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版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最新版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最新版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题库

一、词语解释题

1.亟请于武公。 1.亟:屡次

2.都城过百雉。 2.城墙

3.姜氏欲之,焉辟害? 3.哪里

4.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4.预料

5.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5.往

6.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6.安抚

7.余病矣! 7.受重伤

8.赦之,以劝事君者。 8.鼓励

9.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9.举

10.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10.套

11.孟尝君顾谓冯谖… 11.回头看

12.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12.暗中,秘密

13.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13.崇尚

14.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14.用权诈之术

15.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15.美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6.按时

1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 17.转移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满足

19.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9.赞同

20.愿无伐善,无施劳。 20.夸耀

2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21.修葺

22.公伐诸鄢。 22.之于

23.君处北海。 23.居

24.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24.求,索取

25.师进,次于陉。 25.军队

26.汉水以为池。 26.护城河

27.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27.献

28.吾子勉之! 28.努力

29.马逸不能止。 29.奔跑

30.如华泉取饮。 30.往

31.孟尝君使人给其母食用,无使乏。 31.供给

32.请而见之,谢曰: 32.道歉

33.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33.到

34.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34.恰好

35.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35.为何,为什么

36.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36.把……制成干肉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7.如果

38.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38.画界,画断

39.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39.朴实

40.由也兼人,故退之。 40.胜人

4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41.毙毙毙毙毙

42.楚子使屈完如师。 42.毙毙毙毙

43.虢,虞之表也。 43.毙毙毙毙毙

4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44.毙毙毙毙毙毙毙毙45.宣子田于首山。 45.毙毙毙毙毙

46.三周华不注。 46.毙毙毙……毙毙毙毙毙47.重为之礼而归之。

47.毙毙毙毙毙

48.乃臣所以为君市义。 48.毙毙毙毙

49.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49.毙毙毙毙毙

50.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50.毙毙毙毙毙

5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51.毙毙毙毙毙毙毙毙52.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52. 毙毙毙毙毙

53.就有道而正焉。 53毙毙毙毙毙毙

54.河东凶亦然。 54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5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 55毙毙毙毙

三、填空题

1.《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的王引之,此书收释虚词 160 个。

2. 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 词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尚有引申义,如“莫”作为无定代词“没有谁”的意义。

4.“六书”属造字方法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5.《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书中辑录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和现代汉语相比,其突出特点是秦汉以前一般不用系词。

7.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现在最通行的注本是《十三经注疏》

中的《春秋左传注疏》,由杜预注,孔颖达疏。

8.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编码排列。

9.汉代声训颇为流行,出现了一部声训专著,就是刘熙的释名。

10.古代汉语里真正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词,如“忸怩”,“抑郁”,逍遥等。

11.两个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这两个字被称为异体字。

12.许慎所说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的是六书中的象形。

13.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

14.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15.现在通行的《礼记》是由东汉毙毙作的注,唐毙毙毙作的疏。

16.异体字: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17.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毙毙

18.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著的毙毙毙毙毙毙

19.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毙来表示。

20.《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毙毙毙毙

21.“莫”的本义是毙毙毙毙毙,“莫”的今字是毙

22.许慎六书“形声”的定义: 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3.引申义: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4.古今字: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25.我国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毙毙毙

26.秦汉之间的毙毙毙毙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

27.复合偏义词: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28.《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毙毙毙毙毙

29.“吾何爱一牛?”中的“爱”的意义是毙毙毙

30.“反”的今字是毙毙

31.“析”的本义是毙毙,如“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四、分析题

(一)写出与下列加点字相对应的古今字、异体字或通假字,并指明其关系。

1.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1.责,债,古今字;

2.韩厥俛定其右。 2.俛,俯,异体字;

3.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3.辟,避,古今字;

4.将之薛,假涂于邹。 4.涂,途,通假字;

5.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弔,主人必将倍殡柩,……” 5.弔,吊,异体字;

6.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6.说,悦,古今字;

7.无纤介之祸者。 7.介,芥,通假字;

8.共其乏困。 8.共,供,古今字。

9.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9.说,悦,古今字;

10.若阙地及泉。 10.阙,掘,通假字;

11.券徧合。 11.徧,遍,异体字;

12.无使滋蔓。 12.无,毋,通假字;

13.莫春者,春服既成。 13.莫,暮,古今字;

14.使人属孟尝君。 14.属,嘱,古今字;

15.鄂侯争之急,辨之疾。 15.辨,辩,通假字;

16.后朞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16.朞,期,异体字。

17.而观其辟丸也。 17.古今字辟—避

18.莫春者,春服既成。 18. 古今字莫—暮

19.无纤介之祸者。 19.通假字“介”通“芥”

20.轻煖不足于体与。 20.异体字煖—暖

21.无使滋蔓。21.通假字“无”通“毋”(四)指出下例加点字活用现象,并解释

1.从左右,皆肘之。 1.名词用为动词。用肘制止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2.贱,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贱,轻视

3.于是梁王虚上位。 3.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出。

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4.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招致

5.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5.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

6.因而贾利之。 6.名词作状语,用商贾之道

7.衣冠而见之 7.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8.豕人立而啼8.名词作状语,象人一样。

9.三周华不注。 9.名词活用作动词,绕

10.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10.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贱,轻视

11.不介马而驰之。 11.名词活用为动词,披甲

12.童子隅坐而执烛。 12.名词作状语,在角落里

1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3.动词使动用法,使……相信

14.于是梁王虚上位。 1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

15.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15.名词用作状语,用权诈之术

16.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16.形容词的以动用法,以……为难。

17.提弥明死之。 17.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18.师还,馆于虞。 18.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19.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19.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0.夫子式而听之。 20.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1.杀鸡为黍而食之。 21.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2.邴夏驭齐侯。 22.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3.友风而子雨。23.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24.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5.权使其士,虏使其民。25.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26.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26.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五)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3.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被动句

4.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宾语前置

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宾语前置

6.为之驾,比门下车客。双宾句

7.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谓语前置句

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宾语前置句

9.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句

10.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1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12.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谓语前置句

1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宾语前置句

14.有一于此,将为戮乎?被动句

15.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16.先君之好是继。宾语前置句

17.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判断句

18.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被动句

19.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判断句

20.百里奚举于市。被动句

21.子诚齐人也。判断句

22.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主谓倒装句

23.故不能推车而及。被动句

24.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双宾句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是”、“焉”字的用法

1) 词性:A 指示代词 B 判断动词(系词) C 形容词

2) 功能:D 主语 E 定语 F 宾语 G 介词宾语

H 复指前置宾语 I 复指句首主语 J 谓语(表示肯定,不带宾语)

K 谓语(带宾语,意动用法) L 谓语(判断句的主宾之间)

M 活用为动词,与“所”一起,构成“所”字短语

N 组成短语“是非”,充当主语或宾语

1.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A F )

2.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A H )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 D )

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A J )

5.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 C K )

6.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6.焉,相当于于是。

7.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指代比较对象。

8.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8.语气词,带有引人注意的语

气。

9.姜氏欲之,焉辟害。 9.疑问代词,哪里。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相当于于是。

五、句子翻译

1.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地位尊贵而无勋业,俸禄优厚而无功劳,却持有太多的贵重的器物。

2.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那天子本来就是这样,不值得奇怪。

3.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你有母亲可以送食,可就我独自一人没有。

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难道是为了我,只是为了继承两国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

5.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

我被琐事搞得很疲劳,被忧虑搞得心烦义乱,而本性懦弱又愚笨。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孝子的孝顺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予你的同类。”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之于水滨?

周昭王南巡而不归,您还是去到水滨去问问河神吧!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聪敏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他为文。

9.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

10.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希望能在未死之前将他托付给太后。

【执】

㈠捉拿,捉捕,擒获。

㈡拿着

㈢志向相同的朋友

【战】

㈠打仗

㈡害怕

【息】

㈠气息

㈡休息

㈢增长,跟消相对

㈣儿子

【书】

㈠写,写字

㈡信

㈢尚书,的专称

【士】

㈠男子,特指未婚的男子。跟女相对

㈡武士,甲士

㈢统治阶级的下层。上古把人分为五个等级,既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战国时代,士又指勇士,壮士。

㈣文士,读书人。这是知识分子阶层,和武士的士不同。儒家常常把士看做道德较高的人物。

㈤狱官,执法官

【戚】

㈠兵器之一种,像大斧

㈡忧患,悲哀

㈢亲,亲属

【烈】

㈠火猛。

㈡事业。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如:…… 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 (1)词义的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的睡觉。(2)词义的缩小,如“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的建筑材料。 (3)词义的转移,如“暂”,古代是指狗突然向人袭击,今义指时间短暂;再如“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 3.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 答:(1)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古代是“恢复君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再如:“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力助手”义,现在是“走狗”。 (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的:如“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诬陷别人的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 (3)有的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如“谤”,古代指“议论”,中性;现在指“诽谤”,贬义。 4.从词义轻重的情况: (1)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后来是“诛杀”的意思。(2)还有写词,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现在一般是“感谢”义。 5.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如“消息”,古代是“消长”的意思,再如“睡觉”,古代是“睡醒”的意思。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三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问题(尤其是讲过的课文里出现过的)、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注意常用词部分)、辞赋的基本知识。以上这些将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古注要重点掌握,将会出一道大的分析题。 二,上古音、中古音、诗律是重点。上古音主要掌握三十韵部及三十三声纽、弄清旁转、对转、准双声、旁纽等概念的含义。中古音主要掌握中古音声母、声调向现代音转化的规律。诗律会出一道大的分析题,分析律诗的平仄格式及拗救。 三,标点翻译(有可能从我们上过的课文中出,也有可能从课外读物中出)及文段的语法分析(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被动句、判断句等)。 第一题、客观题一、古今字 (子路曾)鼓瑟希:希(希疏)—稀莫春者:莫(暮的本字)—暮(子路)使子路反见之:反—返(古今异义词:丈人古义老人今义岳父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下去的一天(氓)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今义:达到某种高度。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泣涕,古义:低声哭泣落泪;今义:眼泪和鼻涕。贿,古义:财物;今义:用财物贿赂。)(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垂:本义为象草木花叶下垂的样子引申远边之义此为本义垂—陲 志怪者也志—识“鹏之徙与南冥冥—溟而后乃今将图南图— 小知不及大知知—智 (秋水)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古今字:虚(河水流进)与墟(许行)古今字:禽兽偪人。偪与畐、则贾相若贾与价圣人有忧之有与又(天伦)臧与藏臧本义奴隶。申出“收藏”之义此为引申夭与妖(在“妖怪”这一义上)、北与背、臧与藏(后起区别文)、队与坠(历山)古今字:畝与 (登大雷)古今字:景与影、泻为写、与派(静女)释”、“怿”

也是古今字的关系。二、通假字 (秋水)舟车之所通卒,通萃,聚集 卒”本义为在官府中服务的杂役所穿的衣服,后代指杂役。“萃”本义为草的样子,草茂为众草聚集,可引申为“聚集”义(天伦)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常通尝通假字:党与倘、常与尝、睹与(登大雷)通假字:澱与淀、陇与拢(情采)通假字:谟与模 静女)“归”通“馈 (氓)匪:通“非”,不是。“匪”本义为“古代筐类竹器名”。说通脱。“说”的本义为“高兴”, (湘夫人)鄣与障通假字妬”与“妒”两者之间的通假关系。絓与挂鼂,通朝,早晨之义(前赤壁赋)冯与凭 三、异体字 (逍遥游)三飡而反飡,同餐,异体字 (秋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鼃,同蛙。异体字(许行)异体字:汜滥于天下汜与泛异体字、许子以釜甑(zèng)爨(cuàn)、以铁耕乎?釜与鬴异体字 从许子之道从,甲文作,本义跟从,此为“遵循”之义子比而同之比(第四声):本义摆在一起此为并列之义(历山)异体字:甽与畎 (登大雷)异体字:踰与逾、燕与鷰、屆与届(情采)异体字:与疏、汎与泛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注意常用词部分 (子路曾)因之以饥馑:饥:本义谷不熟,引申义肚子饿,此用本义馑:本义菜不熟,引申义饥饿,此用本义 比及三年:比:本义相近,引申为比较,此用本义及:本义赶上引申义:到,此用引申义 (季氏)求!无乃尔是过与过:本义是超过引申为过失之义,这里是“责备”的意思。不能者止止:本义脚趾引申义:止步此用引申义 则将焉用彼相矣“相”的本义是以目视木,引申为搀扶、辅佐、

最新版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题库 一、词语解释题 1.亟请于武公。 1.亟:屡次 2.都城过百雉。 2.城墙 3.姜氏欲之,焉辟害? 3.哪里 4.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4.预料 5.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5.往 6.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6.安抚 7.余病矣! 7.受重伤 8.赦之,以劝事君者。 8.鼓励 9.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9.举 10.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10.套 11.孟尝君顾谓冯谖… 11.回头看 12.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12.暗中,秘密 13.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13.崇尚 14.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14.用权诈之术 15.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15.美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6.按时 1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 17.转移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满足 19.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9.赞同 20.愿无伐善,无施劳。 20.夸耀 2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21.修葺 22.公伐诸鄢。 22.之于 23.君处北海。 23.居 24.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24.求,索取 25.师进,次于陉。 25.军队 26.汉水以为池。 26.护城河 27.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27.献 28.吾子勉之! 28.努力 29.马逸不能止。 29.奔跑 30.如华泉取饮。 30.往 31.孟尝君使人给其母食用,无使乏。 31.供给 32.请而见之,谢曰: 32.道歉

33.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33.到 34.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34.恰好 35.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35.为何,为什么 36.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36.把……制成干肉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7.如果 38.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38.画界,画断 39.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39.朴实 40.由也兼人,故退之。 40.胜人 4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41.毙毙毙毙毙 42.楚子使屈完如师。 42.毙毙毙毙 43.虢,虞之表也。 43.毙毙毙毙毙 4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 44.毙毙毙毙毙毙毙毙45.宣子田于首山。 45.毙毙毙毙毙 46.三周华不注。 46.毙毙毙……毙毙毙毙毙47.重为之礼而归之。 47.毙毙毙毙毙 48.乃臣所以为君市义。 48.毙毙毙毙 49.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49.毙毙毙毙毙 50.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50.毙毙毙毙毙 5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51.毙毙毙毙毙毙毙毙52.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52. 毙毙毙毙毙 53.就有道而正焉。 53毙毙毙毙毙毙 54.河东凶亦然。 54毙毙毙毙毙毙毙毙 5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 55毙毙毙毙 三、填空题 1.《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的王引之,此书收释虚词 160 个。 2. 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 词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尚有引申义,如“莫”作为无定代词“没有谁”的意义。 4.“六书”属造字方法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5.《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书中辑录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和现代汉语相比,其突出特点是秦汉以前一般不用系词。 7.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现在最通行的注本是《十三经注疏》

古代汉语重点复习资料(最新)

古代汉语重点复习资料 一、古汉重点——名词解释 1.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2.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如“筹”。 3.同义副词:有两个意义相关或相近语素组成的合成词,例如“恭敬”。 4.偏义复词:有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词语,只偏于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语素只作为陪衬,他的此意究竟偏落哪个词素只有联系上下文意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例如“得失”。 5.同义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但在其他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以及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例如“颈”和“项”。 6.词的本义:简单说就是指词本来的意义,即词的基本的最早产生的意义,我们现在所谈史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古代书面语所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7.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8.古今字:指某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先后所使用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者为古字,后出者为今字。 9.异体字:指通行于同一时代的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 10.同音替代的繁简字:有些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本来在意义上毫不相干或显然有别,只因音同而合并,例如“云”和“雲”。 11.古今同形词:有些简化字典古书中某个字字型相同,但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简化字仅与它同形。 二、古汉重点——简答 1.古今词义的演变 ①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了交集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②古今义用词,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如马,牛,山,水等,但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如“坐、雷”。 ③古今异义词,有的词义完全不同,如“抢”古义“撞”,今义“争夺”,有

【西南●最新版】[0192]《古代汉语下》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192]《古代汉语下》第一次 [单选题]1、上古音指一般指()。 A:先秦语音 B:两汉语音 C:先秦两汉语音 D:东汉语音 参考答案:C [单选题]2、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其中颔联指的是()。 A:第一联 B:第二联 C:第三联 D:第四联 参考答案:B [单选题]3、清代编词韵的人很多,最通行的是戈载的()。 A:《词律》 B:《钦定词谱》 C:《广韵》 D:《词林正韵》 参考答案:D [单选题]4、《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并提 B:互文 C:倒置 D:代称 参考答案:A

[单选题]5、《十三经注疏》中的注疏指的是()。 A:汉代人的注释 B:南北朝人的注释 C:唐代人的注释 D:汉唐人的注释 参考答案:D [单选题]6、《四库全书》的主编是() A:段玉裁 B:纪昀 C:王念孙 D:张廷玉 参考答案:B [单选题]7、刻书开始有句读的朝代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参考答案:C [单选题]8、《十三经注疏》中的"经”是()。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佛教经典 D:基督教经典 参考答案:A 第二次 [单选题]1、《佩文韵府》中"佩文”是清朝皇帝的_____________名。A:寝宫

B:花园 C:书房 D:大殿 参考答案:C [单选题]2、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其中小令一般是()以内。 A:58字 B:59字 C:65字 D:91字 参考答案:A [单选题]3、《汉书?地理志下》:"宣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颜师古注:召读曰邵。"读曰”这个术语是用来()。 A:给汉字注音 B:以本字释假借字 C:声训 D:以具体释抽象 参考答案:B [单选题]4、李白《蜀道难》诗属于()。 A:古风 B:古诗 C:近体诗 D:入律古风 参考答案:A [单选题]5、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并提 B:倒置 C:互文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 2、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 3、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 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 5、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 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 7、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 《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 一、名词解释 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的工 具. 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字、 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則。(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 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 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 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 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 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3、连绵词: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14、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字。 15、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里的 词。 16、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 初义。 17、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完整版)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

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绪论 一、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接近口语的古白话。 二、根据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前者,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他的典范作品 第一单元 一、文选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2、春秋三转:《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3、鲁国12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4、自东汉以来,为《左传》作注的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5、经:儒家的书籍 6、传:直接注解经文,就经文所未言者而引申发挥 7、注:直接解释正文的词义句意 8、疏:又称义疏,正义;既解释正文,还解释注文

9、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根据死者生前事迹选用其中一两个字作为谥号,以褒贬其善恶。 10、作用谥号的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褒义的:文武昭景惠穆等 (2)、贬义的:灵厉幽炀等 (3)、表同情的:哀怀悼等 11、春秋时有五等爵:公、候、伯、子、男 二、古汉语通论 1、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音序;部首和笔画;编码 2、《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3、《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年。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这部书用部首排列法,214个部首。单字先注音,后释义。商务印书馆1958年修订,《辞源》不再作为语词和百科兼收的综合性词典,而是一部“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语文工具书,专收古汉语词汇。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8)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2)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6)内形外声。如辩、闻、雠。 9)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10)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16)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17)如何探求本义: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若撇开字形,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如诛;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 三、古书中的用字 3、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如“莫→暮”。 4、古今字的形体:(1)古字+形符→今字。如“其→箕”“取→娶”“昏→婚”。(2)古字改变形符→今字。如“说→悦”“振→赈”“没→殁”“张→胀”。(3)古字略加变形→今字。如“大→太”“闲→间”“陈→阵”。(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如“亡→无”“伯→霸”。 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正→征”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是什么? 答: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方法是系联法。 二.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默写上古三十二声母。 答:1、牙音:見、溪、羣、疑2、舌音:端、透、定、泥、余、章、昌、船、書、禪 3、唇音:幫、滂、並、明 4、齿音:精、清、從、心、邪、莊、初、崇、山 5、喉音:影、曉、匣 6、半舌:來 7、半齿:日 三.屈原《涉江》前几句的韵脚和所属韵部是:衰、嵬:微部。璐:铎部;顾、圃:鱼部。根据上古韵部,说明“衰”和“嵬”、“璐”和“顾”“圃”押韵的道理。 答:上古韵部中,衰、嵬同在微部,为同韵相押;璐为铎部,顾、圃为鱼部,铎、鱼同在一个大类的同一小类,可以通转,为邻韵相押。 四.上古声母研究成果有哪些?下列汉字分属哪一类? 答:古无轻唇,读如重唇;古无舌上,读如舌头;娘、日二母归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照二归精;照三归端 1.蓬播愤悲:古无轻唇,读如重唇 2.跌追澄团:古无舌上,读如舌头 3.贿讳涎:喻三归匣 4.诞偷代除:喻四归定 五.从古音学角度,说明下列各组通假字的类型 1.更径(见母阳部;见母耕部) 2.性生(心母耕部;山母耕部) 3.適嫡(书母锡部;端母锡部) 答:1.见、见双声,阳耕旁转,为音近通假。2.耕、耕叠韵,心、山邻韵,为音近通假。 3.锡、锡叠韵,书、端邻纽,为音近通假。

六.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默写三十六字母。 七.从中古《广韵》到普通话,声母发生变化。请说明zh\ch\shi 和j\q\x的来源。 答:今zh\ch\sh,是从中古《广韵》中的“知彻澄”、“庄初崇山”、“章昌船书禅”三组音合流变化而来的。今j\q\x,是从《广韵》中的“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二组音中分化出来的。 八.从《广韵》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大致情况是什么? 答: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九.解释下列反切 1.刊,苦寒切 2.坛,徒干切 3.杜,徒古切 4.苦,康杜切(上字非全浊,下字是全浊,被切字仍读上声) 5.展,知演切(上字是zh\chi\sh\r的,下字齐齿呼,被切字读开口) 6.初,楚居切(上字同5,下字是撮口呼,被切字读合口呼) 十.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式 1.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杜甫.北征-互文) 2.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韩非子-并提) 3.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丘迟-割裂。吞舟,鱼) 4.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左传-暗喻) 5.风雅之道,粲然可见(文选序-借代) 6.荆州麦熟蚕成 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李白诗-双关)7.庄子钓于濮上,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委婉) 2、稽古: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十一.区别下列语词 1.反切、直音 2.谓、谓之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回顾: 一、修辞格的判断 1、引用一引言、引事(季膺登龙门、盖棺事定、苏秦尘暗旧貂裘)、引文(商旅不行、逝者如斯、荒唐之辞、落霞孤釐)一明引、暗引 2、譬喻一明喻、隐喻一博喻 3、代称一特征代事物、泛称代特称、特称代泛称一乘坚驯良、乘坚驯肥、乘奔御风一绿肥红瘦一送君南浦(送别之地的泛称) 4、并提一耳目聪明(耳聪目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不见曦,夜分不见月)一句话说的是两个意思 5、互文一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一古人所说的互文包括为避免行文重复而使用同义词 6、夸饰一夸张 7、倒置一不是倒装一碧梧栖老凤凰枝 8、委婉一避讳、谦辞、敬辞等 9、省略实战演练: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黄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 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溪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 2.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 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 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了坊》)(难句) 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 引用:改引堇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语见《汉书?食货志上》。 譬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乂薄从上奔,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 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 省略:“仆乂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乂薄从上之雍”。 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 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 引用:“杲壤”见《庄了?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6.未尝不心游门想,移辱忘倦。(萧统《文选序》) 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唇”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 7.老当益壮,宁移门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代称:“白首”代年老。 譬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 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 壮。”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如:…… 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1)词义的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的睡觉。 (2)词义的缩小,如“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的建筑材料。 (3)词义的转移,如“暂”,古代是指狗突然向人袭击,今义指时间短暂;再如“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 3.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 答:(1)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古代是“恢复君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再如:“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力助手”义,现在是“走狗"。 (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的:如“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诬陷别人的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

江开2022复习资料古代汉语

江开2022复习资料古代汉语 1.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 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3.音值:就是声音多寡滑行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 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5.音变:连音变化,在动态的语言序列中有些音节的结构受到前后其他音节的影响而 产生的变化,它通常就是由前后的音节结构和音素间的相互影响而引发的。 6.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 强变弱。 7.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 音节带卷舌音色的特定音变现象。 8.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 口音。 9.鼻音:软腭和小舌弯曲时,口腔成阻,气流就可以从鼻腔中hinet,这时收到的音 主要在鼻腔中新鲜感,叫做鼻音。 10.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 共鸣,叫鼻化音。 11.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就是音节结尾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 结尾,元音前头那部分就是零,习惯上叫做零声母。/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13.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形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发生在紧固的 音段上,所以又叫做音段音位。 14.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_2

一、填空 1、“声母”又称声又叫纽。 2、《切韵》的作者是陆法言《广韵》的作者是陈彭年和邱雍。 3、传统语言文字学分为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 4、古注的类型有(转注体)、(章句体)、(义疏体)、(集解体)、(补注体)、(音义体)等。 5、音义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名称。 6、古注的体例: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7、高邮王氏四种: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8、汉语言文字学分为(古文文字学)和(现代文字学)。 9、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被汉朝人称之为(“三仓”) 10、补注体注释有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等名称。 11、文字学应当是研究文字的(形体)以及(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12、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简称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简称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13、乾嘉学派中吴派的代表人物是惠栋 ,皖派的代表人物是戴震。 14、隶书是指古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改变,也叫“隶定”“隶古定”。 15、“吾誰欺?欺天乎?”属于宾语前置中的疑问代词做宾语这种情况。 16、《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这种训释方式在训诂学上叫互训。 17、《楚辞·离骚》:“霑余露之浪浪。”洪兴祖补注:“浪,音郎。”这种注音方法叫直音法。 18、传是我国古书注解最早的名称。 19、汉代及魏晋时代学者对十三经所作的注和唐宋时代学者所作的疏,合称“十三经注疏”。 20、守温字母是唐末和尚守温创立的三十个声母的代表字。 21、声类是指对韵书中代表声母的反切上字所作的分类。 22、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夺文(脱文)。 23、讹文是指讹误的文字。 二、名词解释

最新《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资料

最新《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资料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疏P674 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例如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诗经》的注和疏两种注解,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2、衍文P678 “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 3、句读P682 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上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4、纪事本末体P708 所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某一专题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便于读者了解某一问题的全面情况。首创这种体裁的是宋代的的袁枢,他根据《资治通鉴》编了《通鉴纪事本末》,全书共有239个专题,如第一卷的三个专题是:“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 5、引用P876 引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 引文就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6、代称P879 代称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常见的代称分三种(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2)用泛称代特称。(3)用特称代泛称。 7、并提P880 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如:耳目聪明。 8、互文P882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9、借对P1094 借对是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这是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已构成对仗。一字有甲、乙、丙等多种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字相对。还有一种借对是介音。 10、流水对P1095 流水对是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即一联中的两句,字面是对仗的,意思却是相承的。也就是说,这两句从意义上说是一句话。 二.句子翻译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 2、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小国寡民》) 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 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子路从而后》) 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 一、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对汉字进行思考,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岳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央。”这里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者发展演变来的。《系辞传》的作者认为,文字这类事物是从天地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象”,它们的作用在于沟通神明,表现万物,因而可以用于治理社会,了解事物。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构造也有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左传》有“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这一时期,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爰历篇》,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二、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1、许慎创造了“部首”。 2、部首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部首”。 3、许慎用540个部首统摄了9353个汉字,不仅建立起汉字部首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建了一种

古代汉语复习题附参考标准标准答案

古代汉语复习题附参考标准标准答案 《古代汉语》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六书”名称最早见于 [ ] A.《左传》 B.《汉书》 C.《周礼》 D.《说文解字》 2.作为书面语地文言文,其基础是 [ ] A.先秦口语 B.两汉口语 C.先秦书面语 D.两汉书面语 3.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释地大型工具书是 [ ] A.《康熙字典》 B.《经籍籑诂》 C.《辞源》 D.《词诠》 4.列出“六书”细目,并且下了定义,做出了界说地是[ ] A.《周礼注》 B.《汉书》 C.《左传》 D.《说文解字》 5.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地字典是 [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尔雅》 D.《正字通》 6.《诗词曲语辞汇释》地作者是 [ ]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 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地一组是 [ ]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朱又曰目 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衬体象形字地一组是 [ ] A.页须瓜果 B.犬牢本州 C.夕末刃文 D.聿眉曰目 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地一组是 [ ] A.亦降甘下 B.犬信本州 C.牧末刃及 D.敝寇逐取 10.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地是 [ ] A.宀 B.厂 C.示 D.邑 11.下列为古今字地一组是 [ ] A.泪淚 B.早蚤 C.後后 D.责债 1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中“煖”是“暖”地异体字,其结

构上地差别是 [ ] 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13.下列为通假字地一组是 [ ] A.寶宝 B.村邨 C.无毋 D.竟境 14.汉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推行地规范化字体是 [ ] A.小篆 B.楷书 C.大篆 D.隶书 15.被称为古汉字与今汉字分水岭地是 [ ] A.楷书 B.隶书 C.大篆 D.小篆 16.“缤纷”一词是 [ ] A.叠韵联绵词 B.双声联绵词 C.双声叠韵联绵词 D.音译外来词 17.下列四句中有偏义复词地是 [ ] A.苟富贵,无相忘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从左右,皆肘之 D.无羽毛以御寒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