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赤壁赋学考练习

赤壁赋学考练习

赤壁赋学考练习
赤壁赋学考练习

《赤壁赋》学考练习

一、基础知识

(一)注音

窈窕

..()冯.()虚桂棹.()酾.()酒属.()客

嫠.()妇愀.()然横槊.( ) 江渚.()蜉蝣

..()无尽藏.()枕藉.()壬.( )戌扁.()舟袅.袅(

(二)解释加点字

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

不绝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

举酒属.客酾.酒临江白露

..横江

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

..乎舟中

(三)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顺流而东.也下.江陵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

..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四)指出下面句子的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2.而今安在哉

3.客有吹洞箫者

4.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渺渺兮予怀 8.而又何羡乎 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绚烂嶙峋询问徇情枉法 B.花圃哺养浦口捕风捉影

C.焙干培训剖析醅酒结庐 D.藤椅绮丽旖旎倚老卖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人目睹了这扣人心弦

....的一幕。

B.局长说小张举重若轻

....,小张抓全局、抓大事的领导艺术,有胆略、有魄力、敢碰硬的领导风格,深受局长赏识。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

底抽薪

...,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娱乐圈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

各有千秋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徘徊于斗牛

..横江

..之间 B.白露

C.凌万顷之茫然

..

.. D.挟飞仙以遨游

4. 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

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6.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寄蜉蝣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 对“夫子愀然正襟危坐”这一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

9. 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正襟危坐”一语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原文为“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C.“孟德之困于周郎”系出自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巧用连环计,大败曹军的事实。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10. 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妇——(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满意足)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飞升仙境。

三、默写

11、,泣孤舟之嫠妇。

12、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

13、挟飞仙以遨游,。,托遗响于悲风。

14、,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15、举酒属客,,。

赤壁赋答案

选择题

1-5.C B D A C 6-10 D C D D A

7.答案.C.(C项中的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A,介词,被/介词,给。B,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译。D,介词,在/连词,和)

前赤壁赋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前赤壁赋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作为高考语文常考文学,考生必须要对前赤壁赋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前赤壁赋常考知识点以及前赤壁赋同步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为什么这样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

(完整版)赤壁赋作业

高一(上)自编作业13 《赤壁赋》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金环秀编 一、选择题 1 ?选出下列两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①举酒属客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 ?①杯盘狼籍 ②倚歌而和之 C.①渺渺兮于怀 ②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 .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举匏尊以相属 2. 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A.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霜露) ②凌万顷之茫然 (旷远的样子) B. ①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旷明朗)②望美人兮天一方(所思慕的人,指贤臣或圣主) C. ①舳舻千里(首尾相接的船只) ②举匏樽以 相属(互相劝酒) D. ①击空明兮溯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同适应) 3. 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 例句:泣孤舟之嫠妇 6 .选出对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 凌万顷之茫然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③倚歌而和之 ④驾一叶之扁舟 7. 选出对下列加点的“乎”字意 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③而又何羡乎 ④相与枕藉乎舟中 A. 只有①②同 B .只有①④同 C .只有②③同 D .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8. 选出下列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C.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D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 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 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 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 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贝U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贝U 物与我皆 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 舞幽壑之潜蛟 C .扣舷而歌之 D .顺流而东也 4 .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 ?徘徊于斗牛间之 D 5.选出对下列句式特点说明不当的一项 A .凌万顷之茫然(宾前句) B ) B .月出于东山之上 .客有吹洞箫者 ) .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C.而今安在哉(宾前句) D .而又何羡乎(宾前句) A.只有①②同 B 只有①④同 C .只有②③同 D .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却不知它要要停留在何方】 【我的胸怀太渺小了啊】 【如同一根将断未断的细丝】 【在天地间寄托蜉蝣般短暂的人生】

浙江省2019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6课赤壁赋学业水平考试

浙江省2019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6课赤壁赋学业水平考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源头,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1.通假字 (1)举酒属.客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匏尊.以相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 ..之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 白露 ..横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 凌万顷之茫然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望美人 ..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高二学考复习之《赤壁赋》复习学案

高二学考复习之《赤壁赋》复习学案 要求:1.背诵全文。 2.翻译全文。 3.积累文言知识。 4.完成下列题目。 一、名句默写。 (1)清风徐来,。举酒属客,,。 (2)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3)其声呜呜然,,,,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 (4)舳舻千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5)寄蜉蝣于天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二、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倚歌而和之()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4)侣鱼虾而友麋鹿()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 (2)凌万顷之茫然() (3)哀吾生之须臾()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5)苟非吾之所有()(6)耳得之而为声()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8)吾与子之所共食() 3. 于 (1)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徘徊于斗牛之间() (4)于是饮酒乐甚()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渔樵于江渚之上() (7)寄蜉蝣于天地() (8)托遗响于悲风() 4. 乎 (1)浩浩乎如虚御风()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郁乎苍苍()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而又何羡乎()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三、解释实词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虚御风()(2)山川相繆() (3)举酒属客()

(4)举匏尊以相属()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 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b东望武昌() (2)望a七月既望()b望美人兮天一方()(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b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4)如a纵一苇之所如()b如怨如慕() 4.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下江陵()

赤壁赋复习学案(学生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学案 课题:《必修一》《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主备人:李峰郭丽敏 一.【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也为B 级。 二.【复习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增加积累,掌握好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技巧。洞悉得分点。掌握实词:既,望,如,属,冯,危,足,食,白,始,宴,穷,斫,缘,披,趣,向,志,是 掌握虚词:以,之 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 三.【复习方法】独自回读、背诵课文,对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同学交流探讨. 独立完成学案,反思总结规律,提升解题能力。 四.【复习过程】 (一)自己回读课文并加以疏通课文,全文背诵默写。 (二)完成知识点的整理。然后与同学交流。 A、【重点实词】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山川相缪 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梦亦同趣 2.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今义: B古义:今义: 白露横江古义:今义: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 漫漫而游古义: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今义:接着,表承接 颓然就醉古义: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游于是乎始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 事引起的 3.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下江陵 (3)顺流而东也(4)舞幽壑之潜蛟 (5)泣孤舟之嫠妇(6)正襟危坐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10)渺沧海之一粟 (11)不知东方之既白(12)日与其徒上高山 (13)穷回溪(14)卧而梦 (15)始指异之(16)穷山之高而止 (17)箕踞而遨(18)萦青绕白 4、一词多义 既: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进学解》 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

2020湖南学考模拟卷一

2020年湖南学考样卷模拟一 总分100 时间90分钟 一、语文文字运用(18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筹.集(chóu )酝.酿(yùn)真谛.(dì)锱铢.必较(zhū) B.点缀.(zhuì)忖.度(cǔn )匿.迹(nì)义愤填膺.(yīng) C.漂.泊(piāo)蹒.跚(pán )作揖.(jī)沸.反盈天( fú) D.眩.晕(xuàn )憎.恶(zēng )狭隘.(ài )安然无恙.(yà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河畔弥漫紫荆花逍遥自在 B.酣畅慈详芦柴棒礼上往来 ~ C.苛刻疏朗护身符唉声叹气 D.景仰欣慰丹凤眼安之若素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敏捷的才思、广博的知识和充分的准备是辩论取胜的前提,而流畅的表达则是辩论胜败的关键。 B.虽然“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有一些夸张,但是精读细研《论语》确实能使我们受益无穷。 C.亲情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温暖的阳光照耀在我们心灵深处。 D.那些不惜牺牲宝贵时间、放弃优越生活条件、无私地为社会服务的青年志愿者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以我观物,帮物皆着我之色彩”,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有人低吟“”;面对秋景,有人但见“”的明丽,有人却见“”的凄婉。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②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 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④流水落花春去也 ~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 5.请按照提示及要求答题。(6分) 飞花令原是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中国诗词大会》采用飞花令进行擂台对决,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请写出含有“红”的3句飞花令。 红:、、。 二、文言文阅读(14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019年高考语文之默写复习—赤壁赋

赤壁赋 一、课文内容分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是开头第一层,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方式?泛舟?,时间?七月既望?,人物?苏子与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几句是本段第二层,先写景,后写事,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三层仍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描写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前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而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天光、水色浑然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接着描写?泛舟?的感受,这不像是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于是饮酒乐甚?一句承上,继续写乐。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了。 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同,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虽然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已然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4、《后赤壁赋》导学案(学生版)

14、《后赤壁赋》导学案(高二16-20班)(学生版) 主编人:莫文英审核人:伍雪玲终审人:饶志青使用年级:高二实验班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 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学习难点】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学法提示】: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 一、课前检测 1、关于作者 苏轼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宋哲宗时任,曾出知、,官至。后又贬谪、。 2、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和。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 3、温故: 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 感叹? 答: 二、自主学习 1、翻译与理解 【1】是岁 ..()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2)”客曰:“今者.()薄暮 ..(),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 ...()酒乎?”归而谋诸妇。(3)妇曰:“我有斗酒,藏之 久矣,以.()待子不时 ..()之须.()。 ▲(1)(句式:句)译: (2)翻译: (3)翻译: ▲诵读后思考: 1、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答: 2、“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答: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4《赤壁赋+陋室铭》等训练题及答案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 4.《赤壁赋+陋室铭》等训练题及答案 一、原文回顾: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

1赤壁赋

《赤壁赋》第二课时 浙师大人文学院倪高华 一、复习式导入 学生背诵第一段。 师:苏子秋夜荡舟,风月无边,他感到很快乐,快乐了就要喝酒,喝酒喝得高兴了就开始唱歌。(借此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二、赏析第二段 师讲: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是不是今天我们说的“于是”呢?(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明确)不是,于,在;是,这,解释为“在这时候”。在这个时候,喝酒喝得很高兴,扣舷而歌之,你看他是怎么唱的?敲打着船舷而唱。那么唱什么呢?请大家把歌词内容大声齐读出来(学生读):“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棹是什么意思?(生答船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怎么解释?课文注释有,请大家仔细看一下,溯,是逆水而上,我们现在不是有“回溯”一词么?渺渺兮,悠远的样子,兮,……的样子。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个望是什么意思?(生答眺望)那么在第一句话中,七月既望,那里的望又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农历每月十五) 师讲:大家看这个歌词有谁的风格? 生答:屈原的风格,像屈原的《离骚》。 师讲:你们有没有读过《离骚》?(学生回答没有)司马迁说:屈原的《离骚》,“犹离忧也”。什么意思呢?是屈原遭遇忧愁的时候所作的。在苏轼看到这个美景,心情比较舒畅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有屈原味道的歌。大家注意歌词的最后一句“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是什么意思?(生答圣君贤臣或美好理想)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在屈原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种比喻,用鲜花香草来比喻……(引导学生说出内容)高洁的品质或圣主明君,然而这里苏轼也想到了这个,难道说苏轼的心中也有隐忧微愁吗?他也不如意吗?这就让我们想到上节课讲到过的一个内容,苏轼被贬黄州,政治上很不如意,所以他心中很郁闷。 师讲:由于苏轼心中有这样的悲情,所以才能唱出这样的歌,听出这样的声。什么样的声?(生答箫声)什么样的箫声?(见原文描述)好我们来看这几句,客有吹洞箫者,者,……的人。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补充前面的“万顷之茫然”)倚歌而和之,听到我唱歌了,那客人就按着曲调伴奏,倚,随、伴、循着;和,附和;之,音节助词,不译。后面三句话我请同学们来翻译一下。其,代词,那,这里指代箫;然,……的样子;袅袅,婉转悠长;舞,使……起舞,泣,使……悲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嫠妇,就是寡妇。这里的“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像细丝一样绵延不断。但是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也有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最初就是出现在这片文章中。那么现在“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提醒学生记忆)。你们有没有听到过箫声?你觉得箫声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那么作者是怎么来描述“箫声”的?(学生思考回答)作者用了四个比喻、两处夸张来渲染箫声的悲凉,正是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在这种情况下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 师:那么这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情感上由乐转悲。 三、赏析第三段 (一)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文下面对于重点词汇的注释写到课文中去,自己尝试翻译,不会解释的字词标注出来。 2.找出这一段中,客的悲哀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来写? 3.在自读,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前后桌或同桌讨论前面两个问题。

语文学考背诵篇目整理

浙江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背诵篇目整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浙江省学考语文复习练习题(23)(含解析)

练习题(23)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丰腴.(yú)纨绔.(kù)白炽.灯(zhì)跌宕.起伏(dàng) B.作揖.(yī)慰藉.(jí)黑魆.魆(xū)铩.羽而归(shā) C.譬.如(pì)倩.影(qiàn)盥.洗室(guàn)蹑.手蹑脚(niè) D.泅.水(qiú)拓.印(tuò)乱哄哄.(hōng)讪.讪一笑(sh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康菲公司近来问题频出,蓬莱19-3油田c平台周边海底的溢油量昨日再度飙升。 B.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说:“如果抱着功力的心态逼孩子学琴,反而会压抑孩子的天性。”C.针对我国大辐增长的外汇储备,专家认为有必要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掉进“美元陷阱”。D.收藏市场“温度”过高,势必刺激更多的膺品流入市场,导致鱼目混珠的情况屡屡发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________得这样翠绿一片,________使我们 觉得当一只雌的红松鸡一头扎进水里去的时候,它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②风吹动柔长的枝条,似乎千万支纤手伸来挽留他,他被这故乡柳树的________之情所感动,放 慢了离乡的脚步。 A.点染以致于拳拳B.点缀以至于拳拳 C.点染以至于眷眷D.点缀以致于眷眷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奥委会食谱上中国菜的翻译方法是比较讲究的,比如咕咾肉,英文直译就是“鸡肉加甜酸酱”, 后面再写上拼音,然后配图,真是惟妙惟肖 ....。 B.他很想躺在床上静静地休息一会儿,可是那苦恼的思绪仍然纷至沓来 ....,像一团乱麻似的缠绕着他。 C.我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 ....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D.村姑们匆匆忙忙地打扫干净脱粒场,有的扛着抬床,有的拿着扫帚,川流不息 ....地奔走着。5.【2015年四川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

赤壁赋预习单(学生版)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1 《赤壁赋》课前预习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及能力目标: (1)浅易了解“赋”的有关特点;(2)了解苏轼的思想背景和《赤壁赋》的创作背景;(3)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各段情节的差异,进而把握的思想感情. 3、审美情感目标: (1)初步欣赏《赤壁赋》“以文为赋”的美学特征; (2)学会在诵读中调整自己的审美意识。 (3)理解中国文人的悲秋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注意领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思路;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三、资料积累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2、文体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四、初读课文,完成字音练习 1、字词正音 壬()戌()举酒属()客窈()窕()冯()虚御风桂棹()袅袅()幽壑()嫠()妇 愀()然山川相缪()舳()舻()酾()酒横槊()渔樵()扁()舟匏()尊 无尽藏()肴()核既尽狼藉()枕藉()

广东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复习学业水平测试学考仿真卷2

学考仿真卷(二)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譬如一个人,希望出身名门,血统高贵,以增加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分.量,可是想不到自己的祖先有过为盗乡里、加害邻人的历史,使自己好没面子。怎么办?第一,承认事实,向邻人道歉;第二,表明态度,清白为人,永远不干先人的勾当。一个民族也像一个人一样,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污点,有缺点、污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当你与前人的错误划清界K,堂堂正正做人的时候,谁还会指着你的鼻子骂你是强盗的后代呢( ) 1.下列填入文中K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线 B.限C.现D.宪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fèn jì B.fēn jí C.fèn jí D.fēn jì 答案:C 3.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B.?C.!D.…… B[此句是表示反问的疑问语气,应该用问号。]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_______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__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________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节余甚至 B.增殖结余尤其 C.增值结余甚至 D.增值节余尤其 A[增值:增加产值或价值;增殖:增生。知识应是“增生”,故句①选择“增殖”。结余:结算后余下;节余:因节约而省下。据句中的语境,前有“公司上下精打细算”,故用“节余”。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孙旭文从医三十年来,她没有做过什么经天纬地 ....的事情,却成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而被念念不忘。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赤壁赋》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赤壁赋》教案 复习目标: 1、象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理解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关于作者苏轼、写作背景及赋的特点 1、苏轼(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谥号“文忠”。 2、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苏轼不能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心里十分苦闷。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夜游。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这段时期,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一词二赋。 【注】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点儿被杀头。

精品离骚赤壁赋氓理解默写(学生版)

《诗经·氓》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比兴的手法,奉劝年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男子婚后对待女子的恶劣态度,与婚前的“蚩蚩”形成鲜明的对比。 3.《诗经·氓》中,通过写叶子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青春 不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与男子恋爱的美 好时光,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用一个祈使句来宽慰初次求婚失 败的男子同时给予对方期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婚后的实际情况与婚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待有着巨大的反差。 7.在面临不幸婚姻的时候,古代大多数女子都会选择隐忍和消沉,但《诗经·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却让我们看到了女主人公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8.《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写出了女子和男子婚后对待感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对比鲜明,反差极大,字句中充斥着女子对男子变心的控诉。 9.《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了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式,写出了女子婚后每天起早摸黑、忙里忙外的辛劳生活。 10.《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与“望穿秋水”一词意境相仿。 1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女子在时隔多日以后终于见到心上人时的开心场景。 1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先后用借代和叠词的手法写出了女子与男子暂别以后的女子对 男子的思念之情。 13.《诗经·氓》中,作者通过比兴的手法奉劝广大年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除了男子比较容易摆脱情网以外,还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都说家庭是最好的避风港,但《诗经·氓》的家人,对待女主人公婚后的遭遇,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答案版)复习课程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七月既望 ..:.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3)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4)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茫然,辽阔的样子 (5)击空明 ..兮溯.流水:空明,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江水。溯,逆流而上 (6)渺渺 ..兮予怀:悠远 (7)倚.歌而和.之:依,按。唱和 (8)不绝如缕.:.细丝 (9)苏子愀然 ..:.忧郁的样子(10)正襟危.坐:端正 (11)方.其破荆州:当 (12)横槊赋 ..诗:朗诵。 (13)固.一也之雄也:本来 (14)寄蜉蝣 ..于天地:喻人生短暂 (15)逝者如斯.:.此,指水 (1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消减和增长 (17)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还、简直 (18)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享 二、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 ..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 ..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美貌的女子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2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3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4歌窈窕之章(名作动,吟咏)

二、名词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三、名词作状语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3桂棹兮兰桨(名词作状语,用桂树,用木兰) 四、动词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 五、形容词作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2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节拍)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 疑问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