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1—6(40学时)

实验1—6(40学时)

实验1—6(40学时)
实验1—6(40学时)

实验一 LabVIEW环境

1. 熟悉LabVIEW环境。

2. 创建一个VI。

发生一个值为0.0~1.0的随机数a,放大10倍后与某一常数b 比较,若a>b,则指示灯亮。要求:①编程实现;②单步调试程序;

③应用探针观察各数据流。

3. 创建和调用子VI。

创建一个子VI,子VI功能:输入3个参数后,求其和,再开方。编一个VI调用上述子VI。

实验二变量、数组与簇

1.在程序的前面板上创建一个数值型控件,为它输入一个数值;把这个数值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再由该控件显示出来。

2.生产一个正弦波,并显示在Chart波形控件上,由另外一个程序把该波形显示出来。调节两个程序运行的速度,观察对比两个波形的差异。

3.创建一个3行4列的数组,(1)求数组的最大与最小值;(2)求出创建数组的大小;(3)将该数组转置;(4)将该二维数组改为一个一维数组。

4.创建一个簇控件,成员为字符型姓名,数值型学号,布尔型注册。从该控件中提取簇成员注册,并显示在前面板上。

实验三 结构与属性控制

1. 产生100个0.0~100.0的随机数,求其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并将数据在Graph 中显示。

2. 产生0.0~100.0的随机数序列,求其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并将随机数序列和平均值序列显示在Chart 波形图中,直到人为停止。

3. 编写一个程序测试自己在前面板输入一下字符串所用的时间:A virtual instrument is a program in the graph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

4.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是否可视、可用、焦点状态、闪烁、位置及对象尺寸等属性。

个数据的平均值。

是前n A A A n

A A n n n n n )(1

11---+=

实验四波形显示

1. 在一个Graph中用2种不同的线宽显示一条正弦曲线和一条余弦曲线。每条曲线长128点。正弦曲线x0=0, △x=1,余弦曲线x0=2, △x=10。

2. 在一个Chart图中显示3条曲线,分别用红、绿、蓝3种颜色范围0~1、0~5和0~10的3个随机数。

3. 用XY Graph显示一个半径为10的园。

4. 产生一个10行10列的二维数组,数组成员为0~100之间的任意整型数,用密度图显示出来。

5. 尝试使用Picture.ctl控件画图和显示图形。

实验五字符串与文件I/O

1. 创建一个字符串显示件,程序运行后显示当前系统日期、时间和自己的班级、姓名。

2. 将范围0~10的5个随机数转换为一个字符串显示在前面板上。要求保留2位小数,每个数之间用逗号分隔。

3. 产生若干周期的正弦波数据,以当前系统日期和自己姓名为文件名,分别存储为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和电子表文件。然后将存储的数据文件读出来并显示在前面板上。

4. 将一组随机信号数据加上时间标记存储为数据记录文件,然后将存储的数据读出并显示在前面板上。

实验六 数学分析与信号处理

1. 已知,??????????-=0.20

.11

.014

1

1222

A ,??

??

?

?????=10810b

求:① A 的逆矩阵; ② A ×b ;③ 解方程Ax=b 。 2. 对某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得如下检定数据:

对该数据进行线性拟合。

3. 用集成信号发生节点分别产生正弦波、余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上升斜波和下降斜波。要求:① 用‘°’显示采样点;② 设信号频率为60,采样频率为1000,若采样点数为50, 150,250时观察出现了几个周期;③ 采样点数保持100,信号频率分别为10,20,40时出现了几个周期;④ 信号频率为20,采样点数保持100,采样率分别变为500,1000,2000,理解其结果。

4. 对上题信号进行FFT 谱分析,观察不同情况下频谱结果。

实验6+过程_函数和程序...

实验6过程、函数和程序包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同组人:无实验日期:2013/7/21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过程的创建与调用 ?掌握PL/SQL函数的编写与调用 ?熟悉程序包的使用 【实验内容与步骤】 6.0.实验准备工作:PL/SQL程序文件的编辑与执行 1.使用文档编辑器编辑以下文件,并保存为aa.sql: 2.以scott身份登录,在SQ L Plus中执行@aa命令运行程序: 注:测试时,文件名请用全名(即包含路径,如:@c:\aa) 给出运行结果:

6.1.存储过程 1.最简单的存储过程编写与执行 (1)创建测试表 drop table Exam_Table; create table Exam_Table( e_id number(5), e_name varchar2(20), e_salary number(8,2) ); (2)创建存储过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sert_salary (v_id number,v_name varchar2,v_salary number) is begin insert into Exam_Table values (v_id,v_name,v_salary); commit; dbms_output.put_line('数据插入成功'); end; / (3) 执行(调用)存储过程 exec insert_salary(6,'g',2000); (4)查询执行结果

select * from Exam_Table; 给出执行的最后结果: 2.参数的使用:in/out/in out参数 阅读以下程序,理解不同类型参数使用的不同,运行程序,给出运行结果。 (1) 用两个参数:in ,out 传入一个姓名,输出:某某人你好: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mp(v_in varchar2,v_out out varchar2) is begin v_out:=v_in||'你好'; end; declare v_name varchar2(10); begin mp('scott',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v_name); end;--输出:scott你好 给出运行结果: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 Linux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Red Hat Enterprise Server 5.0 三.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字提示,调用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记录相应的运行结果。一)用户和组基本操作 1.添加一个user01用户,家目录为/home/sub2,并设置密码 2.添加一个group1 组 3.将user01用户添加到group1组中 4.修改group1组名称为group2 5.修改user01的家目录为/home/user01 6.判断/etc/password这个目录是否包含user01这个用户 7.修改user01的shell为/bin/tcsh 8.添加一个group3组,把user01和root用户都添加到该组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6485428.html,er01用户从group2组切换到group3组 10.设置user01的密码在2012-5-20过期 11.把/home/user01目录所属的组修改为group3 12.删除user01帐号 13.查看内核版本号 二)进程管理 1.运行cat命令:vi test,输入若干字符如this is a example,挂起vi进程 2.显示当前所有作业 3.将vi进程调度到前台运行

4.将vi进程调度到后台并分别用kill/pkill/killall命令结束该该进程。 三)磁盘管理 1.通过fdisk 将为硬盘增加一个分区(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 2.并格式化ext3系统,

3.检测分区是否有坏道 4.检测分区的完整性 5.加载分区到/mnt目录(或者其他分区)下,并拷贝一些文件到该目录下 6.(选做)为test用户设置磁盘配额(软限制和硬限制参数自行设定) 7.退出/mnt目录后卸载该分区 8.用du查看/usr目录的大小

实验六

6.1一维数组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使用一维数组编程的方法。 2.熟练掌握排序算法。 【实验内容】 1调试示例 输入一个正整数n,再输入n个整数,将它们排序后由小到大输出。(error07_1.cpp) 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num,a[num]; int change,t; printf("Enter Number: "); scanf("%d",&num); printf("Enter Data: \n"); for(i=0;i0 && change;i--) { change=0; for(j=0;j<=i;j++) if(a[j]>a[j+1]) { /*调试时设置断点*/ t=a[j]; a[j]=a[j+1]; a[j+1]=t; change=1; } } /*调试时设置断点*/ printf("Sorted data:\n"); for(i=0;i

实验六 高层绘图操作答案

实验六 高层绘图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2. 掌握绘制三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3. 掌握绘制图形的辅助操作 实验内容: 1. 1. 设x x x y cos 2^1sin 35.0????? ? ++=,在π 2~ 0=x 区间取101点,绘制函数曲 线。 x=0:pi/100:2*pi; y=(0.5+3*sin(x)./(1+x..^2)).*cos(x); plot(x,y); 2. 已知2 1x y = ,)2cos(2x y =,213y y y ?=,完成下列操作: (1) 在同一坐标系下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绘制三条曲线。 (2) 以子图形式绘制三条曲线。 (3) 分别用条形图、阶梯图、杆图和填充图绘制三条曲线。 (1).在同一坐标系下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绘制三条曲线。 x=0:pi/1000:2*pi; y1=x.^2; y2=cos(2*x); y3=y1.*y2;

plot(x,y1,'r',x,y2,'b-.',x,y3,'k--'); (2). 以子图形式绘制三条曲线。 x=0:pi/10:2*pi; y1=x.^2; subplot(2,2,1);plot(x,y1,'r'); title('y1=x^2'); y2=cos(2*x); subplot(2,2,2);plot(x,y2,'b-.'); title('y2=cos(2*x)'); y3=y1.*y2; subplot(2,2,3);plot(x,y3,'k--'); title('y3=y1.*y2'); (3). 分别用条形图、阶梯图、杆图和填充图绘制三条曲线。x=0:pi/10:2*pi; y1=x.^2; subplot(2,2,1);bar(x,y1,'r'); title('y1=x^2'); subplot(2,2,2);stairs(x,y1,'r'); title('y1=x^2'); subplot(2,2,3);stem(x,y1,'r'); title('y1=x^2'); subplot(2,2,4);fill(x,y1,'r');

实验报告1windows的基本操作范例

实验名称:Windows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主题的设置。 2.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 3.掌握开始菜单的组织。 4.掌握多任务间的数据传递——剪贴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属性查看和设置。 6.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与恢复。 7.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8.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存储和解压缩。 二、实验环境 1.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通过上机完成实验4、实验5所有内容后完成该实验报告 1.按“实验4--范例内容(1)”的要求设置桌面,将修改后的界面复制过来。 注:没有桌面背景图“Autumn”的,可选择其它背景图。 步骤:在桌面空白区域右击,选择菜单中的“个性化”,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桌面背景”,在背景栏内选中“某一张图片”,单击“确定”。 修改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2.将画图程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固定项目列表”上。 步骤:右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菜单中的画图程序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附到「开始」菜单”命令。 3.在D盘上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姓名”为名的文件夹(如01108101刘琳)和其子文件 夹sub1,然后:

步骤:选定D:\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学号+姓名”;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sub1” ①在C:\WINDOWS中任选2个TXT文本文件,将它们复制到“学号+姓名”文件夹中;步骤:选定“C:\WINDOWS”为当前文件夹,随机选取2个文件, CTRL+C复制,返回“D:\学号+姓名”的文件夹,CTRL+V粘贴 ②将“学号+姓名”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移到其子文件夹sub1中;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中其中任意一个文件将其拖拽文件到subl ③在sub1文件夹中建立名为“”的空文本文档;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 sub1”为当前文件夹,在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新建\文本文档”,把名字改为test,回车完成。 ④删除文件夹sub1,然后再将其恢复。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选择“删除”,然后打开回收站,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 4.搜索C:\WINDOWS\system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名第一个字母为s、文件长 度小于10KB且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并将它们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选定“ C:\WINDOWS\system”为当前文件夹,单击“搜索”按钮,在左侧窗格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中输入“s*.exe”,在“大小”中,选择“0~10KB”。 5.用不同的方法,在桌面上创建名为“计算器”、“画图”和“剪贴板”的三个快捷方式, 它们应用程序分别为:、和。并将三个快捷方式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①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计算器",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②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画图",将其拖至桌面空白处。 ③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在“创建快捷方式”

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一、试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当。 内容包含:试验题目、试验目的、实验原理、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注意事项。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 三、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目的:掌握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材料: 器材:注射器 1 ml、2 ml、5 ml;针头:4号、5号、6号。一般小鼠皮下、腹腔、肌肉注射用5.0-6号针头,静脉注射用4.5号或5号针头,口服灌胃用12号针头;大鼠与兔子用16号针头。 药品:生理盐水 试验方法: 1、安装针头:选择适宜号数的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管嘴上,拧紧,要求针尖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2、吸取药液:将针尖浸入药液中,左手持针管,右手提抽针芯,缓慢吸取药液至需要量。 3、排尽气泡:将吸入药液的注射器垂直向上,先抽一下针芯,使针头内的药液进入针管,并使针管内的空气汇集在药液上面,然后轻轻推动针芯,使空气自针头排出,直至溢出药液为止。若遇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再抽入空气少许,使该微量气泡汇合于抽入的空气中,然后一并排出(注意:避免将针头朝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喷射到人身上)。 4、持注射器: (1)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食指固定在针头与针管接头处;进针后,用食指夹住针管,拇指推动针芯注药。 (2)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无名指固定在针头和针管接头处,食指推动针芯注药。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 2、按接针头时须旋转90度; 3、针头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4、排尽气泡; 5、注射器针头按接处需用食指或无名指固定;

实验六答案

实验六函数与编译预处理答案 一、断点的设置和取消、单步执行跟踪进入函数和跳出函数方法 练习 2、调试练习: 要求:模仿示例调试以下程序,直到输出正确结果,源程序名为error6_2.c 程序功能:利用函数调用求“1!+2!+3!+4!+...+10!”的值(参见实验教材72页程序填空题第(1)小题) 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不是语法错误,而是算法错误或逻辑错误): 改正错误后的源程序: void main() { long s=0,i; long mm(int k); for(i=1;i<=10;i++) s=s+mm(i); printf("1!+2!+3!+...+10!=%ld\n",s); } long mm(int k) { long t=1, j; for(j=1;j<=k;j++) t=t*j; return (t); } 3、综合调试、改错练习: 以下程序有多处错误,请综合运用前面所学过的所有知识和VC++的调试手段,改正程序的各种错误,使其运行出正确的结果。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函数调用求任意两个整数的和。 改正错误后的源程序:

main() { int sum(int a,int b); int x,y; scanf("%d,%d",&x,&y); printf("x=%d,y=%d\n",x,y); printf("%d+%d=%d\n",x,y,sum(x,y)); } int sum(int a,int b) { return (a+b); } 二、编程练习 利用VC++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直到输出正确结果。编程练习1: 注意: 这里提供了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源程序参考清单,目的是给同学们一个思路。最好不要将此源程序清单复制到VC++中,否则会出现多处语法错误。同学们可以据此思路来填写有关语句,从而完成程序。在调试程序时,一定要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 下面函数是实现求[1,3000]能被17或23整除的整数的个数。请将程序补充完整,并调试运行,直到输出正确结果。(源文件名为blank6_1.c) 完成填空后的源程序: #include int f(int m, int n) { int i, count=0; for(i=m; i<=n; i++) if(i%17==0||i%23==0) count++; return count; } main() {int m,n; scanf("%d%d",&m,&n); printf("count=%d\n", f(m,n)); }

matlab 实验6 函数及其调用

数学实验练习六:函数 一、1)写一个 MATLAB 函数 piFun01.m 来计算下列级数: f(n) = 4*(1 - 1/3 + 1/5 - 1/7 + 1/9 - 1/11 + ...) 其中 n 为函数的输入,代表上述级数的项数,级数和 f(n) 则是函数的输出。 解:function f=pifun01(n) f=0; for i=1:n f=f+4*(-1)^(i+1)/(2*i-1); end >> piFun01(100000) ans = 3.1416 2)使用 tic 和 toc 指令来测量 piFun01(100000) 的计算时间。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两个指令,请使用 help tic 及 help toc 来查出它们的用法。我的旧计算机是 Pentium 450MHz,所得的计算时间约为 2 秒。请说明你的计算机规格以及其计算时间。

解:function f=pifun01(n) tic f=0; for i=1:n f=f+4*(-1)^(i+1)/(2*i-1); end f=toc 二、写一个 MATLAB 的递归函数 fibo.m 来计算 Fibonacci 数列, 其定义如下: fibo(n+2) = fibo(n+1)+fibo(n) 此数列的启始条件如下: fibo(1) = 0, fibo(2) = 1. a) fibo(25) 的返回的值是多少? 解:function f=fibo(n) if n==1 f=0; elseif n==2

f=1; else f=fibo(n-1)+fibo(n-2); end >> clear >> fibo(25) ans = 46368 b)使用 tic 和 toc 指令来测量 fibo(25) 的计算时间。我的计 算机是 Pentium 2GHz,所得的计算时间约为 3.35 秒。请说明你的计算机规格以及其计算时间。 解: function f=fibo(n) tic if n==1 f=0; elseif n==2 f=1; else f=fibo(n-1)+fibo(n-2); end

实验一 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一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2.熟悉常用玻璃仪器及洗涤与干燥 3.掌握称取、吸取和量取的操作规范 4.掌握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此部分要求同学们自己写,挑主要的写即可) 三、常用玻璃仪器(此部分不用写在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中的玻璃仪器分为普通玻璃仪器和标准磨口仪器。 1. 普通玻璃仪器 常见的普通玻璃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等,见图1-1所示。 图1-1 常用普通玻璃仪器 2. 标准磨口仪器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标准磨口仪器如图1-2所示。

短颈圆底烧瓶斜三颈烧瓶梨形烧瓶蒸馏头标准接头 克氏蒸馏头二口接管接受管真空接受管搅拌器套管 温度计套管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 图1-2 标准磨口仪器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实验报告此部分序号为“三”,抓自己认为重点的写,不需要全部照抄) 1. 玻璃仪器的洗涤 使用洁净的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化学工作者应有的良好习惯。洗净的仪器在倒置时,器壁应不挂水珠,内壁应被水均匀润湿,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如果有水珠,说明仪器还未洗净,需要进一步进行清洗。 (1) 一般洗涤 仪器清洗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毛刷蘸上去污粉或洗衣粉擦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洗刷时,不能用秃顶的毛刷,也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会戳破仪器。有时去污粉的微小粒子粘服在器壁上不易洗去,可用少量稀盐酸摇洗一次,再用清水冲洗。如果对仪器的洁净程度要求较高时,可在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进行淋洗 次,用蒸馏水淋洗仪器时,一般用洗瓶进行喷洗,这样可节约蒸馏水和提高洗涤效果。 (2) 铬酸洗液洗涤

实验六:广域网协议配置(2012最新版)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学院(系):软件学院 2012年3月22日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六:广域网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两台路由器之间的PPP和Frame Relay协议配置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配置路由器的方法和命令 3、PPP的基本原理及配置 4、Frame Relay协议的基本原理及配置 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 2台路由器、2台Pc机、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 {警告:路由器高速同异步串口(即S口)连接电缆时,无论插拔操作,必须在路由器电源关闭情况下进行;严禁在路由器开机状态下插拔同/异步串口电缆,否则容易引起设备及端口的损坏。} 1、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 将两台路由器的配置清空,以免以前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实验产生影响。2、在确保路由器电源关闭情况下,按照下图联线组建实验环境。配置IP地址, 以及配置PC 202.0.0.2 的缺省网关为202.0.0.1,PC 202.0.1.2 的缺省网关为202.0.1.1。

202.0.0.2/24202.0.1.2/24 AR18-12 AR28-11 3、在两台路由器上都启动 RIP ,目标是使两台PC 机之间能够ping 通。请将为达到此目标而在两台路由器上执行的启动RIP 的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你们的两台PC 机之间ping 通了吗?在缺省情况下,两台路由器的串口之间使用的是哪种广域网协议?(15分) 答: AR18-12: [RA]rip [RA-rip]network all AR28-11: [RB]rip [RB-rip]network 0.0.0.0 缺省情况下,两台路由器之间使用PPP 协议。ping 通截图如下: 4、PPP 协议PAP 验证配置: (1) 配置AR18-12为验证方,AR28-11为被验证方,然后测试两台PC 机 之间是否能够ping 通。请将在两台路由器上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15分) 答:

实验六、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分析解析

实验六 用窗函数法设计 FIR 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特性。 (3) 了解各种窗函数对滤波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滤波器的理想频率响应函数为H d (e j ω ),则其对应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h d (n) = ?-π π ωωωπ d e e H n j j d )(21 窗函数设计法的基本原理是用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序列h(n)逼h d (n)。由于h d (n)往往是无 限长序列,且是非因果的,所以用窗函数。w(n)将h d (n)截断,并进行加权处理: h(n) = h d (n) w(n) h(n)就作为实际设计的FIR 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其频率响应函数H(e j ω )为: H(e j ω ) = ∑-=-1 )(N n n j e n h ω 如果要求线性相位特性,则h (n )还必须满足: )1()(n N h n h --±=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h(n)的长度及对称性。 用窗函数法设计的滤波器性能取决于窗函数w(n)的类型及窗口长度N 的取值。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对阻带最小衰减和过渡带宽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窗函数类型和窗口长度N 。 三、实验步骤 1. 写出理想低通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和单位脉冲响应。 2. 写出用四种窗函数设计的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 3. 用窗函数法设计一个线性相位FIR 低通滤波器,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作为逼近滤波器,截止频率ωc =π/4 rad ,选择窗函数的长度N =15,33两种情况。要求在两种窗口长度下,分别求出h(n),打印出相应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观察3dB 带宽和阻带衰减; 4 用其它窗函数(汉宁窗(升余弦窗)、哈明窗(改进的升余弦窗)、布莱克曼窗) 设计该滤波器,要求同1;比较四种窗函数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用MATLAB 函数 可以调用MATLAB 工具箱函数fir1实现本实验所要求的线性相位FIR-DF 的设计,调用一维快速傅立叶变换函数fft 来计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

实验六压缩试验

实验六 压缩试验(快速法) 1 试验目的 测定土的湿密度、含水率,计算土样干密度、初始孔隙比,并用此密度、含水率条件下的试样进行压缩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即压缩曲线),确定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评价土体的压缩性。 ⑴掌握以磅秤式(或杠杆式)加压设备测定土压缩系数的方法,并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即压缩曲线); ⑵根据求得的压缩系数21-a 评定土的压缩性。 2 试验方法 ⑴密度试验——环刀法; ⑵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⑶压缩试验——快速固结试验法。 3 试验原理 土样在外力作用下便产生压缩,其压缩量的大小是与土样上所加的荷重大小以及土样的性质有关。如在相同的荷重作用上,软土的压缩量就大,而坚密的土则压缩量小;又如在同一种土样的条件下,压缩量随着荷重的加大而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在同一种土样上,施加不同的荷重,一般情况下,荷重分级不宜过大。视土的软硬程度及工程情况可取为12.5、25、50、100、200、300、400、600、800 kPa 等。最后一级荷重应大于土层计算压力的100~200kPa 。这样,便可得不同的压缩量,从而可以算出相应荷重时土样的孔隙比。如图6-1可见,当土样在荷重P 1作用下,压缩量为h ?。一般认为土样的压缩主要由于土的压密使孔隙减少产生的。因此,与未加荷前相比,可得:10e e h -=?。 而土样在荷重P 1作用下产生的应变为 h h ?= ε,从图6-1可得: ) 1(100 100 1 00e h h e e e e e h h +?=-+-=? 式中:1e ——在荷重P 1作用下,土样变形稳定时的孔隙比; 0e 、0 h ——分别为原始土样的孔隙比和高度; h ?——在荷重P 1作用下,土样变形稳定时的压缩量。

实验六 函数

实验六 函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自定义函数的一般结构及定义函数的方法。 2.掌握形参、实参、函数原型等重要概念。 3.掌握函数声明、函数调用的一般方法。 4. 了解函数的嵌套调用以及函数的递归调用的格式。 二、实验预习 1 .理解为什么要在程序中引入函数?函数的引入对程序的整体结构有什么样的影响? 2. 函数的定义格式,理解函数的类型说明符根据什么来确定? 3. 充分理解函数实参和形参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向值传递的意义。 4. 了解针对不同返回类型的函数返回值的应用,尤其是有无return 语句的区别。 5. 掌握函数调用与函数声明的格式,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函数声明?什么情况下不需要? 6. 了解函数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原理及使用原则。 三、实验内容 (一)阅读并调试下列程序,根据要求给出程序结果。 1.求三角形面积函数。 ⑴ 编程分析 ① 设三角形边长为a 、b 、c ,面积area 的算法是s=(a+b+c)/2, area=))()((c s b s a s s --- ,其中 显然,要计算三角形面积,需要用到三个参数,面积函数的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应为实型。 ② 尽管main()函数可以出现在程序的任何位置,但为了方便程序阅读,通常将主函数放在程序的开始位置,并在它之前集中进行自定义函数的原型声明。 ⑵ 参考程序 /* 定义和使用求三角形面积函数的程序 */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float area(float,float,float); /*函数的声明*/ void main() { float a,b,c; printf("请输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值:\n") scanf("%f,%f,%f",&a,&b,&c); if(a+b>c&&a+c>b&&b+c>a&&a>0.0&&b>0.0&&c>0.0) printf("Area=%-7.2f\n",area(a,b,c)); /* 以下是计算任意三角形面积的函数 */ float area(float a,float b,float c) { float s,area_s; s=(a+b+c)/2.0;

实验一 Matlab基本操作(2016)

实验一 MATLAB 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MA TLAB 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命令窗口的使用 3. 熟悉MATLAB 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实验内容 1) 练习MATLAB7.0或以上版本 2) 练习矩阵运算与数组运算 2. 实验要求 1) 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交实验报告 2) 禁止玩游戏! 三、实验主要软件平台 装有MATLAB7.0或以上的PC 机一台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实验方法:上机练习。 2. 实验步骤: 1) 开启PC ,进入MA TLAB 。 2) 使用帮助命令,查找sqrt 函数的使用方法 答: help sqrt 3) 矩阵、数组运算 a) 已知 ??????????=987654321A ,???? ??????=963852741B ,求)2()(A B B A -?+ 答: A=[1, 2, 3; 4, 5, 6; 7, 8, 9]; B=[1, 4, 7; 2, 5, 8; 3, 6, 9]; (A+B)*(2*B-A) b) 已知?? ????-=33.1x ,??????=π24y ,求T xy ,y x T c) 已知??????????=987654321A ,???? ??????=300020001B ,求A/B, A\B. d) 已知???? ??????=987654321A ,求:(1) A 中第三列前两个元素;(2) A 中所有第二行元素;(3) A 中四个角上的元素;(4) 交换A 的第1、3列。(5) 交换A 的第1、2行。(6) 删除A 的第3列。

e) 已知[]321=x ,[]654=y ,求:y x *.,y x /.,y x \.,y x .^, 2.^x ,x .^2。 f) 给出x=1,2,…,7时,x x sin 的值。 3)常用的数学函数 a )随机产生一个3x3的矩阵A ,求:(1) A 每一行的最大、最小值,以及最大、最小值所在的列;(2) A 每一列的最大、最小值,以及最大、最小值所在的行;(3) 整个矩阵的最大、最小值;(4) 每行元素之和;(5) 每列元素之和;(6) 每行元素之积;(7) 每列元素之积。 b) 随机产生两个10个元素的向量x ,y 。(1) 求x 的平均值、标准方差。(2) 求x ,y 的相关系数。(3)对x 排序,并记录排序后元素在原向量中的位置。 4) 字符串操作函数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如‘ABc123d4e56Fg9’),然后对该向量做如下处理: (1) 取第1~5个字符组成的子字符串。 (2) 将字符串倒过来重新排列。 (3) 将字符串中的小写字母变成相应的大写字母,其余字符不变。 (4) 统计字符串中小写字母的个数。

实验六 自定义函数

实验六自定义函数 实验目的:熟悉Matlab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实验内容: 2. 编写程序,在主程序中提示用户输入一组数字,编写子程序文件 find_div2.m找出能被2整除的数字,find_max_min.m找出输入数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find_averag求出输入数字的平均值,sort_number对数字进行排序,在主程序中调用子程序并且把上述结果输出。例如输入的数字为1,2,3,4,5,要求输出格式为:输入数字中能被2整除的数为:2,4 输入数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5+1=6 输入数字的平均值为:3 输入数字从大到小排序为:5,4 3,2,1 主程序: clear,clc s=input('请输入一组数字:','s'); x=str2num(s); find_div2(x); find_max_min(x); find_averag(x); sort_number(x);

子程序: function find_div2(x) b=length(x); for i=1:b A(i)=x(i); end c=find(rem(A,2)==0); A=A(c); disp(['输入数字中能被2整除的数为:',num2str(A)]) 子程序: function find_max_min(x) a=max(x); b=min(x); c=a+b; disp(['输入数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num2str(a),'+',num2str(b),'=',num2str(c) 子程序: function find_averag(x) a=mean(x); disp(['输入数字的平均值为: ',num2str(a)]) 子程序: f unction sort_number(x) a=sort(x); b=fliplr(a); disp(['输入数字从大到小排序为:',num2str(b)])

实验6函数习题及答案

实验6 函数 班级:学号: 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5)学习对多文件的程序编译和运行。 二、实验内容 1.阅读下面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结果,并且上机进行验证。 (1)a1.cpp 变量的虚实耦合,实现的是值传递,是单向传递 #include "stdio.h" int swap(int a,int b) { int c,s; c=a; a=b; b=c; s=a+b; return s; } void main() { int a,b,s; a=3;b=4; s=swap(a,b); printf("a=%d b=%d s=%d\n",a,b,s); } (2)a2.cpp

将十进制数26的各位数字相乘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um) { int k=1; do { k*=num %10; / num/=10; }while(num); return(k); } void main() { int n=26; printf("%d\n",fun(n)); } (3)a3.cpp 变量的作用域,当在函数内定义了与全局变量同名的局部变量时,全局变量被屏蔽#include "stdio.h" int a=3,b=5,c; void f(int b) { c=a+b; printf("%d %d %d\n",a,b,c); } void main() { int a=8; f(3); printf("%d %d %d\n",a,b,c); } (4)a4.cpp 递归,将十进制11转换为二进制 #include "stdio.h" void dtob(int n) { int i;

实验六

实验六计数器综合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分析集成同步十进制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2学会用集成同步十进制计数器来构成其它进制的计数器。 二实验仪器 安装有Multisim10的个人电脑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74LSl60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图6-1是由74LSl60等构建的同步十进制循环计数器。

图中,74LSl60的A、B、C、D端是计数器输入端;QA、QB、QC、QD端是计数器输出端;ENP与ENT是功能控制端,两端任何一端为低电平,计数器保持状态,只有ENP与ENT都为高电平,才能计数;~LOAD是预置端,低电位为预置数,当~LOAD为低电位,在CLK的作用下QA、QB、QC、QD的数值为A、B、C、D的数值;~CLR为置零端,低电位时清零;当EN当、ENT、~LOAD、~LOAD皆为高电位时,计数器处于循环计数状态。另外,V1是计数器时钟源,U2是带译码器的数码管显示器。 四实验步骤

(一)同步十进制计数器测试 1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实验电路图如图6-2。 2打开Multisim10工作界面,从TTL元件库中取出74LS160, 从显示器件库中取出带译码器的四脚显示数码管,从仪器库中取出逻辑分析仪等,按图6-2连接好。 3调整V1时钟频率为100Hz,打开工作开关。计数器运转正常后,进行下列测试 图6-2

4打开逻辑分析仪,时钟频率设置Extemal与V1相同,观察数码管数字变化与逻辑分析仪波形变化。画出一个计数周期QA、QB、QC、QD及时钟波形时序图。根据时序图分析计数器计数规律。 计数器计数规律如下: 十进制计数器是在二进制计数器的基础上得出的,用四位二进制数来代表十进制的每一位数。在CP作用下,计数器的状态Q3、Q2、Q1 Q0 按照0000→0001→ … →1001→0000循环,这十个状态称为有效状态。1010、1011、1100、1101、1110、1111六个状态称为无效状态。

实验六 窗函数及其对信号频谱的影响

实验六窗函数 及其对信号频谱 的影响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典型窗函数的性质、特点,比较几种典型的窗函数对信号频谱的影响。 2. 通过实验认识它们在克服FFT 频谱分析的能量泄漏和栅栏效应误差中的作用,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用窗函数 二. 实验原理 1. 信号的截断及能量泄漏效应 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数学工具是博里叶变换.应注意到,傅里叶变换是研究整个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关系。然而,当运用计算机实现工程测试信号处理时,不可能对无限长的信号进行测量和运算,而是取其有限的时间片段进行分析。做法是从信号中截取一个时间片段,然后用观察的信号时间片段进行周期延拓处理,得到虚拟的无限长的信号,然后就可以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相关分析等数学处理。 图6.1 信号的周期延拓 周期延拓后的信号与真实信号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处理带来的误差情况。设有余弦信号x(t)在时域分布为无限长(- ∞,∞),当用矩形窗函数w(t)与其相乘时,得到截断信号xT(t) =x(t)w(t)。根据博里叶变换关系,余弦信号的频谱X(ω)是位于ω。处的δ函数,而矩形窗函数w(t)的谱为sinc(ω)函数,按照频域卷积定理,则截断信号xT(t) 的谱XT(ω) 应为: 将截断信号的谱XT(ω)与原始信号的谱X(ω)相比较可知,它已不是原来的两条谱线,而是两段振荡的连续谱.这表明原来的信号被截断以后,其频谱发生了畸变,原来集中在f0处的能量被分散到两个较宽的频带中去了,这种现象称之为频谱能量泄漏(Leakage)。 信号截断以后产生的能量泄漏现象是必然的,因为窗函数w(t)是一个频带无限的函数,所以即使原信号x(t)是限带宽信号,而在截断以后也必然成为无限带宽的函数,即信号在频域的能量与分布被扩展了。又从采样定理可知,无论采样频率多高,只要信号一经截断,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混叠,因此信号截断必然导致一些误差,这是信号分析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C++实验六 函数

实验名称:实验六函数 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地点完成日期成绩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高级语言中定义和使用函数的方法; 2.掌握通过“值传送”调用函数的方法; 3. 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函数的设计方法; 4.进一步练习阅读检查与调试修改高级语言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调试运行如下二程序,分析调用函数前后程序1中a,b这二个变量的值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程序2中数组a的二个元素的值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程序1(变量作函数实参) int main( ) { int a=3,b=6; printf("a=%d,b=%d¥n",a,b); exchange1(a,b); printf("a=%d,b=%d¥n",a,b); return 0; } void exchange1(int x,int y) { int t; t=x;x=y;y=t; printf("x=%d,y=%d¥n",x,y); } 程序2(数组名作函数实参) int main( ) { void exchange2(int x[2]); static int a[2]={3,6};

printf("a[0]=%d,a[1]=%d¥n",a[0],a[1]); exchange2(a); printf("a[0]=%d,a[1]=%d¥n",a[0],a[1]); return 0; } void exchange2(int x[2]) { int t; t=x[0];x[0]=x[1];x[1]=t; printf("x[0]=%d,x[1]=%d¥n",x[0],x[1]); } 2. 写一个判别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素数的信息。 本程序应当准备以下测试数据:17、2、1。分别输入数据,运行程序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3. 编写转换函数,将十进制整数n(-2^31<=n<=2^31-1)转换成k(2<=k<=16)进制数。字母请使用大写。(HLOJ 8001) (三)实验具体步骤 1.调试运行如下二程序,分析调用函数前后程序1中a,b这二个变量的值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程序2中数组a的二个元素的值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程序1(变量作函数实参) int main( ) { int a=3,b=6; printf("a=%d,b=%d¥n",a,b); exchange1(a,b); printf("a=%d,b=%d¥n",a,b); return 0; } void exchange1(int x,int y) { int t; t=x;x=y;y=t; printf("x=%d,y=%d¥n",x,y); }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一:容量瓶凡要求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必须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的容量有大有小,均在瓶上标出(如50ml、500ml等)。瓶颈上有一刻度线,表示当液体加到此刻度时就相当于瓶上所标容量。瓶上并标有温度,通常为20℃,表示瓶上所标容量是在20℃时的容量。室温不在20℃时,容量将会有所增减。 配制溶液时,先将溶质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再把溶液沿玻璃棒引入容量瓶;用少量溶剂冲液烧杯后倒入容量瓶,最后再添加溶剂到刻度线。加溶剂时在接近刻度线前,应改用滴管吸取溶剂添加,以免超过刻度线。装透明溶液时应使液体凹面下线与瓶上刻度线重叠;非透明溶液则应使液体凹面上线与刻度线重叠。 混匀时,一手握瓶颈并按住瓶塞;一手托瓶底,反复颠倒、摇动数次。 为了保证容量瓶的准确度,容量瓶中所装溶液温度应在20℃左右,不可过高或过低,切不可直接加热;用后只能以水冲洗或用铬酸洗液浸泡,切不可放入毛

刷直接刷洗;洗净后倒置放干而不能烘干;容量瓶与其瓶塞是成套固定的,不可任意更换,以免不严而漏出液体;当配制蛋白质溶液时,先在烧杯内溶解后再沿瓶壁缓缓加入,在加到刻度后再混匀,以免产生大量气泡影响观察刻度。 二:吸量管是精密的卸量容器。实验室常用的分三种: 1:刻度吸管这类吸管的管壁上刻印有多个刻度。刻度分为刻到尖端的及刻度不到尖端的;刻度读数有从上而下及从下而上的,用前必须分清楚。 用刻度吸量管量取液体时,若使用刻度不到尖端的,只要小心将液体放至下端最后刻度处即可。若使用刻度到尖端的吸管则要注意使用规则。北京等地生产的吸管规定:1ml(包括1ml)以上的刻度管,在放出液体后,尖端遗留的液体不应吹出,只要使管尖紧靠容器内壁转动几秒钟即可;1ml以下(不包括1ml)的刻度管则必须把尖端遗留的液体吹入容器内。这类管上一般都印有“吹”字。 若遇不明是否该吹的吸管,可作校正后(其校正法见附录)再行使用,以免产生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