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调整

论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调整

[收稿日期]2006-07-03

[作者简介]蔡幸(),女,汉族,广西梧州人,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

论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调整

蔡幸

(广西财经学院 金融系,广西 南宁 530003)

[摘要]通过对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在本科教学与专科教

学中的主要差异分析,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国际金融”课程的

教学进行调整。

[关键词]本科教育;“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调整[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国际金融”是金融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各大高等财经院校的金融、国际贸易、财税、保险类各专业的本科教育的基础理论课,成为财经院校金融、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自我国加入WTO 以来,尤其是广西面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新形势下,国际金融知识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渗透性不断加强,国际金融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的。作为一所培养经济金融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财经院校,在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时期,如何顺应本科教育的教学要求,调整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培养出合格的国际金融人才,这是我们作为一名国际金融的专业授课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特点

1.本科教学应能体现出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和新发展。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制度。随着各国经济的开放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加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国际金融问题。首先是汇率理论,由于80年代很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很高,学术界更关注固定汇率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能够对一种名义汇率保持承诺,且有公信力,则一国的通货膨胀可以降低,汇率可以保持稳定,但后来出现的危机使人们开始从汇率的可持续性、从危机预防的角度分析在国际资本高速流动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安排问题。有影响的理论有原罪论、害怕浮动论、中间制度消失论、退出战略等。其次是货币危机理论,

随着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出现以来,已经发生了十几次货币危机,从而使货币危机理论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焦点之一,按照代序分类,有三代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另外,随着将信息经济学引入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出现了一些新发展。因此,在教学组织上应有选择地加强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和新发展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在理论的逐步展开中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同时也使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层次。而如果只是对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作简单的介绍和批判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本科教育的需要。

2.国际金融课程本科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出理论与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这对于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尤其重要。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尽管还处于萌芽阶段。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实践问题层出不穷。这样,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及时补充新的理论和知识,以反映理论和实践的进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和要求的高水平人才。

3.本科教学的重点应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国际金融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利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基本

2006年10月第19卷增刊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 nce and Econ omics Oct.2006V ol 119

1974-:4

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