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1.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首先需要界定的

第一界定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第二界定旧人类中心主义与新人类中心主义。

其中,自然中心主义与新人类中心主义都是旧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题。旧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新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要评价好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就要搞清楚从旧到新的转变。

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文艺复兴以后被确立起来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仅仅强调人的作为感性欲望的主体地位.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

自然中心主义企图通过把"自然"作为伦理主体来看待,这虽然对克服旧人类中心主义有积极意义,但是,本身却违反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一种超越自然中心主义的"新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感性和理性统一"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理由.

所以旧人类中心主义首先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让人类发现了自己,充分展示了主体的力量,从此人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的支配,有利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但是这种主体性的过分强调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引起了人类发展中更深层次的矛盾---即人与环境的矛盾,进一步破坏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其核心观点包括: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

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弱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满足自身的需要,虽然其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它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它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成员,我们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自然中心主义有几个重要的部分。

(1)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前者主要由澳大利亚伦理学家辛格提出。辛格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把感受苦乐视为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权利的根据,动物也具有感受

痛苦和愉快的能力,因此动物应从人那里获得“平等的关心”的道德权利。他还以黑人解放、妇女解放等要求扩展道德应用范围的运动为依据证明“动物解放”的合理性。动物权利论的思想以美国的雷根为代表。雷根认为,人之获得道德尊重的“天赋价值”在于人是生命的主体,而使人成为“生命的主体”的各种特征如“期望”、“愿望”、“感觉”、“记忆”、“未来意识”,“感情生活”等动物也都具有"所以动物也是生命的主体,也具有道德权利。(2)生物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基本思路是: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因此人并非天生比其他生物优越,所有有机个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3)生态中心主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最早反映了这种思想,而当前环境伦理学界最为著名的几位学者也持这种观点,如纳斯的深层生态学,提出了自我实现和生态中心平等原则,并认为这两条原则是内在关联的。人的自我实现依赖于自我认同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与所有其他生物及实体作为与整体相关的部分,他们的内在价值是平等的。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也明确地提到自然存在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这是人对其负有客观义务的根据。这些理论都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张突破传统道德只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界限,希望将伦理学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人与非人存在物(包括动物或所有生物或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2.机械论自然观及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简述机械自然观的特点。

与笛卡儿的从绝对确定的公理出发,靠演绎和论证而构成的自然体系对立,牛顿的方

法是

依靠一个个事实的实证与归纳达到原理,其特点是:

1.实质是只能问"怎么样",而不能问"为什么"。

2.把数学作为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

3."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学、光学和化学领域而被赋予一般方法论意义,任何东西

都是力,都是素,成为普遍实用的特征。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由目的论到机械论的转变。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是一架机器,它由物质粒子组成,按照确定的力学规律而运行,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却无所谓理智与目的,甚至连人体也不过是一架机器[2](P73)。如此一来,蕴含在自然之中的神性消失了,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终极目的消失了,希腊意义上原初的自然——一个有生命的、具有外在形式与内在本性的自然,分裂为物质与精神的两极。康德所处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机械自然观凯歌高奏的时代。人们相信客观规律的普遍必然性,而目的论的有机自然观,亦即一种包含了自我实现的意志的自然观,则被贬斥为神学的遗产。这样以来,自然被归结为遵循因果律而运行的物质体系,而内在的目的性则被科学从自然身上无情地剥落。

3.“生态危机”的实质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是与“生态失衡”相联系的。“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生态平衡面临严重的情况,即我们的阻力正在因过度砍伐、森林火灾、过度放牧、不良耕作法、种植过度、土地结构崩溃、地下水降低、野生动物灭绝等原因而迅速增加。”(

4.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否矛盾,,请陈述你的理由

先明确概念咯。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所指的经济发展包含四种含义:

一.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二.指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指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啬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矛盾

分为辩证法的矛盾和逻辑矛盾。

矛盾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韩非子》,指逻辑上的不一致。“ 矛盾”一词拉丁语的contradictio ,也指逻辑上的不一致。在古代哲学中,矛盾概念已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的思想。黑格尔在其唯心主义哲学中明确提出矛盾即对立统一。马克思主义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系统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规定为反映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不同于逻辑矛盾,它是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及其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而逻辑矛盾则是由于违反了形式逻辑的规则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对于辨证法的矛盾,首先,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辩证法的矛盾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究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否是对立统一的呢?两者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呢?

首先,对两者的统一性我不予论诉。

而至于对立,我认为完全是不存在于这两者之间的。

为什么?

很简单。从两者的概念就可以看出来。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

环境。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我们从概念可以看出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主体是相似的都是人;客体也是相同的,那就是人类的生存,生活素质;从某个角度来看内容也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一些方式使人类的生存得以保证,生活素质得以提高。要说两者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方式不同而已。只是方式不同的而已的两件事物,可以认为是对立的么?当然不能。那就同于

两种不同的作蛋糕的方式,你能说他们是对立的吗?显然不能。

请大家注意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所指的经济发展包含四种含义:

一.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二.指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指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啬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5.你认为21世纪中国能成为科学中心吗

中国成为世界高科技领域主要竞争者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一份最新报告认为,今后15年中国有潜力在高科技方面成为世界主要竞争者的新兴国家。迹象表明中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指出,中国人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包括计算机科学,而忽视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投入,这可能成为影响中国科技整体实力的一个问题。该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网站日前刊发一篇署名文章,题为《在科技领域淘金》,要点如下:

中国也许在科技方面是个后进者,但其新的竞争精神已经使其获益。仅一项指标就可以证明中国的成功:中国如今每年培养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才比美国多30%,培养的工程师几乎是美国的六倍。

比较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科学和技术本身就是非常不同的领域,每一项都植根于对其发展有强烈影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之中。就中国而言,复杂性还会增加,因为要弄清人口众多意味着什么,这是涉及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时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例如,在2000年,尽管中国拿到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所占百分比较小,但中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在全世界占11%,美国占26%。理工科博士人数也是类似的单纯受人数影响的统计数字:2002年,中国的理工科博士大约有7500人,而美国为2.5万人。中国已经赶上英国并且正在迅速逼近德国的水平。

全球竞争者

这种趋势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近在1987年,中国毕业的博士生人数还微乎其微,这使得中国崛起并取得目前的地位显得不同寻常。其它数据显示,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中国拥有学士学位、年龄在24岁左右的人逐年增多,其中57%获得的是理工科学位,他们今后可能成为博士。并且,如上所说,中国已经在比美国培养更多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才以及要多得多的工程师。

中国的研究活动在数量上是与人才的这种增长相匹配的。2003年,中国科学家所撰写的科技论文从1988年占世界的1%增至4%。此外,中国人与美国科学家合著数量下降一事表明,中国科学家从事研究的自主程度上升了。尽管中国学理科的人和工程师的人数增多了,但去美国学习研究生课程的人却变少了。这是表明中国的科研能力在增强的另一个迹象。

中国的重点领域与美国不同,这并不奇怪。美国人撰写的研究论文大约有55%与生命科学有关,如生物、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只有不到25%的中国论文集中在这些领域。中国人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包括计算机科学。这或许反映出,人们认为,从短期来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更大。

忽视生命科学研究

这也许是事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忽视生命科学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新技术产生于那些变化速度最快的科学领域。没有比对生命科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发展更快的领域了。而生命科学领域连同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最有可能实现技术突破。而中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很活跃。

中国的技术发展如何呢?中国的研发资金从1993年的200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800亿美元,严重向开发倾斜。与之相比,美国2003年的研发资金是2800亿美元。但鉴于两国之间购买力的差距,两者的实际差距要小得多。

中国在全球高科技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1%增至2003年的9.3%。中国于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办公设备和电脑设备生产国,而中国如今在这个部门的产量大约占全世界的27%,彻底超过了欧盟。此外,中国在科学仪器和通讯设备出口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2004年,中国是美国高科技产品最大的供应国,尽管中国在生物科技、生命科学和高等材料等一些重要领域落后。

总之,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中国显然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竞争者。尽管美国在很多技术领域,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不会很快或轻易被取代,但美国对科学人才和工程师的培养相对滞后令人担忧。

6.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虽然他所寻求的答案还缺乏系统和深刻,就连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为这个难题的解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世界历史的发展永远是必然性大于偶然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就好像玛雅文明永远会比旧大陆文明要落后一样,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历史事实。中国在近代会落后于西方,这也同样是必然的,是不可更改的历史。不可能说假设没有满清或者没有什么其他因素中国就会先进,而且这种假设也没有必要。历史不是假设出来的,它是必然的。中国之所以必然要落后于西方,那是因为中国是农耕文明,而西欧是工商业文明。单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发明指南针——促进军事——争夺疆土——发展农业;发明纸张——方便朝政——利于统治——安定社会——发展农业;发明火药——促进军事——争夺疆土——发展农业;发明印刷术——方便写书——利于农学传播——发展农业。当然四大发明并不完全为了发展农业,但是看问题要看主体,要看重点,重点即偏向——四大发明主要还是发展了我国的农业。

“李约瑟难题”的解究竟在哪里?即怎样甩掉中国科技落后的帽子,或者说怎样能使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同频共振?科学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人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1996年11月至1997年8月,我国曾开展了一次建国后最大规模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理解科学对社会影响的比例为3.3%,了解科学研究过程的比例为2.7%,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科学报告》资料,每千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日本为4.7人,美国为3.8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2.8人,欧共体12国平均为1.9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为1人,而我国只有0.4人。上面两组数字对破译“李约瑟难题”的解颇有帮助,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在人才上占有数与质量的绝对优势,科学技术才走在了世界前列,可想而知,一个科技人才缺乏的国家,也必然会处在科技落后的尴尬境地。

应当看到,科学思想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扎根和探求不够,是一个非常要害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中国科学家与外国科学家从素质上比,差距并不明显。美国社会科学家朱克曼曾对3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过分析,发现跻身于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团体,得到过名师指教者颇多,仅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就诞生过1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人在分析我国为何至今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原因时认为,西方科学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所以他们总是刻意求新。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守一”和“齐一”的思想控制,严重地影响了科学的萌芽,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如今世人都清楚,为21 世纪定调的主旋律是科学技术,它能否成为一个民族的兴奋点乃至注意力,最该集中的所思所想和所尚所崇,这就同为“李约瑟难题”的难之处和解之处。

决定科学盛衰的钥匙在哪里?“李约瑟难题”及他的解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应该是明确和清醒的,这就是要以战略性的眼光和任务,把大力培育科学精神赖以生长的沃土和大大加快科技人才培养的步伐,切实作为我们伟大而古老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强手之林的关键性链条和杠杆性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赶超先进、重塑辉煌,才能迎来日新月异、鸟语花香的科学春天!

7.幸福感

近年来,社会对于幸福感的追求不断增强,公众对于自我的感受和体验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其实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重大的变化的一个表征。我们应该发现,从长期的角度看,中国社会的许多评价的标准和思考的方式,逐步从一种相对的客观性的标准,如GDP或恩格尔系数等转向了一种越来越具有主观性的标准,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自己的心理的感受和社会对于自己的承认的程度等方面的价值。伴随着中国社会普遍的告别贫困,当然对于贫困人群的关怀仍然非常重要,但一般民众的温饱已经不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由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运用的空间的加大和社会对于个体的关怀的力度的增强,社会的期望虽然仍然有很强的经济性的背景,但也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公众对于人文性的关怀和对于价值的新的关切。人们对于自我的追求或“中国梦”的内涵也从一种生活的直接的改善和自我发展的成功的努力,转化为这些元素和自我的“权利”意识和精神实现的程度的双重的追求。

我们经常讨论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发展路径的转型等问题,但其中凸显的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形态和自我感受的新的转型也非常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也会对于中国社会的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总之,心态的变化,对于社会的期望和想象的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和希望。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个人其实对于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既具有某些经济和具体生活方面的因素,但也增加了更多权利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在回应个人的这方面的新的要求和期望方面往往力有不逮。正是由于这些要求往往是新型的,是我们的社会从未经历过的新的要求,社会、企业和地方政府往往并不能快速地感应到这样的需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造成了往往简单地用经济的方式回应社会心理和个体感受所面对的问题。这时人们常常会感到有时花钱办事往往还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的尴尬。因此,在社会上相当程度存在的“抱怨文化”往往是来自一种精神需求的不满足,来自于一种新型的社会问题的呈现。这也需要我们用新的方式加以回应。

这些发展其实是三十年了中国高速成长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其实是和社会的长期的结构性的变化紧密相关的:一方面,中等收入者的高速的崛起,他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他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他们对于社会的诸多要求正在引发新的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随着“80后”已经到了20-30岁的年龄段,成为中国年轻的劳动者的主力,进入成家立业的时期,而“90后”也开始进入成人的年龄,中国在市场经济之后成长的一代人已经开始成为社会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一代。他们的影响已经从前些年的“能见度”转化为近年的真切的社会潮流的主导者。可以说,这两个人群的快速崛起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是虽然社会对于财富的追求仍然强烈,但精神性因素的重要性在日益凸显,即使是许多经济性的要求也往往是和某种精神期待相互结合和呼应的。在以温饱和基本的生活条件的满足的渴望作为生活动力的时候,人们的期望和理想往往有非常具体的生活目标,而这些目标又往往和具体的“物”有紧密的联系,如一个冰箱,一个彩电都会引起诸多精神的满足。但现在,一般的冰箱彩电都已经完全普及,成为生活的基本配备,不可能再引起精神上的满足感。而消费社会的不断花样翻新的消费和对于消费生活的更高要求,以及一种比较效应也增加了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焦虑感。比如一个年轻人自己有一辆QQ车,对于自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可能一个富二代的宝马就令他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这样的心理现实也需要社会正视。二是有许多精神的满足和社会关怀的要求不是仅仅通过金钱能够满足的。如真挚感情的要求、社会角色的承认、灵魂和信仰的追求等在新的环境下往往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追求。这些追求的不满足也会造成幸福感的低落和下降。物质的追求往往可以清晰化,幸福感往往是并不清晰的同时也具有更强的个体的差异。

如社会可以保障一个人有基本的生活,但社会却无法向个体提供爱情。这都加大了要求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因此,社会需要高度重视幸福感的追求的正当性,对于这种追求有正面的回应,对于个体的幸福感的关切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主题。但同时社会也需要正视幸福感的追求不可能有社会为每个人单向度地提供。就像三十年前中国的发展史由于个体的对于改变生活命运的追求带来的一样,个人的幸福感也需要个人自己通过努力来争取。一方面还需要在社会中努力奋斗来争取更多的幸福;另一方面也需要个体有更强的适应力和承受力,有更多内心的平和和自我的修养,需要有更多的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幸福感既来自社会变得更加理想,也来源于自我的追求和努力。

8.在人类的历史上,自然观的演变和自然科学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都是运动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处在大自然的怀抱,就不断的对大自然进行认识,同时在此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思想水平,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水平,总的来说他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互关系:(1)自然观的产生和一定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人类自然观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自然观对科技的发展起着推动或是阻碍的反作用;(2)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3)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也不断的接受着检验并不断得到发展。

9.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价值的看法。

科学技术价值论

(1)科学技术的中性论与价值论

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两件不同的事情,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或价值中立的;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不都是价值中立的,不能把科学上的是非与人们的情感、欲望和行为截然分裂开来。

(2)科学技术价值观中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是好的,或主要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科学技术的应用技能由正面的效应,又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乃至主要是消极的(悲观主义);科学技术的应用有两面性,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10科学技术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变化。我们看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污染减少了,一些湖泊的水变清了,天更蓝了,云岭大地更加满目苍翠,环境更加优美。科学发展带来的好处,三迤大地各族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落实,使“科学”二字显现出新的伟力,闪耀出更灿烂的光芒。答: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过要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来看,科学技术可以使劳动工具得到不断改善和更新,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使劳动对象得到充分利用。总之,科技发展可以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摆脱粗放型的老路,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注重经济发展的

质量和效益。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有利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使我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才使得社会财富成倍增长,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翻了一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是由于以使用电器为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才极大地促使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因此,科技发展的有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科学发展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的世纪!

11.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答:人与自然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连接纽带的对象关系,这种关系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类自身时代更迭的不断进化,也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2)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存在和活动而改变着其面貌。(3)实践是人和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纽带。原因:首先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的第一个实践;其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再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造自然。一方面,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人又具有受动性,人的认识活动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人只能在正确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定和协调自己的实践活动。

协调发展原因: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及扩大人工自然的全部努力,就其直接目的而言都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导致的后果,特别是其远期和间接的后果,却往往达不到人类的初始目的,甚至适得其反。就自然界而言,在演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存在着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并时刻都在努力的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在人类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还是有限的,不致出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干涉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在全球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达到了空间尖锐的程度。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上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引出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

12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图景及规律?(宇宙、星系、恒星、地球)

答:宇宙及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图景:宇宙经历了基本粒子形成阶段,元素起源阶段,实物阶段,宇宙未来阶段。恒星演化经历了星际弥漫物质、星云、、原恒星、引力收缩(红外星)、主序星、红巨星,脉冲阶段,或超新星爆发阶段。地球演化的基本图景:天文时期,

地质时期,地壳运动。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图景:简单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结合成原始生命,进化成细胞,多细胞体,生物、细菌的分别进化。

规律:整个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是由一系列转化构成的过程集合体;矛盾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渐变与突变是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并遵循运动转化守恒定律;自然界的循环发展呈现周期性。运动转化守恒定律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13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举例说明)

答:(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科学上证实了时间与空间、时空与物质的本质联系,以及时空与运动不可分割;(2)普朗克的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理时间中不同于宏观物理的新概念,阐明了事物与场的辩证统一;(3)分子生物学把对生命的研究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解开了生命活动和遗传现象的秘密,大大深化了辩证生命观;(4)非线性自组织理论、混沌理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揭示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也为揭示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揭示出自然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立体的因果网络,是系统的、整体的因果关系。(5)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深刻地触及了自然界运动和演化的方向问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1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答: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普遍联系):

(1)物理学:19世纪40年代“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电流、电磁感应的发现,化学电池的发明;(2)化学:1828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1870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3)生物学:细胞学说——1838~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分别提出植物、动物细胞学说;

关于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1)天文学:德国科学家康德(1755)、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1796)分别独立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2)地质学:英国地质学赖尔在《地质学原理》(1830)一书中以丰富的材料论证了地球地层渐变的理论;(3)生物学: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1859)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4)物理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突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从18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同时也有利的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本身要求突破形而上学局限,因而随后产生的带有辨证法思想的德国黑格尔哲学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奠定了哲学基础,2)19 世纪30-70 年代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的新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等发现为自然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3)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一方面需要从纷乱状态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又需要适合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以及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继承了哲学史上宝贵遗产以及人类文明史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特别吸取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它加以革命的改造,才在他们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15机械论自然观及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简述机械自然观的特点。

与笛卡儿的从绝对确定的公理出发,靠演绎和论证而构成的自然体系对立,牛顿的方

法是

依靠一个个事实的实证与归纳达到原理,其特点是:

1.实质是只能问"怎么样",而不能问"为什么"。

2.把数学作为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

3."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学、光学和化学领域而被赋予一般方法论意义,任何东西

都是力,都是素,成为普遍实用的特征。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由目的论到机械论的转变。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是一架机器,它由物质粒子组成,按照确定的力学规律而运行,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却无所谓理智与目的,甚至连人体也不过是一架机器[2](P73)。如此一来,蕴含在自然之中的神性消失了,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终极目的消失了,希腊意义上原初的自然——一个有生命的、具有外在形式与内在本性的自然,分裂为物质与精神的两极。康德所处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机械自然观凯歌高奏的时代。人们相信客观规律的普遍必然性,而目的论的有机自然观,亦即一种包含了自我实现的意志的自然观,则被贬斥为神学的遗产。这样以来,自然被归结为遵循因果律而运行的物质体系,而内在的目的性则被科学从自然身上无情地剥落。

“超越李约瑟”并不是对李约瑟的贡献予以贬低,而是体现了另一种肯定与褒扬:假如他不曾标记过一个时代,今天又何来超越呢?

超越李约瑟的时代

在公众视野中,李约瑟的名字几乎成为“中国科学史”的代名词。这当然在归功于他主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以下简称SCC),通过它,李约瑟最早系统地、集中地、大力度地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科学史的成就。

《出版商务周报》:鲁桂珍曾在《李约瑟小传》里写道:“李约瑟并不是一位职业汉学家,也不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不曾受过学校的汉语和科学史的正规教育。”但是对于许多中国公众来说,“李约瑟”几乎成了“科学史”、特别是“中国科学史”的代名词。从当今国际科学史界来说,对于李氏及其工作的评价如何?李氏在中国所赢得的巨大的声望,除了他主持的鸿篇巨制之外,是否也有“关己则乱”的因素在里面呢?

刘兵:如果从比较严格的科学史标准来说,李约瑟确实与学院派的科学史家有些区别,他也不是学科学史的科班出身,而是在人到中年之后半路出家,凭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而献身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当然,他后来在中国科学史研究方面下功夫甚深,成果惊人,影响很大。但如果从学术观念等方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与那些学院派的科学史家们的某些区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在国际专业科学史家当中得到承认的程度。至于在中国,李约瑟的影响之巨大,确实是与他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热爱,以及他的工作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有关。这里面涉及的就已经不仅仅全部是学术问题了。

《出版商务周报》:在李约瑟之前一二百年,已经有一些汉学家对中国古代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文献进行了不少的搜集整理工作,其成果也发表于诸如《通报》这样的海外汉学杂志上,但是很难找到有谁会比李氏在国内外的影响更大。原因何在?他们的工作有何的异同?

刘兵:确实在李约瑟之前有不少汉学家做了一些关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但那些研究,一是主要还是在汉学的框架中,并未突出地体现出科学史的特殊意味,二是相对零星。而李约瑟,则在其后半生全力从事中国科学史研究,可以说是第一位最为系统地向西方学者介绍中国古代科学史的学者,通过其鸿篇巨制的中国科学史著作,使西方人了解到长期以来他们所知甚少的中国古代文明和古代科学。在这方面,他确实是功不可没的。在国内李约瑟的影响,前面已经简单说过,而在国外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影响之大,主要原因是他

最早系统地、集中地、大力度地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科学史的成就。

《出版商务周报》:李氏的著作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但是我们看到的中译本书名却变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虽然书名的翻译有时候会考虑其他因素而有所变化,不过仅就这个书名来看,加上了“技术”而省略了“文明”,这背后是否也暗示着一些什么呢?

刘兵:应该是暗示着一些什么,至于具体暗示着什么,也许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想,也许这与我们长期以来独尊科学,以在西方现代化的影响下出于功利的考虑崇拜技术有一定的关系吧。而要讲文明,那当然是一个范围要比单纯的科学和技术要大得多得多的话题了。不过我想提醒的是,李约瑟虽然用了文明的说法,但那主要还是他那个时代的一种看法,与现在国际上较新的对于文明的看法相比,也还是有些不同的。

说不尽的“李约瑟问题”

李约瑟的SCC成为沟通中国与西方的桥梁,而他的“李约瑟问题”则让许多学者,特别是中国科学史学者纠结不已。

《出版商务周报》:说到李约瑟,一个几乎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李约瑟问题”,“李约瑟问题”的提出反映了李氏怎样的科学观和科学史观?

刘兵:所谓“李约瑟问题”的经典表述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对于“李约瑟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看法和评价不尽一致。但从西方国家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学者后期的主流观点来看,大致是认为“李约瑟问题”的基础,主要还是一种传统的、以西方科学标准为潜在前提并用之作为衡量中国古代科学之标准的、强调存在普适的科学存在的一元论的科学观和科学史观。这与当下更为强调地方性知识、承认多元科学文化的科学观是很不一样的。而李约瑟本人的立场,则从50年代以来到他去世为止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出版商务周报》:“李约瑟问题”后来似乎被简化为另一个版本,即“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并且因此而引发了许多争论。但是分析两个表述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这样一种问题本身的变异是如何产生以及因何产生的呢?

刘兵:在这两种版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很值得讨论的区别。在李约瑟那里,如前所述,在对中国古代科学和文化之高度热爱的基础上,又应用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标准对中国古代科学重新进行分类、挖掘和整理,在他那里,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并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只是一种默认的前提。而在中国,这个版本的提出,我觉得,恐怕是与中国人面对西方科学的强势,再加上五四以来科学主义的盛行以及由之而来的对科学的意识形态崇拜,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在这种冲突之下的矛盾心态有关,从而把有无科学的问题突出出来。

《出版商务周报》: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讨论当然也并非是在李约瑟问题之后才有的。早在20世纪前叶,中国的科学界前辈们就曾撰写过文章讨论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任鸿隽先生的《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1915)、冯友兰先生的《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1922)以及竺可桢先生的《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1944)等。在中国科学界开始引进西方科学的时候似乎可以更坦然地

说“无”,但是后来当西方科学渐渐在中国落户之时,主张“有”的人和文章却渐渐多了起来。这样一种态度上的差异仅仅是出于一种策略还有另有其他原因?

刘兵:前面刚刚说过了我对于为什么在中国会对“中国古代有无科学”进行热烈讨论的原因的看法。其实,除了那些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和民族自尊心的问题之外,这些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科学的定义和理解。当我们面对与西方科学在许多方面确实不同的中国古代“科学”时,如果我们仍然严格坚持近现代西方科学作为定义的标准,那显然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的。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再把西方近现代科学看作是唯一、客观、普适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接受多元科学观,强调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时,把一些非西方科学的对自然的认识也归入复数的科学,那么中国古代也就会有“科学”了。因此,在早期说“有”的人,与近来在对科学之新定义、新理解的立场上说“有”的人,其实并不是在说一件相同的事。

《出版商务周报》:李约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科学史作为一门学科而在中国建立起来,以及科学史研究以寻找中国的“世界第一”为目标,似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李氏及其工作的影响?

刘兵:李约瑟给中国确实带来了不少的多西,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他的影响对于在我们这里重视科学史,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全面地认识人类对“科学”的贡献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就负面来说,他的影响在像科学史研究中一些不够恰当的观念,如辉格式的观念、过于强调优先权和“世界第一”以致于带来了某些对历史扭曲,以及过分地形成了一种不恰当的过分自大的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确实也是很明显的。

李约瑟之后的中国科学史

科学的多元文化观的引入,扩大了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视野。对于同一对象,研究者得以看出不同的东西,甚至看到原来被忽视,被认为没有意义和不相关,或视而不见的东西。在这种意义上讲,这些新派的研究,当然可以说是超越李约瑟的时代。

《出版商务周报》: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这样的问题,无论是说“有”还是说“无”,观点虽截然相反,但似乎都基于同一种立场展开,即有一种唯一的关于“科学”的标准。而科学的文化多元因此也成为消解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这种多元文化观对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刘兵:你提的问题很有道理。这确定是存在着的一种重要的潜在假定。所谓的科学的“多元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地方性知识”,实际上就是对于只有唯一的、普适的、绝对的、真理性的科学的否定,是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实际上可以是多样性的。而我们以往将之默认为唯一正确的西方现代科学,其实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种种外在原因而变得普及和强大。如果接受科学的多元文化,许多有关的争论就会被消解掉,并且会更加扩大了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视野,更有助于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更以接受于历史实际情况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并将中国古代的“科学”置于世界科学文化史中更合适的位置。反过来,这对于我们深刻反思西方科学也是有益的背景。

《出版商务周报》:其实李氏的工作除了赢得了赞誉之外,也受到了他的西方同行们的批评。近年来,西方科学界围绕“李约瑟问题”也对其工作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科学观与

科学史观进行了一些反思。这些反思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和问题展开呢?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这种反思是否会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转向的一个转折点呢?

刘兵: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介绍了一些西方科学史家对李约瑟的反思和批评。要详尽地说清这些,这个访谈的篇幅恐怕不够。但择其重要者简单地说,我觉得,是集中在他的科学观,以及相应的历史观和科学史观、科学史研究方法等方面。事实上,科学史也是在研究观念和研究方面上发展迅速的学科,只不过,在中国,这方面对西方观念的接受还有些滞后,中国学者大量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还是在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比如特殊注重考证等)下进行的。当然,情况也在变化中,只是,这种变化还不够快,所以我不觉得有了一些反思,马上就会成为一个“转折点”。

《出版商务周报》:或者让我来换一种问法:在上述反思的框架下,对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有一些什么样的新的尝试?这些新的尝试是否已经超越了李约瑟的时代——假如李约瑟可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话?

刘兵:其实这样的尝试是很多的。而且,一个相对比较普遍的特点是,这些新的尝试大多是采用了一些颇有“后现代”意味的理论作为其解释的出发点或基础。当人们有了新的理论、新的视角后,再看同一对象,就会看出不同的东西,甚至看到原来被忽视,被认为没有意义和不相关,或视而不见的东西。在这种意义上讲,这些新派的研究,当然可以说是超越了李约瑟的时代(我觉得,说有一个李约瑟时代也是不为过的,他毕竟可以说是他那个时代的最重要的代表者)。事实上,在1998年国际科学史权威刊物《奥西里斯》纪念李约瑟的专号,即以“超越李约瑟”(Beyound Joseph Needham)作为其题名。在这方面,可以举一个例子,即白馥兰(F. Bray)已有中译本的《技术与性别》一书,那恰恰是在人类学、女性主义等理论的视角中,对于中国古代技术史的一种新研究、新解读。当然,像这样的研究,还有其他许多。这里限于篇幅就无法一一例举了。

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

全球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关于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问题的反省和追问,在20世纪后半叶引起了一场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大争论。随着争论的深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观点--生态中心主义逐渐占了上风,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们在判断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要的伦理准则。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人们一般在以下几种意义上来使用"人类中心主义"一词。第一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它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认为人类在本体这个层次上处于宇宙的中心,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围绕着人类这个中心而展开,人类与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是中心与从属、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1]第二种是认识论(事实描述)意义上的。即主张人类的认识总是以人类固有的内在尺度进行的,总是以人类特有的视角、方式和需要来认识自然客体的,是严格地受人与自然特有的相互关系制约的。第三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生物,他必然要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生物逻辑的限制内,老鼠是以老鼠为中心,狮子以狮子为中心,因此,人也以人为中心。第四种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的核心观念是:(1)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在设计和选择一项道德原则时,我们只看它能否使人的需要和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其暗含的理论前提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他的利益才能推动他的行为。(2)人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也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3)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感情投射的产物。 从历史上看,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也不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学派。它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思考而产生并不断变化着的文化观念。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状况的跃迁,它也经历了由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 1.古代人类中心主义 古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最初摆脱因生产力低下而受到大自然困扰后逐渐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又称为自然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观念就是,人"天生"就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在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最早表述可追溯到普罗泰戈拉,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表明能否为人所用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随后,柏拉图以人的理念为出发点构造了整个世界,把普罗泰戈拉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体系化。但自然目的论观点最有名的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目的毫无用处的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按照这种说法,动物(更不用说植物和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它们只是人的工具,因而人对他们不负有任何道德义务。 中世纪的神学又进一步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在托勒密"地心说"的基础上,认为人类不仅在空间方位上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在"目的"的意义上也处于宇宙的中心,因为上帝创造人类就是为了让人类代表上帝来统治地球上的万物。因此,所有的造物都是上帝创造来为人类服务的,是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人对大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且地球只不过是人类通往天国的旅途中的一个暂时的居所,一个考验人死后能否得到救赎的地方。所以,它只是一个毫无神圣性可言、最终会被上帝毁灭、被人类抛弃的"物体"而已。这种观点构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第二种历史形态,即神学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是:人类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目的。它也是一种作为本体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对天文学界乃至思想界的统治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之后。科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是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考试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问题,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根本原因 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增多。 (2)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 二氧化碳分子能俘获地面辐射的热量,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地球变暖。 (3)气候变暖的危害 ①全球性的影响 a.使南极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人类的栖息地将会被淹没,更多人受到海潮和水灾的威胁。 b.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②对我国的影响 a.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北方干燥地区干旱加剧。 c.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d.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e.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 (4)防治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②植树种草。 2.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1)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臭氧减少的原因 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量减少。 (3)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①使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免疫功能将明显减退。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减少。 (4)防治措施 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相应的协议书,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1)酸雨 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随着雨雪回降到地表就形成酸雨。所含的酸性产物主要是硫酸和硝酸,pH<5.6。 (2)危害 ①水体酸化,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使树木生长缓慢、易染病害。 ③破坏土壤肥力。 ④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 ⑤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3)防治措施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4.水体污染 (1)种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2)危害 ①使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饮用水的质量下降。 ②化学肥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③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 (3)水污染的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6670299.html,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作者:苏元庆 来源:《师道·教研》2016年第01期 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种局面之下,基于 人类功利主义的技术改良手段和家园生存危机教育,其肤浅的治标不治本的弊端日益显现,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功利主义的环保教育理念亟待树立和传播。 一、误入歧途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人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也是唯一的道德顾问,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产物。 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之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的人类从此以自身作 为衡量万物的生存价值的尺度,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把大自然当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对自然实行了不讲伦理道德的无情掠夺。其实质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它物种。其它所有存在物都不具备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只能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之外。 二、价值重建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西方工业文明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之后,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掠夺所造成 的环境压力日益显现,有识之士的批评反思之声也渐渐增加。 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性在于它们的自由自立,在于它们是天—地—神— 人四元的聚集,每一物都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人对物的保存和保护并不是人对物的恩赐,而是物对人的要求。人只有在进入敬畏万物的境界时才能充分实现人性。这不是解决人类困境的权宜之计,而是彻底的拯救之路。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几个阶段。首先是动物权利解放主义,它 基于动物与人类一样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能力,它们的苦乐也有内在的道德意义,动物的生命也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它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扩大到动物,把道德关心及权利主体的范围由人扩展至动物,迈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第一步。接下来出现的观点是生物中心论。它认为地球上各种生物(包括植物)都有其利益和内在价值,不管他们是否对人类有价值,都应受到人们尊重,一切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以及争取幸福的权利。其思想把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至所有存在物,无疑又是环境伦理观的又一次提升。更高层次的生态中心论把整个自然界纳入道德关怀的视野。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相互联系的,都应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既包括有生命的物质也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2.docx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2 1.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来源:Z#xx#k? Com]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解析】温室效应将会使全球温度升高,会导致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或者造成南北极的冰盖融化,海平血上升等。水体富营养化、酸雨加剧、臭氧层破坏都是 和温室效应一样属于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但三者的出现和温室效应联系不大。 【答案】A 2.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盐酸D?磷酸 【解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是由S02和NO经化学反应转变而形成的。 【答案】B 3.生物的多样性通常包括() ①遗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结构多样性④功能多样性⑤DNA多样性⑥蛋白质 多样性⑦生态系统多样性⑧无机环境多样性 A.①②⑦ B.⑤⑥⑦ C.③④⑧ D.①③④ 【解析】牛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牛态系统多样性。[來源: 学#科# 网] 【答案】A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止确的是() A.人类活动是野生生物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 B.每种野生生?物的基因库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C. 一种目前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物种,将来也不会有任何价值 D.野生生物对人类的价值远不止那些实用、科学、美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它们对保持 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泄性所起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解析】一种现在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物种,将来很可能会出人意料地成为极有利用价值的 生物,也就是某一物种存在潜在的使用价值。 【答案】C 5.观察下列曲线,分析冋答。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自环境伦理学成立以来一直被学界议论和谈论的的话题,并且目前对该争论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二者出现的历史背景,原因,综合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自的基本观点并给予了相关的评价。最后,又提出了解决该争议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解决措施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也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诸如人与环境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讨论中,学术界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有二类: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二者出现的背景原因,历史渊源。 可以说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思想源远流长。自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的尺度”以及苏格拉底将哲学研究的视野领域从本体论引向认识论,从天堂引向人间以来,在人们的潜意思中,人们一直都是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这一潜意思可以在亚里斯多德以及中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找到论证。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自然是为了人而造的万物,植物是为了动物而活着,动物是为了人类而活着。在阿奎那那里,更是以上帝的名义对人驾驭动物,奴役动物,甚至随心所欲地杀死野兽进行辩护。若这一理论渊源还不明确的话,那么,我们更是能从近代哲学那里找到确凿的根据。到了近代,尤其在笛卡尔哲学和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建立之后,这种强调主客之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强调要征服自然越演越烈,终于在17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得到了实现。17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使人类社会找到了对待自然的突破口。在向自然征战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成为人类的奴仆。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原材料成为共识。人类在利益需求的驱使之下,越发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一再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在虚荣心,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无限膨胀,使得人们以往对待自然的那种虔诚、敬畏的态度荡然无存。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焦点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焦点 发表时间:2019-08-22T16:26:55.66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作者:吴天昊[导读] 本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希腊至今的发展脉络,对支持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吴天昊(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摘要:在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被质疑的背景下,本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希腊至今的发展脉络,对支持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人与世界关系;世界观;社会生产;生态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57-01 1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界定和历史沿革 1.1 概念界定 一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世界中心的观点,主张以人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万物为人的利益而服务。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如下几个层次。第一,人类所提出的任何看法、理论,包括人类的道德体系,都是由人独立思考得出的,而不是由其他物种,这是从认知论的角度上讲;第二,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以维持生存和自身发展为目的,被生物逻辑所限制,也就是说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逻辑,都以自身为中心;第三,由于普遍认为只有人才具备理性,拥有道德,人类是道德的唯一代言人,享受道德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而自然万物有帮助人类实现内在价值的间接工具价值[1]。 1.2历史沿革 “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如是说。这可以看作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早期萌芽,但必须主义,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与我们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有本质区别,他的思想建立在世界万物一体的认识之上,他所阐述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内在作用。在他之后,柏拉图从理念出发构建哲学体系,虽然他的理念世界是独立于人和现实世界之外的,但理念只有人的理性才内认识,由此拉开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大幕。亚里士多德直接认为世界万物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圣经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在这些创造物中,最接近上帝的形象的,所以最高级,世界为人而创造,为人所利用,为人而主宰和统治。笛卡尔甚至不认为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因为它们不具有灵魂,只是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自动机”。康德判断人类是唯一拥有理性的存在物,而其他生物不具备,应该被当作工具对待。至此人类中心主义发展成熟,并被广泛采用到人类的生产实践中。 2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2.1支持 人类中心主义者有这样的观点:第一,从生物学角度加以阐述,个体和种群存在的目的就是将自身的基因传递下去,每个物种都是为了基因的延续而拼搏,这种目的当然是自私的,而且是合理的,人类以自身延续为中心对待世界万物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人类必然的以主客关系的方式认知和实践,不管面对任何事物,都以我为主,一切为我,自我中心是生命的本质特点。第二,从价值上讲,人是价值的源头,一切事物的价值由人来衡量,是人的主观意愿的投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甚至毁灭自然物。第三,从伦理学角度看,道德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类种群的整体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对其他非人的存在物讲道德法则,只要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对自然物的破坏就是可以接受的。也有一些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作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成员,我们同其他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伦理关系,对它们也负有一些伦理责任,主张与其他万物建立类似君主与臣民的关系[2]。 2.2反对 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在此指导下发生的人类行为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危及人类的生存,也在思想上给人类带来巨大冲击,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反对这的依据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宇宙科学早已经告诉我们,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宇宙早已存在,人类不是,也根本不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只能说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的中心问题,人类绝不是万事万物的中心,。 第二,人类中心论以人类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特殊属性为由,给予人类享受的道德关怀的权利,而其他生灵则不在此列。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动物之中也存在拥有自我意识、有较高智力水平、能使用工具的成员,而人类中却存在一些不符合此标准的个体。所以,是否具有一些能力并不是获得道德关怀的依据。 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认为道德的意义是为人类带来利益。在日常生活里,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利己主义者,并接受社会的质疑和批评。这种利己主义上升为种群行为后,就摇身一变,成为合情合理的,实在是奇怪。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其他物种能够对人类进行质疑和批判。但是,没有批判者并不能说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人类应当自我监督。可以看到,人类历史就是不断过大道德关怀对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会推广到人类以外的动物、植物乃至万事万物之上。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无法反驳的,也就是生物学意义。因为任何反对的思想必须是人来提出,也必然存在人类主观的痕迹,只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参考文献 [1]徐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V ol.10,No.7,1994. [2]杨通进.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 6期.

高中生物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上一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要求同学们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和数据,下面请几位同学将你所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推进新课 师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重要性,那么人类在对自然界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目前,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主要有哪些呢?生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师这三种保护方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生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师三种保护方式中,哪一种是最主要的、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生就地保护。 师对,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是最重要的方式,等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了、其中的物种变成濒危物种了再进行保护,就未免是亡羊补牢了。 师有人说,一些濒危生物数量稀少,已经没有生命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进行拯救? 生生物多样性还有潜在的使用价值,一个物种有其独特的基因库,

一旦灭绝,基因库就随之消失,其目前未知的使用价值也就随之丧失。师很好!以上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进行了讨论,课前要求同学们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搜集,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做一下交流。 一方面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我们人类又要利用自然资源,你如何看待这一对矛盾? 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只要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不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在海洋捕捞中,过度捕捞会造成海洋渔业资源的破坏,但适度捕捞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如果使种群数量维持在不低于K/2的水平,可以使种群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中。 …… 师非常好!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关爱却并不总是这样理性,请看下列一些资料。 (学生阅读,老师课前准备的资料) 资料一:周代时,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3%,那里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但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的需求日益迫切,森林被大量砍伐。从汉代开始不到400年的掠夺式的开采,终于使那里的植被彻底地破坏,成为名副其实的黄土地。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使黄河泥沙含量达到70%,黄河河床日益升高,有些地段甚至成为悬河。黄河由中国的母亲河成为了一条害河。

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主要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其核心观点包括: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一)强人类中心主义 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二)弱人类中心主义 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满足自身的需要,虽然其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它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它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成员,我们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 代表人物 自然中心主义 主要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

浅谈人类中心主义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遭到人们的不断谴责,但是我们要正确理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理解 人类中心主义是伴随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而产生的,经历了从“自然中心主义”到“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再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以敬畏生命和崇拜万物为特征的,主张自然中心主义。到了奴隶社会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于是逐渐产生了摆脱自然束缚的思想,形成了早期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定义为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认为人可以随意对待动物和其他一切生物,人主宰自然是必然又必须的。 人类中心主义最早明确的表述出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尺度,又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之后笛卡尔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和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而英国哲学家洛克又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推向了实践, 洛克认为人要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解放出来,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以人为中心的做法最终使人在同自然的抗争中取得了相对胜利,更快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发展,也膨胀了人类占有地球资源的欲望,最终发展成为人奴役自然,独霸世界。但是生态系统根本无法接受人类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人对自然的改造大大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原本平衡的生态系统开始失衡,严重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导致了以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水资源匿乏、核威胁等为标志的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纷纷谴责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导学诱思 一、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温室气体:大气中的CO2。 2.原理:温室气体层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吸收转化为热量,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3.主要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4.主要危害 (1)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 (2)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3)北方干燥地区将会进一步变干。 (4)预测2030年海平面上升约20 cm,我国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5)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6)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的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 5.预防措施:大力植树种草,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洁净新能源。 二、臭氧减少危及地球所有生物 1.臭氧层作用: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破坏原因: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4.危害: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三、全国各地普降酸雨 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形成硫酸或硝酸,使雨水的p H<5.60。目前有些地区雨水的酸度已到了pH2~5。 2.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火灾等。 3.危害: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平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破坏土壤肥力;使树木生长缓慢并且容易感染病害;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酸雨中少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4.防治: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四、水体污染 1.生活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工业污水进入水体,海洋运输时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 2.表现:水体富营养化。 3.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中称为水华。 五、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下降

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其核心观点包括: 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 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 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 自然中心主义有几个重要的部分。(1)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把感受苦乐视为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权利的根据,动物也具有感受痛苦和愉快的能力,因此动物应从人那里获得“平等的关心”的道德权利。 。(2)生物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基本思路是: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因此人并非天生比其他生物优越,所有有机个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 "(3)生态中心主义 人的自我实现依赖于自我认同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与所有其他生物及实体作为与整体相关的部分,他们的内在价值是平等的。 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伴随着人类从原始时期的蒙昧走向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征服自然,创造了人工自然的奇迹的时候,人的理性、人的智慧、人在自然面前的强大力量,进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一次次受到了人们的歌颂。而今天,当人类由于罔顾自然规律,对自然的肆意妄为而导致了自然界的报复,使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了人类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人们也开始了对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的反思,并由此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正是造成人们今天面临全球问题的深层原因,应该

高中生物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7、3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 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发展要求进行“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说明 二、知识网络 三、导学过程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可以影响热量的辐射。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就升得越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严

重。要解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这一问题,一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2、酸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随雨水降落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称pH小于 5、6的雨水为酸雨。酸雨对土壤、江河、湖泊、森林、农作物、建筑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1)成因:酸雨中的酸主要是二氧化硫(SO2)转化而来的硫酸和一氧化氮(NO)转化的硝酸。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汽车尾气。我国通常是硫酸酸雨。(2)危害:①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造成森林受害和农作物减产;还能使土壤、水域酸化,建筑物腐蚀,金属腐蚀等。②酸雨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臭氧层破坏在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但位于地球上空25~40km的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则是地球的一个“保护伞”,它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研究表明,平流层中臭氧减少1%,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将增加2%,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将增加,农作物产量将减少。臭氧的减少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氯氟烷烃如氟利昂等对臭氧有破坏作用。 4、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这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案(必修3)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 境的影响教案(必修3) 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学考要求 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b 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a a 课时要求(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根本原因 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增多。 (2)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 二氧化碳分子能俘获地面辐射的热量,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地球变暖。 (3)气候变暖的危害 ①全球性的影响 a.使南极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人类的栖息地将会被淹没,更多人受到海潮和水灾的威胁。 b.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②对我国的影响 a.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北方干燥地区干旱加剧。 c.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d.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e.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基础设施破坏。 (4)防治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②植树种草。 2.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1)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臭氧减少的原因 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量减少。 (3)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①使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免疫功能将明显减退。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减少。 (4)防治措施 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相应的协议书,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1)酸雨 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随雨雪回降到地表就形成酸雨。所含的酸性产物主要是硫酸和硝酸,pH<5.6。 (2)危害 ①水体酸化,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使树木生长缓慢、易染病害。 ③破坏土壤肥力。 ④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 ⑤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3)防治措施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4.水体污染 (1)种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2)危害 ①使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饮用水的质量下降。 ②化学肥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③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 (3)水污染的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1.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首先需要界定的 第一界定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第二界定旧人类中心主义与新人类中心主义。 其中,自然中心主义与新人类中心主义都是旧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题。旧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新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要评价好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就要搞清楚从旧到新的转变。 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文艺复兴以后被确立起来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仅仅强调人的作为感性欲望的主体地位.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 自然中心主义企图通过把"自然"作为伦理主体来看待,这虽然对克服旧人类中心主义有积极意义,但是,本身却违反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一种超越自然中心主义的"新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感性和理性统一"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理由. 所以旧人类中心主义首先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让人类发现了自己,充分展示了主体的力量,从此人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的支配,有利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但是这种主体性的过分强调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引起了人类发展中更深层次的矛盾---即人与环境的矛盾,进一步破坏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其核心观点包括: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 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弱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满足自身的需要,虽然其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它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它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成员,我们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自然中心主义有几个重要的部分。 (1)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前者主要由澳大利亚伦理学家辛格提出。辛格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把感受苦乐视为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权利的根据,动物也具有感受

浙科版必修三第三节《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案

浙科版必修三第三节《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案 导学诱思 一、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温室气体:大气中的CO2。 2.原理:温室气体层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吸收转化为热量,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3.主要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4.主要危害 (1)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 (2)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3)北方干燥地区将会进一步变干。 (4)预测2030年海平面上升约20 cm,我国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5)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6)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的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 5.预防措施:大力植树种草,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洁净新能源。 二、臭氧减少危及地球所有生物 1.臭氧层作用: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破坏原因: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4.危害: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三、全国各地普降酸雨 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形成硫酸或硝酸,使雨水的p H<5.60。目前有些地区雨水的酸度已到了pH2~5。 2.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火灾等。 3.危害: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平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破坏土壤肥力;使树木生长缓慢并且容易感染病害;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酸雨中少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浅论环境人类中心主义

的文化表征。惟有如此,才有人的世界的整体性利益与和解,才有主体间性维度的持久和平。其二,由征服自然的天人对抗,走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天人相和。 这是面对现代性魔魇,人类对现代化中两极对立思维方式的文化检省,对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的省察。惟有如此,才有人在生物世界系统链条中的合理存在,才有主客间性维度人与自然的持久和解。其三,由人的“单向度”发展走向人之为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针对现代社会中人被极端“物化”而作出的痛定之省。惟有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能真正成为全称的主体。这些,难道不恰与上述中国文化精神的菁华相契合吗?再次,今天,在国家独立并日益富强,在现代化全面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文明三个系统正日益协调进步的现实环境下,我们不再危机重叠,不再现代性积累孱弱。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开始更全面地中国化。这些,也为我国的文化现代性重构,提供了坚实的实践与理论根基。最后,世界史维度的文化虚无主义噩梦之后,我们也不再把西方近现代文化简单地等同于资本主义文化,而是以开放的心灵对待之,以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扬弃之。这,也为西方现代文化在中国真正的民族化转换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 注释: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 第一版,第829页。 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2年版,第377页。 ③ 转引自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湘潭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④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 社,1995年版,第59页。 ⑤ 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 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浅论环境人类中心主义 王 凤 珍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进入自然中心主义。 一、自然中心主义的困境 1.泛化的伦理观、价值观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以下简称自然中心主义)把人以外的自然界、生物人化,给它们赋予伦理、利益和价值。“自然价值并不仅仅是对人的价值,还有其自身的价值,即以自然本身作为评价的价值”。 事实上,价值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自然界、生物本身是否有价值,则完全取决于人的需要(需要是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然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无论有无人的需要,其自身都有价值,这实际上是把价值论等同于存在论,把价值论泛化。 而自然中心主义由于他们把自然界、生物人化,所以也给自然界、生物赋予伦理关系。莱奥波尔德主张“伦理学的对象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展到大地(自然界)。”“人类有可靠前途的生活要求我们必须修正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工具主义的发展模式,寻求一种全球的伦理学,旧伦理学仅强调一个物种的福利,新伦理学必须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 “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并组成社会以后,从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中发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体现的是个人与整体(氏族、民族、阶级、人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只有在社会中,在发生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时候和地方,只有当人脱离了动物界并意识到这种关系时,才会出现道德。”由此可见,伦理道德只适用于人,而不适用于自然界,也就是说人对人、对社会有伦理关系,但人对自然就没有伦理关系,能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关键是人的问题(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人单方面沟通的)。由于人与人的关系要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来,从这一点来说,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类已经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对自然进行破坏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利益进行破坏,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破坏,因此人对自然界并没有伦理关系,自然界本身就更没有伦理关系。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者力图通过证明自然界、生物本身有价值,人对自然界、生物有伦理关系来达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实际上是把伦理观泛化,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 2.停止改造自然的悲观论 252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学术短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