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朝三大才子简介

明朝三大才子简介

明朝三大才子简介
明朝三大才子简介

浩浩荡荡的明代二百余年,出过无数的能人异士,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的为三人最强,这三位才子分别是洪武至永乐年间为大明殚精竭虑的忠臣解缙,正德至嘉靖年间仕途不顺却坚毅无比的杨慎,以及正德至万历年间命途坎坷却集大成的徐渭,被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解缙之文章雅劲奇古,极具个性特色,政论文直抒胸臆,气势充沛,人物传记叙事简洁,描摹生动。邹元标赞其曰:“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学术界称为“辑佚古书的渊薮”,《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大家也许对杨慎不太熟悉,但是肯定知道他所写的词,《三国演义》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正是杨慎所作的《临江仙》。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

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滇南戍史等,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一生刻苦学习,勤于著述,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学家。他不仅对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云南永昌边塞荒凉地区,尽管图书资料奇缺,升庵仍嗜书成癖,“书无所不览”,他不仅刻苦读书,而且每到一处就对当地风俗民情进行调查了解,努力学习当地民族语言,从亲身经历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仅凭自己苦学、实践、记忆,在滇南时就写出了不少笔记、选本以及许多注释性书籍,如《南诏野史》、《云南通志》等。杨慎平生著作有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明史》本传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徐渭(1521年-1593年),就是我们常说的徐文长,绍兴府山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山阴布衣、白鹇山人、田水月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

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去世。徐渭在诗、文、书、画、曲方面都能自成一派,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且徐渭在军事方面能谋善断,几乎一己之力尽破多年的倭寇之患,晚年悉心培养名将李如松,使其建立不朽功勋。徐渭的诗,被袁宏道尊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中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

解缙作为《永乐大典》总编纂被公推为博学第一,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无书不读,被评为博览第一,徐渭则是诗、书、字、画甚至兵法样样精通的全才,他们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是明代文坛最高成就的代表。

例题

以下人物中,不属于明朝三大才子的是( )

A.唐伯虎

B.解缙

C.杨慎

D.徐渭

【答案】A。解析: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通称。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三人最强,《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长)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故本题答案为A。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女真在东北迅速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明神宗万历皇帝与郑贵妃 郑氏,明神宗朱翊钧之皇贵妃。大兴人。明万历初入宫,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生皇三子朱常洵后,晋封皇贵妃,因太子久不立,外廷疑郑氏有立己子谋。明朝皇帝列表万历二十九年太子册立。万历四十一年,奸人孔学为陷害太子,牵连郑贵妃,梃击案又有郑贵妃之太监参予其事。明神宗崩,遗命封郑贵妃为皇后,以大臣反对乃止。崇祯三年七月,郑贵妃薨,谥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崇祯十七年秋七月戊子,明安宗追尊皇祖妣贵妃郑氏曰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 生平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穆宗皇帝长子,6岁立为太子,10岁即皇帝位,年号万历。明朝皇帝列表 神宗皇帝的生母李氏本是宫中一宫女,后被当时还是裕王的朱载后看中,多次临幸,不想竟珠胎暗结,为裕王生下了一位王子。朱翊钧从小聪慧过人,

读经史则过目不忘,有一次还在幼龄的他竟劝谏父皇不要骑马,恐万一伤了圣体,会使百姓担心,穆宗皇帝听后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喜爱这个孩子了。穆宗皇帝在位六年,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于是皇太子朱翊钧即位,成为了大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穆宗皇帝去世时,为朱翊钧留下了很好的内阁班子,大学士张居正、高拱、高仪都是正直之士,善谋略,此时的内宫也非常安定,穆宗正宫陈皇后与神宗生母李太后相处地非常融洽,而且当时的大太监冯保也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好太监之一,他与张居正配合默契,使得万历初政的十年,政治清明,经济飞速发展,这当然要归功于张居正的改革,但是与李太后、冯保的支持十分不开的。同时,张居正非常注重对小皇帝的教育,小皇帝也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冬天上课的时候,小皇帝总是嘱咐小太监将厚厚的毛毯放在张居正的脚下,以免冻着他的脚。张居正生病后,朱翊钧更是亲自为他熬药,

四大才子文征明生平简介

四大才子文征明生平简介 明代大才子文征明是苏州人士,是当地著名才子,也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下面是本人为你搜集文征明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征明生平简介 文征明,也叫文徵明,刚开始字征明后来改为征仲,祖籍在衡山,所以他又号衡山居士,是明朝的很有名的画家以及书法家。他不仅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还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一位,他在当时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文笔遍天下。 但是文征明在年轻时,一开始考取功名的仕途并不是特别一帆风顺的。在明清那样的朝代,通过了各级考试的考生被称作生员,也叫秀才。文征明在秀才进行岁考的时候,从 年少时一直考到53岁,都没有能通过。一直到文征明已经白 发苍苍的54岁之时,被李充嗣,也就当时的工部尚书推荐到 京城,然后通过了吏部的考核,成为了翰林院待诏,俸禄甚是低微,但这时的文征明的书画作品在民间已经是享有盛名的了,因此前来翰林院求他的书画的人很多,他也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同僚的冷眼相待。 文征明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十分闷闷不乐,从第二年便开始辞职请求告老还乡,申请了三次才被批准,57岁时离 开京城,乘舟南下到苏州,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活,不再追求名利,不再踏进仕途。他开始与书画为伴,以书画的创作来娱乐消遣,晚年时期他的名声大起,来购买请求他书画的人络绎不绝。 文征明是江南四大才子中寿命最长的一位,直到90

岁才驾鹤西去,即使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他还是勤劳地创作,为别人撰写墓志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生的姿态仍然是端坐握笔,实在另人钦佩。 文征明拒画故事 在明代时期,很多人都非常追捧文征明的书画,因为其造诣非常高。所以,在书画市场,文征明作品是价值连城的。为了取得这种价值连城的作品,很多人都会想尽办法去寻找,而自己亲自去向文征明请求赠予或者交换的人也是数不胜数,所以文征明的家门口经常会出现门庭若市的情景。 不过,文征明对于索求其书画的人是有很高要求的,如果他认为对方不值得得到自己的书画,那么即使对方愿意付出高额代价,文征明也不会答应其请求。如果他认为对方是值得拥有其书画的,那么即使对方只能拿出很普通的交换物,文征明也会欣然答应其请求。 有一则“文征明拒画”的故事很能体现文征明的这一特点。据悉,有一位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请求文征明赐予一份书画作品,而对方所能拿出的交换物只是几个箬饼。这种饼的价格自然是比较便宜的,与文征明书画价值是天差地别的,可是文征明却收下了这几个饼,并且非常高兴地把自己的一份书画作品交给对方。 可是,当一位地位很尊贵的人物唐王也要求交换他的作品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位唐王的交换物是非常诱人的,是数笏黄金,但这位大才子却丝毫不为所动,把那位请求者阻挡在门外,即使他在门前徘徊多日,也没能令文征明回心转意。可见,文征明是很珍视自己的作品的,但又不会用世俗眼光去衡量作品价值。 文征明书画介绍

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我是一个爱好历史的人,喜欢一切有历史感的东西,例如中医,汉服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年代感的东西。但唯独对史书没有兴趣,对于我来说史书未免都是大篇枯燥的文言文没有吸引力;外国史书有太过数据化和理论化。曾经心血来潮买了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来看但也最终半途而废束之高阁了。我知道喜欢历史就必须了解历史,没有了解自己的那份喜欢就永远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不算是真正的喜欢。我一直在寻寻觅觅一本有趣味性叙述历史的书籍,直到那天我和它相遇了······ 和《明朝那些事》的相遇不是偶然,因为在上大学之前就听老师推荐过这本书说老师告诉我这本书值得一看但一直没有机会看到。直到那天不经意的在图书馆看到它,它就安安静静的躺在哪里等待和有心的人相遇。那天相遇过后我的生活中就少不了它的影子每天有空的时候就会阅读它,为作者笔下的历史人物高兴悲伤,这本书的作者仿佛使那些历史人物活过来了一样,他们那么鲜活的出现我又怎么不为他们的遭遇命运悲伤唏嘘呢?作者笔下的历史是激情的,豪迈的,悲伤的,我好像成了作者笔下的那些人过着他们的生活,体会着他们的人生。这本书叙述的历史是活的,那些历史对于我来说不再是那么遥远,那么的充满着距离感。我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读懂了历史长河那一段明朝的人儿们。 我最先参与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起义之旅,看着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打败他的敌人变得日益强大;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成长为明朝

的开国皇帝;如何一步步被权力迷惑杀害陪伴自己打下天下的生死兄弟;以及他那越来越多疑猜忌的心如何一步步让自己变得孤独。他不幸福,纵使拥有那至高的权力也填补不了的内心,他的梦里总是出现哪些死了的人们,总是会想起年轻时和兄弟们一起拼搏的日子,一个人孤零零的守着这诺大的江山终究是孤独的。在告别自己的老朋友徐达时,他知道他仅剩的朋友又少了一个,但权力容不得自己有朋友,自己已经没有拥有朋友的资格了。徐达死后的那句话最能表达我看到这一切的感受“与皇帝做朋友,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富贵”这就是封建王权的悲哀。 我第二次参与了明成祖朱棣的夺权之旅,看到一个不在其位却想谋其事的朱棣,朱棣的执政能力,办事能力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不甘心自己的才能就那样埋没,自己的父亲在一场起义战争中曾许诺自己会给予皇位却只是空谈。第一次他忍让了毕竟那是自己的父亲以及那个太子自己的兄弟,当太子生病死去时,他以为父亲会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会完成之前的许诺。他又一次失望了,因为自己的父亲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传位给软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的侄子又想削去自己的藩位权力已经到了快不保的地步了,于是他爆发了。正应了鲁迅的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的灭亡”于是京城便掀起了一片血雨腥风,朱棣得到了他想的皇位建文帝的结局成了谜。但从此朱允炆成了朱棣到死都不能释怀的一个结,即使他的功绩很大也摆脱不了那篡位的名声。皇权就像一条不归路,一旦踏上就回不去了。我知道朱棣的一生一定会有那么一瞬间后悔自己做的选

明朝皇帝的列表和简介

明懿祖恒皇帝朱四 九 - - 明祖 陵 明熙祖裕皇帝朱初 一 - - 明祖 陵 明仁祖淳皇帝朱世 珍 - - 明皇 陵 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 高皇帝 朱元 璋 洪 武 1368年-1398 年 明孝 陵 明兴宗孝康皇帝 朱标- - 明东 陵 明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朱允 炆 建 文 1398年-1402 年 失踪 明成 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永 乐 1402年-1424 年 明长 陵 明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 炽 洪 熙 1424年明献 陵 明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 基 宣 德 1424年-1435 年 明景 陵 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 镇 正 统 1435年-1449 年 明裕 陵 明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朱祁 钰 景 泰 1449年-1457 年 景泰 陵 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 镇 天 顺 1457年-1464 年 明裕 陵 明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朱见 深 成 化 1464年-1487 年 明茂 陵 明孝宗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 樘 弘 治 1487年-1505 年 明泰 陵 明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 照 正 德 1505年-1521 年 明康 陵 明世宗钦天侓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 熜 嘉 靖 1521年-1566 年 明永 陵 明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 垕 隆 庆 1566年-1572 年 明昭 陵 明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 钧 万 历 1572年-1620 年 明定 陵 明光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朱常泰1620年明庆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欧阳学文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qí)(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

(完整word版)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共6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共6篇) 高三优秀读后感: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早就听说过,但那时候一直在看《东周列国志》,没心思看这个。别的书看完了才把它翻出来看。这一看就再也看不上其他书了,全扔一边了。 可以说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读书的欣赏水平。 这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是一个非专业研究历史的公务员,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更加的平民化。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该书作者也说:“不是历史幽默,而是我幽默”。所以,那些不幽默的历史书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而当年明月就使的我们能看到这幽默的历史“书”,读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轻松。 该书内容以明史为蓝本,几乎所用事件都有史可查,个别出自野史之处,皆注明,并加了作者自己的分析,说明其可信程度。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认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作者说,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 而作者也的确证明了这句“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篇,到崇祯朝结束,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共六部。书中出现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经过精心“海选”和“pk”的,作者说:“不是牛人不入书,不是牛事不叙述”。 这部书的主线即是明朝的十七位皇帝,按照年排列出各个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它让我们知道历史里好看的不只有野史,其实正史同样好看。而且让我们了解了那些我们只窥其一斑的全豹。它告诉我们,朱元璋是残暴的它登基以后诛杀开国功臣,心狠手黑。所有开国功臣,包括开国六公爵和四个手握免死铁劵的老臣,另外两张铁劵的主人,常遇春开国之初即暴病,当初拉他入伙的汤和也只因当朱元璋看到他时,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据说当初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66735153.html,国的功臣幸免的包括汤和共两人,另一个是朱元璋的外甥。并且朱元璋施行机发明的酷刑简直就是惨绝人寰,而且他还有一个历史上其他皇帝没做过,也没想过的“庭杖”——皇帝亲自拿着棍子在朝堂之上把大臣打死。但它还告诉我们朱元璋是仁慈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他的残暴只对大臣,贪污银六两者剐刑。对百姓可以说是“耶稣救世主”,在朱元璋统治时期,用今天的话说幸福指数快速的上升。 它告诉我们朱棣是篡的侄子朱允炆的权。但它还告诉我们在当时朱允炆的削藩就像是好学生要抢黑社会的刀,痴人说梦。朱棣是当时整个大明最优秀的将领他手上又有当时做强悍的军队。削藩,不可能。

明朝历代皇帝年号表

建文元年己卯建文二年庚辰建文三年辛巳建文四年壬午1399 1400 1401 1402 洪熙元年1425年

成化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465年1466年1467年1468年1469年1470年1471年1472年1473年1474年干支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成化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纪年1475年1476年1477年1478年1479年1480年1481年1482年1483年1484年干支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成化二十一二十二年二十三年 纪年1485年1486年1487年 干支乙巳丙午丁未

正德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西元1506年1507年1508年1509年1510年1511年1512年1513年1514年1515年干支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正德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 西元1516年1517年1518年1519年1520年1521年 干支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

支 嘉 靖 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 纪年1532年1533年1534年1535年1536年1537年1538年1539年1540年 1541 年 干 支 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 嘉靖二十一 年 二十二 年 二十三 年 二十四 年 二十五 年 二十六 年 二十七 年 二十八 年 二十九 年 三十年 纪年1542年1543年1544年1545年1546年1547年1548年1549年1550年 1551 年 干 支 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嘉靖三十一 年 三十二 年 三十三 年 三十四 年 三十五 年 三十六 年 三十七 年 三十八 年 三十九 年 四十年 纪年1552年1553年1554年1555年1556年1557年1558年1559年1560年 1561 年 干 支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 嘉靖四十一 年 四十二 年 四十三 年 四十四 年 四十五 年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明·杨慎(连环画PP 2019-02-24)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提起韬晦术,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看了本书才知道,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三千年传统权谋文化中,最具操作性的便是韬晦之术掌握韬晦心法,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 《韬晦术》(明)杨慎·原文 隐晦卷一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直译隐晦卷一 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 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 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 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 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

明朝十三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数字三的组合

“三”的组合 1.人物 “三皇五帝”之三皇:上古中国三位部落首领,天皇、地皇、泰皇,一说为天皇、地皇、人皇,又作伏羲、神农、女娲,又作伏羲、神农、祝融,又作燧人、伏羲、神农,又说为伏羲氏、神农氏、黄帝。 三王、三公:古代中国三位开国君主,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 三桓: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均为鲁桓公之子,仲孙(公子庆父)、叔孙(公子牙)、季孙(公子友),前562年三分公室,掌握鲁国实权。 三杰:汉代开国三功臣,张良、萧何、韩信。 三少:晋代三位书法家,王羲之、王承、王悦。 三仁:商代三位良臣,微子、启子、比干。 三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三魏:清代文学家,魏祥、魏禧、魏礼三兄弟。 三家:清代著名文学家,魏禧、侯方域、汪琬。 三任:清代著名画家,任熊(字渭长)、任熏、任颐(字伯年)。 三张:清代著名文学家,张杉、张梯、张楞三兄弟。 三珠树:唐代著名诗人,王勔、王勮、王勃三兄弟。 会稽三康:晋代文学家,孔愉(字敬康)、张茂(字伟康)、丁谭(字世康)。 宋词坛三杰:以词著名而并称,姜夔、王沂孙、周印彦。 东南三贤;南宋著名文人,吕祖谦、朱熹、张栻。 明代三才子:明代三位杰出人物,解缙、杨慎、徐渭。 岭南三大家:明代著名诗人,屈大均、陈恭伊、梁佩兰。 岭南三大家:清代文学家,张维屏、黄培芳、谭敬昭。 江东三才子:明代著名文人,刘麟、顾璘、徐祯卿。 江南三布衣:明代著名文人,朱彝尊、严绳孙、姜宸英。 禁中三绝:明代宫廷画家,边景昭,、赵廉、蒋子成。 吴下三冯:明代文学家,冯梦桂、冯梦龙、冯梦熊三兄弟。 明末清初江右三大家:以诗文著称,龚鼎孳、吴伟业、钱谦益。 清初著名三大学者:清代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 清初三蕃:耿仲明(其子耿继茂,耿继茂之子耿精忠)、尚可喜(其父为尚之信)和吴三桂。 浙中三毛:清代著名文学家,毛先舒、毛际可、毛奇龄。 越中三子:清代著名文人,童钰、刘鸣玉、陈芝图。 江右三大家:也作乾隆三才子,清代文学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北宋山水画三个主要流派:荆浩与关仝、李成、范宽。 乙酉三才子:1945年文化界三位精英人物的合称,郭沫若、郁达夫、胡兰成。 安福三才子:因三人均为江西安福人又同为清华大学学子而得名,哲学博士罗隆基、政治学博士王造时、政治学硕士彭文应。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1475--1564,画家、雕刻家、建筑学家、诗人,代表作《大卫》、《摩西像》等)、达·芬奇(1452--1519,画家、数学家、工程师、机械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诡谲的王朝。从太祖朱元璋立国的那天起,明朝注定就不会安生,因农民起义而生,也因农民起义而灭,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太祖朱元璋又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来细数一下明朝的诸位皇帝们。 一、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在位期间,废除行省制,打击贪官。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二、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即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在位5年,年号“建文”。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三、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6月1日—1424年8月12日),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杀方孝孺等人,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死于1424年,时年65岁。在位23年。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四、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为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仅十月,终年47岁。在位期间,立皇后皇后张氏。共有子十人,女七人。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献陵。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的繁荣打下基础。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五、明宣宗朱瞻基

明朝二十四臣之谢晋

明朝二十四臣之谢晋 解缙(公元1369年-公元1415年),明朝第一才子、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对联大师。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水人。洪武 21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 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解缙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编《永乐大典》。永乐元年(1403年),解缙奉旨主编《永乐 大典》。他召集朝臣学士,各方专家两千余人,调集数百万册书籍,进行编纂。解缙白天参政,晚上破书万卷查阅资料,反复修改、补正、勘校,经过六个寒暑的精心编纂,于永乐七年(1409年),完成历史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 全书初稿。后几经修补,《永乐大典》的内容更加详实完备。 《永乐大典》的编纂成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也是举世公认的,而作为主编的解缙可谓功不可没,所以后人把《永乐大典》和解缙相提并论。时人赞曰:太平十策纾民意,永乐大典慧斯文。 [1] 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 才子”(也有人称他“大明第一才子”)、对联大师、《永乐大典》总纂修。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解缙(xiè jìn )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 香门第之家。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胄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其母画地为字,于腿盖中教之,一见不忘;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 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次年,会试第七,廷试 与兄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选为庶吉士,读中秘书。解缙有治国安邦之才。初入仕时,深受朱元璋宠爱,常侍奉左右。一日,太祖在大庖西室对缙说:“与尔义则君臣,恩 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日上万言书,剖切陈词。他建议:政令要稳定,刑罚要简省,要 整理经史,制定礼乐,表彰贤士,崇祀先哲,禁绝娼优,易置寺庵,薄赋敛,减德役,焚经咒,绝鬼巫,裁冗员,节流开源,以苏民困。他又指出朝廷用人当择贤者,授职当最德

明朝皇帝皇后列表

第1任洪武太祖朱元璋孝慈高皇后马秀英(1333一1382),是安徽宿州人,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朱元璋给马皇后很高的荣誉,谥之“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孝陵之名即由此而来。嘉靖十七年,加谥“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第2任建文惠帝朱允炆皇后马氏,光禄少卿马全女。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册后为皇太孙妃。建文改元,立为后。生二子,文煃、文圭。靖难兵入城,而后崩于火,闻者哀焉。 第3任永乐成祖朱棣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谥“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玄宫落成,葬入陵园。 第4任洪熙仁宗朱高炽诚孝昭皇后张氏,仁宗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 麒诚孝昭皇后画像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葬献陵。 第5任宣德宣宗朱瞻基孝恭章皇后孙氏,他是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胡后身体不好,常常有病,渐被宣宗冷落。宣宗为立孙氏为后,命胡后上表辞位,以早定国本(太子)。宣德三年三月,胡后辞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贵妃孙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孙氏上徽号“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去世,谥“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景陵。 第6任正统英宗朱祁镇孝庄睿皇后钱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谥“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 第7任景泰代宗朱祁钰皇后汪氏,北京人,祖父汪泉世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统十年(1445),郕王朱祁钰18岁,册封汪氏为郕王妃。授汪氏父亲汪瑛为中城兵马司指挥,“食禄不视事”。正统十四年(1449) 册封王妃汪氏为皇后。进汪皇后祖父汪泉为都指挥同知;进汪皇后父亲汪瑛为锦衣卫指挥使,旋又晋升为左都督,明武宗元年(1506)十二月,汪氏去世与景帝合葬金山。第二年武宗给汪氏的谥号是:“贞惠安和景皇后”。 第8任天顺英宗朱祁镇孝肃后周氏,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 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号“圣慈仁寿”。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 第9任成化宪宗朱见深孝贞纯皇后王氏,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之女。为宪宗皇帝第二位皇后(第一位吴氏于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被废)。孝宗时,她被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号“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武宗好出宫游玩,王氏常涕泣相劝。她在宫内待人仁和,从不误罚一人。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十日,王氏去世,谥“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六月十六日葬茂陵。孝穆皇后纪氏,孝宗生母,广西贺县人,是当地少

明代状元杨升庵家族迁徙轨迹详考

明代状元杨升庵家族迁徙轨迹详考 ——兼谈“湖广填四川”与“麻城孝感乡” 杨立新罗卫华杨锦辉 摘要:本文以湖北麻城西杨镇杨氏族谱《升庵公谱序》等族谱资料为主要线索,以元未明初杨升庵的家族迁徙为研究对象,从正史、方志、族谱、友人文字与出土文物等五个方面进行相互参证,详细考证杨升庵家族由江西而迁湖广麻城、再由麻城迁入四川这一迁移轨迹。杨升庵家族清晰的迁移史,是元末明初之际众多由湖广迁入四川的家族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及“麻城孝感乡”等移民现象的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杨升庵,家族迁移,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四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大气磅礴的《临江仙》,伴随着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广为流传,传唱千古。这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的词作者,就是被称作“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大明状元”杨慎。 杨慎,字升庵,二十岁以“乡试第一”中举,二十四岁高中状元,在整个有明一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作为有明一代四川唯一的状元,其学问之渊博,其著述之丰富,无疑是明代川蜀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新都人常以“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并称,骄傲自豪之情,不言而喻。著名思想家李贽将他称作“杨戍仙”,与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苏轼并提:“岷江不出人而已,一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 不惟如此,杨慎所属的杨氏家族,更是以“一门七进士,两朝宰相家”显赫一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其父杨廷和十二岁登科中举,十九岁进士及第,时人惊为“神童”。后来历仕三朝,做了十八年宰相,为有明一代重臣,“颇以镇静持重,为中外所折服”。《明史·杨廷和传》称赞他的治国才能说:“流贼炽而无土崩之虞,宗藩叛而无瓦解之患者,固赖庙堂有经济之远略也。”并引前任内阁首辅李东阳的话说:“吾于文翰事颇有一日之长,若经济事须归介夫。及武宗之终卒,安社稷者,廷和力也。” 新都杨氏家族,同众多的家族一样,在历代的战乱纷争中辗转迁徙着。因此,立足不同的历史时间点,对于其“祖籍”或“原籍”的记载,就不完全相同。《明史·杨廷和传》的记载为“新都人”。《明史·杨慎传》的记载为“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董晓萍《杨慎》传中的记述说“杨慎出生于北京孝顺胡同(现晓顺胡同)的一座门第显赫的相府。这是一个世代书香兼朝廷显宦的大家庭,祖籍四川新都。”以上文字记述,表述不同,也都没有错。但是,如果我们站在考察整个家族迁移轨迹的角度来看,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从正史、方志、族谱、友人文字与出土文物等五个方面进行相互参证,详细考证杨升庵家族由江西而迁湖广麻城、再由麻城迁入四川新都这一迁徙轨迹。并以此为基础,谈谈对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及“麻城孝感乡”等移民现象的一点看法。 一、正史与地方县志中关于杨慎家族的记载 新都杨氏一族,自杨玫起,五世为官,尤其是杨廷和、杨慎父子,一个是两朝宰相,一个是大明状元,盛极一时,官修史书、方志自有文字记载。 正史中对杨慎家族的记载,最早的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明史·杨廷和传》的记载为:“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弟廷仪兵部右侍郎,子慎、惇、孙有仁皆进士,慎自有传。”《明史·杨慎传》的记载为:“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少师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代文学家。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 国史重在资政,对于家族的记录虽然较为简略,却具有既有极高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从以上两处记载,我们已经可知新都杨氏家族四代人的基本情况,其家族迁移轨迹涉及江西庐陵和四川新都两地。 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的记载则比《明史》更为详细一些:“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祖籍江西庐陵,六世祖避元末乱徙湖广麻城,再徙入蜀,遂居四川新都(今属成都)。史载从杨

明朝历代皇帝画像及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画像及简介

目录 概述 (3) 明朝历代皇帝 (5)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5)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 (8) 3、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 (10)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 (12)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 (14) 6、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 (16)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 (17)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 (19)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 (21)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23)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24)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 (26)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28)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 (30) 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 (32)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 (34) 南明完全帝系表 (36)

概述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明朝帝系图

注:明太祖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与安宗葬处不明,景泰陵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于福州罗汉岭,绍武陵位于广州越秀公园内,永历陵位于贵州都匀高塘山,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市,其余十三位皇帝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明十三陵。

明朝历代皇帝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洪武皇帝-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 中国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朱元璋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17岁时,因父、母、兄皆死于瘟疫而孤,不得已入皇觉寺为僧。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

明朝三大才子简介

浩浩荡荡的明代二百余年,出过无数的能人异士,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的为三人最强,这三位才子分别是洪武至永乐年间为大明殚精竭虑的忠臣解缙,正德至嘉靖年间仕途不顺却坚毅无比的杨慎,以及正德至万历年间命途坎坷却集大成的徐渭,被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解缙之文章雅劲奇古,极具个性特色,政论文直抒胸臆,气势充沛,人物传记叙事简洁,描摹生动。邹元标赞其曰:“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学术界称为“辑佚古书的渊薮”,《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大家也许对杨慎不太熟悉,但是肯定知道他所写的词,《三国演义》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正是杨慎所作的《临江仙》。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

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滇南戍史等,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一生刻苦学习,勤于著述,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学家。他不仅对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云南永昌边塞荒凉地区,尽管图书资料奇缺,升庵仍嗜书成癖,“书无所不览”,他不仅刻苦读书,而且每到一处就对当地风俗民情进行调查了解,努力学习当地民族语言,从亲身经历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仅凭自己苦学、实践、记忆,在滇南时就写出了不少笔记、选本以及许多注释性书籍,如《南诏野史》、《云南通志》等。杨慎平生著作有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明史》本传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徐渭(1521年-1593年),就是我们常说的徐文长,绍兴府山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山阴布衣、白鹇山人、田水月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导读:本文是关于明朝皇帝列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明朝第一个皇帝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明朝第二个皇帝 明惠帝朱允炆(1377—?) 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懿文太子朱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国破人不知所向。清乾隆皇帝追谥恭闵惠皇帝。南明安宗朱由崧追尊建文帝为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 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 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他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 朱棣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明朝第四个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 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