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科学》教学大纲外招版

《儿科学》教学大纲外招版

《儿科学》教学大纲外招版
《儿科学》教学大纲外招版

儿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30052

课程英文名:Pediatrics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类别:必修课

先修课程: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

学分:4.0

总学时数:90

周学时数: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

适用学生类别:外招生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儿科学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小儿时期解剖生理特点,熟悉预防保健措施,掌握常见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了解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熟悉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了解儿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儿科常见病的病因、诊断要领、治疗原则及预防保健措施。

本课程的难点是儿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关键在于它研究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在基础医学和临床方面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如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大,疾病表现常不典型,自身防护能力弱等,这对于初学者往往不易掌握,必须在授课中不断强化。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一)见习目的和任务

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儿科学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小儿时期解剖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常见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儿科临床见习是儿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医生的角色

形象,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以及良好的医疗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儿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正确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的方法;结合临床病例,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儿科常见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并逐步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及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见习方法及要求

1、见习方法

儿科学见习安排9个单元,每单元4学时,共36个学时。每单元由1位老师带10~12名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分别在新生儿病房或儿科病房见习。

新生儿病房见习主要由带教老师结合课堂理论知识示教新生儿病房的要求,以及正常新生儿和病理新生儿的特点。

儿科病房见习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对病人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老师进行补充、纠正和示教,最后进行讨论。强调互动式、研究性教学方式。

2、见习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地点第1单元儿科总论和儿童保健 4 儿科病房

第2单元儿科病历书写和体格检查 4 儿科病房

第3单元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4 新生儿病房

第4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4 儿科病房

第5单元血液系统疾病 4 儿科病房

第6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4 儿科病房

第7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4 儿科病房

第8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4 儿科病房

第9单元儿科病历讨论 4 儿科示教室总计 36

备注:(1)营养性疾病穿插在各单元中见习。

(2)带教时,可根据病例情况对上述安排作适当调整。

3、见习要求

(1)见习前先预习本次见习的有关内容。

(2)自带白大衣、口罩、帽、听诊器、手电筒、软皮尺、笔和笔记本。

(3)剪指甲,不戴戒指、手链等饰物。

(4)给患儿体检前清洁双手,注意保暖。

(三)各见习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儿科临床入门

【掌握】掌握儿科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的特点。

【熟悉】熟悉儿科临床医疗工作的特点。

【了解】

1、了解医院临床医疗工作的一般规律及医德规范。

2、初步掌握儿科临床思维方法。

(二)小儿生长发育和儿童保健

【掌握】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包括意义、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2、掌握小儿时期的预防接种要求。

【熟悉】

1、熟悉小儿各年龄阶段神经精神发育的特征。

2、熟悉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要点。

(三)婴幼儿喂养和奶品配制

【掌握】

1、掌握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2、掌握各种乳制品的特点。

3、掌握婴儿奶品配制和奶量的计算方法。

4、掌握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及步骤。

【了解】

1、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2、了解现在常用的不同年龄组的配方奶。

(四)儿科基本技能训练

【掌握】

1、掌握儿科病史询问特点、方法。

2、掌握儿科体格检查特点、方法。

【熟悉】

1、熟悉新生儿、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方法。

2、熟悉新生儿、婴幼儿气管插管的方法。

(五)儿科病历书写和体格检查

【掌握】掌握儿科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熟悉】

1、熟悉儿科询问病史的内容和方法。

2、熟悉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和异常体征。

【了解】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了解儿科病历与成人病历不同之处。

(六)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掌握】掌握生理性黄疸的特点,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和常见原因。【熟悉】熟悉新生儿的特点。

【了解】

1、了解新生儿的定义。

2、了解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现象及产瘤和头颅血肿的鉴别。

3、了解新生儿的喂养和护理。

4、了解其他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的临床特点。

(七)营养性疾病

【掌握】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熟悉】

1、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

2、熟悉营养不良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了解】

1、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了解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并发症,熟悉营养不良的防治。

(八)呼吸系统疾病

【掌握】

1、掌握支气管炎与肺炎鉴别要点。

2、掌握支气管肺炎的肺部听诊特点。

3、掌握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熟悉】熟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了解】

1、了解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急性喉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

(九)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掌握】

1、掌握小儿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2、掌握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熟悉】熟悉常见病原菌所引起小儿腹泻的临床特点。

(十)先天性心脏病

【掌握】掌握小儿心脏体格检查的视、触、叩、听诊。

【熟悉】

1、熟悉小儿心脏血管的生理特点,掌握小儿心率、血压的正常值。

2、熟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征的临床特点。

【了解】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实验室检查。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掌握】

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2、掌握肾病综合征临床特点。

【熟悉】

1、熟悉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鉴别。

2、熟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及常见并发症。

3、熟悉小儿肾脏疾病主要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十二)贫血

【掌握】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

【熟悉】熟悉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

【了解】

1、了解贫血的定义、分类。

2、了解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

(十三)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掌握】

1、掌握典型麻疹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掌握麻疹与小儿常见急性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熟悉】熟悉麻疹的防治原则。

【了解】了解麻疹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十四)临床病例讨论

【掌握】通过病例讨论,补充临床见习病例不足的缺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熟悉】初步学习对病例进行病例特点归纳的方法。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1.教材

全国统编教材《儿科学》(第6版)。

2.参考文献及书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小儿内科学》(吴梓梁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3、《儿科学》(陈树宝主编,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科学出版社)

4、《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ition)(Behrman,Kliegman,Jenson)

5、《中华儿科杂志》

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学生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理论考试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60%,评定成绩60分为合格。

六、基本教学内容(医学专业统一格式如下)

(一)学时分配(总学时:90)

章节及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见习学时教学方法

1、儿科绪论、生长发育 4 大课讲授

2、小儿喂养 2 大课讲授

3、新生儿总论,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8 大课讲授

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重症监护和常频机械通气、新生儿黄

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

4、小儿营养、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 4 大课讲授

性佝偻病

5、循环系统总论、先天性心脏病 4 大课讲授

6、呼吸系统疾病 4 大课讲授

7、血液系统疾病(总论、营养性贫血) 4 大课讲授

8、泌尿系统疾病 6 大课讲授

9、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4 大课讲授

10、化脓性脑膜炎 2 大课讲授

11、支气管哮喘 2 大课讲授

12、结核病 4 大课讲授

13、小儿传染性疾病 2 大课讲授

14、风湿热 2 大课讲授

15、遗传代谢病 2 大课讲授

16、儿科临床入门、病历书写 4 临床见习

17、儿童保健 4 临床见习

18、新生儿疾病见习 4 临床见习

19、临床疾病见习1 4 临床见习

20、临床疾病见习2 4 临床见习

21、临床疾病见习3 4 临床见习

22、临床疾病见习4 4 临床见习

23、儿科临床技能训练 4 临床见习

24、病例讨论 4 讨论

总计 90 54 36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2、了解我国儿科工作的成就。

3、掌握小儿年龄分期与各年龄期特点及护理。

【教学内容】

1、介绍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2、一般介绍祖国医学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及建国以来儿科工作的成绩。

3、介绍儿科学的特点分基础与临床讲述,前者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免疫。后者包括诊断、治疗、预后与预防等方面。

4、重点讲解小几年龄分期与各期特点及护理

【重点难点】

小几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二章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3、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包括测量方法、正常值、计算方法等)及其异常时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二)一般介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内因与外因)。

(三)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包括:

1、体重: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2岁前后增长规律,计算公式,测量方法和影响体重增长的因素,体重增长速度的两个高峰期。

2、身长:出生身长,2岁前后增长规律,计算公式,影响身长增长的因素,测量方法,上下部量的意义及年龄特点,身长增长速度的两个高峰期。

3、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4、颅骨、脊柱、骨化中心的发育及影响因素,出牙时间、顺序及影响因素。

(四)一般介绍小儿神经、精神的发育规律和小儿心理发展。结合小儿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发育阐述各年龄小儿各种感觉,神经反射,运动,语言的发育及心理发展。

【重点难点】

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

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节小儿营养基础

第二节婴儿喂养方法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营养物质代谢特点和需要量

2、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方法

3、掌握人工喂养乳量计算方法

4、掌握辅食添加方法及原则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各年龄小儿对热量、水份、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2、重点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哺乳方法,断奶时间及注意事项。

3、重点讲述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适应症,母乳、配奶的选择及其成份、优缺点及使用方法。

4、重点讲解添加辅食的重要性、原则、种类及时间。

【重点难点】

母乳喂养的优点、哺乳方法,断奶时间及注意事项。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适应症,母乳、配奶的选择及其成份、优缺点及使用方法。添加辅食的重要性、原则、种类及时间。

第五节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一)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2、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3、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病理及临床表现。

4、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

5、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在体内的转化过程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一般介绍病因。

3、一般介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理(包括甲状旁腺对钙、磷代谢的作用)

4、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X线检查和生化检查特点)。

5、一般介绍本病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6、重点讲解本病的预防与治疗,强调综合性措施(包括户外活动,合理喂养,预防并发症,维生素D与钙的应用),防止滥用维生素D。

【重点难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二)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

3、掌握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本病的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指出甲状旁腺功能在本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2、重点讲解本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3、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

4、重点讲解本病与低血糖、低血镁、婴儿痉挛症、甲状旁腺功能不全和急性喉炎等相鉴别。

5、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及其与佝偻病的不同之点。

【重点难点】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显性症状和隐性症状。治疗及其与佝偻病的不同之点。

第六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目的要求】

1、熟悉营养不良的病因。

2、了解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的联系。

3、熟悉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4、掌握本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营养不良的病因:饮食不当,疾病影响。

2、结合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重点讲解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3、根据病因重点讲解营养不良的治疗及预防。

【重点难点】

营养不良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第七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三节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

【目的要求】

1、了解围产医学的定义及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2、掌握新生儿分类及定义。

3、了解新生儿解剖生理特点和护理。

4、了解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状态。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围产医学的定义。

2、一般介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3、重点讲解足月儿、未成熟儿、过期产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高危儿的定义及特点。

4、重点讲解新生儿在呼吸、循环、泌尿、血液、消化、神经、水电解质平衡和能量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等方面的特点。

5、结合上述特点一般介绍新生儿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6、一般介绍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状态(阴道出血、乳腺肿人、皮肤红斑等)。

【重点难点】

足月儿、未成熟儿、过期产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高危儿的定义。新生儿在呼吸、循环、泌尿、血液、消化、神经、水电解质平衡和能量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等方面的特点。

第四节新生儿窒息

第五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第六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和征

【目的要求】

1、了解新生儿呼吸障碍的各种病因。

2、了解特发性吸呼窘迫综合征(HMD)发病机理。

3、掌握新生儿窒息及其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要点。

4、熟悉新生儿呼吸障碍的一般处理原则和人工呼吸机应用指征。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新生儿发生呼吸障碍的可能病因。结合讲解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指出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2、重点讲解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要点。

3、重点讲解上述疾病的治疗要点及预防。

4、重点讲解新生儿呼吸困难时的一般处理原则和人工呼吸机应用的指征。

【重点难点】

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要点。上述疾病的治疗要点。

第七节新生儿黄疸

【目的要求】

1、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2、熟悉发生核黄疸的有关因素和防治方法。

3、掌握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4、掌握病理性黄疸的几种疾病的病因和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一般介绍生理性黄疸的特征及产生机理。

3、重点讲述几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细菌感染性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分别讲述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4、一般介绍新生儿核黄疸发生的有关因素,黄疸防治方法,重点讲述光疗适应症及应用方法。

【重点难点】

生理性黄疸的特征及产生机理。几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细菌感染性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第八节新生儿败血症

第九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硬肿症)

【目的要求】

1、了解败血症、硬肿症的发病机理。

2、掌握败血症、硬肿症的临床表现。

3、熟悉药物及其它治疗原则。

4、熟悉预防措施(保温、复温、消毒隔离)。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述败血症、硬肿症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特点。

2、一般介绍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细菌及抗生素的应用。

3、重点讲述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方法。

4、重点讲述新生儿保温和消毒隔离措施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

【重点难点】

败血症、硬肿症的临床表现特点。新生儿保温和消毒隔离措施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

第八章遗传代谢性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熟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分类。

3、了解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述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分类。

【重点难点】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分类。

第九章免疫性疾病

第3节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哮喘的发病机理。

2.掌握小儿哮喘的诊断、临床分度分期及缓解期治疗原则。

3.熟悉急性哮喘发作的严重度评估及哮喘危重状态的处理。

4.熟悉哮喘的常用药物。

5.掌握吸入疗法的常见方法及其适应症。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哮喘的概念及发病机理: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

高反应状态。

2.重点讲解小儿哮喘、婴幼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3.重点讲解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

4.重点讲解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原则——GINA方案的实施步骤。

5.一般介绍小儿哮喘分度及教育与管理原则,肺功能在监测中的意义。

【重点难点】

小儿哮喘、婴幼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第十章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感染

(一)麻疹

【目的要求】

1、掌握麻疹的早期诊断要点及典型的临床表现。

2、掌握其它类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3、熟悉麻疹与其它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4、掌握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5、掌握麻疹的防治原则及方法。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麻疹病毒的特征,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2、重点讲解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他类型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麻疹的诊断依据及其与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等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4、重点讲解麻疹常见并发病(肺炎、喉炎、麻疹性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营养障碍、结核恶化等)。

5、一般介绍麻疹的治疗与预防。

【重点难点】

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他类型的临床表现。麻疹的诊断依据及其与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等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麻疹常见并发病。

第三节结核病

(一)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结核病病因、变态反应和免疫。

2、掌握OT试验方法,结果判断标准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小儿结核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结核菌的特性及传染途径。一般介绍小儿结核病的变态反应和免疫。

2、重点讲解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胃液、脑脊液、痰液结核菌检查,淋巴结穿刺涂片,血沉及X光线检查。重点讲解OT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3、一般介绍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措施(BCG接种)、预防性服药指征,结核病人的隔离。【重点难点】

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方法,OT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二)各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变化。

2、了解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在病理上的区别。

3、掌握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4、了解结脑的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

5、掌握本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的要点。

6、掌握结脑的治疗。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及转归。

2、重点讲解原发性肺结核的症状和体征。

3、重点讲解本病与百日咳、肺炎、小儿哮喘和纵膈肿瘤的鉴别。

4、重点介绍本病的治疗(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等)。

5、一般介绍本病的发病机理。着重指出血行播散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6、一般介绍本病的病理改变。

7、重点讲解本病的典型临床经过和早期诊断要点及分型。

8、重点讲解本病与隐球菌脑膜炎、未彻底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9、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包括早期彻底治疗的重要性,抗痨药物的联合应用,激素的应用,鞘内注射的适应症,惊厥、脑水肿及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重点难点】

原发性肺结核的症状和体征。本病的治疗(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等)。本病的典型临床经过和早期诊断要点。本病与隐球菌脑膜炎、未彻底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本病的治疗,包括早期彻底治疗的重要性,抗痨药物的联合应用,激素的应用,鞘内注射的适应症,惊厥、脑水肿及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节小儿腹泻

(一)小儿腹泻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病因,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掌握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3、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4、了解本病的预防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的概念及发病机理。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如消化道症状、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症状。

3、一般讲述本病的病因诊断:细菌: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及其它。病毒:人类轮状病毒。真菌:白色念珠菌。

(四)重点讲解鉴别诊断:包括生理性腹泻。

(五)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补液在液体疗法中讲)。

(六)一般介绍预防要点。

【重点难点】

本病的临床表现。如消化道症状、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症状。本病的鉴别诊断。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二)小儿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2、了解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

3、掌握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

4、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应用方法。

5、掌握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2、重点讲解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脱水程度和性质,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3、重点讲解小儿液体疗法总的计算原则。

4、重点讲解各种常用溶液的组成及适应症。

5、重点讲解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重点难点】

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临床表现(脱水程度和性质,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小儿液体疗法总的计算原则。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1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熟悉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重点讲解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特点。

第2~4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掌握上炎及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掌握不同年龄小儿上炎及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特殊类型上炎(咽结合膜热、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喉炎)的特点。

3、熟悉小儿上炎的常见并发症。

4、熟悉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及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以及两者的关系。

5、熟悉上炎及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6、掌握上炎与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重点阐明抗生素的使用及选择原则。

7、了解上炎及支气管炎的病因及诱因讲解上炎及支气管炎的定义、病因及诱因。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不同年龄小儿上炎及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特殊类型上炎(咽结合膜热、

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喉炎)的特点。

2、重点讲解小儿上炎的常见并发症。

3、重点讲解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及与支气管哮喘的

鉴别以及两者的关系。

4、重点讲解上炎及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5、重点讲解上炎与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重点阐明抗生素的使用及选择原则。

【重点难点】

上炎及支气管炎的定义及诱因。上炎及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7~8节支气管肺炎和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目的要求】

1、了解熟悉肺炎的分类。

2、掌握掌握支气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常用病原学检查方法、诊断、鉴别

诊断及治疗措施。

3、了解熟悉本病的病理生理。

4、掌握X线表现以及几种常见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肺炎的分类,包括病理分类、病因分类、病程分类和病情分类。

2、一般介绍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理变化。

3、结合本病的病理生理,重点讲解临床表现以及重症肺炎的表现(包括急性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消化道症状、DIC的表现)。

4、重点讲解肺炎并发症、病原学检查。

5、重点讲解外周血检查及X线检查。

6、重点讲解本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7、重点讲解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重点难点】

肺炎并发症、病原学检查。本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重症肺炎的表现(包括急性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消化道症状、DIC的表现)。

第十三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1、了解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因素及分类。

3、了解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的解剖缺陷、血液动力学表现。

4、熟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的诊断。

6、熟悉上述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一般性介绍心脏及大血管的胚胎发育过程,正常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2、一般性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一般性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结合血流动力学改变)。

4、一般介绍常见的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解剖缺陷、血流动力学改变。

5、重点讲解常见的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一般性介绍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7、重点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8、一般性介绍常见先无性心脏病的并发症的诊断要点。

【重点难点】

常见的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

【目的要求】

1、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定义、病因及病理改变。

2、掌握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

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鉴别诊断。

4、掌握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一般性介绍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

3、重点讲解本病的鉴别诊断。

4、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本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本病的治疗原则。

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泌尿系统生理解剖特点。

2、掌握小儿肾脏疾病主要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熟悉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解剖特点。

2、一般介绍小儿肾脏的生理特点(肾小球、肾小管的功能)。

3、重点讲解肾脏疾病实验检查及结果分析。

4、重点讲解肾小球疾病的分类(临床、病理分类)

【重点难点】

肾脏疾病实验检查及结果分析。肾小球疾病的分类(临床、病理分类)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掌握一般病例与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3、掌握一般病例与严重病例的处理。

4、熟悉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肾炎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述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重点讲解急性肾炎的一般病例及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急性肾炎尿液及血液检查(血沉、抗链“0”、补体)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4、一般讲解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5、重点讲解急性肾炎一般病例及严重病例的处理(高血压脑病、循环充血、急性肾功能不全)。

【重点难点】

急性肾炎的病因。急性肾炎的一般病例及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急性肾炎尿液及血液检查(血沉、抗链“0”、补体)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急性肾炎一般病例及严重病例的处理(高血压脑病、循环充血、急性肾功能不全)。

第四节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1、了解原发性肾病的病因。

2、了解原发性肾病的病理生理。

3、掌握单纯性肾病与肾炎肾病的临床表现与区别。

4、熟悉原发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

5、掌握原发性肾病的治疗。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述原发性肾病的病理生理。

2、重点讲解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病年龄、实验室检查、病理、预后等)。

3、一般介绍原发性肾病常见的并发症(感染、水电平衡紊乱、肾上腺危象)。

4、重点讲解单纯性肾病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以及其它治疗)。

【重点难点】

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单纯性肾病的治疗。

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正常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2、熟悉贫血发生原因。

3、掌握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防治方法。【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重点讲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预防、治疗。

3、重点讲解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预防、治疗。【重点难点】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预防、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预防、治疗。

第十六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3节化脓性脑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2、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3、了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2、重点讲解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小婴儿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硬膜下

积液、脑室膜炎、脑积

3、重点讲解水、脑性低钠等并发症。

4、重点讲解实验室检查重点是脑脊液的检查。

5、重点讲解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和脑脊液检查。

6、一般介绍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重点难点】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小婴儿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硬膜下积液、脑室膜炎、脑积液检查。

撰写人:,审核人:

撰写日期:审核日期:

外科学教学大纲骨科部分

第六十一章骨折概论 目标要求: 掌握: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机制;骨折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和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了解: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重点:骨折的分类、移位机制、临床表现、X线检查、常见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难点:骨折愈合过程,骨折的固定方法,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3、骨折的并发症。 4、骨折愈合过程。 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6、骨折的急救。 7、骨折的治疗原则。 8、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9、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10、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 目标要求: 掌握: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和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及治疗。 了解: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教学内容: 重点: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与分类、移位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难点:上肢骨骨折移位特点和治疗原则。 1、锁骨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2、肩锁关节脱位: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治疗。 3、肩关节脱位:分类;肩关节前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4、肱骨外科颈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和粉碎型骨折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肱骨干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6、肱骨髁上骨折:解剖概要;分类。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7、肘关节脱位:分类;脱位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 2. 课程中文名称:学术论文写作 3. 课程英文名称:Academic Thesis Writing 4. 课程总学时数:16 5. 课程学分数:1 6.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7.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课,也是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帮助、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学术道德,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知识输出与输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撰写规范,知道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掌握写作论文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抄袭现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从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引言、正文、结语的写作方法及文献引用方法等,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工业药剂学教学大纲汇编

《工业药剂学》教学大纲 供本科药物制剂专业用 一、说明 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工业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理论、生产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本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药物剂型及制剂的基本理论、制备技术、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研究、开发新制剂和新剂型等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剂型及制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技术和方法,质量控制及常用辅料;熟悉制剂生产的单元操作。 3、学时安排 68学时。 4、教材选用 教材:《药剂学》(第七版),崔福德主编。参考教材:《药剂学》(第四版),屠锡德等主编;《现代药剂学》,平其能主编。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绪论(2学时) [基本内容]工业药剂学及相关课程的研究内容及其发展;药物剂型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法规。 [基本要求]掌握工业药剂学及相关课程的定义与研究范围,掌握药物剂型、制剂的重要意义及要求,熟悉药典、处方及GMP、GLP等重要名词术语的定义及意义;了解药剂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及新药报批内容。 第2章处方前设计与优化技术(4学时) [基本内容]药物制剂处方前设计的意义、内容和重要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药物制剂处方前设计的概念、意义及要点,掌握药物重要理化性质对处方设计的意义;掌握药物的吸收、消除等体内特性对处方设计的意义;熟悉处方前设计中常用的的方法及对策,了解常用优化设计方法。 第3章药物制剂稳定性(4学时) [基本内容]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原理和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与稳定化方法,掌握恒温加速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有效期预测;了解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及稳定性试验其它方法;了解新药报批中稳定性实验要求。

生理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学时】72学时 【课程学分】 【开课专业】护理专业 【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下学期 【选用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出版(主编:彭波李茂松) 【参考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出版(主编:朱大年) 【课程性质与目的】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生命活动规律货功能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众生学习奠定基础,以满足其从事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临床实践工作的多层次需要。 【课程基本要求】 本大纲是根据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生《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以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二轮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理学》第2轮修订版为基准制定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众生学习奠定基础,以满足其从事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临床实践工作的多层次需要。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列如下: 【各章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2、了解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难点: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1、生理学的任务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生殖 第三节机体与环境 1、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2、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2、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熟悉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纤维的收缩功能。难点:肌纤维的收缩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是南昌大学非英语语专业本科生第四学期进入提高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必修的一门I类通识课,以应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拓展学生人文内涵和学科内涵,以内容为依托,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借助英语拓展各自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使他们达到用英语表达知识,用英语交流文化的更高要求,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希望通过学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各课程适合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课程完成后希望具备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上运用英语的能力。 主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加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学术批判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 第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的语言教学;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

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结成小组团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搜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和自己项目相关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分阶段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最后每人提交1200词左右的小论文作为项目成果;第三,小组另选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演示陈述作为口头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主要采用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research/project-based)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团队合作方式,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小论文题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一系列学术技能的教学。 课程还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学术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课程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阅读:主要围绕课文,教授如何通过文章结构、主题句等来快速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学习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了解专业领域的术语并加强正式文体的语感。输入材料由3—4篇1000一1500词的文章组成。 要求对作者态度和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尤其是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批判性评论,学会判断各种来源材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培养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835032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8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限选)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本科 预修要求: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药剂学是本专业的专业课,其任务是在学习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制备,生产以及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从事临床合理用药和提供安全,有效,稳定和使用方便的药品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 1)掌握药剂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是药剂学的重要内容。掌握概念要准确,应用要灵活。 2)掌握药剂学中各剂型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制剂理论及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制剂处方设计、常用辅料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3)掌握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和内容。 4)熟悉制剂临床合理应用。 5)熟悉药剂学的发展趋势。 6)了解制剂中常用设备的种类、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安全措施。 三、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各种剂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主要剂型设计基础理论,基本处方分析,制备过程,质量要求(包括溶液剂,糖浆剂,混悬剂,乳剂,胶囊剂,滴丸剂,片剂,注射剂,滴眼剂,软膏剂,栓剂,浸出制剂,气雾剂,微囊剂,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 2)了解重要敷料操作及主要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3)掌握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 4)了解制剂中药物降解的途径,规律和影响因素,稳定性试验的基本方法。 5)了解现代新型给药系统的基本类型,特点和一般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原则性建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对于紧密联系化学工艺设计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服务于实践。引导学努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五、大纲使用说明: 本校四年制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统一使用本大纲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药物剂型概论(给药途径与药物剂型、药物剂型的分类),处方药与非处方药,GMP与GLP的内容;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重点:药剂学的定义、重要性、研究内容与任务 难点:剂型、制剂等名词的意义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类型: 必选课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36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及机体组成部分正常功能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的科学,研究机体多种系统在正常条件下的功能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通过生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基本理论,了解生命科学发展方向,为以后其它相关学科和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考核内容对应三个相应的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占80%,熟悉的内容占15%,了解的内容占5%。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绪论 重点: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难点: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重点:1.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2.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 3.掌握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4.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难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重点: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3.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难点: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第五章血液 重点:血液凝固、体内抗凝血作用、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难点:血液凝固、体内抗凝血作用、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第六章循环系统生理

外科学:外科学教学大纲(五版).doc

外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医学英语班)专业使用> 山东大学医学院 二○○二年五月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是阐述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知识的科学。由于近年来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外科的内容也不断的更新和增加,因此教学大纲的不断修订实属必要。本大纲同时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2年版》所涵盖的内容重新修订。作为《外科学》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纲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保证完成大纲中的基本要求,不得任意删改,这也是为适应学生将来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教师应依此大纲为依据,认真写好备课教案。对学生的考试,也应以大纲为依据出题。 根据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主要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外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医学生毕业以后从事临床外科各专业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习其他临床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教学大纲按照上述要求,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五版内容按照章节顺序修订而成。 外科学内容包括:外科基础,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其原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术适应证和常用手术原理,手术学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随着近几年外科的新进展,本大纲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外科感染的新概念、外科营养的新进展、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肿瘤的多基因学说等。对于内容重复和可以自学的予以压缩,如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只要求讲解临床应用。对某些重要内容,增加了学时,我国小儿外科发展迅速,本大纲内有关先天性畸形如颅脑和脊髓畸形、胃肠道泌尿系统和运动系统畸形集中讲授增加了学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外科的教学必须及时吸取国内外医学新理论和技术成果。教师在完成本大纲基本要求前提下,可适量增加外科学的新成就、新的发展方向。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以便拓展现代医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 外科学讲授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恰当的选择典型病例,结合教师的临床经验,配合理论讲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课堂讲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育中的主要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本大纲新增加了《示教》内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将典型的病理标本和有诊断意义的X片、CT及MRI片等影像进行示教,重要的解剖关系和标准的手术要用挂图、投影片、幻灯片、录相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本大纲为五年制医学专业(包括医学英语班)的外科教学而制定。口腔医学可参考应用。 本大纲总学时按218学时计算,其中手术学54学时。见习48小时,授课116学时。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3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发布)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

药物制剂教学大纲20120314

常州市工贸技工学校 药物制剂专业 课 程 教 学 计 划 学制 3年 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相当学历者学校(盖章)常州市工贸技工学校 填报日期 2012年3月

一、培养目标与业务标准 表1 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表 (一)公共基础课 1、德育 (1) 职业道德与生涯规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

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5、计算机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体育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

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五版

四年制医学工程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 (第七版) 说明: 1.本大纲根据《生理学》统编教材(第七版)内容改编。适用于四年制医学工程专业的教 学需要,其它年制临床医学和非临床医学专业可作参考。 2.本专业生理课总学时105,其中理论课教学时数为90 学时,实验课教学时数15 学时。 授课章节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和生殖等章节。 3.本大纲所列内容与三级分类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自学、复习考试的指导和依据。课程内容虽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学习内容应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学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第一章绪论(2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内环境 稳态 正、负反馈的定义和意义 熟悉要求: 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反射和反射弧

旁分泌、神经分泌 体液的组成 生理学研究的三种水平 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0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细胞膜的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功能: 钠泵的生理意义; 第二信使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第二信使; 静息电位的定义、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定义、特点、神经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1 动作电位传播的机制; 阈电位的概念; 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刺激和兴奋的关系,及组织兴奋性的变化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过程 熟悉要求:

细胞膜的组成; 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 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耦联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的基本过程局部电位的特点;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了解要求: 横纹肌收缩的基本过程和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和神经支配。 第三章血液(5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熟悉要求: 血型和输血原则 了解要求: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章血液循环(15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预防、公管专业) 前言 本大纲为医学系本科生《外科学》教学指导性的纲要。教学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掌握内容是理论课必讲授重点,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熟悉内容是教师重点选择部分章节讲授范围,在学生考试范围内;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可选择性简要讲授,在考试题中占极少比例。除《外科学》外教师可概要地讲授有关章节最新进展,但不在考试之列。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㈠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㈡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内容 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发展方向。重点讲如何学习外科。第二章无菌术 一、目的和要求 ㈠树立无菌观点。 ㈡掌握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㈢掌握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律。 ㈣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㈤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㈠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 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和实际操作)。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目的和要求 ㈠掌握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㈡熟悉各型缺水、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㈢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 ㈠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缺水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低血钾和高血钾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㈡各型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㈢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缺水和缺钠的关系 第四章外科感染 一、目的和要求 ㈠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 ㈡掌握疖、痈、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丹毒、脓肿、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的诊治方法。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物制剂专业 课程代码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剂学是药剂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药物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熟悉各种剂型所需的辅料,各种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了解各个剂型制备的单元操作。为从事药物制剂的剂型设计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 药剂学教学总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76学时,实验学时为68 学时),教学课程共分19章。本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章到八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剂型概论;第二部分从九章到十五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从十六章到十九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超纲的内容占5% 。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34学时) 第一章绪论(3学时) 一、课程内容 掌握: 1、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60 学分: 适应对象:继教院实验班 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杨秀平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姚泰等.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w. j. germann, c.l. stanfield, principles of human physiology, pearson benjamin cummings, second edition. 2005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卓越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生理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数、理、化、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来研究健康家畜在正常条件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动物生理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际和生产实践,它的任务,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畜牧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最终任务是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必须认真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牢记,以达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要求。同时动物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畜牧生产实践及兽医临床实践中能够加以运用。 三、学时与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学时 1 绪论 6 2 化学信使与内分泌 8 3 神经系统 10 4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八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八 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外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系外科教研室 二○一四年三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外科学 属性:必修课 类型:专业课 适合专业:临床医学 课程性质: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 目的和任务: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包括许多疾病,它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在治疗方面要能运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处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病的手术适应症和常用手术原理;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要求 《外科学》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要充分利用病例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及参加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录像和电影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外科教学按160学时授课,课堂讲授120学时,实验见习40学时。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二)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 【教学内容】

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重点讲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怎样学习外科。 【自学内容】 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第二章无菌术 【目的与要求】 (一)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二)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三)学会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四)学会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自学内容】 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手术人员术前准备。手术区的准备。无菌操作规 则。 【见习】在外科基本操作教学中结合进行: (一)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 (二)洗手、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和实际操作)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减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了解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三)掌握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ACADEMIC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计48学时,3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专门用途英语两方面。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通过学术英语、职业英语等来获得学术领域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且该能力培养要进一步增强。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多,学生将来面临的学业深造、就业渠道也必然以工科方向为主,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也是大势所趋。 学术英语能力主要包括:听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的能力;搜索、阅读和评价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文献摘要、述评和专业小论文的能力;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的能力;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二)《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学术英语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学术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由于学术英语的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且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3。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等环节,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并重。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QQ、微信、朋友圈、O2O平台等),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 教学环节依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及其它灵活形式(如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供高职中药制药专业使用) 前言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类中药制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为今后从事中药的生产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见习、实习及自学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图表、实物、图片、幻灯、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技能训练中强调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坚持中医药特色、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反映中药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努力为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门课程总学时数为1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72学时;实验60学时。

1 、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允许教师作适当增减,但不得破坏教材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2 、大纲教学内容的顺序,允许教师根据各自的讲课习惯作适当调整,但不得损坏课程的系统性。 3 、大纲中规定的教学方法、实验,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大胆创新 注:中药制药专业另开设综合实验,可作为中药药剂学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补充和考查,通过综合实验,对中药制剂生产各环节进一步加深印象,更加明确生产工艺过程,是学习、巩固中药药剂学的必要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理论体系的特点与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及有关药品管理法规的性质、特点。 2、熟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史、研究进展与方向;中药剂型的分类方法;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教学内容】 1、概述: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含义、理论体系的特点与任务;简介药剂学各分支学科;讲述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概念,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2、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讲述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与方向。 3、药物剂型的分类:介绍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与特点,以及本教材编排的体例。 4、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详述《中国药典》的性质与作用;讲述药典外药品标准 (部颁药品标准、部颁药品卫生标准)的性质与作用,介绍其他国家的药典简况。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展示、介绍药典等各种法规性书籍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中药制剂生产区域的空气洁净技术 【目的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