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属塑性加工习题

金属塑性加工习题

金属塑性加工习题
金属塑性加工习题

绪论

0-1 请选择你生活学习中所接触的五种物品,写一篇约五千字的调研笔记,调查其从原料到该物品制造的全过程,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制造这些物品所涉及的学科知识。

第一章应力分析与应变分析

1-1 塑性加工的外力有哪些类型?

1-2 内力的物理本质是什么?诱发内力的因素有哪些?

1-3 何谓应力、全应力、正应力与切应力?塑性力学上应力的正、负号是如何规定的?

1-4 何谓应力特征方程、应力不变量?

1-5何谓主切应力、八面体应力和等效应力?它们在塑性加工上有何意义?

1-6 何谓应力张量和张量分解方程?它有何意义?

1-7 应力不变量(含应力偏张量不变量)有何物理意义?

1-8 塑性变形的力学方程有哪几种?其力学意义和作用如何?

1-9 锻造、轧制、挤压和拉拔的主力学图属何种类型?

1-10变形与位移有何关系?何谓全量应变、增量应变?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

1-11简述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的力学意义。

1-12何谓变形速度?它们与工具速度、金属质点运动速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1-13何谓变形力学图?如何根据主应力图确定塑性变形的类型?

1-14锻造、轧制、挤压和拉拔的变形力学图属何种类型?

1-15塑性加工时的变形程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何特点?

1-16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MPa,试求该应力空间中

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为多少?

1-17现用电阻应变仪测得平面应力状态下与x轴成0°,45°,90°角方向上的应力值分别为,试问该平面上的主应力各为多少?

1-18 试证明:

(1)

(2)

1-19 一圆形薄壁管,平均半径为R,壁厚为t,二端受拉力P及扭矩M的作用,试求三个主应力

的大小与方向。

1-20 两端封闭的薄壁圆管。受轴向拉力P,扭矩M,内压力ρ作用,试求圆管柱面上一点的主应力

的大小与方向。其中管平均半径为R,壁厚为t,管长为l。

1-21已知平面应变状态下,变形体某点的位移函数为,

,试求该点的应奕分量,并求出主应变的大小与方向。

1-22 为测量平面应变下应变分量将三片应变片贴在与x轴成0°,60°,120°夹角的方向上,测得它们的应变值分别为。试求以及主应变的大小与方向。

1-23 已知圆盘平锤均匀压缩时,质点的位移速度场为,,,其中

为全锤头压下速度,h为圆盘厚度。试求应变速度张量。

1-24 一长为l的圆形薄壁管,平均半径为R,在两端受拉力P,扭矩M作用后,管子的长度变成l1,两端的相对扭转角为,假设材料为不可压缩的。在小变形条件下给出等效应变与洛德参数的表达式。1-25某轧钢厂在三机架连轧机列上生产h×b×l=1.92×500×100,000mm的A3带钢产品(见图1-14),第1、3机架上的压下率为20%,第2机架上为25%,若整个轧制过程中带材的宽度b保持不变,试求带钢在该连轧机列上的总压下量及每机架前后带钢的尺寸为多少?

图1-25 三机架连轧机列示意图

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的物性方程

2-1 金属塑性变形有哪些基本特点?

2-2 何谓屈服准则?常用屈服准则有哪两种?试比较它们的同异点?

2-3 何谓加载准则、加载路径?它们对于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何影响?

2-4 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为何要用增量理论?

2-5 塑性变形的增量理论的主要论点有哪些?常用塑性变形增量理论有哪两类?试比较它们的同异点?

2-6 何谓塑性势?

2-7 平面应变和轴对称问题的应变和应力特点有哪些?

2-8 何谓变形抗力和变形抗力曲线?

2-9 影响金属材料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10 已知材料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为,A为材料常数,n为硬化指数,试问简单拉伸时该材料出现颈缩时的应变量为多少?此时的真实应力与强度的关系怎样?

2-11 若变形体屈服时的应力状态为:MPa 试分别按Mises和Tresca

塑性条件计算该材料的屈服应力及值,并分析差异大小。

2-12 两端封闭的矩形薄壁管内充入压力为p的高压液体。若材料的屈服应力MPa,试按Mises 塑性条件确定该管壁整个屈服时最小的p值为多少?(不考虑角上的影响)。(管材尺寸L×B×H,壁厚t)。2-13 已知一外径为30mm,壁厚为1. 5mm,长为250mm二端封闭的金属薄壁管,受到轴向拉伸载荷

Q和内压力p的复合作用,加载过程保持。若该材料的MPa。试求当

=600MPa时,(1)等效应变;(2)管材尺寸;(3)所需加的Q与p值大小。

2-14 若薄壁管的,按OBE、OCE和OAE三种路径进行拉、扭加载(见题2-14图),试求三种路径到达E点的塑性应变量为多少?

2-15试证明单位体积的塑性应变能增量

2-16 一薄壁圆管,平均半径为R,壁厚为t,承受内压力作用,讨论下列三种情形:(1)管的二端是自由的;(2)管的二端为固定的;(3)管的二端是封闭的。试问p多大时管子开始屈服?屈服条件为Mises 准则。

2-17 变形抗力的大小对加工生产有何种意义?对制品性能有何意义?

2-18 引入塑性势的意义为何?

2-19 如图所示,一薄板液压胀形,液压为p,球顶处的坐标网络由变形前的 2.5mm变至 3.0mm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为MPa,变形前板厚为1mm。变形后曲率半径为100mm,求此时的胀形压力。(提示:)

第三章金属塑性加工的宏观规律

3-1何谓最小阻力定律?它的基本点是什么?

3-2影响金属塑性流动与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3简述研究变形分布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3-4变形不均匀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3-5减少不均匀变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6简述塑性加工工件残余应力的来源及减少或消除措施。

3-7简述研究残余应力的方法及原理。

3-8锻造、轧制、挤压和拉拔加工中断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产生原因如何?3-9简述金属裂纹形成与长大的机理。

3-10何谓塑性-脆性转变温度及有哪些影响因素。

3-11简述金属的可加工性。

3-12金属试件镦粗时的变形特点和附应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3-13轧制厚板时与轧制薄板时的变形与附应力各有哪些特点?

3-14板材生产时,影响宽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15金属挤压时的变形特点是什么?其基本应力状态如何?

3-16 挤压时付应力产生的原因和分布特点是什么?

3-17比较一下镦粗,轧制、挤压和拉伸时,金属在变形区内的应力和变形规律

第四章金属塑性加工的摩擦与润滑

4-1金属塑性加工的接触摩擦有哪些主要特点?对加工过程有何影响和作用?4-2金属塑性加工的摩擦分类及其机理如何?

4-3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摩擦定律是什么?

4-4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5简述塑性加工接触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4-6简述塑性加工过程润滑的目的及机理。

4-7简述塑性加工工艺润滑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4-8压力加工中所使用的润滑剂有哪几类?液体润滑剂中的乳液为什么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

5-1何谓金属的塑性?塑性高低如何度量?有哪些常用测定方法?

5-2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和主机制有哪些?

5-3改善金属材料的工艺塑性有哪些途径?怎样才能获得金属材料的超塑性?

5-4何谓超塑性?超塑性变形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5-5细晶超塑性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它有何重要变形力学和组织结构特点?

5-6细晶超塑性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5-7 m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第六章塑性加工过程的组织性能变化与温度-速度条件

6-1何谓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它们在变形过程中,其组织性能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如何?6-2何谓变形织构,它对制品性能有何影响?

6-3何谓塑性变形的热力学条件?

6-4何谓热效应与温度效应?它对塑性加工有何影响?

6-5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温度——速度规程应如何确定?

6-6何谓形变热处理?它有哪些基本类型,其组织性能变化的特点如何?

第七章金属塑性加工变形力的工程法解析

7-1 工程法求解变形力的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

7-2 工程法的基本要点和基本假设有哪些?

7-3 工程法求解的基本步骤如何?

7-4 何谓多余应变与多余功?

7-5 在锻压机上将φ50×500mm的LD2铝合金圆柱体平锤横向锻压成断面积相等的方坯,若终锻温度(420℃)下的=40MPa,使用油基石墨作润滑剂时的摩擦系数f=0.3,所需锻压力为多少?若不进行润滑的锻压力又是多少?

7-6 试用工程法导出润滑砧面平锤压缩圆盘时的平均单位压力公式。

7-7 不变薄拉深将t0=0. 8mm的纯铝圆片生产内径φ10mm、深12mm的筒形件,问圆片的直径应为多少?

若拉深时的压力边Q=200MPa,f1=f2=0.1, rd=5mm, =1. 2mm,平均变形抗力MPa,试问拉深至h=8mm时的拉深力为多少?

7-8 某厂有1600吨铝材热挤压机一台,常用挤压筒为φ170mm,铝锭规格为φ162×450mm,为了保证挤压制品的组织性能合格,最小挤压比不得低于8;以及正常使用的挤压机吨位为80%。试问当不计挤压模孔定径带部分的摩擦阻力时,该挤压机用单孔模挤压的最小和最大圆棒直径为多少?计算时取

MPa,。

第八章滑移线理论及应用

8-1 滑移线理论法基本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

8-2 何谓滑移线?它的力学特点是什么?

8-3 何谓汉盖应力方程,它的力学意义如何?

8-4 滑移线的主要几何性质有哪些?

8-5 滑移线的边值问题有哪几种。

8-6 已知塑性流动平面上一点的应力状态为:=-100MPa,=-180MPa,=30MPa,试利用应力摩尔圆确定、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线及其走向。

8-7 如附图所示的滑移线场,线为直线,线为同心圆弧线。已知pc=-90MPa, k=60MPa,试求:

1)C点的、和值;

2)E点的、和值;

题8-7 附图

8-8 试绘出附图所示光滑模面情况板条反挤压的滑移线场,并计算所需挤压力?

题8-8附图(H/h=3)

8-9 用滑移线场理论计算圆棒横越向锻造时,当W/h=0.181和材料的k=150Mpa时,圆棒中心处的应力值σx、σy为多少?

题8-9附图

8-10 正八边形的断的型棒,进行横向锻造时,有两种可能的滑移线场(见题8-10附图),试问哪种是可行的,试分析之。

题8-10附图

第九章功平衡法和上限法及其应用

9-1上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9-2 何谓速度间断线(或速度不连续),它具有哪些速度特性?

9-3 何谓速端图?如何绘制速端图?

9-4 上限法的基本能量方程包括哪几项?各项的力学意义为什么?

9-5 上限法求解变形力有哪几种基本方法,它们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9-6 试指出附图所示两种Johnson上限模式的刚性三角形块的划分上的错误,并予以更正。

题9-6图

9-7 试比较板条平面应变挤压时,附图所示两种Johnson上限模式的上限解。

题9-7图

9-8 试绘出附图所示板条平面应变拉拔时的速端图,并标明沿各速度不连续线的速度不连续量的位置,及计算出刚性三角形块△BCD的速度表达式。

题9-8图

9-9试按附图所示的板条不对称平面应变挤压的Johnson上限模式,绘制速端图,并确定流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v角)?

9-10 平锤头平面应变局部压缩薄板坯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设接触摩擦应力。试用Avtizur 上限模式求其不计侧鼓时的平均单位挤压力的表达式(或。

题9-10图

第十章原理应用

10-1 请从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五个加工过程中选择一个,制定一个研究加工过程应力-应变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案(至少要分析一个工艺因素变化对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

《金属塑性加工技术》思考题解答版

宽展由滑动宽展、翻平宽展、鼓形宽展组成. 轧制时主电机轴上输出的传动力矩,主要克服的阻力矩有:轧制力矩M、空转力矩M0、附加摩擦力矩M f、动力矩M d. 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冲孔、弯曲、切割等 冲孔的方法通常包括实心冲子冲孔、空心冲子冲孔和在垫环上冲孔. 锻造过程中常出现的缺陷有表面裂纹、非金属夹杂、过热等. 孔型轧制时宽展类型分为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迫宽展3种. 实现带滑动拉拔的基本条件为绞盘的圆周速度大于绕在绞盘上线的运动速度. 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必要条件第n道次以后的总延伸系数必须大于收线盘与第n个绞盘圆周线速度之比. 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充分条件任一道次的延伸系数应大于相邻两个绞盘的速比. 金属挤压时,按金属流动特征分类有正挤和反挤. 正向或反向挤压时,其变形能计算式中的系数Ce分别为0.7和0.9. 正向挤压时,锭坯的尺寸为φ60mm,挤压杆的移动速度为100mm/s,φ20mm的圆棒单根流出模孔的速度则为900mm/s. “Y”孔型的特征参数:形状参数K=b/R、面积参数M=f/d2、内接圆参数G=d/b. 孔型轧制的品种包括:线杆、棒材、管材、型材 热轧: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过程,金属在该过程中无加工硬化,热轧时金属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可用较少能量获得较大变形. 冷轧: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过程,不发生再结晶过程,只发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强度和变形抗力提高,同时塑性降低. 轧制过程中性角:后滑区与前滑区的分界面为中性面,与中性面对应,前滑区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中性角. 轧制压力:轧件给轧辊的合力的垂直分量,亦即指是用测压仪在压下螺丝下面测得的总压力. 最小可轧厚度:在一定轧制条件下(轧辊直径、轧制张力、轧制速度、摩擦条件等不变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调整辊缝或反复轧制多次,轧件都不能再轧薄了的极限厚度. 轧制变形区:轧制时金属在轧辊间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称为轧制变形区,包括几何变形区和非接触变形区. 轧制接触角:轧件与轧辊的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轧制接触角. 前滑:轧件的出口速度大于该处轧辊圆周速度的现象称为前滑. 后滑:轧件的入口速度小于入口断面上轧辊水平速度的现象称为后滑. 轧制负荷图:轧制负荷图是指一个轧制周期内,主电机轴上的力矩随时变化的负荷图,分为静负荷图与静负荷和动负荷的合成负荷图两种情况. 轧制工作图表:时间与各轧机工作状态图. 集束拉拔:将两根以上断面为圆形或异型的坯料同时通过圆的或异型孔的模子进行拉拔,以获得特殊形状的异型材的一种加工方法. 闭式模锻:闭式模锻亦称无飞边模锻,即在成形过程中模膛是封闭的,分模面间隙是常数. 液态模锻:将一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注入金属模腔,然后在压力作用下,使处于熔融/半熔融状态的金属液发生流动,并凝固成形,同时伴有少量的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精密模锻:它是一种效率高而又精密的压力加工方法,模锻件尺寸与成品零件的尺寸很接近,因而可以实现少切削或无切削加工. 拉深系数:拉深系数m=d/D0,d-拉深制件直径,D0-坯料直径,m越小,变形程度越大,变形区金属硬化越厉害,抗失稳能力变小,板坯越易起皱. 冲压:通过模具对板料施加外力,使之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 挤压比:挤压前的制品的总横断面积/挤压后的制品的总横断面积. 填充系数:挤压筒内孔横断面积与锭坯横断面积之比. 连续挤压:连续挤压是通过有效利用坯料与旋转挤压轮之间的强摩擦所产生足够的挤压力和温度,将杆料、颗粒料或熔融金属以真正连续大剪切变形方式直接一次挤压成制品的塑性加工方法. 脱皮挤压:在挤压过程中锭坯表层金属被挤压垫切离而滞留在挤压筒内的挤压方法称为脱皮挤压 挤压效应:挤压效应是指某些铝合金挤压制品与其他加工制品(如轧制、拉拔和锻造等)经相同的热处理后,前者的强度比后者高,而塑性比后者低.这一效应是挤压制品所独有的特征. 挤压缩尾:出现在制品尾部的一种特有缺陷,制品后端金属内部夹杂了外来杂质或较冷的金属空洞、疏松等,主要产生在终了挤压阶段. 孔型系:轧件由粗变细必须在截面的各个方向上进行压缩(至少两个方向),因而要经过一系列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孔型进行轧制,这一系列孔型称之为孔型系. 综述金属塑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正向高科技、自动化和精密成形的方向发展.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2)答案 一、填空题 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 ,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__ 主应力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σm 等于中间主应力σ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ε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ε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ε=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 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 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 A 。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 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 B 。 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 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 A 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5.由于屈服原则的限制,物体在塑性变形时,总是要导致最大的 A 散逸,这叫最大散逸功原理。 A、能量;B、力;C、应变; 6.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A 。 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 7.应力状态中的 B 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 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σm B 中间主应力σ2。 A、大于;B、等于;C、小于; 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B 。 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 10.多晶体经过塑性变形后各晶粒沿变形方向显著伸长的现象称为 A 。 A、纤维组织;B、变形织构;C、流线; 三、判断题 1.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 2.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小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金属塑性加工工艺

1.材料加工: 金属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以及服役性能的材料、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2.适用范围: 钢、铝、铜、钛等及其合金。 3.主要加工方法: (1) 轧制:金属通过旋转的轧辊受到压缩,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过程。(可实现连续轧制)纵轧、横轧、斜轧。 举例:汽车车身板、烟箔等; 其它:多辊轧制(24辊)、孔型轧制等。 (2) 挤压:金属在挤压筒中受推力作用从模孔中流出而制取各种断面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定义:金属材料在挤压模内受压被挤出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挤压法非常适合于生产品种、规格、批数繁多的有色金属管、棒、型材及线坯。 正挤压——坯料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一致。 反挤压——坯料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反。 正挤反挤 举例:管、棒、型; 其它:异型截面。 卧式挤压机 特点: ①具有比轧制更为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图,金属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塑性,获得大变形量。 可加工用轧制或锻造加工有困难甚至无法加工的金属材料。 ②可生产断面极其复杂的,变断面的管材和型材。

③ 灵活性很大,只需更换模具,即可生产出很多产品。 ④ 产品尺寸精确,表面质量好。 (3) 锻造:锻锤锤击工件产生压缩变形 ? 定义 :借助锻锤、压力机等设备对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一定组织性能的锻件。垂直方向(Z 向)受力,水平方向(X 、Y 向)自由变形。 A.自由锻:金属在上下铁锤及铁砧间受到冲击力或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 B.模锻:金属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锻模膛内受冲 击力或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 举例:飞机大梁,火箭捆挷环等。 我国自行研制的万吨级水压机 万吨级水压机模锻的飞机大梁、火箭捆挷环

deform挤压模拟课程设计

课题: 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系别: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11级材控1班 指导教师: 张金标 组别: 第五组 2014年6月

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及任务分配.............................................................................................................. - 1 - 1.1 概述.......................................................................................................................................................... - 1 - 1.2 设计目的.................................................................................................................................................. - 1 - 1.3 设计内容.................................................................................................................................................. - 1 - 1.4 设计要求.................................................................................................................................................. - 1 - 1.5 挤压方案任务分配.................................................................................................................................. - 2 - 第二章工艺参数.......................................................................................................................................... - 3 - 2.1 工艺参数的设计...................................................................................................................................... - 3 - 2.1.1 摩擦系数的确定.................................................................................................................................... - 3 - 2.1.2 挤压速度的确定.................................................................................................................................... - 3 - 2.1.3 工模具预热温度的确定........................................................................................................................ - 3 - 第三章模具尺寸的确定.............................................................................................................................. - 4 - 3.1 挤压工模具示意图.................................................................................................................................. - 4 - 3.2 模具尺寸的确定...................................................................................................................................... - 4 - 3.2.1挤压模结构尺寸的确定......................................................................................................................... - 4 - 3.2.2 挤压筒结构尺寸的确定...................................................................................................................... - 6 - 3.2.3 挤压垫的结构及尺寸确定.................................................................................................................... - 7 - 第四章实验模拟及数据提取分析............................................................................................................ - 8 - 4.1挤压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 - 8 - 4.2 挤压模拟.................................................................................................................................................. - 8 - 4.3 后处理...................................................................................................................................................... - 9 - 4.4分析数据................................................................................................................................................... - 9 - 4.5 坯料温度对挤压力的影响.................................................................................................................... - 10 - 4.6 坯料预热温度对破坏系数的影响........................................................................................................ - 11 - 个人小结........................................................................................................................................................ - 12 - 参考文献........................................................................................................................................................ - 21 - 附表《塑性成型计算机模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简述“经典塑性力学”的主要内容,以及“现代塑性力学”的发 展概况(选2~3个发展方向加以简单介绍) (20分) 答:“经典塑性力学”的主要内容 经典塑性理论主要基于凸性屈服面、正交法则和塑性势等概念,描述的是 一种均匀连续的介质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位移或滑移现象的唯象平 均。 经典塑性理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初始屈服准则;(2)强化准 则;(3)流动规则。 经典塑性力学的三个假设 (1) 传统塑性势假设。众所周知,传统塑性势是从弹性势借用过来的, 并非由 固体力学原理导出。因此这是一条假设。按传统塑性势公式, 即可得出塑性主 应变增量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1) 式中Q 为塑性势函数。可推证塑性主应变增量与主应力增量有如下关系: (2) 由式(1)知式(2)中矩阵[Ap]中的各行元素必成比例,即有 (3) 且[Ap]的秩为1,它只有一个基向量,表明这种情况存在一个势函数。由 式(1)或式(2) 或传统塑性势理论,都可推知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只与应力 状态有关,而与应力增量无关,所以它的方向可由应力状态事先确定。 传统塑性势假设数学上表现为[Ap]中各行元素成比例及[Ap]的秩为1, 物理上表现为存在一个势函数, 且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具有唯一性。 (2)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假设屈服面与塑性势面相同。 无论在德鲁克塑性公设提出之后还是之前, 经典塑性力学中都一直引 用这条假设。对于稳定材料在每一应力循环中外载所作的附加应力功为非 负,即有 0)(00≥-?ij ij ij d ij εσσσ (4) 式(4)本是用来判断材料稳定性的,而并非是普遍的客观规律。然而有人错 误地认为德鲁克公设可依据热力学导出, 即应力循环中弹性功为零, 塑性 功必为非负,因而式(4)成立。按功的定义,应力循环中,外载所作的真实功 应为 (5)

金属塑性加工

单日志页面显示设置网易首页 网易博客 金属塑性加工 默认分类 2008-07-07 18:27 阅读6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绪论 一、金属塑性加工及其分类 金属塑性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通常是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制品的一种基本的金属加 工技术,以往常称压力加工。 金属塑性加工的种类很多,根据加工时工件的受力和变形方式,基本的塑性加工方法有锻造、轧制、挤压、拉拔、拉深、弯曲、剪切等几类(见表0-1)。其中锻造、轧制和挤压是依靠压力作用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拉拔和拉深是依靠拉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弯曲是依靠弯矩作用使金属发生弯曲变形;剪切是依靠剪切力作用产生剪切变

形或剪断。锻造、挤压和一部分轧制多半在热态下进行加工;拉拔、拉深和一部分轧制,以及弯曲和剪切是在室温下进行的。 1.锻造靠锻压机的锻锤锤击工件产生压缩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方式。自由锻不需专用模具,靠平锤和平砧间工件的压缩变形,使工件镦粗或拔长,其加工精度低,生产率也不高,主要用于轴类、曲柄和连杆等单件的小批生产。模锻通过上、下锻模模腔拉制工作的变形,可加工形状复杂和尺寸精度较高的零件,适于大批量的生产,生产率也较高,是机械零件制造上实现少切削或 无切削加工的重要途径。 2.轧制使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旋转轧辊间的轧件产生压缩变形,使其横断面面积减小与形状改变,而纵向长度增加的一种加工方法。根据轧辊与轧件的运动关系,轧制有纵轧、横轧和斜轧三种方式。 (1)纵孔两轧辊旋转方向相反,轧件的纵轴线与轧辊轴线垂直,金属不论在热态或冷态都可以进行纵轧,是生产矩形断面的板、带、箔材,以及断面复杂的型材常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具有很高的生产率,能加工长度很大和质量较高的产品,是钢铁和有色金属板、带、箔材以及型钢的主要加工方法。 (2)横轧两轧辊旋转方向相同,轧件的纵轴线与轧辊轴线平衡,轧件获得绕纵轴的旋转运动。可加工加转体工件,如变断面轴、丝杆、周期断面型材以及钢球等。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复习材料(doc 7页)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复习材料(doc 7页)

1、有色金属及合金如何分类?其塑性加工方法有哪些? 1、金属材料 1.1、黑色金属:铁、铬、锰等 1.2、有色金属:除铁、铬锰等之外的金属材料 2、无机非金属材料 3、高分子材料 4、复合材料 塑性加工基本方法: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旋压等 2、金属塑性加工的特点是什么? (1)坯料在热变形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再结晶或部分再结晶,粗大的树枝晶组织被打破,疏松和孔隙被压实、焊合,内部组织和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2)塑性成形主要是利用金属在塑性状态下的体积转移因而材料的利用率高流线分布合理提高了制品的强度 (3)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4)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3、轧制的概念,轧制方法如何分类的?轧制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 轧制是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摩擦力将轧件拖进轧辊间的缝隙并使之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分类:A按轧辊的配置、运动特点和产品形状分纵轧、横轧和斜轧 B根据轧制时轧件的温度分为热轧和冷轧 C根据轧辊的形状轧制分为平辊轧制和型辊轧制 四个阶段:开始咬入阶段,曳入阶段,稳定轧制阶段,轧制终了阶段

(2)普通黄铜Cu-Zn合金 表示方法H× (3)青铜Cu-Sn合金 表示方法QSn (4)白铜以Ni为主要添加元素 普通白铜: 如B19 复杂白铜:添加Mn、Zn、Fe、Al等元素Bzn15-20 Cu的特性:熔点1083 ℃;密度8.9×103kg/m3;晶格为面心立方结构;导电导热率仅次于Ag 镁的分类:(1)工业纯镁 (2)镁合金 铸造镁合金 变形镁合金:Mg-Mn系:焊接结构材料,生产锻件、型棒材 Mg-Al-Zn:可加工板材 Mg-Zn-Zr:可生产棒材、锻件、高强度结构件 Mg-Mn-Re:耐热合金 ?纯镁牌号以Mg加数字的形式表示,Mg后的数字表示Mg的质量分数。 ?镁合金牌号以英文字母加数字再加英文字母的形式表示。前面的英文字母是其最主要的合金组成元素代号,其后的数字表示其最主要的合金组成元素的大致含量。最后面的英文字母为标识代号,用以标识各具体组成元素相异或元素含量有微小差别的不同合金。 A-Al M-Mn K-Zr Z-Zn…….. AZ91D ZK61S M1C

棒材挤压课程设计

第一章 坯料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1.1 坯料的选择 坯料尺寸的确定十分重要,坯料尺寸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挤压制品的质量、成品率、生产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坯料尺寸(直径和长度)越大,制品越长,从而使切头尾、切压余的几何损失和挤压周期内的辅助时间所占的比例降低,对压余所导致的金属几何损失,增大直径或者增加长度对成品率的影响不同。坯料体积一定时,增大直径和减短长度使几何损失增加,减小直径增加长度,几何损失减小。 (1)坯料直径m D 的确定 选择坯料直径时,一定要在满足制品断面机械性能要求和均匀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挤压比。 查热挤压各种金属材料时的工艺参数值表可知,黄铜棒(DIN_CuZn40Pb2)的挤压比)400~300(~10=λ,选取70=λ,因为 22 220m m m m d D d D F F ===ππλ (1-1) 式中,m D —坯料直径,mm ;m d —挤压制品的直径。 由上式,坯料的直径为 m m d D λ= (1-2) 已知制品直径mm 12φ,故有 mm mm D m 4.1001270=?= 圆整,取mm 100=m D 。 (2)坯料长度的确定 在实际生产中,坯料一般是圆柱形的,在挤压有色金属时,坯料长度为其直径的2.0~3.5倍。 本设计取坯料长度m H 为其直径的3倍,即坯料长度m H 为300mm 。 1.2 挤压工艺参数的确定 1.2.1摩擦系数的确定 摩擦系数对挤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挤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设计要求,故挤压垫与坯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可取0.5,挤压筒与坯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挤压模与坯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 1.2.2挤压杆速度的确定 挤压时的速度一般可分为三种:挤压速度;金属流出速度;金属变形速度(也称变形速率)。通常挤压速度越大,不均匀性流动加剧,附加应力增大,在挤压制品上会引起周期性周向裂纹或破裂。挤压速度的影响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起作用:第一,挤压速度高,流动更不均匀,副应力增大;第二,挤压速度提高来不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试卷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试卷

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热效应 2.塑脆转变现象 3.动态再结晶 4.冷变形 5.附加应力 二.填空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主变形图取决于______,与_______无关。 2.第二类再结晶图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图。 3.第二类硬化曲线是金属变形过程中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曲线。 4.保证液体润滑剂良好润滑性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5.出现细晶超塑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金属材料冷变形的变形机构有滑移(),非晶机构(),孪生(),晶间滑动()。 2.塑性变形时,静水压力愈大,则金属的塑性愈高(),变形抗力愈低()。 3.金属的塑性是指金属变形的难易程度()。 4.为了获得平整的板材,冷轧时用凸辊型,热轧时用凹辊型()。 5.从金相照片上观察到的冷变形纤维组织,就是变形织构()。 四、问答题(本题40 分,每小题10 分) 1.分别画出挤压、平辊轧制、模锻这三种加工方法的变形力学图,并说明在生产中对于低塑性材料的开坯采用哪种方法为佳?为什么? 2.已知材料的真实应变曲线,A 为材料常数,n 为硬化指数。试问简单拉伸时材料出现细颈时的应变量为多少? 3.试比较金属材料在冷,热变形后所产生的纤维组织异同及消除措施? 4.以下两轧件在变形时轧件宽度方向哪一个均匀?随着加工的进行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箭头表示轧制方向)

金属塑性加工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1 —— 2002 学年第二学期时间110 分钟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课程64 学时 4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材料1999 级总分100 分,占总评成绩70% 一、名词解释(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热效应 2.塑脆转变现象 3.动态再结晶 4.冷变形 5.附加应力 二.填空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主变形图取决于______,与_______无关。 2.第二类再结晶图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图。 3.第二类硬化曲线是金属变形过程中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曲线。 4.保证液体润滑剂良好润滑性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5.出现细晶超塑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金属材料冷变形的变形机构有滑移(),非晶机构(),孪生(),晶间滑动()。 2.塑性变形时,静水压力愈大,则金属的塑性愈高(),变形抗力愈低()。 3.金属的塑性是指金属变形的难易程度()。 4.为了获得平整的板材,冷轧时用凸辊型,热轧时用凹辊型()。 5.从金相照片上观察到的冷变形纤维组织,就是变形织构()。 四、问答题(本题40 分,每小题10 分) 1.分别画出挤压、平辊轧制、模锻这三种加工方法的变形力学图,并说明在生产中对于低塑性材料的开坯采用哪种方法为佳?为什么?

2.已知材料的真实应变曲线,A 为材料常数,n 为硬化指数。试问简单拉伸时材料出现细颈时的应变量为多少? 3.试比较金属材料在冷,热变形后所产生的纤维组织异同及消除措施? 4.以下两轧件在变形时轧件宽度方向哪一个均匀?随着加工的进行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箭头表示轧 制方向) 五、证明题(本题10 分) 证明Mises 塑性条件可表达成: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 冶金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4000多年前(青铜器时代),金属的塑性加工与金属的熔炼与铸造同时出现,可加工铜、铁、银、金、铅、锌、锡等,所采用的工艺包括热锻、冷锻、板材加工、旋压、箔材和丝材拉拨。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从而实现了手工工具到机械工具的转变。塑性加工也从手工自由锻向机械压力机(蒸汽锤、自由锻锤及蒸汽轧钢机)进步。 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电磁理论的建立,为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革命奠定了基础。金属塑性加工设备以蒸汽向电力驱动进步。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塑性加工设备的制造水平,出现了轧钢机、挤压机、锻造机、拉拨机和压力机。 现代科技革命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其主要标志为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塑性加工设备和技术向全流程自动化进步。现在可以做到配料、熔炼、铸造、轧制及随后处理全线自动化。 目前,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加工技术是其它加工的基础。材料加工成形工艺通常有液态金属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等。塑性成形主要是利用金属在塑性状态下的体积转移因而材料的利用率高流线分布合理高了制品的强度, 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坯料在热变形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再结晶或部分再结晶,粗大的树枝晶组织被打破,疏松和孔隙被压实、焊合,内部组织和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有色金属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整体的飞速进步,金属塑性加工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整体的飞速进步,金属塑性加工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最终决定材料及产品结构和控制性能的关键是合成与加工。因此,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学紧密结合成为开发新材料和提高传统材料性能的必然途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向高精度、高性能、低消耗、低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最终决定材料及产品结构和控制性能的关键是合成与加工。因此,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学紧密结合成为开发新材料和提高传统材料性能的必然途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向高精度、高性能、低消耗、低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金属塑性加工技术现状与总的发展趋势是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生产方法、工艺技术向着节能降耗、综合连续、优化精简、高速高效的方向发展。如实行冶炼、铸造与加工的综合一体化,采用连铸连轧,连续铸轧、连续铸挤,半固态加工等新工艺技术;尽量生产最终和接近最终形状产品;利用余热变形、热变形与温变形配合,冷加工与热加工变形量之间的优化匹配,变形与热处理的配合,省略或减少加热与中间退火次数等。(2)工艺装备更新换代加快,设备更趋大型、精密、成套、连续,自动化水平更加提高。生产线更趋大型化、专业化。产品单重大大增加。(3)产品向多品种、高质量、高精度发展,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新材料新产品不断被开发。轻型薄壁材料、复合材料、镀层涂层材料等不断发展,产品注重深度加工,有色材料的产品综合性能和使用效能大大提高。(4)工模具结构、材质,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5)在加工辅助工序和其他环节,开发新型辅助设备,采取先进技术和多种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

1.简单轧制过程的条件,变形区及主要参数有哪些?P5-7 答:简单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同,且均为主动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他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本身的力学性质均匀。 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的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的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的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P17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方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2)增大D。生产中常用方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的钢坯进行轧制的方法 2.提高β的方法:轧制中摩擦系数主要与轧辊和轧件的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的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的大小有关1)改变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降低,采取低速咬入。3)改变润滑情况等。 3.宽展的组成及分类。P19 答: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前、后滑区、中性角的定义。P37-40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的分界面对应的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确定平均单位压力的方法、说明。P50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用计算公式确定单位压力。通常,都要首先确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的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的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根据大量的实测统计资料,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抓住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导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征的分类及主要用途。P100 答:根据轧材的断面形状的特征,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根据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的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扁钢主要

工艺和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一、生产纲领 (3) 二、确定毛坯 (3) (一)、毛坯种类和材料尺寸 (3) (二)、技术要求 (3) (三)、绘制毛坯简图 (3) 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 (一)、选择定位基准 (4) (二)、选择各表面加工方法,确定加工路线 (5) 四、选择刀具 (7) 五、选择机床 (8) 六、确定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 七、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4) (一)、工序05一端外圆的切削用量的确定 (14) (二)、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三)、工序15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 (四)、工序25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五)、工序4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六)、工序45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4) 八、夹具的设计 (26) (一)、问题的提出 (27) (二)、夹具设计 (27)

1、定位基准选择及定位方案 (27) 2、切削力、夹紧力综合平衡计算 (27)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WDS-100试验机夹具体工艺规程 一、生产纲领为大批量生产,年产30000件 二、确定毛坯 (一)、毛坯种类和材料尺寸: WDS-100试验机夹具体零件的材料为42CrMo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钢材,其钢坯为锻坯(模锻)。毛坯尺寸为Φ162×78㎜,每块可生产一件产品。 (二)、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270~290HB。 2、M39×3-7H螺纹与件2008旋合。 3、化学镀 4、未注倒角C0.5 ①第一条技术要求是希望用合金调质钢42CrMo制成的零件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及韧性。通常的处理方法为淬火和高温回火,可较好的满足性能要求。 ②第二条技术要求主要是保证零件的传动灵活而无轴向窜动。 ③第三条技术要求化学镀主要是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改善其表面耐磨性、耐腐蚀、抗高温氧化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④第四条技术要求是为了改善零件应力的集中分布和强度性能,同时美化外观,也起到劳动保护的作用。 (三)、绘制毛坯简图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

第一章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 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 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 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 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 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 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 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 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 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Ⅱ.按成型时工件的温度可分为热成形、冷成形和温成形。 第二章 3.试分析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不同时性是由多晶体的各个晶粒位向不同引起的。 2)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晶粒之间的连续性决定,还要求每个晶粒进行多系滑移;每个晶粒至少要求有5个独立的滑移系启动才能保证。 3)晶粒与晶粒之间和晶粒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的变形的不均匀性。 Add: 4)滑移的传递,必须激发相邻晶粒的位错源。 5)多晶体的变形抗力比单晶体大,变形更不均匀。 6)塑性变形时,导致一些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 7)时间性。hcp系的多晶体金属与单晶体比较,前者具有明显的晶界阻滞效应和极高的加工硬化率,而在立方晶系金属中,多晶和单晶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就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4.试分析晶粒大小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简述“经典塑性力学”的主要内容,以及“现代塑性力学”的发 展概况(选2?3个发展方向加以简单介绍) (20 分) 答:“经典塑性力学”的主要内容 经典塑性理论主要基于凸性屈服面、正交法则和塑性势等概念,描述的是一种均匀连续的介质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位移或滑移现象的唯象平均。 经典塑性理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初始屈服准则;(2)强化准则;(3)流动规则。 经典塑性力学的三个假设 (1)传统塑性势假设。众所周知,传统塑性势是从弹性势借用过来的,并非由固体力学原理导出。因此这是一条假设。按传统塑性势公式,即可得出塑性主应变增量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式中Q为塑性势函数。可推证塑性主应变增量与主应力增量有如下关系 d吕二[ApJsxjdu; (;= 1.Z 3) 由式(1)知式⑵ 中矩阵[Ap]中的各行元素必成比例,即有 L 2. 3) 且[Ap]的秩为1,它只有一个基向量,表明这种情况存在一个势函数。由式(1)或式(2)或传统塑性势理论,都可推知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只与应力状态有关,而与应力增量无关,所以它的方向可由应力状态事先确定。 传统塑性势假设数学上表现为[Ap]中各行元素成比例及[Ap]的秩为1, 物理上表现为存在一个势函数,且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具有唯一性。 (2)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假设屈服面与塑性势面相同。 无论在德鲁克塑性公设提出之后还是之前,经典塑性力学中都一直引 用这条假设。对于稳定材料在每一应力循环中外载所作的附加应力功为非负,即有 0 ( ij ij0门ij 0⑷ lj 式(4)本是用来判断材料稳定性的,而并非是普遍的客观规律。然而有人错误地认为德鲁克公设可依据热力学导出,即应力循环中弹性功为零,塑性功必为非负,因而式⑷成立。按功的定义,应力循环中,外载所作的真实功应为 式(5)表明,应力循环中只存在塑性功,并按热力学定律必为非负。由 式(5)还可看出,真实功与起点应力ij无关。由此也说明附加应力功并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