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有答案)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有答案)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有答案)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有答案)

必修五《陈情表》导学案(教师专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古代一些常用的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掌握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成语。

2. 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3. 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 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2. 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桌之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

文翻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2. 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文背书技能的训练和文言文字词句的归纳。

2、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3、通过对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义,即:苦情、亲情、忠情。体会作者融于事的巧妙手法。

【知识链接】

1、李密(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

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晋代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是一篇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的奏章。

4、古代文体常识:

①“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②“赋”,是以“文赋”为体式而发展倾向,呈现在当代辞赋创作中的普遍现象,

被称为“辞赋文体赋现象”。学者将赋体分为四类:曰古赋、曰俳赋、曰文赋、曰律

赋。文体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宋古文运动,一部分赋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

体倾向,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

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

③“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子给君王的上书用来陈述衷情。表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

望和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表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表,古代向帝王上

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

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0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

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④序:一种勉励他人的文体(古代)?也称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学法指导】

一、学习思路:

1. 何谓陈情(解题)

2. 为何陈情(作者、背景、知人论世)

3. 所陈何情(理解内容)

4. 如何陈情(理清思路、说理技巧、陈情效果)

5. 整合名句(描述体验)

二、学习方法:

1 、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 、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的要义,进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李密散文的艺术特色。

4、比较法。通过对本文与《出师表》等相似文章的比较,深入了解本文的特点。

三、理解与迁移:

1、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在自学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2、课前预习要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烛之武、邹忌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的婉曲方式。

学习过程】

自主阅读,完成下列各题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ABD

臣以险衅(x 1 n)夙(sh u )遭]m I n ) 行(x i ng) 年四岁悯(m I n)臣孤弱少(sh d o)多疾病九岁不行(x ng) 终鲜(xi a n) 兄弟门衰祚.(zu o )薄

b o)

C期(j i ).功强a ng)近茕茕(qi o ng) 孑ji e) 立立五尺之僮(t o ng)常在床蓐(r u)

D逮(d d i) 奉圣朝前太守臣逵(ku i)除臣洗(x I)马猥(w e i)以微贱

E非臣陨u n)首责臣逋(b u)慢刘病日笃(d u) 犹蒙矜(j i n)育

F本图宦(hu d n)达过蒙拔擢(zhu o)宠命优渥(w o)岂敢盘桓(hu a n)

G 有所希冀.(j i ) 日薄(b 6)西山

更(g e ng )相为命 不胜(sh e ng )怖惧

答案:A 夙(s u ) 遭 ( mi n )凶 B 期(j 1 )功强a ng )近除臣洗(xi a n )马

2、指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D )

A 猥 以微贱 ( 自谦 之词,犹“鄙 ”) 则刘 病 日 笃 ( 病重)

B 过 蒙拔擢 ( 提拔 ) 矜 悯愚诚 ( 同情 、怜悯)

C 死当结草 ( 代指 报恩) 岂敢盘桓( 逗留, 徘徊不进 的样子 )

D 门衰祚 薄(福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大功服的人)

答:D 期:指穿一周年丧服的人

零丁,通“伶仃” ,孤独的样子 蓐,通“褥”,草席子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4、根据对成语的解释写出本文中的这个成语。

① 太阳快要落山了。多形容衰老病重的人或事物接近死亡。 ② 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皇天后土)

③ 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茕茕孑立)

④ 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相互安慰。 形容孤单得很, 既没有知己的人, 也没有同情的人。 (形

3、指出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 )

B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D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 ,忧愁、忧伤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日薄西山 )

影相吊)

⑤形容气息微弱。(气息奄奄)

⑥古代传说,小乌鸦长成之后,就能衔食反哺乌鸦。比喻侍奉父母的孝心。(乌鸟私情)

⑦家门衰败,福分浅薄。(门衰祚薄)

⑧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⑨保得住早上,不一定能保得住晚上。形容形势危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不好的变化。

(朝不虑夕)

⑩人的寿命已经不长了,不久就要死去。(人命危浅)

(11)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嘴里含着玉环。表示感恩报德之心没齿不忘。(结草衔环)

5、解释加点字,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解释有误的是(③⑦)

①则告诉不许(告诉:申诉(苦衷);不许:不被允许)

②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自立)

③九岁不行(不行:不可以)

④臣之辛苦(辛苦:辛酸苦楚)

⑤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

⑥臣以供养无主(无主:没有人主持)

⑦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向上级报告)古今异义词

至于成立。到; 另提一事。成人自立;(理论)站得住。

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科举中最低级者臣以供养无主无人来做;没有主意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苦衷);让别人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谦言私爱;数量少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报答皇上;向上级报告

幸运;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6、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A

A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做状语,像孑孓一样)

B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

C 、 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

D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

词类活用:

动一使动,使 闻

形--名,卑微低贱的身份,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名—状,一天一天 名 动,作孝廉,为孝廉 名——动,作秀才,为秀才 动一一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动词使动用法,使……终了 形一一名,老人

形 动,远离 形——名,诚心

使动,使皇上闻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 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婴疾病一一被疾病缠绕,为疾病所困。

E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否定判断。这实在不是我肝脑涂地就能报答得了的大恩大德啊。 )

C 今臣亡国贱俘(肯定判断。我现在已是个卑贱的亡国之俘虏。

D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定语后置。这样看来,我给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

明确: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这样看来,我给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 ) 合作探

究,理解课文内容。

1、文章题为“陈情表”,

“陈”是什么意思?“情”指的是什么?“表”是怎样的一种文 体?向谁陈情?李

密向晋武帝陈什么情?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次之童。 名—状,在家之外名—状,在家里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猥以微贱 则刘氏病日.笃。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臣之进退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凡

在故老,犹蒙矜育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愿陛下矜悯愚诚.

谨拜表以闻

明确:陈:陈述、禀报。情:隐情、苦衷。表: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 陈述请求时所用。陈情表: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 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 为笼络人心, 对蜀汉士族

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陈情。

向 君 王 上书 陈 述 祖母 刘 氏 年 老多 病 ,无 人 侍 奉 ,暂 不 能 应 征 ,请 求 辞 官 终养

祖母的衷情。

2、把握文章脉络并概括段落大意。文中哪句话是本文主旨?

本文主旨句: “愿乞终养” 。

3、文章一开始,作者说: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 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明确: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

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4、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从

李 密 的 态 度 坚决 呢 , 还是 他 的 哀 婉陈 情 ?

明确: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一一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夙婴疾病一一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孓立、形影相吊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 决,还是不去应征。

5、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动之以真情呢,

第一段: 自诉家境困顿多舛, 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度及特别处境。 )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写自己忠与孝的两难处境。 ) (为打消武帝的疑虑,重申自己的人生态

本 段 中 我们 看 到 的 是

还是喻之以大义?

明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6、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作者当时的确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辞不就职,终养祖母吧,

又怕新朝疑忌,招致杀身之祸。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是如何打动晋武帝的心的?

明确:

作者当时的确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辞不就职,

终养祖母吧,又怕新朝疑忌,招致杀身之祸。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巧妙的说话技巧派上了用场。

首先,作者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以确实存在的供养祖母为理由,向晋武帝陈情。

其次行文时先说后说、轻说重说处理巧妙。

第一段作者陈述少小时父死母嫁、无兄无弟的孤苦无依的不幸以及由祖母抚养成人,祖母卧病在床的情况。写得凄切哀婉,使晋武帝“切峻”同情。

第二段作者写新朝对自己的礼遇、自己的感恩之情以及进退两难的狼狈。

尤其是开头作者说“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承认新朝的合法性,让阴谋立朝的晋武帝

怕李密反对新朝的疑忌顿消。

第三段作者借新朝“以孝治天下”之政策,为自己“辞不就职”寻找借口,同时不惜卑

身自污,说自己“少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至此,晋武帝所有猜忌都被打消。

最后一段还指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的事实,表明先尽孝后尽忠的观点。

这样武帝完全被说服,还“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7、第四段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明确:

“尽节”“报养”即忠孝两全。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能力提升】

1、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请你细读课文,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说说下列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A 四字骈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

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B 对偶句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C 比喻句:

①“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②“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

表,岂能

不打动人?

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2、整合名句,描述体验.第一段中的“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第三段里的“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最后一段里“乌鸟私情, 愿乞终 养”

要求:依据这几处文字描述一下李密是怎样侍奉祖母的。 示例:

一间简陋的房子里弥漫着药味,九十六岁高龄的祖母躺在床上,不时地发出低微的呻吟。 李密守候在边上, 不时地给祖母掖被子。床前一个炉子上的药罐里炖着药。 该吃药了,李密 小心翼翼地扶起祖母, 让她斜躺着,先尝一下药的冷热是否合适,然后一匙一匙地喂。有些 药汁从祖母的嘴角流了下来, 他赶紧用毛巾轻轻擦去。祖母吃完药躺下了, 李密就坐在床边

看书,只要祖母一有动静,他就马上放下书,察看祖母的情况。白天如此,晚上也是这样。 他的朋友见他越来越瘦,劝他雇一个奴婢来服侍祖母,他总是摇摇头说: ’让别人来服侍, 我不放心。祖母当年养育我, 比我现在服侍她还要辛苦,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我不能报答 万一,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3、《陈情表》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出于情,归于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请你仔细阅读课文后, 把下列布局

图补充完整。 寻情:苦情

孝情忠情

《陈情表》之布局

先陈苦情 遭闵凶伶仃孤苦 博得同情 后陈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打动真情 再陈忠情 圣上恩重如山

消除疑虑

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出于情,归于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4、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 《祭十二郎文》不下泪

者,其人必不友。请你再读课文,体会并指出各段的感情基调。 明确: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三段:真挚,诚恳;

5、试分析艺术特色。

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

>,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四段:忠诚,期待。

明确: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

(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

< 孝顺

2 、文脉畅达,照应联通; (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回顾骈体文特点)

4 、陈辞婉曲,屈伸适宜。 (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

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学以致用】

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 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 本意,称为“婉曲”。老师主要想了解一下你运用婉曲的言辞技巧。 案例1: 一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拮据, 让成绩较好的儿子退学, 答:

【巩固练习】

1、 “臣”字作“臣子”讲的一项是( A ) A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E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 今臣亡国贱俘。

2、 注意下面一些表示与官职有关的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A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职)

B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提拔)

C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授予官)

D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担任)

3、 文中多次提到官名,下列加点字不是官名的一项是( A

A 、后刺激性史臣荣举臣秀才

B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4、加点字意义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C )

A 、 逮春圣朝,沐浴清化( 《陈情表》 )

B 、 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壁之战》)

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 (任选一题作答) 亲人劝说无

效。 假设你 是班主任,你到家劝说,怎样说服家长?

案例2: —朋友因身体娇弱只顾经常服药,

好朋友,当怎样说服这位朋友?

而不注意锻炼, 当然效果不佳。 你作为他的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

D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李渔《芙蕖》)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为下文请求提供依据。

E、第二段叙述自己并非没有奉诏之心,只是因为祖母病重,自己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C、第三段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再着重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情况,以说明并非欲全名节。

D、第四段陈述希望,恳请皇上满足他孝敬祖母的愿望,并表达了自己一定要“陨首”“结草”对祖母报恩的决心。

6、对李密的经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C)

A、李密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死去。

B、在他四岁的时候,舅舅违背母亲的意愿,逼迫母亲改嫁。

C、李密由后母刘氏抚养成人,从小体弱多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

D、一位太守名逵的考察并推举他为孝廉,一位刺使名荣的举荐他为“秀才”,

不久,晋武帝下诏,征他为郎中,后又征他为孝廉。

答:C “后母刘氏”应“祖母刘氏”

7、对李和《陈情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C )

A 、《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十七。

B、表,是一种文体,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子群向国君陈情谢贺。

C、李密,字令伯,隋朝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他与历史上著名的瓦风冈军的首领李密不是同一个人。

D、本文托言“乌鸟私情”“暂辞官爵”,虽然是出于宗法伦常观念,但措辞委

婉,感情真挚,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

答:C “隋朝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错。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①马时,他写了这篇表。)

8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执异。”揭示了几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下面的句子所在的文体与本文文体相同的一项是(B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谰太宗十疏说》)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阿房宫赋》)

D、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腾王阁序》王勃)

【学习反思】

《陈情表》导学案(含答案)

《陈情表》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见、夺、婴、逮、矜、听、拜、除”等重点词语的意义。 2、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背全文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知识链接: 1、解说文体:陈,陈述。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本文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2、、背景资料: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3、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臣以险衅.()悯( ..)臣孤弱夙遭闵.()凶终鲜.()兄弟 常在床蓐.()猥( ..)以微贱责臣逋.()慢犹蒙衿.()育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日薄.()西山 除臣洗.()马逮()奉圣朝过蒙拔擢( ..)门衰祚.()薄 2、解释加点字词: (1) 门衰祚.薄()(2) 茕茕 ..孑立()(3) 形影相吊.()(4)终鲜.兄弟()(5) 夙婴.疾病()(6) 猥.以微贱()(7)责臣逋.慢()(8) 犹蒙矜.育()(9)刘病日笃.() (10) ....寻.蒙国恩()(11) 逮.奉圣朝() (12) 日薄.西山() (13)宠命优渥 ..()(14) 不矜.名节()(15) 听.臣微志() (16)岂敢盘桓 ..(.)(17).沐浴 ..清化 3、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6)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二、分析课文第一段 1、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然后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作用: 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三、分析课文第二段 1、学生齐读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四、赏析第三段——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五、分析第四段。 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六、赏析语言 (一)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提示: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二)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陈情表》课后练习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 ....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 ...夕了。 D.孤苦伶仃 ....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2、.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二、.名句填空。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 母,无以至今日;,。 4、愿陛下矜悯愚诚,,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案

数列 1.1数列的概念 预习课本P3~6,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列?数列的项指什么? (2)数列的一般表示形式是什么? (3)按项数的多少,数列可分为哪两类? (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关系? [新知初探] 1.数列的概念 (1)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3)数列的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 n…,简记为数列{a n}.数列的第1项a1,也称首项;a n是数列的第n项,也叫数列的通项. [点睛] (1)数列的定义中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定次序”与“一列数”.也就是说构成数列的元素是“数”,并且这些数是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即确定的数在确定的位置. (2)项a n与序号n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这个数列中的一个确定的数,而序号是指项在数列中的位次. (3){a n}与a n是不同概念:{a n}表示数列a1,a2,a3,…,a n,…;而a n表示数列{a n}中的第n 项. 2.数列的分类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作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作无穷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n =f (n ),那么这个式子叫作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点睛] (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为定义域的函数解析式. (2)同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4.数列的表示方法 数列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三种: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一数列的任意两项均不可能相同.( ) (2)数列-1,0,1与数列1,0,-1是同一个数列.( ) (3)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它的序号有关.( ) 答案:(1)× (2)× (3)√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n +1 2,则该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 ) A .1,0,1,0 B .0,1,0,1 C.12,0,1 2 ,0 D .2,0,2,0 解析:选B 把n =1,2,3,4分别代入a n =1-(-1)n + 12中,依次得到0,1,0,1. 3.已知数列{a n }中,a n =2n +1,那么a 2n =( ) A .2n +1 B .4n -1 C .4n +1 D .4n 解析:选C ∵a n =2n +1,∴a 2n =2(2n )+1=4n +1. 4.数列1,3,6,10,x,21,…中,x 的值是( ) A .12 B .13 C .15 D .16 解析:选C ∵3-1=2,6-3=3,10-6=4, ∴? ???? x -10=5,21-x =6,∴x =15. [典例] (1){0,1,2,3,4};(2)0,1,2,3;(3)0,1,2,3,4,…; (4)1,-1,1,-1,1,-1,…;(5)6,6,6,6,6. [解] (1)是集合,不是数列;

《陈情表》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密的生平、文章写作背景。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诵读全文,基本了解文章大意。 3、感受李密陈情的艺术。 预习内容 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文学史上对《陈情表》的高度评价: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第一课时练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险衅.()祚薄 ...立()床蓐.()拔擢.()优渥.()..()茕茕孑 猥.劣()陨.首()希冀.()逋.慢() 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释以下加点的实词。 1、臣以险衅 .. 2、夙.遭闵凶 3、慈父见背 ..抚养 .. 4、躬亲 5、终鲜.兄弟 6、门衰祚.薄 7、晚有儿息. 8、茕茕孑 ...立 9、形影相吊. 10、逮.奉圣朝 1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1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3、拜.臣郎中 14、寻蒙 ..国恩 15、除.臣洗马 16、臣具.以表以闻. 17、辞.不就职 18、责臣逋慢 .. 19、则刘病日笃. 解释下列加点虚词 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复命 2、臣具以.表闻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并解释 1、九岁不行 2、至于成立 3、则告诉不许 4、沐浴清化 5、臣欲奉诏奔驰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夙遭闵.凶 2、零丁 ..孤苦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4、常在床蓐 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高中数学必修五导学案 解三角形答案

必修五解三角形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______________14/5___________ 10._2___ 11. __________2_ 12._______ 90_______ 13. ___________ 120 14.__不用做___)),(),((321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解:(1)在ABC ?中,由 cos A =,可得sin A =,又由s i n s i n a c A C =及 2a =,c =可得sin C = 由2 2 2 2 2cos 20a b c bc A b b =+-?+-=,因为0b >,故解得1b =. 所以sin 1C b = = (2)由cos 4A =- sin 4 A =, 得2 3cos 22cos 14A A =-=- ,sin 2sin cos A A A == 所以3cos(2)cos 2cos sin 2sin 3 3 3 8 A A A π π π -+ =-= 16.解:(I)由已知得: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B A C A C A C +=, sin sin()sin sin B A C A C +=,则2sin sin sin B A C =, 再由正弦定理可得:2b ac =,所以,,a b c 成等比数列.

(II)若1,2a c ==,则2 2b ac ==,∴2223 cos 24 a c b B a c +-==, sin C == , ∴△ABC 的面积11sin 1222S ac B = =??=. 17. 【解析】(Ⅰ),,(0,)sin()sin 0A C B A B A C B ππ+=-∈?+=> 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sin B A A C A C A C B =+=+= 1cos 23 A A π?= ?= (II)2 2 2 2 2 2 2cos 2 a b c bc A a b a c B π =+-?==+?= 在Rt ABD ?中,AD = == 18. 【解析】 解:(1)证明:由 sin( )sin()44 b C c B a π π +-+=及正弦定理得: sin sin()sin sin()sin 44 B C C B A ππ +-+=, 即sin )sin )B C C C B B -+= 整理得:sin cos cos sin 1B C B C -=,所以sin()1B C -=,又30,4 B C π << 所以2 B C π -= (2) 由(1)及34B C π+=可得5,88B C ππ= =,又,4 A a π ==所以sin 5sin 2sin ,2sin sin 8sin 8 a B a C b c A A ππ = ===, 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 151 sin sin cos 2888842 bc A πππππ===== 19.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三角恒等变化,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解析:(Ⅰ)因为22()sin cos cos f x x x x x ωωωωλ=-+?+ cos22x x ωωλ=-+π 2sin(2)6 x ωλ=-+.

《陈情表》学案

陈情表》学案(学生版) 《陈情表》学案 第二部分:基本能力自主控究 本课重点: 1.研讨篇章结构内容及作者情感. 2 .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 比较归纳. 学习过程:一. 组内朗读课文。 二. 问题导学:请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在班内共享。 (一)阅读第一段。 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2、李密说自己“夙遭闵凶”那么他有哪些坎坷命运呢?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有人说这八个字用得好,你读 了之后,试描述一下,感觉这八个字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4、祖母刘氏为李密做过什么,李密又在为祖母做着什么?你如何理解这祖孙二人之间的感情?

5、李密在全文第一段就写了这些内容,他究竟想干什么,你觉得第一段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6、就第一段而言,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二)、阅读第二段 1、文中第二段中谈到李密被起用几次?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2、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李密对被朝庭起用的态度是坚决 推辞呢,还是哀婉陈情呢? 思考: 3、两届刺史先后举荐李密,说明什么,尝试多列出几点理由? 4、诏书一再頒下,不停升李密的官职,又是为何? 5、在李密“辞不就职”之后,“诏书切峻,责其逋慢,” 又是为何? 6、“郡县”“州司”又为何逼迫于他?李密的“狼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出现的? (三)、阅读第三段 1、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第 2 页

2017年最新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及章节检测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五 全册导学案及章节检测 目 录 1.1.1 正弦定理(一) ............................................................................................................. 1 1.1.1 正弦定理(二) ................................................................................................................ 5 1.1.2 余弦定理(一) ............................................................................................................. 9 1.1.2 余弦定理(二) ........................................................................................................... 13 1.2 应用举例(一) ................................................................................................................. 18 1.2 应用举例(二) ................................................................................................................. 24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复习课 ............................................................................................... 30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检测(A ) ........................................................................................ 35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检测(B ) ........................................................................................ 42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 50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 ................................................................................... 54 2.2 等差数列(一) ............................................................................................................... 59 2.2 等差数列(二) ............................................................................................................... 63 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一) ........................................................................................... 67 2.4 等比数列(一) ............................................................................................................... 76 2.4 等比数列(二) ............................................................................................................... 80 2.5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二) ........................................................................................... 88 数列复习课检测试题 ............................................................................................................. 93 数列习题课(1)检测试题 ................................................................................................... 98 数列习题课(2)新人教A 版必修5 .................................................................................. 102 数列章末检测(A )新人教A 版必修5 .............................................................................. 106 数列章末检测(B )新人教A 版必修5 .............................................................................. 112 第二章 数 列 章末检测(B) 答案 ............................................................................. 115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 120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 ................................................................................... 125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 ................................................................................... 130 3.3.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 134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一) . (140)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二) (146) 3.4 ≤a +b 2(二) (157) 第三章 不等式复习课 ......................................................................................................... 161 第三章 不等式章末检测(A ) .......................................................................................... 167 第三章 不等式章末检测(B ) (174)

《陈情表》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预习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本文的文体特征 3、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字词 4、正确断句,能借助于字典翻译文章 5、把握每段大意,体味作者情感 二、预习内容 1、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4)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正字音 险衅()祚薄()茕茕孑立()床蓐()拔擢()优渥()猥劣()陨首()希冀()逋慢() 4、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5、预习思考

《陈情表》学案(学生版)

《陈情表》学案(学生版) 导读:《陈情表》学案 第二部分:基本能力自主控究 本课重点: 1.研讨篇章结构内容及作者情感.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比较归纳. 学习过程: 一.组内朗读课文。 二.问题导学:请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在班内共享。 (一)阅读第一段。 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2、李密说自己“夙遭闵凶”那么他有哪些坎坷命运呢?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有人说这八个字用得好,你读了之后,试描述一下,感觉这八个字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4、祖母刘氏为李密做过什么,李密又在为祖母做着什么?你如何理解这祖孙二人之间的感情? 5、李密在全文第一段就写了这些内容,他究竟想干什么,你觉得第一段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6、就第一段而言,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二)、阅读第二段 1、文中第二段中谈到李密被起用几次?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2、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李密对被朝庭起用的态度是坚决推辞呢,还是哀婉陈情呢? 思考: 3、两届刺史先后举荐李密,说明什么,尝试多列出几点理由? 4、诏书一再頒下,不停升李密的官职,又是为何? 5、在李密“辞不就职”之后,“诏书切峻,责其逋慢,”又是为何? 6、“郡县”“州司”又为何逼迫于他?李密的“狼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出现的? (三)、阅读第三段 1、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

高中数学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加课后作业及答案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2.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一) 【学习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2.探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 3.能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学法指导】 1.在理解数列概念时,应区分数列与集合两个不同的概念. 2.类比函数的表示方法来理解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 3.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本节的难点之一,突破难点的方法:把序号标在项的旁边,观察项与序号的关系,从而写出通项公式. 【知识要点】 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___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项. 2.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1,a 2,…,a n ,…,简记为 . 3.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 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_____数列. 4.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 公式.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 数列的概念 问题 先看下面的几组例子: (1)全体自然数按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0,1,2,3,4,…; (2)正整数1,2,3,4,5的倒数排成一列数:1,12,13,14,1 5 ; (3)π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成一列数:3,3.1,3.14,3.141,…; (4)无穷多个1排成一列数:1,1,1,1,1,…; (5)当n 分别取1,2,3,4,5,…时,(-1)n 的值排成一列数:-1,1,-1,1,-1,…. 请你根据上面的例子尝试给数列下个定义. 探究 数列中的项与数集中的元素进行对比,数列中的项具有怎样的性质? 探究点二 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 问题 数列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回忆一下函数的表示方法,想一想除了列举法外,数列还有哪些表示方法? 探究 下面是用列举法给出的数列,请你根据题目要求补充完整. (1)数列:1,3,5,7,9,… ①用公式法表示:a n = ; ②用列表法表示: (2)数列:1,12,13,14,1 5,… ①用公式法表示:a n = . ②用列表法表示: ③用图象法表示为(在下面坐标系中绘出): 探究点三 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 什么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谈谈你对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 探究 根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数列的特征,并进行联想、转化、归纳,同时要 数列 通项公式 -1,1,-1,1,… a n = 1,2,3,4,… a n = 1,3,5,7,… a n = 2,4,6,8,… a n = 1,2,4,8,… a n = 1,4,9,16,… a n = 1,12,13,1 4 ,… a n =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写出数列的前5项与第2 012项. (1)a n =cos n π2 ; (2)b n =11×2+12×3+1 3×4+…+ 1 n n +1 . 小结 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指定项,要注意n =1,2,3,….如果数列的通项公式较为复杂,应考 虑运算化简后再求值. 跟踪训练1 根据下面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4项. (1)a n =2n +1;(2)b n =2 ) 1(1n -+ 例2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3,5,-7,9,…; (2)12,2,92,8,25 2 ,…; (3)9,99,999,9 999,…; (4)0,1,0,1,…. 小结 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分析,抓住其几方面的特征: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③拆项后的特征;④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并对此进行联想、转化、归纳. 跟踪训练2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212,414,618,81 16,…; (2)0.9,0.99,0.999,0.999 9,…; (3)-12,16,-112,1 20,….

《陈情表》教学案2(整理精校版)

《陈情表》教学案2 必修教案 0405 08:33 :: 《陈情表》教学案 学案【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引导学生体会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鉴赏本文形象精粹的语言和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 4、背诵全文。 【学法建议】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在叙述中蕴涵的真挚感情。 2、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艺术特色。 3、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体会文章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的写法。 【课前预习】 1、简介: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晋武帝多次召他为官,以故推脱。祖母死后征为尚书郎,转汉中太守。后免官回乡,度过晚年。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西晋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族尽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另一方面作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

顾虑多多,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悲苦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密才出仕晋朝。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4)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正音: 闵(mǐn)凶终鲜(xiǎn)兄茕茕孑立(qiòng)逋慢(bū) 险衅(xìn )祚薄(zuó )床蓐(rù )拔擢(zhuò ) 优渥(wó )猥劣(wěi )陨首(yǔn )希冀(jì) 4、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5、预习思考: 1通读全文,对照注释,翻译全文。圈出难解的字、词、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思考: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的? 3思考: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五学案(全套)

加油吧,少年,拼一次,无怨无悔! 高二数学必修五全套学案 §1.1.1 正弦定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2. 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 会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试验:固定?ABC的边CB及∠B,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的大小的增大而.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 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在Rt?ABC中,设BC=a, 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 探究2: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 =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从而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类似可推出,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请你试试导. 新知: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的比相等,即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试试: (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sin sin a A b B = B .cos cos a A b B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导学案(全册) 目录 1.1.1正弦定理 (2) 1.1.2余弦定理 (4)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习题课 (6) 1.2 应用举例 (8)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11) 2.2等差数列 (14)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7) 2.4等比数列 (20) 2.4等比数列的性质 (22)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24)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26)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28)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0)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33)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 (36)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 (38) 3.4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学案1) (40) 3.4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学案2) (42)

1.1.1正弦定理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了解正弦定理的内容及解三角形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1、推导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变形: 正弦定理可用于两类: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求其他两边与另一角; (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其他的角与边. 2、了解“解三角形”的概念 三、提出困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课标要求: 掌握正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度量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学习目标:掌握三角形中边长和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掌握正弦定理.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够运用正弦定理等知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正弦定理的证明和解三角形. 难点:正弦定理的证明. 二、学习过程 例1:在ABC ?中,已知3=b , 60=B ,1=c ,求C A a 及,

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

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 【学习重点、难点】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课前准备】 1.作者简介: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2.解题: 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3.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险衅()行()年四岁祚 ()薄() 盘桓()猥()以微贱床蓐 () 陨()首责臣逋()慢日笃 () 拔擢()宠命优渥()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二、诵读品析,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1、听朗读,明确断句和读音,把握句子的节奏。 2、读第一段,解释加点字词意思。    ①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最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导学案 全册精品

Unit 1 Great Scientists 【单元导航】 Great scientists There are some great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orld. Can you name some of them? What kind of role do they play in the filed of science?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ir inventors below before you answer all these questions. Alexander Bell electricity Thomas Edison the First telephone Laite Brothers the electric Lamp Madame Curie black holes in Universe Franklin Theory of Gravity Steven Hawking Radium Elbert Einstein the First Plane Isaac Newton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Period 1 Warming Up and Reading Step 1.Pre-reading 1.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you name some? 2. Do you know how to prove a new idea in scientific research? Discuss in groups the stages in examining a new scientific idea. What order would you put them in? Draw a conclusion Think of a method Collect results Make up a question Find a problem Analyze the results Find supporting evidence Repeat if necessary Step2. Fast-reading(方法导引:略读或浏览阅读skimming:忽略不懂的句子和生词,快 速阅读原文。目的只是为了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针对这篇文章我们只要回答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and how 的问题) 1. Skim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reading passage below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disease was not cured at that time? (2)What is the cause of cholera? What is to blame? (3)Was it defeated finally? 2.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it.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John Snow ________ out the ________ of the disease called cholera which was a disease in ________ in the 19th century. With Snow's great efforts, the disease was finally under ________. Step3: Careful reading.(方法导引:采用扫描式阅读scanning:进行有目的的阅读,目的是 寻找某些资料或信息,对于无关部分可以忽略。) 1.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text. 1) Why was c holera called “King Cholera” in the text?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