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一、单选题

1.实验室中,要使偏铝酸钠溶液中的AlO离子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用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B.二氧化碳C.盐酸D.氨水

2.向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出现的现象是()

A.产生白色沉淀B.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后逐渐减少

C.没有明显变化D.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后逐渐减少,最后得到无色溶液

3.关于明矾可以净水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中的含硫酸根离子与水中的阳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B.明矾中的金属铝离子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明矾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到净水作用

D.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吸附能力强

4.欲使明矾溶液中的铝离子完全沉淀下来,适宜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C.氨水D.盐酸

5.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氢氧化铝的是()

A.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B.金属铝与水反应

C.过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D.过量的氨气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6.下列关于“氧化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铝与酸、碱都能反应生成铝盐和水B.氧化铝既是碱性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

C.氧化铝既不是碱性氧化物又不是酸性氧化物D.氧化铝溶于水可得到氢氧化铝

7.下列氧化物中,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是()

A.氧化铁B.氧化银C.氧化铜D.氧化铝

8.除去氧化铁中的氧化铝,可采用的试剂是()

A.盐酸B.硝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氨水

9.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氧化铝的是()

A.刚玉B.蓝宝石C.红宝石D.蓝钻石

10.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 g),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约10 mL水,用力振荡,再分别滴加2~3滴酚酞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溶于水B.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都为无色

C.加入碳酸钠的试管中溶液为红色D.加入碳酸氢钠的试管中溶液为浅红色

11.下列有关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碳酸钠<碳酸氢钠

C.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D.二者不能相互转化

12.下列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OH-===CO+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HCO+OH-===CO+H2O

C.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Ca2++ CO===CaCO3↓

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Ba2++ CO===BaCO3↓

14.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1)按上图要求完成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

少量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将气球

内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偏铝酸钠与氢氧化钠、氨水等碱溶液不反应;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或通入二氧化碳都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氢氧化铝沉淀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而溶解,二氧化碳过量时,氢氧化铝沉淀不溶解。

2.【答案】D

【解析】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刚开始时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沉淀逐渐减少,最后得到无色溶液。

3.【答案】C

【解析】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并使其从水中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4.【答案】C

【解析】使明矾溶液中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适宜的试剂为弱碱氨水。

5.【答案】D

【解析】氧化铝、金属铝都不能与水反应;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和水,无法制得氢氧化铝;过量的氨气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6.【答案】C

【解析】氧化铝既不是碱性氧化物也不是酸性氧化物,而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7.【答案】D

【解析】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8.【答案】C

【解析】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但氧化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过滤即可。

9.【答案】D

【解析】刚玉、蓝宝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氧化铝。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

10.【答案】B

【解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溶于水,其溶液都呈碱性,但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的强。

11.【答案】B

【解析】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有碳酸氢钠析出,说明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不如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剧烈,后者速率比前者快;加热时碳酸氢钠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很难分解;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能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可相互转化。

12.【答案】C

【解析】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加热碳酸氢钠粉末时均有气体放出,A项错误;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滴加盐酸时均有气泡放出,B项错误;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滴加澄清石灰水均有沉淀产生,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14.【答案】(1)两个气球均膨胀;碳酸氢钠与盐酸混合比碳酸钠与盐酸混合气体膨胀得快且大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且剧烈

(3)Na2CO3+2HCl===2NaCl+H2O+CO2↑CO+2H+===CO2↑+H2O

(4)NaHCO3+HCl===NaCl+H2O+CO2↑HCO+H+===CO2↑+H2O

【解析】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剧烈且产生的气体多,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使气球膨胀得快且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精选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题 一.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少量Na 2CO 3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 标准状况下6.72LCO 2通入200mL 2.5mol/L NaOH 溶液中: 。 二.完成下列作业。 1.下列关于相同物质的量的Na 2CO 3和NaHCO 3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 2CO 3NaHCO 3 C .都能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 2,但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D .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放出CO 2的速率Na 2CO 3大于NaHCO 3 2.除去Na 2CO 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 3固体的最佳方法 ( ) A .加入盐酸 B .通入CO 2 C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D .加入NaOH 溶液 3.鉴别Na 2CO 3和NaHCO 3溶液,不可用的方法是 ( ) A .逐滴滴加盐酸 B .加入氯化钙溶液 C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通入二氧化碳 5.用1 L 1.0mol·L -1 NaOH 溶液吸收0.8 mol CO 2,所得溶液中的CO 32-和HCO 3-的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约是 ( ) A .1∶3 B .1∶2 C .2∶3 D .3∶2 7.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g 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 A .3.38g B .4.58g C .4.16g D .4.41g 9.某课外小组为了验证Na 2CO 3和NaHCO 3的稳定性,设计了如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教案(1) 授课班级高一学生授课 时间 45min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杨佳 课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分析教 材 分 析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属于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科学探究内容。本节内容既是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的认识。 又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打下重要的基础。 (2)学生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科学探究,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学生主要通过实验,讨论获得金属的化学性质,安排探究实验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学生便可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因此,学习好本章非常重要。 学 生 分 析 (1)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知道了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能 正确区分酸碱盐,能正确选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能力方法基础:学生具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初步能力,具有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但学生观察能力尚有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3)情感态度基础:学生具有开展实验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具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体验。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演示实验比较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差异,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 (2)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生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高中化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练习

高中化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练习一、选择题 1.关于Na 2CO 3 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HCO 3 要大 B.Na 2CO 3 是盐,其水溶液显中性 C.热稳定性比NaHCO 3 强 D.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 2时消耗的酸比NaHCO 3 多 解析:Na 2CO 3 俗名纯碱,是盐,其水溶液呈碱性;热稳定性:Na 2 CO 3 >NaHCO 3 ;D项中,Na 2 CO 3 +2HCl===2NaCl+CO 2↑+H 2 O,NaHCO 3 +HCl===NaCl+CO 2 ↑+H 2 O。 答案:B 2.下列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都是白色固体 B.它们都易溶于水 C.在通常状况下,受热都易分解 D.都可以和盐酸反应并生成CO 2 气体 解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答案:C 3.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两种无色溶液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稀硫酸B.加热 C.加氯化钙溶液D.加Ba(OH) 2 溶液 解析:A项均能产生气体;D项均能产生沉淀;B项溶液加热无现象;C项CaCl 2与Na 2 CO 3 可直接产生沉淀,而与NaHCO 3 溶液没有沉淀。 答案:C 4.为除去实验室制得的CO 2 气体中的少量HCl气体,最好将混合气体通过( ) A.烧碱溶液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饱和碳酸钠溶液D.水 解析:既不能和CO 2反应且又能吸收HCl产生CO 2 的只有NaHCO 3 。 答案:B 5.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

高中化学必修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创新教案】

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 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本单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实验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Na2CO3、NaHCO3的性质我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流程设计 介绍苏氏两姐妹的用途 引入课题

了解Na2CO3、NaHCO3性质、 鉴别(讨论应用) 学生特征分析 ①学生知识面仍较狭隘,习惯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②学生大多是个别化学习,没有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和协同讨论学习的习惯。 ③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独立完成实验探究还有许多问题。 ④6-8人为一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①通过探究性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实验设计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②能够熟练书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组成上相差不大的化合物,所呈现的性质千变万化的道理。 ②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化学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初中化学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生活中有许多盐类物质正在为我们服务,我们首先要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例题胃酸过多可以直接服用下列哪种盐进行缓解()。 A.硝酸钾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D.硫酸钠 解析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如果过多,就需要用药物治疗。碳酸钠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且碱性较强,直接服用会伤害人体。通过实验证明碳酸氢钠水溶液也显碱性,治胃酸效果好。硝酸钾、硫酸钠水溶液显中性,所以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答案选C。变式题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热、吸 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 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更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解析该题比较上面的例题难度要增大,主要是对比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反应前后对比,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而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Na2CO3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答案选C。 拓展题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生石灰、食盐、水等物质,制作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作过程中能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制作松花蛋的工人有的说“纯碱溶液显碱性”;有的说“纯碱溶液显中性”。请你利用pH试纸测定纯碱溶液的pH,简述测 定方法。 解析此题是碳酸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测试碳酸钠水溶液的酸碱性。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与氢氧化钠;我们可以用pH试纸来检验碳酸钠水溶液是碱性还是中性。 答案(1)CaO + H2O ==Ca(OH)2;Na2CO3 +Ca(OH)2==CaCO3↓+ 2NaOH。 (2)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纯碱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 色卡比较,即可得出纯碱溶液的pH。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练习题

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专项训练 1.当a g NaHCO 3和Na 2CO 3 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在减少时,变成b g ,则原混合物中NaHCO 3 和Na 2CO 3的质量比应是 A .(a-b )/ b B.b/(a-b ) C.(b-0.63 a )/(a-b ) D.(a-b )/ (b-0.63 a ) 2.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KOH 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水7.62%、K 2CO 32.38%,KOH90%。若将此1g 加入到含HCl1.68g 的稀盐酸中,过量的盐酸再用20%的KOH 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A. 3.43g B. 4.00 g C. 4.50 g D.无法计算 3.由Na 2S 、Na 2SO 3、Na 2SO 4组成的混和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含硫质量分数为 A 、32% B 、46% C 、78% D 、无法确定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 、H 2、O 2共16.5g ,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 气体用Na 2O 2充分吸收,Na 2O 2增重7.5g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的质量分数是 A .36% B .54.5% C .40% D .33.3% 5. 某K 2CO 3样品中含有Na 2CO 3、KNO 3和Ba(NO 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 .肯定有KNO 3 B .肯定有KNO 3,可能还含有Na 2CO 3 C .肯定没有Ba(NO 3)2;可能有KNO 3 D .肯定没有Na 2CO 3和Ba(NO 3)2 6. 1mol 过氧化钠与2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Na 2CO 3 B .Na 2O 2 Na 2CO 3 C .NaOH Na 2CO 3 D .Na 2O 2 NaOH Na 2CO 3 7.(多选)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 、NH 4+ 、Cl - 、Mg 2 + 、Ba 2+、CO 32 -、SO 42 -,现取三份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人教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海安县立发中学陈海明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内容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和物理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酸等的反应以及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 这部分知识内容放在这一章中是作为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来供学生学习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原理之后,结合已经的化学知识进行这两种化合物性质的探究,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金属化合物性质、用途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享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材信息的传递形式有三种:通过阅读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用途;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掌握它们与水作用情况和热稳定性;通过知识迁移,掌握它们与盐酸反应等其它的化学性质。 二、学生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具有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条件;学生已经掌握了无机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初步了解同类无机物具有相似的性质;学生已经有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知识,具备分析溶液中微粒以及会预测微粒之间所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生已经学过了化学计量学,有一定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但学生缺乏应用这些已经知识、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际学习探究的体验,并没有形成这方面的学习能力。 2.学生认知习惯: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到一定的高度,他们不喜欢单纯记忆知识,对分析规律性知识、本质的知识有极大的兴趣;他们不喜欢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更喜欢找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用途;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和原理分析掌握碳酸钠和碳酸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由性质理解两种化合物的用途。

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3)

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生活中有许多盐类物质正在为我们服务,我们主要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例题胃酸过多可以服用下列哪种盐进行缓解()。 A.硝酸钾B.碳酸钠C.碳酸氢钠D.硫酸钠 解析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如果过多,就需要用药物治疗。碳酸钠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但碱性较强,会伤害人体。通过实验证明碳酸氢钠水溶液也是碱性,治胃酸效果好。硝酸钾、硫酸钠水溶液是中性,所以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答案选C。 变式题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热、吸 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20.0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解析该题比较上面的原题难度要增大,主要是对比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反应前后对比,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而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Na2CO3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答案选C。 拓展题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生石灰、食盐、水等物质,制作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作过程中能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制作松花蛋的工人有的说“纯碱溶液显碱性”;有的说“纯碱溶液显中性”。请你利用pH试纸测定纯碱溶液的pH,简述测定方法。 解析此题是碳酸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测试碳酸钠水溶液的酸碱性。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与氢氧化钠,我们可以用PH 试纸来检验碳酸钠水溶液是碱性还是中性。 答案(1)CaO + H2O ==Ca(OH)2;Na2CO3 +Ca(OH)2==CaCO3↓+ 2NaOH。 (2)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纯碱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纯碱溶液的pH。

2019届鲁科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练习题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 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 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3.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 4.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1=V2=V3 5.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

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 mol·L-1 B.1.5 mol·L-1 C.0.18 mol·L-1 D.0.24 mol·L-1 6.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下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1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1 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 7.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8.向四支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一、基本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 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 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 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 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2、教学重点: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3、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学习中学生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而且缺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对现象的本质分析。 (四)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五)仪器、用品 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碳酸钠(s)、碳酸氢钠(s)、酚酞、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1、环节一: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2、环节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及碱性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的实验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的实验 一、单选题 1.下列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加热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 B.分别取样品溶于水后加入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是碳酸氢钠 C.分别取样品溶于水后,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来鉴别 D.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固体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较快的是碳酸氢钠2.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C.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Na2CO3放出CO2多3.用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SO2做喷泉实验 B.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 C.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稳定性 D.验证NH3易溶于水 5.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B.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产生的CO2多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D.溶解度:Na2CO3>NaHCO3 6.如图Ⅰ~Ⅳ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Ⅰ可以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B.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小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碳酸钠

C.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Ⅱ的优点是可以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D.实验Ⅳ分别测定等浓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碳酸氢钠溶液pH大于碳酸钠溶液 7.有两瓶失去标签的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下述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①⑤B.④C.②④D.②⑤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1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练习题 一.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少量Na2CO3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标准状况下6.72LCO2通入200mL 2.5mol/L NaOH溶液中:。二.完成下列作业。 1.下列关于相同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都能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但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D.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Na2CO3大于NaHCO3 2.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固体的最佳方法()A.加入盐酸B.通入CO2 C.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D.加入NaOH溶液 3.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不可用的方法是()A.逐滴滴加盐酸B.加入氯化钙溶液 C.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通入二氧化碳 5.用1 L 1.0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A.1∶3 B.1∶2 C.2∶3 D.3∶2 7.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A.3.38g B.4.58g C.4.16g D.4.41g CO3和NaHCO3的稳定性,设计了如 9.某课外小组为了验证Na 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在试管B中应放的物质是, C、D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实验时,C、D中的现象分别是:、 。 10.常温下,某纯碱(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 所至;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至。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以评判(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11.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 写出A、B、E、F的化学式 A ; B ;E ;F 。 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分别加入盐酸,若出现下列几种图像(以放出的CO2的量为纵标,加入的HCl量为横标作图),据此来判断原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练习题图文稿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练习 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专项训练 1.当a g NaHCO 3和Na 2CO 3 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在减少时,变成b g ,则 原混合物中NaHCO 3和Na 2CO 3的质量比应是 A .(a-b )/ b B.b/(a-b ) C.(b-0.63 a )/(a-b ) D.(a-b )/ (b-0.63 a ) 2.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KOH 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水7.62%、 K 2CO 32.38%,KOH90%。若将此1g 加入到含HCl1.68g 的稀盐酸中,过量 的盐酸再用20%的KOH 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A. 3.43g B. 4.00 g C. 4.50 g D.无法计算 3.由Na 2S 、Na 2SO 3、Na 2SO 4组成的混和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含硫质量分数为 A 、32% B 、46% C 、78% D 、无法确定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 、H 2、O 2共16.5g ,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 气体用Na 2O 2充分吸收,Na 2O 2增重7.5g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的质量分数是 A .36% B .54.5% C .40% D .33.3% 5. 某K 2CO 3样品中含有Na 2CO 3、KNO 3和Ba(NO 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得 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 .肯定有KNO 3 B .肯定有KNO 3,可能还含有Na 2CO 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热稳定性、与盐酸的反应等化学性质。[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使学生体验实验的作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归纳,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说明] 本堂课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讲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不同性质和鉴别方法。步步深入,提高本次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

看看苏苏两姐妹面向如何。我们分别取一小平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于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大家观察她们外观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 表格一(表格见最后) 钠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碳酸氢钠为白色细小粉 末固体。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 [讲解] 1.看来妹妹碳酸氢钠要比姐姐碳酸钠面相上 要细腻一些,这呢是从她们的外观上的区别。我再跟这两姐妹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分别在试管中加入5滴水,观察现象。 2.嗯,看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要大一些,看来呀妹妹要合群一些。再请同学们触摸一下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呢? 3.碳酸钠试管底部发热,说明碳酸钠溶解在水中是放出热量的,看来呀姐姐还是要比妹妹热情一些。 [板书] 讲解并补充表格一1.学生观察并回答: 碳酸钠加水结块变 成晶体,碳酸氢钠 加水无明显变化。 2.碳酸钠试管底部有 些微热,碳酸氢钠 试管底部没感觉。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讲解] 我们在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观察她们溶液的怎么样? [板书] 补充表格一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钠全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讲解] 1.看来呀姐姐虽然外观没有妹妹细腻,但是 溶解度大,溶解时放热,显然要比妹妹更合群、活泼一些。我们再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2滴酚酞溶液,测测她们的酸碱性的强弱。 2.碳酸钠跟碳酸氢钠都虽然都是盐类,但是她们都显碱性,这也是为什么她们会被当做食用碱的原因。小结一下呢:Na2CO3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解度比NaHCO3大,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 [板书] 补充表格一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 钠遇酚酞溶液颜色变 红;碳酸氢钠遇酚酞颜 色变粉红色。碳酸钠的 碱性更强些。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讲解] 1.我们从外观、溶解度、酸碱性方面分析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一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那么两 姐妹的热稳定性如何呢?关键时刻,她们谁更HOLD住呢,我们接着进行更深入的分析: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探究。老师已经连接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 钠受热没有明显现象不 发生反应;碳酸氢钠加 热后试管中有水滴产 生,分解了,并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大附中 胡国良)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碳酸钠、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胡国良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准确的描述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状态)。 (2)正确书写Na2CO3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准确判断能否与盐酸、石灰水、CaCl2反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 (3)准确描述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正确书写Na2CO3转化为NaHCO3的方程式。 (4)归纳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结构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科学探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Na2CO3和NaHCO3为载体,先观察外观,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 (2)通过Na2CO3、NaHCO3、H2CO3组成对比,理解NaHCO3的两性,并归纳出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性质。 (3)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预测和实验探究结果产生矛盾,感受化学魅力,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和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HCO3-的性质、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三、本节承载的化学核心观念、化学思想和方法 微粒观:盐是由离子基本微粒构成的,盐的性质应该更多的从离子角度思考。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加深对宏观实验的认识。 对比法:将结构相似的物质从相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使共同点和差异更加突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方法: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是由外观观察,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具体物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案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案及训练) 核心知识梳理 1.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2.转化关系 NaHCO3 Na2CO3①CO2+H2O;②适量H+ ①固体(加热);②适量OH-

问题思考 (1)Na2CO3、NaHCO3的除杂方法 依据二者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方法(后者为杂质) 答案①加热法②通入足量CO2③滴加适量NaOH溶液 (2)请设计实验方案,用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和足量的CO2气体,制取5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 答案将50 mL 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一份通入过量的CO2,然后加热煮沸、冷却后与另一份混合,即可。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第一步:NaOH+CO2===NaHCO3 第二步:NaHCO3+NaOH===Na2CO3+H2O 3.Na2CO3、NaHCO3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Na2CO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3. 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 (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 (2)相同条件下利用反应速率不同 (3)利用阴离子的不同

(4)利用溶液的碱性不同 4. (1)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 (2)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溶质成分的方法

课堂练习 1、判断题 (1)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会分解() (2)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 (3)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4)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5)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时,不涉及化学变化() (6)在日常生活中,小苏打常用作食用碱使用而苏打不能() (7)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答案(1)×(2)√(3)√(4)×(5)×(6)×(7)√ 2.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教学设计参赛: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必修1 §3-2-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化学1(必修)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二课时) 面团变馒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教学要求是这样陈述的: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叙述中强调了两个侧重点:(1)课堂设计要贴近生活;(2)要开展实验探究。 【教材分析】 一、本课时内容源自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二、教材的地位: 1、初中化学介绍了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纯碱不是碱,是盐;本课时要求学生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碱性的强弱;在后面的第四章第一节实验4-1中:有要求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的操作;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要重点学习盐溶液的酸碱性,本课时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初中化学有溶解度、溶解性,溶解热效应的介绍;本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别在1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和10毫升水时的现象区别,这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 3、第一章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本课时的学习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具体的认识材料。 4、第二章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本课时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分类是高效学习的好方法。同时与“离子反应”相互衔接,教材要求学生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更关键的是:元素化合物本身就是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同时本课时学习中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课时教材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能力培养,还是认识世界等各个方面都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除杂与转化

重点八Na2CO3和NaHCO3的鉴别、除杂与转化 【要点解读】 1、鉴别 方法原理结论 加热法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 沉淀法CO32-+Ba2+ ==Ba CO3 HCO3-与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 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CO32-+2H+═CO2↑+H2O, HCO3-+H+═H2O+CO2↑ 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不剧 烈的是Na2CO3。 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32-+H+=HCO3-(无明显现象) HCO3-+H+=H2O+CO2↑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 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 才产生气体的时Na2CO3。 2、除杂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或试剂 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 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 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 3、转化 【重难点考向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比较 【例1】(双选)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重难点考向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例2】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方案操作判断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重难点考向三】混合物的成分测定 第 1 页共12 页

高一化学练习题十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高一化学练习题(十四碳的多样性) 1.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 A .CO 2+H 2O H 2CO 3 B .6n CO 2+5n H 2O ――→光 叶绿素 (C 6H 10O 5)n +6n O 2 C .NH 3+CO 2+H 2O +NaCl===NaHCO 3↓+NH 4Cl D .CaCO 3+CO 2+H 2O===Ca(HCO 3)2 2.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 .通过澄清石灰水 B .通过灼热炭 C .通过水 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3.将CO 2气体通入CaCl 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A .硫酸氢钾溶液 B .碳酸氢钙溶液 C .氯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4.向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A .Na +、CO 2-3 B .Na +、HCO -3 C .HCO -3、CO 2-3 D .Na +、OH - 5.无色气体X 跟灼热的炭反应得到一种无色气体Y ,Y 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无色气体X ,则X 、Y 分别是 A .O 2、CO 2 B .CO 2、CO C .CO 、CO 2 D .O 2、CO 6.要除去CO 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 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 A .饱和NaHCO 3溶液 B .Na 2CO 3溶液 C .饱和石灰水 D .NaOH 溶液 7.把少量CO 2分别通入到浓度相同的①Ba(NO 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 2溶液中。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 A .②和③ B.只有② C.①和② D.只有③ 8.下列既能跟NaOH 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是 A .Na 2CO 3溶液 B .CaCO 3 C .NaHCO 3溶液 D .Na 2SO 4溶液 9.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并在管口P 处点燃,实 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情况:①H 2和 NaHCO 3②CO 和Na 2CO 3③CO 和CuO ④H 2和Fe 2O 3中符合题意的x 、 y 可以是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③④ 10.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 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A .1∶2 B .1∶4 C .11∶14 D .11∶28 11.欲除去NaHCO 3溶液中少量的Na 2CO 3可加人( ) A.饱和石灰水 B .NaOH 溶液 C .盐酸 D .通人CO 2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2Na +2 H 2O = 2Na +2OH -+H 2↑ B .氧化钠与盐酸:O 2-+2H + = H 2O C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 CO 32-+2H +=H 2O +CO 2↑ D .烧碱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HCO 3-+OH -= H 2O +CO 2↑ 13.下列物质中与其它三组组成不同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C 60 B .红磷 、白磷 C .氧气、臭氧 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