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2003/6)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2003/6)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

姓名学号得分

1小时;第四大题是开卷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基于某种标准或依据,把有相似人格的人归为一类,这就是。

2.艾森克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人格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和。

3.罗卡奇认为价值观是一种涉及行为方式和目标的持久;他把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和。

4.人格测验主要包括、投射测验和三大基本技术。

5.借助于脑电图仪,通过对成人及婴儿的脑电活动的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差异性与的联系是先天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人格

2.自我意识

3.人格毕生发展观

4.人格的评估

5.成长性需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2.西方的“大五”人格维度论包括哪些因素,五因素模型的现实意义何在?

3.为什么说“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学生自身的哪些人格因素影响其学习活动?并请联系实际就一种人格因素加以分析。

2.结合自身经验,谈谈你的某次人格调适过程,并指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2003/6)

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

1.人格类型 2. 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3、信念、终极性价值观、工具性价值观4、自陈测验、情境测验5、情绪

二、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应说明人格概念的不统一。

2.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以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调控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3.人格毕生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整个人生历程内,由于经验与内部成长的相互作用,其人格及其各成分随年龄推移所发生的连续变化。其基本性质包括:连续变化中的阶段性、人格定向发展中的顺序性、人格统一发展中的不均衡性和共同模式下的个别差异。

4.又称人格的评鉴或测量。是通过科学的程序对个体人格表现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并给予解释的过程。

5.马斯洛在分析人类的需要时指出,成长性需要是人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而引发的需要,如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又称为超越性需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须回答出奥尔波特对特质的定义及分类。特质是个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倾向的一致表现,是人格的基本单元。奥尔波特划分了两大类特质: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包括首要(基本)特质、中心(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西方“大五”人格维度的五维分别是:外倾性、宜人性、公正性(尽责性、严谨性)、神经质(情绪性)、开放性(创造性)。五因素模型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解释个体在决策时的个别差异;可以评价个体的心理适应水平;在心理卫生和临床领域,它可以作为鉴别工具。

3.这句话表达了家庭在塑造人格中的重要作用。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人格特征、子女的出生顺序、在家庭中的地位、独生或非独生子女、亲子关系、家庭气氛、父母的职业等,都可能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教养模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力尤为显著。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从学生自身来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需要、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等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回答此问题必须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深入剖析一种人格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力。

2.首先需说明什么是人格调适,人格调适是指个体通过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从人格结构的各个方面去修正或调整,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并取得与环境的适应与协调。人格调适的目的,就是使个体成为适应良好、人格健康的人。其次简单陈述自己的一次人格调适过程,介绍自己运用了哪些人格调适策略,最后分析这些策略的优缺点,主要看其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倾向于解决问题的还是倾向于摆脱不良情绪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