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产业化发展现状

中药产业化发展现状

中药产业化发展现状
中药产业化发展现状

中药产业化发展现状

刁云鹏1,李坤2,王远志3,王明东4

1.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大连(116027)

2.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29)

3.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处,沈阳(110003)

4.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审评中心,沈阳(110003)

E-mail:diaoyp@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7555934.html,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中药产业目前现状表现为中药产品内在质量有待提高、规范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需要不断加强、产业规模需要扩展、中药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对我国中药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①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增强在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力。②合理引入外资,提高中药行业整体水平。③改进中药生产设备,缩小与国际间的差距。④强化管理规范,保证药品安全有效。⑤加大中药产业投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⑥注重中药产品深加工,提高市场占有额。通过研究其他省中药产业发展状况,并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对辽宁省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能对辽宁省中药产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①组建国家中药新药研究中心,提高新药研制水平,②科企联姻,科教兴业,③人才开发,④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推动产业现代化过程。⑤以建立灵活的筹资融资渠道来推进中药制药产业化。⑥以中药制药现代化推进中药制药产业化。关键词:中药,产业化,现代化

前言

中医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回归自然的思潮及中医药独特的优势为中医药产业孕育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我国人民患病就医时,首选中药治疗者占24%,几乎100%的人在一生中使用过中药,它是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基本保障(现代中药产业的关键科技问题)。所谓中医药产业化,就是改革中医药体制,使中医药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中医药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或经营福利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卫生产品和服务。其实质是中医药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中医药的经济功能,把中医药和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中医服务的需求,拓展中医服务市场,加快中医药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

1. 我国中药产业的现状

我国中药产业在近10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量的中药保健品涌入市场,开发的中药新产品也层出不穷,为中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中药产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真正原因,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中药产业才能够取得大的发展。

1.1中药产品内在质量有待提高

据统计,2000年1~12月我国共批准中药新药184个,其中三类和四类药分别为83和82个,占当年批准新药总数90%以上,几乎全部为新复方制剂或剂型与给药途径进行改变的品种,其技术含量低、内在质量不高、传统剂型比例大,势必加剧中药低水平重复现象,不利于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1.2规范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目前已制订了药品从研制到销售、使用的一系列规范,如GLP、GCP、GMP、GSP 等。但是由于GLP仍属于试行阶段,符合国际GCP标准的临床试验基地还未建立,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将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3基础研究需不断加强

中药的研究方法相对滞后,导致中成药的科技含量过低,新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成品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在中药的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应用理论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

1.4产业规模需要扩展

化学药品生产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已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制药设备和生产技术,同时,管理方式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以适应先进硬件的要求。中药产业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整体工业水平较低,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屈指可数,制药设备相对化学药品生产企业明显落后。

1.5中药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中药长期以来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在国内的销售额大于90%,出口小于10%。据估计,我国每年的中药出口额仅占国际中草药市场销售额的5%左右,远不及日本和韩国。对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准备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形象。[2]

2. 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1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增强在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是世界上应用传统民族药最古老、最广泛的国家,也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和中药的最大生产国,拥有系统的中医药理论,数万种经实践证明了的成方验方及数千年的用药历史,对中成药几乎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拥有独特优势。我国在大力开发中药品种的同时,应提高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从而使企事业单位从科研、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采取有效的专利保护措施,避免中药知识财富的流失。

2.2合理引入外资,提高中药行业整体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中药行业被认为是禁止、限制或不提倡外资进入的领域,国外药品企业的进入存在较大困难。这一切会随着中国加入WTO而不复存在。中国潜在的医药市场、中药低廉的研究与申报费用、优秀的中医药科技人才及廉价的劳动力均对国外医药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加入WTO后,我们以合资或外商独资的方式合理的引入外资,应用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现代的研究方法及科学的管理技术进行开发研究生产实践,将给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带来新的活力,提高我国中药行业的整体水平。[3~4]

2.3改进中药生产设备,缩小与国际间的差距

国内中药的生产设备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如中药材的提取工艺目前主要为单罐级,药材提取停留在单台提取罐中,属于间隙操作,提取效率低。世界发达国家对天然药物提取具有以下两方面优点:一是对药物有效成份采用新工艺予以提取与分离,减少药物服用

量,提高治疗效果;二是对提取装置的改良和开发连续化工艺处领先地位,药材从投料起,整个操作处于封闭环境,自动化程度高。因此,我国中药要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首先应改进目前的生产设备,引进国外先进的制药设备,从硬件方面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5]

2.4强化管理规范,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正逐步推行一系列管理规范,如GLP、GCP、GMP、GSP等。国家规定,小容量注射剂在2002年底以前必须达到GMP。新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首先取得《药品GMP证书》,方可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而药品经营企业则面临GSP认证,我国第一批GSP认证达标企业已公布。然而,GMP和GSP的认证在中药行业还存在很大困难,目前通过认证的企业寥寥无几。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特别是中药,应从其源头加以控制,大力推行GAP,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在研制、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一系列管理规范,对中药实行标准化的开发和利用,增加量化指标,提高中药品种的内在质量,以利于逐步与国际接轨。[6]

2.5加大中药产业投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要保证中药产品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我国中药企业目前现状作大力改革,加大企业投资力度,改善生产条件、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在筹集投资资金方面可采取集资的方式,如目前已上市的“云南白药”和“同仁堂”等均是中药企业改革成功的典范。[7]

2.6注重中药产品深加工,提高市场有份额

目前,我国的中成药品种已有2000多个,几乎是西药品种的2倍,但在医药市场上所占资金份额仅为30%~40%,且真正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成药极少,在国际医药市场上销售较多的中成药仍然是片仔癀等老产品。自1985年以来,我国统一审批的1000多种中药中以三类新药为主,传统剂型占很大比例,深加工、精提炼程度严重不足。加入WTO,我国将面临减免关税、弱化或取消非关税壁垒、多边贸易等多方面的影响。中药产品要真正走出国门,就应该着手产品的深加工,改变传统剂型,进行中药产品的精提取,如采用超临界提取、层析、超滤等现代化的新工艺,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服药量,而且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

[8]

3. 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3.1组建国有中药新药研究中心,提高新药研制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中药新药研制水平普遍偏低,是达不到进入国际市场的标准要求。因此,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要求,对中药新药研制的各个环节比较,硬件进行高水平的配备,组建国家级新药研究中心,提高新药研制水平,很有必要。该中心应主要针对加快中成药进入市场这一目标,开展两大类新药研究工作:一是老品改造,即选择目前国内已经上市且疗效显著的品种,按照进入国际市场的标准进行改造,加速其进入国际市场。二是新品开发,按照国家标准研制开发中药新品从剂型、质量标准、药效毒理等方面全新设计、研究,使其在取得新药让书后即能进入国际市场。[9~10]

鉴于以上情况,辽宁省应建立新药开发科技工程,加速中医药支柱产业建设。其首要任

务是进一步加强新药研究与开发科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引导走新药开发、技术创新的道路。并做好新药研究及生产中的服务工作,从新药开发资金和科技攻关计划中加大对新药开发的投入,促进科研结构和制药企业的结合、引导企业开发、产业化、产品化的全程开发道路;第三,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成为新药开发的主体,向集团化发展,开拓产品的区内外市场;第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带头人,建立一支稳定的,从新药开发到产业化各环节,学科配套、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科技队伍。[11]

3.2科企联姻,科教兴业

市场经济中,产业经营的兴起,在客观上要求生产科研结合向高层次发展。中药企业要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业,走产研相结合的道路。生产经营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合作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九五”国家中医药科技相关项目实行了科企联姻,风险共提,效益共享。广州陈李济药厂、漳州片仔癀制厂等中药企业分别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等单位鉴定了合作开发协议。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省政府支持下,依靠国家、学校、企业三方共同投入,分别成立了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中心、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开创了一条政府扶持、产研结合的新路程。合肥神鹿集团公司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生产企业、全国中成药工业50强之一。

产研联合成立开发机构,既能使企业时刻地把握和跟踪国内外最新科研信息,促使产品尽快走向市场,又能使科研机构时刻地感受到市场脉搏,获得更多的科技投入,更快更好地为市场提供优秀产品,这是一个大趋势。[12]

对于辽宁省来说,医药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带动龙头产业与辽宁中医、沈阳药科、大连医科、中国医科大学联姻。要把产学研联合作为科技兴药和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多边、多种形式的技术协作或科研开发联合中体。一是以产为基础,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共建技术开发实体,实现产学研的直接结合;二是以项目为纽带,组织产学研共同攻关,帮助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三是,组织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诊断;四是针对医药工业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有针对地引进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企业特有的优势吸引科研单位和优秀人才参与,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多种合作创新模式。[13~14]

3.3人才开发

中药产业是涉及多学科的高技术产业,人才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值,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人才机制、营造人才发挥才干的环境,引才、用才、容才、留才,建立一支适应中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注重当地人才的选拔、培训,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的合作,以远程教育,联合开发产品等方式培养实用型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聘请专家做兼职或做各科教人员,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提高人才资本收益,参照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经验,明确科技人才技术股持股比例及额度,在优先认购公司股票及股票期权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把人才的智慧作为一种资本,与投资股东的金融有机结合,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按贡献定报酬待遇,形成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激励机制,靠制度吸引人才投身创业。对于辽宁省,人才远远满足不了辽宁迅速发展的中药产业化开发的需要。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是产业化开发技术支撑的重要保证。要选派一些从事GAP研究,企业GAP管理,信息服务等技术人员到中国药植所,

中国中药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大学等单位进行培训,制定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和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提高他们对中药现代化的理解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共同在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开发工作;也可以同发达地区研究中心合作开发新药品和保健品。[15~18]

3.4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医药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是发展中药和生物医药。从近年来医药类上市公司财会指标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产和经营均小于化学医药公司和中药上市公司,但其主营利润比化学医药类公司高,与中药类公司接近,而利润率明显高于后者,因此,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是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和现代化中药,依靠生物技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和中药产业化的进程,是必由之路,生物制药是指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研究开发新的生物医药制品,从而生产传统制药技术难以获得的医药产品。[19~20]

对辽宁省来说,利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植物细胞工程医药产品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热点之一,辽宁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有一定基础。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各开发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加快研究速度和加强工作力度,选择一些较成熟的药用植物细胞培养品种。用早开发使其达到商品化。同时要积极引进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生产工艺和方法,高生物制药水平。与此同时,努力挖掘新的生物资源,为生物制药业的发展提供科技储备和后劲、通过政府推动、企业牵动、银行支持、建立相应的生物制药机构。[21~23]

从整个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政府需要从各方面给予生物产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我省民间资本和广大企业投资生物制药,为行业发展形成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省外及国外企业参与我省生物制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要积极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具有从事生物制药经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吸引世界各地的生物制药公司来我省落户或投资,并给本省科学家创造更多的参与国内外合作研究的机会,才会促使我省在生物制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稳步健康地发展。政府、学校、研究单位、企业共同起并成立研制开发辽宁省生物制药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对较有市场前景的生物技术重点课题进行攻关,力争在技术上走在同行前列。[24~26]

3.5银行业促进中药产业化的发展

近年来,中药产业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止2002年,金融业对中药产业贷款余额为165千万元。其中,对中药材贷款余额1572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850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879万元。

金融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存款立行、贷款兴行”的意识,做到“我助你发财,你助我发展”,坚持在发放贷款支持企业发展中发展自己。

各金融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支持中药产业化发展。人民银行应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窗口的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对中药产业化的投入。同时,金融部门应转变经营观念,完善贷款管理制度,在贷款营销上,对优势项目、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商业银行应改革现有的贷款管理制度,按照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保留基层一定的贷款审批时间,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攀西地区中药产业发展与对策分析,对于辽宁省来说,以建立灵活的筹资融资渠道来推进中药制药产业改变国家单一投资体制,建立多层次融资渠道。加大中药产业的投入是解

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政府以项目、专项基因的形式增加对中药产业的投资,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和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时,可适当向中药产业化项目倾斜,实行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地方各级政府应每年拿出一定财政资金投入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药产业化项目及配套项目,还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吸引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来投资兴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吸引国内大型制药企业来进行原料药的生产加工;现有中药企业通过改制吸引职工和社会法人、上市公司及社会法人企业入股进行增资扩股,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募集原自个人、企业、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者的民间资金以风险投资的形式投向中药产业。[27]

3.6以中药制药现代化推进我省中药制药产业化,中药产业化的目标是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就是指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进入21世纪,高科技突飞猛进,新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生物科学、基因工程、纳米技术、指纹图谱等新方法、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要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推动中药产业化和现代化,只有实现中药现代化,才能加速中药国际化的进程,使中医药广泛的走向世界,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28]

对于辽宁省来说,把中药现代化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把推动中药现代化工作与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结合起来。在中医临床经验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发掘、整理、提高、搞清中药治疗疾病的作用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中药制药现代化不仅仅是工艺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选用高质量和稳定可靠的中药材原料,对所生产药品建立起一大将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标准;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揭示;对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标准;在充分了解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药代动力学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制成药物利用度最佳的现代剂型,以中药制药现代化推进中药制药产业化。

除了以上方面,根据国家现代中药产业的总体趋势和我省道地药材资源、地理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特点,提出我省中药材生产开发与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29]

3.7注重总体规划和科学认证,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的目标,中药材生产实行规范栽培生产基地建设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并非所有的中药材都必须采取种植生产的单一模式。可根据具体的品种的资源、生态适宜性要求、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等要素,初步确定为:人工种植、半野生抚育和野生采集3种基本模式。生态环境保护是我省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四大难题之一,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保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杜绝先生产、再保护的现象发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认真作好科学的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在此基础上,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导向,促进中药农业健康发展。[30]

中药区划的研究是制定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的基础根据,而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一直处于滞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由于药材的品质与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并互为因果。如果不掌握生态环境条件和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盲目发展生产,品种雷同化种植,将会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较大损失。如辽宁曾引种淮地黄,尽管引种成功,但种质退化,药材品质地劣)。在此基础上,根据药用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分别建立基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评

判的原则,进行总体区划和单品种区划(布局),为提高辽宁省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建立优质药材生产基地提供科学根据。此项研究工作应等同于农业区划,加以重视和组织实施。

[31]

3.7.1加速道地药材生产开发及质量标准的系统研究

质量优良、稳定是未来植物药市场对药材原料的基本要求,优质药材的生产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道地药材是我省优良品种,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决定了他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应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品种。鉴于我省中药材生产的实际状况,应注重加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人参、鹿茸、细辛、五味子,都是辽宁省的地道药材。开发中药资源要发挥我省的优势:一、发挥我省中药资源丰富、品种好,对于地道药材要建立培育基地,发挥自己优势建立统一的药材质量标准。二、发挥我省港口多,对外贸易兴旺,有利于扩大中药出口的优势。但同时要注意资源的保护,以防枯竭,也要十分重视药材新品种,新资源和新用途以开阔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3.7.2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按GAP要求)

遵循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原则,制定和实现中药材资源保护法规是实现中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为投资和实施主体,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可采取三种合作模式:一是“中药集团公司或药厂+中药科研机构或医药院校+最佳药材种植区政府或农户”;二是“中药集困公司或药厂(租赁土地)+中药科研机构或医药院校”;三是“产区政府或某公司中药研究机构或医药院校,产区农户”投资方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其合作模式,同时应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建立起三方或两方共同抗风险能力的保障休系,使基地建设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壮大。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中药饮片炮制加工销售企业(公司),形成全国有影响的中药饮片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企业本身应主动争取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更新和增加必要的仪器设备,加速加工技术改进进程,在加工和深加工过程中提高科学化、机械化程度,使之达到现代化,向商品经济优势转化。在基地产区建立相应规模的提取加工生产线。

总之,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体系已基本形成,中医药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我们应在其发展、创新、提高等方面想方设法,使中医药真正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爱平,等.现代中药产业化的关键科技问题[J].江西中医院学报,2003,2(15):90-92.

2.韩志东.实现中医药产业化是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1,8(3),200-203 3.冯变玲.我国加入WTO后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医药导报,2003,1(22):1.

4.冯崇廉.我国加入WTO后中药产业发展的契机[J].中药材,2001,24(3),206-207.

5.邬时民.中药生产装置“土不敌洋”[N].医药经济报,2001-08-22(A2版等.推进中药产业化进程,早日进入国际市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8.

7.杨汉森,罗奕梅·靠创新推进宁夏医药产业化进程[J].宁夏科技,2000,4(2),56-59.

8.董宇翔,等.吉林省中医药产业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3(18).

9.徐云,等.攀西地区中药产业发展与对策分析[J].山地学报,2004,9(22):79-84.

10.解洪.中国攀西地区天然药物资源与配制[M].四川科学技术,2001,9.

11.卢良恕.等中国西部农业综合开发探索与展望[M].中国农业,1993(2-3).

12.徐小涛.推动宁夏中药产业化进程需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J].宁夏科技,2001(1).

13.陈文晖.中国医药产业化发展与技术创新机制关系的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2,4(17).

14.瞿礼嘉.生物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8.

15.韩志国.科技创新的造血功能与动力源泉[M].光明日报,2001.

16.邹建强.强化资源重组,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中药现代化[J].1999(2):12-16.

17.邓斌,等.云南生物药产业化发展战略对策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4(18)

18.袁松范.世界生物制药市场近况[J].医药工程设计,1997,(3).

19.魏雅华.生物制药马厩里拴着多少黑马[J].金融经济,2000,(8).

20.崔红.投资分析报告:以中国现代生物制药业为例(上)[J].政策与管理,2000,(5).

21.崔红.投资分析报告:以中国现代生物制药业为例(中)[J].政策与管理,2000,(5).

22.崔红.投资分析报告:以中国现代生物制药业为例(下)[J].政策与管理,2000,(5).

23.吴梧桐,王友同,吴文俊.21世纪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J].药物生物技术,2001(8).

24.刘霜桂.台湾将中草药列入生物制药产业重点[J].台湾农业探索,2001,(1).

25.周永春,张木,侯爱军,刘育新.外生物制药的现状及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药房,2000(5):193-196.

26.晏铃.积极采用风险投资促进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2):79-81.27.赵祖媛,等.银行业如何促进中药产业化的发展[J].西南金融,2003,6

28.张建喜.中科院中药制药产业化思路争议[J].中国核工业,2003,3

29.张国栋.关于中药产业化“九七”的思考[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3(10)

30.秦松云,等.重庆市中药材生产现状及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3,12 31.刘亚明,等.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探讨(四)一中医医疗部分[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3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Industrialization

Diao Yunpeng1, Li Kun2, Wang Yuanzhi3,Wang Mingdong4

1.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7)

2.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3.Drug Registry of Liaoning Provincial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110003)

4.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i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Shenyang (110003)

Abstract

The paper carrying on the analysis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industrialization,

①②③

we draw the conclusion: Enhance the quality;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 Expand the ④

industrial scale; Develop the market. S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industry is suggested: (1) enhance the inter industry competition; (2) accelerate joint venture to raise the level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industry. (3) improve product equipment to reduce difference. (4) strengthen administer criterion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5)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and enterprise scale. (6) enhance finish machining and market shore.

S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suggested: set up

②iates with scientific the research cent to raise the research level Chinese material. industry assoc

③④⑤

reach. bring up talent. promote the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industry. establish the financing ⑥

channel. promote the preparation moderniz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ialization Modernization

作者简介:刁云鹏,1978年生,男,讲师,从事生药学和天然药化教学和科研研究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

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行业首位。从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看,最近几年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68.23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速高于8类子行业利润增速。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随着产业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中药饮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B、行业挑战产业升级空间几许 目前,中药饮片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中药饮片行业及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药材价格上涨:防控生产盲目和种植过剩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林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因其生物多样性而著称于世,享有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林区地处亚热带和温暖带的过渡地带,山体高大,地形复杂,各种地貌类型均有分布,由于土壤种类繁多,气候温暖,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野生地道中药材如头顶一棵珠、石斛金钗、江边一碗水、天麻、文王等,因疗效独特,开发潜力极大。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建立了药材场,所产当归等药材俏销市场。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建立中药材商品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柴胡、桔梗,冬花、天麻、党参,高山黄连、当归、党参种植的生产格局。年又以专业村建设为抓手,发展种植专业户,中药材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药材资源情况 是一座天然药库,据《中药材名录》记载,林区有中药材资源2023种,其中动物药213种,植物药1800种,矿物及其他10种。药用植物种类占全省52%,占全国的33%。丰富的资源为中药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到年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木本药材4万亩,草本药材1万亩,年新发展中药材(草本)0.5万亩,其中由我

区中药材公司与武烟集团合作,新建柴胡种植50亩。年中药材产量371吨,产值达1526万元。年中药材产量721吨,年中药材产量903吨,产量比年增25%。聚能药业引进三号柴胡在新华、长坊、宋洛、松柏种植成功,为我区中药材出口打下了基础,全区建香菊基地500亩,进生了野转家生试验品种达5个如开口箭、苍术、麦冬等。 中药材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我区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聚能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中药饮片为主)、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银花基地60亩)、林区中药材公司。成立中药材协会2个。 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随着中药材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产量不断增加,加上中药材市场回暖,价格上涨(杜仲、天麻、厚朴、二花、黄连、独活、柴胡等价格均不同上涨,柴胡从年的13元公斤上涨到年的24元公斤),年柴胡40元公斤,中药材种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出口创汇有新的突破。年聚能药业公司与韩国签订了厚朴、独活、杜仲、黄柏、冬花、二花、柴胡等10余个品种的出口合同,出口数量200吨,创汇100多万美元。 (四)中药材产业得到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我区中药材发展得到省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农业厅先后下拨我区中药材资源调查和基地建设补助资金13万多元,林区人民政府也从紧张的财政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扶持基地和中药材协会建设。年我区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系合作,利用疗效独特的道地药材,开发了三种不同疗效药酒,正着力推向市场。 二、中药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因而,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也就突显出来,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自然也越发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与讨论。 在新世纪,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人们对绿色食物、绿色药材会更加向往,对健康更加关注。发展现代中药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中药现代化。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来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0种;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

分离途中可能丢失,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三)化学家与生物学家相互脱节 生物学家尽管不断宣布在身体机能、细胞或基因调控方面有新的发现, 但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灵敏、简便、可靠的活性筛选体系。故化学家即使想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也常常无法实施。 (四)未能充分重视中医药的传统经验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 (五)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 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核心提示: 未来我国中成药产业将开始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如云南白药和广东凉茶,一个开始生产牙膏,另一个向功能性饮料发展等等,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中成药产业向消费品领域延伸,对提升医药企业的品牌效应有很大的帮助。 中成药是以我国传统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的总称,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它是我国经过历代医药学家的实践创造所得。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中成药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一环,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概况 1、行业概况 进入09年以来,我国中成药产量保持着08年的快速发展势头,09年1-4 月,我国中成药总产量达到52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3.7%,其中4 月份的单月产量就达到14.5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2.5%,4月中成药单月产量占1-4 月总产量的28%左右。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在整个医药行业销量都在下滑的情况下,我国中成药产业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新医改的推进及国家相应的扶持政策是它销量仍然上升的原因,再加上我国对中药的偏好,所以使得中成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快速增长。 2、市场概况 4 月,新医改方案的颁布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马上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基本药物制度里面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因此,中成药市场上迎来一次努力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浪潮,这可以淘汰小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使中成药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另一方面,近期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 流感疫情也带动我国中成药市场销量的升高,市场上以预防流感疫情的中成药销量明显上涨,大多数家庭都把中成药作为常备品,中成药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中药行业的发展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医药行业尤其是中医药行业受到我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2010 年10 月9 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医药行业需要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医药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医药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的销售收入的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 年)》等中药产业扶持政策接连出台,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疗效确切和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 5 月21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从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综合能力等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第一个综合性指导

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及经济周期分析

我国中药行业经济周期及发展现状分析 中药行业经济周期分析 中药制造行业的生命周期可以用以下简图表示,其导入期的特征是:产品品种少,技术不成熟,销售增长缓慢;成长期的特征是:需求量迅速上升,成本大幅下降,利润迅速增长;成熟期的特征是: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利润率增长下降,竞争者数量较多;衰退期的特征是:销量持续下降,出现替代产品。 图表我国中药制造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中药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竞争特征:由于行业基础是粗放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般产品的商业周期短,特别是大宗制品。有效延长产品商业周期的决定因素是“品牌”和“特色”。如“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漳州的“片仔璜”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品牌效应。 需求特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消费者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中药需求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将有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全面的医保,必将提高中药产品的消费量。并且,医疗保健关系人身健康,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药制造行业必将得到长远的发展。 生产特征:从全国整个中药制造行业来看,亏损企业数量在整个行业企业数量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行业的生产状况稳定发展。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因此,综合来看目前我国中药制造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未来行业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将会向规模化、集约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需求将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行业发展空间很大。 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占国内医药市场的3成,中药出口已达23.32亿美元,全国中药生产企业已近1500家。 如今,美国已成为中国中药材出口的第三大市场。201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中药材货值总额达 2.7亿美元,占中国中药出口的14.1%,其中,植物提取物占对美出口中药材的78.2%。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我国中药产业的形势向好,中药材市场可谓“大河有水小河润”,由于受人口增长、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中药产品需求成倍增长,消费市场需求加大,加快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年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 虽然成果显著,但中医药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结构仍需加快调整,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我要打印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文章来源:中国药材市场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7-1-10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一、中药行业的现状 中药材生产:目前,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物种代用品及中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人工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进程;一些主要依赖进口的南药引种成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依赖进口的品种逐步减少。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依靠人工栽培、养殖的供应量已近50%,使中药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此外,通过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对中药材的蕴藏量、需要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野生药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中药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药科研教育为依托、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中成药工业:按照《国家医药管理规》(GMP)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加快了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剂型改革的步伐,促进了中药工业规化、现代化进程。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特别是中药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先进剂型的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中成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及一批产值过亿、利税达千万的企业已经涌现。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有所进展。 中药饮片工业:经过量多年建设,国有重点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化验检测、仓储条件等硬件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提高了饮片的质量,并基本满足市场及医疗用药。中药饮片的生产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逐步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中药商业:中药的批发企业仓储及营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药的零售门市网点面目一新,在进一步继承和恢复传统“老字号”等一批百年名老中药

创新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模式

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在对我国中药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链角度提出了创新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以“中药科研”为核心、以“中药营销”为拉动力、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以“中药农业”为基础,充分发挥营销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指引和拉动作用,大力拉动中药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药产业发展模式营销 引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源于自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药学实践的精华,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产业更是构成我国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以及我国新医改的实施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使人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中药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医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协调、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科研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科学协调发展,应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结构、创新发展模式。 1.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伴随着我国产业政策及对中医药支持力度的增强,我国中药产业产值连续多年增长超两成。2005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为1192亿元,2010年达3172亿元,年均增长22%。2011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4170亿元,其中中成药产值为3300亿元、饮片产值为870亿元,总产值较2010年增长31%。2005―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2005年、2010年及2011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27.0%、25.5%和28.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呈逐年递增之势,发展态势平稳,但其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与近年来医药行业的高速增长相比,略显不足。 我国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突显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链中各产业环节的发展不协调,缺乏统筹规划,整个产业链急需进一步优化与整合;中药科研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中药营销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指引和拉动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整个产业链的构建和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各产业环节中,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2.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针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我认为必须创新思路、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以“中药科研”为核心、以“中药营销”为拉动力、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以“中药农业”为基础,充分发挥营销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指引和拉动作用,大力拉动中药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2.1中药科研 中药科研及创新能力是中药产业科学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截止2005年底,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累计涉及中药发明专利数为8355件,截止2010年底,授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一、规划概要 为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县政府《关于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紧急通知》,特制定本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环境现状 (一)发展基础 1、中药材资源现状 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药材天然产地,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73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省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县产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主产茯苓、天麻、灵芝、杜仲、金银花、绞股蓝、桔梗、板兰根、野菊花等30多种名贵中药材,年产量26000多吨,其中天麻5000多吨、灵芝1000多吨、茯苓2100多吨、西洋参100吨、葛根1000吨、银杏叶1000吨、野菊花1000吨、桑叶800吨、断血流500吨、问荆500吨,其它药材约8000吨以上。是

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6个茯苓基地县之一。产品远销江、浙、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2、中药材种植 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部署,鼓励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我县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至2011年底金寨县发展中药材达13万亩。其中,茯苓5000亩、生姜8000亩、天麻10000亩、灵芝2000亩、西洋参 2000亩、香茶菜2000亩、桔梗2000亩、菊花2000亩、板蓝根1000亩、石斛30亩。全县仅天麻、灵芝、茯苓、西洋参四项实现产值4亿元,其中种植和加工产值分别为2亿元。成为全国灵芝生产第一县、安徽天麻生产第一县、华东地区连片种植西洋参规模最大基地县,境内的沙河乡被誉为“中国灵芝第一乡”。随着天麻野生改家种,西洋参、灵芝等引种成功,中药材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3、中药材种植基地 (1)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菌种培育生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天麻基地2000余亩,拥有510余户合作农户.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13级通信工程1班 张学文 131406103 一、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在制作工艺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研究方法: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文献结合药店走访 四、研究内容: 1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有人公然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另外,由于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1.2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1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2第三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使用须重视安全--------------------------------- 4第四篇:“一带一路”带动中药材行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6第五篇: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加速洗牌中--------------------------------------- 7第六篇: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 12 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表: ------------------------------- 12第七篇: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 13 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表:-------------------------------- 13第十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15第十一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回顾--------------------------------- 16第十二篇:2015年中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第十三篇: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迎来国家级规划------------------------------ 18第十四篇:我国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 18第十五篇:中药企业“走出去”需要攻克壁垒分析-------------------------------- 19第十六篇:2014年中药材出口需要关注的现象----------------------------------- 20第十七篇:2014年广东省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21第十八篇:中药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一)国内外中药产业发展与趋势

(一)国内外中药产业发展与趋势 1、国外天然植物药产业进展概况 从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信任天然药物,天然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原料及其提取物的市场开发,正在成为世界医药市场上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有关资料介绍,1994年化学药全球销售额达到1950~2250亿美元,草药产品(包括中药)在要紧市场的联合销售额达120亿美元,草药产品占市场总量的5.1~5.8%。1998年世界药品市场销售达3080亿美元,天然药物为300亿美元,以10%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高于人药品。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欧洲草药制剂、日韩汉方制剂、台湾科学中药制剂,目前我国中药出口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左右。 目前,从全球天然药物市场分布来看,可粗分为四个要紧的植物药市场,即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欧洲、北美市场(统称为西方市场),及非洲、阿拉伯市场;但要紧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国这三大区域。据统计1999年亚洲植物药销售总额为45亿美元,欧洲为65亿~70亿美元,美国为43亿美元。印度Exim银行最近发表的报告指出天然药物的原料供应商要紧为中国、印度和巴西。据Freedonia Group公司估量天然药物的市场需求将按每年13%的速度增长。多种渠道的信息显示,西方国家对天然药和需求量的增大,是带动天然药物市场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1)西方草药市场西方天然药物要紧是以当地传统植物药或称为草药为主,其市场要紧包括西欧和北美各国的草药市场。销售额占世界草药市场的47%。①西欧草药市场1997年全球植物药销售额为165亿美元,其中欧洲为75亿美元(占45.5%),1999年已增长到85亿美元,2001年已超过100亿美元。其中要紧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主。德国是产销植物药最多的国家之一,不管在市场规模,依旧产品的开发力度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7年德国植物药市场占欧洲市场的48%,约36亿美元,占非处方药的30%。德国植物药的销售渠道要紧通过药局(PHARMACY),约占市场的65%。药局的业务30%是处方用药,70%是非处方用药。德国植物药的来源除德国本土出产的以外,还大量从欧洲其他国家等进口。在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长至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加至亿元,CAGR为%,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着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

中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中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随着世界“天然药物热”的兴起,中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开发使用中药的热潮方兴未艾,中药比化学药品更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诸多的原因,中药在国际大舞台上远远落伍了,没有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无论从历史或现实看,我们都要充分认识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上的特色与重要性。第一,我国有独特的、完整的中医药医学体系。第二,我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大的、具有垄断性的中药生产国。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瑰宝,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文化与经济资源。落后的现状为我们提供了追赶的距离,更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商机,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别无选择,为全球市场的份额而战,也为中药大国的自尊而战。 中药国际化现状中药大国却不是中药强国 据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不仅在中药的原料上,在配方上我们也有世界上最大的优势—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

床应用经验,有记载的就有6万余张,被国际上称为人种药理学的原始资料。 我国的中药产品在世界中药市场上主要有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三块。其中,中药材占70%,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各占15%。在国际市场上,中成药是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一部分,我国在中草药原料和植物提取物的份额上都不低,但是在高端的中成药的生产销售上相对日本、韩国等制药业发达国家却落后很多。因此,我国中药产业在世界中药贸易中,绝对数量大,经济效益却和日韩等国差得很远。 中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已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额达6亿多美元,并在不断递增。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类产品出口的主市场,亚洲市场约占到中药类产品出口总值的2/3,总金额近5亿美元。 这对于我国的民族工业—中成药行业来说,意义尤其重大。中成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剂型上从最初的汤药到丸、散、膏、丹,再发展到胶囊剂、片剂、注射剂等现代化剂型。生产上从最初的瓶罐熬药到店铺作坊,直至发展到今天的工业化大规模

中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医疗健康行业,医药 【报告来源】 【报告内容】中国医药商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中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优势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中医药国际化稳步推进。5月17日,“2013中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指出,当前,以中医药产业及其延伸产业为主体的大健康中药产业方兴未艾,而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蓬勃发展,造福民众的不竭动力。 大中药产业规模已过万亿 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医药产业无疑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当前,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中医药国际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515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与化学药、生物药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局面下,中药对外贸易仍然保持较大增幅。2012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加11%,其中出口25亿美元,同比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介绍,2012年我国大中药健康产业规模已达到1万亿元。除去中药工业、大健康产品等表现突出外,中药兽药异军突起,从2009年的50亿元增加到200多亿元。他预测,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中国制药业推出“重磅炸弹式药品”(年销10亿美元以上)的梦想很有可能由中药变为现实。其中,中药注射剂是最逼近重磅炸弹药物的品类。以丹红注射液为例,该产品5年来快速增长,2012年销售量超过1亿支,销售收入达40余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全国城乡的中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据原卫生部统计数据,2011年,中医药行业以占全国卫生机构%的机构数量,占全国卫生人员%的人员数量,和占%的财政投入,承担了全国%的门急诊、%的住院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政府办医院的平均门诊诊疗人次医疗费、出院者人均医疗费上,中医治疗比西医治疗分别低元和元,但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中医医师人均担负年诊疗人次却比西医师高出人次。 中医药国际化取得突破

中药报告-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_7281

中药报告-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_7281 中药报告-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一、中药行业的现状 中药材生产:目前,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物种代用品及中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人工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进程;一些主要依赖进口的南药引种成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依赖进口的品种逐步减少。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依靠人工栽培、养殖的供应量已近50%,使中药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此外,通过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对中药材的蕴藏量、需要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野生药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中药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药科研教育为依托、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中成药工业:按照《国家医药管理规范》(GMP)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加快了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剂型改革的步伐,促进了中药工业规范化、现代化进程。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特别是中药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先进剂型的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中成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及一批产值过亿、利税达千万的企业已经涌现。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有所进展。 中药饮片工业:经过量多年建设,国有重点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化验检测、仓储条件等硬件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提高了饮片的质量,并基本满

足市场及医疗用药。中药饮片的生产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逐步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中药商业:中药的批发企业仓储及营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药的零售门市网点面目一新,在进一步继承和恢复传统"老字号"等一批百年名老中药店堂的同时,引进现代营销管理,发挥了传统特色和现代营销相结合的优势。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药行业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药行业基础薄弱、缺乏后劲的状况愈见明显。总体上表现为:行业资产规模经济偏低,同档次品种重复较多,高科技产品稀少,现有资产优化重组及资产存量盘活步子不大,外向型企业竞争意识不强,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投资明显不足。具体为: 中药材: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仍显薄弱,大宗中药材品种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力度不够,栽培繁育生产管理粗放;药材单产低、质量差现象较为普遍;优良品种的选育、种籽的提纯复壮滞后;一些品种病虫害防治及高效、低残留无公害农药在中药材生产领域的研究推广进展缓慢,导致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限。 中成药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基础差、自有资金不足,缺乏自我改造能力。多数企业生产集中度低,创新、开发能力弱,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的现象比较普遍。中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能力。中成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工艺技术规范的基础研究工作薄弱,中药制剂水平整体上与国外企业相比落后。 推广GMP的政策与资金不配套,投资与需求矛盾突出。 中药饮片工业:饮片炮制工艺落后(某些有特色的工艺除外),致使药材有效成份流失,饮片质量下降。干燥工艺还采用露天、场地晾晒,造成饮片污染。中药饮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精)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 2002-04-22 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还比较落后,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为此,政协委员李连达在去年政协会议上提出0875号提案《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提案》,就发展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事业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一、政协0875号提案的主要内容 1.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江主席曾多次指示:“发展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也应该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灵魂。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全力推进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 2.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 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 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