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第一单元除法

?知识点梳理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

...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几个分一份,求能分成几份?(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3=4 读作:12除以3等于4.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基础讲练

1.

20朵,每()朵一份,分成了()份;

20朵,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朵。

【本题考查:平均分】

【答案】4朵,5份;

5份;4朵。

2. 看图写算式。(每题3分,共6分)

【本题考查:认识除法】

【答案】15÷3=5个

3.18根筷子可以分给()人吃饭;

【答案】1、可以分给9个人吃饭;

4.15个苹果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答案】2、可以分给3或5或15或1个人;

5.12本练习本可以奖给()个同学。

【答案】3、可以分给1或2或3或4或6或12个人。

6. 填空。

【本题考查:平均分】

【答案】4;2

7、

8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8、

12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9、.

(1)每堆苹果2个,( )堆苹果一共有( )个。

(2)( )个苹果,每( )个一堆,分成了( )堆。

(3)( )个苹果,平均分成了( )堆,每堆( )个。

③6 3 18÷6=3

10、判断。

(1)20人扔沙包,4人一组,可以分5组。()

(2)在计数器上,十位上的珠子颗数是4,个位上珠子颗数是2。个位上珠子颗数是十位上的2倍。()

(3)杯子4元一个,书包24元一个,书包的价钱是杯子的5倍。()

11.看图列算式。【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

(1)14÷3=()(堆)……()(个)

(2)14÷4=()(堆)……()(个)

(3)14÷5=()(堆)……()(个)

(4)14÷6=()(堆)……()(个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有40个桃子,每盘放6个,可以放( )盘,还剩( )个。

2、有27筐水果,每车装5筐,至少需要装( )车。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要比( )小。

4、在□÷△=6……5中,△里最小是( )。这时,□里应该是( )。

5、有17朵花,每个花瓶插5朵,能插( )瓶,还剩( ) 朵;如果平均插在4

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插( )朵,还剩( )朵。

二、判断题。对的在()里划上“√”,错的划上“×”。(每题1分,共5分)

1、从30里面连续减4个7后,还剩下2。()

2、在( )÷5=3……1中,被除数等于15。()

3、□÷5=△······☆,☆可以是小于5的数。 ( )

4、运24台电脑,每次最多能运5台,全部运完至少要运5次。()

5、在□÷□=8……6,除数一定比6大。()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各题中,没有余数的算式是()。

A 45÷8

B 45÷5

C 33÷6

D 50÷7

2、下面各题中,有余数的算式是()。

A 72÷9

B 25÷5

C 35÷8

D 56÷7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

A 与除数相等

B 比除数小

C 比除数大

4、□×6<50,□里最大能填()。

A 6

B 7

C 8

D 9

5、把18只用橡皮泥捏成的小兔平均装在若干个盒子里,(每盒至少装2只),装2盒以

上并且没有剩余),可以有()种装法。

A 2

B 3

C 4

D 5

四、按要求做题。(每题6分,共12分)

1、与相应的余数连接。

21÷4 39÷9

58÷7 余数为1 23÷7

41÷5 余数为2 46÷9

27÷5 余数为3 21÷6

43÷8 74÷8

33÷6 26÷5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16÷3 =()……() 21÷4 =()……()

22÷5 =()……() 39÷6 =()……()

37÷7 =()……() 70÷9 =()……()

五、按要求填空。(共8分)

1、()里最大能填几?(每题1分,共4分)

8×()<50 7×()<45

()×9<20 ()×5<47

5、根据乘法算式,填写除法算式。(每题1分,共4分)

5 × 7 = 35

6 × 8= 48

35÷÷

35÷÷

六、计算题。(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7×3= 6×4= 15÷5= 27÷9=

6×7= 36÷4= 5×8= 28÷4=

2、找朋友。(连线) (共4分)

72÷8 24÷6 63÷9 35÷7

4 7

5 9

3、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32÷8 45÷9 72÷8

35÷8 45÷7 30÷4

七、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王阿姨拿来20个橘子,每个小朋友分6个,王阿姨把橘子分给了几个小朋友?还剩

几个?(用两种方法计算)

(1))……

(2))

答:把橘子分给了________个小朋友,还剩________个。

2、有25个面包,平均装在4个袋子里,每袋装几个?还剩几个?

3、二年级(1)班图书角有25本图书,平均分给8个组,每组分几本?还剩几本?

4、有27根小棒,你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剩下的小棒还可以摆一个什么图形?

5、有28名同学去郊游。(列出两种方案)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知识梳理

1、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2、不同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3、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 ),×(-),

( + )÷,(-)÷。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基础讲练

1.计算(1)9×8+12 (2)20+24×2

(3)72÷8+30 (4)(4)56-8×3

2.计算(1)(48-39)×8 (2)9×7+24

(3)48+81÷9 (4)94-7×9

3、菜站上午进10筐西红柿,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

4、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综合训练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都要先算(),再算

()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或只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再算

()。

4、甲数比乙数少15,乙数是30,甲数是()。

5、85减去13的差是再除以9,列综合式:()。

6、一本故事书有40页,看了8页后,剩下的4天看完,要求平均每天看几页,必须先算出(),列综合算式:

( )。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8分)

1、63÷9+27应该先算63÷9。()

2、9×4+

6=90 ()

3、要使6×(+5)=48,里应该填3。()

4、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

三、计算大比拼:(共32分)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每小题1分,共12分)

4×6= 20-3= 72-12= 9×4= 12-6×

2= 50÷8=

5×7= 40÷8= 33÷8= 28÷6= 7+5×

6= 100-5×9=

2、竖式计算。(每小题2分,共8分)

100-46= 63+27= 65÷

7= 58÷9=

3、脱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38-18÷2 44+6×3 64-15+28 72÷(43-34)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每小题4分,共16分)

4×8÷4 75-18+36

=4×2 =75-54

=8 () =21 ()

26+2×8 14+28÷7

=2×8 =42÷7

=16 () =6 ()

五、解决问题。(共34分)

1、光华路小学买了1个排球和4个铅球,共用去42元。如果一个排球18元,那么每个铅球多少元?(列综合算式)(5分)

2、生产小组上午接到38件生产任务,下午接到34件,把这些任务平均分给8个小组,每个小组生产多少件?每个小组有3人,平均每个人分几件?(7分)

3、一本故事书85页,小明每天看6页,看了9天,小明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本书还剩多少页?(6分)

4、学校买了40盆菊花,放在6个教室,平均每个教室放6盆,剩下的放在办公室里,办公室里放多少盆菊花?(5分)

5、修路队修一段长60米的公路,前3天已修了42米,剩下的要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5分)

6、小明:我买3支钢笔用了24元。小红:我买1支中性笔用了6元。

那种笔便宜?每支便宜几元?(6分)

第三单元 方向与路线

? 知识梳理

上-北 下-南 左-西 右-东 右上-东北 右下-西南 左上-西北

左下-西南

? 基础讲练 1、

(1)、少年宫在商店的( )面,在学校的( )面。 (2)、冬冬从学校到邮局至少要走( )千米。

(3)、明明从少年宫到体育馆至少要走( )千米。他的行走路线是:从少年宫出发向( )走( )千米到( ),再向( )走( )千米就可以达到体育馆。 (4)、学校在体育馆的( )面,在商店的( )面。 (5)、( )在邮局的西北面,邮局在( )的东南面。 2、请你根据题目的叙述,在方格中填写相应的名称。

东北

东南

西北

西

西南

(1)医院在街心花园的北面。(2)街心花园的西南面是光明小学。(3)银行在街心花园的西北面。(4)邮局在街心花园的西面。(5)商场在街心花园的东南面。(6)派出所在街心花园的东北面。

?

()()

()()

()()

()

二、按要求画图形。(8分)

1、在的西北面画

2在的东南面。

3的(在的()。

三、想想填填。(20分)

1、小明早上都跑步锻炼身体,他先向

()面跑到人民桥,再向()面

跑到文化宫,最后向()面跑回家。小明家人民桥

2、

1、先向南移5格,再向东北移3格,画出

2、先向东移2格,再向北移1格,最后再向东北移2格,画出它的移动路线。

3、先向西移2格,再向北移4格,画出它的移动路线。

4先向西南移1格,再向西移2格。

5、观察这四个图形移动后所在的格子,完成填空。

(1)、)面,在)面。

(2)、)面,在)面。

四、仔细观察线路图,再填一填。(18分)

超市

1、学校在公园的()面,在小明家的()面。

2、图书馆的()面是体育场,图书馆在超市的()面。

3、从小明家到图书馆有几条路可以走?请写出这些路的行走路线和方向,并计算出每条路线的要走的米数。他走哪条路最近?走哪条路最远?

五、下面是某市201路公交车的站牌,从火车站去市政府,要到第( )块站牌下等车,要按自( )向( )的方向乘车,乘( )站,途中经过( )站。(10分)

第一块 第二块 六、解决问题。(26分)

汽车站 邮局

10路车 15路车

1、15路车是从汽车站开往( ),10路车是从西门开往( )。

2、吕俊是从西门到图书馆,应乘( )路车,要乘( )站。

3、小红从邮局到一中,可以先乘( )路车,经过( )站,到( );再乘( )路车,经过( )站达到一中。

4、写出10路车和15路车的行驶路线和方向。 10路:西门 ( )

15路:汽车站()

七、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在()里填数。(10分)

1. 如果

那么)个

2. 如果

那么)个

八、附加题。

1. 用4、9、3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和()相加的和最大;()和()相加的和最小;()和()相减的差最大。

2. 三(1)班同学去植树,如果每人植8棵,则多2棵;如果每人植9棵,则少5棵。问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 知识梳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5、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6、最大的一位数:9, 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 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 最大的三位数:999, 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最大的四位数:9999,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的出现就是近似数。

估成整十数,要看这个数的个位;估成整百数,要看这个数的十位。(四舍五入)

?基础讲练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和十位上都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A、1010

B、1001

C、1100

2、读数时,中间有三个零()。

A、都要读出来

B、都不读出来

C、只读一个零

3. 最大的四位数是()。

A、1000

B、9988

C、9999

4. 五千零四十四写作()。

A、5040

B、5440

C、5044

5. 与10000最近的数是()。

A、9999

B、1000

C、9000

6、按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 617 716 580 681

() < () < () < ()

2.405 500 551 515 565

() > () > () > () > ()

?综合训练

一、读出下面各数。

5632 读作: 9096 读作:

7003 读作: 6400 读作:

3030 读作: 1230读作:

1111 读作: 9990 读作:

二、选择题。把下面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 601、106、600这三个数中,()最小。

A、601

B、106

C、600

2. 605、650、600这三个数中,()最大。

A、605

B、650

C、600

3. 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A、999

B、1000

C、1100

4. 一个四位数,千位上和个位上都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A、1010

B、1001

C、1100

5. 读数时,中间有两个零()。

A、都要读出来

B、都不读出来

C、只读一个零

6. 最大的四位数是()。

A、1000

B、9988

C、9999

7. 五千零五十五写作()。

A、5050

B、5550

C、5055

8. 与10000最近的数是()。

A、9999

B、1000

C、9000

9. 用两个0,两个4组成的四位数中,不读出0个是()。

A、4400

B、4004

C、4040

10. 9998的近似数是()。

A、9990

B、10000

C、9000

三、判断题,在对的()里画“√”,错的画“×”。

1. 一千是由十个千组成。()

2. 写八百时,先要写8,再在后面写2个0。()

3. 五百零四,写作54。()

4. 609读作六百九十。()

5. 一千零一写作 101。()

6. 最大的两位数是999。()

7. 2010读作二千零一。()

8.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9. 读数时,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10. 从左边起万位在第四位。()

四、按要求数出下面各数。

1. 从188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210。

2. 从1387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396。

3. 从895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0。

4. 从994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0。

5. 从9995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00。

6. 一个一个地数,数出9895后面的十个数。

7. 十个十个地数,从2360数到2400。

五、按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 618 718 581 681

() < () < () < ()

2. 505 500 550 515 555

() > () > () > () > ()

3. 9090 9009 9900 9000 9999

() < () < () < ()< ()

六、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零五十写作:三百七十九写作:

一万写作:七千四百三十九写作:

八千一百零二写作:六千五百写作:

一千八百一十二写作:五千六百零二写作:

四千零六写作:四千零五十写作:

3个千、5个百和9个一() 1个千和8个十()

5个千和8个一() 10个千()8个千7个百5个十和1个一()

七、填空:

1.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个0,末尾的0()。

3. 读数时,先从()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百位上是几,就读(),十位上是几,就读(),个位上是几,就读()。

4. 四位数肯定比三位数(),三位数肯定比两位数()。

5. 在数位表中,从右起第二位是()位,最低位是()位。

6. 9587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

7.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8. 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9. 与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0. 写出998后面连续的两个数是()、()。

11. 百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12. 3009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由()个千和()个一组成的。

13. 用2、0、5这3个数,你能排出()个三位数。

14. 用3、6、1、5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15. 568这个数百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表示()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第一单元除法 ?知识点梳理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 ...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几个分一份,求能分成几份?(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3=4 读作:12除以3等于4.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基础讲练 1. 20朵,每()朵一份,分成了()份; 20朵,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朵。 【本题考查:平均分】 【答案】4朵,5份; 5份;4朵。

2. 看图写算式。(每题3分,共6分) 【本题考查:认识除法】 【答案】15÷3=5个 3.18根筷子可以分给()人吃饭; 【答案】1、可以分给9个人吃饭; 4.15个苹果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答案】2、可以分给3或5或15或1个人; 5.12本练习本可以奖给()个同学。 【答案】3、可以分给1或2或3或4或6或12个人。 6. 填空。 【本题考查:平均分】 【答案】4;2 7、 8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8、 12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9、. (1)每堆苹果2个,( )堆苹果一共有( )个。 (2)( )个苹果,每( )个一堆,分成了( )堆。 (3)( )个苹果,平均分成了( )堆,每堆( )个。 ③6 3 18÷6=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人们进行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1. 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首先安排分铅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东西,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产生对余数的感性认识。然后把平均分铅笔的事情数学化,用除法算式表示分法及其结果,联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学余数的知识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或4支、5支,各可以分给几人?这是已经教学过的,“按每份是多少”进行的平均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些问题,并自主进入“操作求解”的状态。上面的平均分中,有些全部分完,有些没有全部分完。教材要求学生把分的结果填入提供的表格里,观察表格反思上面的分铅笔活动,体验平均分10支铅笔,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能继续分了,从而获得分东西可能会“有剩余”的感性认识。 例题教学的基础知识是:把有剩余的平均分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已经知道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已经会写出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除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讲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讲义 喷泉小学 钟文斌 2015年1月17日 一、数据收集整理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1、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2、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 (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回答问题。 ①()的个数最多,有()个。 ②()的个数最少,有()个。 ③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个。 算式:。 二、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有等分和包含两种。 等分: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支?12÷4=3(支) 包含: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8÷2=4(份) ☆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12是被除数,÷是除号,4是除数,3是商 1、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12÷4=3 ②12÷3=4 (1)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里,每个盘里有(3 )个苹果,除法算式:。 (2)12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能放(4 )盘,除法算式:。 (3)12里面有(3 )个4,除法算式:。 (4)

除法算式:。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计算24÷8和24÷3时都要用到口诀()。 ①四六二十四 ②三八二十四 ③3×8=24 (2)12颗糖果,平均分给3只小灰兔,应该这样分:()。 ①②③ (3)15根,平均分给3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到几根? 列式为:()。 ①15÷5=3 ②15÷3=5 ③3×5=15 3、解决问题。 (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的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2)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3)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1)

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5、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剪纸游戏) 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 3、旋转: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讲义-4、表内除法(二)-人教版(含答案)

表内除法(二) 学生姓名年级学科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表内除法(二)课型一对一/一对N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 难点:教学目标2、3 课首沟通 请使用的教师自行填写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口头小测 请你背出1-9的乘法口诀表 书面小测 1. (黄浦区期末测试)9÷3 = 口算: 6×4= 4×5= 5×6= 5×5= 24÷6= 15÷3= 10÷2= 2.列式计算: (1)把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有几个6?

(3)9的2倍是多少? 3. (白云区单元测试卷) 解决问题: (1) 有30个笔记本,每6个笔记本放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多少个盒子? (2) 把1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有几个? 导学一 :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知识点讲解 用7、8、9的乘法口诀表求商 用乘法口诀表算除法的方法:算除法,想乘法;用口诀,求出商。例 1.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我爱展示 1.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 )七四十九 六( 九( )八十一 ( )四十八 )七三十五 五( 四( )四十五 )三十二 例 1. (花都区单元测试卷) 计算: 56÷7= 48÷8= 36÷9= 27÷3= 我爱展示 1. 计算: 35÷5= 36÷6= 63÷7= 81÷9=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师电子备课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册数:二年级下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

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学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看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 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 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18+56=7474-29=45(2)44-17=2727+32=5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

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 =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推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知识点: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一个“正”字代表数量()。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在统计图中一格可以代表数量1,也可以代表其他数量,比如2和3等等。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练习: 1.结合图表,补充完整。 2.表示( )个人。 3.星期()去科技馆的人最少,星期()去科技馆的人最多。 4.星期()和星期()去科技馆的人数同样多,共有()人。 5.小丽想去科技馆,你建议她星期几去?为什么? 6.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喜欢()组和()组的人同样多。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1)一年级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 )人;六年级的有(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知识点: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2、平移:当物体横着、竖着、斜着直线运动,并且物体的()、()和()不变,只是()发生变化,这种运动是平移。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图形旋转是()和()没变,()发生了变化。 练习: 1.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 ()条()条()条()条 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 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现象,车轮运动属于()现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一节 教学内容: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

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

201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人们进行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1. 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首先安排分铅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东西,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产生对余数的感性认识。然后把平均分铅笔的事情数学化,用除法算式表示分法及其结果,联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学余数的知识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或4支、5支,各可以分给几人?这是已经教学过的,“按每份是多少”进行的平均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些问题,并自主进入“操作求解”的状态。上面的平均分中,有些全部分完,有些没有全部分完。教材要求学生把分的结果填入提供的表格里,观察表格反思上面的分铅笔活动,体验平均分10支铅笔,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能继续分了,从而获得分东西可能会“有剩余”的感性认识。 例题教学的基础知识是:把有剩余的平均分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已经知道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已经会写出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的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多少或分成了几份。现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讲义讲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讲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讲义 喷泉小学 钟文斌 2015年1月17日 一、数据收集整理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1、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 人数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2、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 (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长方形

(2)回答问题。 ①()的个数最多,有()个。 ②()的个数最少,有()个。 ③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个。 算式:。 二、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有等分和包含两种。 等分: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支?12÷4=3(支)包含: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8÷2=4(份) ☆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12是被除数,÷是除号,4是除数,3是商 1、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 12÷4=3 ② 12÷3=4 (1)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里,每个盘里有( 3 )个苹果,除法算式:。 (2)12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能放( 4 )盘,除法算式:。 (3)12里面有( 3 )个4,除法算式:。 (4)

除法算式:。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计算24÷8和24÷3时都要用到口诀()。 ①四六二十四 ②三八二十四 ③ 3×8=24 (2)12颗糖果,平均分给3只小灰兔,应该这样分:()。 ①②③ (3)15根,平均分给3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到几根? 列式为:()。 ① 15÷5=3 ② 15÷3=5 ③ 3×5=15 3、解决问题。 (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的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