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电一体化弹性学分制二年精修订

机电一体化弹性学分制二年精修订

机电一体化弹性学分制二年精修订
机电一体化弹性学分制二年精修订

机电一体化弹性学分制

二年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机电一体化》专业

弹性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与大纲(2010年退役士兵)

编制单位:机械教研组

编制时间: 2010-3-01

目录

技工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弹性学分制教学计划 (1)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6)

钳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17)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21)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28)

低压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教学大纲 (35)

电机与变压器教学大纲 (39)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教学大纲 (48)

PLC应用技术(三菱)教学大纲 (54)

车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59)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64)

AUTOCAD教学大纲 (70)

传感器及应用教学大纲 (73)

变频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79)

机电一体化专业弹性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退役士兵,学制二年)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牢固树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

2、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向;面向生产、服务一线,依托行业,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突出课程改革,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中级工水平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服务理念,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树立学生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掌握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能力,具有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调试、保养、管理和操作机电设备、零件测绘等工作、机械加工,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

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吸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以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以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的技术型人才。

2.文化知识

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新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身心健康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忠于职守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4.专业理论

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低压供配电系统、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PLC控制电路;了解电动机控制原理、控制线路,能够分析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床控制线路。

5.专业技能

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电工的基本应用能力;较强的机械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和识图能力;机械加工能力;分析和解决自动机(线路)运行问题的能力;运用PLC进行工业控制的基本能力。

三、周数分配

本计划适用于招收退役士兵,学制2年。总周数100周,其中教学73周,考试4周,假期23周。

四、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

1、新模式英语1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突出词汇的学习,加强阅读的训练,进一步掌握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2、数学(基础知识)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语文(中级通用)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需的语言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语言,并掌握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努力实施课外语文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影视、书刊、报纸等各种文化传媒来提高语文素养的习惯和方法。

4、计算机应用基础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环境,掌握Windows桌面操作基本技能、文件系统管理、系统与维护、用户安全及网络设置等基本操作。熟悉Word软件操作环境,在文字输入的基础上,掌握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的编辑、排版和输出等操作,了解Word提供的其他一些常用功能。熟悉Excel软件操作环境,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应用,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输入、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图表化等操作基本操作和应用。

5、道德法律与人生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和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6、机械制图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测绘实践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图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具有读识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的能力。

7、钳工工艺学

本课程是一门机械、机电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其内容包括:錾削、锉削、锯割、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锉配、刮削、研磨、校正、弯曲铆接、粘接等。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

8、电工基础

本课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电工技术中最常用的知识、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电磁的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简单机床电路、安全用电。

9、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单晶体管、晶闸管、常用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主要参数、基本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熟悉放大、振荡、整流稳压电路等。

10、低压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能看懂一次系统图,掌握常用高、低压电气设备的作用及类型,掌握电力线路的选择及计算方法;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的构成,掌握变电所控制、信号、绝缘监察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了解电气安全、防雷接地保护装置;掌握电工常用安全用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工厂常用灯具的类型及选择和布置方法。

11、电机与变压器

了解异步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和维护保养知识,掌握其拆装、检测、使用和维护、故障检修的方法,掌握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嵌线方法;掌握直流电机的拆装、检修、使用和维护、故障检修方法,掌握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嵌线方法;掌握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了解特种电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12、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型号含义、结构原理、选择、安装、使用及检测维修,电气图的基本知识,电动机的接本控制、保护及选择,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13、PLC应用技术(三菱)

本课程要求学生要求掌握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识读PLC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的方法和步骤、掌握顺序控制的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了解电动机的PLC控制以及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PLC 控制。

14、车工工艺学

本课程主要目的的为了使学生掌握:车削的基本知识、车轴类工件、套类工件的加工、车圆锥和成形面、车螺纹和蜗杆、车床工艺装备、车复杂工件、车床和典型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等内容。

15﹑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

本课程内容包括数控车削编程基本知识、回转体类零件加工的编程方法、螺纹加工的编程方法、成形面零件加工的编程方法、典型数控车床的操作、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初级技能训练及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中级技能训练等内容。

16、AutoCAD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计算机制图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使用AutoCAD2004绘制图样能力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AutoCAD2004软件环境、AutoCAD2004绘图基础、尺寸标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综合绘图训练,以及轴测图和三维图的绘制方法。

17、传感器及应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传感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征;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掌握其测试、使用方法;了解常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检测方法,掌握种类传感器的应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具有正确选择传感器的能力,具有分析由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的能力。

18、变频技术及应用

掌握变频器的结构原理、变频器的控制及线路连接、变频器与PLC的连接、传输和控制等;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能对变频器进行相关参数指标的调节;掌握维护方法等。

五、说明

1、该计划为弹性学分制实施性计划,根据学校课程的实际需要,可对课程设置及内容作出适当调整,调整量一般不超过30%。

2、采用弹性学分制教学方式。

六、教学计划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弹性学分制(中级工)实施性教学计划表

(退役士兵,二年制中级班)

注: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记5个学分。

分管领导:教研督导室主任:教研组组长:编制人:

审批时间:审阅时间:审核时间:编制时间: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机械制图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制图基本能力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投影法为基础的投影作图、机械图样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绘图基本技能,掌握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识读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包括想像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有关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的符号、代号及其含义。了解零件测绘的一般方法。

(2)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部件装配图,包括了解装配图的画法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读懂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绘制简单的装配图。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投影理论知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两次转化,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2)根据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是应注重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讲”与“练”相结合,制图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尽量利用与本专业相关的零部件图例或实物组织教学。

(3)注意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逐步强化学生的标准化意识。

(4)教学过程中宜选用示教模型和挂图,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

打“*”号的为选修内容。下同。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绪论课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像——机械图样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及主要内容。

3.了解工程图学的发展简史。

4.了解我国机械制图标准化的沿革和现状。

教学内容

1.图样的内容和作用

2.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4.学习方法提示

5.工程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以及尺寸注法的规定,并能初步建立标准化意识和技术领域中的法制观念。

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教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

(一)制图基本规定

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2.比例(GB/T 14690—1993)

3.字体(GB/T 14691—1993)

4.图线(GB/T 17450—1998、 GB/T —2002)

(二)尺寸注法

1.标准尺寸的基础规则

2.标准尺寸的要素

(三)尺规绘图

1.尺规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平面图形画法

3.尺规绘图的操作步骤

二、正投影作图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三视图与物体方位间的关系和投影规律。

3.熟练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分析基本体的三视图。

4.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正投影特性。

5.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内容

(一)投影法概述

1.投影法分类

2.正投影法基本性质

(二)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3.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对应关系

(三)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1.棱柱

2.棱锥

3.圆柱

4.圆锥

5.圆球

(四)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点的投影分析

2.直线的投影分析

3.平面的投影分析

三、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

教学要求

1.进一步熟悉点的投影规律。

2.掌握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常见表面交线(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教学内容

(一)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1.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2.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3.圆柱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4.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5.球面上点的投影

(二)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1.平面切割平面体

2.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

(三)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1.圆柱与圆柱相交

2.圆锥与圆柱相交

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4.综合举例

四、轴测图

教学要求

1.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熟悉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2.掌握正等测、斜二测的画法规定和画法步骤,能根据简单形体的三视图画出其轴测图。

3.了解轴测草图的重要作用,掌握徒手绘图的基本技法和轴测草图的画法。

4.通过轴测图的绘图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

2.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二)正等轴测图

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2.正等轴测图画法

(三)斜二轴测图

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2. 斜二测画法

(四)轴测草图画法

1. 徒手画草图基本技法

2. 轴测草图画法举例

五、组合体

教学要求

1.明确组合体的概念,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掌握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连接关系的各种画法。

3.能运用形体分析法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4.能基本掌握正确、完整、清晰地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

5.能熟练运用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掌握补视图、补漏线的基本方法。

6.进一步熟练掌握轴测草图的画法。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二)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2.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四)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读图的基本要领

2.读图的基本方法

六、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了解各种表示法的应用。

2.了解常用的简化画法规定。

3.能比较恰当的综合应用各种技能表示法表达一般机械零件。

4.了解第三角画法的原理及特点、

5.在理解和掌握在各种技能表示法的同时,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绘机件的多面正投影的能力,从而为读绘零件图、装配图奠定较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一)视图

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

5.应用举例

(二)剖视图

1.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

2.剖视图的种类

3.剖切面的种类

(三)断面图

1.断面图的概念

2.移出断面图

3.重合断面

(四)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

1.局部放大图(GB/T 4458. 1-2002)

2.简化画法(GB/T 1996)

(五)各种表示法的综合应用列举

(六)第三角画法

1.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区别

2.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合

七、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作用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2.熟练展望螺纹的画法规定,并掌握其测绘方法。

3.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了解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4.熟悉螺纹标记的含义,展望其标注规定。

5.熟悉圆柱齿轮及其齿合画法的规定,并了解锥齿轮、蜗轮与蜗杆及其啮合的画法。

6.了解键、销、弹簧、滚动轴承、中心孔的画法规定及图示特点。

教学内容

(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1.螺纹的基本知识

2.螺纹的画法规定

3.螺纹的图样标注

4.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5.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二)齿轮

1.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

2.直尺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尺寸计算

3.圆柱齿轮的画法规定

4.锥齿轮、蜗杆与蜗轮的画法

(三)键连接和销连接

1.键连接

2.销连接

(四)弹簧

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

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GB/T 4459. 4-2003)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法举例

(五)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结构及表示法(GB/T4459. 7-1998)

2.滚动轴承的标记

(六)中心孔

1.中心孔的形式

2.中心孔的符号

3.中心孔的标记

4.中心孔表示法

八、零件图

教学要求

1熟悉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

2.了解各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表达特点。

3.了解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用途。

4.理解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结构等技术要求的基本概念,了解其符号和代号的含义,掌握其标注方法的规定。

弹性学分制

弹性学分制带给我们的冲击与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卢丽莉本文旨在阐述弹性学分制,是在教学管理中把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把学分制与学年制、选课制与班级授课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的实行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给高校的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和冲击。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学年制,或以学分为点缀的学年制,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进度和标准对全年级学生进行培养,按统一的时间毕业离校。这种做法,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考虑学生基础和接受程度的差异,也不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不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任课教师的权利。显然,它与现行的学年制和大学生缴费读书,毕业时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存在明显矛盾。 目前,在我国各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它是以学分为单位衡量学生的学习量,因此,学分制也是计算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量的标尺。而“弹性学分制”在中国教育界还是崭新的名词,弹性学分制把学制从4年调到3—7年,一个学分一般指一个标准学期内,每周完成一个学时的课程量,即18学时左右计1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和科技活动等),集中进行的以每周1个学分计算,分散进行的按集中进行的折算。学分制的最小单位为0.5分,学生经批准注册,修读课程并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学分。毕业学分分数根据不同的专业规定在160分----180分之间。 我所在的长沙交通学院从2000级本科教育开始,就将学校设置的全日制本科15个专业划分为7大类,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按系(部)统一管理,制定专业大类指导性教学计划;采用学分实施弹性学制:标准学制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标准学制5年的弹性学习年限为4—7年,确因加强社会实践或家庭经济困难需离校勤工助学的学生,经个人申请按照程序审批同意后,上述学习年限可以再延长1年。在弹性学习年限内,学生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及必修、选修的学分,德智体合格,即可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可向院学位委员会申请学士学位。 根据规定,学生在专业大类中可以实行“四自主”。一是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学士按照专业大类录取入校,修读完大类基础及技术基础必修课以后,允许在大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二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可根据专业大类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本人的学习能力和特长,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决定每学期修读的课程;三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授课的教师,凡是同一课程同一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办法(修订稿)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办法(修订稿) 为深化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体现职教特色,给学生以强补弱、扬长避短、突出特长、个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校在总结弹性学分制实施三年来的经验基础上,对原有的学分制实施办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修改后的学分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弹性学分制的基本思路 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和品行表现全部通过学分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累计获得学校规定的总学分达标,思想品行学分达标,并获得一本中级以上证书,3年学制满后,即可获得中职毕业文凭。对学满3年但学分未达标的学生,将对其保留学籍,学生用其就业工作情况到学校来换取实习学分,如能在毕业两年内补满学分后也发给毕业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学分,如规定课程的学习、参加校级技能鉴定、参加各类比赛获奖、参加社团活动和校外实习均可获得学分。学生累计学分达到学校规定的较高标准时,学校将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通过校级专业技能鉴定所获学分达到一定标准时,学校将授予“操作能手”或“技能标兵”称号。 二、学分的种类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和学习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是否授予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学分的种类有以下6类:课程类学分,技能类学分,获奖类学分,品行类学分,活动实践类学分,校外实习学分。课程类学分是指通过参加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课程的考试或考查,所获得的学分,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专项技能的走班课程;技能类学分是指通过校技能鉴定或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所获得的学分;获奖类学分是指参加市级及以上的各项竞赛以及由校长室认定的校级比赛获奖所得的学分;品行类学分是指通过每学期的品德考核所获得的学分;活动实践类学分是指学生参加经校团委登记注册的社团活动、或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比赛、或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类等活动所得学分;校外实习学分是指学生第5、6两个学期到社会上参加顶岗实习所获得的学分,以上6类学分汇总以后就是每一位学生的总学分。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总则 第一条导言为了适应我校快速发展壮大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行学分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切实贯彻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保学分制能顺利实行,特制定本学分制实施方案。 第二条指导思想 实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等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明确职校培养目标,突出职校教育特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升学的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校“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思想和“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学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管理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打造职场能手为目标,一切为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不断提高我校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条学分制定义学分制是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目标的一种量化,是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分值。 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第四条制定教学和课程安排方案

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一总则 第一条导言为了适应我校快速发展壮大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行学分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切实贯彻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保学分制能顺利实行,特制定本学分制实施方案。 第二条指导思想 实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等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明确职校培养目标,突出职校教育特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升学的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校“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思想和“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学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管理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打造职场能手为目标,一切为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不断提高我校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条学分制定义学分制是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目标的一种量化,是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分值。

学院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学院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根据《某某学院普通学生管理规定》和《某某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通专科正常学制为3年。 第三条正常学制为3年的专科(高职)学生,弹性学制为2到5年。 第四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弹性学制内,自主安排学习,提前或推后完成学业,取得相应的学分,提前或推后毕业。 第二章提前毕业 第五条学生提前1年完成了应修学分的80%,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普通专科(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年。 第六条申请提前毕业,按照以下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一)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要在每学年度第3学期的第3-5

周内,填写《某某学院学生提前毕业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三份,并向所在院系提交提前毕业申请; (二)学生所在院系对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初审后报送教务处; (三)教务处对申请提前毕业学生的学籍和成绩进行复审,复审结果通知院系,并由教务处和院系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报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审批后进入待毕业程序; (四)进入待毕业程序的学生,由院系安排未修足学分的课程学习,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 (五)每年6月份,申请提前毕业的待毕业学生,参加当年学校统一进行的毕业资格审核,符合毕业条件者,发给毕业证书; (六)已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未通过毕业资格审查者,当年按照结业处理,不颁发毕业证书。可申请正常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毕业。 第七条因学籍变更(包括转专业、休学等)而转入其它年级的学生,在以后的修读过程中提前修完应修学分,也可以按上述程序申请提前毕业。 第八条提前毕业以超前1年为限,学生不得申请提前1年以上毕业,也不得申请提前不足1年毕业。 第九条提前毕业的学生应按正常学制缴纳学费。

机电一体化弹性学分制二年精修订

机电一体化弹性学分制 二年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机电一体化》专业 弹性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与大纲(2010年退役士兵) 编制单位:机械教研组 编制时间: 2010-3-01

目录 技工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弹性学分制教学计划 (1)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6) 钳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17)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21)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28) 低压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教学大纲 (35) 电机与变压器教学大纲 (39)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教学大纲 (48) PLC应用技术(三菱)教学大纲 (54) 车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59)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64) AUTOCAD教学大纲 (70) 传感器及应用教学大纲 (73) 变频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79)

机电一体化专业弹性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退役士兵,学制二年)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牢固树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 2、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向;面向生产、服务一线,依托行业,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突出课程改革,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中级工水平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服务理念,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树立学生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掌握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能力,具有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调试、保养、管理和操作机电设备、零件测绘等工作、机械加工,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 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吸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以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以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的技术型人才。 2.文化知识 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新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身心健康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忠于职守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4.专业理论

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一总则 第一条导言为了适应我校快速发展壮大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行学分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切实贯彻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保学分制能顺利实行,特制定本学分制实施方案。 第二条指导思想 实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等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明确职校培养目标,突出职校教育特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升学的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校“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思想和“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学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管理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打造职场能手为目标,一切为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不断提高我校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条学分制定义学分制是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目标的一种量化,是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分值。

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第四条制定教学和课程安排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学历课程类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我校目前的选修课特指现行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即为任意选修课。 (一)必修课程 1、指为保证中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且是学校规定和发布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德育、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主干专业课程(包括实践课程),一般为考试科目和专业技能过关科目。 2、必修课程的确定由教务处把关,专业部会同各专业教研组长一同制定,应结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课程和学校具体实际,力求学生学习的简单、轻松,避免人为的提高难度。 (二)选修课程 1、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可以自主选择的,以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的课程(指相对的第二课堂课程),一般为考查科目。 2、选修课程的确定由各专业部负责人与本部内的专业教研组长共同负责,通过召开教研组会议,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场地和师资等条件,以专业部管理的方式,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在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并报教务处核准。 3、开发或引进各类选修课程,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 第五条教学计划的制定 学校教务处与各专业部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合理、科学、均衡地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确定相应的学分,各专业教师具体组织好教学管理工作。 各专业教师在专业部的管理下,根据学校推行学分制和建立弹性学制的要求,合理、可行的制定本专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研组长把关,专业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code":"SignatureDoesNotMatch","message":"The request signature we calculated does not match the signature you provided. Check your Secret Access Key and signing method. Consult the service documentation for details.","requestId":"404436d4-bc42-4c08-85b3-05b1dd256ec5"}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精品文档--------------------------------------------------------------------- 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做好读书登记簿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

弹性学分制调研报告、

郯城职教中心 计算机专业实行弹性学分制调研报告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各省、市、自治区确定了一定数量的职业学校开始学分制试点工作。2004年8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学分制将逐步在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开。这项改革究竟给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什么—— 案例 徐文静,一位来自宁波的女生,就读于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在完成基础阶段学习后,进入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觉得不适合电类专业的学习,于是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转入化学工艺专业学习。经过相关课程的考试,学校批准了她转专业的申请,已修学分被认定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 周佳尉,在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经过两年基础课程的学习,职业性定向测试后进入珠宝加工与鉴定专业学习,后应征入伍,担任公安部上海金盾艺术团长号手。他与学校签订了工学交替协议,在艺术团演出之余,通过“学习包”和课件学习余下的课程,目前已经获得劳动局中级宝石检验员证书。 转专业、工学交替,这些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后出现的新做法,也就是说学分制已不再是大学的专利。这种以学分为计算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习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育教学制度,已在全国近一半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试行。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近500所中等职业学校参与了学分制试点工作。 特点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显著特点。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基础素质普遍偏低,学生之间差异不断扩大,造成“教学起点”难确定、“教 学过程”难实施、“教学评价”难把握。江苏省改革了过去教学要求、考核标准“一刀切”的做法,对实施难度大、部分学生学习确实困难的文化基础课程和少数专业课程,采用A、B两种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组织教学和考核,分别获得不同学分,并对省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也根据分层教学的需求进行了配套改革。 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各地都对分层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根据教育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分和制定了A、B两种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各职业学校正视学生知识基础的欠缺和学习倾向的差异,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别组班和分别教学,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程实施中,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缩短教学时数、充实教学内容,基础较弱的班级可以延长教学时数、降低教学难度、适当补习初中课程,定期进行信息收集和反馈,进行动态管理,调整班级、调整学生心态、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解决了过去潜力足学生“吃不饱”和基础差学生“吃不了”的难题,使学生都能在职业学校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试行学分制,特别是进行分层教学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获得了久违了的成功喜悦,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积极性逐步向其他课程的学习迁移,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镇江市旅游学校进行分层教学后,对2000级新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学生选择难度较大的A类试卷的比例逐学期增加,同时难度较大的A类试卷的及格率也在逐学期提高,在全市会考中,语文、数学、外语及格率都在97%以上。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行管理办法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行管理办法 为深化学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体现职教特色,给学生以强补弱、扬长避短、突出特长、个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逐步推行学分制。为保证我院积极稳妥推行学分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根据创造条件实施学分制的精神,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习社会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办学活力,使我院的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 (二)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院组织教学的依据。

(三)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自身活力。 (四)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它的实施将涉及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因此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推行,努力做到“四个统一”: 1、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统一。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兴趣、条件和学习时间的要求,又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2、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要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精神,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3、制度创新和课程改革相统一。以实行学分制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灵活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积极开发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模块式和综合化课程,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努力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4、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统一。要积极开展以学分制为课题的教育科学研究,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分制的全

学院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根据《某某学院普通学生管理规定》和《某某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通专科正常学制为3年。 第三条正常学制为3年的专科(高职)学生,弹性学制为2到5年。 第四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弹性学制内,自主安排学习,提前或推后完成学业,取得相应的学分,提前或推后毕业。 第二章提前毕业 第五条学生提前1年完成了应修学分的80%,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普通专科(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年。 第六条申请提前毕业,按照以下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一)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要在每学年度第3学期的第3-5周内,填写《某某学院学生提前毕业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三份,并向所在院系提交提前毕业申请; (二)学生所在院系对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初审后报送教务处;(三)教务处对申请提前毕业学生的学籍和成绩进行复审,复审结果通知院系,并由教务处和院系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报分管教学工作

的校领导审批后进入待毕业程序; (四)进入待毕业程序的学生,由院系安排未修足学分的课程学习,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 (五)每年6月份,申请提前毕业的待毕业学生,参加当年学校统一进行的毕业资格审核,符合毕业条件者,发给毕业证书; (六)已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未通过毕业资格审查者,当年按照结业处理,不颁发毕业证书。可申请正常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毕业。 第七条因学籍变更(包括转专业、休学等)而转入其它年级的学生,在以后的修读过程中提前修完应修学分,也可以按上述程序申请提前毕业。 第八条提前毕业以超前1年为限,学生不得申请提前1年以上毕业,也不得申请提前不足1年毕业。 第九条提前毕业的学生应按正常学制缴纳学费。 第三章延长修业年限 第十条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可申请延长学制: (一)学生在正常学制时间内,未修够课程计划规定的学分,不能按期毕业者,可申请延长学制,继续修读完成规定的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而延迟获取毕业证书; (二)学生在弹性学制内,根据自己的学习、家庭和生活实际或其它原因,需要通过延长学制的方式完成学业,达到毕业条件者;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瑞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方案(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导言为了适应我校快速发展壮大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行学分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切实贯彻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保学分制能顺利实行,特制定本学分制实施方案。 第二条指导思想 实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等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明确职校培养目标,突出职校教育特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升学的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校“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思想和“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学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管理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打造职场能手为目标,一切为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不断提高我校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条学分制定义学分制是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目标的一种量化,是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分值。 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第四条制定教学和课程安排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学历课程类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我校目前的选修课特指现行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即为任意选修课。 (一)必修课程 1、指为保证中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且是学校规定和发布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德育、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主干专业课程(包括实践课程),一般为考试科目和专业技能过关科目。 2、必修课程的确定由教务处把关,专业部会同各专业教研组长一同制定,应结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课程和学校具体实际,力求学生学习的简单、轻松,避免人为的

弹性学分

摘要: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和精髓在于学生有学习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的大小就是学分制的弹性,目前弹性过小是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未能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可以从课程体系的弹性、学习方式的弹性、选择专业的弹性、选择教师的弹性以及学制的弹性等方面着手,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拓展学分制的弹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分制;弹性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和精髓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课程)、学习方式、学习进程等,而这种可选择性,就是学分制的弹性。学生的可选择性越大,学分制的弹性越大,反之弹性越小。学校可提供给学生的选择机会的大小,受到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社会认可程度、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实力,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学校学分制改革深入与否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的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学分制改革起步也较晚,学分制的弹性普遍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分制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因此,理清学分制弹性的内容及制约因素,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探讨学分制弹性的拓展途径,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体系的弹性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课程体系的弹性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体系的弹性是指学校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规定及开出的各类课程中学生选择空间的大小。课程体系的弹性主要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课程开出的频率及课程的层次性等。 (一)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 必修课是为了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而开设的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块课程)。选修课是学生可以有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限选课是指学生在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范围内,按规定要求选修的,明确专业方向或深化、拓展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任选课则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选修的,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发展潜能的课程。 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越小,课程体系的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课程体系的弹性越小。目前各高职院校实施的学年学分制,是在以必修课为主体的基础上,适当增设选修课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总体上说,课程体系的弹性普遍很小,主要表现在必修课所占比例过高,一般达70%~90%;选修课中限选课设置不尽科学,且选择余地不大;任选课的比例普遍也较小(一般在5%~10%左右)。适当调整各类课程的比例,增加课程体系的弹性,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各高职院校需努力的方向。 (二)课程的层次性 主要指能够开出多少适应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升学或就业)及不同专业要求的不同层次、类型的课程。目前,各高职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基本上属于一个层次,不同文化基础和专业要求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相同的内容并达到相同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不同专业知识的要求。 (三)课程开出的频率 课程开设周期越短,学生的可选择性越大,学分制弹性也越大,反之弹性则越小。目前各高职院校这些课程的开设大致上仍与实行学年制时一样,基本上是一年一个开设周期。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更谈不上提前修完课程,这是目前许多高校有学分制而没有弹性学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课程体系的弹性过小是目前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主要原

浅析弹性学分制下学校及院系教务管理转变探究

浅析弹性学分制下学校及院系教务管理转变探究 论文摘要:学分制是以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学生个性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对学分制的了解,梳理在学分制推行中教务管理职能的转变,提出一个适合学分制发展的教务管理方案。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职能转变 学分制从引入我国到历经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学分制的推行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给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改革带来的挑战,学校、院系教务管理都将要制订相应的对策,配合学分制改革,将高等教育改革推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学分制的概念和发展 学分制是随选修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将这一制度得以改进和发展的是美国。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应该从北京大学的选课制谈起,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就引进了选科制,修改了学习期限,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分制在经历了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建国后的几次大的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中国高校学分制逐步形成气候。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分制在我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学年学分制,这是以学年为基础,给每门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不能提前毕业,也不能推迟毕业,这在本质上其实还是属于学年制,现在很多高校也还是这种形式的学分制。二是完全学分制,就是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和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决定自己毕业时间,累计学分,不受修业期限的限制,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这在美国的高校比较普遍,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也在逐步向这种学分制靠拢。三是弹性学分制,就是学制一般是四年,学习期限一般是3~6年,在这一期限内获取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即可毕业,允许提前或滞后毕业。 北京工商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现有的学分制其实还是属于学年学分制,笔者所要谈的是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二、弹性学分制下教务管理职能转变 弹性学分制的实行,无论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管理、考试手段、学籍管理上都会不同于现在的学年学分制,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然会要进行一系列的改变,才能符合学分制发展的要求。 1.教学管理由行政管理向人性管理转变(方式) 现有的教学管理更多的是院系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政策,按部就班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行政管理方式显得尤为明显。学分制的推行,目的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选课制度,使得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学习设计,面对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将逐渐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模式转变。 2.教学管理由刚性管理向弹性管理转变(制度) 学年学分制对学制的规定是硬性的,而弹性学分制下的学习期限具有灵活性,规定学生

职业培训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学制

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的规定,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决定试行弹性学年学分制,为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本实施方案适合有正式学籍的学生。 二、课程设置 第三条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1、必修课是指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必须开设、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2、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的扩大知识面、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或课程组(包括跨专业选修课)。 三、学制与学习期限 第四条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年制,获得毕业证书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在相应的学习期限内,允许同学多选读课程,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和环节,提前就业。经申请批准的部分同学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延长学习时间。四、学分的确定和取得 第五条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计算学分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理论课与实验课以16-20 学时为1个学分,公益劳动4学分、军训1学分、职业资格鉴定10学分。必修课的学分约占95% ,任选课的学分约占5%。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各专业均有最低学分要求。 第六条采用学期课程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可通过补考,或申请重修,在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第七条学生取得规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获得10 分,可累计加分,不封顶。 第八条学生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文艺、体育竞赛并取得个人名次,可获得奖励学分。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0学分,二等奖8学分,三等奖6学分;省级竞赛:一等奖8学分,二等奖6学分,三等奖4学分;市级竞赛:一等奖6学分,二等奖4学分,三等奖2学分;同类竞赛不累计加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