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与趋势思考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与趋势思考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与趋势思考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与趋势思考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与趋势思考

中非之间的货物交换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考古发现表明这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宋朝开始的国家经济中心南移,使由南海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日益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航线和航行距离也不断增加。在非洲的桑给巴尔岛和津巴布韦已经出土了11世纪的宋朝古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是元朝时期的中东贸易商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非洲遗留下来的;正在肯尼亚沿海地区进行的考古挖掘,也旨在寻找13世纪中国船员旅行时留下的工艺品。明朝时期,中国的本土文化复兴带来了海事创新,以强盛的国力和相对开放的国际政策为支持,“中非历史上关系最重要的时期”随之而来,代表性的事件为郑和下西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东非沿海地区,并使用瓷器、丝绸以及中国其他的工艺品交换非洲的产品和其特有的动植物品种,将中非贸易关系推向了一个高潮。最后一次这样的远海航海活动,发生在1433年大撤退时期;之后更远距离的航海活动既与第三方的海事创新有关,也与欧洲对非洲的殖民侵略有关。

清朝时期,日本和欧洲航海技术的提高引发了对国际海事权利的争夺,中国在竞争中落败,被迫退出了远洋航线。与此同时,非洲沦为欧洲殖民地,使得与中国的直接贸易渠道进一步被切断。中国国内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和外来侵略战争,包括19世纪初的两次鸦片战争,也使得中国方面无暇维系双方贸易往来。非洲国家处于殖民统治下的经济状态,与独立主导经济发展的中国显着不同,缺乏直接经济交往的双方因此好像处在两个“平行世界”。在这一时期,非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两种间接渠道进行。一是非洲殖民地宗主国对中国劳动力的使用,二是非洲国家独立战争中来自中国的物资支持。据估计,在二十世纪的头20年,在南非矿场里做工的中国劳动力就有7万到10万人,中国工人的血汗也曾挥洒在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岛和留尼旺的种植园。如今,在非洲许多国家中都还生活着这些工人们的后裔,最新的估计显示,包括服务行业在内(如医生、理发师和零售商等),目前非洲拥有一百多万华裔劳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非洲国家由于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相同目标而形成了密切的政治同盟,这种政治合作也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方面,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发展中国家在确立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宣言的同时,也提出了经济上共同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在理念上将亚非之间的合作推向了顶峰,由此开始形成

“南南合作”的雏形,不过由于当时的非洲国家中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处于独立状态,因此非洲只有这两个国家参加了会议。另一方面,在1971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中,非洲国家的赞成票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中国也在国际发言中明确表态支持非洲的独立运动。70年代,中国先后与24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建国以来与非洲建交数量最多的10年,中非之间的政治互信为双方贸易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中国已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49个建立了外交关系,仅有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圣多美与普林希比以及斯威士兰等四国仍与台湾保持。在50年代到70年代年,中非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中国“支援非洲”。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出访包括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现为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苏丹、以及埃塞俄比亚在内的十个非洲独立国家,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这成为日后中国处理与非洲国家经济关系的指导方针。这次访问中承诺援建的赞比亚到坦赞尼亚铁路也于1970年正式动工,使得深居内陆的赞比亚能够将其铜矿资源直接运输出口。该铁路至今仍是中非合作的重要象征。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贸易目标也为适应推进国内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进行了重新定位,与邻国和技术先进国家之间的贸易被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和非洲的官方往来仍旧继续,但非洲大多数国家仍处在经济和社会局势动荡的环境中,其主要的贸易对象也仍是欧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双边贸易对双方的经济发展缺乏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从经济角度看两国处在相互独立的状态。直到199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终于结束了持续20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局面,不同类型的经济体都开始踏上以更大的宏观经济稳定性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1994年南非终结种族制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内最大经济体与当地其他国家之间的融合,推动了区域振兴。非洲经济转型带来的需求使中非贸易合作在促进非洲发展中的作用又一次被提升到重要位置。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国家GDP保持着4%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些国家的人口与GDP分别占该地区的70%和80%。从1996年到20XX年,17个国家凭借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的速度被评为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示范国”,分别是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埃塞俄比亚、加纳、莱索托、马里、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国、塞舌尔、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与此同时,中国也在90年代开始增强与非洲的经贸。20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转变为一个能源净输入国,并已在寻求加入世贸组织,与1995年非洲国家经济转型的时点相契合;中国政府也改革了援非政策,以“援助非洲、相互合作、共同贸易相结合”为指导原则。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问非洲被认为是中非关系从地缘政治关系转化为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关系的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里,非洲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向非洲投资方面的金融创新、中国的政策变革以及双边贸易机会的增加都为推动中非之间的经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Brautigam(20XX)发现并提出,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开发还会产生乘数效应,带动了第三方投资者和援助者对该领域的投资。援助、贸易和投资成为推动这一时期中非经济关系的三驾马车,其中贸易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提供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医疗和教育领域。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总额从20XX年的14亿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21亿美元。与此同时,对非直接投资总额也从20XX年的6850万美元提高到20XX年的11亿美元(世界银行,20XX)。其间在20XX年出现了亿美元的高值,主要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对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收购。与之相比,非洲对中国的投资则规模较小。在贸易方面,中非贸易额自1990年起已增加一百多倍。WTO的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的价值达到463亿美元,出口433亿美元。中国于20XX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FOCAC),使包括经济领域的中非对话机制制度化、常态化。论坛的宗旨致力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现共同发展”。根据约定,中非首脑论坛每三年举行一次,同时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及特定领域的主题论坛,例如就环保问题进行的主题磋商。中国和与之建交的49个非洲伙伴国都参与了这些活动。在这个我们称之为“全面发展”的时期,中国政府开始每年发布有关中非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的白皮书。20XX年《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概述了近期贸易投资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在多处表达了双边贸易构成应当从单纯的自然资源贸易向新贸易方式转型的思想。但书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或新贸易究竟应当在贸易中达到多高的水平。20XX年发表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对外援助的类型和渠道。书中显示,中国对外援助总额的%投向了非洲;在占总额40%的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中,大部分位于非洲地区。不过,书中并没有提及接受援助的具体非洲国别信息,也没有对这些援助效果的评估。除了直接的经济往来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一些文献认为,中国对非洲发展的贡献还体现在其改革的经验可以被非洲国家汲取。Zafar(20XX)列举了“中国奇迹”可以为非洲所学习的一些方面,包括农村改革、港口管理、外汇管理、利用海外华裔族群吸引投资、食品管理政策、以及缓和国内冲突的方式。引入这些中国经验还需要结合非洲国家的具体国情进行改造。例如,非洲独特的经济地理情况使得对冲突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小国林立、殖民地的存在以及对资源的争夺,都可能加剧地区冲突的产生。港口管理的经验也只能被沿海国家所借鉴。此外,中国在一些具体事务上的改革经验对非洲国家也具有参考价值。例如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采用的成本回收融资方案,以及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中国农村生产率提高对于缓解贫困水

平的迅速作用也。

制约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通常的例如贸易保护,基础设施瓶颈,以及卫生检疫壁垒。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影响中非贸易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包括贸易构成,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这意味着市场容量的扩张)与经济地理之间的。

(一)当前的中非贸易仍旧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式

由赫克歇尔和俄林发展的贸易理论(赫俄理论),强调要素禀赋在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关键地位,根据这一理论,一国分工生产并出口产品应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商品。赫俄理论是对20世纪初国际间贸易模式的典型概括,但现阶段中非之间的贸易仍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这一理论框架。表1将中国与非洲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状况按照商品分类进行了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非洲对中国的出口中85%都是燃料和矿产资源产品,而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中95%是工业制成品。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大体一致。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燃料和矿物的比例要高于它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和%);而与制成品进口的平均水平相比,来自非洲的比重%显着偏低。在资源贸易中,目前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石油依赖相比过去更加明显。10年前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仅亿美元,占中国石油进口的5%,如今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价值达到400亿美元,占到全部石油进口的30%。对于非洲国家,其出口到中国的石油占到其石油出口问题的60%,非洲国家相对于中国的总体贸易顺差中,有一半来自石油出口国安哥拉(IMF,20XX).当然,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主要从非洲进口能源和矿产品的国家,20XX年美国从非洲的进口中,仅原油一项就占到其中63%(渣打银行,20XX)。相似的,中国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进口也以能源为主,例如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东。然而,由于非洲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这样的贸易模式可能引起有损非洲工业化进程的担忧。20XX年南非总统祖玛称,“如果非洲继续与中国进行以资源产品交换制成品的贸易模式,非洲将难有发展之日”。非洲自身的贸易和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从经济地理的视角来看也是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这一点我们将在下节论述。正如我们将要讨论的,适当纠正中非贸易中由资源导向带来的偏差,加强与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之间的经济,从长期来看更有助于中国投资者在非洲市场利益的实现。

&

nbsp; (二)中国与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之间的贸易相对不足

Krugman(1991)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内生空间分布理论,从而开创了“新经济地理”的新领域。以两国都存在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情况为例,他的模型表明,受到运输成本、规模经济程度以及工业在本国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影响,两国间的产业分布会发生跨时空演变,最终在一个国家形成工业化的“中心”,而另一个国家被迫成为农业化的“外围”。作为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这一理论也为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实证所证明。具体地,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可以区分三类不同的国家———资源丰富国,沿海资源贫乏国,以及内陆资源贫乏国,其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尽相同。从广义的工业化角度来看,在拉丁美洲和亚洲,近几十年中带动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往往是那些沿海资源贫乏国(发展报告,20XX);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同一时间,那些资源丰富国尽管也取得了经济增长,但在诸如寻租、荷兰病以及资源衰竭等因素的制约下,增长的可持续性往往难以维持。因此,从实现双方长期利益的角度出发,与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的贸易应当被得到重视。然而在现阶段的中非经济关系中,中非贸易模式作为更广义经济关系的近似衡量———总体而言与资源丰富国更为密切,如表2所示,对于所有类别,中国作为出口目的地的重要性都日益增加,然而,观察类别平均可以发现,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在资源丰富类国家中最高。苏丹是对中国贸易最为依赖的国家,20XX年对华出口依存度达58%。刚果(金),毛里塔尼亚,安哥拉,刚果共和国和赞比亚的依存度也都超过20%。与之相反,在其他类别,大多数国家的对华出口依存度甚至远低于10%。

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沿海资源贫乏国相比,处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这一类型经济体在自身发展中面临更大的实际困难,因为其国内市场更小,城市化程度更低,人口分布更加分散,外部市场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也更远。世界银行使用“3D”来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地理特征,即距离远(distance)、密度低(density)以及(种族和宗教)多样性程度高(di-versity)。此外,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这一地区的人口分布反而更加偏向于资源丰富国和内陆国。尽管如此,由于这类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并且国内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向资源部门的倾斜,因此仍具备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这样的发展潜力已经受到一些文献的关注。发展报告(20XX)将非洲的经济地理类型与其面临的贸易挑战结合起来,指出:“地处非洲沿海的国家可以将商品直接输往外部市场。相反,内陆国若要顺利融入世界市场,必须仰仗他们邻国的帮助。还有一类国家,它们可能沿海也可能不沿海,但是它们生产的产品十分重要,因此能够跨越地理和其他障碍出口”。Venables因此指出,非洲发展目前最需要的是“使沿海资源贫乏国能够冲破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集聚效应缺失而造成的市场进入门槛”。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投资者如果想要实现在非洲更长期的动态发展

机会,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应着力开发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的经济潜力。由于沿海资源贫乏类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海岸,因此未来中非之间的贸易有可能呈现一些与郑和时代相似的特征。然而目前,这些国家中与其经济地理类别相对应的发展模式还没有自然成长起来。

为了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在政策方面,支持与沿海资源贫乏国的贸易政策也亟待出台。现行的对非贸易政策仍受到一个世纪以前产生的基于要素禀赋的赫俄理论的指引。作为一种对这些政策的积极回应,资源丰富国也更倾向于在WTO规定的日期前承认中国的市场地位,更倾向于接受中国设立的经贸合作区。并且,由于在资源丰富类中归属“最不发达国家”的国家最多,相对于沿海资源贫乏国和没有港口的内陆国家来说,这类国家也更容易从中国对于最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优惠中获得利益。(本文作者:江诗伦(澳大利亚籍)单位:北京大学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王爱虎,李燕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中非贸易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近年以40%左右的增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同时,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低、中国与各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水平不均衡、进出口结构单一的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从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2009)》和国家统计网得到的权威数据数据,从总体贸易水平、进出口结构、贸易集中度等方面对中非贸易进行分析,揭示了中非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找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可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 关键词:中非贸易;进出口结构;贸易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1956年埃及率先与中国建交以来,一大批非洲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经贸合作的新纪元。在政治友好的基础上,双方贸易往来也日渐频繁和深入,受到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非贸易往来,从最初中国单方面向非洲提供发展援助,到更多的强调开展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更平等的贸易往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即使在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新形势下,这一合作也保持了稳定增长。2000年10月创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将新形势下中非伙伴关系推上了全面、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开展中非合作有助于双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起到明显的“双赢”效果。一方面,非洲素有“世界资源宝库”之美誉,黄金、天然钻石、铝矾土、铂、钯等的储量世界第一,铬、铜、钴、二氧化钛等的储量也相当丰富。另一方面,非洲还是个拥有8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丰富的资源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中国的海外资源获取和商品销售来说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对非洲国家而言,中国不仅能够提供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品、技术和管理,而且长期以来一直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中国日益增长的对非投资对于资金严重匮乏的非洲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可以说,中非贸易已成为双方经济和利益的重要依托。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对中非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局限于中非关系和中非贸易两方面。但随着中非贸易的发展,中非问题和中非贸易必将受到更多、更全面的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数据分析,从总体贸易水平和进出口结构对中非贸易进行分析,并找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同时也揭示了中非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中非贸易往来 非洲大陆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共包括了5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十分鲜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资源丰富的少数国家占据着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大部分。中国与非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也呈现出贸易水平不均衡,进出口结构单一的双重特征。 1.总体贸易水平。2008年,中非贸易额已达到1064.8亿美元,同比增长45.1%,其中中国对非出口504.8亿美元,从非进口560.0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6.3%和54%。亚洲作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非洲第三大出口地区、仅次于欧洲的非洲第 修改日期:2012-4-5 作者简介:王爱虎(1969-),男,河北承德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管理、运作管理和工业工程等。李燕(1988-),女,四川绵阳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国际物流。

浅析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双边贸易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使双方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展望未来中非贸易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在很长时期内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与发展潜力,在中非关系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但是,中非贸易短期内在贸易结构的优化上会遇到较大困难,并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关键词】中非贸易双边贸易问题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合作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非之间就有间接的贸易往来,唐宋时期,中非贸易扩大。新世纪中非贸易的迅速发展可以用一系列的数字来体现,中非贸易额从1950年的1200万美元跃增至2010年的1296亿美元,2013年更突破了19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中非经贸合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挑战。 一、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非贸易关系良好,中非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但在中非贸易发展迅速的同时,中非贸易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中非双边贸易水平低 虽然中非贸易发展迅猛,2008年中非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中非贸易总量达到1000多亿美元;2009年,中国在非洲的所有贸易国中贸易额居第一。2011年中非间贸易又取得跨越式发展,中非贸易总量达到了1600多亿美元。但中非双边贸易水平仍然较低,中非贸易总额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很低,虽然中非贸易总额在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在增加,但一直小于3% ,而中非贸易在非洲贸易的水平和比重也很低,也一直不超过 2.5%。这种状况对于快速发展的中非关系来说很不相称。并且中国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总量居于世界前三。但中非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如此之底,这与当前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分量十分不相称。所以中非贸易发展水平底的问题非常严重。 (二)中国对非出口商品的质量不高、品牌效应差 目前,欧美国家主要对非出口高档产品,已经占据了非洲高档产品进口市场。然而非洲的机电产品以及纺织产品等中低档产品却主要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产品在非洲已经被打上劣质产品的烙印。并且中国在非的经营形式也不合理,不像欧美国家的超市,高档连锁店等形式,中国多采用以小型批发和零售为主的华人街等小型实体。另有一些企业对非洲出口产品不合格、质量不好、品种单一、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也跟不上,使非洲国家的消费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由于以上因素,中国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遭到了非洲国家消费者的质疑,使中国产品打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更进一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是符合中非双方人民利益的。本文从分析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并为加强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经贸关系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非洲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双方的经贸往来可追溯到公元九、十世纪的唐、宋时期,至今已具逾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多数非洲国家仍未获得独立,仅有埃及和摩洛哥同中国有经贸往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许多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为中非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使得中非经贸合作得以稳步发展并初具规模。1980年—199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非经贸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力度也不断加大,中国在非洲的十一国建立了“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中心”,为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各类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中非经贸关系多元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地区政局总体稳定,经济继续好转,这个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世界第二大洲,曾被世界忽视的大陆一夜之间成了世界关注的地方。中国与非洲几十年来奠定的友好与合作的基础,使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具有广阔前景。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迅速。目前中国与49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2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涉及33个项目的优惠贷款框架协议。为扩大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自2005年起,我国就开始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方又将受惠商品范围扩大至478个税目。为进一步向非洲商品开放市场,增强非洲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2010年之后的三年内,中国政府将逐步给予非洲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2010年中国首先开始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免关税受惠商品由此前的478个税目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中非经贸关系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政府间援助向形式多样、互利合作的方向发展,中非贸易额也比过去有较大的增长,我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然而,在近年来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双方贸易也潜伏着不可持续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于解决。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成果显著,表现出贸易额增长趣闻、贸易结构稳定、投资规模增长、投资领域拓宽、经济技术领域合作成果显著等特征。 中非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及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后,虽然偶有局部动荡,但和平的经济建设是世界发展的主基调;中非贸易互补性强,双

关于推进中非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推进中非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中非贸易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规模不断扩大,为中非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非贸易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9 年)、逐渐提升阶段(1990~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4年)和波动与恢复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石油、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非洲各国经济增速放缓,中非贸易结算额连续两年大幅下降。2017年中非贸易结算额开始呈现回升趋势(图1),虽然当年的贸易结算金额距历史峰值仍有较大差距,但回升反映中非贸易正在逐渐走出低谷,正处于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

一、中非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贸易平衡关系因时因地差异显著 从时间上看,中非之间的贸易平衡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本平衡阶段(2000~2009年),中非贸易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0年间中方累计逆差16.3亿美元。二是大额逆差阶段(2010~2014年),中方连续5年逆差,累计逆差894.9亿美元。三是大额顺差阶段(2015~2017年),由于原油价格下跌,中方累计顺差933.4亿美元(图2)。 图2 中国对非贸易差额情况(2000-2017年)亿美元 从国别上看,非洲国家众多,中国对不同国家的贸易差额变化较大。中方顺差较大国别包括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等,2017年,中国对尼日利亚和埃及的顺差分别为105.3和81.5亿美元;逆差较大的国别包括南非、

安哥拉、刚果(布)、赞比亚、刚果(金)等,2017年,中国对南非和安哥拉的逆差分别为180.9和95.2 亿美元。(二)贸易国别分布不均衡 2000年以来,中国在非洲的前十大贸易伙伴贸易额约占中非贸易额的70%,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南非和安哥拉约占40%,而超过六成的国家与中国贸易额较小,占中非贸易额的比重仅为16%左右,包括喀麦隆、乌干达、纳米比亚等35个国家。2017年,中国对非前十大出口目的国分别为南非、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表1),占中国对非出口总额的67.9%;中国从非进口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前十大来源国占中国从非进口的84.4%,前两名的南非和安哥拉合计占比达59.3%。

中非合作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中非合作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文章首先对中非合作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然后重点分析了中非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最后就如何应对挑战从坚持中非合作特色、完善中非合作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加强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以及重视企业责任、规范企业行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非合作;非洲;战略 一、中非合作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中非合作根据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前。第三个阶段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之后至今。 中国与非洲第一阶段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在共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在那个年代,中国尽管自身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但仍给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援助。这对非洲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奠定了中非友好关系的基础。中非友好也给中

国带来了实际利益。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投赞成票的76个国家中有26个是非洲国家。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非洲国家特别是独立后的国家也在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而努力。随着双方战略的调整,中国对非洲合作开始强调互利互惠。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对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外,中国已将重点转移到与非洲国家开展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上来。这一时期双方仍继续深化政治领域的合作,在国际社会上相互支持。非洲国家帮助中国粉碎了西方发起的多次反华议案,中国也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为非洲国家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 二、中非合作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非洲统一任务的完成以及中国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非双方迫切需要在更宽的领域内加强合作,迫切需要一个集成统一的平台来统筹协调中非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中非合作论坛于2000年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非关系由原来的政治、经济主导向全方位发展。 1. 中国和非洲的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中国和非洲国家间的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和非洲的双边贸易额已由2000年的106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1 986亿美元,12年

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和措施

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和措施 摘要:中非贸易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非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也迎来发展的黄 金时期。随之而来的是,中非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的摩擦。本文分析了中非纺织服装贸易的前景,并对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和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贸易纺织摩擦 一、中非纺织服装贸易现有水平 非洲纺织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 型的产业和工业化先导产业。增强纺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非洲一些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非洲市场占我国服装进出口市场的2.84%,而占我国纺织品进出口市场的6.09%,在我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市场中所 占的比重都不是很高。中非间纺织贸易以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满足非洲消费市场的大

量需求为主要方式。2000年中非间纺织贸易额仅有不N15亿美元,2005年已接近50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幅达N28~/o。~12007年前4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非洲达到1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6%,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市场有5个,分别是南非、埃及、摩洛哥、贝宁和多哥,实现了平稳增长,但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比重并不高。:人口超过9.2亿,纺织服装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潜力巨大。 我国自2005年1月1日起,单方面对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的部分输华产品实施 特惠免关税政策,是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予免关税待遇,也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根据目前自身经济能力,以积极的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所做出的重要承诺。免税政策规定项下所涉及的190种受惠商品目录,是以同中国建交的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际进EI262个税目的商品清单为基础,并排除了2004年已享受特惠关税的商品、关税配额商品和部分其他商品制定的,这190种商品中就包括了棉、

中非经贸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中非经贸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摘要 随着中非经贸近60年的发展,中非之间政治与经济联系都日趋紧密。本文从中非经贸关系着手,回顾近3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概述中非经贸关系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变化,从外媒的评述理解现阶段中非经贸发展的概况,分析中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非经贸合作;历程与现状;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非洲大陆越来越引起大国关注。非洲凭借其优厚的能源与资源,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往来历史悠久,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互相支持,共同建立了第三世界。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中非的经济不断发展,中非经贸关系日趋紧密,双方从政治到经济的合作都不断加强。中国非常重视同非洲的经贸合作,加强与非洲各国的经贸合作与发展对于经贸关系的多元化发展、资源与市场的利用、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非经贸合作的特点与变化 1.中非经贸关系加速发展阶段(1980-1999年) 20世纪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非洲国家逐渐实现民族独立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中非经贸关系逐渐步入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中非经贸特点主要变现为:双方贸易额不断扩大,贸易产品多样化,贸易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非洲。贸易方式不断增多,一般贸易与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对外援助等方式相结合,经济效益取得很大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非洲国家的经济一直到70年代末都处在增长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陷入了严重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适时调整对非政策用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中国根据非洲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符合双方实际的贸易合作。在非洲总体贸易出现负增长的局势下,中国同非洲的贸易却在显著增长。其中中国出口额年均增长4.2%,进口年均增长3.6%。 在整个80年代,中非贸易额虽然略有起伏但总体保持着增长趋势。这一时期,中国出口迅速增长,进口则有所下降,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非洲经济困难,出口产品减少而且单一,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进口来源增加。 20世纪90年代,由于外贸体质改革和外包经营的发展实施,我国开始重视对非经贸合作,将对非经贸合作确定为外经贸的战略重点之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极大的促进了中非之间的合作。1993年南非独立之后,中国同南非的贸易往来发展迅速。1999年,中国同非洲地区进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有14个,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南非、埃及、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其中南非为最大贸易伙伴。

中非贸易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 对于非洲来说,中国不仅具有适合非洲市场需要的商品和技术,而且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此外日益增长对非州投资对于严重缺少资金的非洲国家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本论文正是基于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贸易数据,通过对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对策分析等四个部分,对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贸易总量、贸易结构、贸易分布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寻找中非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更好的促进中非贸易之间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非洲,中国,贸易,发展

ABSTRACT For African countries, China is not just a commercial partner that provides goods and technology. China is also expanding it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o Africa, with massiv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debt forgiveness, new loans, and increased resources for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volum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It can be divided in four parts.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trade situation, the problems, the reasons that causes these problems, I suggested some solutions tha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trade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The research has been made by comparing merchandise exchanged volume, trade system, type of trade made,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e. This method helped me to have a good approach of the problems and therefore to find the right solutions. For the best of Sino-African trade, and its rapid growth. KEY WORDS: China , African , trade, development

中非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_赵颐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6月号下(总第443期) [提要]近年来,中非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带动了中非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本文分析中非进出口贸易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非;进出口贸易;对策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31日一、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一)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贸易额分析。1997年中非进出口贸易额仅为567,300万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商品贸易总额的1.74%,2000年增长到1,059,708万美元,是1997年的1.87倍,在中国对外商品贸易总额中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达到2.23%。21世纪以来,随着双方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非商品贸易额进一步扩大,非洲在中国商品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近10倍,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增至4.18%。2000~2010年间中非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2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商品年平均增长率。这表明中非商品贸易增长势头迅猛,两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图1、图2)尽管中非商品贸易总体呈增长的态势,但是发展并不平稳。1997~2010年中非商品贸易年增长率最高值为2000年的63.28%,最低为2009年的-15.06%,波动达78.34%。1998年、2001年、2009年中非商品贸易年增长率分别出现三个极小值:-2.48%、1.91%、-15.06%,其中1998年是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2001年则是受到欧洲经济机构调整、“9·11事件”冲击及美国经济复苏延迟的影响,全球贸易水平降低,中非商品贸易也受到冲击;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刚刚开始消退的背景下,全球贸易额同比下降。2009年的最小值说明中非贸易还存在着一些 潜在问题,其抗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脆弱。 (二)中国对非洲贸易地理方向分析。2010年中国在非洲前十名的贸易伙伴分别是南非(2,570,310万美元)、安哥拉(248,1941万美元)、苏丹(862,670万美元) 、尼日利亚(776,847万美元)、埃及(695,890万美元)、利比亚(657,692万美元) 、阿尔及利亚(517,732万美元)、利比里亚(441,937万美元)、刚果(布)(347, 609万美元)、摩洛哥(293,750万美元),以上十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当年中非进出口贸易额的75.93%。区域贸易差距仍旧显著,2010年中国和南部非洲的贸易额约是与东部非洲的4.42倍,贸易极差达到198.91亿美元,体现出中国对非洲商品贸易地理方向的极不平衡性。西非和北非是我国对非洲出口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2010年中国对两地出口额共计398.5亿美元,占对非出口的66.47%。中国对非洲的货物进出口 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这在短期内有利于中国有重点地同非洲展开合作,然而也增加了贸易风险,影响到中非全方位多角度合作关系的展开。(表1) 二、中非商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抵抗系统风险的能力。中非贸易合作机制尚不成熟,非洲对于欧美经济依赖性仍较强,故当全球性危机出现时,中非贸易容易受到冲击,例如2009年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了60%之多。 (二)贸易不平衡。1997年至今,中国对非洲净出口整体上逐渐缩小,贸易平衡 性向好发展,但最近4年又出现大幅震中非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文/赵颐淇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河北·石家庄) 1400000012000000100000008000000600000040000002000000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进出口总额 年份 图1中非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万美元) ◆ ◆ ◆ ◆ ◆ ◆ ◆ ◆ ◆ ◆ ◆ ◆ ◆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0.70.60.50.40.30.20.10-0.1-0.2 ◆年增长率 图2中非进出口总额增长率 区域北非 南非西非中非东非其他总计 总额3139714257031031667293246458581189202 12704602 出口总额1753271107998622320084237735061672005995405 进口总额138644314903249347212822685750222 6709196 表12010年中国与非洲各区域贸易额(单位:万美元)市场/贸易 70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与趋势思考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与趋势思考 中非之间的货物交换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考古发现表明这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宋朝开始的国家经济中心南移,使由南海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日益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航线和航行距离也不断增加。在非洲的桑给巴尔岛和津巴布韦已经出土了11世纪的宋朝古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是元朝时期的中东贸易商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非洲遗留下来的;正在肯尼亚沿海地区进行的考古挖掘,也旨在寻找13世纪中国船员旅行时留下的工艺品。明朝时期,中国的本土文化复兴带来了海事创新,以强盛的国力和相对开放的国际政策为支持,“中非历史上关系最重要的时期”随之而来,代表性的事件为郑和下西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东非沿海地区,并使用瓷器、丝绸以及中国其他的工艺品交换非洲的产品和其特有的动植物品种,将中非贸易关系推向了一个高潮。最后一次这样的远海航海活动,发生在1433年大撤退时期;之后更远距离的航海活动既与第三方的海事创新有关,也与欧洲对非洲的殖民侵略有关。 清朝时期,日本和欧洲航海技术的提高引发了对国际海事权利的争夺,中国在竞争中落败,被迫退出了远洋航线。与此同时,非洲沦为欧洲殖民地,使得与中国的直接贸易渠道进一步被切断。中国国内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和外来侵略战争,包括19世纪初的两次鸦片战争,也使得中国方面无暇维系双方贸易往来。非洲国家处于殖民统治下的经济状态,与独立主导经济发展的中国显着不同,缺乏直接经济交往的双方因此好像处在两个“平行世界”。在这一时期,非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两种间接渠道进行。一是非洲殖民地宗主国对中国劳动力的使用,二是非洲国家独立战争中来自中国的物资支持。据估计,在二十世纪的头20年,在南非矿场里做工的中国劳动力就有7万到10万人,中国工人的血汗也曾挥洒在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岛和留尼旺的种植园。如今,在非洲许多国家中都还生活着这些工人们的后裔,最新的估计显示,包括服务行业在内(如医生、理发师和零售商等),目前非洲拥有一百多万华裔劳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非洲国家由于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相同目标而形成了密切的政治同盟,这种政治合作也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方面,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发展中国家在确立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宣言的同时,也提出了经济上共同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在理念上将亚非之间的合作推向了顶峰,由此开始形成

中非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环境 1非洲的基础设施比较差,非洲比较差的基础设施导致非洲GDP年均增长至少少增长了2%左右,商品生产率也因为这个下降了40%。内部的交通运输成本尤其的高。平均起来,相当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两倍。另外一个更专业一点的数据,非洲每集装箱出口价格达到900美元,进口价格是1100美元,这里是指运输成本。在我们东亚地区,出口的每集装箱的成本是300美元,进口的成本是350。 2关于非洲地区的主义发展。到非洲投资,最好是以点带面,但是在非洲事实上现在可能有三四百个集团地区组织。而且同一个国家都参加了多个组织,这样导致一个国家里头可能多种税则,而且它的产品标准会不一样。所以说,你在以点带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国家和邻国到底是处于哪一种税则,哪一种产品标准。 3中国和非洲的经济联系事实上还是不如西方强,远远落后于西方。尽管我们说中非贸易增长很快,但是事实上如果你看比例,非洲对中国贸易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比例的3%。中国从以石油,西方往往指中国石油是对非贸易中的最大一块,但是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事实只占非洲石油出口的20%不到。当然,根据温家宝的数据可能会更低,只有13%。 (二)政治环境 4非洲的政治环境还是不太稳定。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索马里海盗非常猖獗,非常还有很多其他的,接下来我们看到苏丹的情况也是非常严峻的。这里简单的说两句苏丹,苏丹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达尔夫(音)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已经演变成一场和平还是正义的斗争,这个问题事实上是和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是说不清楚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南北苏丹问题,2011年南部苏丹要举行全部公决,这场公决可能会导致一个结果,南部苏丹独立。如果南部苏丹独立的话,对我们很多经济利益和石油利益影响非常大。 5西方对中国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从2000年来看的话,2000年到现在,西方对中国在非洲活动的态度至少有三个演变,从2000年到2005年,事实上他们对中国在非洲干什么不太关心。但是06年中非峰会召开,让他们感到非常的愤怒。有一个英国人跟我讲,他感觉06年中非峰会的召开,就好像有个贼趁他们睡觉,偷了他们后花园里的东西。 第一个方面,他们事实上开始部分学习中国在非洲的经验。我在欧盟发展总司和负责非洲和欧盟的处长谈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有很多政策根据我们的做法发生了改变。 第二个方面,态度是担心中国在那里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第三个方面,试图把中非合作引导到他们希望的方向。 第四个方面,利用我们有一些实物来设法抹黑,为他们自己的政策做辩护 西方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非常强大,而且对非洲有种种的手段。我们还是以他的地区主义为例。在西部非洲,大家都知道有个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1965年成立的动机实际是想把非洲整合到一起,但是事实上这中间不断的有法语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他们自己的组织。所以说,到现在为止这个共同体还是不成功的。 在此之外,西方还设法用他们常用的手段,对非洲国家进行类别划分。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有的会说非洲国家要么是不民主的,要么说他们是腐败的,要么说他们是失败国家,等等,总之是各种各样的帽子都会扣。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前段时间对中国在几内亚的投资的指控。几内亚是在军政府上台之前,协议是在签署之内,他们不看之前,只看之后,尽管CIF中国国际基金和我们政府没什么关系,但是也被他们给扯上关系了。

推荐-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本科 精品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作者 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题目:中非贸易的SWOT分析 题目类型]1[:应用研究 毕业(设计)时间: 自20XX 年11月01日开始至20XX年05 月20 日止1.毕业(设计)内容要求: [1]题目类型:(1)理论研究(2)实验研究(3)工程设计(4)工程技术研究(5)软件开发(6)应用研究

2.主要参考资料

3.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章):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系(教研室)主任(签章):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二级学院院长(签章):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本人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组长)审核后下发给学生。

中非贸易状况与进展建议【论文】

中非贸易状况与进展建议 中非贸易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喀麦隆、刚果(布)、埃及、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南非、苏丹、坦桑尼亚、多哥、突尼斯、刚果(金)、赞比亚这23个国家,其中阿尔及利亚和南非的贸易额总和占中非贸易总额的40%,所占比例非常之大。由此可见,中非贸易发展区域的不平衡性还是非常明显的。此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国家也都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 近几年来,随着中非贸易的不断扩大,中非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是越来越严重。中国拥有非常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这会大大削减像纺织品、服装、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从而降低他们的销售价格。非洲作为欠发达地区,其主要生产和出口的商品亦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这些价格偏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会对非洲的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威胁到非洲这些企业的生存,因而非洲各国不得不实施一些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加之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常年保持顺差,这会进一步恶化两地区的贸易关系,使得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不断。此外,西方国家从中作梗,把中国

对非洲的投资称为“新殖民主义”,无形中加剧我国同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虽然说2008年中非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元的大关,2010年更是达到了1270亿美元。中国也已经成为了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中非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仅为4.3%(以2010年为例),这远远低于对亚洲的52.7%,对欧洲的19.3%,对北美洲的14.2%,甚至比对拉丁美洲6.0%的比重还低。部分原因与中国与非洲贸易往来比较晚有关。一是双方的了解不够深入;二是西方国家已经抢在我国之前与非洲各国建立了长久的贸易往来关系,在短期内我国是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 非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与压迫,各国独立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从而导致非洲各国生产力落后,产业结构也相对比较单一。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和食品、粮食等都需要进口。而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比较多,粮食相对而言又比较富余,中国这些富余的产品正好可以满足非洲各国的需求,中国对非洲各国的出口主要是这些产品。中国从非洲各国的进口主要是一些资源性商品。参考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看出,虽然2010年中国对非洲的贸易为逆差,但是中国对非洲形成逆差的国家并不多,少有的几个主

中非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 作者:唐志良长沙理工大学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和非洲经济的良好运行态势,中非经贸合作规模逐步壮大,形式趋于多样,领域不断拓宽。本文描述了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并通过中非经贸合作的现状从中非有较强的政治基础,中非经贸合作的互补性,中非贸易为国内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中非的合作为双方提供了机遇四方面分析了中非经贸合作的机遇,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非合作的挑战,区域不平衡问题对中非贸易的制约,非洲的高度贫困阻碍经贸合作的多元化中非贸易摩擦屡有发生,中非文化差异对中非贸易的制约,非洲的政治冲突和民族矛盾对中非合作的阻碍等六方面分析中非经贸合作的挑战。并且针对中非经贸合作的机遇提出了促进中非经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经贸合作;前景 一、中非经贸合作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与非洲贸易往来始于1950年。中国政府秉承“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同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合作规模逐步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水平日见提高,中非互利合作潜力大,前景广。 1 、中非经贸合作的历程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非贸易规模从1000多万美元增至数百亿美元,贸易对象由一两个国家增加到50多个,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 年代,中非贸易的发展比较顺利。其中,贸易方式从50年代初的民间贸易发展到较大规模的官方贸易,商品结构从初级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产品种类增加至几十种,贸易伙伴从最初的北非国家扩展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贸易支付方式由记账支付逐渐转向现汇贸易。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中非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经贸关系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经贸关系的新纪元,中国政府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中非已逐步形成了“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以中非合作论坛创立为标志,中非经贸关系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中非贸易超过100亿美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8年中非贸易历史性地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68亿美元。中非贸易已连续8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非贸易已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贸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也稳步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50亿美元。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树立了中非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的8项举措,这是新时期加强中非合作的重大举措。两年多来,这些举措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贯彻落实。一是对非援助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以来,中国与4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援助协议,2009年对非援助规模将比2006年增加一倍。与22个非洲国家签署了优惠贷款框架协议。二是中国计划免除33个非洲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168笔债务,目前已与32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债务150笔。三是设立中非发展基金,首期10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基金已投资20个项目,投资额近4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20多亿美元。在总结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基金总额将逐步扩大到50亿美元。四是在非洲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工作进展顺利。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都在建设中。五是对相关31个非洲国家最关心的农产品、石材、矿产品、皮革、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和木制家具等10多类商品免除进口关税,截至2008年10月底,中国从非洲进口受惠商品累计6.8亿美元。六是在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医疗、社会发展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至今,中国已累计为非洲49国培训人员10916名。到2009年底,中国将向35个非洲国家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中国计划在非洲建立的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部分已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将于2009年全部开工建设。中国拟为非洲援建的医院,近一半已完成施工招标。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已于2008年12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竣工。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对非8项经贸举措已在非洲深入人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首个经贸合作区。合作区建设初具规模,已有10家企业落户,协议投资额7亿多美元,创造了3500多个就业岗位,还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兴建分区,计划发展加工制造和商贸物流业。赞比亚总统高度评价赞-中经贸合作区和对非经贸8项举措,认为这与坦赞铁路一样,是新时期中非友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举措。 中非经贸合作是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充分体现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以来,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以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出

中国与非洲贸易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与非洲贸易的现状与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 尤其是近年来, 中非贸易虽然快速发展, 但是仍存在规模较小、结构失衡、贸易摩擦频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非贸易的成就和问题, 认为中非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但在短期内, 中非贸易结构的优化仍有较大难度, 贸易摩擦等问题也将日益增多。 一 近年来, 中非贸易发展很快, 中国商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攀升, 中非双边贸易也逐渐走上制度化轨道。首先,中非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呈加速度递增。2000 年, 中非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 2008年达到1068亿美元, 年均增幅33. 5%, 提前两年实现了温家宝总理在中非北京峰会上提出的目标——到2010 年中非贸易额实现1000亿美元。2009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非贸易额降为910.66亿美元, 比2008年下降了15.1%, 但是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的势头没有变。2010年以来, 中非贸易恢复增长,上半年已达612 亿美元, 同比增长65%, 全年有望再超千亿美元。 其次, 中非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对非出口在20世纪90年代从以纺织品、轻工业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逐步转变为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2009年, 中国对非出口产品中, 机器和交通设备占38% ,工业产品占30% ,手工艺品占22%。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中, 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天然气、石油等基础能源和矿产资源上。与此同时, 非洲对中国的非能源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也随其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而大幅增加。据统计,2000-2007年,非洲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增长了4.1倍,远高于欧盟对华制成品出口增幅的0.86倍、美国对华出口制成品同比的1.13倍和日本同比的1.85倍。 第三, 中国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上升。2000 - 2009年间, 中国的服装、家具等日杂用品、金属制品以及机电产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幅度较大。其间, 中国机电产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从2. 1%增长到14. 3%; 同期中国服装、家具等日杂用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更从16. 3%提高到31. 8%, 钢铁等金属制品和机电运输产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则分别从6.5%、2. 1%上升为20. 1%、14. 3%。 第四, 中国切实推进非洲国家产品的对华出口。为推动中非双边贸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先后采取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举办非洲商品展、派出采购团等措施, 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2005 年中方开始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 中国将非洲国家受惠商品的范围扩大至478个税目。2009年11 月,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中非务实合作的新8项举措, 对今后3年中非务实合作做出全面规划, 其中承诺: 逐步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