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育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

科技信息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作为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新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存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耻等错位的认识;有些学生的行为存在偏差。偏差行为(D e via nt B e h avio r),又称越轨行为或偏离行为。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认为:“所谓越轨,是指在一个社会中,被社会成员判定为违反其社会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它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1]社会学家沙莲香则认为:“偏差行为是人们在遵守社会规范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背离、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简言之,偏差行为可界定为违反或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2]一般来说我们通常将偏差行为称为问题行为,它是指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与有关的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学生偏差行为可以说是学生在其个体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其形成的因素就是个体的全部环境和自身因素。个体的全部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交叠、相互影响,在一起共同或单独地发生作用。从学校角度,学生偏差行为形成的原因就是学校德育的缺失。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教师对自身教学专长的重视程度及完成教学任务的付出程度要普遍高于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通俗地说就是教师普遍注重自己所教学科的分数,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因为“教学、分数、评优、职称”是硬指标,而道德教育是软指标。因此,学生偏差行为对学校德育的思考就是学校德育要走向生活,即德育生活化。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教育即生活”。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不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德育生活化模式主要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做人”。[3]德育生活化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就是要建构生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生活化德育评价,具体地说就是让学校德育“内容实起来”、“方式活起来”、“评价手段多起来”。

首先,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内容是道德教育的载体,是德育成效的保障。我们过去的德育内容热衷于宣讲大道理、宣传好形势、树立好楷模,缺乏生活感、真实感。这种形而上的、虚无的、缺乏生活佐证的意识形态化的德育难免引起普遍的反感。德育的生命在于真实,而真实来源于生活。德育材料只有沟通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集知识、趣味、思想性于一身,才能使学生欣然接受。德育“内容实起来”,就是选用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德育课程文本教育学生,反对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也就是德育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现实,符合学生的实际。为达到这一要求,第一,德育内容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存问题。从满足、尊重和发展学生的基本需要开始,这是德育生活化的一个社会心理学基础,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学前提。第二,德育内容要满足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发挥主体积极性的心理驱动器”,[4]有了道德需要,个体才能主动接受、认同、内化道德知识,才有可能将“外烁”的道德价值与规范内化为道德信念,才有可能产生道德行为动机,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统一。

其次,学校德育方式要注重生活化。一是要尊重学生主体性。“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强调道德主体的参与,学生只有在自觉、能动的教育活动中才能获得主体的资格。”[5]德育模式应从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主客对立模式转变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模式,减少教师对学生德育感受的越俎代疱的包办现象,让学生自主地成长。为此,学校德育活动应由教师单向的“教”转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共同探讨的双向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二是要注重体验教育。学校德育的课堂模式应该由单向度的“满堂者”“填鸭式”的封闭形式转向师生平等参与、共同讨论的体验形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6]因而体验教育应成为道德教育的本体。体验教育,一方面要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道德体验不仅在实践中产生,实践建构着主体的精神世界,同时当代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另一方面要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道德的切身体验。在德育工作中,空洞的强制性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体验式活动成功的一大亮点就是注重情境的创设,利用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对此,结合节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无疑是一种既可行又有效的方式。如笔者在运用感恩节对初三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采用了以下过程:先是播放韩红所作所唱歌曲《天亮了》。学生叙述歌曲《天亮了》所隐含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然后由学生结合故事及自身的实际讨论应怎样对待父母。接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最后请学生发表感言,感言的主题为如何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心。这对一般学生来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对有道德偏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道德的洗礼。三是注重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建立学校、社会互动的多维立体的道德教育网络,将德育课堂延伸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社区组织和学校课外活动进行道德教育,寓道德教育于学校及社会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多维立体的道德教育网络。比如,组织、引导各种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咨询、指导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便民服务以及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性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实践锻炼等等。不同于传统德育仅限于课堂或校园的平面式封闭性特点,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把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具有开放性、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等特点。而且,这种德育形式重视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建立起稳固联系,促使由“知”到“行”的转化,突出体现了道德现象知行合一的特点。

最后,德育评价生活化。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随着其生命成长而逐步完

德育生活化

——

—学生偏差行为对学校德育的思考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郑利

(下转第644页)基础教育

641

——

科技信息

意事项(常见错误)。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当天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尤其对于自觉意识和注意力较差的学生,迫使他们认真听课,紧跟老师的思路走。如一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到:“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解分式方程的第一种方法———去分母,它是通过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式或一元二次方程式,从而求解,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使用该方法必须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不是高次方程,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笔者略),其中特别要注意:去分母遍乘方程中的各项,不能漏乘不含分母的项,而且解分式方程还必须验根。”

2、作业中简写题目特点和解题思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做题前看一看、想一想。很多初中生还不太会学习,没有养成这一习惯,或者观察不认真、无目的,草率动笔,结果作业质量不高,方法死板,而且有时卷面也不整洁,思路零乱。尤其是几何证明题,步骤颠三倒四。但这一要求要根据作业的具体内容合理要求,一般情况下没必要,但对几何或代数综合题是必要的。

一题多解的尽量写出多种解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3、写出作业出错的原因什么知识没掌握,现在如何理解,当初是怎么理解的,而且自己做好错题记载,准备一个错题库,以便后面复习时查找。例如一个同学在错题旁写道:“我没理解‘圆周角’的意思,认为圆周角只需顶点在圆上即可,忽视了圆周角还要求角的两边也必需与圆相交这一特点。”

4、单元、章节知识小节作为作业完成要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必须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清知识结构,弄清从属、并列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

知识体系。为此,

每学完一个单元、一章内容都要求学生用列提纲、列表(图)的方法写出知识结构小结。这些工作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刚开始学生感到很困难,不知从何下手,这时老师就要进行引导和讲评,再加上老师平时每节课后小结的不断渗透,有作业小结为基础,学生对这种作业很感兴趣,逐步培养了这方面的才能,一学期下来,有一套完整的总结,使学生感到知识虽多却不乱,在条理中提高了理解、记忆和综合能力,优化了知识结构,提高了数学素质。

(上接第642页)善,而在这一过程中,评价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动能。通过评价,学生可以不断明确什么是社会所倡导的,什么是大众所唾弃的,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德育评价生活化就是德育“评价手段多起来”,让评价贯穿学生生活,在评价中明确价值取向。德育“评价手段多起来”是指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判定学校德育效果。传统德育评价手段的简单化、知性化,加上教师不可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每个方面,导致把学生德行简单分类的现象。一般说来,就是运用分数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在学校评三好学生和文明生首先都要看分数。由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学习空间的千差万别,对不同的学生千篇一律地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自然是不合理的。只有在学习德育环节上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手段才有可能保证相对公正、公平、客观,具体说来就是在时间向度上增

加对同一个学生的道德评价的时长、

时段、频率、次数;空间向度上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共同考核;在具体的评价手段上增强学生的“自我测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等,力争增加德育评价的多维性、互动性、公正性。一句话,德

育评价生活化最终就是应把学生的实际行动和相应的道德规范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1][美]道格拉斯,瓦克斯勒著.张宁,朱欣民译.《越轨社会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第183页.

[3]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道德与文明》,2006(1).

[4]王君.《道德需要:对道德有效性的一种解读》.《理论月刊》,2003(11).

[5]吴俊,木子.《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道德与文明》,2001(5).

[6]刘惊驿.《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教育研究》,2003(2).(上接第641页)头脑里构建一幅知识网络图。近年来国外发展一种由学生主动建构概念的网络图,可认为是科学建构立体化结构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能将学过的内容正确地用概念网络图表征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不是由教师提供的话,则应是学生认知结构趋于完善的生动体现。

(二)建立同一类型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化学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系列概念公式的形式内容十分相似的知识点,有些化学概念名称“相近”,组成“类似”,属于易混淆概念,例如无机化学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有机化学的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如果平铺直叙把这些概念传输给学生之后,相当多的学生抓不住其本质,难以把握。因此,这类概念的教学中就要强调其共性,区别其个性,求同存异,达到对概念巩固和应用的目的。不同概念间联系,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都有“同”字,可以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探同”的讨论;再如电解质溶液一章涉及的概念较多,电解、电离、电镀、电化腐蚀、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都有“电”字,进行对比理解才能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这样的例子还有质量与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酯化与硝化等都是易混淆概念,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才能有助于掌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区别,不致于在使用时混淆。

(三)通过对概念形成所必须的条件的讨论,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概念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要搞清楚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共同属性,这是概念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对象范围,就是要搞清楚具有概念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这是概念的量的方面。概念的建立通常有一定的条件,通过对概念形成所必须的条件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气体摩尔体积四要素:①标准状况;②气体;③1m o l;④约22.4L ,其中22.4L/m o l 这一数据,只适用于“标准状况”“1m o l ”“任何气体”这一前提,而任何气体又包括纯净气体和混合气体。再如中学化学平衡概念,其定义的内涵包括:①一定条件下;②可逆反应;③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④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这些内容缺一不可,它的外延指定为一切可逆反应。而对于可逆反应这一概念,又必须注意在同一条件下这个前提,否则就容易误认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也是可逆反应了,所以学习概念,要弄清这个概念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适用范围如何。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不太重视,消极应付,教师在教学中对概念也同样不太重视,把概念的讲解看成是走过场。只是等到应用这些概念时,教师才发现学生还没有理解这些概念。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概念教学,根据化学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设计概念教学过程,把概念教学看成是重中之重,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教学的质量才会有质的飞跃。

基础教育

644——

学校德育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德育目标 通过实施“阳光教育”初步建立“生活化德育”、“体验式德育”、培养“阳光少年”,逐步形成(三自主模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二、分阶段目标 按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施落实。 第一阶段(2018年9月——2019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的一年内,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可靠,开展习惯教育、自信教育,学生良好习惯初步养成,体现出健康快乐的面貌,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进城务工子女在阳光校园得到良好的培养。 第二阶段(2019年9月——2020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两年后,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园阳光文化显现,开展自信教育、责任教育,学生行为规范良好,礼仪规范、具有爱心、智慧的特质的阳光少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具有阳光教育示范性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2020年9月——2021年8月) 实现总体目标,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成长、习惯好、规范良、品德端、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气质,基本形成阳光少年教育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幸福成功、学校和谐发展。 三、阳光少年教育的实施 一是继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习惯教育、自信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综合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阳光少年教育为目标,阳光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家、校联系为支撑的德育工作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养成学生有朝气、有爱心,健康活泼、乐观自信的特质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三是加强“三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①三礼教育(礼貌、礼仪、礼节) 课堂礼仪规范、校园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社会礼仪规范 ②习惯养成教育 分年级分阶段培养学生9类81个好习惯:(1)学习好习惯;(2)做人好习惯;(3)礼貌好习惯;(4)卫生好习惯;(5)饮食好习惯;(6)阅读好习惯;(7)安全好习惯;(8)运动好习惯;(9)劳动好习惯。 达成标志: ①自主管理:成立一系列自我管理的组织;班级普遍实行学生自治,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班级干部实行轮岗制、竞选制; ②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开阔学生思维,实现“我会学”。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6期) Total No .286 收稿日期:2012—06—16 作者简介:王齐女奉(1969—),女,浙江宁海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王齐女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摘要: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心,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承担着大学生德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传输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德育生活化。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37—03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 活,以生活中心,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 情感和道德意志、 养成道德行为。在高校承担德育功能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 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 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 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教学管理的生活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所以德育应该以对学生人格、生命和生活的关怀为目标,那么在教学管理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对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幸福、自由的保护与尊重。那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 学生这些理念, 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中体现这样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可以从座位的安排、课代表的选择等方面落实这些教学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一个大教室里容纳几十、上百人,不固定座位,学生坐哪个位子上课都是自愿随机选择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要不扎堆成一团,要不三三两两各自为政,课堂中应有的秩序受到了挑战。但如果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强行规定某个学生坐在某个固定位置,对教学管理来说似乎是方便了,可这样的强行要求又有违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利。那么如何规定座位,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有喜欢坐前面的,也有喜欢 坐后面的;有喜欢跟人挨一起坐的, 也有喜欢自己一个人相对独立的。所以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座位时可以指定相对集中的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保证课堂的应有 秩序, 又保护每个学生的选择权利。教师的任课班级多,为方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可选用一名学生作为课代表,课代表这一称法在学生看来可能显得有点幼稚,所以可以称为教学助手。课代表(教学助手)的选择,也应充分尊重学 生的选择权。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的课代表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自己指定,指定的标准多数是按成绩或表现,课代表(教学助手)大多是本课程成绩好的或其他方面表现不错的。为改变以往由 教师“钦定”课代表的惯例,可以让所有学生自主报名, 如果报名人数多,就选择不是班干部也没有其他职务的普通同学,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激发他的自信心、积极性。如果没有主动报名的,教师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选择比较内向、自信心相 7 3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一、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没有文化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尤其重要。 学校德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告诉我们,德育始终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以为德育更是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传统德育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惯有的品德教育流于说教,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存在着很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1、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五育之首,而且也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智育为重。现有的学校德育也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如思品课就是如此,学生学到的道德知识,是否真正能学以致用,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打个问号。 2、德育评价方法、途径单一,缺乏灵活性。 一直以来,思品课的考试都以书面为主,评价学生的品德时主要参照该学生在校的表现,根本不考虑学生在家庭中、在社会上的真实反映,根本不考虑学生德育能力的成长。 3、德育内容有些已与社会生活脱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教育已经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部分内容也有着传统文化的烙印,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急待改进。 三、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实社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原有的学校德育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生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因此,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这些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德育内容缘于生活。 1、德育内容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我们既要了解一般学生的一般状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2、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只要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 3、德育内容更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活动、学习等,社会是个大熔炉,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低级的,泥沙俱下。我们既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社会上的诸如腐败、贪污、行贿受贿等消极、落后甚至是丑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9T15:20:47.60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作者:李霞[导读] 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幼儿园442200 摘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的人,是幼儿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研究了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德育幼儿教育生活化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的每一处墙壁、每一个角落,幼儿园内的教师、保育员,甚至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的影响是隐性的、长久的。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 一、幼儿生活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1.我们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渗透了品德教育。 如每周一奏国歌、升国旗;每天一个“德育小故事”;值日生要整理桌椅、给植物浇水、给金鱼喂食;进餐时要安静用餐,不掉饭粒,不挑食;午休时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安静迅速入睡等等。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既细小又平常,但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对幼儿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潜移默化之中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勤劳节俭、分享合作、文明诚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结合主题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如“我的妈妈”、“我爱家乡”、“学会合作”等主题活动,在不同领域中呈现,孩子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一系列探究和体验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享受快乐、感悟生活,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我们根据季节、节日、重大社会活动等随机地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如春季趣味运动会、庆国庆诗歌朗诵会、为四川大地震捐款、评选爱心宝宝、大带小活动等等,幼儿亲身参加德育实践,深化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习惯培养是德育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睡眠、劳动、卫生等生活习惯;倾听、阅读、思考等学习习惯;以及文明、礼让的交往习惯等。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教给孩子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其次,多采用榜样激励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对其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渗透道德认知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幼儿的“第一次言行”,给予及时强化或制止,采取多种方法,如儿歌、律动、游戏等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各类常规要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好的习惯。 三、教育者的爱能起到感化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爱,师爱是幼儿德育的先导。思想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巧妙结合。师爱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改变幼儿消极因素的动力,是打开幼儿德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它激励并增强着幼儿自信心和上进心。 四、在生活化德育中引入有效评价方式 当幼儿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时,他们便很乐意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做出评价,有时还会表现为告状,其实,这是引导幼儿丰富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好时机,同时又是鼓励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教师可经常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和评价集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之形成正确的舆论,并影响每一个幼儿。幼儿园举办了“比比谁的红旗多”的专栏,在每日结束活动时,教师就组织幼儿一起进行评议推选,即对当天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贴红旗的鼓励,然后每周五进行评选,对一周表现好的幼儿奖发小红花。这样既帮助幼儿提高了日常行为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我们还先后采用了“进步塔”、贴“星星”、语言称赞等多种形式,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而也满足了幼儿的强烈渴望和“我最能干”的心理需求。综上所述,在实际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到生活化德育的重要作用,并且实施针对性教育措施。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含着团结友爱、相互合作与互相谦让;社区生活中蕴含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把蕴含在生活中的感悟和规则挖掘出来,就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宁波教育出版社,2014。 [3]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道德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特别对于国家未来的支柱——小学生,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回顾传统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主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知识道德。之所以称之为知识道德,是因为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所以在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育。显然,这种道德观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忽视了道德的生活化,即道德的学习需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需要从生活和实践中寻找根基。 而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这种道德教育观的误区中走出来,从知识道德走向生活道德。新课程改革认为:道德存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根基于生活,将道德的基本提问变为“人应当如何生活?”,把道德理解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新的道德课程观才是正确的,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它的理念重在重新认识道德的本质,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重视生活化的道德,对未来道德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们已推行生活化道德改革近一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喜悦的成果。在传统教学中,其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课程内容是传统的理论知识,不容质疑的各种教条和信条,忽视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真实生活境况,忽视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忽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忽视真正存在于当前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等问题。从传统与当代的课程改革对比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是明智的,更是必要的,它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切实的反映当今学生的生活并解决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下中国的突飞猛进的必经之路。现行的课改把目标基点从培养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转到培养综合性的、多维度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综合性的、多维度素质,它不仅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思维素质等,而且每一素质都包含着科学的思想观念、情意因素、逻辑方式等。因为迎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孩子有了优越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会面临许多困惑和问题。我们生活化道德课程改革就是为迎接将要摆在青少年面前的环境问题、网络道德问题、性道德问题等的困惑而做好准备,使孩子们不断增加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从小培养主体意识,以免误入歧途,不可挽回。 但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它的课程目标是着眼于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它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是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因此新生活化课程改革要注重关注学生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比如心里健康问题、学生正确的学习和交往生活、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它的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强调德育工作不再仅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从而获得客观、精确的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凭借自己的情感去体味、领悟的过程,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实现学生的道德内化,继而能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德育教育生活化研究

《德育教育生活化研究》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匮乏,没有极强的自理、自立能力,依赖性强,生活基本上都是“温室化”.为此我校进行了”生活教育课程化“研究,将生活教育纳入课程中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的德育教育与生活教育相互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此基础上,我们决定结合我们的生活教育,让德育教育也“生活化”,真正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进行生活学习,在生活教育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道德修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自强的能力。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并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一切都无法脱离德育内容而进行。目前,教育与生活相互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中道德教育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说,与生活世界的相脱离,是道德教育最大的误区,这种脱离使得道德教育无法改善已有的生活和创造新的生活,也逐渐失去生命力。 二、概念界定 1.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2.德育生活化的内涵:陶行知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没有生活做基础的德育是死德育生活与德育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因此,德育生活化是通过道德生活来学习道德,或者说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

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生活化中的运用【德育论文】

摘要:基于德育生活化和全面发展理念,以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依据,从自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具体实施,以及在“感受自然之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德育生活化;途径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所学校教育行为的拓展与改变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与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农村寄宿制中学德育生活化内涵建设的有效载体。下文从自然、社会、个人三方面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走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体贴。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则着眼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去中检验知识。生活是开放的教育,实践是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新生活,让学生在无限风光中陶冶情操,在自由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吸吮养分。具体来说,应充分利用自然的、社会的教育元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光电园”“观光农家园”“寻找家乡的最美”等学校周边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机遇。今年夏天,笔者精心策划了一次“亲近母亲河,环保公益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利用一节主题班会课,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学生讲述黑河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黑河湿地保护以及黑河环保的意义等。接下来组织学生出游黑河。沿着黑河岸边行走的时候,同学们把沿途的塑料瓶、垃圾都捡起来掩埋了。河滩上湿润的泥沙、清清的河水、两岸婆娑的树影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怀抱的温馨……每一所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都是不可复制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找到最有教育价值的一面。 二、走向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德育生活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与成长的价值,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是真实的,关注活动过程,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可利用每年春季植树节全民绿化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力所能及的美化绿化活动;也可利用农村赶集的日子,让师生和乡镇综治办、派出所一起进行法治、禁毒、食品安全等宣传。适时组织一些学雷锋实践活动,打扫周边卫生,去除小广告,还乡镇社区一份干净整洁;每年植树节来临时,根据地方政府的统一安排,带领学生参加全民植树活动。今年植树节,笔者带领学生徒步往返18公里,这次活动不仅是绿化家乡的行动,更是一次身心的磨炼。有的学生感慨道:“长这么大还没跑过这么远的路,竟然还跑完了。”这种教育胜过千百遍的说教。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只有让孩子们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有真实的体验与收获。育人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天地来丰富阅历,增强使命。 三、体验过程,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

浅谈德育的生活化

浅谈德育的生活化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付建林730020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一直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头戏。而“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但纵观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依旧存在着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及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德育已经处于“课上热热闹闹,课下冷冷清清”的尴尬境地。 我们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熏陶下,在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德育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并真切地为人的生活服务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有实效性。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德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空洞的说教向真实的生活回归。让学生在课堂

生活、现实生活中经历、感悟、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从而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实现“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一、引“生活之水”于课堂上 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活教材,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源于生活,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应该说,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道德和生活不是两条平行线,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要将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模拟儿童身边真实的生活,向学生提供可供模拟的真实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学生实施。我们也可结合生活中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等适时渗透德育。如“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国庆节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一”劳动节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如学生闹矛盾了,可对他们进行团结友爱教育;发现学生有撒谎行为,可及时渗透诚信教育等。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恰当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教材,适时、适度地引入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付建林730020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道德的积淀,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充分释放儿童的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精神,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那么,如何使德育走向生活呢? 一、德育内容联系生活 德育应当以育人为本,注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是道德的沃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同时,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二、使德育方法贴近生活 德育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实现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教育,它避免了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队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游戏娱乐、模拟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使德育途径走向生活 德育的内容应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德育的方式应当重情感、情境,重实践、体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师要坚持“做中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的感悟,那么,学校里所获得的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芹 单位(盖章)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日期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课题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学校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决定将“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学校今后德育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社会由一元走向多元。在多元社会中,传统的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范式,从根基上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而后,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必将更多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特征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德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三)中小学德育实践需要德育生活化。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符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德育工作 甘肃省酒泉市第五中学柴发 735000 一、德育理念---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离开父母,在校期间需要生活自理。我校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树立“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德育理念,建构了“课堂教育、活动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不是高高在上、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德育生活化”是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基本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向;“生活德育化”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贯穿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追求道德生活。 二、德育模式---育管并行、教育在先 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预防问题的发生。我校德育工作探索“育管并行、教育在先”模式,把教育引导放在前面,管理跟进。 我校把理论教育、活动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建好班集体、团支部、年级组、学生公寓、政教处、道德讲堂、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文化设施等德育阵地,有效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标、规范行为、提高修养。 管理跟进,加强监督,制定并逐步完善管理奖惩制度,先后出台了《酒泉第五中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酒泉第五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酒泉第五中学德育岗位职责》、《酒泉第五中学安全管理制度》、《酒泉第五中学教师德育考核办法》、《酒泉第五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

三、德育保障---“4234”德育工作机制 为了保证“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德育理念的有效贯彻,实现育管并行的目标,学校逐步确立了“4234”德育工作机制,即4级会议:政教例会、班主任例会、值周教师会、学生教育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自上而下的谋划、安排;2个系列的活动:以教师为主的德育研讨交流实践活动和以学生为主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3级督查:为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由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干部对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和活动情况进行督查;4级评比:通过周评比、月评比、期评比、年评比,对班级、年级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纳入学校整体绩效考核。 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我校强化德育宏观调控,严格执行“4234”德育工作机制。分层级开展一月一主题德育活动和一周一专题的班团队活动;坚持法制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大型集中教育活动;坚持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特色班级建设、体育竞赛等常规教育活动;坚持兴趣小组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德育论坛活动、校园之声广播等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把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工程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坚持德育为首,让思想品德道德教育服务于学生生活,凸显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提升学生精神生活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德育工作成效 我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变得更好。学生违纪率大幅下降,素质评价优秀率大幅提升。学生文明礼貌,心理健康,精神面貌好。学校先后获得区级“示范性和谐校园”、“文明单位”、“平安校园”、“法制教育示范校”等荣誉。

《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研究》课题方案

《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平 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 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 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由此可见,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孩子的心灵 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相应的果实.但是近 年来,一些家长在教养孩子中缺乏正确的观点,期望值过高,重智轻德,学校德育教育内容陈旧,形成孩子“娇生惯养,任性骄横,以我为中心”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朱小蔓教授在《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文中说:道德教育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道德课程知识化;单项灌输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 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 的工作.下面两个真实的片段,也许会让我们腾出时间来反思一下当 今的幼教现状. 片段一:被遗忘的德育现场 教室里,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地上着课,忽然一位幼儿叫了起 来:“老师,ⅹⅹⅹ大便大在身上,臭死了.”老师走近该幼儿:“这么 大了,你为什么不举手上厕所呢?臭死人啦.”边说边捂着鼻子回到 了原来的地方.幼儿们见状,一个个都捂住鼻子:“臭死了,臭死了,站 到门外去.”结果该有无可奈何地站在门口,等待着家长的到来. 片段二:家长眼中的幼儿德育 一个星期天,一群小孩子正游戏着.突然孩子间发生了一些冲突, 有个男孩子因为被排挤扯着一个女孩子的头发,又用脚去贴男孩子的 身体,搞得这个哭那个叫.那男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洋洋得 意地说:“这社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张书霞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关注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我们教育改革的必然。新课程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让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校确立《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作为研究专题,期望通过研究,唤起教师对教学和教育的价值的理解,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促进学生基本的生活态度的形成,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二、概念的界定: 1、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本课题研究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 2、生活化: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即“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3、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小学德育教学中,从各个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德育,学习德育促生活。它体现了“德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在周围的事物中学会感悟、品味,并学会用生活化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包括两层意义:(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二)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而且多方面素质得到主动发展。本课题在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指导下,主旨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具体的操作策略。 三、研究目标、内容: 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操作策略。通过课题的实施,培养学生积

德育生活化和大学德育模块化教学

德育生活化和大学德育模块化教学 摘要:德育生活化就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回归学生的生活。根据大学生生活与成长的轨迹,可以把大学德育的模块化教学分为理想道德教育、人际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择业道德教育、恋爱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等六个模块。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模块化教学;内容 一、德育生活化与德育生活化模式 所谓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要以生活为中心,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的过程[1]。德育生活化模式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以人的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其本质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人”。德育生活化的实施应以“修养”为核心,应充分发挥全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在方法上要以生活教育为主,应充分发挥现实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2]。 二、德育生活化要求进行模块化的德育教学 1.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和生成性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 德育内容的生活性要求我们对现有德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在实践中不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在当今的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繁杂、理论性过强,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而实施模块化教学,通过对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德育的生成性要求对德育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变。传统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而且这种强制性的灌输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的差距也较大, 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致使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难以接受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相反,模块化教学的以行为和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德育的模块化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要学生形成一种相关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学生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让这种外部的教育影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的品行。

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生活化策略探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生活化策略探究-校长管理论文 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生活化策略探究 柴发刘锡邦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2000 余人均来自农村,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学业状况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自2010 年8 月建校起,我们就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开始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确立了“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德育理念,形成了“课堂教育、活动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德育管理开辟了新路径。 一、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不能高高在上、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德育生活化”是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基本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向;“生活德育化”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贯穿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追求道德生活。 二、德育模式 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预防问题的发生。我校德育工作探索“育管并行、教育在先”模式,把教育引导放在前面,管理跟进。 我校把理论教育、活动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建好班集体、团支部、年级组、学生公寓、政教处、道德讲堂、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文化设施等德育阵地,有效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标、规范行为、提高修养。

管理跟进,加强监督,制定并逐步完善管理奖惩制度,先后出台了《酒泉第五中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酒泉第五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酒泉第五中学德育岗位职责》《酒泉第五中学安全管理制度》《酒泉第五中学教师德育考核办法》《酒泉第五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三、德育机制 为了保证“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德育理念的有效贯彻,实现育管并行的目标,学校逐步确立了“4234”德育工作机制,即4 级会议:政教例会、班主任例会、值周教师会、学生教育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自上而下的谋划、安排;2 个系列活动:以教师为主的德育研讨交流实践活动和以学生为主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3 级督查:为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由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干部对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和活动情况进行督查;4 级评比:通过周评比、月评比、期评比、年评比,对班级、年级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纳入学校整体绩效考核。 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我校强化德育宏观调控,严格执行“4234”德育工作机制。分层级开展一月一主题德育活动和一周一专题的班团队活动;坚持法制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大型集中教育活动;坚持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特色班级建设、体育竞赛等常规教育活动;坚持兴趣小组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德育论坛活动、校园之声广播等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把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工程整体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坚持德育为首,让思想品德道德教育服务于学生生活,凸显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提升学生精神生活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