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特殊视角、研究的问题的含义

对象是政府,将整个国民经济看成公和私两大部分,并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2、什么是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目的是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回答是什么,会怎样和为什么。实证分析分两种:理论实证分析,经验实证分析。理论实证分析是高度抽象的,通过逻辑推理从一些基本假设前提推导出一些结论。经验实证分析是以观察到的事实来论证因果关系(面谈,发问卷)

是:①我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支出和赤字有多少?②政府是采取怎样的税收方式取得收入的?各种不同的税收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如何?③政府花在行政管理、教育、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分别是多少?

会:①积极的或者紧缩的财政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总需求?我国的GDP会发生怎样的变化②如果向房地产征税,房地产价格会怎么变化?幅度如何?③对大学的财政拨款会让社会的哪个群体得益最多?

为:①为什么在一些地方政府会倾向于把资金用在形象工程上?②为什么政府要规定一些公共服务,例如民航、电信、铁路的价格?③为什么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会不断扩大?

规范分析目的是分清是非,回答该怎样①我国政府的规模是太大了还是太小了?②该指定怎样的公共决策制度才能让政府做他该做的事?

③如果政府的资金有限,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哪些方面才符合公众利益?④文化事业单位该靠政府拨款来运行还是让它们自己养活自已?3、政府行政机关、事业部门、公共企业、私人企业部门的特征

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权力和管理部门的政府部门。

事业部门: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公共企业: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补偿运行成本,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单位总称。

私人企业:是指个人、家庭和私人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

公私区别:前者占用的是公共资产,取得收入属于公众;后者相反。

政公区别:前者不从事销售,以财政拨款为主要收入来源,依据政府的指令行事,从事社会消费活动,一般不生产物质产品;后者相反。

4、公共收入的内容

①税收: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力强制性地无偿性地取得收入的方式。②收费:公共部门中的单位通过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用有偿交换来获得收入的形式(得益与支付完全对称)。③公债:政府通过信用进行融资的方式(自愿,有偿)。

5、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按支出效益的时间分)

经常性支出是维系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支出,产生的效益只对本期产生影响。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奖金、办公经费、业务费支出。资本支出有些只是价值形式转换,支出的资金形成某种形式的资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挥其功能。如基本建设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6、购买支出、转移支出(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

购买支出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支出是有回报的,它以市场交换的方式换取了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及基本边际支出。

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养老金,救济,补助,补贴。

7、隐形收支

税式支出:是以税收优惠的方式进行的支出。公共定价:是政府通过其权力规定交易价格。政府担保:是政府正式承诺在被担保的经济实体不能履行偿还责任的时候替它承担这一责任。公共管制:是政府依靠行政权力对经济实体的行为做出约束性活动。预算外收支和体制外收支:不反映在预算收支账上,而是登记在预算外的一些独立账户中,由各部门、单位按一定的规定自主支配使用资金称为预算外资金,这种资金的收支称为预算外收支。8、公共提供指政府免费的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市场提供是指消费者用自己个人的收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取得消费品。

9、收入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其活动,对市场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的调整,它是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所从事的活动。收入再分配往往与公共生产和公共提供过程结合在一起。

第二章

1、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2、生产效率(埃奇沃斯箱形图)

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解决将既定的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是有效率的

3、交换效率(公共产品资源配置)

甲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乙的产品边际替代率。把满足这一条件的不同产品在各消费者之间的配置状态,称为交换效率。

4、产品组合效率(财政资源配置)

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5、公平的含义

规则公平又被称为经济公平,即认为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进行交换,交换的规则必须公平。从规则公平来看,公平的含义仅在于所有社会成员都按统一的竞争规则行事,每个人所取得的收入与他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完全对应。(规则公平结果不一定公平,规则不公平结果肯定不公平)

起点公平(机会均等)试图对规则公平进行补充。不仅竞争过程中规则要公平,而且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是公平的。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起点公平主张消除由天然禀赋所造成的分配结果差别,但承认和肯定因偏好和选择所产生的收入分配差别。(如公营与私营、城乡学生学业竞争)

结果公平又被称为社会公平。它强调生产成果在不同个人之间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书定义)6、贫困指数的含义

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贫困指数越大说明贫穷者越多,收入分配也就越不公平,反之则越是公平。缺点:贫困县无客观标准,易包含武断因素;反映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程度存在偏差。

7、基尼系数(含义、计算、分级)

①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与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用以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贫富差距越大,洛伦茨曲线越下凹;越小越平直。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基尼系数表示的公平是结果公平,它不反映社会总收入或个人收入绝对额的大小,只反映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只要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发生变化,基尼系数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②计算: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至高收入排列,将收入与人数分别逐个相加,并算出坐标(人数/总人数,收入/总收入).各坐标连接成洛伦茨曲线,最后E/OAD(曲线和对角线之间的面积/三角形OAD)

③分级: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

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0.6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大;0.6以上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

第三章

1、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

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一项产品或

服务是同质的、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是

内部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

不存在交易成本,任何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

.v .. ..

是无成本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处在成本递增阶段.(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组合最终将符合性质:生产者的产品边际转化率=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

2、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

一: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二: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证明:F与G表示甲乙产品的份额。F甲多、G乙多。G点消费者产品边际替代率与F的不等,不符合产品组合效率

3、第一类市场缺陷与第二类市场缺陷的内容。

一: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竞争失灵,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信息失灵,交易成本,宏观经济失衡。

二: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状态是不理想的。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

4、为什么市场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一: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状态是不合理的。

5、例举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益、外部成本)的例子,分析外部效应现象在市场经济中的必然性。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内在化,即产品的生产者要承担这一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全部成本,同时享有这一产品带来的全部好处。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产品或服务对生产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可分为: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例如门前绿化不仅使购买者本人得到了好处,同时也使邻居或过路人的环境有所改善。再如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会使得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们都受到损害。

6、什么是优值品、劣值品?

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教育)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劣值品。(香烟)

7、为什么政府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举例

正如现实中的市场不是理想中的完全竞争市场一样,现实中的政府也不完全具备理想政府的条件。计划体制下人们消费的产品数量和品质都由计划决定,消费者无法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信息出现失灵,那么政府就不具备充分信息。例如义务教育的实现大部分靠政府公共提供,然而政府却无法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教育补习。市场经济的存在才使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后的个性化辅导。

8、为什么现实中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结合4、7回答)?

由于市场缺陷和计划机制中的政府缺陷的存在,单纯的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都无法实现理想的目标。世界上还未曾存在过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计划及制度经济。即使在最为崇尚市场的国家,也可以看到政府在许多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某些生产和消费依然保留个人的决策权。因此,现实中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

9、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克思的财政思想。

斯密的基本观点:廉价政府。政府的职能范围: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第二,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第三,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凯恩斯:市场不能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问题,持续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表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以及赤字预算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使经济实现稳定。

马克思基本观点: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经济危机,造成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同时也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公。出路是彻底铲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政府的职能范围:社会产品在分配给个人之前必须作下述六项扣除,这些扣除表明了马克思认为该由政府干的事。“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然后还要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

第四章1、公共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含义(不同性质的产品受益范围分)

①公共品:a,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b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内部效益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②私人产品:a,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b具有很强的内部效益,但不具备外部效益,或者外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③混合产品:a在性质上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产品,b具有外部效益和内部效益的产品,可以分为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如教育,卫生,科技等);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的产品(如桥梁,公园,博物馆) (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消费中获益,如国防;非排斥性: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注:产品消费的不同方式:公共提供:政府通过某种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方式。市场提供:消费者用自己的收入,通过市场购买获得产品消费权的方式。)

2、为什么公共产品市场提供会造成效率损失?

A、B为生产可能性曲线,i为消费者无差

异曲线,i1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在E点,

代表在产出水平最大情况下,消费者从公

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组合中获得最大效用.

但搭便车存在,公品提供非常有限,如C 点

市场几乎把所有资源全部配置到了私人产

品,显然公共和私人产品的组合并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说明消费者从这种产品组合中所获得的效用大大减少.两种不同产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之差,就是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3、公共产品的最适规模

公共产品有效配置需满足的条件:社会边际效用等于每一个消费者边际效益之和,且等于边际成本。社会需求曲线是由每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而成,从而确定了社会边际效益曲线。公共产品有效配置需满足的条件:社会边际效用等于每一个消费者边际效益之和,且等于边际成本。

图a是私人产品情况。

由于私人产品是可分割

的,产品的利益内在化,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

和价格水平决定自己的

消费量。社会需求总量

是给定价格水平上所有

消费者消费量总和。如

价格为OP时,社会需求量为OQ=OQA+OQB,整个社会的需求曲线就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图b是公共产品情况。公共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产品一旦提供,往往是集体消费,即产品总量是给定的。由于每个人的偏好不同,对给定公共产品数量的评价不同,进而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同。因此,社会边际效益应该等于给定数量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和。例如,当公共产品的数量为OQ时,社会边际效益是OP,它等于OPA+OPB,即等于消费者A愿意支付的价格加上消费者B愿意支付的价格。由此推论,社会需求曲线是由每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而成,从而确定了社会边际效益曲线。

综上,当供给曲线给定时,我们就能确定公共产品提供的最佳数量,它应处于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效益的水平。从效率看,整个社会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是建立在每个消费者效用极大化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个人边际效益等于个人边际成本时,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才会达到最佳。

4、混合品的提供原理

(1)用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混合品

供应原理,分析诸如桥梁、城市道路等

产品的供应。(D为纳税成本,E为税收

超额负担。)

1)公共提供:如果该项产品由政府通

过税收取得资金,并拨款来补偿其成

.v .. ..

本。AB为边际效用曲线,车流量达到B点时,达到桥梁的最大通行量,B点的边际效益为0。在公共提供的方式下,桥梁的使用将在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处,即图中的B点取得均衡。因为,OQ为桥梁的设计通行能力,在通行量未超过设计能力时,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0,边际成本曲线与横轴重叠。(社会净效益= AOB–C-D-E)

2)市场提供:如果该项产品通过收取使用费的方式来补偿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净得益为潜在的消费效益。如图:车辆收费后车流量减少,从图4-5中的OB减少为OQ1,比不收费时少了Q1B,因此,损失了一部分消费效益,表现为三角形CBQ1。(社会净效益=AOB–C–F-BGQ1)。这类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需要具体的成本-效益分析

(2)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混合产品(即具有外部效益的混合产品)供应原理,分析诸如高等教育、图书等产品的供应。

市场提供:如果该产品通过市场买卖来提

供,购买者根据自己个人从该产品的消费中

得到的利益来决定购买量,该产品的产出和

消费水平由购买者个人的边际效益等于产

品的边际成本来决定,从而低于社会边际效

益等于产品边际成本所决定的水平,会产生

效率损失,程度取决于外部边际效益的大

小。公共提供:如果该产品采取公共提供的

方式,即社会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该产品在

消费上就会失去价格的约束,人们会消费到

边际效用为零。无论是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效用还是社会的边际效用都会大大低于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会产生效率损失。

根据产品外部效益的大小,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补贴。每单位产品补贴AC,个人的边际效益曲线(需求曲线)由AB上移到CD。社会净效益增加GHI,财政补贴弥补市场损失的效率

5、拥挤产品的消费方式

拥挤产品是具有排斥性和在一定范

围非竞争性产品的一种特例。当产品

的消费逐渐接近饱和界限,乃至超过

饱和界限时,产品的消费就会失去非

竞争性,甚至产生外部成本。比如一

座桥梁,当车流量未达到拥挤点,消

费具有非竞争性,这时个人边际成本

与社会边际成本重合,当车流量增大,

个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再重

合,而是社会边际成本大于个人边际

成本。由于消费者考虑的是个人边际效益与个人边际成本,只要开车利益大于开车的边际成本,车流量会继续增加,直到图中的Q3为止。这时从社会角度看,行车的边际成本大大高于边际效益,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采取市场提供的方式,可以减少车流量,缓解道路的交通压力。如果考虑增加收费的方法,即收费标准从原来的P1提高到P2,消费者的均衡点由Q减少到Q2,减少了车流量,这时桥梁消费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效益。

6、p75思考题a灯塔公共产品公共提供b基础科研公共产品公共提供c厂房私人产品市场提供d电视节目公共产品市场提供

e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公共提供f家用电器私人产品市场提供

g疫苗混合产品公共提供H街道观赏物公共产品公共提供i教育混合产品公共提供j住宅私人产品市场提供k绿色革命公共产品公共提供l行政管理公共产品公共提供m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公共产品公共提供n公共卫生公共产品市场提供

第五章

1、垄断的效率损失,垄断的鉴别,垄断的治理

垄断的效率损失垄断者的生产决策不满足边际成本等于消费者边际效用的要求,垄断的产出水平将低于该产品理想的产出水平,使社会的生产偏离产品组合效率。

垄断的鉴别一、潜在竞争者是指暂时还不存在,但有可能出现的竞争者。潜在竞争者的存在主要取决于这一行业进入或退出的难易程度。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1)行政干预2)生产技术从潜在竞争者的角度来考虑,单一生产者不一定构成对社会的危害,只要进入或退出的障碍小,就会存在潜在竞争者。一旦单一生产者利用其垄断力量取得超额利润,潜在竞争者就会立即进入这一行业分享其利润,竞争将使价格下降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水平。这个单一生产者可能为了避免竞争者进入主动将价格定在获取平均利润的水平上。即潜在竞争者的存在会抑制垄断的危害。

二、替代品如果某产品只有一家生产厂家,但这种产品有其他较为接近的替代品。那么当垄断者提高价格,人们对这一产品的需求就降到很低的水平,转而选择其替代品。

三、产品的流动性倘若某种产品分散在各地的多家企业进行生产,而某一特定地区只有一家企业,该企业能否控制本地区该产品市场价格取决于这种产品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性大小。运输越方便,运输成本越低,流动性就越大,反之则小。假如该产品流动性较大,本地独家企业一旦限产提价试图牟利,其他地区的产品酒会流向本地,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反之,运输成本高,流动性差,其他地区产品难以进入本地形成有效竞争,独家企业就能控制本地价格。

垄断的治理1)向垄断企业征税虽然会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让垄断者赚的钱少一点),却不能改进效率。如果向垄断者的利润征税,其势必会谋求税后利润最大化,那就要使税前利润最大化。产量仍取决于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向每一单位产品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这会使得边际成本曲线平行地向左上方移动,结果会使企业编辑收入与边际成本的交点所决定的产量与合理的产出水平相差更大。可见,用税收办法难以纠正垄断所造成的对产品组合效率的偏离。

2)公共定价是公共管制的一种形式。政府可以根据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规定其产品的价格,企业只能按这一价格出售产品,超过则视为非法。存在问题:1、信息不对称,政府能否准确了解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2、代表政府进行调查和做出定价决策的人是否愿意按边际成本规定垄断

企业的价格,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公众谋利益。3、如何促使企业降低成本,实现生产效率。如果政府定价只是一次性,那么企业降低成本后,垄断价格会恢复,效率损失仍然存在。

3)反垄断立法内容:禁止大企业相互串通,合谋操纵市场价格;规定单个企业所能占有的最大市场份额,一旦超过视为非法,强制将其分成若干可以相互竞争的企业;禁止以控制市场为目的的企业兼并。反垄断法旨在从根本上消除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然而由于反垄断法涉及一系列经济法律问题,在相关标准的制定、法律执行方面都还存在挑战。2、自然垄断的特征及其治理。

因成本递减而形成的垄断特征:1)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非常大,变动成本的比重很小。即这些行业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如铁路运输2)通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异地的同类企业难以与本地的企业展开竞争如自来水

治理:反垄断法不是治理自然垄断问题的良策,较为可行的是公共定价或公共生产。采用公共定价的办法,企业降低成本低积极性会被削弱,并会将努力放在与政府讨价还价上和定价相关的公关方面。然而与公共生产相比,其主要好处是政府不需要进行投资,不必承担监护资产的责任,除了规定企业产品价格外无需承担经营管理的责任,政府干预花费成本较小。公共生产即政府直接投资于自然垄断行业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但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是更更多的让私人企业生产,让公共定价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3、举例说明科斯定理的重要性。

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有明确的归属,市场机制就能有效运行,政府对外部效应问题就没有干预的必要。这一定理表明,产权的确认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在产权能够明确规定的场合,首要的是规定产权的归属,这样可以解决某些外部效应问题。在大城市的居民密集区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宾馆、酒楼的空调散热器对着一些居民的门和窗,使得他们在炎热的夏天无法打开门窗,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当事各方的权限范围,那么这种影响就成了宾馆酒楼的外部成本,他们可以不对这种成本承担责任。如果社会认为居民有权享受受不受他人干扰的环境,那么企业排放热气就构成了对居民权益的侵犯,居民有权

.v .. ..

向侵权方索取一个价格以补偿由此造成的损失。这件事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得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这种交换的真正意义在于宾馆酒楼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现在要由他们自己来承担,而不再是外部成本,一旦成本被内部化,即使对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其程度也会控制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相等的水平上,资源就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实现效率。

4、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市场本身能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率损失,单纯靠市场竞争来解决该问题显得不现实。因此需要通过公共管制办法来解决。针对这种市场缺陷,政府可以采取三种干预程度不同的管制措施:

1)信息管制制定法规要求生产者公开公正及时全面地披露他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的有关信息。例如在产品市场上,产品包装要求写明生产者、生产日期、生产地、产品所含成分、有效期及技术标准。

商品要求明码标价,且使用的量必须符合政府的规定。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须定期将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以中报、年报方式公布。

与此同时,政府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定期检

查,并将结果公布于众。

2)质量监管消费者偏好不合理的存在要求政府的干预不能仅限于向消费者提供信息,还要为消费者作出判断,即对产品的质量实行管制。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制定技术和质量标准,产品上市必须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鉴定,不合格者不得上市,已上市的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就不得销售,限期整改不合格者责令停产。

3)资格管制质量管制的目标是保护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格管制更进一步,政府直接决定谁有资格从事某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

针对不同的行业制定生产者资格标准,不符合这一标准就不得注册登记或从事生产经营。

5、什么是管制者的偏好缺陷,举例。

公共管制是让政府管理机构代替消费者对产品效益和代价之间的关系

作出判断。药品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一种药品是否允许生产和销售取决于药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疗效,同时也取决于这一药品是否具有副作用。前者是消费者从这一产品中得到的效益,而后者是消费者可能会付出的代价。不论是效益还是代价,消费者都缺乏辨别能力。因此需要政府的管制机构首先代替消费者对这一药品作出判断。这一过程可能会出现两种失误:一、过高地估计其好的方面二而过低地估计了不好的方面,使得一些本不应该批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二、高估了某种产品的缺陷而低估了好处,禁止了一些本该允许生产和上市的产品。由于信息的有限,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可避免的时候,管制者宁愿犯第二种错误也不愿犯第一种错误。这是由于他所处的特定地位和责任决定的。如果他批准了一种副作用大的药品,使用之后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这回被认为是管制者的失职,如果他拒绝一种本应批准的药品,即使这种错误给社会带来的损害并不亚于第一种错误,但他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这种错误被社会关注的程度会大大小于第一种,甚至没人注意到。

6、政府以何种方式对外部成本进行干预。

一、庇古税经济学家庇古认为政府可以按生产者所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大小向企业征税。这样,税收就成了企业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内部成本。实施方法:1)向每一单位产品征收一个给定的税额,这个税额根据边际外部成本的价值量来定制。课税对象是造成污染的企业的产量。缺点;一旦征收标准给定,企业就不会有减少或消除外部成本的积极性。必须及时变化调整征收的标准。2)直接向外部成本本身征税根据它排放的废水、废气以及它所含的有害物质的数量来征税。由于课税对象是直接造成外部成本的经济指标,减少外部成本就可以减轻税收,企业对此较为敏感。

二、公共管制对生产者的行为作出某些限制例如政府可规定企业的产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将排出的污染物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存在问题:1)政府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根据需求曲线和社会边际成本的交点来决定一个有效率的产出水品,并规定这类产品生产者的产出量不能超过这一水平。显然,公共管制能否实现效率首先取决于政府信息的完善程度,在信息失灵方面可能存在问题。2)不能适应情况的变化3)管制不仅需要规定污染产品的社会总量,还要为每一个企业规定各自的限,需要据了解每一个企业的成本情况。4)管制限制了污染水平,但却没有将外部成本转变为企业的内部成本,承担污染成本的依然是社会,而不是制造污染的企业。

a. 民用航空b邮政d通讯f电力

政府有必要干预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引入公平竞争适当放松管制,降低市场准入壁垒,引入竞争机制,经营权由许可制改变为拍卖制3)设置独立的管制机构、政企分离在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与监督执行者又是业务经营者,必然弱化公共管制对价格额监督执行职能。因此,设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管制机构有助于提高效率。4)改革产权制度,推行股份制进一步扩大股份制改造,适当降低国家在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大力引入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使其成为产权多元化的现代公司制企业。5)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反垄断法》的重要地位,同时加快建立。修改和完善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法,如《电信法》《铁路法》《电力法》《航空法》等。

第六章

1、税收与再分配

(1)所得税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实行累进税率,因此,可以比较有效地达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

(2)商品税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什么是税负累退?为什么商品税会产生税负累退的效应?商品税对收入再分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累退:税后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大于税前情形。原因:高收入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金额占他们收入的比例通常比低收入者低,商品税负是累退的。影响:采用差别税率可以加强收入在分配的力度,但会扭曲产品结构,造成较大的效率损失。

(3)财产税对在分配中的作用。

避免财富的过度集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公共品公共提供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高收入者:收入边际弹性>1,收入越高,对部分公共产品的效用评价就也高,因而从公共产品提供中得到的效用也就越大。公共产品的提供非但不能调节收入分配,反而使收入多的人得到更多的收益。

低收入者:收入边际弹性<=1,累进的税收使公共提供具有有利于低收入者的再分配效应。

3、混合品怎样的提供方式有利于低收入阶层?怎样的提供对收入再分配产生中性影响?怎样的提供有利于高收入阶层?

高收入阶层:收费标准定得低于内部边际效益;产品消费者中的高收入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低收入阶层:收费标准定得低于内部边际效益;产品消费者中的低收入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中性:收费标准等于内部边际效益;收费标准低于内部边际效益(产品消费者中的低收入阶层占比与社会中低收入阶层占比相等)

4、私人品公共提供(价格补贴)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高收入者:如果补贴的是收入需求弹性大于1的产品(奢侈品),那么收入水平越高的人所得到的补贴占其收入的比例就越大,

低收入者:相反。

不管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如何,对私人产品的价格补贴从公平目标来看都是效果不佳的。为了要使低收入家庭得到一定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也要使中高收入家庭得利。最佳办法是直接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资助。5、社会救济、强迫储蓄、社会保险三种方式在再分配方面各自的特点。社会救济:强制性,无偿性。支付与得益完全背离。低收入者可以不付任何代价取得一笔收入,高收入者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强迫储蓄的显著特点是个人的缴款与个人享受的福利完全对称,因而不具有收入再分配作用。强迫储蓄可以避免让相同收入群体中的理智个人被迫救济那些作出不当选择的个人。从这一点来看它有助于实现公平。社会保险支付与得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失完全对称。

6、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的定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如何从现收现付制向完全基金制过渡?

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过渡:每一时期形成一定的结余,结余的累积形成一定规模,实现本代人用自己的养老缴款来

.v .. ..

支付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

思考5、社会救济、强迫储蓄和社会保险分别针对的是那些市场缺陷?这三种方式在政策上有什么特点?

分别针对的是收入分配不公、偏好不合理、信息失灵三类市场缺陷

社会救济特点:政府强制性和无偿性地向高收入者征收社会保障费,高收入者必须按政府规定缴纳社会保障费,不然就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低收入者可以不服任何代价取得一笔收入。其缴纳与得意完全没有联系强迫储蓄的特点:政府强制性地要求社会成员将其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与社会救济不同,强迫储蓄保障的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低收入者的生活。其缴款与得益是完全对等的

社会保险的特点:政府强制规定迫使风险较低的那部分人加入社会保险实质上是让风险低的人去补贴风险高的人其缴款与得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完全对称。

思考6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有什么区别?从现收现付制向完全基金制的过渡对收入分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现收现付制:是指政府用每年收缴的投保资金支付当年应付的社会保障费用。其特点是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缺点是现收现付制只能适应于人口数量较为稳定的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较大将引起“跨代分配不公平”,导致人数较少的就业群体负担较多人群的社会保障,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国家,现收现付制还有可能出现无法维持的危机。完全基金制:是指受保人接受的社会保障补助来源于他本人、他的单位和国家在以前年份的积累。其优点在于一般对积累基金有明确的规定,能保证受保人在将来可以取得稳定的收入;缺点是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即基金制筹集的资金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可能造成正向或反向的收入缺口。在从现收现付现付制向完全基金制过渡的过程中,代际分配不公的程度会逐渐减少,但如果社会经济情况不稳定,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不同个人之间的不公平分配程度加大

第七章税收概论

1、纳税主体的内容。

A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单位

纳税主体指需要依法缴纳税收的行为主体,我们一般称之为纳税义务人;出于便于征税机关征收管理的需要考虑,征收机关需要委托应税行为的相关主体来代为征收或缴纳税收,由此就形成了纳税主体的另外一种情形,即税收的扣缴义务人

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有时与纳税人一致,有时不完全相同

B纳税人和负税人

课税主体有法律上的主体与经济上的主体之分。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也称纳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称为负税人。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定是一致的。纳税人= 负税人时,该税为直接税;

纳税人≠ 负税人时,该税为间接税。

2、征税对象的三层含义。

一是潜在的征税对象,是指可供选择征税的征税对象,即一般意义上的税基

二是现实的征税对象,即在税法中已经选择确定了的征税对象,即通常所说的征税对象

三是所谓计税的征税对象,是指最后计算应纳税款时的征税对象,也即计税依据。

3、三种税收的计税依据的确定。

1)流转税计税依据的确定衡量其征税对象的标准有从价和从量两种,其依据的确定也分两种:

在实行从量计征的方式下,其计税依据就是征税对象的实物形式,或以其数量或重量或体积等为根据

在实行从价计征的方式下,是以商品劳务的销售或提供价格为其计税依据.

2)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所得收益额,但其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它是所得收益额扣除为取得所得收益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后的余额

3、财产税计税依据的确定由于不同类别的财产税的征税对象和政府的课税意图不尽相同,因而确定财产税税法的计税依据应根据其不同的类别及其立法课征精神而定。

4、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的含义和分析。

比例税率是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也称为固定比例税率定额税率是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

5、为什么要实行税负调整制度?

由于税率的适用具有严肃统一性,不具灵活性,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经济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各种情况,特别是当政府在税法中贯彻其政策意图时,如果仅凭税率手段的应用有时不易奏效。而且同一税法之中频繁调整税率或规定过多的税率档次、制定复杂的税率结构也有违税收的法定原则和简便原则。因此为了使税法具有一定灵活性,有必要在税法中设置税负调整制度这一税法要素,以备政府不时之需。

6、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含义和内容

流转税是以商品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所得税是以所得收益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者取得的财产作为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7、解释直接税和间接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价内税和价外税、中央税和地方税;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等。

按税负可否直接转嫁分: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的税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在持有环节征收的财产税等。间接税指税负可以转嫁的税收,纳税人不是负税人,如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流转税。

按税收计量标准从价税是指以货币形式缴纳给付,采用价值形式对征税对象进行计量。从量税采用诸如数量、重量、体积等实物形式来计量征税对象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价内税以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价外税以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单一税制是指只以某一类税收构成的税制结构,复合税制是多种税收并存的税制结构

8、税收的效率原则:充分有弹性、节约与便利、中性与矫正性。

充分有弹性充分是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裕的资金,保证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有弹性是指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着眼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组合效率。节约与便利节约就是要求税收尽可能地减少征管成本;便利要求税收制度能方便纳税人,尽可能地减少缴纳成本。针对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率。中性与矫正性税收的中性是指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不同的生产要素收入,不同性质的生产者的课征,应采取不偏不倚、不抑不扬的税收政策。矫正性:在应税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存在某些市场缺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税收对这些产品的资源配置进行校正,然后才能用中性的税收进行征收。强调私人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组合效率。

9、为什么税收在体现中性原则的同时,又要体现矫正性原则?如何理解一视同仁和区别对待同时存在的要求。

必要性:若能保持税收中性,那么税收就仅仅起到了为政府筹集收入的作用,不会使有的产品或要素因税收而处在相对有利或不利的境况,不会使其均衡组合发生变化。对某些私人产品进行特别的课征,以矫正市场缺陷。不可替代性:一视同仁与区别对待反映了现实市场条件下实现效率的客观要求。用中性原则去否定矫正性原则,就忽视了现实市场中某些私人产品存在市场缺陷的事实,将现实中的市场误认为理想市场;用矫正性原则去否定中性原则,则会彻底否定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使资源配置完全听从于政府政策的安排。要使税收有助于实现效率目标,关键在于合理计划中性原则与矫正性原则的适当范围。

10、解释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受益原则认为各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公共服务活动中获得的利益相一致。燃油税。能力原则就是

.v .. ..

根据各人的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各人应承担的税收。个人所得税。

从税收的公平性看,按照受益原则征税是最合理的,为什么实际的税收征收是按照能力原则征税?

这种以规则公平为基础的观念忽略了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在现实中,由于公共产品的性质,这一原则难以贯彻,基本不可行

11、根据图7-1,理解均等牺牲、比例牺牲、最小牺牲的含义和内容。1)均等牺牲:每个人因税收而造成的福利损失应该相等。2)比例牺牲:每个人因税收而造成的福利损失应与其税前的福利成同一比例。3)最小牺牲:各人因税收而造成的福利损失之和应该最小化。

13、对我国2015年5月10日提高烟草税收的经济政策、社会环境、相关各群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2015年5月10日起,烟草消费税从之前的5%提高到11%,同时每只香烟征收0.5分的从量税,合计烟草消费税增加6.5%,全部烟草的税收由过去的51%上涨到56.5%,因为中国已经是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每年因为吸烟而致癌的有100多万人。同时按照2014年的水平计算,可以使得财政增加税收876.28亿元。从价税748.8亿元+从量税127.48亿元)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调整卷烟消费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

二、纳税人兼营卷烟批发和零售业务的,应当分别核算批发和零售环节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批发和零售环节销售额、销售数量的,按照全部销售额、销售数量计征批发环节消费税。

三、本通知自2015年5月10日起执行。此前有关文件规定与本通知相抵触的,以本通知为准。

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成本效应的控烟措施是提高烟草的税收和价格,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为有效的单项的控烟策略。提高烟草消费税,加征从量税,虽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发文里没有明言目的,但主因毫无疑问是为了控烟。去年底卫计委官员曾表示“将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研究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努力推动提高烟草制品的税收和价格,更好地维护公众的健康”。提高烟草税确实是各国控烟政策的关键一环,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极力向中国推荐的做法——

我国烟草消费税1994年确定税制,1998年、2001年、2009年分别进行过调整。与以往调整相比,此次调整最大的特点是首次从控烟角度入手,实行烟草调税与调价的同步推进,即“税价联动”。卷烟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上调后,全部卷烟批发价格统一提高6%,同时按照零售毛利率不低于10%的原则,同步提高零售指导价。专家测算,2015年预计终端零售环节的卷烟平均价格比上年提高10%以上。

提高烟草税确实是各国控烟政策的关键一环,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极力向中国推荐的做法。2014年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向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中国应将烟草税提高至卷烟零售价格的70%,而不是目前的40%左右。根据世卫组织的估算,在中低收入国家,烟草制品价格提高10%,可使烟草使用减少5%。这种效果在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群中尤其明显:烟草价格提高后,他们减少的消费是成人的2-3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卫生经济学荣休教授胡德伟的分析是,在中国,如将每包卷烟的价格提高1元,就可将烟草年消费量从1250亿包减少至约1000亿包,减少约20%,财政收入可以增加845亿元,并可以拯救超过300万人的生命。

另外,多收的税收可用于帮助低收入群体戒烟,实施健康服务。当人们对烟草的需求下降之后,我们可以利用这部分税收帮助烟农转产,上述措施能够帮助控烟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进一步实现社会健康的目标。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可能是提高零售价对低收入吸烟者的影响。有必要澄清“烟草税是累退的”的误解。据调查,大多数低收入吸烟者购买 2.50~4.00 元/包的卷烟。假设按零售价计的实际税率由40%提高到44% (为简化,代替43.4%)并转移到零售价上,则低收入吸烟者每包可能要额外支付0.10 元(对每包 2.50 元的卷烟,要付每包2.60 元)或0.16 元(对每包4.00 元的卷烟,要付每包4.16 元)。假设低收入吸烟者每天吸 1 包卷烟(统计显示他们平均每天吸15-16 支),于是,他们每月将多支出3~4.8 元。若低收入家庭的月收入是500 元左右,那么,这项增加的支出占低收入吸烟者家庭收入的

0.60%~0.96%。并且,低收入者对烟草的价格需求弹性远高于中、高收入者;中、高收入者消费的卷烟的价格又比低收入者高出许多,故增加的税赋重要落在了中高收入吸烟者身上。此外低收入吸烟者因(加税)价格增加而减少的烟草支出,可以用于他们家庭的其他日常生活项目。

其次烟草税价调整影响广泛。统计显示,除了超过3亿多烟民,目前我国还有160多万户烟农,520多万家烟草零售商,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与烟草行业相关的人群多达2000多万人。此次烟草税价联动上调后,势必带来卷烟需求量和消费量的下降,进而导致卷烟产量减少。目前,我国烟叶库存很高,随着烟叶需求的进一步下降,烟叶生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国家也应统筹兼顾烟农的利益,采取组合措施促使烟农转型增收致富。

事实上,烟草税虽然是控烟的推荐方案,但具体怎么执行,是需要好好研究清楚的,这就需要上升法律层次,让更多人参与决策。提高烟草税,是跟钱挂钩的,这会密切影响烟民、企业的行为,特别是一些经济上不宽裕的成瘾烟民,增加香烟开销可能会导致进一步贫困,岂能不慎之又慎?所以,仅仅以两部委的几百字联合通知,就决定了烟民、企业要上交多少钱,是不能服众的。另外,香烟的需求弹性是比较低的,即便价格提高了还是得抽,对于这点是否有全面规划,是否有相关配合政策?再比如,国际经验表明提高烟草税会导致私烟泛滥,这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很严重,在发达国家也很严重。在提升烟草消费税时,相关执法部门又是否做好了准备?显然,只交给几个部门做决策做研究,是不够的,这需要提升法律层次。控烟当然是好事,征收烟草税理论上也是好事,但若仅仅满足于这种泛泛而论是不够的,遵循税收法定,遵循民主与科学的决策,才能真正为控烟事业负责,为民众口袋里的钱负责。第八章

1、税收的收入效应、总额税、中性税收。

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收

2、税收的替代效应、扭曲性税收。

替代效应:是指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税收超额负担

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

的减少。在中性税收和扭曲性税收取得相同的税

收收入的情况下,前者的税后福利与后者的税后

福利的差额就是扭曲性税收所造成的税收超额负

担。哈伯格三角形的面积为计量税收超额负担

提供了一种方法。S=1/2(T·△Q)=T^2 /2r

其中T为税额,r为需求曲线的斜率。图中GDE

属于超额负担。

4、为什么替代效应会产生税收的超额负担?

1)需求曲线的斜率。税收的超额负担与之呈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的斜率与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由此得到:需求弹性越大的商品的税收超额负担越大。2)税率的高低。在补偿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既定的条件下,税率越高税收的超额负担就越大。

原因:不同税收方式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不仅在量上有所不同,而且在内容上也会有所不同。除了总额税之外,现实中的任何税收都会产生扭曲性影响,各种税收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会有所侧重。

5、税收对收入与休闲选择的影响

收入与休闲的关系:1)人们对休闲与收入的偏好。2)放弃一定量的休闲时间能取得多少收入,即工资率。3)与劳动无关的收入水平,如资本收入、社会保障收入等。4)对劳动所取得的收入按一定比例课征的税会使税后的工资率(r)发生变化。改变税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从而产生替代效应,即人们会改变收入与休闲的选择。5)向非劳动收入进行课征,而对劳动收入免税不会改变工资率,它只是平行地移动预算约束线,对收入与休闲的选择不产生扭曲性影响。

.v .. ..

对什么征什么税时会产生替代效应并分析:1)一般所得税的课税基础包括劳动收入,会改变工资率,由此产生的替代效应将使税收出现超额负担,对收入与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2)商品税将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使得一定量的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减少。从这一意义上讲,商品税将改变实际工资率,也会对收入与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6、税收对消费与积累选择的影响

消费与积累的选择是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向资本所得课税,意味着降低投资的报酬,而改变投资报酬率(r)将产生替代效应,使人们更多倾向消费,从而形成税收的超额负担。财产是通过积累形成的,购买财产可视为投资,向财产课征会降低投资报酬率。要避免税收对消费与积累选择所产生的超额负担,就要避免课征财产税。1、所得税改变了各人的收入水平,各人用税后收入去购买消费品仍面临着原来的相对价格。因而所得税对于消费品之间的选择保持中性。2、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税率的商品税可以改变消费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使得税收产生超额负担。要避免超额负担就要采取统一的税率。对不同的商品都按同一比率课税,税后消费者的预算线仍平行于税前的预算线,对消费品之间的选择保持中性。

7、税收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

①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资本总是流向回报率高的地区,一直到两地收益率相等。从效率目标来看,这种自发的流动有助于投资的效率,在资本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效益。②要对地区间资源配置保持中性,就需要对不同地区采取相同的税收政策。如一个地区实行免税,另一个地区征税,则资本向免税地区流动。③具有扭曲性影响的税收,是指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因为中央税是为中央政府提供收入,而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为地方带来的收益各地均是一样的。对地方不同的税收政策是否会产生扭曲性影响,要视情况而定。少征税,政府用于生产公共品的资金少,从而可提供的公共品少;反过来,税多征,可能可以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这就要作出比较。

8、中性税、矫正税。开征矫正税的必要性。

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种产品或服务都没有市场缺陷。对于具有较严重的市场缺陷的产品或服务需采用区别对待的税收方式以矫正其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所产生的效率损失。

9、分析矫正税对劣值品矫正的原理。

矫正税只适用于某些劣值品,这些产品一般能够

使消费者受益,但受益的程度低于消费者个人的

主观判断,如消费者对烟酒价值的判断。S为劣

值品的边际成本曲线,B是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

用,A是产品实际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税

额为A到B的垂直距离,税后到A的位置就被认

为是有效的。

第九章

1、税收负担、直接负担、间接负担。

税收负担:由于实际的征税是按照能力原则进行的,缴税多少与受益大小无关。因此,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

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2、前转嫁与后转嫁

前转嫁又称为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后转嫁又称为逆转嫁,是买方通过降低购买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卖方的活动。

?2、竞争市场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供给弹性相对不变,需求弹性的增加或减少对税负转嫁的影响。当供给弹性相对稳定时,需求弹性越大(奢侈品),消费者承担的税负越少;需求弹性越小(必需品),消费者承担税负越多。

(2)需求弹性相对不变,供给弹性的增加或减少对税负转嫁的影响。当需求弹性相对稳定时,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可灵活调整产量),生产者生产者承担的税负越少;当供给弹性越小(调整产量机制固定),生产者承担的税负越多。(3)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或完全无弹性的税负转嫁。

当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时(c = 0, 价格变化对供给量有极大的影响),买方承担全部税负;当供给完全无弹性时(c = ∞,价格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卖方承担全部税负;

(4)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或完全无弹性的税负转嫁。

当需求曲线具有完全弹性时(a = 0, 价格变化对需求量有极大的影响),卖方承担全部税负。(有相当多的替代品)当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时(a = ∞,需求曲线是垂直,价格变化对需求量没有影响),买方承担全部税负;⑤当供求斜率相等或者是需求与供给的弹性相等即 a = c 时,买方和卖方所承担税负相等。

3、垄断市场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相等时的税负转嫁。

当供给曲线的斜率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时,即c = a 时,消费者承担税负的1/3,生产者承担税负的2/3;

(2)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时的税负转嫁。

若供给曲线具有完全弹性,即c = 0(价格变化对供应量有很大的影响), 征收定额税所引起的价格上升幅度为单位产品税额的1/2,买方与卖方各承担税收负担的50%;比较在完全竞争条件下,c = 0时,税负则完全由买方承担。一般而言,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同的情况下,垄断市场中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大于竞争性市场中生产者所承担的份额,而消费者则相反。

第十章价格与使用费

1、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概念。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边际成本给定的条件下,由两条曲线的交战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是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给定的条件下,由两条曲线的交战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2、二部定价法的概念,生活中哪些产品运用该方法定价。是在弥补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使产品的价格等于产品边际成本的定价方法。

3、公共定价与公平的关系。公共定价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它通过提高奢侈品怕价格降低了高收入者的实际收入,通过降低必需品的价格增加了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从而改善了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相对经济福利状况。

4、收费与税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税收具有无偿性,而收费具有有偿性

税收与收费在具体用途上有所不同

税收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而收费具有特殊性和自愿性

税收的征收具有固定性,而收费的征收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了解规费的概念、作用、内容。使用费的标准和服务对象如何?举例说明。

是政府部门为自然人和法人提供特定许可性服务时所收取的费用。其是对政府提供服务的一种。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在有些情况下必须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分布证收费的方式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规费可分为行政规费和司法规费。

使用费是政府部门向特定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使用者收取的费用。其收费标准是通过特定的政治程序制定的,依据的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受益越多,负担越多。

使用费的收费项目主要是一些受益对象比较明确、受益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计量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如公共交通、公共娱乐、下水道、公共保健,教育设施。

6、专卖的概念、意义、目的和优点、缺点。

是指国家凭借行政权力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实行强制性独占经营。专卖单位可以根据国家授予的权力在专卖业务范围内处方决定专卖产

品的价格,从中获取专卖利润目的:财政收入的目的经济政策的目的社会政策的目的

优点:增加财政收入防止私人垄断可使财政收入富有调节供给与需求。缺点: 妨碍了经济的发展,排斥了同业竞争,而自由竞争是经济进步的原动力,没有自由竞争,其发展会爱影响。专卖单位在经营上会缺乏积极性,产品缺少改良创新,质量差而价格昂贵,从而造成效率损失。

.v .. ..

另外,立法机关监督专卖不如税收严格。

第十一章公债

1、公债的概念、特点及种类。

它是政府依据借贷原则,以债务人身份向个人、公司企业、社会事业单位以及国际社会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特点: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按发行地域分类,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生产性公债和非生产性公债;按发秆期限分类,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按发行主体分类,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按利率分类,分为固定利率公债和浮动利率公债。

2、影响公债发行规模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债的、私人部门的资金需求、公共部门使用资金的效率。

3、公债偿还方式及偿还资金来源。

直接偿还法,即债务人直接向公债持有人兑付本金和利息;市场购销法,即政府在市场上适时购进公债,以这种方式在该公债到期前逐步清偿;调换偿还法,即以新债换旧债,从而达到延期偿债的目的

资金来源有增加税收,发行货币,运用历年结余,借新债还旧债。

4、公债负担率,公债依存度,公债偿债率三个指标的概念、意义、公式与计算。

公债负担率是一定时期的公债累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公式为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X100%,是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应债能力和公债规模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公债储存度是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债务储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X100%

公债偿债率是当年公债的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表明当年的财政收入中必须拿出多少用于公债的还本付息。用公式表示为

偿债率=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

5、政府偿债能力,社会应债能力的概念。主权债务危机的概念和举例。政府偿债能力是指财政在某个时期可用于偿付债务本息的财力。

社会应债能力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承购公债的,是整个社会各种公债发行对象承购公债能力的汇总.

主权债务,是指主权国家以自己的主权作担保,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向国际社会所借的款项。由于主权债务大多是以外币计值,向国际机构、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因此,一旦债务国家的信誉评级被调低,就会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以主权债务危机的形式出现——起源于国家信用,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

.v .. ..

公共经济学阶段性作业2.do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经济学课程作业2(共 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科涉及章节:第5章——第6章 一、名词解释 充分就业 摩擦失业 自愿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隐蔽失业 功能财政 周期平衡预算 法定准备率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率 公共预算 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 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 公共预算年度 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 贴现 充分就业预算 年度预算平衡 二、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简述经济系统的自动稳定器。 3、简述财政政策的实施原则。 4、简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5、简述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6、简述中央银行的特征。 7、简述商业银行的业务。 8、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9、简述货币政策的实施原则。 10、简述公共预算的分类。 11、简述公共预算的功能。 12、简述公共预算的五项原则。

13、简述公共预算的机会成本分析方法。 14、简述中国预算制度改革的目标。 三、论述题 1、试述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 2、试述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3、论述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 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5、论述公共预算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6、试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及其评价。 7、试述功能预算论及其评价。 8、试述充分就业预算论及其评价。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充分就业: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就业的一种状态。 摩擦失业:信息不畅通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在寻找工作。 自愿失业:是指自愿放弃工作机会而不愿意寻找工作所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受季节变动的影响引起的暂时性失业,在农业、旅游业中较为普遍。 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存在于经济衰退与萧条阶段。 隐蔽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其边际生产力为零。 功能财政:为了遏制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预算盈余。但对此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追求年度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订和实行。 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政府的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财政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财政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法定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准备金临时不足而向央行借款,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为再贴现率。 公共预算:是指政府部门的公共收支计划。 单式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复式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零基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预算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 增量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是在以前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调整之后确定的。 公共预算年度:也称财政年度,是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 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私人部门的收益损失。 贴现:简言之就是将一项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 充分就业预算:是一种预算政策,它认为政府预算既不应追求年度平衡,也不应追求周期平衡,而应追求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

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1

公共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1-28 10:23:30 一、单选题 1.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C. 非均衡增长模型 ? D.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履行( )强。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 B. 保证社会安定 ?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 D. 资源配置的职能 纠错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基本形式是()。 ? A. 比例税率 ? B. 累进税率 ? C. 定额税 ? D. 累退税率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关税在性质上属于( )。 ? A. 所得税 ? B. 财产税 ? C. 行为税 ? D. 流转税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答案D 解析5. (5分)只以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确定公共收支计划指标,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 单式预算 ? B. 复式预算 ? C. 零基预算 ? D. 增量预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6.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D. 非均衡增长模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消费的非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受益的非排他性 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 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一般为: 1.)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调节收入分配。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一、 资源配臵职能 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臵职能的原因: 1.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2. )外部效应的存在 3.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原因: 1.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2.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 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 1)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有时互有冲突. 4.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 1)征税 ( 2)转移性支出 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原因: 1.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2. ) 政府作为市场上一种经济力量, 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节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公共经济学考试模拟试题

《公共经济学》习题 一、填空题 1.所有的经济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________及其所有的机构和实体组 成的公共部门;一类是个人家庭和企业组成的_______部门。 2.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是准则和准则。。 3.混合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被概括为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 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_____ 、_______。 5.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 是。 6.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称之为。 7.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是____________。 8.公共收入是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其最主要的 形式是_____。 8、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是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的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也被人们喻为“________”。 9.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包括挤出效应、替代效应、效应和 效应。 10.是国债发行额与当处财政支出之比。 11.税收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2.公共支出的社会收益一般用项目的______________来衡量。 13.政府的公共支出,按照是否通过市场作为标准,主要包括转移支出和 _________支出。 14._______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疾病保险、老年保险、失 业保险等内容组成。 15.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公共收入的原则主要有两条:即________、________ 16.课税会使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纳税人会以减少现期消费为代价,相对 提高储蓄水平。这种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称为______________效应。 17.税负转嫁的典型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8.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易于转嫁。 19.与税收的形式特征相反,公债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 性。 20.我国的流转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税。 21.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__________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22.公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 式。 23.在对于地方偏好信息的识别上,具有相对优势的是政府。 二、判断题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 配越公平,反之,越不公平。(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 分配的公平。( )

公共经济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公共经济学》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基础 1.为什么要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公共经济问题 答:公共经济问题主要涉及公共产品生产与发展及其由谁生产,生产多少和公共产品如何分配等问题。在研究公共经济问题的前提假设之一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人为经济人。而经济人的行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人们的基本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在分析公共经济问题时需要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试通过边际效用论分析政府调控分配的必要性。 答:产品的边际效用是指该产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或减少的量。边际效用是指所消费产品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提供的效用。而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现代经济条件下,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作为市场势

力又在不断推动这种分化,一些人可以有上亿美元的货币财富积累,另一些人则食不裹腹。所以货币边际效用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货币边际效用不同表明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异,使生产和消费达到两旺。 3.帕累托原理有哪三方面内容 答:帕累托原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为:(1)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最佳条件;(3)产品替代的帕累托最佳条件。 4.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可通过哪些途径降低代理成本。答:以下途径可以降低成本:⑴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2)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的约束。(3)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第二章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1.从产品的社会性质不同可以划分哪几类不同的产品并说明它们的生产主体分别为谁。 答:按社会性质来分,可将产品分为(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公众所必须使用,且社会每一成员对这一产品的使用不会导致其他个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一产品在产权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具体地说,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即所有权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过程中的非竞争性。其生产主体主要为政府部门(2).私人产品。私人产品相对于公共产品而言是具有产权明确而又可分割的特性。私人产品具有两个特征:所有权上的排他性;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即该产品不能公共消费,某个社会成员消费它以后其他人员就难以无偿消费。其生产主体主要为以盈利为目的

公共经济学 考试重点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所有人都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则所有互利的交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 假设 1.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完全竞争的 2.每一种商品都有市场 那么,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我们认为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出出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为什么一定会实现? 1.帕累托效率:在该点上,要使一个人的情况变好,唯一的情况是使其他人的 情况变坏。 2.帕累托改进:在不使其他人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重 新分配。 3.边际替代率:一个人愿意放弃一种商品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 4.假设有两个消费者A、B,有两种商品X、Y,数量分别为,A消费Xa、Ya , B消费Xb 、Yb . MRSa=3,MRSb=5 消费者A愿意用1单位的X交换不少于3单位的Y,消费者B愿意用不多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B能用少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增进自己的福利。如果A用1单位的X交换4单位的Y,B用4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只要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这种重新分配是可能的,当MRSa不等于MRSb,产品的分配就未到达帕累托最优,消费者之间自由交换,总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直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源可以自由交换,因此,完全竞争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社会通过适当的安排初始资源禀赋,则完全竞争市场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含义1.效率与分配公平问题肯一分开。 含义2.政府若能使用有效的方法转移资源,就无需干预市场价格。 是不是帕累托最优就等于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是作为衡量分配效率的标准,与完全竞争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只不过完全竞争的结果恰好满足帕累托最优。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有足够的智慧,可以不通过市场使得资源配置处于任何一个行为人的MRS都相等的状态,那么这样的经济仍然是有效率的。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0560《公共经济学》作业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平时作业课程名称:公共经济学 学习中心潮汕学习中心 姓名陈锦忠 学号 122004149003 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 2012春 类别专升本

《公共经济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述(D)研究课题反映了公共经济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C)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C)问题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C)研究不属于公共经济学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述(A)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东大-19春学期《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21答案

18秋学期《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9.下列选项中,与确立分税制的依据无关的是()。 A.以各类税种的自身特征为依据 B.以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为依据 C.以国际通行惯例和国际法为依据 D.以加强和方便税收征管为依据 正确答案:C 2.72.最终承受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 A.纳税人 B.纳税义务人 C.负税人 D.法人 正确答案:C 3.22.由于政府开征税率很高的奢侈品消费税,从而导致人们放弃购买本国的奢侈品,转向在不征收奢侈品税的国家消费奢侈品,结果这项税收对于本国的奢侈品制造业产生了()。 A.中性效应 B.激励效应 C.阻碍效应 D.正效应 正确答案:C 4.80.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竞争性和排他性 D.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正确答案:B 5.2.早期经济学家提出的"三要素"说认为,社会生产由三种基本要素的数量决定,这三大类要素即社会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源。在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基本要素的是()。 A.劳动力 B.土地 C.科学技术 D.资本 正确答案:C

6.5.每一流转环节、每一厂商,都以其商品与劳务的销售收入额减去其用于生产的购入中间性产品和劳务支出以及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格的数额,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的增值税是()。 A.生产型增值税 B.消费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储蓄型增值税 正确答案:B 7.36.以下因素中,与政府转移性支出没有直接关系的选项是()。 A.加速资本积累 B.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律规定 C.领土防卫 D.经济周期 正确答案:C 8.70.如果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可以说这种物品是() A.公共产品 B.共有资源 C.竞争性的 D.排他性的 正确答案:D 9.14.下列选项中,属于现实中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供给方面原因的是()。 A.税收征管的强化 B.社会福利事业的扩增 C.经济干预的加强 D.物价的上升 正确答案:A 10.44.理论上,下列税收政策工具中,与紧缩性税收政策不相容的是()。 A.开征新税 B.增加税率的累进级次,提高边际税率 C.加速折旧 D.减少税式支出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人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解析汇总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粗体字为我们考试时考过的题目,不完全记忆 1、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核心主体是政府,也称政府经济学)。见书P22。采用经济学方式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融合方式。 实证分析 与事实相关的分析。即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如现状)做出的描述,回答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或“是怎样的?”的研究方法。 合作收益 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这种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合作收益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资金渠道与用途不同。私人部门的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公共部门则依赖纳税人的钱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行为。 ②行为效果不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私人部门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什么?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书P2) ?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和必要性; ?传统与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传统:如何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服务,为其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如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方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涵义: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而低效率地配置资源。即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失灵 就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性,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

公共经济学作业第一次参考答案

公共经济学作业(2009年下半年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信息不对称---交易中的当事人双方拥有的信息不等,一方具有较多信息,而另一方则信 息较少。 2.帕累托改进----若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在经过调整后,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 而其余人的境况没有变坏,那么就可以认为调整后的资源配置状态优于调整前,这一性质的调整即称为帕累托改进。 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由政府通过某种方式筹措资金,免费为消费者提供的具有非竞 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4.自然垄断----指的是因为平均成本递减,大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淘汰和兼并小企业,从而 形成的垄断,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答案备注:1.因为翻译的差异,帕累托改进在有些书本上又称为帕累托改善,为同一名词。 2.只要大意答对都可得分,考试阅卷也基本遵循此原则 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 1.只反映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表示结果公平的指标是(B ) A. 恩格尔系数 B. 基尼系数 C. 贫困指数 D. 社会福利函数 答案备注: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是指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反映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所体现的是结果的公平。贫困指数指的是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用它来反映公平程度是有偏差的;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表明社会福利水平和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然垄断市场(B ) A. 自来水厂 B. 彩电 C. 邮政D.电力 答案备注:自然垄断市场指的是因为平均成本降低而新增的垄断市场,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B选项明显不符合这一定义。 3.由某些人或者某个人代替公众进行公共决策,其他人没有决策权力的政治决策机制是(C) A.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 B. 多数票决定机制 C. 集中决策机制 D.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答案备注:A.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参与决策并实现一致同意的最优化模型;B. 多数票决定机制是指公共决策每人一票直接决定,获得多数支持的决策方案即被采纳 C. 集中决策机制是指由某些人或者某个人代替公众进行公共决策,其他人没有决策权力的政治决策机制是D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由代表代替全体选民做出公共决策。 3.(A)认为只要产权有明确的归属,市场机制就能有效运行,政府对外部成本问题没 有干预必要。 A 、科斯定律 B 阿罗不可能定理 C 、中间投票人定理 D.折衷主义 答案备注:A.科斯定律认为只要产权有明确的归属,市场机制就能有效运行,政府对外部成本问题没有干预必要;B. 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C .中间投票人定理是指如果在一个多数决策的模型中,个人偏好都是单峰的,则反映中间投票人意愿的那种政策会最终获胜 D.折衷主义是指对富人和穷人的的效用的权数介于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之间的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5、不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B ) A.公办学校 B.国防 C. 公路 D. 桥梁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只是分享

《公共经济学》复习 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 答: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等。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一、资源配置失效:1.不完全竞争 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 4.市场不完全.5.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6.偏好不合理-优质品与劣质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公平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负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纠正外部效应三种设想: 1、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2、合并与外部效应有关的企业; 3、使用税收和补贴计划。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着两方面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的总体特征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 答: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

MPA试题库(公共经济学)

MPA公共经济学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84个) 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 A.甲善必然对应于乙的处境恶化 B.甲处境变好了,而乙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乙处境固定时,甲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状况 D.甲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变化对乙有影响 2.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3.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 [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以上都有 4. 在两个人A地区与B地区之间,下列()情况是帕累托改进。[ ] A.A地区的生产排放的污染让B地区的环境变坏。 B.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同时B地区的废气排到A地区。 C.A地区的税收被国家强制要求转移支付给B地区。 D.A地区与B地区达成交易,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A地区向B地区支付污染费。 5.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 A.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开征遗产税 D.对落后地区给与较高的转移性支付资金 6.关于基尼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尼系数介于0到0.5之间 B.基尼系数越大,则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C.基尼系数越小越好 D.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低于0.25 7.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指()。[ ] A.政府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B.政府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C.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 D.政府的税收和救助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 8.在公共场合吸烟对身边人的影响,其外部效应可描述为 [ ] A.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B. 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C.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D.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9.对科学发明应当采用什么来矫正其外部效应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措施 D.科斯定理 10.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来矫正外部效应是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 D.科斯定理 11.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一项科学发明 C.购买一件衣服 D.修复历史建筑 12.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正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C.购买一件衣服 D.科学发明 1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职能不包括()。 [ ] A.稳定经济 B.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 D.消灭剥削 14.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损害,而又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叫做 [ ] A.正外部效应 B.负外部效应 C.公共产品 D.搭便车

公共经济学_在线作业_2 100

公共经济学_在线作业_2 100 交卷时间:2016-03-05 14:51:00 一、单选题 1. (5分)下列哪项不是税收的基本要素( )。 ? A. 课税主体 ? B. 课税客体 ? C. 税率 ? D. 税种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2. (5分)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履行()强。 ? A. 保证社会安定 ? B.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 C. 资源配置的职能 ? D.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3.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B.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C. 非均衡增长模型 ? D.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4. (5分)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产量而给第三者带来的额外的成本叫做()。 ? A. 外部边际成本 ? B. 私人边际成本 ? C. 社会边际成本 ? D. 外部边际效益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5.

(5分)公债的基本职能是()。 ? A.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 B. 弥补财政赤字 ? C. 资源配置职能 ? D. 为政府的基本性支出筹集资金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6. (5分)三元经济中,当C+I+G>GDP时,GDP()。 ? A. 收缩 ? B. 扩张 ? C. 没有变化 ? D. 达到均衡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7. (5分)功能财政论的创立者是()。 ? A. 汉森 ? B. 勒纳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及研究对象 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延伸、深化、具体化;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 A、效率原则:市场机制 B、公平原则:社会价值判断 C、稳定原则,经济的正常运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帕累托最优。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 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是资源配置职能。A、地区间的配置:我国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资源配置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产出的机会成本,是牺牲了的私有部门产出D、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方式:财政支出、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手段:A、财政措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B、非财政支出:金融措施,法令法规。二是收入分配职能。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三是经济稳定的职能。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2. 货币控制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4、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 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先讲概念,然后是影响,最后是解决) 外部效应就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正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负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使得私人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与社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发生偏离,由于决定企业或居民的经济选择的是私人边际效益和私人边际成本,而不是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所以,当企业或居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忽略了外部效应带给其他企业或居民的效益和成本时,其所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会使资源配置发生错误。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以下答案乃学生所作,若有错请自行改正,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分) 1、若某个社会中只有A、B、C三人,在配置资源时,下列哪种状态说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C)。 A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增加了 B 某种资源配置使A得效应增加,B、C得效用保持不变 C 某种资源配置使A、B、C三人得效用均下降了 D某种资源配置要使A得效应增加,则必然同等减少B与C得效用 2、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得者所得大于失者所失”,则这种资源配置(B ) A 有效率但不就是帕累托效率B有效率且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B 无效率D 以上均不对 3、关于社会边际效益,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C ) A 指增加一定量得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得效益增加数量 B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增加而增加 C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得增加而减少 D 可以用增加一个单位得某种物品或服务得消费时人们愿意付出得最低货币量来表示. 4、关于资源配置量与MSB及MSC之间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C) A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B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没有效率 C MSB〈MSC时,说明资源配置过剩 D MSB=MSC时,社会总净效益为零 5、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关于社会净效益说法正确得就是(A ) A 社会总净效益最大 B 边际净效益最大 C 社会总净效益最小 D 社会边际净效益最小 6、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B ) A 就是一个有众多者买数与卖者得市场 B 就是一个竞争最激烈得市场 C就是一个没有价格操纵者得市场 D 就是一个没有公共资源生产与交换得市场 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就是市场失灵得表现(C ) A私人公司不愿投资城市街道建设 B 贫困C汽车价格随产量增加而下跌 D 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8、公共部门不应介入得行业就是( D) A 高等教育B河流污染治理 C 自来水价格管制 D 电视机生产 9、公共财政得职能不包括(B)职能。 A资源配置B直接生产公共物品C收入分配D稳定与发展经济 10、对于私人消费得公共产品,社会边际效益与成本与私人边际效益与成本之间一般有下列哪种关系(B) A MSB>MPB且MSC>MPC B MSB>MPB且MSC=MPC C MSB<MPB且MSCMSC B MSB>MSC C MSB〉MPB DMS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