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找规律》教案5篇

《找规律》教案5篇

《找规律》教案5篇

《找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详细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究并发觉简洁图形掩盖现象中的规律,能依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掩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洁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受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索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育发觉和概括规律的力量。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舞和帮忙下,努力克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获得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探究简洁图形沿一个方向进展平移后掩盖次数的规律。能依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掩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洁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

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

一、初步经受探究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1、出示10个数:

谈话:这里有1-10共10个数,1和2是两个相邻的数,你还能找出像这样相邻的两个数吗?(指名答复)

2、假如把相邻的两个数加起来,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出示)

请同学们用你喜爱的方法试一试。

3、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这是什么方法?(一一列举)

相机引导:一一列举的方法要留意什么?(有序思索,不重复、不遗漏)

(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

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头框起?每次框几个数?然后怎样?这个方法就是(平移)。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每次向右平移几格?(平移)至10,问:还能再往右平移吗?为什么?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结合板书)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得到了9个不同的

和?

说明:第一次只是框,并没有平移,这样才算平移的第一次。(演示)

4、平移的方法把握了吗?自己再试试看。

5、刚刚我们用了一一列举和平移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比拟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更简便?

(第一种要算出每个详细的和,第2种方法只要考虑把长方形平移多少次就行了。)

二、再次经受探究的过程,发觉规律

刚刚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比拟找出了比拟简便的方法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假如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试试看。

学生操作后,指名演示。

组织沟通:你们是怎样框的?(强调按挨次平移)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

提问:假如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你能联系每次平移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总个数

每次框几个数

平移的次数

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引导:观看表格,自己想一想,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把你发觉的规律在小组里沟通。

学生可能得到: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相加正好是10;问:这里的10其实就是数字的(总个数)。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问:为什么?每次框出的数越多,平移的次数与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越少;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增加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削减1 追问:利用大家发觉的规律想一想,假如告知我们总个数和每次框的个数,怎样求出平移的次数?怎样求出不同和的个数?假如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是几?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你是怎样想的?假如有8个数,每次框出两个数,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小结。

三、尝试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规律的熟悉

1.教学试一试。

提问:(出示题目)假如把表中的数增加到15,你能用刚刚发觉的规律说说每次框出2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吗?

每次框出3个数或4个数呢?

引导学生沟通自己的想法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假如局部学生感到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边操作边思索)

2.做练一练。

提问:(出示花边)(指名读题)这是小红设计的一条花边。每次给相邻的两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亮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沟通。

提问:假如给紧连的3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亮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每次盖5个方格呢?

沟通。问:你能依据上面的答案很快推算出来吗?

鼓舞学生简捷地推算出答案。

四、课堂小结,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做练习十的第1题。(口答)

2.做练习十第2题。

你知道为什么要让小芳坐在小英的右边吗?

3.小结:同学们,生活到处皆有规律,大科学家开普勒曾说过数学就是讨论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愿我们每位同学都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探究大千世界中无穷的数学神秘。

《找规律》教案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创设过新年,学生布置教室的情境。

2.出示课本第88页主题图。

问:图上画了什么?这些彩旗、小花、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挂的?

教师指出:它们的摆放都有自己的规律,今日我们就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感受、熟悉规律

1.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的“彩旗”图局部。

(1)指最终一面未涂色的旗,请学生猜一猜“会是什么颜色”。

(2)学生举手答复。

2.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的“灯笼”图和“小朋友队列”图。

(1)小组争论: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有什么规律呢?

(2)小组争论: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3)学生举手答复。

3.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的“花朵”排列图(花朵颜色改为红、黄、绿)。

(1)同桌争论:彩花的排列有规律吗?请猜猜后两朵未上色的小花应当是什么颜色。

(2)学生举手答复。

4.小结:小花、彩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根据肯定的规律排列的。

三、运用规律

1.出示课本第89页涂色练习(第1题)的卡片(每个学生一张)。

(1)学生按规律涂卡片上的颜色。

(2)指名学生拿涂色卡片上实物投影展现作品。

2.预备学具(△、○、□),每个学生一份。

(1)学生自己设计规律,按规律摆学具。

(2)把摆好的学具拿到实物投影展现,让其他同学猜规律。

3.联系生活。

(1)问:你们有没有发觉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学生举手答复。

4.布置教室。

(1)教师出示预备好的星星、动物玩具、灯笼(每4人小组一份)。

(2)问:你们能按规律摆放星星、动物玩具、灯笼吗?

(3)四人小组领取物品,沟通合作,学生动手挂星星、玩具、灯笼。

(4)小组之间相互参观按规律挂好的物品,如发觉错误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法。

四、全课总结(总结略)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会依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激发

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找规律》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拟娴熟进展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进展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具预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5×3=3×4=14×4=15×2=

10×3=50×8=40×2=50×4=

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殊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提醒课题

1、教师确定刚刚学生的答复。

2、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提醒新课题。

师:今日,我们接着学习乘法学问。

板书课题:乘法

三、讲授新课

1、教学“找规律”。

(1)沟通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答复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究。现在运用已有的学问来说明。

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其次:50×10=50×2×5=100×5=500

出示其次、三组算式:(学生答复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沟通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2)探究规律。

1)引导学生观看三组算式。问:你发觉了什么?

2)学生争论,沟通。

3)小组发言。

4)教师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尝试练习。

(1)依据大家发觉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140×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答复算式结果,教师巡察,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把握状况。

(3)最终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3、试一试。

课文第27页“试一试”的第1、2题。

四、稳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五、作业设计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找规律》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猜想、推理等活动,让幼儿发觉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育幼儿初步观看、推理力量。

3、激发幼儿感受数学、发觉数学的情感。

4、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活动预备:

PPT、找规律图卡、不同颜色的椅子、美羊羊头饰、串珠玩具、黑板活动过程:

一、课前调控:拍手律动,组织幼儿向教师们问好。

二、导入: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觉,今日我们上课坐的椅子,和寻常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1、幼儿观看椅子,各自说出自己的发觉,教师一边引导幼儿说出椅子的颜色排序不同。

颜色:红红、绿绿、红红、__

红、绿、红、绿、___

红红、绿、红红、___

2、全体幼儿跟着教师读出椅子的排列挨次,引出规律。

三、情景引入:今日教师请来一位客人,(美羊羊头饰)教师扮演美羊羊。美羊羊:“昨天羊爷爷问了我几个问题,可是我不会,我想请小朋友帮帮我,好不好?”。

1、看课件(各种颜色图形的排列):找出挨次并说出规律,将空白的”地方添上正确颜色的图形。幼儿边说规律教师边积极地鼓舞及引导。

美羊羊:“你们真棒啊!有你们这样的朋友真好!可是爷爷还给我一张纸上面全是这样的图形,小朋友再帮帮我吧!”

2、教师出示课件和黑板(贴有图形排列规律的图卡),给幼儿说明要给图形宝宝找规律

(1)请幼儿仔细观看图卡,找出规律。

(2)请个别幼儿上台,把空白处的图卡粘贴完成。

3、美羊羊:“小朋友都完成了,我也学会了,感谢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慧,所以我想请大家一起进展一个竞赛,这个竞赛是—比视力(出示课件)!”。

(1)教师出示找规律图片,幼儿通过观看、推理,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规律,并说出空白处应当粘贴的图片。

(2)教师给表现好的小朋友赐予表扬。

4、串珠嬉戏——送项链美羊羊:“今日我买了一条好看的项链(出示串珠玩具串成的项链,),可是只买到了一条,但是我还想再带一些回去,送给羊村的小伙伴们,你们可以帮我做一些吗?”。

(1)教师请全体幼儿观看美羊羊的项链,引导幼儿说出项链排列的规律是按红黄绿蓝排列的。

(2)请三个幼儿上台进展“串项链”,教师在一旁进展指导。

(3)串项链完成,教师请幼儿分别说出自己串的项链是根据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

(4)把完成好的项链送给美羊羊。

四、完毕:美羊羊:“哇,真美丽!感谢小朋友们送的项链,我要回羊村了,喜洋洋他们观察了确定会很快乐,小朋友们再见!”。幼儿:“美羊羊再见!”

活动反思: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拟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敏捷,

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觉,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教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状况,在平常的小嬉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看来发觉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制造简洁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展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展,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进展。

在活动《找规律》中,我转变了以往教师先具体、深入讲解操作材料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依据卡片查找规律,然后叙述排列规律,幼儿的兴趣很高。然后再出示规律类型卡片,让幼儿来匹配;果真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运用已有阅历,顺当完成,最终展现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律来排列的图片,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活动延长中我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列,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找规律》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让幼儿发觉重复物体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晰地说动身现的规律,培育幼儿多样性思维。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学会观赏规律。

二、活动预备:

小兔、小猫、小鸡、胖猪的图片、各种颜色的图形卡、一座房子、幼儿操作卡、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发觉规律--以小兔搬新家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觉并讲出气球、彩旗、水果排列的规律师:小兔的新家装扮的特别美丽,它买来了很多气球、旗子和水果,淘气的小兔把它们摆放的很美丽

①以1面红色,1面黄色重复排列的组图(彩旗)

②以2个蓝色,2个绿色重复排列的组图(气球)小结:它们两样东西摆放的不一样,数量和颜色也不一样,像这样两个以上物体依次不断重复排列有规律的”,这就是今日我们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③小兔请小朋友们吃水果水果的摆放让小朋友们发觉有什么规律,从颜色、数量去发觉小结:这水果的排列和前面两组的也不一样,颜色和数量的规律都不一样。

2、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发觉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小兔邀请三个朋友来家作客,他们各走一条路来小兔家,让幼儿观看三条路的不同点,并说出每条路面上石块的排列规律。

小猫的路:红、黄、红、黄、红、黄小鸡的路:

胖猫的路:1 2 3 1 2 3 1 2 3

教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路铺的石块不一样,有颜色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有数字的规律

3、请幼儿来帮助

铺路师:大灰狼听说小动物要去小兔家,就把路给破坏了,小朋友来帮忙他们把原来的路铺好吧!

教师小结:小朋友特别棒,动物们快乐的去小兔的新家。

4、幼儿操作师:

小兔来考考大四班的小朋友,看你们懂得了这些规律没有,动动脑筋,看谁最聪慧哦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四、活动完毕1、制造规律,表演规律,查找生活中身边的规律--小兔要求小朋友按1个男生,1个女生的规律排队,和它一起跳着兔子舞去外面玩,找找幼儿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找规律》的教案(精选11篇)

• • • • • • • • • • • • • • • • • 幼儿园中班数学《找规律》的教案(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找规律》的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找规律》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数学《找规律》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红花2朵黄花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猜不对,而后来都能猜对了呢?发现了什么有规律? 颜色又是怎样的规律?一朵红,一朵黄,一朵红,一朵黄,我们说不说得完啊? 揭示规律的概念: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这样有次序重复出现的就叫规律。聪明的小朋友们,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双眼来一起来找规律。我们来闯关比赛,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准,李老师就把这些智慧星奖励给他。 二、教授新课: 1、教学例一:(第一关:“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儿童节刚过,旁边学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还要开联欢会庆祝自己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开联欢会的场景吧! 把你发现的秘密同桌两个人悄悄交流一下。 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灯笼有什么规律?(把一紫一红圈起来,一红一紫在重复的出现。) 彩旗有什么规律?(我该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规律 小朋友又什么规律?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找规律》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规律》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规律》一年级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物品、图形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物品是什么。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幼儿的创编以及创新能力。 3、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让幼儿体验与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排列规律。 活动难点:在掌握其排列规律后继续创编其规律 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创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 1、小兔子过生日情景图。 2、一串两色的项链;一串两黄,一红糖葫芦。 3、打击乐器若干;彩色图片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前律动(智慧宝宝) 2、小朋友们可真棒个个都是聪明可爱的智慧宝宝,那智慧宝宝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吗?谁能说说你过生日时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看来小朋友们过生日那天过的都很快乐,还有那么多的生日礼物。 3、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它想邀请小朋友们参加它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去吗?老师还为它准备了一件生日礼物,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出示项链)可是老师还没完成智慧宝宝们能帮帮我吗?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条项链珠子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幼儿先观察再发言最后动手) 二、引导幼儿感知、探索AB、ABB、ABC等排列规律,并创编新的排列规律。(基本过程) 1、小朋友们不愧为智慧宝宝这么快就帮老师完成了礼物那就让我们带上礼物坐上公共汽车快快出发吧!音乐《公共汽车》。

2、小朋友们快看我们来到了小兔子的家,看小兔子家漂亮吗?知道小兔子家为什么这么漂亮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在小兔子家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摆设?(观察后说一说)原来小兔子家之所以这么漂亮是因为家里的摆放很有规律。 3、看,小兔子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样小朋友们都爱吃的这是什么?(出示糖葫芦)你们想吃吗?小兔子说了要想吃得有一个条件,谁发现糖葫芦的排列规律就把它送给谁吃(自由发言) 4、为了给小兔子助兴老师想用这串糖葫芦变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师表演)出示糖葫芦你发现它有什么变化?怎么了少了一个,少了一个什么颜色的?你怎么知道的?(幼儿根据糖葫芦的排列规律一红二黄总结) 5、现在老师就代替小兔子把糖葫芦送给表现的几个小朋友。 6、小兔子的宴会开始了,老师想用掌声祝贺它(师拍手___-___-)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掌声有何规律?谁能接着做下去,你能不能也创编一个有规律的掌声来祝贺小兔子。小兔子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能创编一段有规律的节奏吗? 7、小朋友们可真棒小兔子十分高兴准备切蛋糕了让我们一起为它唱生日歌好吗?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跳舞一起祝它生日快乐。 8、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我们的动作有什么规律吗? 三、活动总结 1、小朋友们今天高兴吗?看看今天在小兔子家我们有怎样收获?(老师引导和孩子们共同总结) 四、活动延伸 1、原来规律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想不想送给小兔子一件生日礼物,让我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给小兔子设计一件生日礼物。(师幼共同设计) 2、小朋友们小兔子看见礼物高兴极了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和小兔子一起蹦蹦跳跳走出教室好吗?(音乐《小兔子乖乖》) 《找规律》一年级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排列的规律排序,体验同一种规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2、能仔细地观察、分析,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找规律》教案5篇

《找规律》教案5篇 《找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详细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究并发觉简洁图形掩盖现象中的规律,能依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掩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洁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受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索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育发觉和概括规律的力量。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舞和帮忙下,努力克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获得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探究简洁图形沿一个方向进展平移后掩盖次数的规律。能依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掩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洁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 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

一、初步经受探究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1、出示10个数: 谈话:这里有1-10共10个数,1和2是两个相邻的数,你还能找出像这样相邻的两个数吗?(指名答复) 2、假如把相邻的两个数加起来,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出示) 请同学们用你喜爱的方法试一试。 3、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这是什么方法?(一一列举) 相机引导:一一列举的方法要留意什么?(有序思索,不重复、不遗漏) (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 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头框起?每次框几个数?然后怎样?这个方法就是(平移)。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每次向右平移几格?(平移)至10,问:还能再往右平移吗?为什么?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结合板书)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得到了9个不同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15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15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观察、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规律 1、学表情。 师:上课了,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淘气。(演示课件)它可真是淘气了,一会儿微笑,一会儿大哭。你们猜淘气接下来会是什么表情?你们怎么猜到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也很聪明。

师:像这样一笑一哭依次重复出现至少3次(板书:依次重复),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本领——找规律。(板书课题) 2、出示主题图。 师: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快毕业了,他们准备举办一场毕业晚会。大家请看,他们的会场布置得真漂亮!看看,都用了些什么来布置会场? 生:彩旗、花朵、灯笼…… 师:你们的眼力真好,简单的材料就能把会场布置得很漂亮,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漂亮的原因吧。 (1)彩旗的变化规律。 师:好,我们先来看看彩旗是怎样排列的。我请电脑老师来帮忙摆一摆,同学们可以大声地说出彩旗的颜色,看谁反应最快。(课件演示排列过程,学生根据演示说出颜色的变化规律) 师:咦?下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呢? 生1:黄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红色后面是黄色。 生2:彩旗是按照“红黄红黄”重复排列的。

师:还有谁也想说一说你的想法?(让多个学生来发言) 师:哦,原来呀,红色、黄色的彩旗为一组,它们(红黄、红黄、红黄)依次重复出现,所以红色旗子后面的彩旗就是黄色的。我们把它圈起来吧。 师(拓展):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摆,你知道下一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吗?再下一面呢?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彩旗是按红黄颜色为一组的规律依次重复出现的。 (2)花朵的排列规律。 师(课件出示花朵的排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花朵的排列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些花为一组? 生:绿紫。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对吗?(课件出示分组情况:绿紫、绿紫、绿紫……)它们依次重复出现,所以这朵花的后面是绿色的花。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先确定几个为一组的方法,找出了彩旗、花朵的排列规律,那现在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找一找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8页,做一做例1,圈一圈,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答案:下一个灯笼是

数学活动《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

数学活动《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 数学活动《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活动《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活动《找规律》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学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本节课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没有把到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学习将会造成障碍。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 2、教材处理: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本组课题研究相结合,对教材进行处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找身边的规律、画规律、并且创造规律,美化生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找出只管事物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 二、教法学法 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三)动手实践,巩固发展 (四)联系生活,寻找并创造规律 在这四个环节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学生会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地体现以积极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从而落实"三维"目标。 三、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激趣 前几天,为了迎接艺术节,学校里进行了布置,老师也特地用一些卡纸剪了一些图形,来美化我们的班级,请小朋友欣赏一下。 在请小朋友欣赏的过程中,小朋友要猜一猜接下来的图形会是什

《找规律》课程教学设计(优秀4篇)

《找规律》课程教学设计(优秀4篇)《找规律》课程教学设计(优秀4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2、通过涂色、拍节奏、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木鱼、、实物卡片、硬纸板、答题卡、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小动物的故事,不过,在听故事过程中,还要多观察,多思考,能做到吗?(能) 师:很好,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发言最积极,声音最响亮,你有信心吗?

2、讲述:有一天,小兔子请客,猫妈妈带着小猫高高兴兴地到小兔家去做客,瞧,它们来了。(出示小猫图) 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站得很整齐,一个穿红衣服,一个穿蓝衣服。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象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也是什么,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秩序地排列,我们称为有规律的排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师:最后的一只小猫藏起来了,请你猜一猜它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生:红色 师:为什么是红色?(指答) 师: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指生说) 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师:都猜是红色,我们来看一看,对不对?(教师点击)师:

数学《找规律》的教案

数学《找规律》的教案 数学《找规律》的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找规律》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找规律》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红花2朵黄花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猜不对,而后来都能猜对了呢?发现了什么有规律? 颜色又是怎样的规律?一朵红,一朵黄,一朵红,一朵黄,我们说不说得完啊? 揭示规律的概念: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这样有次序重复出现的就叫规律。聪明的小朋友们,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双眼来一起来找规律。我们来闯关比赛,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准,李老师就把这些智慧星奖励给他。

二:教授新课: 教学例一:(第一关:“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儿童节刚过,旁边学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还要开联欢会庆祝自己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开联欢会的场景吧! 把你发现的秘密同桌两个人悄悄交流一下。 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灯笼有什么规律?(把一紫一红圈起来,一红一紫在重复的出现。) 彩旗有什么规律?(我该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规律 小朋友又什么规律?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教学例二: 1、(1)这个规律简单吗?想找个难点的规律吗?看看这两道例题。 (2)两道题,我比一比:(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地在重复;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仅眼睛亮,而且也很善于思考总结。所以,第一关闯关顺利成功。 2、涂一涂,巩固升华(第二关:涂一涂) 想不想再闯第二关,手和眼睛一起用起来。 第二关就藏在你们数学书的第89页,上面的“做一做”。边涂边思考:你为什么这样涂?有什么规律? 涂一涂 涂完的同学,同桌两人互相检验一下。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1 一、说教材 首先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共安排两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作为重点。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我来谈谈我对教法、学法的认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学法应遵循自主性与差异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我来谈谈我对教学程序的预设,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并分为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四)课堂小结,深化新知。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首先让学生们做游戏,5位女生排成一队,在每两个男生中间站一个女生。让学生们数一数男、女生的人数。接着提问:照这样排,6个男生中间可以站几个女生?7个呢?20各呢?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找规律)。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找规律》教案(9篇)

《找规律》教案(9篇) 目标: 1、能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等不同方式来感知物体循环的规律性,并感受发觉规律的乐趣。 2、学习推想事物排列规律病补排或续排。 预备: 1、小白兔手偶,蜈蚣阿姨图 2、被遮挡的项链图一张 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小白兔手偶:小朋友们好!你们熟悉这是什么吗?(出示蜈蚣图)认真观看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2、现在,教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小白兔探望蜈蚣阿姨”的故事 3、在讲完第一段时问:你们发觉蜈蚣阿姨哪些脚穿错了吗?你可以帮小白兔按它的要求把蜈蚣阿姨穿上正确的袜子吗?(请个别幼儿答复并操作,集体检验结果) 4、小白兔说:真棒!感谢你们了。穿好袜子后…… 二、蜈蚣阿姨的项链 1、讲完故事最终一段问:小白兔受到了什么礼物?

2、引导幼儿观看项链也是有规律的,并请幼儿推理被遮住的项链珠子是什么外形的 3、师:我也想要美丽的项链,你们能帮我按规律排几个吗? A、出示续排题卡(由易到难) B、出示补排题卡(由易到难) C、幼儿依据手中的操作材料进展补排,并说出操作结果 5、生活中除了项链是有规律的,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幼儿分说) 小结:生活中一许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只要你认真观看就会发觉。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到家里找找有什么东西是有规律的,回来告知我,好吗? 《找规律》教案篇二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2页活动3:数数看,找规律。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中起桥梁作用。教材在前面介绍了常见的根本几何体和一些简洁的平面图形的学问后,安排了这节数学活动课。一方面是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熟悉,二是从直观上感知几何体是由面围成的,三是初步培育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来讨论的思维方式。所以这节活动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由平面图形向几何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相关推荐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图形之间的排列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 2. 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利用所学知识能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先和老师做个游戏,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 评价:你们真会观察。 2.谁能像老师这样领着大家也做一个这样有趣的游戏?(2个) 好玩吗?一会课上会有更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们呢。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比赛中感知规律 (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

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游戏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同学们,我们先来男女生比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老师这里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都记下来,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开始。 预设:女生记得快。 问:女生记得这么快?为什么男生记不下来? 生1:女生记得是重复的或者有规律的。 生2:女生记得简单。男生记得乱。 小结:奧,原来不是男生的记忆差,是女生总是记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规律的。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 二、情境中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看(出示主题图),这些孩子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呀,他们都是用什么布置的?在漂亮的彩旗、灯笼、小花中还藏着数学秘密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把你发现的秘密说给同桌同学听。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刻,在此创设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2、观察,同桌交流 3、发现规律,汇报: 那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1)彩旗:一黄一红 ①充分让学生说。 ②谁和他发现的一样,再说说。 老师把你看到的贴出来,一黄一红、一黄一红、一黄,问:下边贴什么?贴个蓝的行吗?为什么?接着说下去,一黄一红,一黄一红……

《找规律》说课稿(精选15篇)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规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找规律》说课稿1 我准备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四年级教材中学习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综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教材的分析,力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有这样的三点: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其中的教学重点是确定周期问题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这一探索过程。而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问题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的算理的理解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维目标,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分享思维成果,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的学习素材,化解教学难点。

《找规律》说课稿15篇

《找规律》说课稿15篇 《找规律》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规律》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找规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0页到第51页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两段学习。①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具,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这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探索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获得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②经历规律的再认识,解决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感受规律的应用。本节课的教学是第一阶段的内容,重点在有序的“找”规律。 2、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 3.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的的,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找规律》这堂课是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找隐含的规律,发现这个规律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现实生活的现象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抽象概括。所以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和游戏活动,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欲望,从中发现这个规律。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从生活中发现和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的的,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因此,我在教学中将主要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先用谈话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探索规律时,将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学生初步发现这个规律后,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摆学具,找规律,对规律的认识得到提高将做到教学思想上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海南有许多旅游景点(出示风景图片),小青和爸爸妈妈想到三亚玩。这次旅游,妈妈给她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出示学具):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你喜欢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 学生交流,教师操作。 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这样从学生喜欢的旅游活动谈话导入,让学生观察自己观察和思考,产生问题悬念,达到“不愤不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 1. 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先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 要求: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搭配,另外一人记录。 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同学演示。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五篇《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幼儿小结规律。) (2)出示范例条○□□○□□○□□,提问:看看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它们的队伍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ABBABBABB 分组,教师在范例条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3)同样,出示范例条○□△○□△○□△,引导幼儿小结ABCABCABC排列的规律。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找出书中的规律。 (1)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从封面到第三页。 封面是彩虹,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第一页上是一颗红草莓;第二页上是两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页上是三根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照页码猜水果的个数,按照彩虹的颜色来猜水果的颜色。)教师肯定幼儿的猜测,再引导幼儿完整地阅读大书,发现书中的规律。(水果的个数跟书页数一样都是从少到多;水果的颜色跟彩虹颜色排列的规律一样,都是从红色到紫色。) (2)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人的生长规律(出示图片)都是从小慢慢长大,最后变老。植物也是这样(出示图片),树从树芽到小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变成大树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

进行交流。 3、幼儿操作活动(自由选择操作材料)。 (1)看图形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2)按照排列规律粘贴图形。 (3)按照动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4)按照植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幼儿展示操作结果,教师进行评价。《找规律》一年级数学教案2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颜色,图形、物品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种颜色、物品及图形。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涂色找出颜色的交替规律。 2、通过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 难点:通过涂颜色而不是摆卡片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彩旗和五角星,学生准备塑料片。 五、教学过程:

《找规律》教案(14篇)

《找规律》教案(14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觉、经受、探究图形和数字简洁的排列规律,通过比拟,从而理解并把握找规律的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操作、推理力量。 2.在教学过程中,进展合理推理力量,并合理、清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培育学生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89页。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设情引课。 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年了,喜爱过年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快乐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助。(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 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美丽,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美丽呢?为什么呢?

2.学生争论。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展争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 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美丽,由于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由于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美丽,由于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美丽,由于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挨次。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爱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刚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像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消失,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 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常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方,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提醒课题。

《找规律》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 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 一堂精彩的课离不开一篇优秀的教案。它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让幼儿发展合理推理能力,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 使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活动准备: PPT课件、雪花片若干、幼儿操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设情引课 1.新年快到了,小猫和小青蛙正在忙着装饰自己的家。(出示PPT挂图) 2.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幼儿汇报结果) 3.引入生活中的规律,并出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小组讨论。(幼儿汇报结果) 3.随着幼儿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幼儿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幼儿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三、动手体验规律 1.幼儿尝试动手拼雪花片,并说出自己的规律展示自己作品。 2.幼儿根据PPT图片用声音或者肢体动作做出规律。 3.幼儿给衣服设计规律图案。 四、全课结束。

(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堂精彩的课离不开一篇优秀的教案。它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拟,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让幼儿开展合理推理能力,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能力。 5.开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 使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PPT课件、雪花片假设干、幼儿操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设情引课 1.新年快到了,小猫和小青蛙正在忙着装饰自己的家。(出示PPT 挂图) 2.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幼儿汇报结果) 3.引入生活中的规律,并出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小组讨论。(幼儿汇报结果) 3.随着幼儿答复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幼儿每答复一组后,教师引导幼儿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三、动手体验规律 1.幼儿尝试动手拼雪花片,并说出自己的规律展示自己作品。 2.幼儿根据PPT图片用声音或者肢体动作做出规律。 3.幼儿给衣服设计规律图案。 四、全课结束。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排列的规律排序,体验同一种规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找规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间隔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中隐含的规律。学生对实际生活里的原型比较熟悉,容易发现相应的规律,因而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有利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二、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找规律》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1、根据排列规律,确定一些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根据排列规律,计算排列中的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一些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 周期规律排列的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 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 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课时安排:2课时 (1)找规律(一) 教学内容:第59页-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能根据规律确定一些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 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