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1、概念: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

的主体。

2、核心观点:

(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

(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

(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最高理想:

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4、具体分类: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

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弱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地满足自身的需要。

5、评价:虽然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与强人类中心主义一样,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弱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

弱人类中心主义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价值,人类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

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即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持尖锐批判态度,把人类中心主义看作是环境保护的最低境界,认为人类应全面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伦理价值体系和相应的发展观。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罪恶之源。而这个非人类中心主义,据说又包括五花八门的流派,如动物权力论、大地伦理学、深生态学、生物区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等,说到底,就是一种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国际政治背景,便是绿色运动中“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两大阵营之争。“红色绿党”,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又称绿色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

理论同生态运动结合起来,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其主要成员,是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主义者。

而“绿色绿党”则主张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运动中,以无政府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成员,基本上是生态原教旨主义者、生态无政府主义者。在1990年代以前,全球绿色运动的主导哲学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这种思潮,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反对工业社会的主流发展模式,主张反增长、反生产、反技术,崇尚“回到丛林去”的浪漫主义世界观,并否定任何形式的人类中心论,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但在1990年代以来,在欧洲,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了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的口号。他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将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的惟一道路;人对自然的支配,不是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生态问题是由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方式所引起的。

由此可见,“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在哲学理论、政治主张、社会实践、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分歧。我们必须看到,生态中心主义并不是当今全球绿色运动的主流。那种“砍树就是毁林,就是破坏生态”的思维,实在是对绿色运动的一种误解。而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些媒介持“惟生态论”立场,将某些非政府组织的生态原教旨主义主张视为当然正义,不免幼稚。

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

全球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关于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问题的反省和追问,在20世纪后半叶引起了一场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大争论。随着争论的深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观点--生态中心主义逐渐占了上风,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们在判断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要的伦理准则。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人们一般在以下几种意义上来使用"人类中心主义"一词。第一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它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认为人类在本体这个层次上处于宇宙的中心,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围绕着人类这个中心而展开,人类与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是中心与从属、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1]第二种是认识论(事实描述)意义上的。即主张人类的认识总是以人类固有的内在尺度进行的,总是以人类特有的视角、方式和需要来认识自然客体的,是严格地受人与自然特有的相互关系制约的。第三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生物,他必然要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生物逻辑的限制内,老鼠是以老鼠为中心,狮子以狮子为中心,因此,人也以人为中心。第四种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的核心观念是:(1)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在设计和选择一项道德原则时,我们只看它能否使人的需要和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其暗含的理论前提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他的利益才能推动他的行为。(2)人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也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3)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感情投射的产物。 从历史上看,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也不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学派。它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思考而产生并不断变化着的文化观念。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状况的跃迁,它也经历了由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 1.古代人类中心主义 古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最初摆脱因生产力低下而受到大自然困扰后逐渐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又称为自然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观念就是,人"天生"就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在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最早表述可追溯到普罗泰戈拉,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表明能否为人所用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随后,柏拉图以人的理念为出发点构造了整个世界,把普罗泰戈拉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体系化。但自然目的论观点最有名的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目的毫无用处的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按照这种说法,动物(更不用说植物和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它们只是人的工具,因而人对他们不负有任何道德义务。 中世纪的神学又进一步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在托勒密"地心说"的基础上,认为人类不仅在空间方位上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在"目的"的意义上也处于宇宙的中心,因为上帝创造人类就是为了让人类代表上帝来统治地球上的万物。因此,所有的造物都是上帝创造来为人类服务的,是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人对大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且地球只不过是人类通往天国的旅途中的一个暂时的居所,一个考验人死后能否得到救赎的地方。所以,它只是一个毫无神圣性可言、最终会被上帝毁灭、被人类抛弃的"物体"而已。这种观点构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第二种历史形态,即神学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是:人类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目的。它也是一种作为本体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对天文学界乃至思想界的统治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之后。科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是

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

1、我倾向于同意题目中阐述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当赋予动物权利。动物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感受,应当得到相应的尊重。动物应当享有生存权、健康权、不被虐待等一系列基本的权利,这种权利应当是一种道德权利。道德权利为生命、身体和自由提供保护,使得他人不能任意伤害,不能任意干涉自由选择。这些道德权利的基本主题是尊重。”但同时,对于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利用到的动物资源,如:饲养、劳动等合理利用时,是可以利用动物的。主张动物权利并不意味着必然放弃对动物的利用,只是对那些侵犯到动物权利的利用应当放弃。正如我们人类拥有权利,但我们并没有反对对人的合法的、合理的利用一样,例如我们聘请保姆、聘请司机,都是对人的利用。这里的利用并不是指将人当做工具来使用,而应当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和作用,引导或命令他人做某件事。 2、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是一种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它以整体观的态度去审视人与自然界关系,认为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我们应关注的对象。该理论重视物种种群的平衡,在不威胁整个种群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人类是可以拥有对某些生命个体进行生杀予夺权利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劳动借以创造经济价值的社会财富。“自然的价值”是指自然物的一种属性。

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是自然以自身为目的的价值,它是自然系统自我存在自我发展的一个基本源泉和动力,是自然在长期的发展演化中客观地形成的一种价值。外在价值是从人和其他生命的角度,自然界对人和其他生命的有用性,即它对作为他物的手段或工具的价值。自然界及其存在物本身所固有的价值与人存在与否无关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坚持“内在价值”存在的主要观点。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与非人类中心理论的争论引起人们重新认识“人”在当代生态危机中的权力和义务,重新定位“人”在当代生态危机中应负的责任,以及应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与行动为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践行为提供合理的理论辩护。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自环境伦理学成立以来一直被学界议论和谈论的的话题,并且目前对该争论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二者出现的历史背景,原因,综合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自的基本观点并给予了相关的评价。最后,又提出了解决该争议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解决措施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也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诸如人与环境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讨论中,学术界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有二类: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二者出现的背景原因,历史渊源。 可以说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思想源远流长。自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的尺度”以及苏格拉底将哲学研究的视野领域从本体论引向认识论,从天堂引向人间以来,在人们的潜意思中,人们一直都是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这一潜意思可以在亚里斯多德以及中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找到论证。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自然是为了人而造的万物,植物是为了动物而活着,动物是为了人类而活着。在阿奎那那里,更是以上帝的名义对人驾驭动物,奴役动物,甚至随心所欲地杀死野兽进行辩护。若这一理论渊源还不明确的话,那么,我们更是能从近代哲学那里找到确凿的根据。到了近代,尤其在笛卡尔哲学和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建立之后,这种强调主客之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强调要征服自然越演越烈,终于在17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得到了实现。17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使人类社会找到了对待自然的突破口。在向自然征战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成为人类的奴仆。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原材料成为共识。人类在利益需求的驱使之下,越发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一再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在虚荣心,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无限膨胀,使得人们以往对待自然的那种虔诚、敬畏的态度荡然无存。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古代中国和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

题目:人类中心主义的再反思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工业设计工程班级:机电研14 学号: 1405068 姓名:景遍

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古代中国和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 但它作为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实践却是在西方完成的。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明确地提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命题, 他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是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最早表述。在此之后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 标志着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转型, 即从以自然哲学为中心的哲学思考转向以人之自我为中心的哲学思考。柏拉图是稍后的又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他从人的理念出发,重新构造整个世界, 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 需要了解自然, 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 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不无高见, 他曾夸张地说:给我空间与运动, 我就可以造出宇宙来.并主张要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洛克认为,人类要有效的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著名命题,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至此,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达到最终理论上的完成。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一切以人为核心, 人类行为的一切都从人的利益出发, 以人的利益作为惟一的尺度, 只依照自身的利益行动, 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 改天换地, 征服自然, 做自然的主宰, 挣脱自然对人类的束缚, 谋求人类的幸福。

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主要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其核心观点包括: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一)强人类中心主义 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二)弱人类中心主义 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满足自身的需要,虽然其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它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它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成员,我们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 代表人物 自然中心主义 主要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

浅谈人类中心主义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遭到人们的不断谴责,但是我们要正确理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理解 人类中心主义是伴随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而产生的,经历了从“自然中心主义”到“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再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以敬畏生命和崇拜万物为特征的,主张自然中心主义。到了奴隶社会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于是逐渐产生了摆脱自然束缚的思想,形成了早期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定义为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认为人可以随意对待动物和其他一切生物,人主宰自然是必然又必须的。 人类中心主义最早明确的表述出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尺度,又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之后笛卡尔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和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而英国哲学家洛克又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推向了实践, 洛克认为人要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解放出来,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以人为中心的做法最终使人在同自然的抗争中取得了相对胜利,更快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发展,也膨胀了人类占有地球资源的欲望,最终发展成为人奴役自然,独霸世界。但是生态系统根本无法接受人类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人对自然的改造大大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原本平衡的生态系统开始失衡,严重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导致了以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水资源匿乏、核威胁等为标志的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纷纷谴责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

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1.怎样看待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首先需要界定的 第一界定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第二界定旧人类中心主义与新人类中心主义。 其中,自然中心主义与新人类中心主义都是旧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题。旧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新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要评价好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就要搞清楚从旧到新的转变。 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文艺复兴以后被确立起来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仅仅强调人的作为感性欲望的主体地位.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 自然中心主义企图通过把"自然"作为伦理主体来看待,这虽然对克服旧人类中心主义有积极意义,但是,本身却违反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一种超越自然中心主义的"新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感性和理性统一"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理由. 所以旧人类中心主义首先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让人类发现了自己,充分展示了主体的力量,从此人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的支配,有利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但是这种主体性的过分强调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引起了人类发展中更深层次的矛盾---即人与环境的矛盾,进一步破坏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其核心观点包括: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 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弱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满足自身的需要,虽然其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它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它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成员,我们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自然中心主义有几个重要的部分。 (1)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前者主要由澳大利亚伦理学家辛格提出。辛格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把感受苦乐视为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权利的根据,动物也具有感受

浅论环境人类中心主义

的文化表征。惟有如此,才有人的世界的整体性利益与和解,才有主体间性维度的持久和平。其二,由征服自然的天人对抗,走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天人相和。 这是面对现代性魔魇,人类对现代化中两极对立思维方式的文化检省,对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的省察。惟有如此,才有人在生物世界系统链条中的合理存在,才有主客间性维度人与自然的持久和解。其三,由人的“单向度”发展走向人之为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针对现代社会中人被极端“物化”而作出的痛定之省。惟有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能真正成为全称的主体。这些,难道不恰与上述中国文化精神的菁华相契合吗?再次,今天,在国家独立并日益富强,在现代化全面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文明三个系统正日益协调进步的现实环境下,我们不再危机重叠,不再现代性积累孱弱。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开始更全面地中国化。这些,也为我国的文化现代性重构,提供了坚实的实践与理论根基。最后,世界史维度的文化虚无主义噩梦之后,我们也不再把西方近现代文化简单地等同于资本主义文化,而是以开放的心灵对待之,以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扬弃之。这,也为西方现代文化在中国真正的民族化转换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 注释: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 第一版,第829页。 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2年版,第377页。 ③ 转引自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湘潭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④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 社,1995年版,第59页。 ⑤ 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 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浅论环境人类中心主义 王 凤 珍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进入自然中心主义。 一、自然中心主义的困境 1.泛化的伦理观、价值观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以下简称自然中心主义)把人以外的自然界、生物人化,给它们赋予伦理、利益和价值。“自然价值并不仅仅是对人的价值,还有其自身的价值,即以自然本身作为评价的价值”。 事实上,价值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自然界、生物本身是否有价值,则完全取决于人的需要(需要是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然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无论有无人的需要,其自身都有价值,这实际上是把价值论等同于存在论,把价值论泛化。 而自然中心主义由于他们把自然界、生物人化,所以也给自然界、生物赋予伦理关系。莱奥波尔德主张“伦理学的对象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展到大地(自然界)。”“人类有可靠前途的生活要求我们必须修正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工具主义的发展模式,寻求一种全球的伦理学,旧伦理学仅强调一个物种的福利,新伦理学必须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 “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并组成社会以后,从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中发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体现的是个人与整体(氏族、民族、阶级、人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只有在社会中,在发生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时候和地方,只有当人脱离了动物界并意识到这种关系时,才会出现道德。”由此可见,伦理道德只适用于人,而不适用于自然界,也就是说人对人、对社会有伦理关系,但人对自然就没有伦理关系,能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关键是人的问题(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人单方面沟通的)。由于人与人的关系要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来,从这一点来说,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类已经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对自然进行破坏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利益进行破坏,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破坏,因此人对自然界并没有伦理关系,自然界本身就更没有伦理关系。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者力图通过证明自然界、生物本身有价值,人对自然界、生物有伦理关系来达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实际上是把伦理观泛化,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 2.停止改造自然的悲观论 252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学术短文

谈谈三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

谈谈三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为什么说他们本身都违背了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需求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罪恶之源,提倡不以人类利益为价值原点。说到底,就是一种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有三种观点,即: 1.生命中心主义。这种观点提倡自然界一切生命物质在价值上是等同的,所以要 尊重一切生命。其价值原点为生命。 2.生态中心主义。这种观点以生态平衡为价值原点将人类返回自然人的时候。例 如中国古代老子的“无为”思想。 3.自然中心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一切自然存在物(包括人)的内在价值相等。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三种观点虽然各有侧重和差异,但其主要精神是一致的,都认为人与自然物是平等的,都主张突破传统道德理论的界限,讲道德的视野不断拓宽到人与非人存在物的关系上。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致观点是泛主体,即将一切生命体甚至是大自然都看做伦理的和价值的主体。他们认为一切动植物包括高山、河流都有生存权,都应与人类享有同样的平等权。他们与人类之间不应该是一种统制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是人对自然存在物的实践,而不是自然存在物对人的实践。人处于主要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在自然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而自然存在五十被人类改造的客体,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而主体具有能动的意识,具有改造自然存在物的能力。这种观点强调人与自然平等,却忽视了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抹煞了人的主体意识功能。

非人类中心主义将权力和内在价值看作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价值,也就割裂了人与自然界的本质联系。否认了自然界是对象性的人的价值。然而,脱离了人,自然界的价值就是无。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造成了主体价值的缺失,自然存在物显然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的人对自然界万物讲道德讲良心实际上是把人看成脱离了人的社会属性只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但是人类对自然界并不具备直接的道德责任、义务,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义务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对自然界的破坏最终损害的还是人类的利益,例如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直接损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论人与自然存在物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是毫无意义的。 非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独立于人的存在,忽视了自然界是被人加工改造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利用、加工和改造的关系,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然的关系最终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故而脱离人类认识与评价的纯自然生态系统是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三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违背了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 姓名:杨艳玲 班级:11级思想政治本科班 学号:2011011203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主张 摘要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取得越来越大的建设成就。与此同时,人类从改造自然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人类也开始把自己的地位看得比自然更高,妄图通过各种手段去改造自然。但是,随着这几年来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人类很明显地受到了自然的报复,人类开始重新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 正文 一、从人类中心主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类中心主义概念: 根据《韦伯斯特第三次新编国际词典》解释,人类中心主义有三种使用:第一,认识宇宙的中心;第二,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第三,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识世界。而这三种论断又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第一种论断盛行于古代,第二种观点是近代的主流,第三种阐释属于当代人类中心观。(二)人类中心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它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成功的改造“自然”,获得极为丰富的财富,从而促进人类社会迅速的发展。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可知,人具有主观

能动性并且意识的具有能动作用。因此,人身处在大自然中,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的重要作用,去创造更好的环境。 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首先表现在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揭示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正是依靠科学技术所揭示的这些关于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好的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物的多种使用方式,并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改变自然物的形态,使被改造的客体能够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的重要媒介,人类正是借助科学技术这一中介的力量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被动依赖,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科学技术不仅充当了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它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人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人的这种生物本性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能从物质的自然界得到满足,而自然界往往不能自动的满足这种需要,而且通过气候、水、生态等种种自然条件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去认识自然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发有用的资源。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成果,又是人类进一步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人类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界,使人在自然界面前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能动性。 总之,科学技术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人与自然界作用的中介,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大大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人类的能动性逐渐表现出来,人类改造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1、概念: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 的主体。 2、核心观点: (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 (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 (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最高理想: 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思想,它要求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他指出,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精神生活中,就在于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人类主体性表现于现实生活中,则是以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 4、具体分类: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 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弱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地满足自身的需要。 5、评价:虽然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落脚点和归宿点,与强人类中心主义一样,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弱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理性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 弱人类中心主义虽然承认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其他有机体意识生命联合体的价值,人类有义务从道德上关心它们。 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即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持尖锐批判态度,把人类中心主义看作是环境保护的最低境界,认为人类应全面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伦理价值体系和相应的发展观。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罪恶之源。而这个非人类中心主义,据说又包括五花八门的流派,如动物权力论、大地伦理学、深生态学、生物区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等,说到底,就是一种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国际政治背景,便是绿色运动中“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两大阵营之争。“红色绿党”,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又称绿色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与评析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与评析 摘要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争论,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本文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化为线索,阐述了二者的内涵及实质,剖析了二者争论的焦点,讨论了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今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与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一关系的反思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争论,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这个问题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 1人类中心主义 根据《韦氏第三版新编国际辞典》,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曾在三个意义上使用:①人是宇宙的中心;②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③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识世界。第一种观点始于古代, 但哥白尼的日心说问世之后,此观点便被宣布破产。第二种观点始于近代,近代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张扬,使人不再寄希望于宗教的超人力量而转向人自身,但此观点过分夸大了人的思想理性与主体地位。第三种观点属于当代人类中心主义,此观点把人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作为终极目标与价值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

系上,强调人的主导性与创造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人类中心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类的价值评判为标准,围绕人的需要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正如余谋昌先生认为的那样,人类中心主义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1] 宇宙人类中心主义 这是古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论点就是主张人类在空间方位的意义上是宇宙的中心或曰人类居于宇宙的中心位置。在西方,它是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论”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一种观念。既然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人类又栖息于地球之上,那么人类也就自然地处于宇宙的中心位置。神学人类中心主义 流行于中世纪的欧洲,其核心是一种神学目的论。它认为人类不仅具有空间方位上的中心意义,而且在“目的”意义上也处于宇宙的中心地位。就是说,人类还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目的。如果树之所以结果,是为了使人类有果子吃;软木树的生长,只是为了使人类能将它作为水瓶的塞子。当然,这一切都不过是上帝的巧妙安排,而上帝之所以对人类特别关照,也是有目的的,就是为了显示上帝的仁慈和智慧。 近代(传统、强式)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_超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_儒_道_佛学之生态伦理思想比论

2008年11月 理论学刊 Nov.2008 第11期 总第177期 T heory Journal No.11Ser.No.177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 儒、道、佛学之生态伦理思想比论 任俊华,李朝运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 要 儒家是一种仁爱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道家是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为主义生态伦理观,佛家是一种破妄型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这三种生态伦理观对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代持三种不同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超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供借鉴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 儒;道;佛;生态伦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 B82-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909(2008)11-0068-05 一 无论是生态伦理学,还是人际伦理学,其宗旨都在于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准,维护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由于近现代西方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没有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针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破坏性后果,一些持客观冷静态度的西方学者认为,应当在寻找科学的、法律的手段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同时,寻找道德的手段去改造人心,从而禁止和限制人们对自然的一些错误做法,于是在20世纪中叶诞生了一门新的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在生态伦理学中,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 自然共同体,有资格接受道德关怀的不再仅仅是人,还有物, 它不是单纯把人而是把人与自然系统当成目的,不是单纯以人而是以人与自然系统的优化作为价值评判的尺度。 [1](P182)随着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全面开展,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分歧日益加大,出现了持三种不同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超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这三种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的争论集中在是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论(主义)的问题上。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学者认为,以人类利益作为出发点是人类中心论的基本特征,应该反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当成丝毫不可触动的圣物加以对待而否定人类利益的做法。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先生把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概括为: 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类行为的一切都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利益作为惟一尺度,人们只依照自身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一切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2](P142)湖南师范大学刘湘溶教授指出: 没有人类利益的自觉和共识,在一个个人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多元并存且彼此冲突的时代,我们就无法判定许多的是是非非,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相对主义泥坑,也就没有生态伦理学。我们应当走进人类中心论,应当对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多一分忧虑,应当对人类共同承担的命运多一分关心。 [1](P193)美国学者J.帕斯莫尔是当代西方人类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 当代生态危机并不源于人类中心观点本身,威信扫地的不是人类中心论,而是那种认为自然界仅仅为了人而存在并没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界的专制主义 。他还指出: 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 ,因而他主张人类利益是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核心[3]。 *本文系2008年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科研课题 儒、道、佛学之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