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h教学管理类-李秀坤-《中职教育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讨》

h教学管理类-李秀坤-《中职教育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讨》

中职教育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讨

鹤壁市淇县职业中专李秀坤

电子邮箱:lxk316612@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628641.html,联系电话:159******** 【摘要】: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是当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对校企合作、创新融合企业文化的途径、融合校企文化的作用,阐述了优秀企业文化进入校园文化的必要性。这样进一步实现校企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关健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中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和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和创业。职业学校要依托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办学优势,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于办学实践的全过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优秀企业员工的培养。

一、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影响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所认可所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群体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动力,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理想信仰等精神支柱的集中体现。中职教育具有的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一毕业就要上岗、工作,但从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中相当部分因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最终离开企业。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不仅仅是就知识技能而言,更多的是不适应企业文化导致的心理差异、文化差异、习惯差异、经验不足等带来的“不适应”。产生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管理文化和经济文化,两种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校学习时的情景与进入企业后的情景形成巨大的反差。

为了有效应对这种普遍存在于中职毕业生当中的“不适应”现象,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依托企业,面向企业基层,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围绕中职学生成才的内在需求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将企业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实行开放式办学,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逐步确立以“诚信文化”与“企业文化”为基本坐标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认同企业文化精神,自然地融入到企业当中,较快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注重实践探索,创新融合企业文化的途径

中职院校融人优秀企业文化,汲取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其途径是多方面的。

在物质文化层面,融入企业文化要素。在探索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大力宣传和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展示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兴建一批融合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景点。利用室内空间如教室、走廊、黑板报等,将企业的文化作为专题进行展示,或将几个或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展示。将学生直接带入企业,通过厂景、厂貌、文化宣传、创业史介绍等现身说法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具有“润物细无声”重要意义。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的讲解,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责任。学校在工作实际中,将优秀企业制度引入中职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中,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在校企文化实际的互动和融合中,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企业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定期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以积极、开放、理性的态度去对待金融文化,树立起开放的校园文化观念,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

对学生进行企业化教育与管理,在制度文化层面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为了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学校把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5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融合到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之中,实现了人才培养制度上的创新。

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智力层

面的融合。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校根据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师资力量以企业为主,企业选派业务能手和业务骨干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校教师负责学生学习组织和课后辅导等工作,用人单位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学生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在学校和企业工学交替进行学习,教、学、做合一,教学空间延伸到企业生产一线,形成一种“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培养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感受、模拟、维护、制作等多项活动,养成良好严谨的职业习惯,同时深化对职业岗位的感情。通过以上途径,学生系统地掌握企业岗位业务技能,提高了岗位工作操作能力,了解并接受了企业文化,从而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智力层面的融合。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和世界观教育,实现校园文化与金融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金融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的讲解,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崇高的金融职业理想,强烈的金融职业责任。学院在工作实际中,将优秀金融企业制度引入高职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中,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金融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在校企文化实际的互动和融合中,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企业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金融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定期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以积极、开放、理性的态度去对待金融文化,树立起了开放的校园文化观念,实现了校园文化与金融文化在精神层面的融合。

三、融合企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企业文化是一种职业型文化,强调“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中职校园文化则是典型的教育型文化。学校通过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使学生直接融人企业及企业文化,亲身体验企业与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树立危机意识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可以逐步培养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现代职业人”的团队协作、科学高效的职业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同时能引导学生尝试对不同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和认同,为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中职学校通过融合企业文化实施订单培养,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首要和根本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企业中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学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专业知识。上课即上岗,上课即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毕业后即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期。同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使学校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围绕融合企业文化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教学更具有效性,学生的职业素质、动手能力、企业业文化适用性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学校的教学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技能素质高,人才培养极具实用性,实现了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实现了学生零过度就业。中职教育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就业工作在整个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业就是中职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订单班级的学生在毕业以后都在企业一线工作,毕业生不仅技能素质高,而且能较快适应企业文化,造就坚实的发展基础,实现了学生零过度就业。其次,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可以稳定、有计划地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刚出校门的中职学生在缺乏对企业文化足够理解和认同的背景下,往往难以迅速适应企业化的管理,找不准自己的定位,跳槽频繁。通过融合企业文化的订单式培养,企业不仅可以提前向学校就自身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量定身打造,稳定、有计划地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省却岗前对新员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探讨》

[2]黄南永.《中职院校校园文化衔接企业文化的路径》

[3]黄浩伶.《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