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农村金融改革

浅谈农村金融改革

浅谈农村金融改革
浅谈农村金融改革

浅谈农村金融改革

内容摘要:

近三十年来,国家政府政策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作用,在粮食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有所突破。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国家金融发展种特别脆弱的一部分。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呈现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如何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三农,城乡问题,政策,经济扶持,农村发展,金融突破

农村金融扶持加码

北大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王曙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在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结症上有所突破。他认为,农村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开农村要素市场,健全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十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开启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大幕,中国农村被压抑已久的活力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唤醒;三十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深入,中国农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三十年农村改革,我们提倡统分结合(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相结合),但是基本十分而不合,这样的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球化、大规模产业化的竞争要求。”他表示,中国必须啊要有组织地实现由小农经济像大农业的转化。

在农村金融方面,他认为要做好两项“对接”工作,一是把国家财政的惠农政策与农村金融机构对接,对于支持“三农”业务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给予

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另外,要实现大金融结构与农村小金融组织的对接,比如委托贷款等。

相关人士透露,本次会议呼声较高的几大专题,可能土地管理制度突破空间有限,而农村金融方面由于明确税收和财政扶持可能将有较大突破。

此前由于部分土地承包即将到期,1997年,国家决定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从实际情况来看,截止2000年,全国已有98%左右的村组开展了延包工作,如果扣除沿河发达地区、城镇郊区实行招标的责任田以及各地的机动地,实行家庭承包的耕地承包期达到30年的占95%以上。承包期不足30年的,大多数已经或者列入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城镇郊区。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在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方面将态度明确,比如允许农民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等。”而此前市场呼声较高的土地承包经营可用于抵押预计也难有突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农村形成的现在这种基本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总体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倘若没条件在农业外部的宏观环境上作重大政策调整,就应该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要轻易改变。

据悉,在农村征地制度方面,还将逐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对于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的,可以允许农民以多种方式参加开发和经营,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农村金融方面,自去年以来,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的延续,业界预计,加大财政支持可能在本次《决定》中有所体现,总体上将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

而在农村金融中承担重要责任的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支农方面的责任将被进一步强化,鼓励发展面向“三农”的中小银行,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等金融支持政策预计也将在考虑之中。

“三农”改革或全面铺开

“我个人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在‘三农’之外。”一位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官员昨日表示,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使一部分农民走出土地,从而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才可能实现规模化经营。他举例说,比如最近的牛奶事件,背后是奶农散养不能形成规模带来的产业困境,“比如农村金融,再好的政策,没有规模经济也将难以形成贷款需求。”他表示。

“发展‘三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相信本次全会的讨论将涉及农业改革的方方面面。”消息人士称,比如在城乡一体化建议方面,应该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入学、公共卫生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快城镇化建设。

而在农村医疗卫生及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专家分析,“新农合”的标准在未来几年将逐步提高标准,农民养老保险也将逐步试点推开。农村金融改革中,党和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革的直接手段是通过对微观农村金融组织机构进行改革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实现政策目的;而改革的间接手段则是通过改善农村的金融宏观环境,创造良好的的宏观条件,使得宏观环境有利微观环境机构正常发挥各项职能,从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农村金融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是两个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条件,宏观为微观创造发展的便利条件,微观则能推动宏观的优化。因此,本部分的任务是研究农村金融宏观环境状况,提出宏观方面的问题,为改善金融环境推动微观组织提供根据。

农村经济问题是涉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改革给予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难以避开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科技化等难以推广而导致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等,这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形成了“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函待采取措施接缺的现实问题。由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农民增收缓慢导致的农村市场无法开阔而导致的有效消费不足,城乡“二元经济”日益明显导至得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以其他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缓引起的,因此,如何解决这三个方面,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农村金融在农业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成为国家金融发展种特别脆弱的一部分。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呈现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及个农业信用社合作缓慢,除了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都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城市在人才占有、科技领先、金融发达。生活便利、资源整合、商品流通等方面的优势,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我国城市经济资本还处于资本积累阶段,不能通过直接占用城市资金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否则城市科技产业将因为资金供给不足缺少发展动力,也不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长远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只能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强农村资金的流转使用率,使其最终成为能完全发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作用。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提升农村金融的经营的经营水平和服务“三农”的绩效,我们应该完善和提升农村的宏观环境。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一拉爱与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2006年起,伴着新的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大幕的拉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逐步成为一个农村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金融和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两会期间,总理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六项任务中叙述一共有476个字,而农村金融就占了193个字,可见农村金融在未来的金融行业发展中将成为新的亮点。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与传统体系有根本的区别,这是由农业发展的趋势决定的。现代农村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是时间急,频率高,资金规模相对少。大的金融机构现有业务流程根本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

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揭牌,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邮储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好借好还”亦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3月16日,随着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首家专营“三农”贷款业务公司的开业,目前,我国已有10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核准开业。这是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创新,意味着农村金融市场正式向各类资本开放。他们将为我国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的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满足我国“三农”持续增长的资金需求。

伴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农业银行和农发行也开始对农村金融市场重新重视;按照银监会的思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以县级法人为单位,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07年初建立了试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从机构上开始进入春秋时代。

总之,在农村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金融机构应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问题。农村金融业改革的过程和它的内在发展规律对于我国现代的监管者和实践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丽珠,《金融时报》,2010年06月25日。

2、陈锡文,《金融时报》,2009年04年12月。

3、史建平,《农村信用改革总体框架设计》,2009年2月。

4、国家信息中心,《信用改革冷思考》,2007年5月。

5、《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2008年1月。

刑法诉讼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必要性的研究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必要性的研究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必要性的研究 作者侯圣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摘要: 农村合作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具有相当重要的制度价值。但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相关立法却是十分落后,本文在介绍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现状、简要分析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作用、简要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亟待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的必要性。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现状;立法必要性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金融立法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继制定。但是有关农村合作金融的专门性法律仍然没有制定出台,致使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无章可循,从而导致其市场定位不当,功能异化等现象。因此尽快制定统一完整的农村合作金融法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立法者和理论界既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没有全面分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现状 分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必要性,首先要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现状有清楚的认识。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法是由各种合作金融方面的规X行文件表现出来的。从应然层面上讲,农村合作金融规X性文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农村合作金融法律 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的有关农村合作金融活动的规X性法律文件。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有关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XX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 内容摘要: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曾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架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改革,微型金融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农村金融制度几经调整改革,但始终未能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一个来自官方文件提供的证据是: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系域撤出,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滞后的农村金融的严峻现实,提醒有关决策部门和研究者应深化这一领域的改革及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思想,中者是市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折衷。 就我国农村金融而言,由于1978年之前的农村金融是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所以,研究此后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它的改革发展问题。关于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是依据以上理论流派选择改革方向,还是另辟蹊径,是一个多有争议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基础条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农村金融应该强调政策性,同时,国家支持的农民互助的合作金融也是应坚持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支撑任何商业性的金融机构的运行,这些地区农民的资金需求只能靠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来解决(李剑阁,2001)。农村金融市场是个分散的、小额的、个性化的市场,农村信用社的特点适应农民分散的、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特别是低廉的管理监督费用和信息费用使其面对微小利差的小额贷款也游刃有余(丁为民,1998)。此类观点类似于“农业信贷补贴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综合。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总结】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总结】农村信用社网 上银行 聚力三农发展助推金融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开展以来,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各级政府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整体部署,立足“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在不断深化自身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截至9月末,XX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55,733万元,较2012年初增长147,220万元; 各项贷款余额146,132万元,较2012年初增长82,133万元; 不良贷款余额3,869万元,较2012年末下降23,999万元。 一、以兢山沃土为根基,全力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XX联社扎根兢山沃土,务实求效,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当地政府的整体发展思路,积极稳健开展信贷投放,认真落实支农惠农各项措施,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坚持先农业后其他资金的投放顺序,优先保证和全力支持全县农业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信贷资金逐步向现代农业产业链倾斜,积极支持“三农”发展。2012年初至今,我社累计投放各类贷款458,300万元,其中累计投放涉农贷款320,800万元,占全县商业银行涉农贷款的80%以上。二是倾情帮扶小微企业发展。为支持小微企业及商户发展,2012年初至今共发放十年期按揭消费类贷款42,069万元; 发放商品房抵押3年循环使用贷款260,990万元。三是我社累计投放大学生创业贷款、妇

女创业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20,247万元,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同时,盘活县域经济。四是充分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网络连接城乡的优势,2012年初至今,全辖18个营业网点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县财政工资、惠农直补资金等各项惠农资金11,5000万元,为民排忧解难,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五是2012年初至今,努力为县域106名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当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以“两权”抵押贷款为契机,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近年来,XX联社按照上级联社的工作要求,围绕当地政府的工作思路,紧跟政策部署,积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采取有力措施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合作社+金融”的新型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助推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2012年初至今,我社累计向78个农民合作社投放贷款21,332万元,余额4,344万元。二是专门制定了《XX联社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实施方案》和《XX联社村集体用房抵押贷款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两权”抵押贷款发放模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积极发放“两权”抵押贷款。截至9月末,我社累计投放土地经营权贷款41,566万元,农房抵押贷款5,247万元,两权抵押贷款余额8,490万元。 三、以支农扶贫为纽带,活化“精准扶贫”。 近年来,XX联社充分发挥支农扶贫主力军作用,聚力精准扶贫,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一是积极与县扶贫办、县就业局、县妇联合作,向有支付能力、诚实守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对有创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发放下岗失业担保贷款,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妇女发放妇女创业贷款,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提够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信贷产品,扶贫贷款执行年利率1.75%的优惠政策,让贫困户减少利息负担,并在营业网点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为贫困户办理贷款结算业务,为贫困户提供一站式

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进行动方案.doc

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进行动方案 为扎实推进**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贯彻落实《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进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县**年至2015年目标任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工作的通知》(银发〔**〕82号)及《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精神,结合**县特点与实际,制定本推进行动方案。一、总体目标积极响应《方案》精神,结合**实际,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产品、服务、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探索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路径,破解城乡金融二元化难题,重点解决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的“两大两难”问题,力争到201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12 %以上。二、基本原则(一)行省共建,统筹推进。坚持中国人民银行和浙江省政府“行省共建”模式,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加强改革试点协作,加强与中央、省里对接以及市、县两级联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倾斜和支持。加大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调动和激发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改革试点中有重大政策突破的事项实行“一事一报”,经上级批准后实施。(二)因地制宜,务

实创新。坚持以“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不断适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新形势,兼顾不同主体服务需求的差异性,积极探索创新更高效、更便捷、更实惠、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三)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由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大力推进,充分发挥其倡导和组织者的作用。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依法循规,规范发展。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现实需求,审慎稳健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落实合理分散风险措施,做到制度先行,科学防范金融风险。三、主要任务和责任单位(一)健全多元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是以竞争为导向,发展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有序设立村镇银行以及引进县外银行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乡镇延伸网点和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三农”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丽水银监分局**办事处、县人行)二是以政策作引导,深化农村信用社机构改革。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下沉服务重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改制工作。(丽水银监分局**办事处、县人行)三是以创新谋发展,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研究推动民间资本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研究综述-最新范文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研究综述 [摘要]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既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又要立足本国实际。对此,文章对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国内农村正规合作金融改革、合会的合法化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农村合作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且发展很成功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但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在产权和组织模式、管理体制、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改革。为了方便更进一步研究,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研究的重点进行简单综述。 一、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的介绍 (一)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 柯铁(2002)从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廖富洲、单恒伟(2005)介绍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元复合式合作金融体制、以德国为代表的多级法人体制,以及国外普遍存在的合作金融行业协会等;认为各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内部管理制度上基本采取多级法人制度,在行业管理上一般都有较为完备的行业自律管理制度。 (二)政府监管和支持

奎立双、冯平涛(2005)通过对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外生性特征进行介绍并比较其异同,认为国家在资金扶持、产权适时退出、经营风险管理制度和建立合作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四个方面的外生干预,对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极其必要。陈林(2005)不仅谈到了印度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合作银行和农村地区的银行被排除在存款保险制度之外,而且还谈到了美国的全国信用社股金保险基金和德国的合作金融体系中的贷款担保基金,认为信用社不应充当存款保险制度的先行者,即使要为信用社建立存款保障,也应首先诉诸于行业性的制度安排,即基金赔偿制度。廖富洲(2005)介绍了日本和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及其在税收、利率、存款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认为内部民主管理、外部监督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方各国合作金融管理的成功经验。此外,廖富洲(2005)还谈到了立法支持,认为这些法律能使合作金融的参与者从立法中明确各自的基本权利、义务和风险,形成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有助于参与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和行为,也可较好地避免行政当局决策中容易出现的部门利益或任意性问题。 (三)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 柯铁(2002)、廖富洲和单恒伟(2005)总结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1)在经营目标上,柯铁、廖富洲和单恒伟都认为出现了淡化合作性质,向商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2)在组织机构和股份构成方面,柯铁认为,农村合作金融借鉴了股份制,加大了按股分红,改变了信用互助合作制退社退股的做法,社员不许抽资退股。廖富洲、单恒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在该体系中存在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非正规金融服务机构受到抑制、农业保险越来越萎缩、相关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改革建议“三农”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也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培育和完善农村的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一,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这样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其主要特点就是除邮政储蓄受到国家邮电局的监管外,其他的金融组织都受到国家金融当局的监管。在正规的金融组织中,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涉及农业的业务很少;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而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所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均由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成;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储蓄,它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第二,非正式金融。该体系主要泛指存在于个体、家庭、企业之间,在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外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其主要的运作形式有合会、私人钱庄、当铺、集资、贸易商放款和商业信用、民间票据机构等。这些金融组织通常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它们既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又没有纳入政府部门监管,所以归入非正式金融。部分以农村扶贫为中心的小额信贷活动也可归入。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嵌入于社会网络和传统型制度环境中,基于社会网络中的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即信任关系。从知识论角度看,非正式金融比任何正式金融更能发现和利用分散在各地的局部知识,而且许多局部知识不能通过正式金融机构的标准化操作所发现和利用。加上非正式金融都建立在明晰的私人产权和无限责任基础上,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金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在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的业务涉及到农业。其中,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才是一家真正和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无法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应有作用。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于农村信用社。仅仅靠农村信用社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中国农业银行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实际上农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它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户,而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它的支援农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吸收储蓄,而不进行放贷,其结果是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金的外流。大量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进而从农村流向了城市,直接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受到抑制正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收缩农村阵地,农村金融市场中正

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暨金融产品推介会议主持词

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暨金融产品 推介会议主持词 篇一:在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阶段会议的讲话XX银行XX市分行 关于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自我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XX银行XX市分行严格按照XX市对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按照市金融办的工作安排,我谨代表XX 银行XX市分行,就前一阶段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 一、积极部署,多管齐下,以服务三农工作为己任,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我分行在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进程中,始终坚持“立足城乡,服务大众”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服务农村经济的投入总量和工作力度。 一是深入研究农户需求,全力推进涉农贷款。XX区是三华李、青梅的生产基地,大部分果农都有贷款需求。在服务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中,我分行认真分析农户、有所侧重,稳步拓展经济作物种植户贷款,主要抓好马蹄种植户、香芋

种植户、蔬菜种植户、烟叶种植户等有规模种植的农户贷款。 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解决农户燃眉之急。自今年4月份以来,我分行联合XX区金融办,分别在XX区莲塘镇、XX街道办、仁义镇政府召开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XX 银行信贷产品推介会, 使农民朋友了解XX银行贷款产品的特点和申请程序;并通过推介会的形式,倡导“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绿色贷款理念,促进农民依法诚信经营、珍惜信用记录。通过召开三次推介会,我们感到广大农民对小额信用贷款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我们的小额贷款产品还是非常认同的。5月25日,我分行与XX区金融办还到XX镇人民政府进行了沟通,商定于近期在XX再开一次推介会,进一步加大对产品的推介和宣传。 三是切实加强管控能力,不断扩大信贷规模。我分行通过进一步加强对逾期率和不良率的控制,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农户到期转贷的相关工作、严防大面积农户逾期情况的出现。截止5月25日,全市发放涉农贷款近3000多笔,发放金额近8000多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二、创新机制,突出重点,以金融改革工作为核心,切实增强服务能力 打造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结算渠道,将邮储点资源优

田东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及启示

田东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试点经验及启示 为了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自2008年12月以来,广西自治区田东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贯彻吴邦国委员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启动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认真总结田东经验,努力探索易推广、可复制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对于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瓶颈,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田东试点的主要内容 田东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进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服务质量的一次全方位探索实践。这次试点,有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国有商业银行共12家金融机构参与,涉及创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主体、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建立“三农”信贷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金融政策指导体系和监管体制、建立较为完备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等9项内容,可概括为“四创新、五建立”的试点模式。 (一)创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主体 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的问题,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主体,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田东县农村信用社改制为田东农村合作银行,设立田东北部湾村镇银行、鸿祥农村资金互助社、思林竹海农村资金互助社和鑫正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田东县已有9家银行类金融机构、9家保险机构和2家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分别比试点前增加3家和2家,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数达到44个,服务网点已覆盖所有乡镇,成为广西自治区县域金融机构种类最多的县,初步形成以农合行和农行为主力,农发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为补充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全面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最新)

全面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方案》x﹝xx﹞17号),巩固扩大x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全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作用,经市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研究,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普惠金融的基本要求,深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效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以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健全金融组织体系。用3-5年的时间,建立健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其他金融企业为补充,多层次覆盖农村经济领域的金融组织体系。 (二)实现现代金融服务全覆盖。惠农金融服务室等基础设施持续增加,实现自助金融服务机具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全覆盖,农村金融支付环境明显改善。 (三)提高社会融资能力。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提高涉农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到xx年,县域融资担保放大倍数达到5倍以上。

(四)增强金融创新活力。探索创新一批适合农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涉农贷款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贷款覆盖率、申贷获得率进一步提高。 (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重点工作 (一)深入推进x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金融改革试点县 深化x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进一步巩固x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成果,积极探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金融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责任单位:x县政府,配合单位: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加快发展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主体 推动商业银行重心下移。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支农特色支行,在有条件的乡镇增设具有信贷功能的营业机构和标准化服务网点。(责任单位:x银监分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配合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区政府) 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银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在符合监管评级要求的条件下,跨区域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上

浅谈农村金融改革

浅谈农村金融改革 内容摘要: 近三十年来,国家政府政策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作用,在粮食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有所突破。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国家金融发展种特别脆弱的一部分。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呈现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如何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三农,城乡问题,政策,经济扶持,农村发展,金融突破 农村金融扶持加码 北大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王曙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在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结症上有所突破。他认为,农村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开农村要素市场,健全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十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开启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大幕,中国农村被压抑已久的活力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唤醒;三十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深入,中国农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三十年农村改革,我们提倡统分结合(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相结合),但是基本十分而不合,这样的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球化、大规模产业化的竞争要求。”他表示,中国必须啊要有组织地实现由小农经济像大农业的转化。 在农村金融方面,他认为要做好两项“对接”工作,一是把国家财政的惠农政策与农村金融机构对接,对于支持“三农”业务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给予

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另外,要实现大金融结构与农村小金融组织的对接,比如委托贷款等。 相关人士透露,本次会议呼声较高的几大专题,可能土地管理制度突破空间有限,而农村金融方面由于明确税收和财政扶持可能将有较大突破。 此前由于部分土地承包即将到期,1997年,国家决定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从实际情况来看,截止2000年,全国已有98%左右的村组开展了延包工作,如果扣除沿河发达地区、城镇郊区实行招标的责任田以及各地的机动地,实行家庭承包的耕地承包期达到30年的占95%以上。承包期不足30年的,大多数已经或者列入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城镇郊区。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在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方面将态度明确,比如允许农民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等。”而此前市场呼声较高的土地承包经营可用于抵押预计也难有突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农村形成的现在这种基本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总体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倘若没条件在农业外部的宏观环境上作重大政策调整,就应该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要轻易改变。 据悉,在农村征地制度方面,还将逐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对于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的,可以允许农民以多种方式参加开发和经营,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农村金融方面,自去年以来,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的延续,业界预计,加大财政支持可能在本次《决定》中有所体现,总体上将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 而在农村金融中承担重要责任的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支农方面的责任将被进一步强化,鼓励发展面向“三农”的中小银行,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等金融支持政策预计也将在考虑之中。 “三农”改革或全面铺开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趋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46437805.html,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趋向 作者:任秋娟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年第12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国家形态,农村在我国社会中占主要地位。为 了迎合这种社会形态,加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我国农副业的生产,国家开辟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旨在实现我国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项目;改革发展;改革趋势;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12-0012-02 1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国家领导人就想方设法来提高农村金融项目发展。我 们国家目前在农村金融项目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就,例如:我国在各个省份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一农村合作社的建立使我国农民阶层的经济利益有所保障,因为农村信用社作为独立的机构,它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建立的,并且每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都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规模虽然不及其他的银行单位,并且不具备超强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其在管理上比较灵活,自主性也更高。与它合作建立的农商行,作为新的银行机构,在农村金融项目上也给予了许多的优惠。但是我国在农村金融项目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存在问题阻碍了农村金融项目的发展。 2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农业发展落后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停滞不前 众所周知,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活动,这项产业活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 到支撑作用,农业活动为农村金融项目提供了融入资金。但是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农业发展特别不景气,这样一来农村金融行业的资金融入就中断了来源,导致金融交易规模和频率急剧降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导致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越来越缓慢。所以我们暂且可以认为:农业发展直接抑制了农村金融项目的发展。 2.2 行政力量干预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受到抑制 政府部门的动态活动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中起到决定行作用,尤其是直接影响农村金 融项目。政府部门作为农村金融项目的主导力量,理应为提高农村金融效益的发展贡献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管理农村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只关注于对农村整体金融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农村人均金融财政。这样导致农村某些行政单位为了获得上级管理部门的优秀评价,而出现对农

农商行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

农商行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题,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从整体上看,在我国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政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致使部分农村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农村融资特别是农村基层融资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制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一、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农商行发展情况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资源供给不足。国有大型银行在商业化改造过程中,从县乡撤减机构收缩业务,农村整体资金供应能力明显下降。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和职能萎缩,已经基本丧失了信贷支农功能。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业银行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再局限于农业和农村,现在的农业银行很少向农户贷款。原来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有起到预期的政策性金融作用,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重,支农作用明显弱化。而非一些正规金融元素,由于没有取得合法地位,缺乏规范和保护,因此它在有效利用乡土信用资源,满足农村融资需求,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状况方面所起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2、资金短缺,有效需求不足。农村资金需求按性质主要分为三大类:(1)社会公共性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农业风险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等资金需求,这项资金需求是以财政为主,金融为辅来解决。(2)经济公共性需求,包括农村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等资金需求,此项资金需求是由财政和金融共同解决。(3)生产性资金需求,包括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农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微贷款等资金需求。这类资金需求基本由金融解决。农村融资特别是农村基层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信贷资金需求,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农商行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公司治理,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初步形成了权责清晰、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框架。立足新体制新机制的后发优势、人缘地缘网点的传统优势、地方政府支持的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 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金融学 姓名:孙立媛 学号:20081042 指导教师:刘雪莲 2012 年4 月30 日

摘要 2011年3月21日,据银监会网站发布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已突破10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1.3%。农村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扶持最有力的组织保障。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机构, 在近几年的探索改革中, 它发挥了以往的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替代的作用, 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立足中国现实情况, 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是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和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本文在阐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总结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对策

Abstract March 21, 2011, according to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website data, by the end of 2010, the total assets of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exceeded 10 tr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all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total assets of1.3%.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rural finance, in suppor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China i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most powerful organization guarantee. As a new org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the reform, it is played before th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 not replace the role, obtained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 bu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Based on China's reality, in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exploration, on real significance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in China, is China's rur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the most urgent task. In this paper,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in China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of its problems, 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words Rural area; Cooperative financial ;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计划

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计划 2019年是农村金融改革试点3周年之际,面临着改革成效中期 评估的重要环节,人行**县支行将进一步总结、提炼和评估3周年 的工作业绩,巩固、提升“信贷支农、信用惠农、支付便农”三大重 点工作实效,以主人翁意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开拓精神,积极谋划2019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工作思路,在种好自留地 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领域,选好自选动作,围绕“四增四扩”的工 作要点,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推进“一园三权抵押贷款”的增量扩面工作。加强对金融机 构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指导,积极协调破解金融部门在业务 开展中的困难,全力推进“三权抵押贷款”的增量扩面工作。一是完 善农房、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估价、流转、收储、风险补偿 等配套机制建设,落实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措施,加大金融机构的信 贷投放积极性积。二是加强金融与农业、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的 合作,加快农房、土地流转经营权的发证进度。三是积极协助县政 府开展茶园抵押贷款流转平台建设,修订完善茶园抵押贷款办法和 操作规程,金融机构办理茶园抵押贷款时在原来提供茶园资产评估 证(茶园证)的基础上探索附加茶园经营权证,明确茶园经营权归属,扩大金融机构的参与面。四是争取在2019年底增加1-2家金融机构 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业务,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2亿元,其中茶园 抵押贷款年末余额达1亿元;农房抵押贷款余额2亿元;土地流转经 营权抵押贷款余额2019万元。 二、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增量扩面工作。2019年我支行 将进一步完善农户基本信息的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升农户信用信 息系统数据质量,扩大向农户系统报送信贷、担保数据的金融机构 范围。一是加强与林业部门的沟通协调,着力提升林权信息的更新 质量与更新频率,争取2019年末,农户基本信用信息更新率不低于90%。二是继续开展第三批县、市级信用村(社区)和信用乡(镇、街道)创建活动,不断拓展创建覆盖面。争取2019年末,新增市级信

农村金融改革的认识

第一点要推进农行改革要从细节入手,如何面向三农来推进农行改革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农行的行长要求副处级以上的干部都要对农行下一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高招来,集中到总行,总行对高招进行一些积累和点评。我认为这些是必要的,要看清楚农行的改革方向,当然在改革中有一些细节的问题需要重视。 大部分的基层的员工的工作据我了解就是简单的重复操作,就是一个体力活,特别的累。基层的员工也说我们也关心我们行的改革的方向,但是我们更关心我们的切身的利益,比如说我今年能不能涨工资,今年的福利待遇可以不可以提高。有很多问题说不清楚,因为很多问题并不都在统计报表当中显示出来,有一些问题看出来很琐碎,但是这些琐碎的问题,这些细节问题也预示着改革的成败,在这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农行的贷款手续比较烦琐,有一个客户向农行申请了一个40万元的贷款,抵押品是自己家的房屋,建筑面积是120平米,使用权是110平米,为了拿到这笔贷款需要支出很多的费用,第一个是房屋的评估费用,按照评估制的0.4%来说的话,这个费用是1600块钱,第二个是登记费用,几项加起来是630块钱。第三个是保险费,房地产的评估员每年0.06%来收,每年就是240块钱,以上费用加在一起就是2400块钱,银行一年期的贷款基本利率是7.47,借款人实际支出的成本是11.7%,这样一算农行针对个人的贷款利率比民间利率也少不了多少。 还有一些农行贷款大部分都要上报市和分行审批,有的甚至要上报到省分行来审批,要不断的查各种的手续,还要有不少的材料,不少贷款审批下来已经过了生产旺季。所以农行的许多贷款手续要进行简化。 第二个细节就是信贷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引起重视,近年来农行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贷款问责制,导致部分县级以下的人员在贷款发放下面不做,就是多贷多错,少贷少错,不贷不错,很多人不是看人有十分的把握,不敢轻易的放贷款。 第三个细节问题就是系统内的问题比较严重,保证能赚一个点的利差,几乎不用承担风险,我们知道贷款的风险比较高,系统内尚存的利息数的差距相对比较小,而且还不用承担很大的风险,一些基层的支行不愿意发放贷款,宁愿将这些资金存入后获得利息的收入。每一个省的农行的存款相当于农信社的1.6倍,但是支农的贷款是44%,这是第三个细节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 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8〕16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现就进一步深化我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解放思想,坚持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农村金融创新与监管并重,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我省“十二五”规划和“三农”工作目标,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以加大政策支持为有效手段,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我省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村各类金融主体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涉农融资结构明显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建立,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初步建成与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广覆盖、防风险、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大力实施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工程

(三)支持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增设和完善县级机构。鼓励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在有条件的县(市、区、特区)及乡镇增设分支机构,重点增设具有信贷功能的营业机构。支持农业银行探索“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向市(州)和县域延伸机构网点。 (四)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引导农村信用社实施分类推进改革,保持县域法人地位稳定,按照“成熟一家、组建一家”的原则,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2012年底前将资格股全部转换为投资股,完成25家以上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省内外企业投资入股农村商业银行,优化股权结构。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法人股比例,将城区所在地联社(合作银行)法人股比例提高到35%以上;县域联社(合作银行)法人股比例提高到20%以上。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便民服务点向正式网点转化,到2015年正式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 (五)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设立县级分支机构并在乡镇布局增设网点。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探索扩展代理网点的业务范围,加强农村金融精品网点建设。 (六)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引进和鼓励省内外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和民间资本在县域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特区)至少成立1家村镇银行。引导具备条件的村镇银行向乡镇延伸。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农民、农村小微企业参与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 (七)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服务网络。支持内控严密、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保险公司向县域、乡镇延伸机构。推动商业保险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创新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形式,鼓励试点相互保险组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