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

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

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
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

【摘要】本文是考研帮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6年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各高校真题汇总版,欢迎16年的童鞋参加论坛发起的“回忆真题,传递爱心”的活动。

?吉林大学

名词解释:

共和行政,唐初八史,好人政府,一条鞭法,时务学堂,巴比伦之囚,光荣革命,神曲,马歇尔计划

材料:

1、分封制

2、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3、梭伦改革内容,失败原因,对雅典意义

4、关于经济大萧条的材料,提问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问题

论述:

1、秦汉至明清中央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

2、论述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中世纪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统一的影响和意义

4、分析冷战起源

?吉林大学古籍所

名词解释:

盐铁会议,集书省,甘露之变,崖山之战,续三通,竹书纪年,

翻译句读:

1、董仲舒给汉武帝上书

2、文献学的翻译(每题三问)

简答:

1、简述西汉的刺史制度

2、略

3、简述宋代5大类书

4、魏晋玄学和门阀制度的发展演变

论述:

1、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军制

2、论述清初考据学的发展

?复旦大学

名词解释:

三省六部制,党锢之祸,澶渊之盟,《新青年》,新生活运动,癸卯学制,汉莫拉比法典,

释迦牟尼,荷马史诗,权利法案

简答:

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

2、两税法

3、梁启超新史学

4、晚清冗员问题

5、启蒙运动

6、日本明治维新

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古代主要王朝都城迁移的过程与原因

2、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种类很多,有方志、报纸、档案、笔记等等。请选择两种你熟悉的史料,各举一两个例子,介绍史料的特点。

3、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结合其中一史实谈谈战争的反思

?四川大学

1、材料分析题,汉书一段话,评述儒墨异同

2、繁转简,解释词语

3、(1)近五年关于先秦到元的创造性著作

(2)新文化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著作

4、论述:(1)清初人口激增的原因,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两方面

(2)清末民初的满汉关系

5、论文:教育近代化

?兰州大学

名词解释:

金文,儒家,淮军,庐山会议,罗塞塔碑,布雷顿森林体系,类型学,四坝文化

论述:

1、介绍历代的土地政策的发展

2、汉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措施,经过,路线和作用

3、简明扼要描述刘知几和他的著作《史通》

4、中共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在抗战中的贡献

5、论述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6、根据考古资料论述隋唐时期的对外文明交流

翻译题

李斯的一段话

?中国人民大学

名词解释:

法经,给事中,国子监,多伦会盟,海塞防之争,整理党务案,乡村建设派

史料分析:

1、苏轼的一篇文章《人法并任》

问题:用现代汉语说明苏轼的问题;

解释两句话的含义:久留不易之格;封糊誊录;

说说自己对解决上述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2、《应诏统筹全局折》

问题:说明作者和本文的出处;

说明其内容和意义;

论述:

1、列举南北朝时期推动统一的事件,说明由北方统一的原因

2、明清时期黄河治理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3、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思潮

4、抗日战争前10年南京国民政府取得的经济成就

古代汉语翻译

第二段: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

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第三段:夫国祚中危,何代无之!安禄山之祸,玄宗幸蜀,吐蕃之难,代宗幸陕;朱沘之乱,德宗幸奉天;以汴京中原四达,就使有急而形势无所阻。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向非都燕,何遽不及三宗之事乎!

?东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共和行政,淝水之战,十三经,田功农时,图腾崇拜

简答:

1.周公的历史业绩

2.汉武帝中朝内容及作用

3.明太祖集权实践活动

4.世界历史学科主要任务

论述:

1、清末湘淮势力崛起及其对于政局的影响

2、二战后垄断资本的特点

四、材料题:第一个是王安石变法,考了评价,青苗法内容,与守旧派矛盾所在。

第二个是前两年考过的原材料,完全没变。关于微科和一战后史学发展趋势。看下前两年真题就好,问题都没变。

?厦门大学

名词解释:

二里头文化,王与马共天下,科学革命,芬兰化,律令制国家,大云经,均输平准

材料:

1、福建经济(文言文)

2、印度种姓(英文)

论述:

1、清朝历史地位

2、评述义和团

3、美国越南战争的政策

4、评述法国革命

?四川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华阳国志,安史之乱,清末新政,西欧庄园制,德意志关税同盟,罗斯福新政

简答:

1、元代行省制的施行及历史意义

2、布雷顿森林体系及意义

论述:

1、结合乾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为中心论述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2、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侯景之乱,道光皇帝,黄埔军校,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五年计划,婆罗门教,加尔文,俄国1861年改革,甘地主义,《马斯特里赫条约》

材料题:

1、材料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论述古代刺史制度

2、材料出自文艺复兴时期,三段材料

论述

1、论述清代的民族政策

2、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3、罗马帝国晚期,日尔曼人入侵,论述其对罗马帝国及西欧社会的影响

4、举出世界各国三种不同的工业化模式,并就其中一种从原因、过程、特点、影响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

名词解释:

初税亩,魏晋玄学,票拟,总理衙门,府院之争,爱琴文明,布匿战争

简答: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宋代理学形成的原因

3、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希腊城邦制度有哪些特点

分析题:

寻《史记》疆宇辽阔年月遐长而分以纪传散以书表每论国家一政而胡越相悬叙君臣一时而参商是隔此其为体之失者也兼其所载多聚旧记时采杂言故使览之者事罕异闻而语饶重出此撰录之烦者也况《通史》以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且撰次无几而残缺遽

多可谓劳而无功述者所宜深诫也

1、标注标点

2、分析纪传体体裁的优缺点

论述题:

1、论述明代中后期社会结构的变化

2、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论述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盐铁论》,庆历新政,科玄之争,三反五反运动

翻译:

(原文)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1、轮台诏的政策转折及意义

2、明朝党争

3、洋务运动内容及历史作用

简答:

1、略

2、明朝经济格局、重心南移

3、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

论述:

1、略

2、清季民初社会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

?中山大学

名词解释:

金沙文化遗址,三长制,长子西征,奕訢,建国方略,中苏论战,铁列平改革,黄金诏书,班田收授法,彼得大帝,水门事件

材料:

1、市舶司政策在熙宁元丰间的变化,通过《文献通考》《宋会要》陈瑾《先君述传》,

还有司马光的一段评论(文言繁体没句读)。

(1)解释中书门下、安抚使。(2)材料中关于史实有哪些记载矛盾之处,你认为哪段记载更为可信。(3)如何解释熙宁,元丰之间市舶政策的演变。

2、有人认为过去历史真相不可知,而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历史资鉴功能不可信,请分别针对这两个方面做出回应。

3、关于《自由大宪章》的一段材料,问的是签署宪章的是谁,原因是什么,以及你如何看待大宪章。

论述:

1、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及其特点

2、梭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190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中央民族大学

名词解释:

盘庚迁殷,猛安谋克制,公车上书,1924北京政变,大乘佛教,丕平献土,戴高乐主义,柯立芝繁荣

简答:

1、九一八事变之前,国民党通过什么举措来一党专政

2、三国鼎立的原因

3、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组成和特点

4、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结果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的原因

6、约翰逊的"伟大社会"的内容

7、宋代文学成就

8、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述评

论述:

1、唐代明代宦官产生的原因,不同表现,结果

2、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3、国共是怎样实现第一合作

4、英国的议会改革的原因,内容,影响

?黑龙江大学

名词解释:

商鞅变法,楚汉之争,士族,行省,租庸调,澶渊之盟简答:

1、明初加强君主专制措施

2、两税法内容意义

3、预备立宪失败原因

4、镇压反革命影响

材料:

1、北宋官制特点

2、马关条约

论述:

1、丝绸之路影响

2、从佛教传入看文明交流意义

3、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所犯错误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三家分晋,五德终始说,秘密立储,《讨粤匪檄》,西原借款,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苏美尔文明,阿拉伯帝国,重商主义,海地革命,国际联盟

材料分析:

1、繁体字句读

2、曹魏西晋士族的升降

3、腓力对马其顿的贡献

4、除腓力个人因素外,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崛起的其他原因

5、俄国革命的影响

6、谈谈你对俄国革命开辟的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论述:

1、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论述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

3、与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4、评述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浙江工商大学

名词解释:

二里头文化,三省六部制,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共同纲领,吕氏春秋,庆历和议,总理衙门

论述题:

1、宋代经济繁荣的具体体现

2、清朝乾嘉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贡献

3、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上海大学

名词解释:

弭兵之会,党锢之祸,辛酉政变,联省自治,埃和那吞改革,万隆会议

简答:

1、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2、美苏冷战的起源

3、战国时期其他国家变法失败秦成功的原因

4、王莽改制内容及失败原因

论述:

1、论述"明亡清兴"

2、近代中国革命及改良思想的评述

?辽宁大学

名词解释:

武丁,两税法,官督商办,靖康之难,人民公社,雅尔塔体系,大化改新,尽地力之教简答:

1、西汉前期豪强的表现

2、景帝和武帝打击豪强的措施及作用

3、马略军事改革

材料分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到南朝的变化

2、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及消极抵抗和义勇军的作用

3、《雅典的收入》色诺芬的材料,答雅典对待外族人的政策及写作背景

论述(4选3):

1、清朝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

2、中体西用的内涵及意义

3、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教义和对阿拉伯国家形成的作用

4、地理大发现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清华大学

名词解释:

郭店楚简,十三经,新潮,刘秀,赣南闽西根据地,维也纳会议,亚历山大东征,布拉格之春,古巴导弹危机,凯末尔

古文断句,及其主要内容:略

论述题:(中国史必做一二题,三四题选一个做。世界史一二题选一个做,三四题必做)(一)1、简述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历史变化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关于唐宋变革论(1,2选一个做)

(二)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凡例"中日外交关系与欧美各国有不可分离之势",举例,谈认识。

(三)宗教是反科学的。可为什么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研究科学的大都是神职人员或与基督教有关的人员。

(四)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异同。

2016年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青铜器原本是祭祀祖先的器物,现在强调个人业绩,希冀子孙保用。选项A商周时期的文字都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铭文已经发挥出文书功能。商周铭文都体现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是共同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华厨在K (北?υ 有Hl 轻司 BtilIn Qi huαzl Oimlir ι? Co.JLtd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精编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共12题,48分)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 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罡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罡孔子的弟 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星因为儔学 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 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项/『五经秤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 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 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偉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沒 有背离,所以Ei 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 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臥D 项的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一一五经为切入点, 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 的认识和理解。《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 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查细致入微,特别 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 在此 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 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2016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完整word版)2016年全国1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6年全国1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和答案(最新整理)

人教版 2016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到答题卡里,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 1.581 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 A.杨广B.杨坚C.刘邦D.杨勇 2 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 A.长安B.洛阳C.江都D.涿郡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A.长安B.江都C.余杭D.洛阳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武则天B.杨坚C.李世民D.慈禧 7.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 A.隋B.周C.唐D.宋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善于用人D.提倡节俭 10.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 1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2.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13.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 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从残片文字可判断),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说明当时文字的使用非常混乱,这打破了秦汉以来文字统一的局面;汉字发展史上历经多次文字规范化运动,如秦朝的“书同文”、汉代的汉字规范、唐代的正字运动等,中央政府在汉字规范活动中扮演组织者与调控者的角色,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参见王瑞英:《试论政府在历代汉字规范中的作用及其启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统一文字,唐朝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再次兴起大规模的正字运动,其中,《干禄字书》《九经文字》等字书,从音、形、义等方面来规范汉字,说明了当时正字内容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唐代正字运动不仅对当时的汉字规范和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对后世的意义和影响也是深远的(参见曾新:《唐代正字运动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所以,题干材料所提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正好说明了文字使用的混乱,加上当时战乱、割据的局面,割据政权也无力进行正字运动,A可排除。 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正好是先后出现的字体,符合汉字演变的历程,B正确。

先秦古文、小篆到汉代,人多不识,称为“古文”(即上古的、古代的文字),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即当代的、当时的文字)。到三国时期,流行的仍然是隶书,社会一般大众不认识的先秦古文、小篆不可能流行,认识、使用这些“古文”的只是少数专家、少数场合,C可排除。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一般认为是商朝的甲骨文。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经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通的。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了。D可排除。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汉代察举制是推荐、考试、试用三者相结合,唐代科举是自由投考、考试相结合。察举制推荐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官、民,唐代科举制报考资格也有限制——“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考试是它们的共同环节和关键环节,察举和科举的科目都非常多,理论上都能够选拔优秀官吏,但官吏的优秀与否,决定因素不是考试能力的高低,只能说察举和科举都能选拔到一些优秀人才。科举制沿用至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官员事功能力多遭非议。总之,科举制与汉代察举制相比,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官吏的优秀与否与考试能力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A可排除。 考试的局限就在于不能鉴别道德水平,B可排除。 世家子弟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可排除。 科举制是自由投考,政权的开放程度更高,更多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读书、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示范效应、导向效应更强,从而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D正确。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

2016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I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 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 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延误占多数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2015,2016年考研真题

201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科目名称:历史学基础科目代码:640 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的无效!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大禹曾在淮水中游的大会夏、夷诸部的邦国君长与部落首领。 A 阳城 B 阳翟 C 涂山 D 南巢 2、和他的弟子结成一个严密的团体,在他之后的领袖号称巨子。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墨子 3、李世民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是。 A 贞观 B 开元 C 天宝 D 大业 4、张居正改革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在全国推行。 A 市易法 B 均输法 C 一条鞭法 D 摊丁入亩 5马端临著《》是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分类通史。 A 文献通考 B 通志 C 通典 D 通鉴 6、用干支纪年法表示,公元1894年应为。 A 辛酉年 B 甲午年 C戊戌年 D 辛亥年 7、民国第一届责任内阁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其总理是。 A 宋教仁 B 唐绍仪 C 熊希龄 D 陆征祥 8、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929年12月在召开。 A 西柏坡 B 延安 C 古田 D 上海 9、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基本政治主张是进行 A 演进改革 B 改组国民党 C 苏维埃革命 D 平民革命 10、“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由著名史学家提出。 A 王国维 B 陈寅恪 C 顾颉刚 D 陈垣 二、名词解释(本题满分80分,每小题10分): 1、图腾崇拜 2、九品中正制 3、胡蓝之狱 4、京察和大计 5、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6、新文化运动 ---------------------------------------------------------------------------------------------------------------------------------------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第 1 页共 4 页

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总结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基础知识点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云南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已经会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4.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约3万年,人工能取火。 5.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6.黄帝打败炎帝是阪泉之战。 7.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8.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通过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有舜、禹。 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0.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1.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打败,汤建立商朝,建都于亳。 12.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殷。 1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周武王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4.为了稳定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 1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国人暴动”。 16.公元前771年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7..青铜器灿烂时期:商朝。 18.青铜礼器: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等级界限。 19.商朝司母戊鼎: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四羊方尊。 20.甲骨文,1899年清朝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假借、会意、形声等,形声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得历史从商朝开始。 21.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2.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3.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首霸。 24.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26.战国时期战争性质:兼并战争 27.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8.商鞅变法:目的: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公元前356年。 主要内容:政治:建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军事:奖励军功。 商鞅变法的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9.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郡守李冰。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成为“天府之国”。 30.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①顺应自然(可持续发展观点);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相互转化(朴素唯物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 3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 32.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33.墨子,①主张“兼爱”“非攻” 34.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春秋无义战”。 35.韩非,①强调以法治国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6.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7.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秦朝;都城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8.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李斯建议)(4)军事上:北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通灵渠;(5)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9.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 4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2.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4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胜。(约法三章.鸿门宴.四面楚歌) 4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汉,都长安,史称西汉。 45.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46.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是中国第一个盛世。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学霸推荐学习七法 一、听视并用法 上课听和看注意力集中 一、听思并用法 上课听老师讲并思考问题 三、符号助记法 在笔记本上课本上做记号标记 四、要点记取法 重点要点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下 五、主动参与法 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老师的讲题互动 六、听懂新知识法 听懂老师讲的新知识并做好标记 七、目标听课法 课前预习不懂得标记下,在课堂上不会的标记点认真听讲做笔记带着求知的好奇心听课,听不明白的地方就标记下来,并且课后积极的询问并弄懂这些知识,听明白的知识点也要思考其背后的知识点,打牢基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文综历史试题 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图8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 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 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世界史)真题2016年.doc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世界史)真题2016年 (总分:70.00,做题时间:180分钟) 1.君士坦丁大帝的功绩。(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诺曼征服及其影响。(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拉丁美洲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魂洋才的时代背景。(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西洋奴隶贸易兴衰的原因、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神圣罗马帝国的形成和帝国与教皇之间的关系。(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几个二战之后新产生的史学流派,并选择一个进行评析。(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 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016年历史全国卷2

2016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 .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 1974年为947.5万,1985年~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教版2016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下学期时间轴

七年级下册历史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隋朝建立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589年,隋朝灭陈隋的统一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繁荣“开皇之治” 隋朝 605 开通大运河 618年隋朝灭亡(暴政亡国) 唐朝建立李渊唐高祖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贞观”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 统治 唐朝 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 755年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灭亡 朱温后梁政权 ()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驿兵变开封北宋 北宋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契丹(辽)上京临潢府(宋辽澶渊之盟) 1125年金灭辽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成吉思汗灭西夏(1227)宋夏和约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赵构(宋高宗) 临安南宋 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会宁1234年蒙古灭金 —1140岳飞抗金 年 忽必烈继汗位 1271年忽必烈 元大都 1276年元灭南宋

1279年元统一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 行省制度 年朱元璋(明太祖)明应天府 (明成祖)郑和7次下西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616年努尔哈赤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清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内崇祯自缢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 1661年郑成功到达台湾 1662年荷兰投降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省 1727年设驻藏大臣 强化君主专制 文学艺术《红楼梦》昆剧与京剧 1912年清朝灭亡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 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_毙考题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历史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以“蛋壳黑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是()。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良渚文化 2.王莽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新举措是()。 A.算缗告缗 B.盐铁官营 C.均输平准 D.五均六莞 3.东晋南朝时,推动佛教在江南传播的高僧是()。 A.僧肇 B.佛图澄 C.慧远 D.鸠摩罗什 4.隆庆年间,与明朝廷订立和议的蒙古糙靶部首领是()。 A.也先 B.阿鲁台 C.达延汗 D.俺答汗 5.下列关于清朝官员的选项中,按照官品高低顺序排列的是()。 A.巡抚、按察使、巡检、布政使、知县 B.巡检、巡抚、按察使、布政使、知县 C.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县、巡检 D.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巡检、知县 6.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A.虎门之战 B.镇江之战 C.乍浦之战 D.广州之战 7.根据海关统计,1867-1884年,占中国进口商品值首位的外国商品是()。 A.鸦片 B.洋布 C.棉纱 D.煤油 8.下面各组报刊中,全部由革命党人创办的是()。

A.《知新报》《中国日报》《民立报》 B.《申报》《民报》《民立报》 C.《知新报》《民报》《时报》 D.《中国日报》《二十世纪之支那》《民立报》 9.聂荣臻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是()。 A.冀中根据地 B.晋察冀根据地 C.晋西北根据地 D.晋冀豫根据地 10.从1953年起,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分配形式,“四马”指()。 A.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股息红利 B.国家公债、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股息红利 C.国家税收、国家公债、职工福利、资本家股息红利 D.国家税收、国家公债、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 11.著名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的大规模修建是在古埃及()。 A.古王国时期 B.中王国时期 C.第二中间期 D.新王国时期 12.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封臣对封君承担的最主要义务是()。 A.服徭役 B.交地租 C.服军役 D.交猎物 13.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作者是平安时代女作家()。 A.和泉式部 B.清少纳言 C.藤原道纲母 D.紫式部 14.印度德里苏丹时期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苏丹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称为()。 A.伊克塔 B.瓦克夫 C.伊纳姆 D.哈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