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保护第5讲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

植物保护第5讲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

植物保护第5讲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
植物保护第5讲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

《植物保护》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者:吴永汉李刚所属系部(教研室):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教研室

本单元标题:项目一、模块二任务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授

课班级食品经营12-1

食品经营12-2

3周 3月 12日第1-2节

教1-208

3周 3月 12日第3-4节教1-208

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

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

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

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

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

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染途径,侵染途径与症状表现的关系,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播。认识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难点:病原与所致病害的关系。

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组分和植物病毒的增殖和复制的机理。菟丝子、列当等及其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参考资料

单元教学活动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导入

点名和复习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步骤一】新知识的引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让掌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步骤二】知识点讲解与操作示范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细菌)

原核生物除了引发植物病害外,还是人、畜病害的重要病原。如鼠疫、霍乱、痢疾、肺炎、破伤风、肺结核及炭疽病等。许多原核生物还能使食物和其他农产品腐败变质,人误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许多原核生物能够分解土壤的动植物残体,有的还可以固氮。有的还可以生产有机酸、酒精、味精、抗生素、胰岛素和沼气等。细菌通常与酵母和霉菌一起被用于发酵食物,例如干酪、泡菜、酱油、醋、酒及酸奶等。还有许多原核生物成为防治其他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农药。另外,利用处理或杀死过的病原原核生物,可以制成各种预防疾病的疫苗。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很多,通常以细菌作为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典型。细菌病害的数量和为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是引起植物病害最多的一类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 um一1×3um,有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四周的称为周鞭。细菌鞭毛的有无、着生位置和数目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革兰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的一个重要性状。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染色反应多为阴性,少数为阳性。

细菌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细菌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其突出的特点是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20~30分钟可以裂殖一次。

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48—53℃处理10分钟,多数细菌即死亡。植物病

原细菌绝大多数为好气性,少数为兼性厌气性。一般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

好。

菌原体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表现为多型性。有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形、螺旋形等。菌原体的大小一般为80~800 nm。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原核生物形态简单、差异较小,侵染植物并引起严重病害的原核生物很多。

(一)薄壁菌门

特点:胞壁薄(厚7-8nm),胞壁肽聚糖含量8%-10%,G-

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1.土壤杆菌属=农杆菌 2. 欧文氏菌属3. 假单胞菌属

4. 黄单胞菌属

(二)厚壁菌门

?特点:胞壁肽聚糖含量高(50-80%),胞壁厚10-50nm,G+。

?重要的属:棒形杆菌属,菌体单生,杆状,一般无鞭毛

?主要引起萎蔫症状:如马铃薯环腐病等

(三)软壁菌门

?又称柔壁菌门或无壁菌门

?菌体无细胞壁,只有一种称为单位膜的原生质膜包围在菌体四周,厚约8-10nm,没有肽聚糖成分

?与植物病害有关的一般称为植物菌原体

植原体

植原体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已知由植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有100多种,在植物中有荷包牡丹丛枝病、夹竹桃丛枝病、天竺葵丛枝病、绣球花绿变病、紫罗兰绿变病、丁香绿变病、长春花黄化病等多种植原体病害。

植原体所致病害主要通过选育抗病品系、选用无病繁殖材料加以防治。用四环素、金霉素、地霉素、土霉素等抗菌素对病株反复浸根或注射病株可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能根治。

(四)疵壁菌门

?是一类未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所致病害特点:

病害症状: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叶斑四周常有晕圈,空气潮湿时有菌脓溢出。其症状有斑点,溃疡,穿孔,癌肿,枯萎,畸形

二、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重要病原物。目前已命名的植物病毒达1 000多种,其中许多为重要的农作物病原。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非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物。病毒粒体很小,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也称为分子寄生物。寄生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寄生动物的称为动物病毒,寄生细菌的称为噬菌体。

(一)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1.植物病毒的形态

病毒比细菌更加微小,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完整的病毒称作病毒粒体。高等植物病毒粒体主要为杆状、线状和球状等。线状、杆状和短杆状的粒体两端钝圆或平截,粒体呈菌状或弹状。

2.植物病毒的结构和成分

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植物病毒粒体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的比例因病毒种类而异,一般核酸占5%一40%,蛋白质占60%一95%。此外,还含有水分、矿物质元素等;一种病毒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高等植物病毒的核酸大多数是单链RNA,极少数是双链的。植物病毒外部的蛋白质衣壳具有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或紫外线破坏的作用。同种病毒的不同株系,,蛋白质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3.植物病毒的理化特性

病毒作为活体寄生物,在其离开寄主细胞后,会逐渐丧失侵染力,不同种类的病毒对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有差异。

(1)钝化温度(失毒温度) 指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2)稀释限点(稀释终点) 把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加水稀释,使病毒保持侵染力的最大稀释限度。

(3)体外存活期(体外保毒期) 在室温(20~'22℃)条件下,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大多数病毒的体外存活期为数天至数月。

4.植物病毒的增殖

植物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状态的分子寄生物,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复制通常在寄主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进行,以自身为模板,需寄主提供复制所需的原材料和能量,并利用寄主的部分酶和膜系统。

5、传播方式

介体传播: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助其它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

非介体传播:在病毒传播中没有其它生物体介入的传播方式。

非介体传播

(1)机械传播:也称为汁液摩擦传播,是指病株汁液通过与健株表面的各种机械伤口摩擦接触,进行传播。

?该类病毒存在于表皮细胞,浓度高、稳定性强。

?常引起花叶型症状的病毒以及由蚜虫、线虫传播的病毒较易机械传播

?引起黄化型症状的病毒和存在于韧皮部的病毒难以或不能机械传播。

(2)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以块根、块茎、球茎和接穗芽作为繁殖材料就会引起病毒的传播。

嫁接可以传播任何种类的病毒和菌原体病害。

(3)种子和花粉传播:

?约有1/5的已知病毒可以种传。

?种子带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早期侵染和远距离传播。

?种传病毒的寄主以豆科、葫芦科、菊科植物为多,而茄科植物却很少。

?种传病毒症状常为花叶。

?由花粉直接传播的病毒数量不多,现在知道的有十几种,多数危害木本植物,这些花粉也可以由蜜蜂携带传播。

介体传播

传播植物病毒的介体种类:昆虫、螨、线虫、真菌、菟丝子等,其中以昆虫最为重要。在传播昆虫中,多数是刺吸式昆虫,特别是蚜虫、叶蝉、飞虱等更为重要。

根据介体昆虫传播病毒的特性,植物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

(1)口针型:也称为非持久性病毒 (2)循回型:这类病毒包括所有半持久性病毒和部分持久性病毒 (3)增殖型;这类病毒为部分持久性病毒。

(二)重要的植物病毒及所致病害

1.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raovirus 花叶病毒(TMV),病毒形态为直杆状,直径18 am,长300 nm,病毒基因组核酸为单链RNA。

2.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 马铃薯Y病毒属为线状病毒,直径11~15 am,长750 nm’具有一条正单链RNA。主要以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接触传染,个别可以种传。.

3.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典型种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粒体球状,直径29 nm,

有大小不同的3种病毒粒体。 CMV在自然界依赖蚜虫传播,也可由汁液接触传播。

三.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还能传播其他病原物,如真菌、病毒、细菌等,加剧病害的严重程度。

在生产上还利用斯氏线虫科、异小杆线虫科等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小地老虎、大黑鳃金龟等害虫。此外,还有利用线虫捕食真菌、细菌的。

(一)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形如线状,多为乳白色或无色透明。植物寄生性线虫大多虫体细小,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线虫体长约0.3一l mm,个别种类可达4 mm,宽约 30~50um。雌雄同型线虫的雌成虫和雄成虫都是线形的,雌雄异型线虫的雌成虫为柠檬形或梨形,但它们在幼虫阶段都是线状的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1.异皮线虫属 Heterodera

异皮线虫属又称胞囊线虫属,雌雄异型。成熟雌虫膨大呈柠檬状、梨形,雄虫为蠕虫型。为害植物根部的一类重要线虫。

2.根结线虫属 Meloidogyne

雌雄异型。成熟雌虫膨大呈梨形,表皮柔软透明,雄虫为蠕虫型。根结线虫属为害植物后,受害的根部肿大,形成瘤状根结。如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等。

3.粒线虫属 Anguina

雌虫和雄虫均为蠕虫型,虫体肥大,较长。多数种类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地上部,在茎、叶上形成虫瘿,或者破坏子房形成虫瘿。如小麦粒线虫病。

四.寄生性种子植物

大多数植物是自养的,它们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借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称为寄生性植物。(与杂草不一样)

(一)、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方式

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得生活物质的方式和成分各有不同。按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或获取寄主营养成分不同,可分为2类:

1、全寄生

2、半寄生

(二)、寄生性植物的寄生部位

1、根寄生

2、茎(叶)寄生

菟丝子危害对象:、花、、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树、鸡爪槭、冬青、等。

【步骤三】学生操练

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步骤四】知识点和技能小结,进一步提升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第三部分:本单元总结与作业布置

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染途径,侵染途径与症状表现的关系,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播。

认识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有哪些性状?其引致农作物病害有哪些?

2.植物病毒病害有哪些症状和特点?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植物线虫病害及防治 1、什么是植物寄生线虫?它是什么样子?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其中最大量是存活于土壤及水中;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对人畜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类群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就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 植物寄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即雌雄虫均呈线状,细长透明,虫体很小。一般体长仅1毫米,体宽0.05毫米左右,要借助解剖显微镜才能看清。这类线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分布又广泛,凡是有土壤和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不同形状的,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而雄虫仍呈线状。最常见的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肾状线虫等,它们都是最重要的病原线虫。 由于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虽然个体细小,但肝胆俱全。所以,线虫虫体内部构造既简单又全面,它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这样才能从植物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以使自己顺利生长发育和繁衍大量后代,才能生存于自然界中。但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很简单了,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 2、植物线虫怎样为害植物?有什么危害性? 植物线虫和其它植物的病原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行移动为害的特点,它们对植物为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在于植物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是植物细胞体积膨大,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为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又如穿孔线虫为害柑桔后,使细胞壁分解,结果被害根部的皮层形成典型的空洞,最后导致根腐烂;也有的线虫分泌物则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以上表现,说明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的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 此外,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而使植物发生某种病毒病,这样,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原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致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植物病原线虫学思考题

植物病原线虫学复习题 一. 填空 1线虫的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植物线虫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和。 3影响线虫孵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4一般线虫的食道可分为4部分,包括、、和。 5线虫分类中纲的划分是以为判别依据。 6雄虫的肛门与共同开口于。 7植物线虫分类鉴定的依据主要包括、、、 和五方面。 8目前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归属于、、和这四大类中。 9线虫的体壁具有性、性和性。 10在线虫背索、腹索内有,侧索内有。 11目前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共已描述90多种,其中、、、是最常见的根结线虫。 12在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五大病原中,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超过和,仅次于真菌病害。 13植物线虫引起的根部症状主要有、、、、五类。 14 1743年,英国T. Needham发现的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病原线虫。 15 1943年,美国W. Carter发明杀线虫剂,该项研究奠定了植物线虫化学防治 的基础。 16线虫学研究的代表性期刊杂志有《》、《》、《》等。 17植物病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呈线状,如、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异形的,雄虫呈线状,而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如、等18线虫只有肌而无肌,虫体只能弯曲而不能变粗或变细,只能借助腹肌和背肌的同时收缩,向前呈波浪状蠕动。 19线虫的口针基本上由3部分组成,前端尖锐部分为,中段为,后部为3个膨大的;而齿针分为两部分,包括前段的部和后段的部,在锥体部和膨大部之间有。 20在线虫的食道与肠交界处的瓣膜结构称为,其功能是。 二. 名词解释 1)植物病原线虫 2)植物线虫分类学3)孤雌生殖4)迁徙性外寄生5)线虫的老化 6)假受精生殖7)蜕皮8)植物病原线虫9)过敏性坏死反应10)植物线虫病害防治 三. 简答 1.植物线虫形态分类中雌虫的特征依据有哪些? 2.根结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

重要的100个植物病原生物属名

重要的100个植物病原生物属名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中,通常要求学生掌握100个重要的植物病原生物的属,其中真菌64个,病毒7个,细菌12个,线虫12个,寄生植物5个. Achlya 绵霉属Agrobacterium 土壤杆菌属Albugo 白锈属Alternaria 链格孢属 Anguina 粒线虫属Aphelenchoides 滑刃线虫属Ascochyta 壳二孢属Aspergillus 曲霉属 Bacillus 芽孢杆菌属Bipolaris 离蠕孢属 Blumeria 布氏白粉菌属Botrytis 葡萄孢属 Bremia 盘梗霉属Burkholderia 布克氏菌属Bursaphelenchus 伞滑刃线虫Ceratocystis 长喙壳属Cercospora 尾孢霉属Clavibacter 棒形杆菌属Claviceps 麦角菌属Cochliobolus 旋孢腔菌属Colletotrichum 炭疽菌属Cuscuta 菟丝子属Curvularia 弯孢属Diplodia 色二孢属Ditylenchus 茎线虫属Drechslera德氏霉属Erwinia 欧文氏菌属Erysiphe 白粉菌属Exobasidium 外胆子菌属Exserohilum 凸脐孢属Fusarium 镰孢属Gaeumannomyces 顶囊壳属Gibberella 赤霉属Globodera 球皮线虫属Gymnosporangium 胶锈菌属Heterodera 异皮线虫属Leptosphaeria 小球腔菌Longidorus 长针线虫属Loranthus 桑寄生属Macrophomina 壳球孢属Meliola 小煤炱属Massonina 盘二孢属Melampsora 栅锈菌属Meloidogyne 根结线虫属MLO(=Phytoplasma) 类菌原体(植原体属) Monilia 丛梗孢属Mucor 毛霉属Mycosphaerella 球腔菌属Nectria 丛赤壳属 Neovossia 尾孢黑粉菌属Oidium 粉孢属 Orobanche 列当属Peronosclerospora 霜指霉属Peronospora 霜霉属Phoma 茎点霉属Phyllosticta 叶点霉属Physoderma 节壶菌属Phytophthora 疫霉属 Phytoplasma (MLO) 植原体属(类菌原体)Plasmodiophora 根肿菌属Plasmopara 单轴霉属Pratylenchus 短体线虫属Pseudomonas 假单胞属Pseudoperonospora 假霜霉属Puccinia 柄锈菌属Pyricularia 梨孢属Pythium 腐霉属Radophorus 穿孔线虫属Ralstonia 劳尔氏菌属Ramularia 柱隔孢属Rathayibacter 拉塞氏杆菌属Rhizoctonia 丝核菌属Saprolegnia 水霉属Sclerophthora 指疫霉属Sclerospora 指梗霉属Sclerotinia 核盘菌属Sclerotium 小菌核属Septoria 壳针孢属Sphacelotheca 轴黑粉菌属Spiroplasma 螺原体属Striga 独脚金属

植物线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3分) 1、口针:植食性线虫口腔中常有一个中空的针,用于穿刺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2、会阴花纹:根结线虫雌虫阴门周围角质膜形成的特征性花纹,是根结线虫属下 “种”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3、线虫生活史:线虫从卵开始到又产生卵的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虫态, 幼虫又分为4个龄期。 4、迁移性内寄生线虫:线虫虫体进入植物组织后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在组织内移 动,最后造成大范围根组织坏死,如短体线虫属。 5、连作障碍: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续多年种植后,即便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 作物的生长发育缓慢或者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状况。 6、交合伞:在线虫的雄虫尾部侧面常有透明的膜状结构,又称抱片,交配时起定 向和固定的作用。 7、泄殖腔:是雄虫的特殊结构,雄虫的消化管和生殖管共同开口在泄殖腔中。泄 殖腔内有一对交合刺,有的还有引带和交合伞等附属器官。 8、德曼(氏)公式:依据显微测定的线虫形态学特征,所制定的一套线虫分类鉴定的指标体系。 二、翻译拉丁学名成中文属名(十选五,10分,每个2分) Meloidogyne 根结线虫属Heterodera 孢囊(异皮)线虫属 Bursaphelenchus 伞滑刃线虫属Xiphinema 剑线虫属 Radopholus 穿孔线虫属Ditylenchus 茎线虫属 Aphelenchoides 滑刃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 矮化线虫属 Anguina 粒线虫属Pratylenchus 短体线虫属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正确划√,错误划×) 1、只有孢囊线虫是雌雄异型,其他线虫雌雄虫均为线形。(×) 2、只有极少部分的植物病原线虫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植物根部。(×) 3、根结线虫繁衍后代的方式既有两性生殖,又可进行孤雌生殖。(√) 4、阴门锥是鉴定根结线虫“种”的重要依据。(×) 5、植物病原线虫的侵染期虫态为3龄幼虫。(×) 6、茎线虫能够传播烟草环斑病毒,因为它是外寄生线虫。(×) 7、线虫头部的唇区能够感觉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化学刺激。(√) 8、甘薯茎线虫是在20世纪有日本传入我国的。(√) 9、我国是香蕉穿孔线虫病的主要疫区之一。(×) 10、甜菜孢囊线虫病在欧洲的爆发流行直接推动了植物线虫学的发展。(×) 11、顾名思义,所有植物“线虫”均为线形。(×) 12、植物根结线虫的侵染期虫态为2龄幼虫(J2)。(√) 13、植物线虫病害常常被称为“隐蔽性敌害”。(√) 14、植物线虫的长距离传播是主动移动的结果。(×) 15、水稻干尖线虫、柑橘根结线虫均为迁移性内寄生线虫。(×) 16、美洲剑线虫是内寄生线虫,能够传播烟草环斑病毒。(×) 17、水稻干尖线虫病在20世纪由日本传入我国,并首次在天津被发现。(√) 18、线虫头部的口针能直接分泌含有酶类的消化液,从而使植物致病。(×) 19、中国是香蕉穿孔线虫病非疫区,该病原被我国列为一类检疫对象。(√) 20、大豆胞囊线虫病在欧洲的爆发流行直接推动了植物线虫学的发展。(×) 四、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植物病原生物

一、名词解释(共3个,每题2分,共计6分) 1、寄生专化性: 2、侵染过程: 3、病害流行: 二、填空题(共25个空,每题1分,共25分) 1、引起植物病害的( )简称为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 2、植物病原细菌是以( )的方式繁殖。 3、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有( )、( )、( )、( )四类。 4、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 )和( )。 5、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其表现为( )、( )、( )、( )。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 )、( )、( )、( )四个时期。 7、病原物的传播可分为( )和被动传播两类。被动传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 )、( )、( )。 8、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由( )、( )、( )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单项选择题(共8个,每个1分,共计8分) 1、因温湿度和光照等原因引起植物发生的病害属于( )。 A.真菌性病害 B.生理性病害 C.传染性病害 D.细菌性病害 2、菌丝和菌丝体是( )病害的繁殖体。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植物病原线虫 3、植物菌原体与植物病原细菌相比,缺少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酸 4、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染色反应多数为()。 A.阳性 B.阴性 C.中性 D.阴阳性 5、下列植物病害的症状属于病征的是()。 A.霉状物 B.斑点 C.变色 D.腐烂 6、下列植物病害具有隐症现象的是()。 A.病毒病 B.细菌病害 C.线虫病害 D.真菌病害 7、病原物寄生专化性最强的表现是()。 A.属 B.种 C.变种 D.生理小种 8、下列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是()。 A.稻瘟病 B.大豆灰斑病 C.玉米大斑病 D.小麦黑穗病 四、判断题(共8个,每个1分,共计8分) 1、疫霉病和霜霉病是由真菌的鞭毛菌亚门引起的。() 2、寄生性强的病原菌致病性也强。() 3、具有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一个生长季节往往有多次发病高峰。() 4、真菌的有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可产生多次。() 5、真菌的有性孢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6、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无性世代产生的孢子都称为分生孢子。() 7、病毒进入植物体内后,采用核酸板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8、病毒是非专性寄生物。() 五、简答题(共2个,共计19分) 1、植物病毒病、植物线虫病的症状特点各是什么?(8分)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侵染过程: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在其体内繁殖和扩展,使寄主显示病害症状的连续过程。也即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人为划分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接触期 接触前的活动 接触后的活动 1:生长阶段 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产生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 2: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发生识别 物理识别:趋触性 生化识别:趋化性 3: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因素:叶表面的营养物质;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其它微生物产生的分泌物质 环境条件对接触期的影响: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湿度: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 温度: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 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 二侵入期 1 侵入期的概念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 物的侵入期。 2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直接(穿透)侵入:线虫.寄生性植物.真菌(机械作用.化学作用)

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细菌真菌) 伤口侵入:细菌.真菌.病毒 有些真菌先侵入死组织和垂死组织 3 侵入所需要的时间 病毒.细菌:一旦接触随即侵入 病原真菌:要经过萌发和形成芽管才侵入,通常为几小时,很少超过24小时。 4 侵入所需要的接种体的数量 病原物的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寄主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如许多侵染叶片的真菌,单个孢子就能引起侵染;许多细菌要有一定菌量的侵入才能引起发病;病毒也有一定的稀释限点。 5 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细菌需要有水滴、水膜存在,绝大多 数真菌,湿度越高越有利于侵入,线虫的侵入也与湿度有关,病毒与湿度 关系不大。 2、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3、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有影响。 三、潜育期 1 概念: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时期。 植物病害侵染过程的一般规律是:病原物的侵入并不表示寄生关系的建立,而建立了寄生关系也不表示一定发病。 2.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局部侵染/点发性(大多数真菌细菌) 局部病害:病原物侵入后扩展的范围局限于侵入点附近,这类侵染称为局部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表皮细胞间.细胞间/内.先胞间后胞内) 系统侵染/全株性(病毒、菌原体) 系统性病害:病原物可以从侵入点扩展到寄主大部分或全株,这种侵染称为系统性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称为系统性病害。---------通过胞间连丝.维管束细胞

病原原核生物习题

病原原核生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2 亚种:是同一物种,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的类群。 3 致病变种:又称致病型。病原细菌种以下的分组单元。同一细菌种内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基本相同,但对特定的寄主的致病性不同,或者寄主范围不同的细菌类群,相当于病原真菌的专化型或亚种。 4 生化变种:又称生物变种或生物型。微生物种或亚种以下的分组单元。通常用来区分亚种内的一些菌株,它们在血清学或噬菌体敏感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生理学和生化学性状反应方面有所区别。 5 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6 Ti质粒:Ti质粒是在根瘤土壤杆菌细胞中存在的一种核区DNA外的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DNA分子。 7 Ri质粒:Ri质粒是在发根土壤杆菌细胞中存在的一种染色体外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DNA 分子。 8 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或柯赫氏证病律,是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柯赫氏法则通常表述为4步:①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9 喷菌现象:喷菌现象是指除了菌原体引起的病害以外,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 10 植原体:软壁菌门的成员,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引起丛枝黄化类型的一类原核生物,俗称类菌原体,现称为植原体。 11 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因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 12 菌落:菌落,是指由单个或少数微生物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3 拟核:存在于原核生物,是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只有一个位于形状不规则且边界不明显区域的环形DNA分子,内含遗传物质。 14 革兰氏染色反应:先用结晶紫和碘液处理菌体,后用酒精或丙酮冲洗,洗后不退色的为阳性反应,洗后褪色的为阴性反应。 二、问答及论述题 1 何谓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何区别?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枝原体和衣原体等。其本质特征:原核生物是一类具原核结构的单细胞微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区别如下: (1)细胞核有无。真核生物有双层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DNA分子集中的核区或称拟核,无膜包裹。 (2)细胞壁成分。真核生物有以纤维素和果胶质为主的细胞壁(植物),以葡聚糖和甘

植物病原微生物

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原防治中的利用 利用抗拮微生物防治植物根部病害,就是将培养好的拮抗微生物以一定方式施人土壤中, 或是通过在土壤中加人有机物等措施提高原有的拮抗微生物的活性, 从而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 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减轻病害的发生。 在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时, 最为重要的是找到优良的菌株。优良菌株应具备什么条件, 应从什么地方, 用什么方法寻找这样的菌株只能根据病害的种类、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病原菌的生活史及利用的途径来决定。从土壤及植物的根部很容易分离到拮抗微生物。从病害已经开始衰退的土壤或抑制病害发生的土壤尤其是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拮抗微生物的可能性更大。此外, 从病原菌的菌丝或菌核中分离拮抗微生物也是途径之作为生物防治剂的拮抗微生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抑制发病的效果好②在制剂化和施用等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活性③施用后, 容易定殖于作物的根圈, 迅速发挥其效果。 一、拮抗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机制 1、寄生 寄生发生在病原菌与Trichoderma,Verticillium,Laetisalia,Glioclalium等真菌之间。寄生于病原菌的菌丝上可以抑制其活性, 寄生于菌核上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源的数量。寄生菌靠趋化性与特异性植物凝血素的凝集作用来识别寄生, 然后缠绕于病原菌的菌丝上或侵人菌丝内使菌丝死亡。在部分被寄生的细胞壁上可观察到侵人孔, 这是由于寄生菌产生的能溶解病原菌细胞壁的葡聚糖酶、甲壳酶等的作用结果。现正在对编码这些细胞壁分解酶的基因进行分析。 2、抗生 由于抗生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拮抗作用叫抗生。根肿病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大肠杆菌素来实现的, 这种大肠杆菌素能抑制DNA的合成及细胞壁的合成, 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侵人。用P.fluorescens防治棉花立枯病就是靠这种细菌产生的硝砒咯霉素和pyoruteorin两种抗真菌抗菌素来起作用的。此外Pseudomonas 产生的抗菌物质还有peudane, phenazine化合物等,Bacillus产生的bulbiformi,bacitaracin等都已经有不少报导。 3、竞争 竞争是微生物间在生活空间和营养物质的绝对量不足时发生的。Pseudomonas通过与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对铁的竞争促进了作物的生长。铁的竞争是通过细菌产生的铁的鳌合物psudobactin来实现的。此外, 有的植物根圈周围生活着阻碍植物生长的有害细菌(DRB), PGPR能够阻碍DRB着生于根上, 从而排除了影响作物根部的有害因子, 使作物得以很好地生长。 4、捕食 捕食是大生物攻击小生物的一种拮抗形态。土壤中的小动物捕食病原菌的现象叫食菌性。食菌性变形虫捕捉到病原菌后, 就把病原菌包围起来, 然后在病菌的细胞壁上刺圆孔, 侵人其中吸食原生质。在根圈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中, 食菌性线虫、蜡类、弹尾虫类都有抑制土壤病害的作用。这些小动物有对菌丝的趋化性, 靠捕食菌丝增殖。 5、溶菌 溶菌是指微生物的细胞壁由于内在或外界的因素分解消失的现象, 与细胞

四、危险性植物病原生物

第六章危险性植物病原生物 植物病害对植物破坏性很强,具有流行趋势,一旦传入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潜在威胁。植物危险性病害:在本国尚未发生或者局部发生并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植物病害。包括:真菌、病毒、细菌和线虫。例:真菌:小麦矮化腥黑穗病、棉花黄萎病、玉米霜霉病等。 这当中具有检疫性的需要具备适应性广、扩散速度快、防治和分出困难这些特点。检疫性有害生物中真菌病害和病毒病害数量多,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相对少。 第一节病原真菌 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有机体。真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由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由营养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60%以上的植物病害由真菌引起,列入各国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100多种。寄主植物范围宽,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容易达到。 病原真菌的检验,除明显症状可以直接检验,如果症状不明显,可用洗涤检验、分离培养检验等方法,对于难鉴定的还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血清学技术。 一、小麦矮化腥黑穗病 病源名: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简称(TCK),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腥黑粉菌属。冬孢子堆生于子房内,形成黑粉状冬孢子团,也就是黑粉病瘿。 1 分布和危害 目前在美国、欧洲、大洋洲、亚洲40多个国家,尤其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发生较多。 小麦矮腥黑穗病为苗期侵染的系统病害,发病后,病株矮化,籽粒被菌瘿代替,籽粒变成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有鱼腥臭味。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减产。一般病田发病株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70%~90%。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西北部发病严重,重病田损失达80%,几乎颗粒无收。90年代,虽种植抗病品种以及对种子进行处理,仍然危害严重。 2 危害症状: P162病害检疫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形态观察实验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 一、目的要求 了解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基本原理,掌握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常用方法。学习在解剖镜或扩大镜下用镊子、竹针、毛针、毛笔等工具从水中和滤纸上挑取线虫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方法有许多,要根据线虫的种类、研究目的等来选择适宜的方法。植物寄生线虫的个体很小,除极少数可从植物组织中直接挑出以外,绝大多数需借助特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完成。线虫的分离主要是利用它的趋水性、大小、比重以及与其他杂质的差异,采用过筛、离心、漂浮等措施,将线虫从植物组织、土壤中分离出来。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 1.实验材料感染根结线虫病的植物病根、病土、感染大豆孢囊线虫或其它孢囊线虫的病土、感染甘薯茎线虫的病薯块等。 2.仪器或实验用具解剖镜、漏斗分离装置、漂浮分离装置、浅盘分离装置、纱布或铜纱、记数皿或平皿、小烧杯、小玻管、旋盖玻璃瓶、

40目和325目网筛、线虫滤纸、餐巾纸、挑针、竹针、毛针、毛笔等。 3.试剂线虫固定液。 四、实验操作 1.直接观察分离 对于个体较大的线虫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粒线虫的雌虫等,可直接用挑针从植物组织中挑取,也可在解剖镜或扩大镜观察下直接挑取,对于虫体稍小的线虫如茎线虫、粒线虫的雄虫和幼虫等,需在解剖镜下,用竹针或毛针直接挑取。 取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病根材料(若是干材料需用水浸泡过夜),剥开皮层,观察里面是否有针头大小、乳白色发亮的颗粒状物。用挑针挑取,置凹玻片上水滴中,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为根结线虫雌虫。 2.漏斗分离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线虫较好的方法。其装置是将直径10~ 15cm 的玻璃漏斗架在铁架上,下面接一段约 10 cm 的橡皮管,橡皮管上装一个弹簧夹。

植物线虫的分泌蛋白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9月第4卷第3期 JeernatofYangtzeUniversity(NatSolEdit)AgrtSolVSep.2007。VoL4No.3 植物线虫的分泌蛋白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应喜娟,刘丽娟,柳宇琰。罗大民(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罗云(华中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植物体内寄生的植物线虫必须寄生于宿主体内并获取充足的营养才能完成完整的生活史。植物线 虫的寄生过程主要是依靠线虫分泌蛋白质的作用来完成。近年来。对植物线虫分泌蛋白质的研究取得了重 大进展。分离出一系列由线虫表皮、侧器、食道腺等分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在线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起重要的作用z破坏宿主细胞壁.影响宿主细胞周期.改变宿主细胞代谢过程和传导信号.选择性蛋白质 降解、抵抗宿主细胞对线虫的防御等。 [关键词]植物线虫I植物线虫一宿主互作,分泌蛋白 [中圈分类号]¥436.412.29;Q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1673—1409(2007)03一.¥005一04 植物线虫危害遍布世界各地,每年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超过770亿美元Ⅱ].。植物线虫从植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主要有非固定和固定性取食2种。非固定取食的线虫在一个取食位点仅停留一段时间,而固定取食的线虫,如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和胞囊线虫(Heteroderaspp.andGloboderaspp.)等,它们侵入根部并诱导根部细胞分化形成特殊的取食结构——巨型细胞,作为线虫发育和繁殖的持续营养源[-2,3]。植物线虫分泌的蛋白质一直都是线虫研究的热点,这些从线虫表皮、侧器、食道腺分泌出来的蛋白质与线虫寄生生活密切相关,并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线虫的寄生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它们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壁结构,使线虫能够入侵宿主;重新启动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再次分化,最终诱导形成巨型细胞;改变宿主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为线虫提供其所需的营养物质;结合植物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受体,改变宿主细胞的生理活动;抵抗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保护线虫不受侵害。这类与线虫寄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是植物线虫最为有利的进化特征H~8]。 植物寄生线虫所分泌的蛋白质是线虫得以完成寄生生活的关键因素,是研究植物线虫寄生机制并从中寻求防治线虫危害的重要环节。目前,对这类蛋白质的研究主要通过分离分泌蛋白质、克隆与寄生有关的cDNA来进行[g“03。此外,抗原抗体特异识别反应、HPLC及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分泌蛋白质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指纹图谱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用于比较线虫不同生活时期及不同组织mR-NA的表达情况,并从中筛选与寄生相关的基因;鸯立线虫食道腺cDNA文库、EST—cDNA文库,通过对同源基因的筛选、核酸杂交技术、抗体识别表达cDNA文库来分离与线虫寄生相关的基因都是该领域常见的研究方法。RNAi技术也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力手段,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寄生相关基因的研究中[11~13J。 1表皮因子 线虫表皮具有复杂的细胞外结构,它对线虫形态维持、蜕皮及保护线虫不受体外环境侵害有重要作用。由真皮细胞表达并分泌至表皮的蛋白质不仅有构成线虫外骨骼的重要组分胶原蛋白,还具有能使线虫免受宿主防御系统伤害的蛋白埙。研究发现用单克隆抗体与线虫表皮蛋白质结合后,能抑制线虫在宿主组织中的迁移口‘1。在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rostochiensis)表皮发现的过氧化物还原酶(glutathione [收稿日期]2007—06—01 [基金项目]围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I三1(J0630649);t-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6DZ22110) [笼一作者简介]应喜蝎(198307女,福建南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线虫与植物间的互作. [通讯作者]罗大民(1962-),教授。主要从事动植物寄生线虫学研究,E-mail:dmluo@xmu.edu.cn.

植物线虫病害知识

植物线虫病害知识 1、什么是植物寄生线虫?它是什么样子? 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其中最大量是存活于土壤及水中;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对人畜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类群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就称为植物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 植物寄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即雌雄虫均呈线状,细长透明,虫体很小。一般体长仅1毫米,体宽0.05毫米左右,要借助解剖显微镜才能看清。这类线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分布又广泛,凡是有土壤和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不同形状的,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而雄虫仍呈线状。最常见的如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肾状线虫等,它们都是最重要的病原线虫。 由于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虽然个体细小,但肝胆俱全。所以,线虫虫体内部构造既简单又全面,它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这样才能从植物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以使自己顺利生长发育和繁衍大量后代,才能生存于自然界中。但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很简单了,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些内部结构。 2、植物线虫怎样为害植物?有什么危害性? 植物线虫和其它植物的病原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行移动为害的特点,它们对植物为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在于植物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解,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 最常见的是植物细胞体积膨大,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为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又如穿孔线虫为害柑桔后,使细胞壁分解,结果被害根部的皮层形成典型的空洞,最后导致根腐烂;也有的线虫分泌物则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以上表现,说明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的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 此外,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而使植物发生某种病毒病,这样,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原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致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3、如何诊断是由植物线虫引起的病害? 根据罹病植物的特征、所在场所和环境条件,经过调查与分析,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流行条件和为害性作出准确的诊断,这是植物病害合理有效防治的前提。 植物线虫和其他植物病原物一样,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使植物产生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线虫对植物造成的特殊症状,我们便可以对引起的病害加以诊断。 植物寄生线虫一般寄生在植物根部,也有些线虫种类寄生在植物的茎、叶、种子上。对有病植株进行检查,并对根际土壤进行分离。如根上发现有不正常的根瘤,或在根上看见线虫胞囊,则可以认为是根结线虫或胞囊线虫所致的病害。如无根结之类症状,则可将叶斑或烂根部分直接在镜下检查,看到了大量的同类寄生线虫,或分离土壤也得到了大量线虫,并结合地上部症状特点,可以初步认为是线虫病害。因为线虫病害,除了根结线虫病有明显的症状特征外,其他类型线虫病均无特异症状。同时,由于大部分线虫都是为害根部,地上部往往表现生长势弱,叶发黄,根系弱小或腐烂,这些有时和其他病原或不良因素引起的症状就难以区别。因此,还必须经过分离得到较多的线虫,才可能初步诊断是由线虫为害所引发的病害。准确的诊断还需要进行接种试验,得到相同的症状,才能确定线虫是其真正的病原。 4、植物发生线虫病害后,有哪些显著的症状特点? 植物线虫为害植物细胞组织后,会使寄主植物产生不正常的症状,在田间主要表现受害植物生长衰弱,如同干旱、缺肥等营养不良所造成的症状,有的表现明显畸形,生长矮小,叶发黄,最后导致产量降低。具体来说植物线虫病害症状有以下特点: (一)地上部分症状:①叶片:叶片可扭曲畸形、坏死或变色,或局部形成斑点,如小麦粒线虫病,

植物保护第5讲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

《植物保护》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者:吴永汉李刚所属系部(教研室):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教研室 本单元标题:项目一、模块二任务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授 课班级食品经营12-1 食品经营12-2 上 课 时 间 3周 3月 12日第1-2节 上 课 地 点 教1-208 3周 3月 12日第3-4节教1-208 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 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 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 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 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 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染途径,侵染途径与症状表现的关系,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播。认识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难点:病原与所致病害的关系。 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组分和植物病毒的增殖和复制的机理。菟丝子、列当等及其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参考资料

单元教学活动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导入 点名和复习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步骤一】新知识的引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让掌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步骤二】知识点讲解与操作示范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细菌) 原核生物除了引发植物病害外,还是人、畜病害的重要病原。如鼠疫、霍乱、痢疾、肺炎、破伤风、肺结核及炭疽病等。许多原核生物还能使食物和其他农产品腐败变质,人误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许多原核生物能够分解土壤的动植物残体,有的还可以固氮。有的还可以生产有机酸、酒精、味精、抗生素、胰岛素和沼气等。细菌通常与酵母和霉菌一起被用于发酵食物,例如干酪、泡菜、酱油、醋、酒及酸奶等。还有许多原核生物成为防治其他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农药。另外,利用处理或杀死过的病原原核生物,可以制成各种预防疾病的疫苗。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很多,通常以细菌作为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典型。细菌病害的数量和为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是引起植物病害最多的一类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 um一1×3um,有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四周的称为周鞭。细菌鞭毛的有无、着生位置和数目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革兰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的一个重要性状。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染色反应多为阴性,少数为阳性。 细菌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细菌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其突出的特点是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20~30分钟可以裂殖一次。 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48—53℃处理10分钟,多数细菌即死亡。植物病 原细菌绝大多数为好气性,少数为兼性厌气性。一般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 好。 菌原体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表现为多型性。有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形、螺旋形等。菌原体的大小一般为80~800 nm。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原核生物形态简单、差异较小,侵染植物并引起严重病害的原核生物很多。 (一)薄壁菌门 特点:胞壁薄(厚7-8nm),胞壁肽聚糖含量8%-10%,G- 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1.土壤杆菌属=农杆菌 2. 欧文氏菌属3. 假单胞菌属

包含病原线虫的植物复合侵染病害

专题评述 包含病原线虫的植物复合侵染病害 喻盛甫 胡先奇 王 扬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摘要 包含病原线虫的植物复合侵染病害的研究已逾100年,对这种复合侵染病害的发现与验证是 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植物病理学的显著发展之一。植物病原学已从单一病原学发展至多重病 原学。本文就重要的复合侵染病害及其病原的协同作用方式和协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 评述。展望21世纪,相信我国植物病理学者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植物复合侵染病害问题,从而推动该 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 关键词:复合侵染病害,线虫,协同作用方式,协同作用机制 PLANT DISEASE C OMPLEXES INVOLVING PATHOGENIC NEMATODES Yu Sheng fu Hu Xianqi Wang Yang (Ph ytopathology Laboratory of Yunnan Province,Yunnan Agricu ltural University,Ku nming 650201) Abstract The histo ry of study on pla nt disease com plex invo lv ing nem ato des is over 100y ea rs.The discov ery and v erifica tion of these disease complexes is one of the rema rkable prog resses in plant pa tholog y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Plant etiolog y has been developed fro m mo no -pathog en etiolog y to multiple pathog en etiolog y.This paper review ed so me im po rtant ca ses m ode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 f sy nergism in disease com plex es.Lo oking forw ard to the 21st century ,it is believ ed that the Chinese plant pa thologists will pay m ore and mo re close a t-tention to the disease complex pro blems,and prom ote deeper study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disease complex es,nema todes,pattern of synergism ,mechanism of synergism 包含病原线虫的植物复合侵染病害的发现可以追溯到百年前。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进展迅速,取得若干重要结果。至今已从感性阶段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使人类对植物病害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 多年来植物病理学家有这样的概念:一定的病原物引起一定的病害,或者更具体地说:一种病原,一种病害(one pathogen,one disease),著名的柯赫法则(Koch 's postula te)即以此为依据。然而多种病原物共同作用(acting in concert)引起的损失要比这些病原物单独引起的损失大得多。这些共同行动的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等。2种、3种乃至更多种病原物共同引起的病害即“复合侵染病害”。其中人们认识了解得更多的是线虫与其它病原物的复合侵染。线 收稿日期:1997-11-20,修改稿收到日期:1998-01-15。 第29卷 第1期1999年 2 月植 物 病 理 学 报 A CT A PHY TO PA T HO L O GIC A SIN ICA V o l .29 N o .1 Feb . 1999DOI:10.13926/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1088700.html, k i .app s.1999.01.001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第三章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真菌(Fungi)是一类真正具有细胞核的异养生物。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或纤维素,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 与人类的关系:有机物分解利用;食用、药用;食品工业;医学工业:青霉素;动植物产品霉变和腐败;人的疾病,植物病害。 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植物界(Plantae)、真菌界(Fungi)和动物界(Animalia)。 第二节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主要特征 1、真核生物 2、营养体多为分支的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没有根、茎、叶分化。 3、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4、营养方式异养 (二)真菌营养体 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很细小而且分支的丝状体,单根菌丝成为菌丝(hypha),相互交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mycelium)。 (三)菌丝的变态 1、吸器(haustorium)短小分支,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不穿破寄主原生质膜,主要功能是增加寄生真菌吸收营养的面积,提高自寄主细胞吸收养分的效率。 2、附着胞(appressorium)是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常分泌黏液而牢固地附着在寄主表面,同时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 3、假根(rhizoid)真菌菌体的特定部位长出多根有分支的根状菌丝称作假根,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如根霉属(Rhizopus)。 4、附着枝(Hyphopodium)菌丝两侧长出1-2各细胞的耳状结构,吸收营养和固定菌体的功能。 5、菌环和菌网 捕食性真菌常由菌丝分支特化成菌丝或菌网组织来捕捉线虫等小动物,然后再由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取营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