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本课程纲要

(完整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本课程纲要

(完整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本课程纲要
(完整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本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荥阳市第四小学

2017年1月

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68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云宁楚冰冰张宇杰李培顾蕴韦志敏王培

背景

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从学生方面看: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经过近6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这些都为本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习内容看:本期教材共安排了六个学习单元:“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整理和复习”,其中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是小学阶段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即本期的数学学习,除完成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括,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学生顺利进入初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中利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形成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网络,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习的学习质量。

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能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通过现实情境中的购物,农业生产及银行储蓄等问题,会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3.借助操作学具,通过观察、拼摆、探究等活动,经历图形的分类、性质探讨等过程,掌握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

4.通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学习,突出变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函数思想。

5.能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灵活的计算,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在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学善思、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内容

(一)、实施建议:

1.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强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优化;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加强方法的指导;

2.空间和图形:加强直观教学,注重教具和课件的合理运用;注重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来认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4.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6.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7.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二)、课程资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2)教案:根据校情、学情编制教案。

(3)网络: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

(4)试卷:根据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编制单元诊断评价。

(三).实施手段

(1)教案

(2)演示:充分利用多媒体及教具直观教学。

(3)探究:结合学科特点,设计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活动。

(四)、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

学习态度评定等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

(1)是否上交

(2)是否独立完成

(3)是否及时纠错

(4)是否定期小结。

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星。

(二)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

评定等级:(1)90分以上为优秀;(2)80—89为优良;

(3)70—79为良好;(4)60—69为及格(5)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具体评价措施: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星;

2、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3、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4、收集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小论文。

5、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计算技能评价

(1)实行口算笔算天天练:采取小组评价方式。

(2)每月举行一次计算能力测试,评选计算小能手。

(3)每月最后一周进行一次作业及错题集的展览,对计算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2、实践操作

(1)指一指: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圆柱圆锥特征的认识。

评价方法:实物出示一些圆柱圆锥,说出特征并指认出各部分名称;

评价标准: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指认正确给予大拇指表扬;指认正确,语言表达不完整给予期待眼神评价;指认正确,不会用语言表达,采取延迟评价;

(2)测一测:目的是检测能否正确测量“圆柱、圆锥的高”。

评价方法:四个人为一小组,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要求边测量边说方法。

评价标准:正确测量并说出测量过程。最后,通过小组间的展示汇报来进行评价,最后评出“我是测量小能手”。

(3)拼一拼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会推导体积计算公式;

评价方法:借助学具,小组内动手操作,演示推导过程;

评价标准:运用合作卡进行评价,会正确动手操作并能条理清晰地表达推导过程,得“智慧之星”;会正确动手操作,推导过程表述不完整,得“能手之星”;

3、解决问题能力

(1)每日一题

我们利用每天中午辅导的时间,每天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采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价或全班集体评价的方式进行。

(2)让我考考你。

每周周五各组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如:同桌出题,对方解决;小组和小组之间相互出题;同桌出示信息,对方提出问题等。每周评出“解决问题之星”和“提好问题之星”,采用多种形式评价相结合。

4、数学实践活动

本学期除了教材中安排的四个实践活动外,还将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以下数学活动:

(1)巧手制作活动

制作做圆柱、圆锥,先小组展示,挑出优秀作品,在全班参展;制作成功且做工精细,得2颗,做工不精细,得一颗;

(2)大侦探活动

借助学具来破解圆柱表面积与长方形、正方形、圆之间的联系,感受表面积的变化;要求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一片数学日记。评选出破解高手,优秀日记粘贴在班级展示栏。

(3)巧绘旅游线路图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制,小组互评、全班展评。评选旅游线路设计之星,颁发奖状。

5、学生综合能力评价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山亭区冯卯镇明德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神兆美 设计日期:2020年2月9日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要求会写8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硬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减少机械的抄写词语以及单字抄写,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6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二、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外国名篇名著;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六、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看,她们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同学、对课堂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也有少数同学基础差,注意力易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慢慢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们都活泼可爱,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根据上面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数学,并通过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本册教材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

继承了认数和计算相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目标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

初二数学教学大纲

勤径教育2014春季班初二数学教学大纲主讲人:车嘉凌课时数:32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说明课时数 第一讲 16.1二次根式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的的概念,性质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计算 2 第二讲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 小结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计算及混合运算 2 第三讲17.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 重要的性质,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是一 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 应用 2 第四讲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应用 2 第五讲18.1平行四边形(一)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 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 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 2 第六讲18.1平行四边形(二)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矩形 平行四边形中的特殊情况矩形、及矩形的性 质和特点 2 第七讲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中的特殊情况菱形、正方形、及 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 2 第八讲16、17、18 章综合复习半期复习与模拟测验 2

第九讲19.1函数(一)了解什么是函数 2 第十讲19.1函数(二)、 19.2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意义及定义 2 第十一讲19.2一次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图像以及应用 了解函数的图像、明白函数图像所表达的意 义,能使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第十二讲19.2一次函数(三)一 次函数、方程、不等式 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2 第十三讲十九章小结与复习要求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 2 第十四讲 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一)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 数和众数 2 第十五讲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二)20.2数据的波动 程度(一) 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方差 2 第十六讲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二)20章小结与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实际运用及 解题 2 第十七讲期末总复习期末总复习与模拟测验 2

2020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初二已经开学了,来看看初二的数学老师是如何制定教学计划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配合学校达成“安全校园”和“家长满意学校”的办学愿望。积极深入探索“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眼于学生终身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十二章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 第十三章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落实 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常规落实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认真批改作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有效,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五、深入业务学习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充分备好每个教案,做到备学生,备教材,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六、将“多媒体”渗透于教学 充分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率,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 七、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将“合作分组教学”的课堂教

六年级语文课程纲要-明德小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题目: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语文部编教材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23课时 设计者:六年级语文教师 一、课表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阅读】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落实到文本当中应该为阅读时能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习作】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落实在本单元习作当中应该为: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一些。) 【诗词或诗歌】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运用古诗“四步法”共同学习)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二、教材分析: 部编班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为了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全册要求会写 180 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

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教学课时:61课时 设计者:黄店镇中心小学赵陈红、王建路、李巧珍、郭国亮 教学背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共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和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六年级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整理。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序号单元 专题主要 内容 单元的 训练重点 课时 安排 第一 单元负数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2.在直线上表示数 初步认识负数,进一 步丰富对数概念的认识。 2课时 第二 单元百分数 (二)1.折扣 2.成数 3.税率 4.利率 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 生活中的应用,解决简单 的百分数问题。 5课时 第三 单元圆柱 与圆锥1.圆柱 2.圆锥 3.整理和复习 在观察、操作、推理、 想像过程中认识圆柱及圆 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计算 方法。 9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八年级数学上册 设计人: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设计时间:2019 年9 月16日

一、明确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和意义 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校情、学情编制的、体现学科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大纲,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编制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硏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管理与评价。 二、把握学科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课程纲要不同于教学进度表,课程纲要完整的体现了课程元素,而教学进度表只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安排。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包括: (一)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二)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和对学生的研究、对学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分析,具体要求是:全面、适当、清晰;目标要涉及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学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学材及现场学习资源进行设置。 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的实施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涉及学习主题,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法等。 课程评价:是指选择与课程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 (三)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三、落实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有关要求 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要分析学情,详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纲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学科教师要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通过个人独立钻研,编写出一份任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纲要》,并在备课组、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研讨,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备课组教师共同使用的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一经形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课文49课时 习作14课时 练习21课时 综合性学习3课时 机动时间24课时 总计108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14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打车李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王建璐 设计日期:2015、3、4 授课教师:五年级数学教师 授课时间:大约70课时 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生 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从学习内容看: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你将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坐姿端正、格式正确、积极回答问题等各种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内容标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内容标准: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内容标准: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华东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63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4人。上期末数学考试最高分120分,最低分15分,平均分103,110分以上30人.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及格的同学仅93.5%;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以及基本的空间与图形知识都极其欠缺;数学的思维混乱;不能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低落,多数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 二、教材分析: 1、体系结构: (1)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2)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况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教材内容的叙述、行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5)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占有适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 2、教材体例。 (1)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体验和感受,掌握必要的知识。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3)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17课时 设计者: 一、课程背景 1.课程标准

全册有27篇文章,共八个单元,其中有9篇略读课文。每个单元基本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部分组成,教材共八个专题,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其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小说”、“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进鲁迅”。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其中,“口语交际”不是每单元都有,每学期会有一个单元后面会安排一个“快乐读书吧”。教材新增第三单元的非连续性文本《故宫博物院》、第四单元的小说,第四单元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第七单元的文言文,增加了名人主题以及书法、戏剧等题材的文章。 3.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3. 学习能力 通过五年的学习,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学习自主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猜想新鲜词句的意思;大部分学生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我校主题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阅读量也达到了课标的要求,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及体会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能用口头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基本能够按照习作要求完成习作。在涉及的读写结合点方面,学生不能自主挖掘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需要老师指导点拨,例文示范,学生能结合训练点进行练习。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运用。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自主查字典、教师指导示范、同桌互助、交流展示等活动,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本册一类生字180个,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提高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自由读、默读、略读、圈画、批注、交流感受等活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点面结合的基本表达方法;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体会人物的内心;了解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 五下第一单元: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五下第二单元: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五下第三单元:主持讨论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意见。 五下第四单元: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五下第五单元: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五下第六单元: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 五下第七单元: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五下第八单元: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说清楚想法和理由,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六上第四单元: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 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六上第六单元:讨论时,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六下第四单元:想清楚重点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六下第五单元: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抓住漏洞进行反驳。 综合性学习 小综合 三下第三单元:收集传统 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 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四下第三单元: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五下第三单元: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小综合 六上第三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小综合 六下第六单元: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米河镇草店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刘春桃 【适用年级】一年级 【课时】 60课时左右 【日期】 xx年9月 课程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钟表。 5、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本册教材重难点:加减法的意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4课时 二、位置……………………………………………………6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2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4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7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七、认识钟表…………………………………………………4课时 八、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11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重难点:认识1—10数字,会进行比多少的简单描述,数一数,比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单元重难点: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重难点: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简单的计算。1—5的认识,认识<,=,>,第几,分与合,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单元重难点: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简单的拼组。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重难点:会运用数的分解和组合进行计算,会解决大括号题。数的分解和组合,6—10的加减法,大括号题型 第六单元、11----20的认识 单元重难点:会数11—20各数及组成,11—20各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单元重难点:会认、读、写整时。整时,快几时了,几时刚过。 第八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单元重难点:会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总复习 单元重难点: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20以内数的读写法、组成;立体图形的认识,认识钟表;位置,数学乐园;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沪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沪教版 篇一:2014-2015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肥西县清平初级中学王胜利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人数为:八(1)47人,八(2)46人,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是八(1)班学生的成绩相对其他三个班有一定的差距,从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可以看出。总的来看,两个班的学生经过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有所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学生在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

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帮扶和教育对象,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也不是太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合集二: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八(1)班、(3)班,两班比较,一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三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通过班内讨论交流,课件展示,使90%的学生能大致了解课程内容,并能清楚各单元的主题。 2、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3、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4、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70%的学生能大致理解老师在本学期要采用的教学方式。 5、通过此次课程纲要分享课,使学生对全册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难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特殊的课,叫做《课程纲要分享》(提前板书)。大家肯定对“课程纲要”一词感到陌生,那么,什么叫“课程纲要”呢?简单来说,课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某门学科,纲要就是主要内容,连起来就是学科的主要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对我们这册书以及我们本学期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了解课程内容 1、想知道这本书中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吗?请大家认真翻阅课本,看看自己都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学生翻书,老师巡视) 从大家认真翻书的样子,我看出了大家对我们这册书的喜爱与期待。那么,我们这册书中到底有哪些“宝藏”呢?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指名回答,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2、老师总结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课件展示)本册有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共安排了7个单元。其中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其中口语交际7个。本册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具体内容,请看大屏幕。(指名分别读出如下内容:学习习惯、单元主题、24篇课文、7个习作、7个口语交际、以及对于生字词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第三单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组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标准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授课时间: 四边形 1课时 平行四边形 2课时 周长和估计 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在实例中,会辨认出平行四边形,会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 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会说出周长的含义,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二、内容安排 三、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知 识点,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教材上的主题图、教师的环境、图书、报刊杂志、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班班通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学学习。 2、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如结合校园的建设资源来学习,让学 生贴身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可以进行一些

课外知识的拓宽和补充,如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等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教学实施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学生的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把学校的体育运动场景作为单元的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移推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入材料,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索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教材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形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吧“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一个年级的学习重点,有注意前后连贯。 4、重视培养估测能力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也拓展”的过程,要加强学生的应用意思,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利用下午放学时间,对当天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星。 学生相互交流一天内自己或同伴的课堂表现(遵守纪律、听讲认真、善于动脑,回答问题积极,学习主动踏实),推选出当天表现好的同学,说出大家向他学习的地方,及时的在班级评比栏中加星,进步大的同学也有机会加星。 2、利用班会课,对学生一周的课堂作业进行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上册九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孟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课程名称:《数学》(九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北师大版 课时总数:55课时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解读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反比例函数。 (2)教材分析 代数部分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是第三学段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方程、函数”的数学意义。 几何部分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了解相关几何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和演绎推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科学理性精神,提高准确表达论证过程的技能。

概率统计部分包括《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学习。进一步通过有趣的实例、操作活动考察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学情分析 1、转化思想:即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变形、变 换、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上来处理的一种数学思想。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2、方程思想:就是把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 (组)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或更容易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3、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图形与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数学问题更直观,更容易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反比例函数中。 4、分类讨论的思想:具体地说,就是把包含多种可能情况的 问题,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进行解决,从而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步的,分类的一般原则是:标准统 一、不重不漏。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章。 5、整体思想:上册内容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所体现。 6、概率统计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 (4)课程目标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