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全的猪场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总结

最全的猪场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总结

最全的猪场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总结
最全的猪场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总结

猪场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总结及改进方案

根据本人对猪场管理的理解,将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分为九个部分,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实验猪场面临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目标:

1)一头公猪自然交配下完成20-25头母猪年配种任务,人工授精下完成150-200头年配种任

务。(壮年猪每周使用频率本交4~5次,人工授精每周采精1~2次。)

2)一次射精量在150毫升以上,密度(密度仪测定):2.5亿以上,精子活力(前进运动精

子数/总精子数)0.7以上,畸形率20%以内,一般使用年龄3年左右。

要点:

1)辨别优劣,雄性外型,睾丸发达对称,四肢强键。8月龄体重达到130kg。

2)单圈饲养,防止打斗。不能连续使用,也不能长期禁欲。

3)每周适当运动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可减少公猪蹄病。经常用毛刷擦拭体表,促进血

液循环,可延长使用年限。

4)保护公猪,经常水冲洗阴囊,夏季一定要防暑降温。公猪适宜温度18~22℃,高温会使精

液品质变差。

5)由于猪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导致猪很容易感染寄生虫,感染后猪食欲不振,吃得多

长的慢,逐渐消瘦,所以要定期对公猪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每年两次,用虫克星、阿福丁、全灭)。

6)使用专用公猪料,满足日常营养需要。营养水平(标准配种公猪):消化能3100卡,粗

蛋白13.5%,赖氨酸0.55%,钙0.7%。配种时还可每日增加一枚鸡蛋,以补充公猪体力消耗,使其保持良好的性欲。

7)免疫程序: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猪丹毒疫苗、猪口蹄疫疫苗,每年

春季或者秋季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猪喘气病疫苗、猪乙脑疫苗。两次疫苗间隔为1周左右。具体程序因猪场情况而定。

实验猪场种公猪管理问题:

1)没有专用的公猪料,休息期用妊娠料,配种期用哺乳料,用料不科学、不规范。

2)公猪过剩,没有制订淘汰计划,没有后备公猪管理计划。猪场采用人工授精,400头母猪

最多需要3头公猪即可,现有9头,两头即将淘汰的。

3)公猪保养不够,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没有每周的固定运动,圈内卫生经常无人清扫,粪

尿堆积,不利于公猪健康。

4)没有制订定期检查公猪精液品质的计划,检测设备老化陈旧,无精液稀释和保藏流程及

规范。

二、后备及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目标:

1)更新母猪群,提高母猪繁殖效率。

2)使母猪及时发情,配种率85%以上。

要点:

1)合格的后备母猪:商品猪场的后备母猪最好选用二元杂交(长白、大白)。有效乳头6对

以上,至少3对在脐部以前。身体健康,体型良好,肢蹄健壮,外生殖器发育良好。

2)小群饲养,每圈3~5头,每头占地面积至少0.66 m2,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3)限饲+短期优饲相结合饲喂,7月龄100kg之前限饲,饲料保证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日给量2kg。7月龄之后优饲,加大饲喂量至2.5~3kg,促进发情,并根据膘情适时调整饲喂量。

4)加强催情,除了采用合适的饲喂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公猪诱导、药物催情和调换圈舍的办

法。注射孕马血清和绒毛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猪发情和排卵。加强运动也能刺激母猪发情。

5)适时配种,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每次发情持续时间3~5天。

6)一般后备母猪发情2次后可以配种。配种时间一般选在早晨饲喂1h后或者下午6点,冬

天可适当提前)。

7)使用专用的后备母猪料或者空怀母猪料,饲料营养水平一般为:消化能2900卡,粗蛋白

14%,赖氨酸0.67%,钙0.53%。结合青饲料饲喂效果很好。

8)做好返情母猪的再发情和配种工作,做好母猪返情记录,及时淘汰不合格母猪。

9)免疫程序:同种公猪。

实验猪场后备母猪及空怀母猪管理问题:

1)没有专用空怀母猪料,用妊娠料饲喂,导致母猪发情困难或者不发情。

2)后备母猪发情率低,催情手段单一,只是简单利用公猪诱导。圈舍不卫生,无专人负责。

3)没有短期优饲的饲喂方式,没有饲喂青饲料,饲料中没有添加对发情有帮助的维生素和矿

物质。

三、采精和配种技术

要点:

1)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种公猪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2)一般来说,成年公猪每周采精1~2次,一次精液大概可稀释成10~20份,可供10头以上

待配母猪使用。

3)采精时要保证环境舒适,消毒彻底,采精员的力量拿捏很重要,保证阴茎不从手中滑落。

公猪射精一次一般10~15min,分多个阶段,精液呈乳白色。

4)精液如需保存,应在17℃的温度下保存,过高和过低的温度都会杀死精子。精液稀释一

般用葡萄糖、无机盐和抗生素加水,在适宜的温度下可放置3天左右。

5)母猪发情诊断:经产母猪断奶4~7天左右,用手压背,母猪静立不动,外阴肿胀,有粘液

流出,目光呆滞,愿意接近饲养员。一般可持续3~5天。

6)配种时机,母猪排卵一般在发情后36~48h,所以在出现第一次发情后的12~18h输精一次,

一天后再输精一次(间隔18h左右)。卵子在母猪体内仅存活6~8h,因此要抓住发情机

会,否则就只能等下一个发情期了。

7)配种操作:清洁器具和双手,将输精管斜向上45°,逆时针旋转缓慢向前,约10~15cm

后,水平插入,25~30cm后感觉有阻力,再逆时针回抽,感觉输精管被锁住后停止。剪去尖嘴,让母猪子宫产生负压,此时可用力压母猪背,或抚摸乳房以刺激其吸收精液。输精时间3~5min,然后保持原状3min。

8)配种前将一头公猪赶在母猪定位栏前有利于提高配种效率。

9)配种要按猪场生产计划进行,根据母猪数合理配置周配母猪数,做好同期发情,可大大提

高生产效率。

10)不发情或返情母猪要每天用公猪刺激,增加运动,如果两周后仍不发情,可用激素催情。实验猪场采精及配种问题:

1)粗暴采精,有采精倾向,不喜欢使用那些不听话、不温顺的公猪,造成浪费。

2)随用随采,没有编排采精计划,不规律。精液简单稀释,不保存,精液利用率低。

3)无基本检测设备,显微镜老化陈旧。镜检不规范,精液检查包括pH、活力检查、密度、

畸形率。正常pH在7~7.8,新鲜精液的活力不低于0.7,畸形率不超过18%。

4)采精及配种期间,猪的营养没有特殊照顾,有很多看不见的损失。如规范操作的话,可提

高受精率,提高产仔数,提高公母猪使用年限等。

5)没有编排规范的配种计划,造成有时配种多,有时配种少,对生产的影响很大,比如无法

做到同期发情,猪舍难以同进同出,仔猪均匀度较差,增加生产成本等。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目标:

1)提高胚胎着床率,减少死胎、流产,增加产仔数。

2)调整母猪体质,保证初生仔猪的活力和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

3)尽可能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饲养成本。

要点:

1)确定母猪妊娠。确定母猪是否怀孕十分重要,这关系到母猪返情处理,妊娠期计算等。母

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日,所以配种后21日若不再发情,可初步认为受胎了。

2)母猪妊娠期推算。母猪的妊娠期为110-120日,平均为114天。三种方法帮助记忆:三三

三法、日加4减6法、配种月加3配种日加20法。

3)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因妊娠时间和母猪体重差异很大,总的来说能

量不低于2950卡,蛋白不低于13%,赖氨酸0.55%,钙0.68%,还要特别注意补充足量

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妊娠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为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是受精卵附着期,受精卵着床

是关键。从第一天就要限饲,过量饲喂或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中期要调整好母猪体况,使母猪在妊娠85日时背膘厚度在16~18mm,提供低能高纤维的日粮有利于减少母猪肥胖,减少便秘,为母猪泌乳打下基础。后期是胎儿快速生长期,要加料攻胎,逐渐增加饲喂量,从而增加母猪营养储备。整个妊娠期的采食曲线应为:前期30日1.8~2.0kg——中期55

日1.8~2.0kg(根据体况调整)——后期25日2.0~3.5kg。

5)杜绝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提供充足饮水,舍内温度控制在16~20℃。母猪最怕夏季,常常

因为气温高导致母猪食欲低、体温高、呼吸频,严重时出现死胎。所以母猪舍一定要有通风降温设备,并搞好舍内卫生。

6)产前免疫:配种前30天注射猪细小病毒、伪狂疫苗,配种前2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猪

肺疫三联疫苗。

实验猪场妊娠母猪管理问题:

1)全部饲喂精料,无青饲料,经常发现有母猪便秘。

2)采用定位栏饲养,无法运动,母猪蹄病较多。

3)母猪卡不规范,没有将同一时期的妊娠母猪统一管理,容易出错。

4)妊娠舍与产房布局不合理,待产母猪走到产房距离较远,容易跌倒造成流产。

五、母猪分娩管理技术要点

1)产房准备。产房消毒一定要完全彻底,可用1:800百菌消或者1:400金碘喷洒。产房温

度调节到18~23℃较为适宜,设仔猪休息区,该区适宜温度34℃。

2)母猪临产征兆。产前3~5天,乳房肿大有光泽,乳头发红,外阴不红肿下垂,尾根两侧凹

陷。产前12h,停止采食,叼草做窝,紧张不安。当最后一对乳头也能挤出乳汁时,说明4~6h后母猪分娩。

3)分娩规律。每5~25min产一个胎儿,产程持续2~4h,全部仔猪产出后10~60min胎盘脱出,

分娩结束,超过5h可能发生难产。

4)接产护理。产前用1%~2%的来苏尔消毒母猪臀部和外阴,产出4~5头胎儿后,用1%高

锰酸钾水擦洗母猪乳头。接产人员也应将手臂彻底消毒。仔猪生下后先擦净全身再断脐带,在离仔猪腹部4cm处用剪刀剪断,再用碘酒擦抹断脐处。

5)假死、难产处理。新生仔猪假死时,应迅速掏出口中粘液,一手抓住后腿,将仔猪倒提,

拍背刺激即可。母猪难产时可注射催产素(1ml/50kg体重),仍然无法顺产的应使用人

工掏出助产法。人工助产之前一定要消毒好手臂,戴手套并涂润滑剂,沿着母猪努责间隙慢慢伸入产道,然后检查胎儿胎位,扶正后掏出。

6)产后护理。一定要预防产后感染,连续2~4天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分娩后12h内母猪只

需饲喂加盐麸皮汤,补充分娩时损失的水分和盐离子。产后2~3天,母猪体质仍然虚弱,适宜饲喂粥状和清淡饲料。

实验猪场母猪分娩管理问题:

1)产房饲养员操作技能有待提高,责任心以及主人公意识有待加强。

2)分娩时产房消毒不够重视,临产前没有对母猪进行消毒,分娩过程中预防感染的意识不够。

3)粗暴助产,手臂和手指不经过任何消毒处理即伸入母猪产道进行助产,严重影响母猪健康。

4)新生仔猪特别是弱仔照顾不够,简单断脐、擦干后便不管不顾,没有协助仔猪吃初乳,没

有人为的让弱仔吃前乳房的乳汁,造成窝间仔猪不均匀。

5)产后护理明显缺乏。没有相应的盐水麸皮汤,产后2~3天也没有准备粥状或清淡饲料。

六、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目标:

1)努力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提高母猪泌乳能力,哺乳出数量多、体重大的健康仔猪。

2)维持较好体况,断奶后能及时正常发情配种,母猪产后子宫炎控制在5%以内。

3)每年产仔窝数达到2.2以上,窝平均产活仔数11头以上。

要点:

1)母猪哺乳期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温度18~23℃较为适宜。

2)泌乳规律:泌乳量由少到多,在21天时达到顶峰,之后慢慢下降。夜间泌乳次数要多于

白天,母猪没有乳池,只能受小猪拱乳头刺激产乳。一般前几对乳头的泌乳量要大一些。

3)猪初乳:母猪分娩后前3天内所分泌的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而且蛋白质、固

形物要高于一般常乳,因此一定要保证仔猪吃好初乳。

4)泌乳量:保证母猪较高的采食量是提高泌乳量的关键。3~5胎的母猪泌乳量最高,一般产

仔数越多泌乳量越大。

5)营养需要:能量3250卡,蛋白17.5,赖氨酸0.79%,钙0.72. 除了基本的营养素需求外,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母猪的泌乳能力。

6)夏季饲养:炎热夏季会使得母猪采食量大幅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哺乳母猪足够的能量摄入,

一般日粮中应添加3~5%的脂肪。此外凉水拌料也可增加母猪采食量,尽量选凉爽的早晨

或傍晚喂料,猪舍通风降温是必不可少的。饲粮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小苏打也有利于提高母猪夏季泌乳能力。

7)防止便秘:适宜的粗纤维水平以及青绿饲料是防止母猪便秘的好方法,但二者添加量不可

过多,防止引起母猪热增耗增加,不利于母猪健康。

8)保健防疫:母猪产后多以保健为主,即给哺乳母猪饲喂适当药物增强自身以及哺乳仔猪的

抵抗力。药物保健可采用中草药,不要过量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抗药性以及降低仔猪自身抵抗力。最佳的保健方法是产前做好相应疫苗注射,使仔猪一出生即有相应的抵抗力。实验猪场哺乳母猪的管理问题

1)哺乳料有待提高,特别是夏季,如何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是猪场面临的难题之一。

2)一窝内仔猪比较不均匀,仔猪出生时未受到足够照顾,产仔率高,但活仔率低。

3)产房用药不规范,饲养员擅自给母猪喂药,容易出现一批抵抗力较差的猪。

4)没有规范的剪牙断尾去势程序,经常可见去势不全、没有断尾的断奶仔猪,为保育舍增加

饲养困难。

5)产房卫生消毒情况较差,没有严格的疾病防护措施,饲养员吃住在产房,使得产房容易感

染疾病。

七、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目标:

1)使哺乳仔猪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重。哺乳期成活率达95%以上。

2)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6.0公斤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7.0公斤以上。

要点:

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初生仔猪的出生重约1.25~1.4kg,胃肠重量轻、容积小;酶系发育

不完善;胃肠酸性低;生长速度快;无先天免疫力;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因此哺乳仔猪需要特殊照顾。

2)仔猪出生7日内容易被母猪压死,而且这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

法是饲养员用心看护。

3)仔猪出生2h内要尽快吃上初乳,获得免疫力。采用人工辅助措施对仔猪固定乳头,遵循

大猪靠后,小猪靠前的原则,可保证仔猪整齐均匀,无僵猪。

4)仔猪出生3日内应补充铁剂(1~2ml复合性铁针剂)。

5)当一窝仔猪数超过12头或者母猪泌乳不足,应将多余仔猪寄养或并窝。最好在出生2天

内进行,并将母猪产后胎衣、黏膜涂与仔猪身上干扰母猪。

6)产房应建立仔猪休息区,最适温度为33~35℃,每周下降2度,可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一般猪场可采用垫草、红外灯保温、电热板加热等方法。

7)及时补料。母猪产后3周泌乳能力下降而仔猪生长迅速,再加上让仔猪提早适应断奶后的

干性饲料,仔猪7日龄后可适当补充高品质开口料(教槽料)。

8)剪牙、断尾和去势。剪牙的目的是防止仔猪犬牙刺伤母猪乳房和其他仔猪;断尾的目的是

防止保育和育肥阶段仔猪间的咬尾而引发感染;去势的目的是促进肥猪生长和提高猪肉品质。一般公猪20日龄前去势,商品母猪可不去势。

9)预防腹泻。哺乳仔猪在受到病菌感染、寒冷刺激、劣质饲料和母猪感染等会出现腹泻。腹

泻的种类一般有黄痢、红痢、白痢等,大多数由大肠杆菌引起。对于哺乳仔猪腹泻要抱有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理念,母猪的预防接种和健康是哺乳仔猪健康生长的关键。

10)免疫保健。仔猪应在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猪副伤寒疫苗的接种,还

应结合本地猪场情况适当增加和减免部分接种。

实验猪场哺乳仔猪的管理问题

1)对弱仔猪缺少足够关怀,容易造成弱仔抢不到足够的乳汁吃,导致大猪越来越大,小猪越

来越小,而且经常出现僵猪。

2)哺乳期母猪用药不规范,饲养员为了增加仔猪成活率,往往会使用过量的抗生素,猪场对

兽药的使用监管不力。

3)仔猪去势不彻底,伤口处理不恰当,经常可以看到公猪单个睾丸,以及感染现象。

八、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目标:

1)提高保育期成活率,降低断奶引起的生长滞缓。

2)成活率97%以上,次品率低于2%。保育猪70日龄体重达28kg以上。

要点:

1)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保育仔猪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在仔猪转进之前要将猪舍彻底清扫和

消毒。可用卫康或菌毒敌(1:300)或0.2%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后空舍至

少3天才能将猪转入。

2)分群调栏。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

群饲养。这样可以减轻断奶应激。

3)定点调教。猪有定点排便的习惯,因此断奶仔猪的调教至关重要。调教可培养仔猪区分睡

觉区、吃食区和排便区,有利于保持舍内卫生。

4)舍内环境。仔猪刚进保育舍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温度过低会增加仔猪应激,导致

疾病增加。最适湿度为60%~70%,湿度过高不利于仔猪健康。此外,还要考虑猪舍的通

风,以免有害气体增多损害仔猪健康。要保证猪舍内粪尿的及时清扫,包括猪栏内的稀便,这些粪便往往是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5)饮水采食。刚断奶仔猪前三天采食量很重要,健康猪群前3天采食量一般都能达到400g

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仔猪不掉膘,为以后的快速生长打下基础。刚开始要采用少喂勤添的方式,使仔猪尽量吃到新鲜料,不要让猪吃剩了好几天的饲料。自动饮水器要定时检查,饮水处与料槽的间距适中,饮水器高度最好有两个档位,方便前后期保育猪饮水。

6)饲养密度。合适的饲养密度有利于仔猪生长,冬季密度可稍微大一些,有利于保暖,夏季

密度要小一些。采用漏缝地板或半漏缝地板时,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最好为0.3~0.5m2。

7)营养需要。保育仔猪又可细分为断奶仔猪(7~10kg,14天)、保育前期(10~15kg,15天)

和保育后期(15~28kg,30天)。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差异较大。一般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为:能量3450卡,蛋白19.5,赖氨酸1.45%,钙0.7%;保育前期的营养需要为:能量

3400卡,蛋白18%,赖氨酸1.25%,钙0.7%;保育后期的营养需要为:能量3300卡,蛋白17%,赖氨酸1.15%,钙0.6%。

8)免疫保健。保育仔猪一般应注射的疫苗有: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蓝耳病、链球菌病

等。具体情况应根据猪场实际情况来定。仔猪保健一般靠饲料中按国标添加的药物,如硫酸抗敌素、金霉素和喹乙醇等,一般可解决仔猪保育阶段的疾病感染和传播。

实验猪场保育仔猪的管理问题

1)调栏不均匀是猪场保育猪育成率低,僵猪多的原因之一,而根本原因是生产没有计划,仔

猪无法做到同进同出,断奶仔猪大小不一致,日龄相差有1周、体重差异超过1kg。

2)弱小仔猪没有特殊护理,只是简单在饲料中添加奶妈奶(安佑)饲喂5~7天,没有从保温、

加药以及环境卫生方便给予特殊考虑。

3)每一栋保育舍都没有设置病弱猪栏,病猪在原圈中进行简单注射治疗,治愈率低下,即使

痊愈也很可能无法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成为僵猪。

4)保育舍光照、通风及控温系统过于简陋,冬季猪舍内昏暗无光,通风较差,只有简单地暖

设备,保温全靠捂,往往造成猪舍湿度过大,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保育舍冬天死亡率远高于夏天死亡率。

5)部分料槽设计不合理,开口过大,造成饲料浪费,饮水设备陈旧,检修不及时,部分出水

困难,影响采食,有些持续出水造成浪费。饮水器位置单一,未考虑到仔猪身高差异带来的适宜饮水位置的变化。

九、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目的:

1)得到最大的增重和最高的饲料报酬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育肥期的成活率98%以上,适宜的料肉比,较快的出栏时间。

要点:

1)育肥猪生理特点:前期消化还不完善,抵抗力逐步提高,后期适应能力较强。整个育肥期

生长速度快,增膘快,是商品猪生长增肥的主要时期。

2)保证全进全出,强弱分群的原则。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全漏缝地板饲养每头猪最佳占地

面积0.8m2左右,非漏缝地板约1.2m2左右。

3)设置病弱猪栏,及时隔离病弱猪,细心护理。

4)加强环境卫生,确保猪舍干燥、清洁,饮水充足。适宜温度在16~20℃,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加强通风,可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降低肥猪患病风险。

5)育肥期日增重在750g左右,料肉比3.0左右,这一时期耗料多,饲料成本占整个时期的

70%左右。

6)营养需要。一般将育肥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合理设计饲料配方可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前

期(30~60kg):能量3250卡,蛋白14%,赖氨酸0.9%;后期(60~100kg):能量3200卡,蛋白13%,赖氨酸0.8%。100kg以后猪的饲料利用率较低,继续饲喂不划算。

7)防疫保健。一般在转入育肥舍后一周用药保健,可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或强力霉素加支原

净,可有效控制转群后的疾病感染。

实验猪场育肥猪的管理问题

1)没有做到全进全出和强弱分群的原则。使得育肥猪的病死率较高,而且呈现出集中死亡率

的态势。育肥舍的平均死亡率在3%左右。

2)育肥期太长,从进栏到出栏(110kg)大约4个月的时间,严重降低猪场生产效率,育肥

舍的流转率差,拖累其他猪舍的利用率。

3)肥猪料设计不合理,蛋白过剩,造成浪费,加工粗糙,不利于肥猪吸收。

实验猪场改进方案

一个猪场要想赚钱,总的来说要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额,而销售额是由市场行情决定,猪

场自身无法控制,因此猪场只需要考虑如何降低饲养成本即可。猪场的饲养成本一般可分为两类:管理成本和饲料成本,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猪场的正常生产,也同时消耗着一定的资金。下面先从这两个饲养成本来谈谈航头联营厂的现状。

联营厂自己生产饲料喂猪,饲料成本很低,拿一头肥猪来算,从25kg长到110kg出栏,料

肉比3.0,需饲料255kg,中大猪料成本约2400元/吨,加上生产、运输成本猪料大约2500元/吨。所以一头肥猪饲料成本637.5元,预估全期饲料成本约910.7元(70%)。

联营厂的人工费用也很低,场长+兽医+7个饲养员,饲养员月平均收入3000元,加上年终

提成10000元,人工成本支出3000*12*9+90000=41.4万,场长、兽医每人再多给10000,总支

出约43.4万元。猪场全年约出栏7000头肥猪,摊到每头肥猪身上的人工费用也就62元。

可以看出联营厂的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很低,但这并不能说明猪场的饲养成本低,饲养

效益好。因为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成本。结合之前提到的联营厂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发现猪场改进现有问题后可带来巨大收益。下面我们将从管理、饲料、猪舍这三个方面叙述。

一、管理。猪场应编排合理生产计划,按目前能繁母猪400头存量来看,猪场完全可以

达到年出栏肉猪8000头的目标,比现在多1000头,按市价8元/斤来算,1000头猪就是176万元。按10%的利润来算,就是17万的纯利润。多么可观的一笔财富。

良好的管理需要一流的人才。要想达到年出栏8000头肉猪的指标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做的就是引进人才,目前联营厂不仅缺乏合格的饲养员,更缺乏专业的配种师、兽医和场长。猪多人少,造成的不仅仅是场地资源的浪费,还是每年真金白银的流失。总经理对管理者没有激励,更没有考核,场长和兽医对饲养不管不问,饲养员得过且过,毫无进取心,于是就造成了生产混乱,浪费严重,死亡率高。猪场浪费的是钱,死猪更是钱!因此,我觉得要想提高联营厂效益,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人员管理。

二、饲料。猪场自配饲料是降低成本的好方法,但是联营厂的自配饲料加工粗糙,只有

保育料一种、肥猪料两种、妊娠料一种、哺乳料一种,严重不符合猪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虽然增加饲料种类和加工细度会增加饲料成本,但从总的饲料报酬率来看还是值得这么做的。

饲料改进方案:

1)教槽料由于技术复杂,可直接买入;

2)保育料可分为两种,买入浓缩料自配即可,要保证粉碎细度2.0以下,否则料肉比

增大;

3)肥猪料可分为两种,根据经验找饲料厂制作合适的预混料后自配,也可请专业人员

帮助一起设计肥猪料配方,力争节约、高效;

4)妊娠料可做两种,前期限饲料和后期精料,按照不同阶段营养需要配制,也采用预

混料外购后自配。

5)哺乳料是猪场母仔猪健康的关键,建议找专家针对猪场实际设计配方。

6)增加公猪专用料,保证猪场采精配种的高效率工作。

三、猪舍。猪舍是猪场生产的工具,工具的使用合理是生产高效的关键。由于联营厂时

间较久,许多猪舍布局和设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养猪需求。必须对猪舍进行必要改造,以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提高生产效率。

改进方案:

1)做好生物安全。将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分开,相应消毒池、消毒室配套建设。

2)改造现有猪舍,换玻璃、增加灯泡、改料槽、修水嘴、增加或替换通风和保暖设备。

3)合理规划猪舍,现有母猪房、公猪房过剩,可改造成保育舍或育肥舍。

4)规划走廊,以有利于赶猪的原则重新设计走廊。

5)搞好场区卫生,禁止随手丢弃废物,搞好绿化,营造清新、整洁的环境。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A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日龄:气喘病苗。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20日龄:肌注猪瘟苗。2 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10.产前13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1次,3年后可不注。 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 4.春、秋各肌注1次猪伪狂犬病疫苗。 5.每年肌注两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五、其他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常发区: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非常发区: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1次。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1、3、5周各免1次。 3.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1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2免。

养猪场经营管理的八大风险及对策

养猪场经营管理的八大风险及对策 一、猪场遇到的主要风险 1.猪群疾病风险 这种因疾病因素对猪场产生的影响有两类:一是生猪在养殖过程中或运输途中发生疾病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大规模的疫情将导致大量猪只的死亡,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疫情会给猪场的生产带来持续性的影响,净化过程将使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进而降低效益,内部疫情发生将使猪场的货源减少,造成收入减少,效益下降。二是生猪养殖行业暴发大规模疫病或出现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猪养殖行业暴发大规模疫病将使本场暴发疫病的可能性随之增大,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防疫压力,并增加在防疫上的投入,导致经营成本提高;生猪养殖行业出现安全事件或某个区域暴发疫病,将会导致全体消费者的心理恐慌,降低相关产品的总需求量,直接影响猪场的产品销售,给经营者带来损失。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困市场突变、人为分割、竞争加剧、通胀或通缩、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原材料供应等变化导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的可能性。对于国内生猪市场,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生猪存栏大量增加,导致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下跌。外销生猪存在着销售市场饱和的风险。 3.产品风险 产品风险即因猪场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不对路,产品有质量问题,品种陈旧或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猪场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生猪产品,并且产品品种单一,存在产品相对集中的风险;对种猪场而言,由于待售种猪的品质退化、产仔率不高.存在销售市场萎缩的风险;对商品猪场而肓,由于猪肉品质不好,不适合消费者口味,并且药物残留和违禁使用饲料添加剂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现猪肉安全问题,导致生猪销售不畅。 4.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即由于猪场内部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恶化、资产沉淀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性。猪场内部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会导致防疫措施不能落实。暴发疫病造成生猪死亡的风险;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饲料浪费、生猪生长缓慢、生猪死亡率增长的风险;原材料、兽药及低质易耗品采购价格不合理,库存超额,使用浪费,造成猪场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对差旅、用车、招待、办公费、产品销售费用等非生产性费用不能有效控制,造成猪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增加的风险。猪场的应收款较多,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会导致猪场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但随着我国加入WT0,猪场在管理、营销等方面将面临跨国公司的挑战,需要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相衔接;如果猪场不能根据这些变化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可能会影响猪场的持续发展。 5.投资及决策风险 投资风险即因投资不当或失误等原因造成猪场经济效益下降。投资资本下跌.甚至使猪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完整版)

病猪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携带的病原体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危害断奶后的保育猪及早期生长的育肥猪,病猪的主要特征为咳嗽、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发热、厌食,猪只体重迅速下降。 中文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英文名: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病原学: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季节分布:四季 传染病:是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临床表现:咳嗽、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发热、厌食,只体 重迅速下降 疫苗预防:是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提高营养水平,增强猪的抗 病能力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主要器官病变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生产的迅速发展,病的发生与流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以保育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许多规模化场迅速蔓延,由于病因复杂,一些专家将其称为复合病因呼吸道病。 该病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携带的病原体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危害断奶后的保育及早期生长的育肥,病的主要特征为咳嗽、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发热、厌食,只体重迅速下降。该病一旦发生,如果仅采取单一的措施防治,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近年来,该病已成为影响养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了养业的发展,给养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是猪在一定的应激环境下至少先后感染两种以上病源从而在猪的呼吸系统中表现一系列综合征群。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中国养猪业中最重要以及经济学意义最大的疾病,猪场因为该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最为严重。近年来,成为世界各国养猪业疫病防治十分突出生的问题之一。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通常在30-70%,病死率在10-30%,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期,特别是在13-15周龄和18-20周龄。发病率30-50%,而死亡率较低。由于发病猪体温升高,所以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出栏时间延长10-25天。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 呼吸道综合症对养业的主要危害 呼吸道综合症发病期间,常出现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造成在诊断和控制上出现混乱,使药物应用和紧急注射不见明显效果,进一步增加了对呼吸道综合症的控制难度,使发病过程延长,短则1个月,长则2~3个月才能得到基本控制。 呼吸道综合症发病期间,母可能出现流产、产死胎、弱胎等;公可能出现跛行和睾丸炎等,进一步对场生产造成影响。康复生长明显受阻,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推迟上市10~30天,甚至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给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病群的发病率和死淘率均升高。由于呼吸道综合症主要侵袭断奶后仔,而此时群正处于母源抗体保护力下降,自身免疫没有完全建立,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尚未健全,又处于断奶应激和更替时期,所以呼吸道综合症发病场的群发病率高达30%~70%,死淘率高达10%~3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 病原体 病毒性病原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Ⅱ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等。 细菌性病原体

2020年猪场企业管理制度

猪场企业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保持猪场的先进与快速稳定发展,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责任分工 全场实行层级分工管理、场长负责制为原则。具体工作专人负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级服从上级;重点工作协作进行,重要事情通过场领导班子研究解决。 1.场长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5)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6)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7)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8)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9)负责落实和完本场计划经济指标; 10)直接管辖副场长,通过副场长管理生产线员工; 11)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2.副场长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 2)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3)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6)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7)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8)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3.组长 ⑴配种妊娠舍组长 ①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 ②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 (1) (2) (3) (4) (5) 毫克 毫 5000 (6)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

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 (2) (3) 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二)专业户养猪场

猪场常用十大类药物用药介绍

一、《青霉素类药物》 1、常用的品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Ⅴ、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 2、药物的适应症: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病部分种类较好(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对大肠杆菌、鸡白痢、绿脓杆菌病效果比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差。青霉素Ⅴ耐鸡胃中的酸性,与抗球虫药物配合使用,防治球虫发病后继发细菌病。 3、目前使用的效果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 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效果: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 4、使用剂量:阿莫西林预防量为100kg水加水5g,治疗量为100kg 水加10g;阿莫西林+棒酸治疗量为100kg水加3-5g,连续使用4-5天。氨苄西林预防量为1000kg水加100g,治疗量为150g。 5、药物的配伍 阿莫西林可以与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及其它半合成青霉素搭配。阿莫西林配合棒酸,可以使抗菌活性提高1000倍,配方比例为4:1。 阿莫西林配合磺胺增效剂(TMP),常用的比例为5:1,增强治疗大肠杆菌的疗效。阿莫西林配合盐酸环丙沙星,增强抗大肠杆菌的效果。此外,还有氨苄西林与盐酸环丙沙星(比例为3:1)、氨苄西林配合硫酸链霉素(比例为1:3)。

6、不能配合使用的药物 ⑴青霉素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⑵青霉素与氯霉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由于青霉素药物处于最强的对数期时,氯霉素则受到抑制,从而使青霉素作用减弱。 ⑶青霉素不与土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放线菌素D、庆大霉素配合使用。 ⑷青霉素不要与小苏打、维生素C、磺胺类钠盐、阿托品混合使用。主要是因为酸、碱、氧化剂、重金属盐可以失效。 7、本类药物的残留时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2天,阿莫西林5天。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 1、常用的品种 第一代头孢:头孢拉定、头孢唑啉(仅供注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 第三代头孢: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定、头孢哌酮钠、头孢唑肟、头孢噻呋等。 2、药物的适应症 头孢氨苄用于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头孢呋辛用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防治。头孢噻呋治疗鸡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和绿脓杆菌。同时对防治鸭疫巴氏杆菌效果好。头孢噻呋钠盐与马立克苗混合后在在4℃作用20小时后,疫苗蚀斑形成单位(PFU)无变化,同时显著减少出壳小鸡死亡率。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母猪的生产管理 1、产房消毒 上一批母猪仔猪调走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2)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产床,再用2%烧碱水泼洒。烧碱水不仅 可以消毒,还可以起到发泡的作用,便于将黏在地面及栏杆上的粪 便清除干净,但是烧碱水对铁栏杆特别是对未整体热镀锌的栏杆有 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待烧碱水泼洒1-2小时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的冲洗产房尤其 注意栏杆及漏缝地板角疙瘩处。注意栏舍周边、门窗、瓦面(天花板)、用具、料槽等也要一丝不苟地清洗。 (4)待清洗完毕后,把产房门窗紧闭,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熏蒸时要保证产房封闭不透气;也可用广谱消毒液消毒,最好选用两 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分两次消毒。 (5)产房空置2天以上,并且保证里面彻底干燥后再调入母猪。 2、待产母猪管理 产房彻底消毒空置,检查每一个水嘴没有任何问题后,将待产母猪提前一周调入产房,便于母猪适应产房新环境及饲养员充分做好 各种准备工作。调入前对母猪彻底的清洗消毒,特别是母猪的外阴 和乳房。同时记载着母猪详细信息的母猪卡也要跟随母猪进入产房。如果部分母猪存在问题,妊娠母猪饲养员或技术员需要将这些问题 与产房接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 3、母猪饲喂

分娩对于母猪是非常大的应激,这时母猪的抵抗力很低,对母猪进行保健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母猪体内的病菌数,同时可以防止各 种病菌传播给仔猪导致仔猪的发病。具体方法如下:产前3天产后 4天,母猪饲料中添加康地宝康+康地氟尔康。 母猪分娩后肌肉注射青链霉素,连续使用3天。对于存在寄生虫威胁的猪场,可以在母猪转进产房当天肌肉注射伊维菌素。母猪断 奶的当天可以选择肌肉注射一针长效土霉素或强力霉素,防止母猪 乳房炎的发生。 一、分娩到断奶阶段 二、断奶到转保育阶段 根据产房的使用情况,若紧张则断奶仔猪当天直接转入保育阶段,若时间较充足,仔猪则可断奶后在产床上继续喂养5天左右再转入 保育。断奶仔猪饲料由颗粒料和粉料混合使用,饲喂效果更佳。每 日多次添加,保证料槽内饲料充足。除日常饲喂外,自仔猪断奶日 第6天起,在仔猪饮水中添加拜固舒300PPM,转栏时添加阿莫西林400PPM,加康350PPM,转保育前应对每窝猪数量进行统计,若过栏 时仔猪太小,可留下继续饲喂到可转保育为止。 三、转保育到转产房阶段 四、转产房到分娩阶段 母猪通常预产期前一周上产房,选择天气温度较凉爽的时段,以减少应激。母猪每日正常饲喂药哺料两次,以后备母猪3.5Kg/天, 经产母猪4.5Kg/天为基础,适当增减,母猪分娩准备相应的接生器械,消毒液(碘酊)、干净布、保温灯、地热,保温箱内部垫上较厚 且舒适的布毯。产房底部增加钢管,防止仔猪进入产床底部。母猪 从上产房到分娩大约经过4-5天,期间早中晚24小时有接生员巡视,保障母猪顺利生产。 五、产房仔猪保健建议程序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及管理办法 本办法将对猪场生产实行量化管理,并对整个猪场的各个生产阶段的损耗、生产指标和报酬以数据形式进行量化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管理办法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种妊娠舍 1.1 工作重点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初配日龄和正确的配种方式,提高繁殖力,减少空怀,增加窝产仔数,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早产、减少弱仔、死胎和木乃伊胎。促使母猪产仔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科学饲喂母猪,保证种猪有中上等的膘情,及时发现、淘汰不合格的种猪。猪群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向生产厂长汇报。1.2 操作要求 1)饲喂标准:日喂 2 次,每天上、下午定时全组人员集中喂料(提前备足饲料),要求先喂料、后清粪。试情公猪日喂料 2.5~3.0 kg;后备母猪日喂料 2.3~2.5 kg;空怀母猪日喂料3.0~3.5 kg;配种后3 d 内母猪日喂料1.8 kg,妊娠前期(3~28d)日喂料1.8~2.2 kg;妊娠中期(29~85 d)日喂料2.0~2.5kg;妊娠后期(86~107 d)日喂料2.8~3.0 kg。(根据猪只膘情体况可以适当调整饲喂量,以母猪达到中等以上膘

情为最好。) 2)配种方式:全场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方式,做好配种记录并填写配种评分。 3)日常管理:每天要勤观察猪群状况,及时发现病猪,按时诊治。对于流产猪群有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兽医及生产厂长,特别是对配种难度较大的猪更应细心观察,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缩短配种间隔。 4)搞好本群的各项免疫工作,及每周2次的消毒工作,定期的驱虫工作。 5)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对种公母猪进行适当室外的运动、调圈。冬季中午、夏季早晚对公猪及乏情母猪进行舍外混群运动2~3 h;每天定时驱赶试情公猪接触待配母猪,以刺激母猪发情和发现发情母猪。 6)配种母猪21 d不再发情,28~35 d必须进行妊娠检查。 7)每日填写周报表。 1.3 定员与定额 配种舍定员2人,负责基础母猪头数240头。 1.4 生产技术指标 1)断奶母猪配种:配种期不得超过7 d; 2)配种分娩率:85%; 3)经产母猪年产仔窝数:平均2.2窝;

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早晚温差比较大的季节,猪发生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机率会不断增加,使得猪的生长发育受阻,还可使饲料转化率大大降低,致使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细菌性呼吸道疾病成为养猪场(户)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发病率为35%~70%,死亡率可达14%~35%,这样就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门诊工作的几年中,就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1 猪肺疫 猪肺疫也叫猪巴氏杆菌病,或称猪出血性败血症,俗称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慢性为咽喉肿胀、肺炎等症状。 1.1 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气候骤变的秋冬、早春等季节。病原通过病猪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感染,吸血昆虫也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带菌猪由于受寒冷、闷热、气候突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不足、饲料突然更换、过劳、寄生虫病及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影响,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使猪抵抗力下降造成内源性感染,死亡率比较高。

1.2 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可分为3种类型: 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很快死亡。病猪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至40.0~42.0 ℃。食欲废绝,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咽喉肿胀,疼痛。口、鼻流出泡沫,并带血。病的末期。耳根、颈部、下颌部的皮肤为蓝紫色,有出血斑。呼吸极度困难,呈犬坐姿势。一般为窒息死亡。 2)急性型:体温升高40.0~41.0 ℃,眼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口、鼻流白沫并混有血液。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呈急性胸膜肺炎症状。皮肤出现紫斑或小出血点。先便秘后腹泻。精神沉郁,拒食。后期极度衰竭,卧地不起,因窒息而死亡。 3)慢性型:主要是慢性肺炎和胃炎。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皮肤上见有湿疹。末期腹泻、脱水、消瘦,衰竭而死亡。 1.3 剖检变化 1)最急性型:各浆膜、黏膜有大量出血点。咽喉部周围组织呈出血性浆膜性炎症,皮下组织可见大量胶冻样淡黄色的水肿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红色。肺充血,水肿、可见红色肝变区,各实质器官变性。 2)急性型:肺脏有大小不等的肝变区,切开肝变区有的暗红色,有的呈灰红色,有干酪样坏死灶。胸腔积液,胸

养猪场管理制度.doc

养猪场管理制度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

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

养猪场管理制度

养猪场管理制度(一) 一、场长工作职责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2、分娩保育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

养猪场饲养管理制度

养猪场饲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疫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 猪场隔离制度 商品猪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2周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灭病原,防止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工作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的人员、车辆,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饲养人员不得随意窜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设备。 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严禁携带与养猪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生产区,严禁从生猪有关的疫区购买种猪和草料。 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应从非疫区,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的种猪。种猪引进后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患病猪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 严禁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严禁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疾病,确因需要必须从场外请进的兽医,进入生产区产应更换服装鞋帽,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猪场消毒制度 根据生产实际,制定消毒计划和程序,确定消毒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浓度、方法,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落实消毒工作责任。 做好日常消毒。定期对圈舍、道路、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做好临产前产房、产栏及临产猪的消毒,同时要严格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 加强所在圈舍的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猪的消毒,在出现个别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应立即对此处理。 加强终末消毒。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在猪出栏后,应对全场或空舍的单元、饲养用具等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或在周围地区发生国家规定的 一、二类疫病流行初期,或在本场发生国家规定的 一、二类疫病流行平息后,解除封锁前均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严格消毒程序。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清扫、高压水冲洗、喷洒消毒剂、清洗、熏蒸消毒或干燥(或火焰)消毒、喷洒消毒剂,转入猪。 加强环境卫生整洁,消灭老鼠、割除杂草,填干水坑,防蚊、防蝇,消灭疫病传播媒介。猪场免疫及药物预防制度应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生产的危害,可用疫苗的性能及来源等情况,制定切合农户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实施免疫预防,建立免疫档案。免疫程序应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预防接种的次数,剂量、间隔的时间等。 对规定的强制免疫的病种,应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制 呼吸道疾病一直是困扰猪场的一类重要的病症,其病因复杂,病原多样,流行性广,防治困难,给猪场带来很大损失。影响猪呼吸道系统的主要病原有: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呼吸道疾病的控制应从猪场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和防疫,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方面综合控制。 1.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发病特点及诊断防治: 猪瘟病毒(CSFV): 猪瘟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急性型,慢性型和迟发型。急性猪瘟病猪体温高至℃,呈稽留热,畏寒打堆,腹泻后便秘,病猪鼻端,耳尖,四肢内侧,腹下,外阴等处出现出血变化。母猪可见流产,产死胎等症状。慢性猪瘟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体温时高时低,生长发育不良,常常成为僵猪。猪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引起呼吸道的卡他性,纤维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引起免疫抑制并继发其它疾病感染。猪瘟病毒的血清型单一,绝大多数猪场进行了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使得典型的猪瘟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猪瘟主要表现出非典型性,温和性和散发性,使得猪瘟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由于各个猪场疾病控制手段存在差异,猪瘟免疫也存在免疫耐受,抗体整齐度和滴度的不一致等,猪瘟的防控仍然存在较大的压力。 猪瘟的主要病理解剖特点有:肾脏表面出血;脾脏边缘出现出血性梗死;回肠和盲肠粘膜上有纽扣状溃疡。确诊还须借助实验室诊断,包括:免疫荧光试验、ELISA、反向间接血凝等,RT-PCR是借助于分子诊断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

快速诊断的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目前猪瘟防控主要通过疫苗免疫,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检测各阶段猪群的抗体水平,对免疫程序做出相应的调整。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又名蓝耳病毒,传播迅速,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是目前造成猪场生产不稳定的重要病原,蓝耳病毒属于动脉炎科,是一种RNA病毒,由于病原核酸存在变异性并在不同的毒株间存在抗原漂移,使得本病的防控存在很大难度。PRRSV有两个基因型,欧洲型(LV)和美洲型(VR2332)。在我国主要流行美洲型毒株。PRRSV主要通过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内增殖而感染机体,引起各阶段猪群呼吸障碍,肌肉震颤,共济失调,腹式呼吸,耳部及四肢末端发紫等病症,并能引发严重的免疫抑制。在母猪引起怀孕后期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儿,或弱仔等。 本病的原发性感染只造成轻微的肺损害,而大部分呼吸症状和病变是由原发性感染后的继发感染所致。主要病理变化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卡他性肺炎区。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血清中和试验(SN);ELISA检测抗体;病毒分离鉴定;RT-PCR方法等。防制主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消毒措施,对引进的种猪进行隔离,待检测结果表明不携带病毒时方可引入基础群。目前,国内外对控制PRRS也研制出了相应的疫苗,但灭活苗激起不了机体免疫应答,弱毒苗又存在的散毒的危险,并且有事实已证明,由于病毒本身的变异性使得疫苗在防控蓝耳病所起的作用上存在很多疑问,专家学者争论不已。但至少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是绝无坏处的。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养猪场的规章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养猪场的规章制度 篇一:规模化猪场各项管理制度 瑞金市鑫隆养猪场 规模化猪场各项管理制度 一、场长工作职责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

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

养猪场的管理制度

规模猪场各阶段饲养管理制度 员工守则及奖罚条例 符合下列条件者受奖励: λ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提合理化建议,主动协助领导搞好工作者。 λ在特定环境中见义勇为者,敢于揭发坏人坏事者。 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水平较高者 λ认真执行猪场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者. λ胜任本职工作,生产成绩特别显著,贡献很大者。 符合下列条件者受罚(警告、罚款、开除) 01. 违反劳动纪律者。 02. 违反操作规程者. 03. 出现责任事故、造成损失者。 04. 不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者。 05. 挑拨离间、无理取闹、搞分裂者。 06. 对坏人坏事知情不报者,见危不救、袖手旁观者。 07. 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者 08.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收取回佣及厚礼者。 09. 盗窃、赌博者。 10. 语言行为粗暴及欺骗者。 11. 不请假出场者。 12. 随便将场内物资拿出场者。 13. 发现外来人员进场不阻止者。 员工休请假考勤制度 休假制度 01. 员工每月休假2天,正常情况不得超休。 02. 正常休假由组长、生产线主管逐级批准,安排轮休。 03. 有薪假:婚假7天,丧假(直系亲属)5天,产假45天,人流休假6天,上环休假3天,下环休假1天,女结扎休假13天,男结扎休假5天。 04. 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可领取加班补贴。 05. 休假天数积存多的由生产线主管、场长安排补休,省内可积休8天,跨省12天。 请假制度 一、除正常休假,一般情况不得请假,病假等例外。 二、请假需写《员工请假单》,层层报批,否则作旷工处理;旷工1天,扣薪2天,连续旷工5天以上作自动离职处理。 三、员工请假期间无工资,因公负伤者可报公司批准,治疗期间工资照发。 四、生产线员工请假2天以内者由主管批准,3天以上者须由场长批准。 考勤制度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及管理办法

】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及管理办法 本办法将对猪场生产实行量化管理,并对整个猪场的各个生产阶段的损耗、生产指标和报酬以数据形式进行量化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管理办法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种妊娠舍 工作重点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初配日龄和正确的配种方式,提高繁殖力,减少空怀,增加窝产仔数,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早产、减少弱仔、死胎和木乃伊胎。促使母猪产仔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科学饲喂母猪,保证种猪有中上等的膘情,及时发现、淘汰不合格的种猪。猪群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向生产厂长汇报。 操作要求 1)饲喂标准:日喂 2 次,每天上、下午定时全组人员集中喂料(提前备足饲料),要求先喂料、后清粪。试情公猪日喂料~kg;后备母猪日喂料~kg;空怀母猪日喂料~kg;配种后3 d内母猪日喂料kg,妊娠前期(3~28d)日喂料~kg;妊娠中期(29~85 d)日喂料~;妊娠后期(86~107 d)日喂料~kg。(根据猪只膘情体况可以适当调整饲喂量,以母猪达到中等以上膘情为最好。)

2)配种方式:全场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方式,做好配种记录并填写配种评分。 ! 3)日常管理:每天要勤观察猪群状况,及时发现病猪,按时诊治。对于流产猪群有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兽医及生产厂长,特别是对配种难度较大的猪更应细心观察,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缩短配种间隔。 4)搞好本群的各项免疫工作,及每周2次的消毒工作,定期的驱虫工作。 5)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对种公母猪进行适当室外的运动、调圈。冬季中午、夏季早晚对公猪及乏情母猪进行舍外混群运动2~3 h;每天定时驱赶试情公猪接触待配母猪,以刺激母猪发情和发现发情母猪。 6)配种母猪21 d不再发情,28~35 d必须进行妊娠检查。 7)每日填写周报表。 定员与定额 配种舍定员2人,负责基础母猪头数240头。 生产技术指标 1)· 7 d; 2)断奶母猪配种:配种期不得超过 2)配种分娩率:85%; 3)经产母猪年产仔窝数:平均窝;

养猪场饲养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

养猪场饲养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 养猪场饲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疫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 猪场隔离制度 商品猪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2周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灭病原,防止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工作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的人员、车辆,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饲养人员不得随意窜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设备。 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严禁携带与养猪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生产区,严禁从生猪有关的疫区购买种猪和草料。 坚持自繁自养,引进时应从非疫区,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的种猪。种猪引进后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患病猪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 严禁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严禁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疾病,确因需要必须从场外请进的兽医,进入生产区产应更换服装鞋帽,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猪场消毒制度 根据生产实际,制定消毒计划和程序,确定消毒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浓度、方法,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落实消毒工作责任。

做好日常消毒。定期对圈舍、道路、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做好临产前产房、产栏及临产猪的消毒,同时要严格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 加强所在圈舍的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猪的消毒,在出现个别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应立即对此处理。 加强终末消毒。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应对全场或空舍的单元、饲养用具等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或在周围地区发生国家规定的一、二类疫病流行初期,或在本场发生国家规定的一、二类疫病流行平息后,解除封锁前均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严格消毒程序。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清扫、高压水冲洗、喷洒消毒剂、清洗、熏蒸消毒或干燥(或火焰)消毒、喷洒消毒剂,转入猪。 加强环境卫生整洁,消灭老鼠、除杂草,填水坑,防蚊、防蝇,消灭疫病传播媒介。 猪场免疫及药物预防制度 应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生产的危害,可用疫苗的性能及来源等情况,制定切合农户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实施免疫预防,建立免疫档案。免疫程序应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预防接种的次数,剂量、间隔的时间等。 对规定的强制免疫的病种,应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体弱、有病、没到免疫年龄的猪,补栏后及时进行免疫补针建立档案。牲畜W病免疫,孕猪2个月不宜免疫,但应在孕畜产后7天,仔猪满45日龄后及时进行免疫补针,建立免疫档案,佩带免疫耳标,

浅谈猪场饲养管理

d流 2019年(第40卷)第4期 浅谈猪场饲养管理 常巍巍 (偃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偃师471900)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B 随着规模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传染病对猪场的危害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猪传染病的发生固然与饲养管理不善,引种带毒,消毒不严.免疫失败,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诊断不准确,治疗不及时,用药不当等等因素有关,但笔者认为猪场饲养管理不善,饲养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缺失,管理人员不作为是造成疫病防治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1猪场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饲养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缺失 饲养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是造成猪病流行的重要一环。养猪是一个又苦、又累、又脏、又寂寞,又要求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责任心的工作。长期从事养猪的人,不论身上,衣服上和私家车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特殊难闻的臭气味,这是养猪的特殊印记。因此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干,从业人员大多是中年人和一些身体较好的老年人。这一部分饲养人员虽然干工作能够吃苦耐劳,不怕脏累,甘于寂寞,但文化程度偏低,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缺乏,重视体力劳动轻视脑力劳动,重视粗活,轻视细活。不会记录,观察,分析.并用于生产实践。往往这些人又担负着猪场的饲养.助产,消毒防疫,粪污处理,卫生打扫,胎盘及病死猪处理等等各项工作。对各项制度的落实不能认真细致地执行,对猪的行为学认识不足、观察不细,对猪舍内小生态环境,比如通风换气,二氧化碳、氨气、硫化物等有害气体,湿度,温度等常规指标的观测不认真,对病猪的隔离不及时,消毒不科学等等原因导致疫病发生。 1.2管理人员不作为 猪场饲养管理人员,现在大多是一些年轻人在一线,这些人往往是刚出大学门的大学生,大多缺乏实践,缺乏吃苦耐劳和钻研精神,有理论无实践,工作作风浮漂.缺少实干精神。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抓得不力,只搞花架子。加之部分猪场老板,不是科班出身,仅凭主观意识和经验管理猪场,听不进技术人员意见,致使制度和措施难于落实,造成疫病防控措施形同虚设,为猪场疫病流行埋下隐患。对大数据的运用缺乏调查,记录,分析,应用。卫生制度,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不能坚持,办公及生产场地乱七八 文章编号:1004-5090(2019)04-0034-02 糟,一塌糊涂.让人从外表一看这个猪场就感觉不像样。经理不作为,各项制度落实就是空话,疫病防控就难落实,疫病发生,那是早晚的事。 1.3消毒措施不到位 消毒制度落实流于形式,有许多猪场也经常消毒,但疫病仍然发生。究其原因,消毒不科学为主要原因之一。任何消毒药都有科学的配比浓度,才能发挥作用。就如常用的消毒酒精一样,正确的浓度是72%到75%,浓度高了,不能穿过细菌的细胞膜,浓度低了,起不到杀灭细菌的作用,许多消毒药的配比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室试验和生产实践取得的科学配比。浓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但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饲养人员只是听命于管理人员。但在具体操作时,对熏蒸消毒没有严格按照猪舍的体积对应科学的消毒药剂量来进行。稀释液和消毒药的配比也是凭经验勾兑。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计量进行,看上去消毒了.实际没有起到作用,这种现象很普遍,再一种常见的消毒误区,就是消毒药的选用不对症,场里有什么消毒药用什么,消毒起不到效果。另外,消毒池和消毒室是预防猪场疫病的第一关,在消毒时间,消毒配比上可以说按科学严格落实的很少。消毒池水多少天一换,池子中多少水多少药,百分比是否按用药说明兑,基本上是放一些自来水,往里边随意倒点消毒药就算消毒水,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有时见到有些猪场的消毒池里还有很多小虫子在活动,也不知多少天才换药,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1.4饲养管理与免疫失败 所谓免疫失败是指给生猪在规定的部位,按所用疫(菌)苗说明要求的方式、剂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接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滴鼻、穴位注射等方式)了某一种质量合格(运输、储存、保管、分发各个环节均按规程操作)的疫(菌)苗之后,过T免疫应答期,生猪个体或群体仍未产生免疫能力(即血液中未产生抗体或抗体水平较低)的现象。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但由于人员及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免疫失败不可忽视,再好的疫苗.如果遇上责任心不强的防疫人员,很难保证免疫效果。比如在高温下运输、冷冻疫苗在常温中保存,防疫器械消毒不严,疫苗使用时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12878447.html,(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3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