层产生一个低压区,气流通过压力梯度卷回此低压区,从而产生尾迹回流区。

4.6.思考题

(1)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压力面、吸力面附近以及通道中部的流动有何特点?相

应的叶栅性能有何特点?

攻角从零增加是,叶栅压力面静压升高,吸力面逐渐发生分离,通道中部通道涡先制在分离区之外到压力面之间,产生分离叶栅,损失加大,气流转角变小。性能变差。

(2)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尾迹流动有何特点?

攻角从零增加是,尾迹会随着分离的产生尾迹区加大,对主流区气流影响加大,增加掺混损失

(3)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前缘马蹄涡的流动有何特点?对叶栅流动损失有何影响?

当攻角从零增加是,叶栅前缘马蹄涡逐渐覆盖整个通道,增大流动损失。

单片机c语言版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报告

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一、实验要求 1.在Proteus软件中画好51单片机最小核心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 2.在电路中增加四个7段数码管(共阳/共阴自选),将P1口作数据输出口与7段数码 管数据引脚相连,P2.0~P2.3引脚输出选控制信号 3.在Keil软件中编写程序,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数码管显示变量unsigned int show_value的值(show_value的值范围为0000~9999),即把show_value的千百 十个位的值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 1.巩固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习端口输入输出的高级应用 3.掌握7段数码管的连接方式和动态显示法 4.掌握查表程序和延时等子程序的设计 三.实验说明 (条理清晰,含程序的一些功能分析计算) 如下图(五)所示,由P1口将要显示的数字输给七段数码管;再由P2第四位输给数码管的公共端,作为扫描输入信号;用外部中断P3.2和P3.3分别接PB1与PB2,实现数字的增减。所要实现的功能是,开始运行电路功能图时,四个数码管分别显示0000,按下PB1增1,直到9999回到0000,相反按下PB2减1,直到0000回到9999。 在算相关数据时,由于要显示个十百千的不同数字,要调用disp函数, disp[0]=show/1000; //显示千位的值 disp[1]=show%1000/100; //显示百位的值 disp[2]=show%100/10; //显示十位的值 disp[3]=show%10; //显示个位的值 本实验需要用到IE寄存器与TCON寄存器。 四、硬件原理图及程序设计 (一)硬件原理图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学院

实验一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常用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 熟悉各种门电路的逻辑符号; 3. 熟悉TTL集成电路的特点,使用规则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 1. 数字电路实验箱 2. 万用表 3.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1片74LS86四2输入异或门1片 74LS11三3输入与门1片74LS32四2输入或门1片 74LS04反相器1片 三、实验原理 集成逻辑门电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集成元件,目前已有种类齐全集成门电路。TTL集成电路由于工作速度高,输出幅度大,种类多,不宜损坏等特点而得到广泛使用,特别对学生进行实验论证,选用TTL电路较合适,因此这里使用了74LS系列的TTL成路,它的电源电压为5V+10%,逻辑高电平“1”时>2.4V,低电平“0”时<0.4V。实验使用的集成电路都采用的是双列直插式封装形式,其管脚的识别方法为:将集成块的正面(印有集成电路型号标记面)对着使用者,集成电路上的标识凹口左,左下角第一脚为1脚,按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布其管脚。 四、实验内容 ㈠根据接线图连接,测试各门电路逻辑功能 1.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11为测试器件的与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

按表1—1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A,B,C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当电平指示灯亮时记为1,灭时记为0,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1中。 表1-1 74LS11逻辑功能表 输入状态输出状态 A B C Y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悬空 1 1 1 悬空0 0 0 2.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32为测试器件的或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

实验 典型环节的动态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动态特性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相应曲线,熟悉它们的动态特性。 2.了解各典型环节中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比例环节 G(S)= K 所选的几个不同参数值分别为K1= 33 ; K2= 34 ; K3= 35 ;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输出曲线上标明对应的有关参数值): 2.积分环节

G(S)= S T i 1 所选的几个不同参数值分别为T i1= 33 ; T i2= 33 ; T i3= 35 :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输出曲线上标明对应的有关参数值): 3.一阶惯性环节 G(S)= S T K c 1 令K不变(取K= 33 ),改变T c取值:T c1= 12 ;T c2= 14 ;T c3= 16 ;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输出曲线上标明对应的有关参数值): 4. 实际微分环节 G(S)= S T S T K D D D 1 令K D 不变(取K D = 33 ),改变T D 取值:T D 1= 10 ;T D 2= 12 ;T D 3= 14 ;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输出曲线上标明对应的有关参数值): 5.纯迟延环节 G(S)= S eτ- 所选的几个不同参数值分别为τ1= 2 ;τ2= 5 ;τ3= 8 ;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输出曲线上标明对应的有关参数值):

6. 典型二阶环节 G(S)= 2 2 2n n n S S K ωξωω++ 令K 不变(取K = 33 ) ① 令ωn = 1 ,ξ取不同值:ξ1=0;ξ2= 0.2 ,ξ3= 0.4 (0<ξ<1);ξ4=1;ξ5= 3 (ξ≥1);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输出曲线上标明对应的有关参数值): ②令ξ=0,ωn 取不同值:ωn 1= 1 ;ωn 2= 2 ;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输出曲线上标明对应的有关参数值):

实验五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 实验五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1及七段译码器CD4511的逻辑功能,掌握共阴极七段显示器的使用方法,熟悉用示波器测试计数器输出波形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是由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三部分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计数器:计数器是一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其种类有很多。如果按照触发器翻转的次序分类,可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种;如果按照计数数字的增减可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三种;如果按照计数器进位规律又可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可编程N进制计数器等多种。 常用计数器均有典型产品,不须自 己设计,只要合理选用即可。 本实验选用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 器74LS161做计数器,该计数器外加适 当的反馈电路可以构成十六进制以内 的任意进制计数器。图5-1是它的逻辑 图。这个电路除了具有二进制加法计数 功能外,还具有预置数、清零、保持的 功能。图中LD是预置数控制端,D、C、 R是清零 B、A是预置数据输入端, D 端,EP、ET是计数器使能控制端,RCO 是进位信号输出端,它的主要功能有: ①异步清零功能 R=0(输出低电平),则输出QD 若 D

QCQBQA=0000,除EP、ET信号外,与其它输入信号无关,也不需要CP脉冲的配合,所以称为“异步清零”。 ②同步并行置数功能 R=1,且LD=0的条件下,当CP上升沿到来后,触发器QDQCQBQA同时接收D、在 D C、B、A输入端的并行数据。由于数据进入计数器需要CP脉冲的作用,所以称为“同步置数”,由于4个触发器同时置入,又称为“并行”。 ③保持功能 R=1,LD=1的条件下,EP、ET两个使能端只要有一个低电平,计数器将处于数在 D 据保持状态,与CP及D、C、B、A输入无关。 ④计数功能 R=1、LD=1、EP=1、ET=1的条件下,计数器对CP端输入脉冲进行计数,计数方在 D 式为二进制加法,状态变化在QDQCQBQA=0000~1111间循环。74LS161的功能表详见表5-l所示。 表5-1 74LS161的功能表 本实验所需计数器是十进制计数器,必须对74LS161外加适当的反馈电路构成十进制计数器,状态变化在QDQCQBQA=0000~1001间循环。 用反馈的方法构成十进制计数器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和反馈置数法。反馈置零法是利用R构成,即:当Q D Q C Q B Q A=1010(十进制数10)时,通过反馈线强制计数器清零,清除端 D 如图5-2(a)所示。由于该电路会出现瞬间1010状态,会引起译码电路的误动作,因此很少被采用。反馈置数法是利用预置数端LD构成,把计数器输入端D1D2D2D3全部接地,当计数

电子秒表电路实验报告1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秒表 院(部):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秒表应用于我们生活、工作、运动等需要精确计时的方面。它由刚开始的机械式秒表发展到今天所常用的数字式秒表。秒表的计时精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构造也日益复杂。 本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数字式秒表的要求为:显示分辨率为1s/100,外接系统时钟频率为100KHz;计时最长时间为60min,五位显示器,显示时间最长为59m59.99s;系统设置启/停键和复位键。复位键用来消零,做好计时准备、启/停键是控制秒表起停的功能键。 针对上述设计要求,先前往校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书籍,以及一本电子元件方面的工具书,以待查阅各种设计中所需要的元件。其次安装并学习了数字电路设计中所常用的Multisim仿真软件,在课程设计过程的电路图设计与电路的仿真方面帮助我们发现了设计电路方面的不足与错误之处。 关键字:555定时器十进制计数器六进制计数器多谐振荡器

目录 1.选题与需求分析 (1) 1.1设计任务 (1) 1.2 设计任务 (1) 1.3设计构思 (1) 1.4设计软件 (2) 2.电子秒表电路分析 (3) 2.1总体分析 (3) 2.2电路工作总体框图 (3) 3.各部分电路设计 (4) 3.1启动与停止电路 (4) 3.2时钟脉冲发生和控制信号 (4) 3.3 设计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6) 3.4 设计六进制加法计数器 (7) 3.5 清零电路设计 (8) 3.7 总体电路图: (10) 4 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2)

数电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

一、实验题目 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 二、实验目的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三、实验分析 1.按表(二)测试74LS194. 分析: 各工作状态下,Q0、Q1、Q2、Q3的输出: 置零Q0 = Q1 = Q2 = Q3 = 0 保持Q0n+1 = Q0n Q1n+1 = Q1n Q2n+1 = Q2n Q3n+2 = Q3n

右移Q0n+1 = D SR Q1n+1 = Q0n Q2n+1 = Q1n Q3n+1 = Q2n 左移Q0n+1 = Q1n Q1n+1 = Q2n Q2n+1 =Q3n Q3n+1 = D SL 并行送数Q0 = D0Q1= D1Q2 = D2Q3 = D3 通过对74LS194的测试,知道该芯片是上升沿触发的。 2.按图(五)实现四节拍顺序脉冲发生器 分析: Q0Q1Q2Q3S0S1K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0 0 1 1 0 1 1 0 0 1 1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 … … … … … … … … … … … Q0,Q1,Q2,Q3 一直进行: 0111->1011->1101->1110->0111->……

的循环。 3.按图(4)实现四位扫描译码显示器,采用内容(2)顺序脉冲作为Ds信号,8421BCD码用逻辑模拟开关输入。自行设计伪码灭灯电路,使得正常输入BCD码时输入为“1”伪码输入时灭灯。 分析: 伪码灭灯电路真值表 A3A2A1A0BI/RBO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1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EDA设计课程实验报告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报告

EDA设计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学院名称: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高胜学号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学习动态扫描显示的原理;利用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的原理编写程序,实现自己的学号的显示。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在SmartSOPC实验箱上完成数码管动态显示自己学号的后八个数字。 2、放慢扫描速度演示动态显示的原理过程。 三、系统设计 1、整体设计方案 数码管的八个段a,b,c,d,e,f,g,h(h是小数点)都分别连接到SEG0~SEG7,8个数码管分别由八个选通信号DIG0~DIG7来选择,被选通的数码管显示数据,其余关闭。如果希望8个数码管显示希望的数据,就必须使得8个选通信号DIG0~DIG7分别被单独选通,并在此同时,在段信号输入口SEG0~SEG7加上该对应数码管上显示的数据,于是随着选通信号的扫描就能实现动态扫描显示的目的。虽然每次只有1个数码管显示,但只要扫描显示速率足够快,利用人眼的视觉余辉效应,我们仍会感觉所有的数码管都在同时显示。 2、功能模块电路设 (1)输入输出模块框图(见图1) 图1 (2)模块逻辑表达(见表1) 表1(数码管显示真值表) clk_1k dig seg ↑01111111 C0 ↑10111111 F9

注:数码管显示为01180121 (3)算法流程图(见图2) (4)Verilog源代码 module scan_led(clk_1k,d,dig,seg); //模块名scan_led input clk_1k; //输入时钟 input[31:0] d; //输入要显示的数据output[7:0] dig; //数码管选择输出引脚

叶片前缘改型对涡轮叶栅二次流的影响

2009年4月第30卷 第2期 推 进 技 术 JOURNAL OF PROP ULSI O N TECHNOLOGY Ap r 12009 Vol 130 No 12 叶片前缘改型对涡轮叶栅二次流的影响 3 孙大伟,乔渭阳,孙 爽,许开富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摘 要:以某典型高压涡轮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端壁前缘改型结构对涡轮叶栅二次流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结构(Fillet )以及适当尺寸的球形结构(Bulb )可以改善涡轮叶栅内部二次流,并且降低涡轮出口气动损失。其中尺寸的选择对于球形结构(Bulb )影响很大。两种不同的改型结构相比较,带状结构(Fillet )改型方案对二次流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结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高压涡轮;前缘改型;二次流;气动损失 中图分类号:V23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055(2009)022*******  3 收稿日期:2008204201;修订日期:2008209216。 作者简介:孙大伟(1982—),男,博士生,研究领域为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E 2mail:sd w200099@1631com Effects of leadi n g 2edge modi fi cati on on secondary flow i n turbi n e cascades S UN Da 2wei,Q IAO W ei 2yang,S UN Shuang,XU Kai 2fu (School of Power and Energy,North 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 .,Xi ’an 710072,China ) Abstract : Numerical si m ulati ons were carried out t 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 w o leading 2edge modificati ons on the secondary fl ow in high 2p ressure turbine casc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let and certain bulb configurati ons could contr ol the secondary fl ow in turbine cascades and reduce the aer odynam ic l oss .The choices of the size of the bulb configurati on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of the secondary fl ow contr olling .The fillet configurati ons are better than the bulb configurati ons f or i m p r oving of the secondary fl ow in turbine cascades . Key words : H igh 2p ressure turbine cascades;Leading 2edge modificati on;Secondary fl ow;Aer odynam ic l oss 1 引 言 二次流现象广泛存在于叶轮机械叶栅内部流动 中,特别是对于高负荷、低弦比的航空燃气涡轮而言,二次流的问题及其影响十分明显。航空燃气涡轮中二次流不仅会产生相当大的二次流损失,而且还会严重恶化端壁区的冷却效果。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学者提出了很多改善控制二次流的可行技术,其中叶片端壁区前缘改型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叶片前缘改型技术通过改变端壁区叶片前缘的形状,改变和控制前缘马蹄涡的发展,进而影响二次 流的发展。国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7]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Zess 等人提出的前缘带状结构(Fillet )以及Sauer 等人提出的球形结构(Bulb )[1,6], 在控制二次流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应用带状结构(Fillet )以及球形结构(Bulb )两种不同的前缘改型方法,以某高压涡轮叶片为研究对象,对其控制涡轮二次流动效果以及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2 数值计算方法以及研究对象 本文应用商用CF D 软件求解三维定常粘性的雷诺平均N 2S 方程组。对控制方程的求解采用基于单元中心有限体积法,耦合隐式格式的时间推进算法;对控制方程对流项的离散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湍流模 型采用SST 湍流模型,该模型在近壁区域具有k 2ω模型的优点,而在远离壁面区域则又兼有k 2 ε模型的长处。数值模拟只考虑一个叶片通道,采用了高质量的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六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实验整理版.docx

数电实验报告 实验六 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 院系: 指导老师: 2016年

目录 实验目的: (22) 实验器件与仪器: (22) 实验原理: (33) 用同步清零端或置数端置零或置数构成N进制计数器 (33) 用同步清零端或置数端置零或置数构成N进制计数器 (33) 实验内容: (44) 实验过程: (55) 实验总结: (66) 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的功能及应用。 2.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译码器的功能及应用。 3.熟悉LED数码管及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 4.学会综合测试的方法。 实验器件与仪器: 1.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

2.74LS160、74LS48、74LS20 实验原理: 对于计数规模小的计数器,我们使用集成触发器来设计计数器,但是如果计数器的模数达到十六以上(如六十进制)时,如果还是用集成触发器来设计的话,电路就比较复杂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集成计数器来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利用集成计数器的清零端和置数端实现归零,从而构成按自然态序进行计数的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用同步清零端或置数端置零或置数构成N进制计数器用这种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1)写出状态S N-1的二进制代码。 2)求归零逻辑,即求同步清零端或置数控制端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3)画连线图 用同步清零端或置数端置零或置数构成N进制计数器用这种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1)写出状态S N得二进制代码 2)求归零逻辑,即求异步清零端或置数控制端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3)画连线图 在集成计数器中,清零、置数均采用同步方法的有74LS163;均采用异步方法的有74LS193、74LS197、74LS192;清零采用异步方法、置数采用同步方法的有74LS161、74LS160;有的只具备异步清零功能,如CC4520、74LS190、74LS191;74LS90则具有异步清零和异步置9功能。 实验内容: 1.用集成计数器74LS160分别组成8421码十进制和六进制计数器, 然后连接成一个60进制计数器(6进制为高位,10进制位低位)。 使用实验箱上的LED译码显示电路显示(注意高低位顺序及最高位的处理)。用函数发生器的低频连续脉冲(调节频率为1-2Hz)作为计数器的计数脉冲。通过数码管观察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功能是否正确。 2.设计一个时间计数器,具有分钟和秒计时功能的计数器。

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

中山大学 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实验题目:译码显示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74LS48, 74LS194 , 74LS73,74LS00,74LS197, 74LS138, 以及各种门电路 三、实验原理 1. 数码显示译码器 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48,用来驱动共阴极 LED数码管。 2. 扫描式显示 利用数码管的余辉效应和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虽然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数码管在显示,但人眼看到的是多个数码管“同时”被点亮的效果。由选通信号控制多路开关,先后送出(由高位到低位或由低位到高位)一位十进制的BCD码 3. 四节拍发生器 扫描显示要求数码管按先后顺序显示。这就要求如图所示的选通信号。通常该类型的信号称为节拍信号。

图中 74LS194 为移位寄存器。它具有左移、右移, Cr 反 S1 S0 工作状态 0 X X 置零 1 0 0 保持 1 0 1 右移 1 1 0 左移 1 1 1 并行送数 并行送数、保持及清除等五项功能。其引脚图如图(六) 所示。其中Cr 为清除端,CP 为时钟输入端,S 0、S 1为状 态控制端,D SR 为右移数据串行输入端,D SL 为左移数据 输入端,D 0、D 1、D 2、D 3位并行数据输入端,QA 、QB 、 QC 、QD 为数据输出端。 节拍发生器工作开始时,必须首先进行清零。当 Cr 负脉冲过后 QA 、QB 、 QC 、QD 全为零。JK 触发器Q =1,因而 S 1=S 0=1,实现并行送数。 当第一个脉冲的上升沿到达后,置入 0111,CP 下降沿到达后Q =0,即 S 1=0, S 0=1,实现右移功能。在 CP 作用下输出依次为 1011,1101,1110,第四个 CP 下降沿到达后又使 Q=1,实现第二个循环。 四、实验内容 1.使用 74LS194,74LS73,74LS48,基础逻辑门和两个四联装的共阴极数码管, 实现本人学号的显示。(本人学号为 15352316) 解题思路: 通过 74LS194作为四节拍顺序脉冲发生器,输出分别连入两块 4位数码 管的位选端,做到控制数码管从第 1位到第 4位扫描的同时在第 5位到第 8 位扫描。确定了显示位置后,要产生与节拍发生器具有相同变换速度的两个 显示内容,分别作为前 4位学号和后 4位学号的段选段输入,则两个 74LS194 需要连接到同一个信号发生器(CLOCK),或者是只用一个 74LS194来实现。 而 74LS48的输入端 DCBA 对应到共阴极数码管的每个十进制数相对应的二

单片机动态数码显示设计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动态数码显示设计 指导老师: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姓名: 2014年 12月3日

实验十三动态数码显示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动态数码显示技术的设计方法。 2.掌握扫描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二、设计原理 如图13.1所示,在单片机的P1端口接动态数码管的字形码笔段,在单片机的P2端口接动态数码管的数位选择端。在单片机P3.0管脚处接一个开关,当开关连接高电平时,态数码管上显示“12345”字样;当开关连接低电平时,态数码管上显示“HELLO”字样。 三、参考电路 图13.1 动态数码显示电路原理图

四、电路硬件说明 (1)在“单片机系统”区域中,把单片机的P1.0-P1.7端口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h端口上。 (2)在“单片机系统”区域中,把单片机的P2.0-P2.7端口通过8联拨动拨码开关JP1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8端口上。 (3)在“单片机系统”区域中,把单片机的P3.0端口通过8联拨动拨码开关JP2连接到拨动开关区域中的SW1端口上。 五、程序设计内容 (1)动态扫描方法: 动态接口采用各数码管循环轮流显示的方法,当循环显示频率较高时,利用人眼的暂留特性,看不出显示的闪烁现象,这种显示需要一个接口完成字形码的输出(字形选择),另一接口完成各数码管的轮流点亮(数位选择)。 (2)在进行数码显示的时候,要对显示单元开辟8个显示缓冲区,在每个显示缓冲区装有显示的不同数据即可。 (3)对于显示不同字形码的数据采用查表方法来完成。 六、程序流程图 (如图13.2所示) 图13.2 动态数码显示程序流程图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实验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实验五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1及七段译码器CD4511的逻辑功能,掌握共阴极七段显示器的使用方法,熟悉用示波器测试计数器输出波形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是由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三部分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计数器:计数器是一种中规模 集成电路,其种类有很多。如果按照触 发器翻转的次序分类,可分为同步计数 器和异步计数器两种;如果按照计数数 字的增减可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 器和可逆计数器三种;如果按照计数器 进位规律又可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 制计数器、可编程N进制计数器等多 种。 常用计数器均有典型产品,不须自

己设计,只要合理选用即可。 本实验选用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1做计数器,该计数器外加适当的反馈电路可以构成十六进制以内的任意进制计数器。图5-1是它的逻辑图。这个电路除了具有二进制加法计数功能外,还具 有预置数、清零、保持的功能。图中LD是预置数控制端,D、C、B、 R是清零端,EP、ET是计数器使能控制端,A是预置数据输入端, D RCO是进位信号输出端,它的主要功能有: ①异步清零功能 R=0(输出低电平),则输出QDQCQBQA=0000,除EP、ET 若 D 信号外,与其它输入信号无关,也不需要CP脉冲的配合,所以称为“异步清零”。 ②同步并行置数功能 R=1,且LD=0的条件下,当CP上升沿到来后,触发器QD 在 D QCQBQA同时接收D、C、B、A输入端的并行数据。由于数据进入计数器需要CP脉冲的作用,所以称为“同步置数”,由于4个触发器同时置入,又称为“并行”。 ③保持功能 R=1,LD=1的条件下,EP、ET两个使能端只要有一个低在 D 电平,计数器将处于数据保持状态,与CP及D、C、B、A输入无关。 ④计数功能 R=1、LD=1、EP=1、ET=1的条件下,计数器对CP端输入在 D 脉冲进行计数,计数方式为二进制加法,状态变化在QDQCQBQ =0000~1111间循环。74LS161的功能表详见表5-l所示。 A 表5-1 74LS161的功能表

数电实验--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显示电路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数字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示波器。 2、器件:74LS48X1, 74LS194X1, 74LS73X1, 74LS00X2 三、实验预习: 1、复习有关译码显示原理。 2、根据实验任务,画出所需的实验线路及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 1、数码显示译码器: (1)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 LED数码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数字显示器,图(一)(a)、(b)为共阴管和共阳管的电路,(C)为两种不同出线形式的引出脚功能图。 一个LED数码管可用来显示一位0--9十进制数和一个小数点。小型数码管(0.5寸和0.36寸)每段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随显示光(通常为红、绿、黄、橙色)的颜色不同略有差别,通常约为2~2.5V,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电流在5~10mA。LED数码管要显示BCD码所表示的十进制数字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译码器,该译码器不但要完成译码功能,还要有相当的驱动能力。

(2)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 此类译码器型号有74LS47(共阳),74LS48(共阴), 段译码/驱动器。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图(二)为74LS48引脚排列。其中A、B、C、D - BCD 码输入端,a、b、c、d、e、f、g——译码输出端,输出 “1"有效,用来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 灯测试输入端,=“0”时,译码输出全为“1” - 灭零输入端,=“0”时,不显示多余的零。 作为输出端使用时,灭零输出端。 2、扫描式显示 对多位数字显示采用扫描式显示可以节电,这一点在某些场合很重要。对于某些系统输出

的的数据,应用扫描式译码显示,可使电路大为简化。有些系统,比如计算机,某些A/D 转换器,是以这样的形式输出数据的:由选通信号控制多路开关,先后送出(由高位到低位或由低位到高位)一位十进制的BCD码,如图(三)所示。图中的Ds称为选通信号,并假定系统按先高位后低位的顺序送出数据,当Ds1高电平送出千位数,Ds2高电平送出百位数,……一般Ds的高电平相邻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选通信号可用节拍发生器产生。 如图(四)所示,为这种系统的译码扫描显示的原理图。图中各片LED(共阴)的发光段并连接至译码器的相应端,把数据输入的相应权端与系统输出端相连,把各位选通端反相后接相应LED的公共端。f(A)使数据输入是伪码(8421BCD中的1010-1111)时使f(A)=0,伪码灭灯。接译码器的灭灯I B端,使不显示伪码。 3、四节拍发生器 扫描显示要求数码管按先后顺序显示。这就要求如图(三)所示的选通信号。通常该类型的信号称为节拍信号。如果使用的数码管是共阴极型,则选通信号是图(三)的反相。如图(五)所示就是这种节拍信号发生器。

实验四 译码显示电路

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按表(二)测试74LS1940 测试结果略 2、实现四节拍顺序脉冲发生器 (1)实验电路图及74LS194功能表 图(一)表(二)74LS194功能表

(2)实验结果 (3)实验波形(Q3 Q2 Q1 Q0分别代表Q D Q C Q B Q A) Q3 Q3与Q2 Q3与Q1 Q3与Q0

3、按图(四)实现四位扫描译码显示电路。采用内容(2)顺序脉冲作为D s 信号。8421BCD 码用逻辑模拟开关输入。自行设计伪码灭灯电路,使正常输入BCD 码时输出为“1",伪码输入时灭灯。 (1) 设计伪码灭灯电路及其电路图 f(A)=(A3(A2’A1’)’)’ (2) 四位扫描译码显示电路原理图 A1A0 A3A2 00 01 11 10 00 1 1 1 1 01 1 1 1 1 11 0 0 0 0 10 1 1

(3)实验预期结果(LED显示)(由于实验箱损坏,实验时无法得到正确的LED数码管的显示数字,这里仅用预期结果表示) 4、自行设计电路在4联装LED数码管同时显示出4个不同的0-7的数字。 使用74LS48上的L1S(Gi)’(i=1,2,3,4)端口。要使第i个显示器显示i,接逻辑电路Yi,使得Yi只有在Ai表示i时为0,其他时候均为1,将之接为L1S(Gj)’=0(j=i,0表示有效),L1S(Gj)’=1(j≠i) 电路图如下:

动态法测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动态法测量杨氏模量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动态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动态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动态法测量杨氏模量。 3. 了解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功能,熟悉信号源和示波器的使用。学会用示波器观察判断样品共振的方法。 4.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使用常用实验仪器的能力。 二、 实验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试样振动的固有频率取决于它的几何形状、尺寸、质量以及它的杨氏模量。如果在实验中测出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固有频率,就可以计算出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杨氏模量。 根据杆的横振动方程式 02 244=??+??t y EJ S x y ρ (1) 式中ρ为杆的密度,S 为杆的截面积,?= s dS y J 2 称为惯量矩(取决于截面的形状),E 即为杨氏模量。 如图1所示,长度L 远远大于直径d (L >>d )的一细长棒,作微小横振动(弯曲振动)时满足的动力学方程(横振动方程)为 02244=??+??t EJ y S x y ρ (1) 棒的轴线沿x 方向,式中y 为棒上距左端x 处截面的y 方向位 移,E 为杨氏模量,单位为Pa 或N/m 2;ρ为材料密度;S 为 截面积;J 为某一截面的转动惯量,??=s ds y J 2。 横振动方程的边界条件为:棒的两端(x =0、L )是自由端,端点既不受正应力也不受切向力。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方程(1),令)()(),(t T x X t x y =,则有 2 24411dt T d T EJ S dx X d X ?-=ρ (2) 由于等式两边分别是两个变量x 和t 的函数,所以只有当等式两边都等于同一个常数时等式才成立。假设此常数为K 4,则可得到下列两个方程 044 4=-X K dx X d (3) 0422=+T S EJ K dt T d ρ (4) 如果棒中每点都作简谐振动,则上述两方程的通解分别为 图1 细长棒的弯曲振动

实验四 涡轮叶栅流场显示实验

成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叶轮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12042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四涡轮叶栅流场显示实验 4.1实验目的 1、熟悉流动显示的实验方法,掌握通过实验观察来帮助认识流动机理这一重要的科研方法; 2、认识涡轮叶栅内复杂的非定常流动现象。 4.2实验内容 1、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中间叶高通道内的非定常流场,认识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压力面、吸力面附近以及通道中部的流动特点; 2、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中间叶高叶片尾迹的非定常流场,认识不同攻角下涡轮叶片尾迹的流动特点; 3、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涡轮端壁区二次流的非定常流场,认识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端壁区前缘马蹄涡、通道涡、端壁附面层、叶背附面层、角区流动等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非定常特点; 4、在水槽中,利用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技术显示涡轮叶栅分别在-20°、0°、20°不同攻角情况下涡轮端壁泄漏流的非定常流场,认识涡轮叶栅存在叶尖径向间隙后不同攻角下叶栅端壁泄漏流、泄漏涡、前缘马蹄涡、通道涡、端壁附面层、叶背附面层、角区流动等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非定常特点,帮助理解涡轮内的流动现象。 4.3氢气泡法流场显示方法 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流动显示技术,跟随性好、分辨率高,既可作定性观察又能作定量测量,适用于湍流、旋涡等非定常流动和紊流脉动的研究。氢气泡法应用水的电解原理,在水中通上电流使其电解,在阴阳极分别产生氢气泡和氧气泡,由于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

2016译码显示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四译码显示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器件:74LS48, 74LS194 , 74LS73,74LS00 ,74LS197, 74LS153, 74LS138,CLOCK,MPX4-CC-BULE, MPX8-CC-BULE, 及相关逻辑门 三、实验预习 1. 复习有关译码显示原理。 2. 根据实验任务,画出所需的实验线路及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 1. 数码显示译码器 (1)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 LED数码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数字显示器,图(一)(a)、(b)为共阴管和共阳管的电路,(c)为两种不同出线形式的引出脚功能图。(注:实验室实验箱上数码管为共阴四位数码管) 一个LED数码管可用来显示一位0~9十进制数和一个小数点。小型数码管(寸和寸)每段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随显示光(通常为红、绿、黄、橙色)的颜色不同略有差别,通常约为2~,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电流在5~10mA。LED数码管要显示BCD码所表示的十进制数字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译码器,该译码器不但要完成译码功能,还要有相当的驱动能力。

(a) 共阴连接(“1”电平驱动)(b) 共阳连接(“0”电平驱动) (c) 符号及引脚功能 图(一)LED数码管 (2)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 此类译码器型号有74LS47(共阳),74LS48(共阴),CC4511(共阴)等,本实验系采用74LS48 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图(二)为74LS48引脚排列。其中 A 0、A 1、A2、A 3— BCD 码输入端 a 、 b 、 c 、 d 、 e 、 f 、 g — 译码输出端,输出“1”有效,用来驱动共阴极LED 数码管。 LT — 灯 测试输入端,LT =“0”时,译码输出全为“1” BI R — 灭 零 输入端,BI R =“0”时,不显示多余的零。 RBO /BI — 作为输入使用时,灭灯输入控制端;作为输出端使用时,灭零输出端。 注:在实验箱上使用了两个4位数码管,对应已经连接好74LS48,如图(四),实验时无需再连线,74LS48只保留引出了A 0、A1、A 2、A 3四个引脚 。在实验箱左上角的P10、P11、P12、P13(P20、P21、P22、P23)代表第一(二)块数码管的BCD 码(即A 0、A 1、A 2、A 3端)输入,DIG1~DIG8分别代表8位数码管的位选端。 2. 扫描式显示 对多位数字显示采用扫描式显示可以节电,这一点在某些场合很重要。对于某些系统输出的的数据,应用扫描式译码显示,可使电路大为简化。利用数码管的余辉效应和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虽然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数码管在显示,但人眼看到的是多个数码管“同时”被点亮的效果。有些系统,比如计算机,某些A/D 转换器,是以这样的形式输出数据的:由选通信号控制多路开关,先后送出(由高位到低位或由低位到高位)一位十进制的BCD 码,如图(三)所示。图中的Ds 称为选通信号,并假定系统按先高位后低位的顺序送出数据,当Ds1低电平送出千位数,Ds2低电平送出百位数,……一般Ds 的低电平相邻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选通信号可用节拍发生器产生。 如图(四)所示,为这种系统的译码扫描显示的原理图。图中各片LED (共阴)的发光段并连接至译码器的相应端,把数据输入的相应端与系统输出端相连,把各位选通端反向后接相应LED 的公共端。

LCD液晶显示实验实验报告及程序

实验三 LCD1602液晶显示实验 姓名专业学号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Keil C51软件与proteus软件联合仿真调试的方法; 2.掌握LCD1602液晶模块显示西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用8位数据模式驱动LCM1602液晶的C语言编程方法; 4.掌握用LCM1602液晶模块显示数字的C语言编程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微机一台 C51集成开发环境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 1.用Proteus设计一LCD1602液晶显示接口电路。要求利用P0口接LCD1602 液晶的数据端,~做LCD1602液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扩展3个功能键 K1~K3。参考电路见后面。 2.编写程序,实现字符的静态和动态显示。显示字符为 第一行:“1.姓名全拼”,第二行:“2.专业全拼+学号”。 3.编写程序,利用功能键实现字符的垂直滚动和水平滚动等效果显示。显示字 符为:

“1.姓名全拼 2.专业全拼+学号 EXP8 DISPLAY ” 主程序静态显示“My information!” 四、实验原理 液晶显示的原理:采用的LCD显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位于最后面的一层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的背光层,背光层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水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1.LCD1602采用标准的14引脚(无背光)或16引脚(带背光)接口,各引脚 接口说明如表:

计数器实验报告

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 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图中LD—置数端 CP U—加计数端 CP D—减计数端 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 D0、D1、D2、D3—计数器输入端 Q0、Q1、Q2、Q3—数据输出端 CR—清除端

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 表5-9-1 输 入 输 出 CR LD CP U CP D D 3 D 2 D 1 D 0 Q 3 Q 2 Q 1 Q 0 1 × × × × × × × 0 0 0 0 0 0 × × d c b a d c b a 0 1 ↑ 1 × × × × 加 计 数 0 1 1 ↑ × × × × 减 计 数 当清除端CR 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 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CR 为低电平,置数端LD 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 0、D 1、D 2、D 3 置入计数器。 当CR 为低电平,LD 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 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 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 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 U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 D 输入,表5-9-2为8421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表5-9-2 加法计数 输入脉冲数 0 1 2 3 4 5 6 7 8 9 输出 Q 3 0 0 0 0 0 0 0 0 1 1 Q 2 1 1 1 1 Q 1 0 0 1 1 0 0 1 1 0 0 Q 0 1 0 1 1 1 1 减计数 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 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图5-9-2是由CC40192利用进位输出CO 控制高一位的CP U 端构成的加数级联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