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做新时代的教育筑梦人

做新时代的教育筑梦人

做新时代的教育筑梦人

民安路小学 **

“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教师节永恒不变的旋律。无论是精心照料孩子的幼教老师,还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教授博导,无论是身处都市名校的教师,还是偏远乡间的村小教师,都是民族的筑梦者。长期以来,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传授新知、隔绝蒙昧,立德树人、凝聚信仰,培育着社会的文明风尚,为国家和民族立心铸魂。

当今的中国为中华儿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想到我们的服务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接地气,了解教育对象的所思所想,把传统与现代结合,把形式和内容结合,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把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结合,没有新思维,没有新途径,我们的教育效果有可能就大打折扣,就事与愿违,能否用新思维决定着工作的得与失。新时代是新起点,我们也要融入新时代,以新思想迈向新征程。

随着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要紧跟信息化的时代步伐,思想不能僵化,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生事物,关注身边的大小

变化,体察入微,向领导学习,向同事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样才能去适应新时代,跟上新时代,与新时代共成长。工作中欣然接受每一项工作任务,做到事事有回应,关注自己在每次工作任务中的成长,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尽自己最大能力,以超出领导预期标准去完成工作,及时反思,完成每一项工作后问问自己,还能不能做到更好,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不懈努力,不断成长,不负昭华,让青春之光闪耀。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语重心长,言之谆谆,为我们指出了成长路径。把教师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才能更好地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班额大、升学压力大等,教师有很多困惑。有人说:“每个人都都要经受磨砺,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我说:“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班,都有爱的教育,辛苦并快乐着。”把一堆琐碎的日子,铸造成伟大的梦想;让自己带的每一个班,都成为一部生命的大片。让我们不再职业倦怠,知道前方已有路,未来直可期。

梦想,是一切奋斗的起点。一个有梦想、肯奋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有梦想,就有逐梦前行的动力、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让梦想成真的信心。信心来自党的领航开路,来自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强大动能,团结一心、上下同欲的磅礴伟力。民族有梦想,国家有力量,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筑梦”要有勇气。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对风险与挑战更加纷繁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教师“筑梦”就是要清楚地明白,距离梦想越近,需要付出的努力越艰辛,更需要坚定信念、铆足干劲、奋力前行。“筑梦”之路必无坦途。教师还需立足本职,精钻业务,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做好,不负使命,筑梦新时代。

“伟业从来期壮士,长亭饮罢赋神州。”一路走来,一代又一代“筑梦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在教育战线的漫漫长路上树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徐特立、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魏书生……他们用心血与汗水,打造着一支支民族复兴的力量,将个人理想、民族梦想、国家前途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他们无愧于“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愧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筑梦者”的精神何其伟大!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寻梦者”和“筑梦者”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我们的教育正在“四个全面”的宏伟布局下,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蓝图下,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作为“十年面壁图破壁”的寻梦人,我们曾经怀抱着立志报国的理想,发奋努力;作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筑梦者,我们始终铭记着不忘初心的信念,砥砺前行。“三千史乘宗司马,

七二贤能慰仲尼”,一只只雏鹰展开丰满的羽翼,搏击于民族复兴的长空中,这是筑梦者莫大的欣慰!

人生的道路有平坦也有坎坷,有上坡也有下坡,有时晴有时雨,但总是要向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且都要扮演好。如果是一名教师,就立德树人,率先垂范,让祖国大地的优秀学子在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如果是一名医生,就救死扶伤,把挽救生命当成人生最大乐事;如果是机关工作人员,就把为人民服务做到极致。

螺丝钉再小,飞机的螺旋桨上也少不了它;一朵鲜花再不起眼,但它也装点了春意。作为新时代的“筑梦人”,要让自己有立足于社会的一技之长。今天我们因国家的强盛而骄傲,明天国家也能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多了一抹色彩。“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每一个致力于实现梦想的新时代“筑梦人”都要做到平凡而不“平庸”,奋进而不守旧,踏实而不激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教师。

时代越向前发展,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发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寸粉笔,三尺

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特殊作用。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主力军,每一位把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都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是最有资格赢得尊重的人。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高尚师德,离不开长期教育实践的磨炼,离不开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更离不开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崇高职业追求。党和人民期盼着广大教师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润物无声中挥洒对学生的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