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一、编写体例

现在高中《语文》分为必修、选修,必修是两册,所有的学生都要选的,选择性必修是三册,理论上可以自主选择,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要学。老师们可以灵活安排教材课程,必修安排在高一,选择性可以安排在高二,也可以灵活处理。

新教材由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两条线来组成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其涉及面比较宽,但是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二是文化自信,三是责任担当。学习任务群则是另外一条线,每一个单元都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

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一共16个单元,覆盖了7个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每册4个单元,一共12个单元,覆盖了9个任务群,它组织单元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以课文为主的,另外一类专题性的语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课文学习为主的单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导引主要交代主题,选择课文的意图和主要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文,有的是两篇、三篇作为一课,有的是一篇作为一课。

第三,每一课都有个简短的学习提示,学习提示主要是设定学习的情景,引发兴趣,提示学习方法。

第四,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学习任务,到了高二选修,叫单元研习任务。一般设计三到四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主题活动,另外两个活动是进行思考、探究和交流;还有一个活动是指向写作,每个单元结构上有四个活动。在这基础上还增加了古诗词的诵读,安排在必修上下两册。

二、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面对这个新事物,多数老师感觉是很亲切的,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游移,有些焦虑和陌生感。学习任务,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对语文核心素养观念探索的一种新的形式。学习任务群也是一种单元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

那么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什么学理根据呢,为什么教材要以它来作为单元来

教学呢?

旧教材是以单篇教学和课时来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即一篇文章,主要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每一课都学得比较精细,知识点、能力点很突出;但缺点是分析、讲解、刷题练习太多,学生自主性学习太少、读书太少;所以语文课经常因其随意而受到批评。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以任务来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破除它的统整性,突破完全靠单篇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为主,作为一学期的主要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任务群搞清某个单元或者某个课主要围绕学会哪些基本知识,哪些关键的能力,有哪些干货,有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特别是改变以往老师讲述灌输,学生做题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带着问题去学习,拓展阅读量,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如何用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需要做几步工作。首先,要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单元导引、学习导示、案例学习任务要求老师自己去了解分析,归纳、设计,然后把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细化为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要点难点。要注意的是单元学习任务和以前的习题是不一样的,它不是学完一个单元以后的练习,而是对学习任务、教学方法的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编排放在后面,但某种意义上它应该置前,是老师设计教学方案的主要依据,老师可参照它来设计每一课的教学,单元的教学,教师用书的编写也会参考。

老师应该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一定情境中去学习,即要让他们去做事,让他们有事做。做什么事呢?就是将以前我们熟悉的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件事,融在一块来做,以一件为主,其他为辅。但老师不能只根据教材设计已经提供的活动来教学,需要根据合适的学习,自行设计一些更加有趣、贴切、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以完成单元教学。这一问题仍处于探索之中。

三、任务驱动

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提倡以学习任务群为中心,进行大单元教学,以任务来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但在设计任务驱动的时候,任务在前,要注意提醒,不能只是奔着任务,也不单纯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参加讨论去准备阅读,课文有很丰富的内涵,可以做各种个性化的解释,如果只照顾到任务,急功近利,先入

为主,会窄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很多课文都是经典,要学出的经典本身就是教学目标:接触经典,打下基础。不应当把课文作为纯粹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材料,或者支架。

在实行学生任务群单元教学的时候,设计活动是必要的,但不要一边倒,还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例如为学生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间,避免被任务所捆绑。

四、全文教学

关于全文教学,现在有很多讨论,新教材不再以单篇课文,或者课时作为课的单位。它是根据任务来设课文,以前一篇一课,现在依然有一篇一课,但更多的是两篇、三篇一课。所以现在以组来划分学习的教学方式,叫全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全文教学是并存的。比如说有些很重要的现代文,像马列的一些很难的文章,就是单篇教学。全文教学本身也应当有重点,有精读、略读之分,两篇、三篇课文肯定有一篇是主要的,老师要给方法,让学生爱上这种方法,尝试这种方法,既要坚持这些新东西的做法,同时也要注意要有主次和重点。

五、关于活动与情境

活动现在谈得很多,从教材的活动设计来看,大多数都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活动。课堂教学还是活动的主要形式,只是比以前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能把活动理解为跟语文没有关系的课外活动,更不要动不动就安排花很多时间效果不一定好的活动,语文学习最主要的活动还是读书,就是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是语文活动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学习活动要照顾到有情境,情境是为了教学内容设计的引进。这种情境的引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必须是真实的,是能够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近的,能够促进深度学习的。教材不单有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里面都有情境,都有一些活动。我们的老师还要认真去研究,去提前设计,要结合课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来设计这个情境。

语文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情境教学有它的优势,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对于高中生而言,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要设计情境,有的可以走向理论推导。但是

情境设计确实是现在我们要关注的,要去尝试,要支持的一个大的方面。

六、整本书阅读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正是把整本书阅读作为任务群,在必修中有两个专门的单元,要求学生读两本书:《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阅读指导、学习任务两个部分,非常简单,学生任务主要是引导阅读和思考。老师们要了解,这些任务是可选择的,不一定全都要完成,可以在五个任务中选择一个两个任务来完成。

对于整本书阅读,我个人认为功夫在课外。以课外阅读为主,或者说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老师可以提前引导。主要是什么引导呢?读某一类书的引导,比如说我们读历史,历史书怎么读,它跟小说不一样,也有它的方法,读神话传说跟读小说又不一样。

所以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是读某一类书的方法,老师们不能以自己的讲解来限制学生的思考。整本书阅读要起到磨性子的作用,读书养性,培养毅力、涵养心智、去除浮躁。我们设计整本书阅读,不要要求太高,重在目标。

七、综合活动单元教学

综合活动单元教学的设置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访谈和调查,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注意调查访问和书面学习的结合,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认识多媒体,善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运用,注重表达、观察与思考能力的提高。

语言的积累,梳理与探究是很重要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语文,到高中应该有一些总结,有一些梳理,有一些理论的总结。这个单元的设计,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去学逻辑,学的是语言,落脚点是思维训练。

八、读书为本

新教材特别重视目前语文教学读书少这个问题。老师们应该抓住培养读书兴趣,怎么样让你的学生有读书兴趣,你就抓住了牛鼻子,你的语文就教好了。重视读书方法的养成,提高阅读量,提高阅读的品位是我们的目的。

新教材所提倡的各种新的理念,比如学习任务群、自主性学习、情境教学、活动为主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读书,使用新教材最终要抓住多读书、培养兴趣

这个牛鼻子,抓住这个牛鼻子就好办了。新教材改革的力度大,课程教学的主体转换,读书量要求又高,教学难度增加,老师怎么办?没有怎么办,只有多读书,提高你的学养。

高中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按照学习进程,利用课余学习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知识,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必修本打好基础,合理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选修,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积累,然后多写,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在三个写作序列练习中,养成良好的能力。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形成教师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

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我们,一是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三、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方法最重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指导学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督促运用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052754.html,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作者:胡勤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6期 一、以语文核心素养支撑课程结构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核心要素。新课标不是按照单一标准抽象的逻辑方式来定义核心素养,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宏观思维来确定的。新课标采用了传统的融通法,贴近当下社会,避开了语文本质、属性之类的概念之争,为语文核心素养注入了新的内涵,以支撑宏大的语文课程结构。 二、以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课程内容 新课标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了“语文学习任务群”。从学习内容看,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四个学习任务。过去虽然在必修中有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没有单独列出,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很模糊,随意性很大。这次单列出来,对师生来说是个新的挑战。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的语文课程,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语言思维发展为基础,保留了原有的文体教学,整合了整本书阅读、跨媒介学习和文化探究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三、在言语活动中展开语文教学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活动”这个概 念,课标专家组认为,语文活动是基于言语活动的转化。言语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与言语交流的统一,言语活动必然受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个体经验和具体的、特定的活动情境的影响,所以它必然是个性化行为。“语文活动”这个概念突出了新课标对语文学习性质的认知,将引导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围绕语文学习活动展开。观察各学科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以往的语文学科是最忽视活动设计的,新课标实施后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摘自《語文建设》(京),2018.4.13~17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分析学情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二包括四个模块,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每个模块下又有子目录。首先,阅读鉴赏,共四个单元,分别为写景状物散文、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和演讲辞,共计十三篇课文。其中两个单元侧重于“品味与赏析”,另外两个单元分别侧重于“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用”. 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佳作,我们现在基本都已完成,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熟悉,我不再多做分析,(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尽管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情景交融。二是意蕴深刻。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三是语言美,语言是支撑文章思想情感、构思布局和艺术风格等综合大厦的基石,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它是最能体现散文语言的美。)下面是第一单元的一点不成熟的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这些散文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体验,抒写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学习,我们要试着与学生一起体验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感受作者的情怀。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我们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所以要尽量创设环境,关注学生阅读,尊重学生个体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我们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点拨,但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替代学生的独立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说明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是祖国语言中最为精粹的部分。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学习,我们可以汲取多方面的养料。 本单元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共七首。《诗经》两首:一为《氓》,偏重叙事;一为《采薇》,偏重抒情。《离骚》在课文里所节选的是全诗感情最浓烈、诗人形象最鲜明的部分,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屈原执著、高洁的风范等有一定了解。《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作品,它是我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在人物形象塑造、剪裁、结构、语言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最后三首分别是《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在这些诗中我们可以感受曹操这位“乱世枭雄”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本色;还可以体验陶渊明的归隐田园的乐趣。

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佚名 下面围绕几个具体问题对新教材做出解读: 编写体例 现在高中《语文》分为必修、选修,必修是两册,所有的学生都要选的,选择性必修是三册,理论上可以自主选择,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要学。老师们可以灵活安排教材课程,必修安排在高一,选择性可以安排在高二,也可以灵活处理。 新教材由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两条线来组成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其涉及面比较宽,但是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二是文化自信,三是责任担当。学习任务群则是另外一条线,每一个单元都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 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一共16个单元,覆盖了7个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每册4个单元,一共12个单元,覆盖了9个任务群,它组织单元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以课文为主的,另外一类专题性的语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课文学习为主的单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导引主要交代主题,选择课文的意图和主要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文,有的是两篇、三篇作为一课,有的是一篇作为一课。 第三,每一课都有个简短的学习提示,学习提示主要是设定学习的情景,引发兴趣,提示学习方法。 第四,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学习任务,到了高二选修,叫单元研习任务。一般设计三到四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主题活动,另外两个活动是进行思考、探究和交流;还有一个活动是指向写作,每个单元结构上有四个活动。在这基础上还增加了古诗词的诵读,安排在必修上下两册。 这是基本的体例结构。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面对这个新事物,多数老师感觉是很亲切的,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游移,有些焦虑和陌生感。学习任务,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对语文核心素养观念探索的一种新的形式。学习任务群也是一种单元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 那么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什么学理根据呢,为什么教材要以它来作为单元来教学呢? 旧教材是以单篇教学和课时来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即一篇文章,主要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每一课都学得比较精细,知识点、能力点很突出;但缺点是分析、讲解、刷题练习太多,学生自主性学习太少、读书太少;所以语文课经常因其随意而受到批评。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以任务来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破除它的统整性,突破完全靠单篇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为主,作为一学期的主要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任务群搞清某个单元或者某个课主要围绕学会哪些基本知识,哪些关键的能力,有哪些干货,有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特别是改变以往老师讲述灌输,学生做题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带着问题去学习,拓展阅读量,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如何用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需要做几步工作。首先,要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单元导引、学习导示、案例学习任务要求老师自己去了解分析,归纳、设计,然后把单元学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I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I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使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语文必修模块。本册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的佳作。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意蕴深沉。所谓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此词堪称毛泽东同志的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此词虽然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格律形式,但内容和情感上却完全不受形式所困,是一首将深刻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教学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此词,但不应变成政治的诠释,而应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放在对丰富的意象的感知上。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雨巷》也使戴望舒有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再别康桥》是闻一多在努力实现诗歌“三美”主张的有一代表性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此诗唯其真而得其美。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我们学生现在的生活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要注意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缩小这种距离感,才能更好体验诗人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讲这三首诗不能统一划分为新诗,如果从创作时间上讲都出现在1919年之后,但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依旧词牌的个律所创作的一首内容全新的诗歌。其次对于新诗歌的教学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类文本独特的语文价值以及选文所呈现的每一片的核心价值,总体而言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我们要注意新诗歌以下的特点: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铸魂工程最重要的一环,高中语文教材在新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学习,通过专家的讲座和课型的接受,让我受益匪浅。 一、注重价值引领 语文学科,作为文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也散发着本学科固有的魅力。语文学科,是一门有张力的学科,保罗万象,跨越古今中外,所以,在新教材中,我们更加要侧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引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是作为当下青少年学习的主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是一名领航员,是一名火炬手,是带领学生走出信息困扰,走出迷茫的掌门人。 作为历史发展的一环,我们每一代人所肩负的使命是不同的,也不可能相同。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稳定的社会环境,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精神,也将永远的载入史册,也必将为我们后代人所传承和发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所塑造的“同学少年”这一形象,正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属性。“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上。”是我对这一代青少年的希望。我会在新学年之处,分享“同学少年”应有的雄浑气概,让我们的学生,在风华正茂之年代,用于拨开云雾,在历史的长河中,辩证的看待的问题,对于时下的新闻热点,能够写出自己激浊扬清的文字。传承历史使命,塑造中华英魂,开创时代未来。 2.引领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祖国,不仅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爱祖国五千年的央央文化,更热爱祖国人民的信仰。这也让我联想到了必须上册教材中的两篇古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材为契机,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外,更能深入到中华的文化之中,感受祖国的魅力。 《登泰山记》为我们简要的记述了泰山日出的雄伟壮阔,同时也在传递着祖国山河的波澜壮丽。通过群文教学、比较阅读,我们可以将《登泰山记》与初中所学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及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滕王阁序》等文章进行集中的比较阅读,不仅领略祖国的山川异域,更能够被在中华大地上所建造的人文景观所吸引。透过文化现象,体味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文人的对祖国的热爱,是文人骚客对文化的执著。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情怀,深化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与理解,对国家的热爱与真诚。 二、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教材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精神的引领,是情怀的引领,是对一代人影响的直接因素,用好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也成为我们青年教师的真正的备课内容,只有不断的研究教材,拓展教材,才能够让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更深刻,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灵活的驾驭教材。 1.认真对待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各位老师集思广益的表现形式,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经历与学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是每个人所呈现的最具个人特色的本质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可以向各位老师广泛学习,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对知识和文化内涵的体会,便于自己在今后的备课与授课、学习与工作中的成长。总之,集体备课,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特色。

浅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1

浅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 新课标的颁布,似一股东风,吹皱了语文教学的一池春水,似一片阳光,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语文的本色。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已经在全省使用,它让我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同过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单元”被“专题”取代,教材编排重视实践和“对话”,关注体验和探索,并且留有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江苏新高考方案已经初步确定(目前待批),语文分值增加到160分,选文科考生增加到200分。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语文正在迅速“变脸”,给人全新的感觉。高中母语教学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课程、教材、高考改革的大潮面前,一部分教师一时还无法适应变化,产生了诸多困惑甚至消极情绪,“穿新鞋走老路”,不少课堂仍然“涛声依旧”;一部分教师则不能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把握不住课改节奏,课改浮躁过火,出现了“泡沫化”倾向。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要在实践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和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节拍前行,让语文走上“回家的路”。 一、构建全新理念,提升教学品位。 语文教学关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人生发展,关乎国民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根基,关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余秋雨曾说:“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代代递交。”语文教学承担着丰盈学生情感和构建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语文教学改革是阻挡不住的历史潮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改实践。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崭新的理念。理念武装我们的思想,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语文新课程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面向全体与尊重个体差异的统一,立足课堂与走向生活的统一,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语文新教材突出了人文性、开放性、生活化和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特色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 温儒敏 和以往教材比,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变化很大,但并非对既往教材教法的颠覆,我更愿意用“守正创新”来概括它的特色。 教材的“亮点” ?编写的立意更高,遵循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指导思想,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设计,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去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偏误; ?借鉴世界上母语教学先进的经验,关注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教材更加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也更加适合新时代公民基础教育的需要。 ?和以往同类教材比,这套教材无论编写理念、结构体例、课文选取,还是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改进,是“守正创新”。

?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而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 ?老师们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 ?高中统编教材和“新高考”配套衔接,改革是大趋势,必须跟进。 要尊重历史,有所继承,有所扬弃 ?推开使用新教材,步子应当稳一点。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就来个天翻地覆。 ?也不必把以往的语文教学说得一无是处,那并不符合事实,别把语文老师弄得“灰头土脸”,其实我们都是那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有所发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身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和更新。 ?使用新教材,我不赞成搞“运动”,不赞成形式主义,不赞成“一刀切”,不赞成一哄而起。 ?办学条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条件差的,也可以等一等,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 ?因为条件所限,先尝试用新方式教一两个单元,其他大致还是按照自己原来比较熟悉的办法去教,积累了经验后,再把新的教学方式推开。行不行?我看可以。 ?全国那么大,地区差异也大,办学的条件不同,要给学校和老师一定的选择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 洛阳市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于剑涛 邮箱:hnxaegyjt@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052754.html, 【内容摘要】 我省新课标实施两年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六方面的误区亟待矫正:1、新课程培训虎头蛇尾,落实不到位,没抓到关键处,严重影响了落实新课标的质量。2、对选修模块的教材选定统得过死,学校、教师和学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空间,有悖开设选修课的初衷,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未来个人发展的方向。3、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驾驭和运用不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教材编辑者的意图。4、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5、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虚与实、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动与静、主导与主体、眼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形似神异,貌合神离。6、相关方面对必要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相对滞后,实施又缺乏执行力,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2010年7月,随着上学年工作的圆满结束,河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已经整整两年了。两年来,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标实施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作为一名教学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课改实际,我深深的感受到,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以下六方面的误区亟待矫正: 一、新课程培训虎头蛇尾,落实不到位,没抓到关键处,严重影响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质量。 任何一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说穿了,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变化。要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这个目标,自上而下的逐级逐层培训必不可少。进入新世纪以来,先是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再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培训几乎年年喊,年年搞,但培训的效果究竟怎样,针对性究竟有多强,这只有深入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感知!按理说,新课程标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绝对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才能全面认识其“庐山真面目”。但在不少学校,为了保证高考成绩不滑坡,那些常年任教高三的教师,并没有按部就班参加过高一二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对已实施了两年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一无所知,今年就直接进入高三年级的新课程了。像这种隔过低一级甚至低两级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情况,在各地各校极其常见。不知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悖新课程培训和实施的精神,如何保证新课标实施的质量。 再者,我省新课程培训采用的是逐级逐层推进模式。由市县派出教师先到省里接受省级培训,再由他们回到各地全员培训教师。尽管省里制定有培训细则和考核办法,但落实到基层,往往就大打折扣了:在省里培训三天,回到县里只用两个小时就“解决问题”了,回到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分析_语文_教材分析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I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使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语文必修模块。本册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 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的佳作。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意蕴深沉。所谓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此词堪称毛泽东同志的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此词虽然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格律形式,但内容和情感上却完全不受形式所困,是一首将深刻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教学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此词,但不应变成政治的诠释,而应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放在对丰富的意象的感知上。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雨巷》也使戴望舒有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再别康桥》是闻一多在努力实现诗歌“三美”主张的有一代表性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此诗唯其真而得其美。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我们学生现在的生活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要注意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缩小这种距离感,才能更好体验诗人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讲这三首诗不能统一划分为新诗,如果从创作时间上讲都出现在1919年之后,但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依旧词牌的个律所创作的一首内容全新的诗歌。其次对于新诗歌的教学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类文本独特的语文价值以及选文所呈现的每一片的核心价值,总体而言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我们要注意新诗歌以下的特点:

高中语文_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理解和论证分析 一、考点、考情分析 2017 年、2018 年全国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与之前的同类高考试题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将第二个选择题改为论证分析题,考察形式变化了,对应的能力点跟着转移,从之前信息筛选整合转变为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第2 题涉及中心论点与主要观点、论述角度与论述重心、论证方法与主要论据、论述的层次思路等,这些构成论述类文本的要素与文本的整体架构密不可分。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的难点之一。难在何处?主要在于考生对这类文章没有读懂,没有形成对文章整体的观照和由整体到局部的剖析能力,而是陷入到庞杂的文字和烦乱的信息中间,理不清头绪。因此,从整体读文的角度来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而强化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是二轮复习中重要的提分方法。 二、复习目标 从整体上把握论述文的结构,提升分析论证能力,准确解答论证试题。 三、读论述类文本的一般方法 1、画出各段的关键句(中心句、概括句、表明作者赞同或反对的情感句等)。 2、提炼关键句(中心句、概括句、情感句)中关键词,全面准确....概括各段意思。 3、将各段的主要内容连缀成段,反复读几遍,弄明白文章整体内容。 4、创建思维导图,分析论证方式。 四、讲读文章 2017 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此次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变化都很大。如何用好高中语文新大纲,特别是新教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迫切课题。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提出五点建议,仅供使用的老师们参考。 一、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变化很大。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我认为至少要树立下列的语文教育观: 1、“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并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否定任何一方。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任务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如过分强调工具性,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这是错误的。但是,绝不能据此就彻底否定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认为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一定要切记: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使用功能,也有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2、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去走过不少弯路,如:有时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传授;有时又干脆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这些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新大纲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有针对性的。我们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新教材的教学中一定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语言和思想、感情,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也就是同时在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乳汁哺育着学生的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中华民族的母语中流淌着中华的文化,血浓于水,是它,联结着中华民族儿女的每一颗心,它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文化之根。 3、语文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字型教育,乃至二十世纪初,则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有人预测二十世纪末与二十一世纪初,我国语文教育将出现第三次重大转变,即从“语言——思维”型教育转变为“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 .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要发展学生健康个性,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是时代对语文教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材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名称: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分析报告二.教材分析目的:了解教科书的内容、优点与局限、提出教材使用建议。三.教材分析内容:人教版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析与评价。 四.结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 五.教材分析过程及结论: (1)总体分析: 这套教科书并没有一味追求内容和样式的“新”、“奇”、“特”,而是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出新”:这是本套教科书的一个基本特色。 “守正”,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意继承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中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循序度和适用面。在这套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没有全盘推翻以往的教材体例,也没有轻易改变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特别注意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难度,从而使整套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教科书体例的大体稳定和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衔接过渡。“出新”,一是从整体面貌看,这套教材贯彻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突出了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从教学角度看,这套教科书注意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上力求做到不拘一格、新颖活泼,并留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开发余地,以满足不同学校使用的实际需要。三是从学生角度看,这套教科书努力适应新时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灵活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模块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四个部分。 1.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同时后面还有“扩展阅读”和“名着导读”,这就形成了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为避免分量过重,“扩展阅读”部分单独成册,供学生在课外选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每册的“阅读鉴赏”部分都安排了四个单元。其中两个单元侧重于“品味与赏析”,另外两个单元分别侧重于“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用”。每个单元都有四篇精读和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部分作课堂教学文选,其余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必修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单元安排见“表1”。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特点及教学处理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特点及教学处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该如何去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呢?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为例,就语文新教材特点和语文课堂教学处理以陈管见。 一、二00四年版新教材编排特点 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理念,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而编写了现行的新教材。 教材还是分必修(5册)和选修(16册)两大部分。在必修的五册书里,每册书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阅读鉴赏部分分四个单元,单元前面有学习重点及要求;每个单元4篇文章,所选文章都是名篇和贴近现实生活的文章,4篇文章中又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课文后面设有“研讨与练习”,练习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另外还有相关的知识连接,科学有效地训练学生阅读鉴赏。表达交流部分,分五个单元,每单元训练一个重点,每个训练重点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等内容组成,正确引导学生写作。梳理探究部分,设置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重点内容,主要是介绍基础知识、文化演变等内容,并设计了课外延伸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名著导读部分,每册安排两部名著,由“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等组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样的编排,正确地处理好了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关系,二是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关系,三是接受性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四是学科的独立性与多元性、关联性的关系,五是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发达地区与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关系,展现了新教材适应实效功能。目的是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适合时代要求和更加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新课标及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统一考试。

(18班(专升本):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3、学习课标(有有关ppt )(讲生硬了)(第一次) 18班:(第二次):1、学生先讲,我来评,学生也可以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真正做到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课文是不容易的。2、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3、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时间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满意)18班:(学生怕提问、回答问题等,还是怕犯错误而受到惩罚(如被人家讥笑、被老师批评),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对此,我打算:在课堂上做得好的,奖励;做得不好的,也奖励,即只要你做了,就奖励!) 1、学生讲5分钟的课 2、继续学习《中学语文教材概论》 18班:(第三次) 9、10班: 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 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 3、名家谈语文学习(有有关ppt ) 4、同学生讨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核心工作: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白教材的意义) 5、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第一次) 6、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 7、学习课标(时间紧)(有有关ppt ) 8、语文教材概论(有有关ppt) ) 学习《古典诗歌》:先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解读情况。(用高考的相关试题检验) 本门课程是与“语文”相关的。语,指听说;文,指书面语:都是与言语有关的。或者可以讲,凡是与语言、言语相关的,都可以指称为语文。中国古代的教育,只有语文教育,

(完整)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

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 8月2-9日参加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按照学习进程,利用课余学习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知识,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必修本打好基础,合理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选修,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积累,然后多写,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在三个写作序列练习中,养成良好的能力。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形成教师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我们,一是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三、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兴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具体考试大纲内容如下: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1年现有高考体系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不再修订,参考2021年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也不再制订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1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1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参加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但高中语文新课程在中学的实施情况却并不乐观,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彻底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学习中的一点体会。 心得一:高中语文因该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旨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上。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教学目标从单纯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转向情感、能力、审美情趣的同步发展。语文课堂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均衡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跳出”语文看语文。 心得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愉悦的心态下积极参与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设法创设愉快的学习情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人”的现代师生关系观,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在自己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同时,尽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允许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断把教学引向深入。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力求有所创新。使用同桌伙伴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提高课堂上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效率。 心得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与写相结合。 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用“以读为主、自悟自得、读法渗透”为特色的现代阅读新模式代替以“内容分析、烦琐提问、写法分析”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