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

朝贡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

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

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

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畿服制度

朝贡体系的雏形是古代中国(大陆地区)的畿服制度。即中原王朝的君主(或君王)是内服和外服的共主(“天子”),君主在王国的“内服”(中心地区)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对直属地区之外“外服”(边缘地区)则由中原王朝册封这些地方的地方统治者进行统治,内服和外服相互保卫。由此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共主的“天下”概念。在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心“内府”统治区域不断扩展,许多“外服”地区在接受“内府”地区的社会组织和思想文化观念后,慢慢变成“内服”的一部分,而不断形成新的“外服”地区。在这种内外服之间的不断转化就变成所谓的“华夷之辨”。[1]

商朝

早在中国商朝时期,统治者便已建立了“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的内外服制度,在这个制度当中,中国中原王朝的君主是内外服的共主。君主在王国中心地区(内服)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在直属地区之外外服,则由接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地方统治者进行统治,内服和外服相互保卫。根据《尚书·大禹谟》的记载,九州之内的各地区,还负有进贡的责任。[2]

周朝

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将这一制度细化,进一步发展出了五服、六服和九服的概念。特别是在《周礼·秋官·大行人》中,详细规定了各服的贡期和贡品的种类,还第一次提出了“九州之外,谓之番国”的概念,试图将这一制度推广到更广阔的中原王朝尚未实际掌控的地区去。

商朝的畿服制度带有强烈的原始部落军事联盟色彩,而周朝由于确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共主思想,将这一制度系统化和理想化,试图作为已知世界的准则。但是,由于周朝采用分封制度,后期又陷入诸侯纷争,所以这一制度基本仅停留在纸面上。[3]

册封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原地区之后,建立起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当时,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除了匈奴之外,并不存在可以与秦以及其后继的汉朝政权全面抗衡的政权。因此,除了以“敌国”身份对待匈奴之外,中原帝国便开始将先秦时期的畿服体系推广至已知的世界中去。汉委奴国王印汉委奴国王印在汉武帝击败匈奴,开通西域之后,由于在

已知世界中不存在可以抗衡的对手,以中国中原王朝为中心的

朝贡体系正式得以确立。在这时期的朝贡体系中,中原政权和

其他诸国以“册封”关系为主。即各外国需要主动承认中原政

权的共主地位,并凭借中央政权的册封取得统治的合法性。中

央政权对各地方政权往往直接封为“某某国王”,如“汉委奴

国王”、“南越武王”、“疏勒国王”等。各受封国对中原政权按照不同的要求负有进贡和提供军队等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汉朝仅仅册封其有能力控制或者自行前来投附的地方政权,政策相当务

实。对于其认为在可以控制范围内的政权,如若敢于挑战汉朝的共主地位,就会遭到军事打击,汉武帝就因此先后击灭南越、朝鲜、并远征大宛(即大爱奥尼亚、大希腊的别词)。而在其控制范围之外的国家,如安息(即帕提亚,今伊朗高原地区)、大秦(罗马帝国)等,汉朝都承认其独立地位,并不试图进行册封。[4]

羁縻制度

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其后中原王朝崩溃,北方游牧民族大量进入华夏民族的中枢地带,原有的册封体系随之崩溃。直至589年隋朝重新统一之后,朝贡体系方得到恢复。但是,随着唐朝的崩溃,辽、宋、金、元等

朝代相继而起,整个朝贡体系再次陷入混乱之

中。[5]唐·阎立本职贡图

网状特征

在这一时期内,往往同时有多个政权均声称

自己是天下之主,要求周边诸国朝贡,各小国往往也同时向多个大国朝贡,更有一些国家一边接受朝贡,一边又向更大的政权朝贡。这都使得这一时期的朝贡体系呈现出多元的网状特征。即便是在唐朝国力鼎盛之时,日本、渤海等国也力图成为次级的朝贡中心,甚至互称对方的使节是“贡使”。

同时,这段时间内中原政权往往采取“羁縻”政策取代原有的册封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封赐的不再仅仅是王号,而是和直属官员相同的官职,比如南朝宋顺帝就曾封百济国王为“镇东大将军”,封日本为“安东大将军”。唐太宗时开始,更普遍封赐各内属的地方首领官职,设立羁縻州、县,以体现其“华夷一家”的思想。如渤海被封为“忽汗州大都督”、疏勒被封为“疏勒都督”等等。

元朝时,中国地区的皇帝名义上是全蒙古帝国的共主,国势空前强盛,但除高丽国王短期被册封为“征东行省丞相”外,统治者并未采用传统上的朝贡制度。

唐朝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羁縻制度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如忠于中原政府、不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一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渤海、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着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一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通知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宋朝

宋朝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第一种情况的羁縻州、县的控制,在部族首领之外,加派中原政府任命的监管官员,到元代逐渐演化成土司制度,实际上将其纳入了中原政权的领土之中。

朝贡制度

明朝

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进贡的麒麟

1368年,明朝建立,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明确规定了安南、占

城、高丽、暹罗、琉球、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

渤泥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实际上确立了中国

的实际控制范围。他并且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由此最后确立了朝贡体系成为东方世界的通行国际关系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中国中原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权的外藩。

东非某小国随郑和船队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进贡的长颈鹿。15世纪前期,随着郑和强大宝船队对印度洋的巡航,以及永乐帝朱棣对北方蒙古势力的扫荡,朝贡体系达到了它的巅峰,在明朝陆海军的“威逼”和“厚往薄来”政策的“利诱”之下,向明朝政府朝贡的国家和部族一度达到了65个。在此同时,日本对琉球、朝鲜;朝鲜对女真,越南对占婆、南掌等国,也都提出了朝贡的要求,形成了数个次级的朝贡中心。

这个时期,除了同明朝有直接接触的朝鲜、越南、缅甸等国外,在厚往薄来政策引导下,其他的一些国

韩国迎恩门

家对于明朝的朝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贸易往来,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的海禁政策,使得朝贡几乎成为这些国家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唯一手段,这之中最有名的就是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

清朝

1644年,清朝建立了对中国大陆地区的统治,保留了明朝的朝贡体系,只是要求各国缴还明朝的封诰,重新领取清朝的封诰。清朝明确将和周围部族的往来分为理藩院和礼部分别管辖。蒙古、西藏等地与内地的往来视为国家内务,由理藩院管辖;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来往,视为独立的外国,由礼部管辖。

编辑本段崩溃

中西碰撞

1648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主要国际交流体系。同时,殖民体系成为欧洲国家在与其他弱小部族交往时的主导体系。

随着欧洲国家逐渐同东方世界直接接触,这几种国际关系体系之间的冲突便开始发生。1653年,俄罗斯沙皇派遣使节,要求顺治皇帝向其称臣,成为俄罗斯的殖民地。这种要求理所当然地被中国的统治者拒绝,而反过来要求沙皇前来北京朝贡。经过长期的武力冲突和外交斗争,中俄双方都开始认识到对方的实力,最后于1689年,两国按照欧洲国际公法的惯例,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又在1727年和1728年相继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实际上确立了两国的平等地位。

同时,欧洲势力逐渐蚕食了中国周边的各小国,日本也在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后,停止了向中国的朝贡,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对琉球的控制。这些都使得朝贡体系内的成员大幅减少。清朝中期,朝贡国减少到七个:朝鲜、越南、南掌、缅甸、苏禄、暹罗、琉球。

但是,这并没有动摇朝贡体系的基础。因此,直到1793年,随着英国乔治·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到访中国,条约体系和朝贡体系方才发生了全面的碰撞。马戛尔尼提出的互派使节、签订通商条约等要求,均被乾隆帝以“不可更张定制”为由拒绝。

高峰事件

在鸦片贸易上,两种不同体制之间的摩擦终于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终于导致了鸦片

战争的爆发。1842年,中国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首次以文字规定了中国和外国平等往来,朝贡体系的基础遭到了不可挽回的动摇。

彻底衰败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朝贡体系被一个又一个条约削弱。1871年,中国清朝政府虽然一再以“大信不约”为借口拒绝同曾经的朝贡国日本签订平等条约,但是最后仍然被迫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朝贡体系开始破裂。随着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朝贡体系内最后的成员越南和朝鲜也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彻底崩溃。编辑本段作用影响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化圈内,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日本江户时代即有所谓华夷变态之论,李氏朝鲜则甚以“中华”自居,视清朝为蛮夷。越南阮朝也自视为“中国”,别人为“夷”,自称“中国之于外夷,治以不”、“先王经理天下,夏不杂夷,此诚杜渐防微之意也。红毛人狡而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听其居留”。这里“中国”和“夏”就是越南,不是清朝。越南并在印度支那半岛全力“改土归流”、“以夏变夷”,强迫柬埔寨国王接受汉姓和将夷名“柴棍”改名“嘉定”(今胡志明市)等。

参考资料

?1.强世功:新“天下大同”——中非“孔子世界”的千年历程和未来图景.共识网.2010-01-20 [引用日期 2012-09-07].

?2.当代“和谐世界”之路:来自中非关系的视角.中国法学创新网.2010-09-27[引用日期 2012-09-07].

?3.中国先秦时期贡品史话.贡品网[引用日期 2012-09-07].

?4.朝贡体系.搜搜百科.2009-06-05 [引用日期 2012-09-07].

?5.小中华思想(von wiki) .铁血网.2008-11-24 [引用日期 2012-09-07].

_伦人_与_天下_解读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

国际政治研究 2009年第2期 “伦人”与“天下” ———解读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 尚会鹏 内容提要 支配古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基本原理是“角色原理”。这是一种与“单位平等原理”不同的国际秩序原理,它源于核心行为体亲属集团 内角色的自然差别,对行为体行为的评价基于对角色的预期。适用于中国 人人际关系三个圈子中的三种文化,即“亲人文化”、“熟人文化”和“生人文 化”也同样作用于国际行为体之间。与“单位平等原理”相比,“角色原理” 对行为体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并且内化这种原理基本不触及行为体的身份 认同问题,这是“天下”国际秩序及其原理得以高度内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古代东亚国际秩序朝贡体制伦人天下 在经过把“天下”概念视为“中国中心”、“民族自大”的玄想而加以贬抑和批判之后,近年中国学界出现了重新评价这个概念的动向,如盛洪把“天下主义”看作是一个最好的和平主义主张,①赵汀阳则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注意到“天下”概念的价值,认为它是(确切地说是把它阐释为)一种饱满、完备的哲学理念。②他们试图向人们提示此概念对建立一种后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借鉴意义。但须指出, 3尚会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邮编:100871) ①盛洪:《为万世开太平:一个经济学家对文明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赵汀阳对“天下”的定义:地理学上“天下所有的土地”;心理学上的“得民心得天下”;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世界一家(所谓四海一家)”,即地理、心理和社会制度三位一体的、饱满、完备的哲学理念。见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较新的研究有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92

清代朝贡贸易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7532697.html, 清代朝贡贸易研究述评 作者:陈佳炜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9期 摘要:朝贡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与外交往的重要制度,朝贡制度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商周时期的“内外服制度”作为朝贡制度的雏形,到了汉代与“蛮夷”民族之间逐步建立起了朝贡关系,唐代走向发展和成熟,而到了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该体系发展到了完全成熟时期。对于明清发展到顶峰的朝贡贸易制度,个人认为,清代朝贡与明代朝贡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也不能混为一谈,清代的朝贡制度是对明朝制度的沿袭,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清朝统治者在沿袭明朝的朝贡制度时,也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因此研究清朝朝贡制度也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清代朝贡制度研究主要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整体上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而另一个是从清朝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朝贡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字:清代朝贡朝贡制度研究述评 一.在整体上研究朝贡制度的: (1)著作类,李云泉的《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李云泉博士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起源、发展与转变,其中尤其的着重讲述了明清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在朝贡体系下的对外交往与贸易,也给我们研究朝贡制度提供了一个详细又新颖的视角。魏悦的《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中,以中外贸易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朝贡贸易的核心是建立“天朝礼治体系”,以来实现儒家思想中的四方来朝的理想。董俊峰的《中国文化专论》一书中的中的第八章《朝贡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对朝贡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鼎盛与衰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朝贡制度体现了了儒家文化的内敛性和中国皇帝的虚荣心,对朝贡制度的观点新颖。 (2)论文类,国内的学者伍庆玲的《朝贡贸易制度论》认为朝贡贸易作为维系古代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外交思想的体现。这篇 文章联系历史学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客观评价了朝贡制度的优点与不足。简军波的《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在文中提出了朝贡制度的意识形态方面由三个方面构成,分 别是儒家思想、天下观和华夷观构成,其功能则是增进对外交流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最终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张锋的《解构朝贡体系》这篇文章从提出关于朝贡体系这一范式的基本性问题出发,尝试指出挑战这一范式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从而使得古代东亚国际政治研究能超越朝贡体系的束缚,建立更加完善、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周方银的《朝贡体制的均衡分析》,这篇文章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对朝贡体制的均衡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朝贡制度的内在逻辑机制。 论文类的文章还有喻常森的《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朝贡制度的演变历程,从秦汉的兴起直到清朝的消亡,并将消亡的原因归结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李云泉的

嘉道转型 天朝朝贡体系的变化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嘉道时期的自我转向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外力侵袭的结果,也是内力长期积聚的爆发,是内外合力所致。嘉道之际,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了社会转向。这种转向,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江南经济的变化 清朝中前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一百多年的盛世,到嘉庆、道光时期已经逐渐中衰。嘉道以后,清政府尽管无法摆脱财政亏空、土地兼并、因循守旧等传统痼疾,但在富庶的中国江南,经济还是沿着自我发展的路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全国人口的增多。据学者研究,道光末年人口达到4.26亿,比乾隆末年人口增加了一亿多。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口的多少往往反映着国家力量的强大与衰弱。因为人口激增的物质条件,必然是社会经济的进步。嘉道时期垦田的数量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嘉庆十七年(1812),全国税田面积为791.5万余顷,比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741.4万顷增加了约50万顷。新垦田多出现在海滩、沙地、苇塘、荡田山塘以及新设厅、州的荒地等犄零边角之地,它至少在一个方面表明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除去全国人口和土地的增多外,嘉道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较前代有了明显的发展,坊和手工工场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苏杭地区纺织工场共有织机千张以上,最大的机户拥有五六百张;广东佛山的纺织手工作坊已有2500家,已经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全国各地雇佣工人的数量大量增加。当时景德镇的工匠多达10万人,从荆州到重庆之间纤夫也有十多万人,广州的织工达三四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基本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靠领取日薪或月薪生活,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雇佣劳动力。 其表现之二是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的种植。 在传统生产中,经济作物的种植比较少见,但到嘉道时期,很多省份中经济作物的种植已成为农民的主业。福建全省几乎所有的农田都种上了茶、麻、蓝靛、甘蔗或烟草;汉中的肥田沃土种满了旱烟。即便在粮食生产区,其粮食的商品化程度也大为提高。 其表现之三是江南地区与国外的交易更为频繁。 从关税收入来说,嘉庆六年(1801)到道光十八年(1838),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到道光九年(1829),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 从以上可以看出,江南经济孕育的诸多变化,表明社会经济在其内部的运行中已经出现并不断扩大着积极的变化。这一转变和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它既是晚清社会在传统自然经济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体现,又对嘉道时期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们说,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在外国侵略势力的打压之下,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内部已经发生着这样的历史转型和经济积累。 二、士商相混 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不仅是等级的基本构成,还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身份状况的一个最直接的表述。它成为千百年来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权威的一个社会阶级基础。史书中明确规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其中,“以士为尊,农工商卑”、“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长期以来,“士”被尊为四民之首,享有各种特权,而“商”则居于四民之末,多为世人所轻。 然而,到明清之际,受“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在当时的许多历史文献中,“绅商”一词使用的频率已经很高。 一些地区出现了“儒商”。读书人加入商人队伍,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经商不再被视的好途径。儒商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商人的地位明显提高。中国十大商帮——山东、陕西、山西、福建、徽州、宁波、龙游、洞庭、广东、江西等商帮在嘉道时期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商人经济地位提升的同时,商

朝贡制度浅析

文史Historical Monthly 品史 朝贡制度浅析 文/孟文文1 王 君2 摘 要 中外学者一般将古代中国与境内蛮夷部族、其它国家建立的朝贡关系及其相关制度称为朝贡体制。近年来,关于朝贡制度的探讨虽日渐增多,但大部分集中于某一朝代中原与朝贡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对自先秦开始直至清末,跨越两三千年的朝贡制度少有整体性研究。本文试从朝贡制度的理论基础、现实目的两方面对朝贡制度进行整体性探讨。 关键词 朝贡制度 理论 现实目的 一、朝贡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华夏中心意识与大一统思想 在迈入国家门槛的早期,华夏与夷狄并不具有文明优劣比较的含义。《孟子》:“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及至西周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制度礼仪渐备,中原社会与周边少数民族社会的差距日趋扩大”,华夏民族的文明优越感、自我中心意识始渐养成,夷狄称谓有了鄙侮之意。其实,在人类历史早期,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及生产力水平限制,民族自我中心意识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但随着地理障碍的突破、各文明民族间交往的扩展,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大都逐步淡化消失了。中国却不同,一方面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她交往对象主要限于周边的夷狄、邻邦;另一方面,在整个东亚乃至中亚、东南亚,古中国一直处于文化科技领先的地位。在此环境中,华夏族的自我优越感不断强化。《清朝文献通考?四裔考》中言:“中土居大地之中,灜环四海;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诸国,亦谓之裔。”将边境蛮夷与海外诸国皆称为夷,华夏族的自我中心意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可见一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先秦时期,大一统观念即已产生。至秦汉一统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大一统的理念深为以后各朝代所认同。明太祖即位之初,即对外宣谕:“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宇如一。”清世宗雍正更是在《大义觉迷录》中说:“自我 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 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 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 中外之分论哉!” 中国既然是天下的中心,帝王是天下 之主,各国自然要臣服于天朝,正式交往 要以朝贡的身份觐见。中国的史官在记载 中外交往之事时,往往一厢情愿地用自大 字句,正是这种天朝心态的反映。 (二)“守在四夷”的治边思想 “守在四夷”治边思想的成因主要 有二。一是夷狄之地不可耕而食,其民 不可臣而畜; 二是用夷狄藩屏中原, 以固中国安全。 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以农耕为 本,而周边夷狄所处多为草原、隔壁、 荒丘,无法耕稼。明太祖在《皇明祖 训》中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 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 不足以使令。”且拓边必会耗竭府库, 疲惫百姓,因此对用兵边疆之事,各朝 大都持谨慎态度。各安其地,“守在四 夷”成为中原王朝重要的治边策略。 “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 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 亦不祥也。” 周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藩 屏思想为后代继承。除遣皇室子弟驻扎 各地,拱卫京都外,各朝亦重视以前来 朝贡的邦内藩部和边境属国作为屏障, 抵御外侮,保卫本土安全。 二、朝贡制度中的现实目的 不同的史学工作者对朝贡国的具体 划分有所不同,在此,笔者将其分为境内 藩部、典型的朝贡国和一般的朝贡国三大 类,境内藩部在此暂不议。典型的朝贡国 包括朝鲜、安南、琉球及隋唐时期的日本 等,数目极少,主要特征有朝贡国向中国 称臣、定期朝贡、采用中国年历、年号 等;中央王朝则对其国王予以册封、赏赐 及回赐等。其余国家为一般朝贡国。下面 笔者对中央王朝及朝贡诸国在朝贡制度中 的现实利益目的进行概要分析。 中央王朝的现实诉求。从政治角度 看,主要为维护、保持国际国内的政治 军事安全与优势。利用藩部、朝贡国藩 屏中原,拱卫中央王朝边境安全的“守 在四夷”治边策略前文已叙,不再赘 述。另一方面,边境安全无疑也利于国 内统治的安定。 朝贡国的现实利益追求。对于典型 朝贡国来讲,主要为借助天朝威望实现 政治目的。如“朝鲜、安南国王都曾借 助明朝的外交声势在其国内立威以压服 反对势力,而琉球、中山国的君长皆借 明朝声威统一临近各部,雄制一方”。 清代,安南黎、阮、新阮三方割据势力 为增强自身力量,争相请封,与中原建 立朝贡关系。文化需求,典型的朝贡国 如日本、朝鲜,因慕中原文化,积极遣 使来华学习,这在隋唐时期尤为明显。 经济需求,虽非首要目的,但互市贸易 也是该类朝贡国的重要诉求之一,尤 其是在实行闭关政策的明清时期。如, 清册封安南阮光平政权之后,阮立即 请求重开水口互市贸易,“自清廷设 禁以来,内地贡物罕至安南……其后因 商旅绝迹,虽重价购求,仍不可得,国 用遂日形短绌……奏请将水口一关,仍 旧开放”。对于一般朝贡国,主要追逐 经济利益。一方面,中原王朝厚往薄来 的朝贡政策,使朝贡国获利丰厚。另一 方面,通过朝贡建立外交关系,助于发 展双边贸易,典型如荷兰、英国、苏禄 等,这些朝贡国显然为贸易而来。当然 部分国家如西域诸国在一定时期也含有 政治动机因素。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何芳.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 学报.1998,(6). [2]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清史室.清史资料 4[M].北京:中华书局,1983,5. [3]转引自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M].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4. [4]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参见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M]. 中华书局,1987. (作者单位:1.山东师范大学历史 与社会发展学院;2.山东英才学院医学 院) 1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和近代亚洲经济圈》读书报告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和近代亚洲经济圈》读书报告 所谓国际契机,即指国际环境。历史上存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此形成了“亚洲经济圈”,即“前近代亚洲市场”。而欧洲接触亚洲就必须面对一个以整个亚洲为规模的按自身规律运行且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圈。这样,中国面临的国际契机不仅是来自西方的影响,还有是以自身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圈。 滨下武志的这本《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比较有代表性地阐述了他对亚洲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一些看法。主要表现在关于亚洲近代史开启的契机,以及以整个亚洲为对象的亚洲近代史怎样把握的问题,并且他强调地缘经济的作用。所以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从制度和市场两方面展开推导出亚洲区域在内的历史纽带;二是以中国的对外贸易为焦点,特别是关于欧美的商人、银行是怎样进入中国的贸易体系为中心,即以贸易金融、投资行动的变化为主线进行探求;三是试图从人、物、才的流动方面阐明香港在历史上具有的网络结合点的作用。所以我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对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一、从制度和市场两方面展开推导出亚洲区域在内的历史纽带。滨下武志首先对亚洲历史全貌进行了再探讨,并认为历来对亚洲近代史的研究,都是作为近代西方列强对亚洲的冲击来说明的,即经常提到的“西力东渐论”或“西方冲击论”。在这些理论里,欧洲扮演的是主动者的角色,而亚洲扮演的是被动者的角色。但是滨下武志并不认

同这样的传统观点,因此他试图寻求“一种既能有效地继承过去的传统,又能全面地把握各国不同的历史特质和现状,进而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设定问题。”首先把亚洲连为一个整体的纽带,即将亚洲各个部分有效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该体系以朝贡、回赐这种和中国之间形成的两国关系中以中国为中心的呈放射状构成的体系,是既有包容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立体的复杂的地域圈。这实际上就是亚洲经济之间的体制因素。因为这种朝贡关系使得以朝贡贸易关系为基础的贸易网络得以形成,即“亚洲经济圈”,或“前近代亚洲市场”。所以,当西欧进入亚洲时,亚洲经济圈除了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外,依旧保留和继承了自己的历史延续性。这样西欧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有着自身规律的、按照自身秩序运行的亚洲朝贡贸易体系。换句话说,欧洲也有一个面对来自亚洲“冲击”的问题。因此,“西方诸国一方面采取加入和利用亚洲原有的朝贡贸易形成的网络,另一方面则通过介入朝贡关系的一角,并试图使其改变的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实际上,朝贡贸易是一种等价物的交换,价格标准原则上是以中国国内市场(北京)的价格为基础换算的,支付手段也是中国的纸币。而纸币实际上是白银的支付凭证,亚洲区域贸易圈的形成、扩大使得白银流通量加大,白银结算体系逐渐形成。 二、以中国的对外贸易为焦点,特别是关于欧美的商人、银行是怎样进入中国的贸易体系为中心,即以贸易金融、投资行动的变化为主线进行探求。16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经过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对华输入白银的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随着印度鸦片向

论中国朝贡体系

论中国朝贡体系 2007级法政学院国际政治1班苏晓楠学号:072001045 中国朝贡体系,开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在明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直到19世纪末期开始衰败解体。这种朝贡体系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是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中国的朝贡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中国的朝贡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 中国商周时期的畿服制度 这是朝贡体系的雏形时期,在这个制度当中,中国中原王朝的君主是内外服的共主。君主在王国中心地区(内服)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在直属地区之外外服,则由接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地方统治者进行统治,内服和外服相互保卫。商朝的畿服制度带有强烈的原始部落军事联盟色彩,而周朝由于确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共主思想,将这一制度系统化和理想化,试图作为已知世界的准则。但是,由于周朝采用分封制度,后期又陷入诸侯纷争,所以这一制度基本仅停留在纸面上。 秦以后的册封制度 这是中国朝贡体系的发展成熟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原地区之后,建立起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帝国,以中国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正式得以确立。在这时期的朝贡体系中,中原政权和其他诸国以“册封”关系为主。即各外国需要主动承认中原政权的共主地位,并凭借中央政权的册封取得统治的合法性。中央政权对各地方政权往往直接封为“某某国王”,如“汉委奴国王”、“南越武王”、“疏勒国王”等。各受封国对中原政权按照不同的要求负有进贡和提供军队等义务。 朝贡制度的最终形成 这是中国朝贡体系的鼎盛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明确规定了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实际上确立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他并且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由此最后确立了朝贡体系成为东方世界的通行国际关系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中国中原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权的外藩。 这个时期,除了同明朝有直接接触的朝鲜、越南、缅甸等国外,在厚往薄来政策引导下,其他的一些国家对于明朝的朝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贸易往来,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的海禁政策,使得朝贡几乎成为这些国家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唯一手段,这之中最有名的就是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 朝贡体系形成的原因 朝贡体系是中原王朝与藩邦之间封建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它是儒家王道思想

最新朝贡贸易体系复习进程

中华与朝贡理念和秩序 纵观世界历史,朝贡既提供了一种向强大的统治者表示忠诚的手段,又是展示统治者的“德”(仁慈宽厚的途径)。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政治理念建构在表现为等级的礼仪上,接受皇帝的保护就要是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朝贡为这种社会秩序及其制度的机能提供了栩栩如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例证。作为一项规则,朝贡包含给予和接受的条款,贡品由顺从的人民奉献,而回馈物则是得到朝廷认可和奖赏的象征。 这种财物的授受被纳入“礼”的范畴,而“礼”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皇朝文献通考》有如下解释:“经国之用,博矣。而足用之要求有三焉,曰:生之有道,取之有制,用之有礼而已。”《皇朝文献通考》卷39,“国用考一”。“礼”体现了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理念。 所有国家间的关系都涉及礼仪,但是居于朝贡体制中心的中国的“礼”的形式独具特色。朝贡制度的管理部门称为礼部,朝贡可以被看做是以“礼”为基础开展对外关系的积极形式。在这种朝贡关系里,中国皇帝授予朝贡国家皇家的头衔(即册封),借此建立两国之间的宗属关系。根据中国与朝贡国家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确定由中国派遣使节到朝贡国,还是由朝贡国派遣朝贡使者来中国接受帝国官方文牒、印章,并交换礼物。终清一代,只有朝鲜、琉球、越南享受到接待中国特使的殊荣,其他的朝贡国家则只能派遣他们的贡使到北京。 由中国皇帝认可的朝贡国家派遣的朝贡使团要在规定的期间、经由既定的路线(海路包括广州、福州和宁波)访问北京。使团的人数由中国朝廷确定,规模较大的使团近千人,其中一些是商人。这些商人除了参与朝贡贸易本身之外,还可以在北京会同馆买卖特色商品。尽管买卖的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是由官方确定的,但私人贸易量日渐增加。因此,朝贡使团,特别是随使团来的商人到北京进行朝贡贸易的主要目的,变成追逐作为官方贸易附属的非官方贸易的利润。《光绪会典》的礼部条款记录了与邻近的朝贡国朝鲜、琉球、越南、老挝、苏禄和缅甸互市,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通过其他贸易方式保持联系的情况。很显然,中国与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在增长。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解释中国的世界视野是什么。在15世纪初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远至印度洋、中东、非洲,从而急剧扩大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随后有许多关于外国的书籍出版,如16世纪20年代初出版的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尽管书名冠以“西洋”,但是书中提到的大部分西洋地区的重要贸易点是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忽鲁莫斯和阿丹,尽管日本、朝鲜和琉球长久以来被视作东方的一部分,但是在黄省曾对西洋的论述中琉球也在其中。在明代,一个新的地区被列入已有的东洋和西洋的划分类:南洋。最初南洋意指苏门答腊岛西端的马来半岛。在那个年代,一个概念上的分组并不罕见,即称印度洋为西洋,印度洋以东则称为东洋。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的阿拉伯地区被称做南洋。在元代以前,这些地区有时被称做南海,有时被称做西南海。在现代中国的术语中,“南洋”是东起菲律宾的吕宋,西至印度海西海岸的地区。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第1~12页。 在北部边界,中国朝廷与清代征服的黑龙江沿岸几个部落间建立了朝贡关系。17世纪后半期,俄罗斯开始侵扰该地区,导致了两个王朝之间的战争,最终以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结束。该条约确定了两国的边界,并保证俄国与中国通商的权利。

国际贸易全套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际贸易属于() A.历史范畴 B.社会范畴 C.哲学范畴 D.经济范畴 2. 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国际贸易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3. 各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取决于() A. 国家性质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力 D. 生产方式 4. 下列哪项不仅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出对外贸易的规模,便于把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额进行比较,而且还可以由此计算各个时期定期的或环比的物量指数。() A. 价格指数 B. 贸易量 C. 贸易额 D. 贸易结构 5. 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指() A.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B.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进出口货易量 6. 国际商品交换的萌芽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7. 下列哪一项在世界贸易中是主体,是各国的主要市场,在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机构中占据主要地位() A.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社会主义国家 D.美国 8. 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以表示对外贸易的是() A. 国际贸易 B. 转口贸易 C. 海外贸易

D.货物贸易 9. 关于国际贸易的统计方法,我国采用的是() A. 国际贸易额 B.国际贸易量 C.总贸易体系 D.专门贸易体系 10. 下列指标中,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是() A.对外贸易值 B.对外贸易量 C.对外贸易额 D.贸易差额 二、多项选择题 1. 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 供国内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D.从海关保税仓库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E.从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2.列入总出口的项目有() A.本国产品的出口 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C.从国化货物的出口 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 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3.列入专门进口的项目有() A.供国内消费或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C.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D.进入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E.进入海关保税仓库的进口货物 4.列入专门出口的项目有() A.本国产品的出口 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C.本国化货物出口 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 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会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地理位置 B.经济互补性 C.国际分工的形式 D.贸易政策 E.运输条件 6.就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来说,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对外贸易的困难比国内贸易多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一)教学目标 由于明朝是农民起义建立的王朝,清朝是满族入关建立的王朝,为了加强及巩固统治的需要,在对外关系上也体现出从海禁走向闭关的总趋势。与此同时,世界局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体;欧美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中国世界领先的地位逐步被取代;欧美的西殖东来,从反面促使明清统治者逐步从开放走向闭关锁国;……这又进一步导致中国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拉大。本课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明朝“朝贡贸易”的基本概况,了解明朝及清初民间贸易的特征,理解明清两朝从开放到海禁、闭关走向的实质。 观察图像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异同;阅读文献和课文理解分析实例特征;搜集资料开展讨论进行交流探究成果。 2. 过程与方法 阅读文献,结合课文内容,学会分析“朝贡贸易”实质的方法。 观察《晚明中国海外贸易路线图》,学会比较各类“丝绸之路”特征的方法。 阅读文献,学会分析明清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根源及其影响的方法。 搜集资料,组织讨论明清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的概况和影响,学会引用说明论证、质疑辩驳、补充完善等方式,开展与他人交流学习与探究成果的方法,来评价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对外贸易的“闭关自守”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对外开放交流促进国家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反之,闭关锁国只能导致闭塞与落后,在资本主义大潮到来之时,进一步拉开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 (二)教学重点 1.重点:朝贡贸易以及明清海外贸易的走向(海禁——开禁——闭关)与实质 明清对外贸易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上是不予涉及的。了解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整体趋势:明朝官方推行朝贡贸易,对民间实行海禁后又开放海禁;清朝从海禁到开禁再到闭关。理解其基本走向与实质应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如何全面分析和客观看待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和闭关政策 大一统的明清王朝为什么在对外关系方面,一改唐、宋、元时期的开放政策,逐步趋向闭关?这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当时世界的大背景有什么关系?如何正确理解明清对外关系的时代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如何全面分析和客观看待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和闭关政策,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从亚洲认识中国:滨下武志研究“朝贡体系”的启示

政治科學論叢∕第三十九期∕民國98年3月∕頁55~84 ???????? ??????????????? ???*????** ?āā? 濱下武志的朝貢體系研究既認可中國朝貢體系的重要性,又將朝貢體系的意義,從亞洲區域經濟的發展史當中來理解,但主要是在亞洲的框架下消弭了中國的國族性。濱下武志對亞洲的理解首先在於不認同歐洲勢力「侵入」亞洲,此點即為對於「衝擊──反應」論的反思,歐洲力量並沒有滲入亞洲內部,而是透過由華僑、印僑等已經構築完成的貿易網絡從而擴張其勢力,因此歐洲在亞洲內部根據其擅長的金融、貿易面向中並沒有創造新的環境,而僅是利用原有的秩序而已。本文的目的在透過對濱下的研究,將亞洲做為中國研究方法的知識基礎與內涵,加以說明。 ??????、????、????、????????? * ????????????,E-mail: imhoturnot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7532697.html,。 **????????????,E-mail: cyshih@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7532697.html,.tw。 ????:97?7?28?;????:98?1?19?

從亞洲認識中國:濱下武志研究「朝貢體系」的啟示陳威志、石之瑜56 在亞洲研究中國的學者面對兩種新的研究立場,一是從亞洲認識中國,二是從天下認識中國。前者是日本與韓國等亞洲學者的看法,歐美學者多不熟悉,而後者是新近出自大陸的主張,受到歐美學術界的重視。亞洲與天下的看法在表面上有雷同之處,都具有抗拒歐美社會科學理論的作用,也都是超越民族國家的角度,但天下觀將亞洲置與中國傳統的天下觀之中,間雜了某種華夷之分與爭取正統或逐鹿中原的意識(張啟雄,2002;2006),而亞洲各國之間卻時也存在將自身視為「小中華」的態度(葛兆光,2005;古田博司,1998)。相對於天下觀,以亞洲為方法的效果,是化解了天下或中原在概念上的中心地位,而把中國當成是不同區域或民族的組合,或稱網絡化。濱下武志的朝貢體系研究居於其間,雖認可源自中國的朝貢體系的重要性,但又將朝貢體系的意義,從亞洲區域經濟的發展史當中來理解,故主要仍然是在亞洲的框架下消弭了中國的國族性。天下觀的探討已經引起大量關注,也必繼續帶動後續的研究,但是在亞洲學者間逐漸流行的從亞洲觀,則缺乏充分介紹,部分因素在於戰前大東亞共榮圈的惡名昭彰使然,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學者對此缺乏興趣。本文的目的在透過對濱下的研究,將亞洲做為中國研究方法的知識基礎與內涵,加以說明。 ?????????? 作為一種抗拒概念的亞洲主義有其歷史淵源,而最近一波的探討可以從晚近的《一個可以說NO的日本》(石原慎太郎、盛田昭夫,1990)後,石原慎太郎(Ishihara Shintaro)與馬哈迪(Mahathir Mohammad)在The Voice of Asia一書裡的寫作脈絡中探索,石原與馬哈迪主張亞洲人不應對西方針對自身經濟或人權所提出的指示言聽計從(Mahammad & Shintaro, 1995)。亞細亞是一個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其東方為亞細亞,亦有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可能是來自亞述人之稱呼,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馬場公彥(2004)曾說:

朝贡体系简史

当大哥的成本:中原维持朝贡的开销
大象公会 12 月 08 日 00:42 分享到: 朝贡 历史 外交 分类 : 热点
摘要 : 历史上,中国往往在东亚地区占据优势地位,通过朝贡体系,不断 确认“天朝上国”地位。为此,中原王朝承担着巨大开销,效果却有限,甚 至有小国将朝贡当做牟利的来源。出乎意料的是,朝贡体系在汉、唐两朝并 不兴盛,却在国力偏弱的明代达到巅峰。
文 / 大象公会 公元 1448 年,四川杂谷安抚司的几位入贡僧人做了一件令明王朝十分头痛的事 情:拒绝赏赐。

起因并不复杂。年初,“番僧”入京,进贡刀剑、铁甲若干,照惯例等待朝廷厚 赏,完成一次稀疏平常的暴利买卖。但这次礼部突然发难,以其贡物薄而赐予厚,上 奏稍减回赐。 站在明王朝角度,这个决定很容易理解。来者不过是折边的“番僧”,又不识好 歹,只带了如此少的贡品,减少回赐非常正常。 但已经习惯了旧例的番僧非常不满,又做出惊人之举:不肯拜赐。这惹恼了明英 宗朱祁镇,愤怒之中,朱祁镇失去了风度,罢去给番僧的赏赐及下程,将他们软禁于 会同馆,不久又投入锦衣卫狱。 对于双方来说,这个结果都非常丢脸。明英宗很快收回了命令,将他们放出,发 放减量版的赏赐,令其返程。
明英宗朱祁镇 番僧南哥藏等人其实没理由抱怨,他们已经足够幸运——明朝是历史上赏赐最为 丰厚的朝代,一直坚持“薄来厚往”原则,即使它的国力可能是中原王朝中最薄弱的。

如果是在汉朝,南哥藏等人根本都没有资格朝贡。少数被承认的地区首领,进京 后也只有少量馈赠,主要是册封封号为主;至于盛世唐朝,“羁縻”是对外政策的核 心,手段多是颁发封号。 严格意义上,明朝才第一次建立了完备的中华朝贡体系,它是独特的政治、军事、 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产物,尤以赏赐丰厚,蔑视平等交易原则著称。 【什么是朝贡?】 宽泛意义上,许多地区都出现过朝贡关系。 古波斯帝国的周边国家周期性对其进贡, 雅典也从提洛同盟中纳贡, 古罗马帝国、 阿兹特克帝国都有过类似的纳贡现象。 这种朝贡形式比较简单: 一方向另一方支付财物或表示尊崇, 以结盟或避免交战。
伊朗波斯波利斯遗址上精美的浮雕人物,他们描绘的是前来波斯朝贡的使节 但没有任何朝贡行为比中国的更久远,更复杂。事实上,只有中国才有如此制度 化的朝贡体系,与之相比,欧洲、美洲等地区的朝贡行为不过是体系的雏形。 不过,中国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备的制度。虽然东亚、东南亚国家很早就 与中原王朝发生关系,但并不是产生政治关联就可以看做产生朝贡体系。既不是条约

明朝与日本的朝贡贸易

明朝与日本的朝贡贸易 [摘要]朝贡贸易是一种由“朝贡”和“赏赐”所表示的、官方严格控制的交换活动,完全意义上的朝贡贸易只存在于实行海禁政策的明朝。明日朝贡贸易与海禁政策、倭寇问题互相交织,本文重点分析了明初洪武年、永乐年、宣德年和明中后期中日朝贡贸易的发展脉络。从洪武、建文年间朝贡贸易体制初建,到永乐年间朝贡贸易达到鼎盛,再到宣德年间回落,最后到明中后期时朝贡贸易开始萎缩、寥落,唐、宋、元三朝形成的海洋优势最终流失到了西方列强手中。 [关键词]明朝;日本;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一种由“朝贡”和“赏赐”表示的交换活动,完全意义上的朝贡贸易只存在于明朝。即由政府遣使至海外诸国(主要使东南亚国家)颁赐明朝正朔,邀其入明朝贡,明政府对朝贡国正贡回赐,附载货物由官方给价收买或由贡使自行出售的政策。朝贡贸易确立于洪武年间,永乐朝臻于鼎盛,宣德年间维持平稳,明中叶以后衰落。 1 明初中日朝贡贸易 明初统治集团致力于建立以大明帝国为中心的“万国朝宗”的朝贡体系,主要靠朝贡贸易维系,朝贡贸易事实上成为明朝“怀柔远人”的一种工具,传统的官方海外贸易的政治外交功能被发挥到极致。 1.1 洪武年间 朱元璋称帝后不久,即在浙、福、广三省设市舶司,并于洪武二年(1369年),编订《皇明祖训》,将日本等十五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 洪武元年(1368年)和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两次派使臣赍国书去日本,但均未见成效。 洪武三年(1370年)3月,朱元璋再遣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日本怀良王了解到来使并非蒙古人,且当时南朝形势日趋恶化,因此怀良王改变了态度,接待了赵秩。又于次年“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州被掠人口七十余”。朱元璋大喜过望,厚赐祖来等人。从此开始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 中日关系表面上有所改善,双方开始互派使者,但倭寇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倭寇不断对山东、浙江沿海进

朝贡贸易

一.中国商业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依据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依据材料一分析,“朝贡贸易”有什么特点?对中国的影响如何(6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依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2)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 材料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3分) 答案 (1)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或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2分)影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4分) (2)变化:①棉纺织品进口增加;②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③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3分)原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②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③国际竞争的加剧。(2分) (3)中国: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②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⑤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答出任意3点,给3分) 二.明清对外贸易 材料一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_评滨下武志教授的_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_

·书 评· 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 ——评滨下武志教授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朱荫贵 提要:80年代中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了与“冲击— 反应”论迥然有别的“亚洲经济圈”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它 是日本学术界最近二三十年引起争议最多的学术观点,其影响远远超出日本学术界。 滨下教授的代表作是《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该书围绕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和 朝贡贸易体系,考察近代亚洲内部贸易关系和亚洲与欧洲的关系,对近代中国和国际 关系的变化提出了独特见解。 1984年5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滨下武志教授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学者一起,在日本社会经济史学会全国大会上以“近代亚洲贸易圈的形成和结构——以19世纪后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中心”作为共同论题,向大会提交了系列论文并作了会议发言。次年,这些论文作为专题论文集中发表在《社会经济史学》杂志上 。这是“亚洲经济圈”理论在日本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此后,这一理论就以其一系列全新而又富于挑战性的观点在日本学术界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论争,成为日本史学界最近二三十年最引人注目而又最引起争议的学术观点。其后,参与这些论争的学者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有从事东洋史和日本史研究的学者,还有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这些论争又推动认同和不认同以及部分认同滨下武志教授观点的学者在不同的领域中从事进一步研究。十多年来,围绕这些论争发表和出版的论文、著作数量虽然没有正式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同一时期没有其他任何理论引发的讨论和出版物能够与之相比。而且,随着日本国内和国际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对“亚洲经济? 148? 这些文章主要包括滨下武志的《近代亚洲贸易圈中的银流通》,K.N.唐立的《亚洲贸易圈从前近代贸易向殖民地贸易的转换1700—1850年》,杉原熏的《亚洲内部贸易的形成和结构》,川胜平太的《亚洲棉布市场的结构和展开》以及角山荣的《亚洲内部的米贸易和日本》等文,均发表于〔日〕《社会经济史学》第51卷第1号,1985年6月。 东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从朝贡文书看清代的朝贡体系

从朝贡文书看清代的朝贡体系—兼评何新华《清代朝贡文书研究》 2016年,何新华先生的新著《清代朝贡文书研究》由中山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该书被誉为是国内外第一步系统研究清代朝贡文书的著作,是作者继《威仪天下:清代外交制度及其变革》、《清代贡物制度研究》、《最后的天朝:清代朝贡制度研究》、《天下体系:一种建构世界制度的中国经验》等著作之后,第五本系统研究清朝朝贡制度的专著,作者对清代的朝贡文书做了详细而系统的梳理,史料翔实而丰富,全书共搜集了532件朝贡文书,涵盖了清朝与当时世界上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各种文书交往,并且作者在很多地方都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解释,填补了清代朝贡文书方面的研究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独具特色的朝贡文书制度 朝贡文书作为朝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一种外交专用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史料,见证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互动交往和关系变迁。自古以来,没有朝贡文书,周边国家的朝贡要求就会被拒绝,朝贡文书不够规范,朝贡要求同样会被拒绝。朝贡文书并非清代所独有,清代之前的明朝时期,朝贡文书已将发展得很是完备。但是,由于清朝自己的满族特性、合法性的不足以及满文的使用,清代的朝贡文书有迥异于前朝的特点和风格。清朝的朝贡文书涵盖了从清朝入关前直至灭亡时期,时间跨度差不多伴随清王朝的始终。因此,系统的了解清代的朝贡文书,对于梳理清朝与不同国家的交往内容、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何新华指出,朝贡文化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是话语分析意义。何新华指出,朝贡文书作为古代中国的世界秩序的重要的话语体系,其运用的语词、句式和篇章都充满了权力结构、思想基础和秩序,这无疑是进行话语分析最好的文本。 第二是公文价值。清代朝贡文书的体裁格式在国内、国外完全一致,朝贡文书可以看作国内文书制度的延伸。因此完整的研究清代朝贡文书,甚至可以补充国内同类文书的缺失,是完整研究中国古代文书制度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是外交史料价值。对清朝朝贡文书的梳理,有助于理解清代的朝贡外交制度,从内容上把握清朝与相关国家的交往、外交政策与变迁,以及文书体现的交往内容。 第四是比较文化价值。与中国来往的相关国家处在不同的宗教文化影响下,其朝贡文书也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例如,同处于儒教文化圈的越南、琉球和朝鲜三国的朝贡文书多引据经典,讲究尊卑和大义,具有鲜明的儒家文化特色;东南亚曼陀罗体系内的国家,如泰国、老挝等带有小乘佛教的特点,中亚游牧部落国家具有鲜明的伊斯兰特色,南亚国家则具有藏传佛教特色,欧洲国家的朝贡文书具有基督教特色。 第五是文学价值。在儒家文化圈的朝贡文书,由于汉化程度高,文书中融入了中国文学传统的词赋等元素,用典丰富,有很多骈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全书从事实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总体上概述清代朝贡体系的研究,作者将朝贡文书分为朝贡下行文书、朝贡平行文书和朝贡上行文书,每一类文书包含有不同的体裁和类型,作者分别详细介绍了诏书、诰命、谕祭文、敕谕等下行文书,表文、状文、奏本、奏折、祭文等上行文书以及咨文、照会、柬文、信函等平行文书。从第二章到第八章,作者分别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清朝与之交往的朝贡文书。这些国家涵盖了诸如琉球、越南、朝鲜这样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国,也包括暹罗、南掌这类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国,也包括暹罗、南掌等一般的朝贡国,还有欧洲国家等名义上的朝贡国。第九章以后作者叙述了晚清时期清朝的近代朝贡文书的变迁,展示了从朝贡文书到近代外交文书的转变的动态过程,便于与前文典型的朝贡文书对比和比较。同时,为了方便比较分析,作者在每一章都选择了不同的朝代该地区同一国家与中国的朝贡文书,便于学者从纵向的角度进行分析。 作者对朝贡文书下性文书的表文研究颇为详细,他将表文格式分为进贡表文,请封表文和谢恩表文四大类(表文扮演了国书的功能),而对表文的材质也分为了纸质表文、金叶表文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