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罚与惩罚

体罚与惩罚

体罚与惩罚
体罚与惩罚

是“体罚”还是“惩罚”

——试析“体罚”和“惩罚”之区别及我见

摘要:“惩罚”和“体罚”作为现今教育界不断在讨论的两个概念,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分,因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者的界限和区别都各异。尤其是现今个性强,备受父母宠爱的90后成为中小学生的主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间关于“体罚”问题的摩擦和矛盾不断增多。因此,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对“惩罚”和“体罚”有更进一步的明确。

关键词:惩罚;体罚;区别

针对现在社会基层教育的部分倾向,教育部于2008年提出了“正当惩戒不属于体罚”这一观点。这让我们不得不和之前社会上一直在讨论,媒体一直在曝光的教师体罚学生联系起来。“惩罚”和“体罚”,一字之差,但是却有很大的探讨空间,这个所谓的探讨空间产生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惩罚”和“体罚”两者的界限不清晰。因此,本文就以何为“体罚”何为“惩罚”进行探究。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区分“惩罚”和“体罚”,我认为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一个区分的标准问题,只有有了标准和细则,“惩罚”和“体罚”的鉴别才会迎刃而解。

一、词语释义中的“惩罚”和“体罚”

“惩罚”和“体罚”作为两个汉语中的词语,在各种各样的词典中,都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惩罚的解释很简单,就是“处罚”○1的意思,而在这本词典中,处罚的意思则解释为:“对犯错误或者犯罪的人加以惩治。”○2体罚的意思是:“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法来处罚。”○3

在《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中没有对惩罚作出解释,但是却对体罚解释为:“肉体处罚。如罚站、罚跪、打屁股、打手心等。”○4

体罚在《辞海》一书中的解释为:“成年人(如父母或教师)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5

而在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惩罚的解释为:“惩罚是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惩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6

《英汉教育大词典》则认为惩罚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但是惩罚不是报复,绝不应该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侮辱、肉体上感到痛苦、物质上受到损失”。○7从以上各大词典对两个词语的解释中,不难发现的是,对于“惩罚”和“体罚”,在范围上来说,“体罚”是一个重属于“惩罚”的概念。当“惩罚”的程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上或者说是足以造成某种后果的时候,那么“惩罚”就是“体罚”。

另外,《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和《辞海》中都不约而同地将体罚视为一种肉体上的处罚,解释中都列出了“体罚”的具体外现形式,比如:罚站、罚跪、打屁股、打手心等,但在《教育词典》中对惩罚的解释是“不应该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侮辱、肉体上感到痛苦、物质上受到损失”。言外之意,我们也不难推测,当“惩罚”涉及到了学生的“精神上受到侮辱、肉体上感到痛苦、物质上受到损失”的时候,那么这就应该是一种“体罚”。因此,相比来说,对于“体罚”的定义,《英汉教育大词典》又对其进行了一个扩大,它认为鉴定“体罚”不仅仅看是否是一种肉体上的“惩罚”,更有精神和物质上的评判标准。

二、教育家眼中的“体罚”和“惩罚”

对于教育中的“惩罚”和“体罚”,其实早在几个世纪前,大教育家就有阐述了。也许在当时还没有出现“体罚”这个词语,但是却也能够从他们论述中隐约看到“体罚”的早期形态。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育论》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具体论述了教育惩罚。他明确给“教育惩罚”作了定义:教育惩罚是指对学生中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示,旨在控制不良思想行为,其方式有:以否定的语气与表情相向、不理睬、批评、谴责,采取强制措施给予处分(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在这里,其实夸美纽斯所说的“严格的纪律”,就是在纪律中涉及到“惩罚”的部分。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提出:对儿童的过失,应靠“自然后果法”去惩罚。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到:“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

以上三位教育家对于“惩罚”的描述都是从“惩罚”中所使用的方法角度来切入的,也就是说,对于“惩罚”的界定,并不是产生结果的程度,而是在实施中所使用的方法,这样的界定也显得有些含糊。

相对之前的两位教育家来说,对于“惩罚”的定义有所不同的则是现在语文教学上的名师李镇西老师了。

四川省特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李镇西老师在《教育惩罚与民主教育》一文中也谈到了对惩罚的理解。他认为“‘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

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甚至可以请出教室让学生反思其过(对所谓‘请出教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好简单肯定或否定);后者是某些过失补偿性行为(比如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等)”。○8值得注意的是,李镇西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对“请出教室”这个“惩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心理学角度的“惩罚”和“体罚”

在杨庆的《关于教师惩罚行为的心理学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惩罚(punishment)是指当某种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而“体罚”(Corporal Punishment)则是“惩罚”的极端表现方式。文章明确说到:“关于什么是体罚,有研究(Johns, FrankA;McNaughon.RobertH.1990)认为,体罚不仅仅指在盛怒下对违反规则学生的身体伤害,它还常常被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定为违反规则的常规后果,从而有预谋地对学生施加身体的痛苦。可以把体罚看作惩罚的一种极端形式。”○9这是国外对于“惩罚”和“体罚”的研究。

在杨庆的文章中,也说到了国内对于“惩罚”和“体罚”的研究,文章重点在对“体罚”的研究。文章明确写道:“刘杭玲、苏正旺于1996年5一6月,采用调查法对中小学存在的体罚现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不少中小学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三类形式:第一类以直接伤害学生身体为主,如打耳光、打手心、扯耳朵、抽教鞭、罚坐、罚跑、罚晒、罚冻、留堂饿饭等;第二类以侮辱学生人格为主,如讥讽、挖苦、嘲笑、谩骂、威胁等;第三类属变相体罚,如罚抄、罚劳动等。”○10从以上心理学角度国内外关于“惩罚”和“体罚”的定义以及两个词语的语用方面来讲,和之前所论述到的第一类词典中的阐述一致,即认为“体罚”实则也是“惩罚”的一种形式。但是,所不同的是,在这里,对于“体罚”的概念的界定就不仅仅停留在肉体上的惩罚上了,在此明确举出了精神上的处罚以及一些不涉及肉体上的极端手段都属于“体罚”的范畴。并且,在这里还明确提出了现在运用比较广泛的一个词语——变相体罚。

四、当下研究者所谓的“惩罚”和“体罚”

显然,由于现在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中产生的“惩罚”和“体罚”现象的关注,尤其是如何鉴定这两者有很大的争论,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当下的研究相对要详细得多。

北京的隶宁在《谈“惩罚”》一文中,从惩罚的主客体角度对两者进行了一个区别,惩罚可以分为主动性惩罚和被动性惩罚。同时文章还提出一个名词叫做惩罚效力。作者认为:“从主体感受惩罚的效果来看,年龄、性别、个性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等都是影响主体接受惩罚效力的因素。如,男女孩子对同一处罚手段的反应会不同;同一孩子对不同老师施行同一处罚的态度会不同;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对教师施行的同一处罚也会有不同反应。”○11如果,对于作者所提出的惩罚效力的观点进行一个伸发的话,也就是说,其

实对于“惩罚”和“体罚”对于不同的主客体来说,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划分线对其进行划分的,实则内里是有很多的个别性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即主客体的角度。

另外,对于两者的分别有较精确区别的是杜华、张瑞娟的《教育惩罚的适度性研究》一文。文中,作者从程度、手段、影响三个方面对“教育惩罚”(即惩罚)和“体罚”进行了辨别:“教育惩罚引起的是一种不愉快感,体罚会引起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教育惩罚采取的是学生可接受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否定、限制、剥夺等方法,体罚是用打击或者限制身体自由等强制性手段,如罚跪、打手心等。教育惩罚是以学生行为的改变,甚至心灵的可能改变,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却造成了伤害。”○12从角度上的不同,对两者进行的鉴别无疑是又不失严谨又让人能够拥有具体区别界限的方法。文章同时也批判了把规训、体罚的概念相混淆,大范围圈定“体罚”概念的现象,即文中所说的:“直接的肉体打击是体罚,如,罚站、罚跑、罚跪、罚面壁、罚体力劳动。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威胁、呵斥、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甚至是比直接的身体打击更易伤害学生的体罚,批评也有变相体罚之谦。”○13

此文章,在提出了明确如何区别“体罚”和“惩罚”之时,也提出了现在教育界比较核心的争论问题,即“体罚”界定的极端化,将一些最普通的教师的“惩罚”也作为一种“体罚”,这无疑是对“体罚”概念的泛化。

五、我看“惩罚”和“体罚”

在综合以上各种角度对“惩罚”和“体罚”的划分后,我认为对于“惩罚”和“体罚”的概念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这两个概念是随着不同的阶段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因此,若想对其进行一个很恰当的界定,那么首先应该明确是现在社会上的教育在实施和实践过程中的具体状况。

无疑,在二十一世纪,国家的发展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相比早前,有了很大的飞跃。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90后”,一般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家中长辈宠爱的对象,家长的百般的呵护和迁就造就了他们自信、优越感强、自私、抗压能力差的特点。因此,他们的受挫力极低,经不起学校中老师的一点批评和惩罚,小则当场嚎啕大哭,回家后就委屈地告诉家长要家长去和老师理论;大则觉得颜面尽失,离家出走、跳楼自杀也不是没有。而作为家长,作为独子独女的孩子自然是家长心中的宝,又怎么忍心孩子受委屈,于是,轻则来校找老师理论,重则投诉、向媒体曝光,说老师是体罚。

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现在的90后的学生,由于普遍都非常有个性,很难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这让老师在管教学生方面黔驴技穷。另外,在工作方面,教师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中高考的压力,自我心态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整,当然,也不排除教师队伍中也的确存在心理不健全的教师,使得对学生的态度和惩罚形式各样。

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今对于“体罚”这个概念,从舆论和教育界本身来说,还衍生出了很多的相关词汇,让一些本来处于灰色空间的教师行为有了明确的归类,如将教师让学生罚抄视为变相体罚,将教师让学生订正完作业才能吃饭视为“软暴力”,这也在无形中让处于基层教育的教师感到迷惑,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惩罚。

因此,如今,很多情况下,基层教育的现状是作为教师,每天的工作都如履薄冰,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惩罚会不会使得学生跳楼或者家长投诉,只好拿学生没办法,更有明哲保身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态度,而也正是这样的态度,又让班级中部分家长不满意,认为老师对学生不严格,工作不负责。教师可谓是“两边不讨好”。而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少数恶劣的学生就更骄横跋扈,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挫折教育,自我减压、抗压能力更差。

针对如上左右为难的现状,我认为教育部门提出的“正当惩戒不属于体罚”说法非常及时和必要,但是遗憾的就是教育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何为惩罚何为体罚。

既然本国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那么,我认为借鉴或者参考别国在相同问题上的解决方式,再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更迭也未尝不可。

几年前,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明确的说明。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瑞士政府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法国中学对学习极差的学生,经班级理事会(成员由校长、教务长和该班所有任课老师组成)投票决定可给予留级处分;犯了严重错误的会受到开除处分;对于打架斗殴、迟到、旷课等小错误,犯错者将受到节假日必须到学校反省补课或做作业的处罚。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

从以上的法令中,我们看到,各个国家都有各种程度的对学生惩罚的方式。尤其是韩国,其法律就连具体的标准都进行了量化的处理,这不得不说既是一种对教师的负责,更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责。

综合以上,再我看来,对于“体罚”和“处罚”的辨别,首先是性质上的不同:“处罚”和“体罚”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只要学校或教师对

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处理得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致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应是合理的。

其次,是后果不同。因为惩罚教育是以爱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性的批评中扬蹄奋跑。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教育,至于针每个客体接受对象的不同,教师应该采取不一样的姿态。而这也就是教师作用和智慧的发挥和体现。就像教育家魏书生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在惩罚方面,更是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他的惩罚中,有惩罚唱一支歌,在愉快的氛围中,并没有削弱惩罚教育的效果;有惩罚犯错误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这更能激起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追求;有罚写心理病历。有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写好心理病历。心理病历包括五个部分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学生犯错误写心理病历,有利于他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错误的方法,有罚其喊口号,更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所以,只要“惩罚”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寄之以望、使之受益,那我们的“惩罚”教育就是成功的。而如果是体罚的话就不能起到如此良好的教育作用,并且很容易适得其反,它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教育失败。

以上只是个人对于“体罚”和“惩罚”的见解,也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量化和具体举例来明确何为惩罚何为体罚。

因此,对于“体罚”和“惩罚”的区别,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细化和进一步研究之处的,同时,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1《现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78页。

○2《现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4页。

○3《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41页。

○4《新华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68页。

○5《辞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4页。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英汉教育大词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9、○10杨庆:《关于教师惩罚行为的心理学》,《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1隶宁:《谈“惩罚”》,,《幼儿教育》,1992年第1期。

○12、○13杜华,张瑞娟:《教育惩罚的适度性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 1 ] 卢梭. 爱弥儿.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 2 ] 卫道治、吕达. 英汉教育大词典.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3 ] 夸美纽斯. 大教育论.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 4 ] 李镇西. 做最好的老师.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 5 ] 杨庆. 关于教师惩罚行为的心理学. 苏州: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

[ 6 ] 隶宁. 谈“惩罚”. 杭州:幼儿教育,1992. 1.

[ 7 ] 杜华、张瑞娟. 教育惩罚的适度性研究. 武汉: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 3. [ 8 ] 李继彦. 对待“惩罚”请不要“谈虎色变”.滕州市:班主任,2005. 11.

[ 9 ] 陆远来. 适当使用“惩罚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北京:中国民族教育,2010.

5

考试没考好就自我惩罚

考试没考好就自我惩罚 孩子追求完美到底好不好 家长蔡女士:我的儿子今年十岁,他从小做事就有板有眼、一丝不苟,特别是上小学之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写作业如果有一点点不满意,就会把整篇作业擦掉重新写,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做事尽善尽美是好习惯。 儿子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我们也为此沾沾自喜。但是去年10月,有一次数学小测试儿子考了98分,名列班级第五。没想到他回家就嚎啕大哭,甚至还用尺子打自己的手,以此来惩罚自己的粗心,无论家人如何费尽心思开导,儿子始终认为是自己错了。自从这件事发生后,我和先生开始担心,儿子这样追求完美到底好不好?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 衢州市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王宇林:你的儿子很优秀,但是他把个人的标准定得过高。一般这类孩子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别人都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尽善尽美,属于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英国首相邱吉尔有句名言,“完美主义=瘫痪”,很精辟的阐明了完美主义者的害处。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虽然优秀,但是他们是,越优秀自我设定的标准也越高,甚至不允许自己犯错误,显然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另外,这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较一般孩子弱,他们一旦遭遇失败,极易出现自卑、自责情绪,久而久之,会出现负性情绪。如果不及时矫正,轻者学习效率下降,重者可能还会发展为完美主义人格障碍以及忧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心理疾病。 针对您儿子的现状,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改变家庭教育的理念,作为家长先改变错误观念--尽善尽美≠好习惯。同时,引导孩子做事不要追求尽善尽美,要鼓励孩子看到进步。 其实,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是,自身的先天个性决定;二是,后天环境造就。先天个性很难更改,但后天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几乎大部分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都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容易发现和批评他们不完美的地方。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所以,家长要纠正孩子的完美主义倾向,应该从自身开始自查自纠,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调整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标准。 其次是帮助他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十全十美的标准,树立一种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励标

2020年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N多年以前,我还在念初中的时候,某次班级活动是小规模的辩论,我趴在网上扒拉辩题,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VS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这个辩题在当时有相当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我们的老师基本可以壁垒分明地分为两派,一部分是主张高压政策信奉强权管理的,可以称之为体罚派;另一部分是主张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可以称之为爱的教育派。结果没有意外,这场小规模的辩论几乎演变成了班内同学票选“最喜爱的老师”的活动。 平心而论,就直接的教学效果来看,凶神恶煞的体罚派老师显然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就长远的教育成果来看,爱的教育派的老师显然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更加深刻和美好的印象,有的甚至成为一生的师友。 突然想起这件事,是因为最近在网上注意到一本书,《所以,北大兄妹》,封面上有一句噱头的宣传语,“中国‘狼爸’,狠狠教你上北大”,下面是两排联袂推荐的名单,再下面赫然是“上海三联书店”!——哎,就因为这本书,三联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基本一落千丈不得翻身了,可惜可叹啊!幸好那群推荐人里没有我喜欢的,不然让我情何以堪! 我觉得,且不论书里的教育理念如何,单是其自我证明合法性的方式就有很大的问题。你要怎么证明你的教育方式是合法的?因为是成功的。那么又怎样证明是成功的呢?因为孩子考上了北大。这是什么逻辑?考上北大=人生成功=教育成功?

这都什么年代了,别说北大早已不是蔡元培的北大,就算是蔡 元培的北大,也不是每个念北大的人都足以自证为教育成功的。今年北京市文科并列第一的三个女生,均被北大小语种专业录取,但是都没去,去了香港,这说明什么呢?虽然无数国内大学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话写在文件里,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即使是当之无愧中国最好的大学的北大,顶到头也就是个“中国一流”(这还得是在不包括港大、港中、台大之类的情况下)的大学,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她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名校,都还有着巨大的差距。 北大每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录取数千名本科生,其中不乏各省市 的高考状元,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在进入北大之后,就发现其实北大也没传说中的那么牛掰,他们中的大多数,经过四年的雨雪风霜,最终还是成了普通人——当然,是比较优秀的普通人。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给人以幸福,这个美好的理想即使通过最好的教育,也很难在普罗大众之中广泛实现。成为比较优秀的普通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可以说是教育的成功了,问题来了,成为比较优秀的普通人,和上北大有啥关系?不管是啥关系,肯定不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这个不需要统计,举个简单经验就可以证明,我们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大多数最终也都成了比较优秀的普通人,这些人在当年的高考中肯定是没有考上北大的人牛掰的,那又怎样呢?这些人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么?我看未必,人大毕业生的通达和务实,是出了名的受用人单位欢迎。——没有王婆卖瓜的意思。

体罚孩子的好处_家庭教育

体罚孩子的好处_家庭教育 体罚孩子的好处有哪些 1,适当的体罚,让学生长记性; 2,适当的体罚,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并学会承受压力;3,适当的体罚,可以防止孩子养成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坏习惯; 4,适当的体罚,能让孩子对错误的事情起到警醒作用; 家长体罚孩子的初衷 一、是用体罚体现自己的正确。 父母体罚孩子的最初根由,都是有道理的,肯定都是孩子有不正确的行为。父母一气之下,认为只有体罚,才能体现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反对。 二、是用体罚体现自己的权威。 受体罚孩子所犯的错误,往往是父母以前曾经告诫过,但孩子没有注意、或者没有记住而重犯的。由此有的父母认为,

这是孩子故意违犯的,是挑战自己的权威,“不打不长记性”,不打不足以体现自己的权威。 三、是用体罚来让孩子纠正错误。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打就难以改正错误,或者不能很快改正错误。 体罚孩子遵循的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 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我原来的一个同事,他儿子成天逃学,整天沉溺于网吧,还会和一些不良少年打架斗殴。同事气得没有办法,隔三差五就会痛打一顿。可是不仅不起作用,还使孩子变本加厉,据同事气愤地说,孩子不仅在挨打时一动不动,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还会恶狠狠地看着他。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单位,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也不得而知,但我想他也许不会成为心理很健康的人吧。 家长如果真要教训孩子,一定不要使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几下孩子的屁股就行了。

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第二:及时原则 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所以惩罚应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第三:隐蔽原则 “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胡适的母亲就是教育孩子的典范,从不在人前打孩子。

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更重要四辩

1 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更好(四辨)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对方辩友、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再一次总结惩罚教育比赏识教育更好。 一、历史告诉我们惩罚教育巩固江山的法宝 1、每一朝代的第一任皇帝都要建立本国的法律制度,并实施对应的惩罚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用以教育自己的丞民什么事情不能做,应该做好什么事情。没有惩罚教育,江山不稳。 2、西游记中没有观音的紧箍咒,只凭唐生磨磨唧唧的赏识教育,怎能应付了聪明极顶,神通广大,叱吒风云的孙悟空。惩罚教育是领导管理的法宝。 3、那一日曹操派大将夏侯淳和于禁攻打新野,诸葛亮派关羽、张飞迎战,关羽张飞不满。孔明严肃地说:主公宝剑再次,违抗命令者,斩。 二人不服气地走了。诸葛亮等大家都走了,就开始命人准备庆功宴,功劳簿,在城中等候。进行赏识教育要有惩罚教育做保障。 二、社会告诉我们惩罚教育是治国的法宝 1、中国红军因为有了三大纪律八项纪律,对侵害人们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惩罚,如对逼婚杀妻的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黄克功处于极刑。群众异口同声称赞:共产党、八路军公正无私,纪律严明,真是了不起。因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教育,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2、我去过许多地方旅游,其中台湾对我印象最深是那里的环境无论是宾馆、街道、超市、居民小区看不到垃圾,怀着好奇心我问导游,导游告诉我:有两个原因一是乱丢垃圾要罚1200-6000元的罚款。二是乱丢垃圾,会被认定是没有公德心的人,很丢脸的。我想若只有赏识教育哪能有台湾人的高素质。 三、学校告诉我们惩罚教育是培养接班人的法宝 1、我曾经工作过的现代双语学校,学生一进门,就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签订一份合同,就是学生在校三大高压线(1)不能在校谈情说爱(2)不能打架(3 )不能与老师顶嘴;违者,把你的孩

我们该不该体罚学生

我们该不该体罚学生 作者李强 [中文摘要] 但也要明确一点,体罚不能等同于殴打。体罚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学生上学不是为接受体罚而来的,教师教学也不是专门体罚学生的。所有的处罚规定与法律一样,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合理的约束,是一种警示,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保护,而不只是对犯错或犯罪有人进行处罚,单纯为了惩罚而存在的处罚规定的法律都是无效和无意义的。只有当教师的教育权与学生的受教育权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后,我们教学才能真正有效的进行。 [中文关键词] 教育体罚殴打 今年3月7日,一家网站论坛上曝出开学刚一周,西安市48中学就连续发生了3起学生打女教师事件。记者调查发现网帖所言非虚。还是今年3月,6日至9日,短短四天内,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塘湖中学,先后发生三起因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被批评而动手打老师事件,引发了人们的震惊和反思(3月17日《羊城晚报》)。这并不是个案,近年来,类似的老师权益受到学生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只是在新闻中极少报道罢了。人们不禁在想,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自从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年义务教育法》之后,各级教育部门领导都在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并制定了许多的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以约束教师。之后,就有个别教师‘顶风作案’,因体罚学生不当,导致惩罚,有的甚至因此事惹上官司,弄得倾家荡产,并做为反面教材以教育其他教师,而学生顶撞甚至殴打教师却往往不了了之。于是就有个别学生认为这是翻身农奴得解放,学生不再敬畏老师,在老师面前可以耀武扬威,就是恐吓老师甚至殴打教师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进而各地都在大力推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它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教师!赏识教育被认为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于是乎,教师不但没有了体罚学生的权利,似乎现在连批评学生的权利也没有了,因为一不小心就成了侮辱学生的人格。也就有了这样一个笑话,说一名学生考试每次都是倒数第一,班里的活动概不参加,还经常动手打人,期末时班主任写评语时怎么也想不出应该怎样给他评语,最后是这样写的,“该生成绩稳定,动手能力极强”。这是笑话吗?我觉得这更是悲哀。现在教育政策、社会舆论一边倒地倾向学生,学生侵犯教师可以什么事都没有,大不了认个错、赔点钱,教师还必须宽宏大量的原谅学生,否则就是没有爱心、没有胸怀,对学生没有爱心。而学生犯了错教师却不敢处罚学生,或者给学生一个不痛不痒的处分,有时连正常的批评教育都无法进行。前几天,我的一个学生打了另一个学生,进门后就说:“最多不就是留校查看吗,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无所谓,反正有一个了。”“最多不就是”这五个字到底说明了什么?事

体罚观后感

看孽待儿童视频心得体会 有一位哲人说过“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仁慈,在皮鞭下长大的孩子,只会产生仇恨。体罚只能使孩子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体罚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感想,学生的身心就会严重地受到伤害。针对孩子的不听话、调皮我觉得某校陈老师的“软方法”处理行之有效。我于本周五观看了学生园教师孽待儿童视频,让我重新开始认识关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个问题。一些教师在对所谓“麻烦学生”、“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感到束手无策。看后心中颇有几分酸楚。 在和学生发生某些不适当的矛盾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不仅可以避免师生冲突,融洽了师生关系,可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真可谓一举多得。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当某些学生调皮时,自己有时脾气比较大,在学生不听的情况下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到一边去冷静,去“暂停休息”一下,听上去很友好,没有恶意。毕竟小孩子没有被体罚,也没有人被训斥,他只是被制止,被带离现场不难看出这是为什么。作为大人你可以想象出,如果有人因为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而迫使你一个人孤立,你会感到多么的愤怒和羞辱。然而,或许很难想象,一个孩子被“暂停休息”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时,他心里会怎么想。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来试一试:假设你自己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想象你对班里一个学生非常生气(他或者是推了你一把,或者是打了你一下,或者是从你那儿抢走什么东西),因为生气,你或者踢他、打他、骂他。 孩子调皮是他的天性,对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做,不是一个老师所应该有的行为作为学生教师,应该为人之师,教书育人,杜绝发生体罚或是变相体罚的事件。 ??但有时教师的一些话语也等于一种变相体罚,例如威胁。某学生不愿意睡午觉,教师拿出一个小棒吓唬。一些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生,比如说什么,“以后再这样我们就不要你了!”“让你爸爸妈妈来,告诉他们你在学校里干的好事!”……这种威胁表面上学生感到无所谓,内心却是非常痛苦的,势必会造成学生各种反抗心理的产生,给学生园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有时就听见学生模仿老师“你真烦?”“吵什么吵”连语气都很真,是那种有力带生气的时候说的。由此看出经常体罚学生,将来就会使他变成性格暴躁的人。 因此,要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老师必须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教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专业素养,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老师。 “一张笑脸相迎、一颗爱心相送、一腔真诚相待、一个满意相伴”。 让孽待学生的事件在我们这个国度消失吧!把孽待和仇恨变成对学生的爱,用爱鼓励自己,有勇气的在教育路上前行。

体罚教育方案

小学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班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二、教学理念: 1.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弟子规》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诵读记忆《弟子规》的精华内容,他们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应让学生诵读中直面经典,与课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教师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有效发挥诵读的功能。读法要多样:齐读、个别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对读…… 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情境与韵律中,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让学生在书声、音乐与表演中,入其境悟其理,享受诵读的快乐。 3.故事化。故事化的教学方法就是用经典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弟子规》读本所选故事,是历代名人故事,基本吻合《弟子规》相应的内容。教学时可把故事引入课堂,用小故事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 4.生活化。是指《弟子规》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处事,学会思考运用。为了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中可以设计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在生活化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观点了解古训要求人们做什么,如果是不符合现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内容,我们就引导学生去批判,培养他们不迷信书本,不拘泥古训条文,弘扬人文个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孩子不听话究竟该不该打

孩子不听话究竟该不该打?怎么打?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从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责。 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要不要打孩子,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寻找有力论据来加以证明的问题。就请大家一起来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剖析。 不打派主张:打孩子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体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 1、影响亲子感情 ·打孩子会导致孩子恨父母; ·使亲子感情疏远,孩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尤其是做错了事后,都不敢跟父母讲。 2、养成暴力倾向 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一个常被父母打骂的小孩,容易从父母的打骂行为中,学得暴力和攻击的手段。 3、伤害自尊心 孩子虽小,但有自尊心。大人打他,是对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整个人的否定,尤其是在同伴或外人面前挨打时,他会觉得很没面子。 4、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孩子做事时,因为害怕可能会遭到父母的惩罚,所以会思前想后、畏首畏脚;在他人面前时,也会因为害怕做错了会招致父母的责备,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5、导致拘束、紧张情绪

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6、学会撒谎 因为害怕挨打,很多孩子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过失,费尽心思为自己的过失寻找理由,于是就有可能学会撒谎。 7、让孩子失去内疚感 孩子犯错后,如果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却没有惩罚他,他心中会有一种强烈的内疚感。但是,如果父母打了他,反而会使孩子觉得一报还一报,挨完打便两清了,心理也平衡了,于是失去内疚感。这种情形,在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身上经常发生。因此,对一个比较自觉的孩子,犯错后,激发他内心的道德自觉,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些。 主打派主张:“打”也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手段,尽管打孩子看起来很不人道,但也许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一种看似野蛮的方式,完全可能是出自善良的意图,也可以实现很多高尚的目的。 1、让孩子迅速学会远离危险物,避免肉体的伤害。 当孩子没有学会避免伤害,不能理解大人所讲的话,对某些做不得的事情没有记性,父母又没有时间每时每刻陪在他身边的时候,就可以打孩子。这种惩戒方式,可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避免他被烧伤、烫伤以及受到其他肉体的伤害。 2、避免放纵孩子做坏事。 孩子做坏事时,是为了得到一种冒险、刺激的精神体验。如果这时不打他,那么他做坏事时带来的这种体验就会成为唯一的体验。一旦这种“愉快体验”成为做坏事后的唯一体验,或者因为父母的批评不够,以至于这种愉快的体验盖过了痛苦的体验,孩子就会把做坏事当成内心十分向往的事情,脑海中对于“不能干坏事”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于是乎,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更不会痛改前非。 3、克服孩子自我中心的倾向,纠正任性。 现在,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及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百依百顺,真的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一旦孩子做错了事情,大人想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怪罪他人或环境;

谈家长体罚对孩子身体、心理、行为3方面的影响

谈体罚对孩子身体心理行为3方面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那到底孩子能不能体罚呢?体罚当然是不对的。尽管在32个国家都禁止体罚,但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都至少部分存在。尤其我们农村的很多家长还在始终坚持“三句好话不如一马棒”的观点。关于为什么打孩子我搜集了以下几种原因: 1.传统教育方式的延续。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就是被打大的,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习惯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没去想或者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2.拿孩子出气。有的家长因为和配偶吵架了或者其他原因心情不好就拿孩子出气打孩子。 3.报复。日本哲学家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岸见一郎认为体罚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的理由。甚至还说批评即使是没有动手,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报复什么呢?你把我气成这样,我得报复你,就是要发泄心里的火。 那体罚到底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身体方面 虽然轻微的体罚在很多教育领域里边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打手心、打屁股。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认为不能体罚孩子。因为体罚经常会出问题,大量的父母在体罚的时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有家长失手打死孩子。 二、心理方面

1.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记不住英语单字,担心背不出算术口诀,担心……。他们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美国杜克大学儿童与家庭计划研究中心学者在意大利、泰国、肯尼亚等6个国家询问了336名家长与他们的孩子关于体罚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孩子中,那些经常被体罚的孩子比其他儿童更具有攻击性,同时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自卑、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幺,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是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而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当这

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查报告

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查报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振兴教育的根本所在,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体现在既爱“双优”的学生,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是在工作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过于严厉;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有歧视后进生的言行;情绪易激动,言行有时过激。 为了更好地管理教师教学行为,我校在校长的组织领导下4月份进行专项的在全校自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我校没有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都能自我约束自己,严格根据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去做。 为了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一,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了解教育形势,学习好的师德建设经验。 思渠完小 2012年12月12日

体罚问题与教育策略研究

体罚问题与教育策略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教育界开始反思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各级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例。提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强调教师要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使学生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得以更大的激发。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和处罚,社会舆论大力鞭挞教育中极少数的不良体罚或变相体罚事件,甚至有人提出“教育,拒绝惩罚”的观点。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不敢正常的批评和惩罚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小心翼翼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唯恐招致学生和家长的投诉,甚至社会舆论的谴责。这些年青教师因为批评、惩罚学生被告上法庭甚至丢掉饭碗名誉扫地的大有人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三十八条、四十六条分别在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也都规定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义务和禁止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宪法是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渊源,义务教育法是宪

法内容的具体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对学生的权利予以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将从宪法学的角度,阐述教育教学中体罚的问题及其应对的策略,正确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以便更好的管理学生和教育学生,避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 1.1.2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体罚一直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而被广泛地使用着。直到今天,尽管有关教育法律己经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但教育的现实并非如此,体罚作为一种与现代教育文明极不和谐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于学校教育中,在报刊、互联网上常常会有关于体罚学生并造成伤害的事件的报道。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走进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应是平等的首席,使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与理解,让学生在表扬与鼓励的阳光下快乐健康地成长。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体罚这样的教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否定与批判。在现代教育理念看来,体罚学生己经被认定为现代社会最不文明、最不科学、最不人道的教育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由于教师的体罚而产生了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媒体的揭发与抨击、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满、教育权威的谴责与控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惩罚(体罚)教育在各国

反弹琵琶——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惩罚 焦作市许衡实验学校郜卫军 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焦作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再次强调的时候,我斗胆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些不合时宜了。可是回顾参与教育几十年来的见闻,我感觉惩罚(记忆更深的是体罚)总是存在于教育的角角落落,甚至对为师者的处罚乃至刑罚都未能使之决断。究其原因,还是大家(注:精通教育之大家)都未能静下心来、深入进去揣度一下教育到底该怎样做?惩罚教育到底应不应该存在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当然,“惩罚”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活灵活现的体现在实施“惩罚”的犯了错的教师身上。 ——写在前面的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当今教育领域以学生人权为中心,对惩罚方式进行的改革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的影子。但教育的这次改革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 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惩罚的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教育惩罚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称之为“负强化”。教育惩罚分精神类和行为类两类。精神类有扣品德操行分、责令做公开检讨、警告、记过等。行为类就更多,针对不同的具体事件会有不同的具体行为:罚面壁思过,罚做体力活,罚抄写单词…… 合理的惩罚既是天经地义的伦理常情,也是教育常规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没有惩罚的教育势必滋长恶的本性,同时也就削弱了善的力量。惩罚会让学生知道是非曲直,让学生知道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让学生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的教育,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培养正义感和抵抗恶的诱惑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子吗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 子吗?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被别人知道了,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美 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不打不骂效果更好?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在广州的小巷里常常见到的父母拿着鸡毛扫打孩子的现象,在美国的公共场合是不可能见到的。 中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的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让父母气愤难耐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 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 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

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4岁、两岁半和一岁。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 咬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 汉娜在楼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实她可以自己下来继续玩,但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一直坐在那里哭,而梅丽莎则继续在厨房忙碌,并没有理会大哭的汉娜。 哭了约十分钟,汉娜终于不哭了,这时候梅丽莎才走过来,问汉娜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汉娜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梅丽莎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给她讲了一通道理,便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汉娜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男孩凯德,长得不但俊俏,且彬彬 有礼十分懂事,对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顾,常常牵着宽宽的手带着宽宽玩。有时凯德想把宽宽抱起来,他会先跑过来问我是否允许他抱宽宽,征得我的同意后才去抱宽宽玩各种游戏。 我非常喜欢凯德,一直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把他教育得这么好的。有一次去小区游泳池游泳,刚好凯德的父母也在,

教师应不应该体罚学生,反方辩论稿。

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首先我要指出正方一辩在陈述立论中所犯的错误。第一,对方辩友的立论是非常片面的,夸大了说服教育的作用,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掩盖了教育的实质。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对方辩友的观点,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相背而驰的。用一种方法单调的教育个性迥异、性格鲜明、特点多样的千千万万个学生,请问这遵循的是怎样的规律?其二、在对方看来,体罚学生和爱学生是对立的。但是适当的体罚希望学生改正缺点,这是爱学生的表现,二者并不矛盾。传授知识,我们要因材施教,思想教育更要因人而异。因此,我方坚定认为,教师可以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 一.我们要正确认识体罚教育是必须的 体罚教育是一种特别的教育,他在本质上和期望、鼓励、表扬等教育方式一样,指向学生的进步。我国的体罚教育有6000年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就有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说法。千百年来,体罚教育一直伴随着教育发展。现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已经将体罚纳入到国家法律中。其中,以前禁止体罚的美国,现在有21个州在法律上保护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合法性。 二、我们必须对体罚对象进行恰当定位。体罚对象是那些无视纪律、无视教师尊严、无视大多数学生正当权利的顽固学生。 三、我们主张适当体罚,并不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而恰恰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学生的合法权益。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阻止和妨碍教学活动,就必须给予适当的体罚。否则那将是对老师和其他同学权利的侵犯,甚至是对老师人格和尊严的侵犯。四、我们主张对学生进行体罚,并不是我们不爱学生,而是更爱学生,对学生更负责的一种表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不也体罚过学生吗?单纯的说服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而教师的的适度体罚往往是对学生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民族负责的一种使命感。 苏东坡曾说过: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自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受磨练。没有鞭刑,哪里会有今日新加坡的文明?没有戒尺的警示,怎会有文坛泰斗鲁迅先生?没有恩师的体罚,怎能成就一代领袖毛泽东?为了教育的发展,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国家的富强,我方坚定认为教师可以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

2020父母正确惩罚责打孩子方法经验

2020父母正确惩罚责打孩子方法经验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适当体罚孩子,让他明白做错事情应当承担责任,并学会承受压力,是有好处的;现在家庭,教育子女的任务却不仅仅在父亲,母亲也扮演着不可轻视的角色;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在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错误却屡教不改时,也许会忍不住扬起你的巴掌,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应当承当责任、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应该怎样打、适度原则、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及时原则、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打完以后要爱抚,讲道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打他是为他好等,具体材料详见:中国传统家教“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今天,当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父母抱怨:对孩子,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孩子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到底该不该打呢? 我认为:适当体罚孩子,让他明白做错事情应当承担责任,并学会承受压力,是有好处的。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簇拥下的“小皇帝”,“小太阳”。往往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稼穑不分五谷。是在各种新奇食品,成箱玩具的陪伴下长大的。大人们“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疼都来不及,怎么舍得动一根指头?孩子犯了错误即使妈妈有时气不过想打孩子,也在爷爷奶奶疼爱下望而却步。 于是有些孩子就变成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稍有不顺心就不高兴就和大人闹,家长批评一句便不得了,养成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坏习惯。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现在家庭,教育子女的任务却不仅仅在父亲,母亲也扮演着不可轻视的角色。在提倡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今天,新一代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有立足之地、有所建树,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错误却屡教不改时,也许会忍不住扬起你的巴掌,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应当承当责任。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朱家雄认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会绝对不打孩子,而世界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应该怎样打。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 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我

惩罚的方法

在提倡人性化教育的今天, "只放糖不放盐"的教育果真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教育是不应该有体罚但绝对不能没有惩戒,只有适度的惩戒才有助于孩子成长。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惩戒的"度"?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对学生负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去设计惩戒的方式。 一、惩戒要充满爱心 惩戒应该以爱为前提,把学生当成的自己的孩子来教育。不应该"恨铁不成钢",而应该"爱铁促成钢"。学生都会犯错,小孩子犯错,上帝也会原谅的。切记:惩戒中一定要有爱的传递。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使他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不应当受权威观念的影响,期望学生无条件服从,不应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要避免自己在盛怒或情绪冲动时使用惩戒。在今天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们成人尚且有许多的无知与无奈,有很多难以取舍的东西和难以决断的困惑,我们又怎能指望这些孩子能够"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呢?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学生,当他们犯错时,要给他们讲道理,而且不但要讲,还要"讲足、讲够、讲深、讲透。"总之,一定要充满爱心、心平气和,就事论事,适当惩处。惩戒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我们应该尽可能创设情境,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孩子在情景中体验、反思、悔悟。 二、惩戒要因人而异 因人施惩,这是因材施教的必然要求。惩戒学生一定要注意根据受惩者的性别、性格因素、身心特点的差异进行惩戒,才是学生能接受的惩戒,才能促进个体发展。切忌搞一刀切。对犯同一种错误的同学可采取不同的惩戒方式。如:屡犯错误的"顽劣学生",他们成绩低下、品行不端、惹是生非。深究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这类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父母因忙而疏于教育;第二种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第三种是全家一味娇宠、放纵。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学生,只要还未染上严重的不良习气,一般只需老师耐心引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对第二种类型,一般不能动"惩戒"之念,这类学生已"吃惯"家长的"咆哮如雷"及"大棒大棍",你老师还有什么更"高级"的手段呢?这类学生"吃软不吃硬",最需要老师"和风细雨"般的感化和教育;第三类学生一般就得适度惩戒了。 三、惩戒要富有弹性 弹性惩戒是建立在合理惩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针对违纪行为所采取的惩戒措施,使其更具人性化、弹性化、个性化,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目的的一种师生共管制度。主要有如下特点: 惩戒条目不再只有生硬的一条,而是制定班规时就商议好并列的若干条,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人格尊严。惩罚的方式有:唱歌、跳舞、讲故事、朗诵、捡垃圾、做值日、写保证书等。 惩戒的措施、方法,来源于学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其目的不在是对违纪行为的惩罚,而重在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大家共同生活、学习所必需的环境秩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惩罚。 四、惩戒要依法而行 我们在实施惩戒教育时,要以法律为根本准则,根据《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然后再结合班级的一些班纪班规来进行处戒。把握好惩戒的分寸,不能将惩戒转化为体罚。一定要把握好惩戒的"度",千万不能"好心办坏事",要在学会教育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目前,的确有个别老师因惩戒学生失当,从而导致学生伤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这不但触犯了国家法律,影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而且对学生的身心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因学生乱丢纸屑而便硬逼学生吃纸屑;因学生偷东西便在其脸上刻上"贼"字;因学生多次迟到便将学生耳朵撕裂;因学生不服管教顶嘴,一巴掌将学生耳膜打穿……惩戒是防止学生再犯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但这样的惩罚,非但不能得到家

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构筑教育的生命线。如何体现师爱,让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获得充足的发展 一、营造''亲其师、信其道''的氛围 ''道高为师'' 。教育一班人,首先要让学生在''亲其师''的基础上''信其道''。在师生和谐的气氛下,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钻研知识的兴趣。 “身正为范。”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举止,处事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成长有极大影响。在治学作风,敏捷思维,高尚情操,总之,只有“道高”和“身正”,才有说服力。只有让学生爱“其道”,学生才能信“其道”,才能乐于“受其道”。 持一颗火热真诚的心对每一位学生。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检举回答人的补充2010-01-14 11:31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爱的要素由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组成。根据我们的演绎和认识,认为爱由理解、尊重、信任、关心、宽容、要求、奉献七个内容组成。 1、爱是理解 大干世界,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个不相同,没有理解就不可能进行语言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更不能达到情感上的融洽。就是说,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分析问题,在心理学上称“移情”或“心理置换”,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难、愿望、与要求,爱的关心才能落实到实处。在儿童期,所谓的“问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作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